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 -480 題)_第1頁
2024 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 -480 題)_第2頁
2024 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 -480 題)_第3頁
2024 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 -480 題)_第4頁
2024 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 -480 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溫病學知識競賽題庫(試題及答案1?480題)

1、“夏暑發(fā)自陽明”語出O

A、葉天士

B、吳鞠通

C、王安道

D、朱肱

正確答案:A

2、溫病的病名首見于O

A、《黃帝內(nèi)經(jīng)》

B、《傷寒論》

C、《外臺秘要》

D、《肘后方》

正確答案:A

3、暑溫,身熱息高,心煩溺黃,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脈虛無

力,其病機是()

A、暑熱亢盛,津氣受傷未甚

B、暑熱未退,津氣俱傷

C、暑熱雖去,津氣欲脫

D、陽明暑熱,太陰濕困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4、濕溫身熱已退,脫中微悶,知饑不食,苔薄膩,其治療方法

是()

A、燥濕化濁,疏利中焦

B、芳香宣化,淡滲利濕

C、輕清芳化,清滌余濕

D、清熱化濕,疏利三焦

正確答案:C

5、癥見高熱、面赤、煩渴、汗大出、抽搐舌紅苔黃燥,治宜()

A、通腑泄熱,涼肝息風

B、瀉火清營,涼肝息風

C、涼血散血,涼肝息風

D、清氣泄熱,涼肝息風

E、以上均不是

正確答案:D

6、春溫陰虛火熾證見:身熱、心煩不得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

治宜()

A、桅子豉湯

B、清營湯

C、翹荷湯

D、黃連阿膠湯

E、青蒿鱉甲湯

正確答案:D

7、發(fā)熱,咳嗽,胸悶,心煩口渴肌膚外發(fā)紅疹,舌赤,苔薄黃

脈數(shù)黃,脈數(shù),其病變階段是:

A、氣分

B、衛(wèi)分

C、氣營

D、營分

E、血分

正確答案:C

8、春溫,熱盛迫血證,如兼斑色紫赤,可用下列何方治療()

A、犀角地黃湯加大青葉、玄參、丹參、紫草

B、犀角地黃湯加升麻、浮萍、葛根

C、犀角地黃湯加蒲黃、側(cè)柏葉

D、犀角地黃湯加小薊、白茅根

E、犀角地黃湯加地榆、槐花、白頭翁

正確答案:A

9、”混病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溫毒、有暑溫有濕

溫、有秋燥、有溫瘧”,見于下列哪部著作?

A、溫疫論

B、疫疹一得

C、溫熱論

D、溫病條辨

E、溫熱逢源

正確答案:D

10、下列哪項不是濕熱性疾病變局臨床表現(xiàn)是()

A、耳聾

B、干嘔

C、痙厥

D、胸病

正確答案:D

11、戰(zhàn)汗多發(fā)生在()

A、衛(wèi)分階段

B、氣分階段

C、營分階段

D、血分階段

正確答案:A

12、氣營同病而出血癥狀不重者,應選用()

A、化斑湯

B、加減玉女煎

C、清瘟敗毒飲

D、黃連解毒湯

正確答案:B

13、“增水行舟”的代表方是()

A、增液承氣湯

B、新加黃龍湯

C、增液湯

D、玉女煎

正確答案:C

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與溫疫的區(qū)別點()

A、流行的大小

B-.發(fā)病的緩急

C、傷陰的程度

D、傳染的強弱

正確答案:C

15、發(fā)熱,咳嗽,胸悶,心煩,口渴,肌膚外發(fā)紅疹,舌赤苔薄

黃,脈數(shù)。其病變階段是:O

A、氣分

B、衛(wèi)分

C、氣營

D、營分

正確答案:C

16、暑傷肺絡,其治療首先考慮的方劑是()

