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三下學期一模綜合素質評價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5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據考古發(fā)現,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原腹地的中、小聚落中,綿羊存活年齡較短,暗示獲取肉食資源是養(yǎng)羊的主要目的。而在都邑和大型聚落中,綿羊的存活年齡較長,尺寸較大,出現以獲取羊毛為主要目的的養(yǎng)羊業(yè)。這從側面反映出A.社會階級分化明顯B.原始手工業(yè)成獨立部門C.原始生活物資充裕D.早期社會的復雜化趨向2.春秋初期,周天子勢微,北方戎族多次侵入邢、衛(wèi)等國,此外南方的楚國也趁機進逼周王及中原各諸侯國。這種情勢下,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霸諸侯,一匡天下”。這表明當時A.“華夷之辨”強化但各族交往加強B.中原經濟長足發(fā)展C.“百家爭鳴”推動地主階級的崛起D.各國變法爭霸圖強3.以詩證史是史學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詩文與唐末五代詩僧貫休詩“寧知耘田車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描寫的灌溉工具相同的是詩句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水能立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唐《水輪賦》水上有車車自翻,懸溜如線垂前軒。宋《次韻子瞻梳頭》常民踏車將納水,今民踏車將出水。大田不復見溝塍,洪潦汗漫連千里。宋《和常父湖州界中》4.遼朝于地方置五京道,“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建立起道、府、州、縣等科層化中央集權管轄模式,“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人民皆入版籍,貢賦悉輸內帑”。這表明當時A.民族內聚性不斷增強B.統(tǒng)一多民族政權得到了鞏固C.摒棄了傳統(tǒng)治理模式D.邊疆與中原地區(qū)一體化發(fā)展5.明中葉以后,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這引起了明末清初的啟蒙思想家們的關注,他們對以銀為幣和賦稅征銀問題發(fā)表了不少看法,見下表。這些主張代表人物主張黃宗羲“當今之世,宛轉湯火之民,即時和年豐無益也,即勸農沛澤無益也,吾以為非廢金銀不可?!鳖櫻孜洹疤镆爸?,不為商賈,不為官,不為盜賊,銀奚自而來哉!”王夫之“其物愈多,而天下愈貧",使";財亟聚于上,民日貧餒而不自知。”A.順應了社會轉型的趨勢B.體現了傳統(tǒng)儒學價值觀C.強調重農抑商的必要性D.意在批判封建專制制度6.1911年12月,英國駐華公使聲稱:使用強權迫使這億萬人民去接受一種他們所反對的政體,將會引起極為嚴重的后果,對此我?guī)缀醪桓蚁胂蟆瓕ξ覀儊碚f更加義不容辭的,是盡我們的全力去促進斗爭雙方的直接談判,以避免不幸事件發(fā)生。英國這一聲明的歷史背景是當時A.英國在華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B.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C.英國開始推行“以華制華”方針D.中國國內政治斗爭加劇7.1919年底,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漢、廣州、長沙的一些進步青年開展工讀互助主義的實驗活動,按照“人人做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組織互助社,希望實現“平和的經濟革命”。這類組織A.踐行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主張B.順應了時代變革的客觀需求C.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fā)展D.反映了改良主義的政治訴求高三歷史學科第1頁共5頁8.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通過了《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明確指出:解決解放區(qū)的土地問題是我黨目前最基本的歷史任務,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我黨應堅決擁護群眾在反奸、清算、減息、退租、退息等斗爭中,從地主手中獲得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這一指示旨在A.配合好戰(zhàn)略反攻B.推動民主革命C.建立第二條戰(zhàn)線D.開展三線建設9.下圖是中國1953—1957年儲蓄存款余額占國家基本建設投資比例變化趨勢圖。據圖可知,該時期國家A.通過儲蓄不斷優(yōu)化經濟結構B.基本建設中儲蓄占比穩(wěn)步增長C.對儲蓄的調控力度逐漸減弱D.借助儲蓄積累支持工業(yè)化建設10.有學者指出:建國以來,我國進行了三次“解放農民革命”。第一次革命的核心是解放農民、保護農民、限制農民(1949—1978年第二次革命的核心是解放農民、轉移農民、富裕農民(1978—2000年第三次革命的核心是解放農民、投資農民、服務農民、轉移農民、富裕農民(2000—2020年)。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第一次“解放農民革命”包括土地改革、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B.第二次“解放農民革命”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三權”分置C.第三次“解放農民革命”包括取消農業(yè)稅、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等D.三次“解放農民革命”本質上都是變革所有制形式提供激勵機制來發(fā)展生產力11.