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小粒子與大宇宙(知識清單)
第一節(jié)走進微觀
一、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1.道爾頓的原子論模型
化學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一一原子構成,原子在一切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同種元素的
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質和質量各不相同,原子質量是元素基本特征之一。
2.湯姆孫的原子模型
(1)電子的發(fā)現(xiàn):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fā)現(xiàn)了電子。
(2)湯姆孫的“棗糕模型”: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則鑲嵌其中。
3.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a粒子散射實驗:盧瑟福在1898年發(fā)現(xiàn)了a射線。他用準直的a射線轟擊厚度為微米的金箔時,發(fā)
現(xiàn)大多數(shù)粒子散射角度很小,但有少數(shù)a粒子偏角很大,個別粒子的偏轉幾乎達到180。。
(2)a粒子散射實驗結論:原子中絕大部分是空的;a粒子前進時撞在一個體積很小而質量又比它大
很多的微粒上(原子核)。
(3)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和帶負電的構成的,且正負電荷
數(shù)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電子受原子核吸引,繞核做高速運動,就像行星繞著運動一
樣。若把原子核看成一個小球,則它的半徑約為
二、原子核結構模型
1.質子與電子的發(fā)現(xiàn)
(1)質子的發(fā)現(xiàn):1919年,盧瑟福用速度是20000km/s的“子彈”一粒子去轟擊氮、氟、鉀等元素的
原子核時,發(fā)現(xiàn)在原子核中還存在一種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很多的微粒一質子。
(2)中子的發(fā)現(xiàn):中子的概念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
姆斯?查德威克用鐳的a射線轟擊被原子時的實驗中證實的。在實驗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中子的質量與質子相同、
但是不帶電。
2.原子核
(1)原子核的組成及帶電情況:原子核,簡稱“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和構
成。原子核帶電(即質子所帶的正電),中子不帶電。
質子
(2)夸克: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又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的更小微粒構成的,一
系列高能物理實驗證實了這一說法的合理性。
第二節(jié)看不見的運動
一、分子
1.分子:科學家將保持物質性質不變的顆粒命名為“分子”。分子的直徑很小,通常以m為
單位來量度,所以物質中都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小水滴中含有約IO?1個水分子。
2.分子間有間隙:如圖所示,先后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上下幾次顛倒玻璃
管,可發(fā)現(xiàn)水和酒精的總體積小于100mL。這是酒精與水的混合過程,從微觀的角度看,是酒精分子與水
分子發(fā)生了擴散,這一現(xiàn)象說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間都有o
水
和
酒
酒精吞精
的
混
合
水BII物
二、分子的運動
1.探究擴散現(xiàn)象
【探究實驗】(1)如圖甲所示,在透明的瓶中分別裝入空氣和二氧化氮,抽去玻璃板后,無色的空
氣和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均勻。
(2)如圖乙所示,在裝入清水的量筒底部注入藍色的硫酸銅溶液。靜待幾天后,清水與硫酸銅溶液
的界面變得模糊,靜待幾周后顏色變得均勻。
空氣——
鉛塊
金塊
二氧化氮
甲乙丙
(3)如圖丙所示,把磨的很光滑的鉛塊和金塊緊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五年后在將它們切開,
發(fā)現(xiàn)它們互相滲入約1mm深。
【現(xiàn)象分析】氣體、液體和固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能彼此進入分子的間隙中。
【探究結論】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中。
2.擴散
(1)定義:將不同的物質互相接觸時,會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稱為擴散。
(2)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
(3)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越高,擴散越。
(4)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之間也可以發(fā)生。氣體擴散最
快,液體較快,固體最o
3.分子的運動
(1)實驗探究: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
【操作與現(xiàn)象】如圖所示,取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適量冷水和熱水,分別向兩杯水
中滴入一滴紅墨水,會發(fā)現(xiàn),熱水中的水很快變紅,冷水杯中的水變紅較慢。
【現(xiàn)象分析】紅墨水在熱水擴散得快,說明熱水中分子運動劇烈;紅墨水在冷水中擴散得慢,說明冷
水中分子運動緩慢些。
【探究歸納】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分子運動越劇烈。
(2)分子的運動:物質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溫度
是物體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標志。
三、分子間存在作用力
1.探究分子間的作用力
【進行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鉛塊表面磨平,緊壓在一起,在下面掛上重物也不能使它們
分開。表明物體分子之間存在______,是分子間的引力使兩個鉛塊不會散開。
乙
(2)如圖乙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注入一些水,用力壓活塞,發(fā)現(xiàn)水的體積沒有明顯變
化。雖然分子間有間隙,但要壓縮固體和液體卻很困難,這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
【探究歸納】分子間不僅存在引力,而且還存在斥力。
2.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分子間的距離