A、扉角地黃湯合銀翹散

B、清營湯合桑菊飲

C、宣白承氣湯

D、加減玉女煎

E、麻杏石甘湯

正確答案:A

17、發(fā)熱,咳嗽,汗出,煩渴,胸悶胸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其

辨證為O

A、邪熱壅肺

B、痰熱結(jié)胸

C、暑傷肺絡

D、燥熱傷肺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A

18、溫毒與其他溫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發(fā)熱

B、頭痛

C、脈數(shù)

D、口渴

E、局部紅腫熱痛

正確答案:E

19、治療溫病氣陰兩傷,正氣欲脫的方劑是()

A、生脈散

B、參附龍牡湯

C、白虎加人參湯

D、王氏清暑益氣湯

正確答案:A

20、《濕熱病篇》中:“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其口

渴的原因是O

A、濕邪化熱,灼傷胃注

B、濕邪阻遏,津液不開

C、素體陰虛,津液不足

D、濕熱內(nèi)伏,津液暗牝

正確答案:B

21、肝腎陰竭,癥情危重其舌像是:

A、紫晦而干,色如豬肝

B、焦紫起刺,狀如揚梅

C、紫而瘀暗,捫之潮濕

D、淡紫而青滑

E、紫而腫大

正確答案:A

22、身熱、口干唇裂,腹?jié)M便秘,小便短少舌苔焦燥,脈沉細.

治宜:

A、急下存陰

B、滋陰攻下

C、導滯通下

D、通下散瘀

E、增液潤下

正確答案:B

23、以下哪一項不符合斑疹的診斷意義?

A、了解感邪的輕重

B、辨別病邪的性質(zhì)

C、了解病變的淺深

D、了解氣血的盛衰

E、判定預后的順逆

正確答案:B

24、下列除哪項外,均與溫病的地域性有關(guān):()

A、地理環(huán)境

B、氣候條件

C、生產(chǎn)水平

D、生活習慣

正確答案:C

25、提出弦數(shù)為瘧疾主肽的著作是()

A、《內(nèi)經(jīng)》

B、《金匱要略》

C、《肘后備急方》

D、《醫(yī)林改錯》

E、《瘟疫論》

正確答案:B

26、在溫病與溫疫的關(guān)系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

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

C、溫病都是烈性傳染病,溫疫自屬其中

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正確答案:D

27、發(fā)病較緩,病程較長,易于困阻清陽為:()

A-.風熱病邪的致病特點

B、暑熱病邪的致病特點

C、濕熱病邪的致病特點

D、溫熱毒邪的致病特點

正確答案:C

28、溫病證見發(fā)熱口渴,胸痞腹脹,肢酸倦怠,咽腫溺赤,苔黃

而膩,最適合的方劑是。

A、三石湯

B、甘露消毒丹

C、工氏連樸飲

D、三仁湯

正確答案:B

29、溫病心熱煩躁,消渴不已,舌紅絳,苔黃燥,治宜()

A、黃連阿膠湯

B、連梅湯

C、白虎加人參湯

D、加減復脈湯

E、竹葉石膏湯

正確答案:B

30、溫病的病因是: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溫邪

E、瘧邪

正確答案:D

31、春溫、熱郁膽腑,因膽熱熾盛,上逆犯胃,出現(xiàn)嘔吐如噴,

其治療選下列哪一處方最佳()

A、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加半夏、生姜

B、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加龍膽草、黃連、竹茹、代赭石

C、黃苔湯加豆豉玄參方加菰香、竹茹

D、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加代赭石、佩蘭

E、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加蘇葉、黃連

正確答案:B

32、身熱不甚,口干咽燥,神倦耳聾,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舌

絳干燥,其病機為:

A、肺胃陰傷

B、陰虛火熾

C、熱傷心腎

D、燥干清竅

E、腎陰耗損

正確答案:E

33、風溫與春溫在臨證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A、感受病邪的不同

B-,初起證候不同

C、易發(fā)斑疹

D、易出現(xiàn)驚厥

正確答案:B

34、身熱,心煩不得臥,口干咽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治療選

方是()