亞述帝國阿淑爾行省總督埃沙拉在回復國王薩爾貢二世的一封信中,提及了兩種破壞蝗蟲卵的方法:一是用刺柏粉熏蒸,二是直接搗毀。薩爾貢二世寫信命令埃沙拉用這兩種方式破壞蝗蟲卵,而埃沙拉在接到國王的命令前就發(fā)布了相關的命令。由此可見,亞述帝國當時A.農業(yè)地位重要B.中央集權削弱C.治理體系完善D.科學技術先進12.1239年,在倫敦郡長選舉之際,英王亨利三世要求倫敦任命其親信菲茨為倫敦郡長,被倫敦拒絕。此后,亨利三世屢次遷怒于倫敦,動輒中止倫敦特權,以迫使倫敦滿足其各種要求。這反映出該時期英國A.民族意識強化B.城市自治仍具有脆弱性C.國王成為虛君D.市民階層受到沉重剝削13.在全國性煤炭市場出現前,倫敦不但是英國重要的煤炭市場,并且還有著獨立的煤價生成機制。18—19世紀前期,倫敦煤價呈現出一種異于內地煤市的“怪相”:倫敦與東北部之間的煤炭價格差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逐漸變大。結合以下數據,解釋合理的是A.自由市場競爭激烈B.行業(yè)價格壟斷C.勞動力成本的增加D.交通方式變革高三歷史學科第2頁共5頁14.1931年的英國總工會宣布反對任何未經國聯許可的戰(zhàn)爭。1934年,英國工黨在紹斯波特年會上宣布支持本國政府參加以武力約束侵略的集體行動,次年更是呼吁政府根據國聯的規(guī)定采取必要措施制裁意大利。上述現象折射出A.國聯受到英法兩國控制B.英國安全政策發(fā)生根本轉變C.國際政治局勢日益緊張D.英國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fā)展15.1910—1914年,全俄共發(fā)生了1.3萬次農民暴動,農民暴動的斗爭矛頭多指向地主、富農和地方政權。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庫爾斯克、薩拉托夫及其他地區(qū),農民紛紛搗毀地主和富農的莊園,破壞他們的農田,奪取糧食和牲畜,此外,農民們還拒絕向當地政府交納賦稅。這些事件A.反映了工農聯盟的訴求B.加速了農奴制度的廢除C.奠定了十月革命的基礎D.動搖了沙皇專制的基礎16.下圖為1973—2018年美國工人工資和生產率增長示意圖。據此可以推知,該時期美國A.社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B.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C.“福利國家”制度存在弊端D.經濟發(fā)展進入黃金時代二、非選擇題(本卷共4小題,其中第17題12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第20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司隸校尉)從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功曹從事,主州選署及眾事。別駕從事,校尉行部則奉引,眾事。簿曹從事,主財谷簿書。其有軍事,則置兵曹從事,主兵事。其余部郡國從事,每郡國各一人,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皆州自辟除,故通為百石云。假佐二十五人。本注曰:主簿錄閣下事,省文書。門亭長主州正。門功曹書佐主選用?!缎⒔洝穾熤鞅O(jiān)試經。月令師主時節(jié)祠祀。律令師主平法律。薄曹書佐主薄書。其余都官書佐及每郡國各有典郡書佐一人,各主一郡文書,以郡吏補,歲滿一更。司隸所部郡七?!幾苑稌稀逗鬂h書》(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司隸校尉屬官設置的主要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職官運行的角度,簡述對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認識。(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6分)高三歷史學科第3頁共5頁材料英國簡要年表(一)羅馬時期(公元前55年—5世紀)(二)盎格魯——撒克遜時期(5世紀—1066年)5—6世紀:盎格魯、撒克遜等遷入,建立多個王國。597年:傳教士奧古斯丁推動基督教傳播。1066年:諾曼公爵征服(NormanConquest)(三)中世紀(1066—1485年)1215年:約翰王簽署《大憲章》,限制王權,奠定憲政基礎。1348—1350年:黑死病,人口銳減近一半。(四)都鐸王朝(1485—1603年)1534年:亨利八世《________》,建立英國國教會。1558—1603年:伊麗莎白擊敗無敵艦隊(1588年開啟“黃金時代”。(五)斯圖亞特王朝與革命時期(1603—1714年)(六)漢諾威王朝與大英帝國崛起(1714—1901年)1760—1830年:英國成為世界首個工業(yè)化國家。1815年:滑鐵盧戰(zhàn)役擊敗拿破侖,確立英國的歐洲霸權。1837—1901年:維多利亞,殖民擴張達到頂峰。1846年:廢除《谷物法》,推動自由貿易。(七)20世紀至今(現代英國)1914—1918年:一戰(zhàn),英國獲勝但國力受損。1939—1945年:二戰(zhàn),丘吉爾率領英國軍民英勇抗擊納粹。1947年:印度獨立,大英帝國逐步解體。2016年: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幾詺v史教材著作等根據以上簡表和所學知識,先補充橫線空白處的年表內容,從四個時期(上古、中古、近代、現代)中任選兩個時期,選取典型事件對英國歷史的發(fā)展進行評述。(14分)高三歷史學科第4頁共5頁材料一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建造橫穿北美大陸鐵路的決議,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大量招募華工參與鐵路建設。自此后的10年中,每年華人赴美皆在萬人以上。華工在美備受歧視和壓榨,其工資最多不過白種工人的1/3。1873年美國爆發(fā)經濟危機,1876年加州大旱,大量工人失業(yè),農戶破產。美國政客將社會生活水平下降、工人失業(yè)等歸咎于華工。他們進行蠱惑宣傳,排華成為社會輿論的主題,排華論者認為中國人道德敗壞、又賭又吸鴉片,不采用美國的生活方式,對美國毫無益處。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規(guī)定禁止華工入美10年,禁止華人通過歸化成為美國公民。