(1)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處于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引力斥力;
(2)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變大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力;
(3)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變小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力。
四、物質中分子的狀態(tài)
1.分子動理論
常見的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有空隙,存在著相互作用力。這就
是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2.物質中分子的狀態(tài)
(a)固態(tài)(b)液態(tài)(c)氣態(tài)
(1)固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比較強。因而,固體可以保持一定的和體積,不能流動。
(2)液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較弱,液體分子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運動。因而,液體沒有固定的形
狀,但占有一定的,能夠流動。
(3)氣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更弱了,理想情況下氣體分子甚至能自由地沿各個方向運動。因而,
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和確定的體積,能夠流動。
第三節(jié)探索宇宙
一、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1.托勒密的“地心說”
公元2世紀,古羅馬天文學家托勒玫,總結前人的成就,結合自己的天文觀測,提出了“地心說”。
他認為,認為居于中心,太陽和其他行星圍繞地球轉動。他的這一觀念在天文學中統(tǒng)治了1千多
年。
2.哥白尼的“日心說”
16世紀,以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為代表的許多科學家,在長期天文觀測和大量計算的基礎上,對托勒
密的“地心說”提出了質疑。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向人們描述了一個全新的宇宙。他認為: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著太陽轉動,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叭招恼f”能更簡潔地描述行星運
動,更清楚地解釋諸多天文現(xiàn)象。
3.近代天文觀
(1)開普勒根據(jù)前人的觀測和研究,提出了太陽系運動的三大定律。
(2)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定律,將
“地上的力”與“天上的力”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為基礎的力學體系,為人類實現(xiàn)“飛
天夢”奠定了理論基礎。
(3)萊布尼茨及后來的眾多科學家與哲學家進一步研究宇宙,提出了“什么是宇宙”“為什么有宇
宙”等問題。
二、太陽系
1.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以為中心,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tǒng)。研究表明,太陽系
中除了太陽這顆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發(fā)現(xiàn)還有、290顆衛(wèi)星、約130萬顆小行星,以及數(shù)量可觀
的彗星和流星。
2.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_____星。直徑是地球的109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
球的130萬倍。太陽的表面溫度6000℃,中心溫度1500萬。C。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太陽系總體
質量的99.86%。
3.八顆行星:是指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為o其中質量最
大的是木星,其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離地球最近的是金星,其次是火星?;鹦请x地球的最近距離約
5.6xl07kmo
4.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顆,也是太陽系中
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F(xiàn)有
40億?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
在太陽系中,行星繞旋轉,衛(wèi)星繞旋轉,是地球唯一的衛(wèi)星。
三、銀河系
1.描述宇宙常用的天文單位
(1)光速:3x108mzs。
(2)光年(l.y.):天體之間相距遙遠,用米、千米作為距離單位很不方便。為此,天文學中采用了
一些特殊的長度做距離單位。例如,人們將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所經(jīng)過的作為長度單位,稱為1光
年,符號是Ly.。1l.y=9.46xl015m,,
2.恒星
浩瀚的宇宙令人神往。仰望蒼穹,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明亮的星星,它們的相對位置似乎保持不變,
人們稱這些星星為______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實際上,恒星也是運動的。
3.銀河系
晴朗的夜空,可見一條橫亙天際的光帶,它是由和彌漫的星際物質集合而成的一個龐大的天
體系統(tǒng)一銀河系。它好似一個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轉鐵餅,直徑大約為萬光年。
四、河外星系
仙女座河外星系是離銀河系比較近的一個星系。從仙女座發(fā)出的光需要25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也就
是說,我們在夜空中所見到的仙女座已是250萬年前的仙女座了。
五、宇宙大爆炸
1.現(xiàn)代宇宙觀
現(xiàn)代宇宙觀認為,宇宙是一個有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它是有起源的,并且是不斷膨脹、演化
的。
2.宇宙的起源
關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數(shù)宇宙科學家都認定:宇宙誕生初期(約127億年前)是一個密度極大、溫度
極高的奇點,并在極早期發(fā)生了非??焖俚呐蛎浐屠鋮s。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電子等基本粒子形態(tài)存