A、連梅湯

B、桅子豉湯

C、黃連阿膠湯

D、涼膈散

正確答案:C

35、暑溫,證見灼熱躁擾,神昏澹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

弓反張,四肢抽搐,喉中痰聲,舌絳,苔焦。其治療處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宮牛丸、紫雪丹

B、清瘟敗毒飲合安宮牛黃丸

C、犀角地黃湯合至寶丹

D、犀地清絡飲合安宮牛黃丸

正確答案:A

36、伏暑熱結(jié)陰傷證可見小便短少不利,其病機是()

A、膀胱氣化失司

B、陰傷液涸,泉源枯竭

C、肺氣不宣

D、濕阻小腸,泌別失司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37、齒垢如灰糕樣,象征()

A、濕濁熏蒸,胃津氣竭

B、胃火沖激

C、龍火內(nèi)燔

D、腎熱胃劫

E、陽明腑實,胃中濁氣蒸騰

正確答案:A

38、身熱不退,入暮尤甚,神識昏蒙時或澹語,舌苔黃膩,脈濡

滑而數(shù)其治則應為O

A、芳香開竅,淡滲利濕

B、芳香宣化,佐以開竅

C、清熱利濕,疏利透達

D、清心涼營,化痰辟穢

E、清熱化濕,豁痰開蔽

正確答案:E

39、(溫熱經(jīng)偉)的作者是: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正確答案:A

40、指出''暑必兼濕”的醫(yī)家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王綸

D、李東垣

正確答案:A

41、溫病最基本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口渴

B、發(fā)熱

C、舌紅

D、脈數(shù)

正確答案:B

42、初起時喉癢干咳,繼則因咳甚而痰粘帶血,胸肺疼痛,腹部

灼熱,大便瀉泄,舌紅,苔薄黃而干,脈數(shù),方宜()

A、阿膠黃苓湯

8、桑杏湯

C、清燥就肺湯

D、葛根苓連湯

E、宜白承氣湯

正確答案:A

43、葉天士認為,齒齦結(jié)瓣,色紫如干漆,表示()

A、胃津受傷

B、腎陰灼傷

C、濕熱上泛

D、脾火壅滯動血

E、陽明熱盛動血

正確答案:E

44、清燥救肺湯主治病機是()

A、燥熱化火,氣陰兩傷

B、燥熱化火,耗傷陰液

C、肺經(jīng)燥熱,肺氣郁閉

D、燥熱化火,上干清竅

正確答案:A

45、“輕法頻下”多用于濕熱積滯阻結(jié)腸道之證,方宜選()

A、大承氣湯

B、枳實導滯湯

C、增湯承氣湯

D、新加黃龍湯

正確答案:B

46、吳又可把通過空氣感染的稱為()

A、天受

B-.傳染

C、上受

D、染易

正確答案:A

47、溫病邪留三焦,氣化失司,痰熱阻遏治法是()

A、分利濕邪

B、清泄少陽

C^宣氣化濕

D、分消走泄

J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D

48、下列哪種溫病屬于伏邪溫病?

A、暑溫

B、濕溫

C、春溫

D、風溫

E、秋燥

正確答案:C

49、暑濕病后期癥見低熱,神思不清,倦怠不語,不思飲食,小

便數(shù)且少,唇齒干,舌紅而干,脈細或略數(shù)。治宜()

A、清補元氣,健脾和胃

B、輕清芳化,滌除余用

C、益氣養(yǎng)陰,化濕清熱

D、滋養(yǎng)肺胃,甘寒生津

正確答案:A

50、溫病的病程發(fā)展具有()

A、季節(jié)性

B、地域性

C、階段性

D、特異性

正確答案:C

51、爛喉痛多發(fā)生于()

A、春季

B、夏秋季

C、冬春季

D、秋冬季

正確答案:C

52、治療濕邪上蒙,小便閉阻證的方劑是()