在排華法的慫恿下,西海岸地區(qū)發(fā)生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暴力迫害事件。清政府對《排華法》雖多次提出抗議,但是美國政府根本不予理睬,反而脅迫清政府于1894年簽訂限禁華工條約,承擔“自禁華工出境來美國”的責任?!幷碜蕴瘴尼撝吨忻狸P系史》材料二1905年美國派遣新任駐華公使柔克義就華工問題與清廷直接談判,向清政府施壓。旅美華人致電上海的社會團體,希望借助民眾的力量,以抵制美貨迫使美方改變政策。1905年5月,上海商務總會舉行大會,通過決議并通電重慶、南京、香港等21個商埠的商會,電云:“美例虐待華旅,由工及商,……眾商相戒不用美貨,暗相抵制,美念通商利益,必能就我范圍,務乞堅持,大局幸甚”。上海商務總會在發(fā)動抵制宣傳的同時,也不斷要求運動參與者要文明抵制,不要采取過激行為,要在合法范圍內進行。抵制運動得到全國各地商會響應,此外還有文明拒約社、和平社、義憤社等40多個團體參加。在抵制運動期間,上海、廣州等地的主流報紙如《申報》《時報》《中外日報》等發(fā)表了大量與抵制運動相關的文章和評論。時人評價“(抵制美貨)頓使雄獅睡醒,振攝精神。此次抵制禁約,是我四百兆同胞干預外交之第一起點?!薄幾酝跫维|《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的新形式及其成因》(1)根據材料一,分析19世紀末美國社會出現“排華”風潮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的特點及其影響。(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以下是現代中國三個時間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變化示意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圖3、圖4和圖5對應的時間段。(3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中一圖,指出其GDP增長率變化情況,并闡述高三歷史學科第5頁共5頁171)主要特點:分工細致;因事設官;來源多元;級別較低。(6分)(2)認識:中國古代通過合理設置官職及明確其運行機制,來實現有效的國家治理。以司隸校尉屬官為例,不同屬官負責不同事務,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有助于維護官場秩序;功曹從事負責主州選署及眾事,在官員選拔任用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以保障地方行政人員的合理任用。這種明確的分工使得各項事務都有專人負責,從而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屬官來源廣泛,能從不同層面選拔人才,充實和優(yōu)化地方治理隊伍。通過這樣的官職運行機制,中央能夠更好地掌控地方,維持政治統(tǒng)治的穩(wěn)定??傊?,合理的官職設置與運行是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重要保障。(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上古時期英國:年表中羅馬在英國設立行省等措施,促進了英國的局部統(tǒng)一,有利于英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擴大了羅馬文明對不列顛的影響。(6分)中古時期英國:盎格魯入侵建立日耳曼國家,促進封建化發(fā)展。6世紀的宗教傳播,促進了基督教文化的擴展。諾曼征服強化王權,促進了封君封臣制發(fā)展,推動了封建化進程?!洞髴椪隆返暮炗?,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中世紀晚期,黑死病蔓延,在客觀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促進了民眾對現實生活的重視,有利于人文主義的發(fā)展,孕育了促進社會轉型的各種因素。(6分)近代時期英國:《至尊法案》為代表的宗教改革,推動了王權的加強和民族意識的形成。而擊敗無敵艦隊則是英國建立海上霸權的重要一步,提升了英國在殖民擴張中的競爭力?!稒嗬ò浮反_立了君主立憲政體,開啟了漸進式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工業(yè)革命后,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金融貿易中心,它奉行自由主義、打敗拿破侖,建立了全球霸權。(6分)現代時期英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后,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加劇,引發(fā)了世界大戰(zhàn)。歷經一戰(zhàn)、二戰(zhàn)的打擊,加之美蘇兩極格局的壓力,現代英國的國際地位逐漸衰落,全球霸權地位逐步喪失,失去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印度等國家的獨立,更加劇了英國殖民體系的崩潰。在此背景下,英國的國際視角被迫從全球轉移到歐洲,1973年加入歐共體。(6分)(考生在上述四個時期中任選兩個時期作答即可。)19.(1)原因:美國受到經濟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工人失業(yè),農戶破產;華工的種族和文化差異被放大,遭到種族歧視;政客煽動排華情緒,通過法律手段限制華工入境;清政府軟弱無力,無力維護在美華人的合法權益。(6分)(2)特點:由新興商人群體(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采取和平、合法的斗爭手段;新式通訊和新式媒體發(fā)揮重要作用。(4分)影響:為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推動了民主革命的發(fā)展;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4分)201)圖3:1959—1963年;圖4:2001—2005年;圖5:1954—1958年。(3分。每點1(2)【示例一】1959—1963年中國GDP先降后升。原因:195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