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之逐步形成、、分子,隨后
出現(xiàn)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云,星云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和,逐漸形成我們現(xiàn)在所看
到的宇宙。
3.宇宙膨脹
根據(jù)天文學的哈勃定律推斷,銀河系外的星系在不斷遠離我們而去(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的速
度越快),即宇宙是的。
我們可用粘有小塑料粒的氣球類比宇宙,小塑料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體。氣球膨脹時,任意小塑料
粒周圍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離它遠去。
第十二章小粒子與大宇宙(知識清單)
第一節(jié)走進微觀
一、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1.道爾頓的原子論模型
化學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一一原子構成,原子在一切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同種元素的
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質和質量各不相同,原子質量是元素基本特征之一。
2.湯姆孫的原子模型
(1)電子的發(fā)現(xiàn):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fā)現(xiàn)了電子。
(2)湯姆孫的“棗糕模型”: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電子則鑲嵌其中。
3.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a粒子散射實驗:盧瑟福在1898年發(fā)現(xiàn)了a射線。他用準直的a射線轟擊厚度為微米的金箔時,發(fā)
現(xiàn)大多數(shù)粒子散射角度很小,但有少數(shù)a粒子偏角很大,個別粒子的偏轉幾乎達到180。。
(2)a粒子散射實驗結論:原子中絕大部分是空的;a粒子前進時撞在一個體積很小而質量又比它大
很多的微粒上(原子核)。
(3)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且正負電荷數(shù)量
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電子受原子核吸引,繞核做高速運動,就像行星繞著太陽運動一樣。若把
原子核看成一個小球,則它的半徑約為104m。
二、原子核結構模型
1.質子與電子的發(fā)現(xiàn)
(1)質子的發(fā)現(xiàn):1919年,盧瑟福用速度是20000km/s的“子彈”一粒子去轟擊氮、氟、鉀等元素的
原子核時,發(fā)現(xiàn)在原子核中還存在一種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很多的微粒一質子。
(2)中子的發(fā)現(xiàn):中子的概念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
姆斯?查德威克用鐳的a射線轟擊破原子時的實驗中證實的。在實驗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中子的質量與質子相同、
但是不帶電。
2.原子核
(1)原子核的組成及帶電情況:原子核,簡稱“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原
子核帶正電(即質子所帶的正電),中子不帶電。
(2)夸克: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又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愛克的更小微粒構成的,一系列
高能物理實驗證實了這一說法的合理性。
第二節(jié)看不見的運動
一、分子
1.分子:科學家將保持物質性質不變的顆粒命名為“分子”。分子的直徑很小,通常以分」°m為單
位來量度,所以物質中都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小水滴中含有約IO?1個水分子。
2.分子間有間隙:如圖所示,先后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上下幾次顛倒玻璃
管,可發(fā)現(xiàn)水和酒精的總體積小于100mL。這是酒精與水的混合過程,從微觀的角度看,是酒精分子與水
分子發(fā)生了擴散,這一現(xiàn)象說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間都有間隙。
水
和
酒
精
的
混
合
物
二、分子的運動
1.探究擴散現(xiàn)象
【探究實驗】(1)如圖甲所示,在透明的瓶中分別裝入空氣和二氧化氮,抽去玻璃板后,無色的空
氣和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均勻。
(2)如圖乙所示,在裝入清水的量筒底部注入藍色的硫酸銅溶液。靜待幾天后,清水與硫酸銅溶液
的界面變得模糊,靜待幾周后顏色變得均勻。
空氣
鉛塊
金塊
二氧化氮----II
甲乙丙
(3)如圖丙所示,把磨的很光滑的鉛塊和金塊緊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五年后在將它們切開,
發(fā)現(xiàn)它們互相滲入約1mm深。
【現(xiàn)象分析】氣體、液體和固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能彼此進入分子的間隙中。
【探究結論】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中。
2.擴散
(1)定義:將不同的物質互相接觸時,會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稱為擴散。
(2)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間隙。
(3)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4)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之間也可以發(fā)生。氣體擴散最
快,液體較快,固體最慢。
3.分子的運動
(1)實驗探究: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
【操作與現(xiàn)象】如圖所示,取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適量冷水和熱水,分別向兩杯水
中滴入一滴紅墨水,會發(fā)現(xiàn),熱水中的水很快變紅,冷水杯中的水變紅較慢。
【現(xiàn)象分析】紅墨水在熱水擴散得快,說明熱水中分子運動劇烈;紅墨水在冷水中擴散得慢,說明冷
水中分子運動緩慢些。
【探究歸納】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分子運動越劇烈。
(2)分子的運動:物質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是