A、蘇合香丸、茯苓皮湯

B、蘇合香丸、慧以竹葉散

C、至寶丹、茯苓皮湯

D、一加減正氣散、蘇合香丸

正確答案:A

53、非霍亂臨床特征的是()

A-.發(fā)熱

B、寒戰(zhàn)

C、腹痛

D、頻繁嘔吐

E、瀉泄

正確答案:B

54、《難經(jīng)》認為溫病與廣義的傷寒是:()

A、并列關(guān)系

B、隸屬關(guān)系

C、名異而實同

D、兩者之間無關(guān)系

正確答案:B

55、被譽為“溫熱大師”的醫(yī)家是: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正確答案:B

56、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濕滯陽明,治宜()

A、苦泄

B、苦燥

C、辛開

D、淡滲

E、芳化

正確答案:C

57、“三焦”的概念首見于:()

A、《溫病條辨》

B、《外感溫熱篇》

C、《臨證指南醫(yī)案》

D、《黃帝內(nèi)經(jīng)》

正確答案:D

58、白夸多分布于:

A、上肢

B、下肢

C、頭面

D、背臀

E、頸胸腹部

正確答案:E

59、下列哪項不是實風的常見特征:

A、來勢急劇

B、抽搐頻繁

C、抽搐有力

D、抽搐幅度大

E、按之即止

正確答案:E

60、暑溫病初起,若見高熱汗多,背微惡寒,脈洪大而我,治療

選方是()

A、白虎湯

B、白虎加人參湯

C、白虎加蒼術(shù)湯

D、清瘟敗毒飲

正確答案:B

G1、下列哪一臟腑不屬氣分證病變范圍?

A、胃

B、脾

C、肝

D、膽

E、大腸

正確答案:C

62、夏季驟發(fā)神昏,肢厥的病候稱()

A、冒暑

8、暑穢

C、暑厥

D、暑癇

E、暑襟

正確答案:C

63、對暑邪的認識,下列哪項欠妥()

A、暑即火熱之氣

B、暑多兼濕

C、暑可兼寒

D、暑必挾濕

正確答案:D

64、《溫熱病篇》中“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其口渴原

因是()

A、濕邪化熱,灼傷胃注

B、濕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體陰虛,津液不足

D、濕熱內(nèi)伏,津液暗耗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65、下列哪些不是對暑風的描述()

A、多發(fā)生于小兒

B、暑風就是暑癇

C、暑熱亢盛引動肝風即為暑風

D、治宜清泄暑熱,鎮(zhèn)肝熄風

正確答案:D

66、下列哪項不屬肺熱發(fā)疹證?()

A-.身熱咳嗽

B、肌膚發(fā)疹

C、胸悶疹點紅潤

D、心煩諳語

E、舌紅脈數(shù)

正確答案:D

67、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fā)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

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yī)家是:O

A、王安道

B、江石山

C、朱肱

D、劉河間

正確答案:C

68、春溫,熱盛動風證,下列哪一項表現(xiàn)非其所有?()

A、心中慌慌大動

B、身熱煩渴

C、躁擾、狂亂、神昏

D、頸項強直、角弓反張

E、舌紅絳、脈弦數(shù)

正確答案:A

69、證見壯熱煩渴,口渴引飲,咽喉紅腫糜爛,肌膚丹癡顯露,

舌赤苔黃燥,脈洪數(shù),其首選方劑()

A、余氏清心涼膈散

B、涼營清氣湯

C、清營敗毒飲

D、加減玉女煎

E、黃連解毒湯

正確答案:A

70、我國醫(yī)學發(fā)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A、溫熱論

B、溫熱經(jīng)偉

C、溫疫論

D、濕熱病篇

E、肘后備急方

正確答案:C

71、濕熱病后期,胃氣未醒,余邪未盡,治宜選()