物體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標志。
三、分子間存在作用力
1.探究分子間的作用力
【進行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鉛塊表面磨平,緊壓在一起,在下面掛上重物也不能使它們
分開。表明物體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是分子間的引力使兩個鉛塊不會散開。
甲乙
(2)如圖乙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注入一些水,用力壓活塞,發(fā)現(xiàn)水的體積沒有明顯變
化。雖然分子間有間隙,但要壓縮固體和液體卻很困難,這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
【探究歸納】分子間不僅存在引力,而且還存在斥力。
2.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分子間的距離
U)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處于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引力等于斥力:
(2)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變大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史力;
(3)當兩個分子的距離變小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盡力。
四、物質中分子的狀態(tài)
1.分子動理論
常見的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有空隙,存在著相互作用力。這就
是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2.物質中分子的狀態(tài)
(b)液態(tài)(c)氣態(tài)
(1)固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比較強。因而,固體可以保持一定的形狀和體積,不能流動。
(2)液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較弱,液體分子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運動。因而,液體沒有固定的形
狀,但占有一定的體積,能夠流動。
(3)氣體中,分子間力的作用更弱了,理想情況下氣體分子甚至能自由地沿各個方向運動。因而,
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和確定的體積,能夠流動。
第三節(jié)探索宇宙
一、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1.托勒密的“地心說”
公元2世紀,古羅馬天文學家托勒玫,總結前人的成就,結合自己的天文觀測,提出了“地心說”。
他認為,認為地球居于中心,太陽和其他行星圍繞地球轉動。他的這一觀念在天文學中統(tǒng)治了1千多年。
2.哥白尼的“日心說”
16世紀,以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為代表的許多科學家,在長期天文觀測和大量計算的基礎上,對托勒
密的“地心說”提出了質疑。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向人們描述了一個全新的宇宙。他認為:太陽是
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著太陽轉動,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叭招恼f”能更簡潔地描述行星運
動,更清楚地解釋諸多天文現(xiàn)象。
3.近代天文觀
(1)開普勒根據(jù)前人的觀測和研究,提出了太陽系紅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2)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將“地上的力”與“天上的力”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為基礎的力學體系,為人類實現(xiàn)
“飛天夢”奠定了理論基礎。
(3)萊布尼茨及后來的眾多科學家與哲學家進一步研究宇宙,提出了“什么是宇宙”“為什么有宇
宙”等問題。
二、太陽系
1.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tǒng)。研究表明,太陽系中除
了太陽這顆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發(fā)現(xiàn)還有八顆行星、290顆衛(wèi)星、約130萬顆小行星,以及數(shù)量可觀的
彗星和流星。
2.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直徑是地球的109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
130萬倍。太陽的表面溫度6000℃,中心溫度1500萬℃。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太陽系總體質量
的99.86%o
3.八顆行星:是指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合同制員工管理核心流程 清華大學人事部
- 智能交通技術項目合作合同
- 電子商務網(wǎng)絡安全防御技能測試卷
- 產(chǎn)品銷售代理合同書及其附件
- 2023-2024學年廣東廣州白云區(qū)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蚌埠市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2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廢棄礦山修復策略及實施方案解析
- 辦公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分析
- 居家辦公合同協(xié)議書
- 高中數(shù)學說題課件
- 2023年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行政執(zhí)法考試參考題庫(400題)
- 2023-2024學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小學語文六年級期末通關試卷附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
- 建筑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必學必會考試題庫(500題)
- 血液透析充分性評估
- 學會揚長避短 課件
- 生物化學實驗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浙江大學
- 表觀遺傳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東北師范大學
- 水害預測預報制度
- GA/T 830-2021尸體解剖檢驗室建設規(guī)范
- 中國故事英文版后羿射日英文二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