A、三才湯

B、益胃湯

C、薛氏五葉蘆根湯

D、李氏清暑益氣湯

正確答案:C

72、陳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溫熱逢源》

B、《外感溫病篇》

C、《疫疹一得》

D、《時病論》

正確答案:B

73、在溫病學發(fā)展的成長階段,“創(chuàng)新論,立新法,制新方”的

醫(yī)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劉河間

D、吳又可

正確答案:C

74、溫病癥見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少痰,咽喉疼痛,苔薄

白,舌邊尖紅,治宜:

A、疏風泄熱

B、滋陰解表

C、疏表潤燥

D、清肺潤燥

E、清熱利咽

正確答案:C

75、葉天士《溫熱論》認為斑疹“宜見而不宜見多”“宜見”原

因指()

A、病情輕微的特征

B、病情好轉(zhuǎn)的跡象

C、營血熱毒外達的標志

D、機體津液未傷的佳象

E、臟腑正氣充足的佳象

正確答案:C

76、證見身熱不退,朝輕暮重,神識昏蒙,似輕似味或時清時味,

時或澹語,舌苔黃膩,冰濡滑而數(shù),其治療方劑是()

A、通關(guān)散,玉樞丹,董香正氣散

B、神犀丹,安宮牛黃丸

C、蘇合香丸,菖蒲郁金湯

D、蘇合香丸茯苓皮湯

E、清營湯安宮牛黃丸

正確答案:C

77、(廣溫疫論)一書的作者是:

A、余霖

B、揚栗山

C、戴天章

D、吳有性

E、俞根初

正確答案:C

78、下列哪項不是濕熱病邪的致病特點()

A、初起多熱象不甚

B-,易困阻清陽

C、易閉郁氣機

D、易傷肺胃之陰

正確答案:D

79、哪種溫病不屬于新感溫病()

A、風溫

B、暑溫

C、伏暑

D、秋燥

正確答案:C

80、足太陰脾的病變可歸屬于()

A、上焦病證

B、中焦病證

C、下焦病證

D、血分證

正確答案:C

81、身熱,腹脹滿,便秘或熱結(jié)旁流,口干,咽燥,唇裂,舌苔

焦燥,脈沉細,其病機是O

A、陽明腑實,陰液虧損

B、陽明腑實

C、陽明腑實,氣液不足

D、陽明腑實,小腸熱盛

正確答案:A

82、燥熱病邪致病特點,下列哪項提法欠妥()

A、多從口鼻上受

B、病程中易耗氣傷津

C、初起臨床必有咳嗽少痰、鼻干咽燥見癥

D、少數(shù)嚴重病例后期可損傷下焦肝腎之陰

正確答案:B

8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語出()

A、張風逵

B、王綸

C、吳鞠通

D、李東垣

正確答案:B

8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共有的臨床表現(xiàn)?

A、起病急驟,傳變較快

B、發(fā)熱為主癥,熱象偏重

C、易出現(xiàn)險惡證候

D、局部紅腫熱痛,甚則破潰糜爛

E、病程中易耗傷陰津

正確答案:D

85、暑穢的治療方劑是。

A、清營湯、至寶丹

B-,蘇合香丸

C、董香正氣散、通關(guān)散、玉樞丹

D、清宮湯、至寶丹

正確答案:C

86、癥見身熱面赤,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胸腕痞滿,

按之疼痛,便秘,苔黃滑,脈滑數(shù),此病證診斷為()

A、風溫陽明熱結(jié)證

B、風溫痰熱結(jié)胸證

C、春溫熱灼胸膈證

D、春溫熱郁胸膈證

正確答案:B

87、胃氣衰敗的舌象是':)

A、白砂苔

B、白堿苔

C、白霉苔

D、白苔滑膩如積粉

正確答案:C

88、心火獨亢,腎水不濟,消渴不己者,治宜選用()

A、黃連阿膠湯

B、沙參麥冬湯

C、增液湯

D、連梅湯

E、五汁飲

正確答案:D

89、濕熱釀痰,蒙蔽心竅的神志改變特征是()

A、其人如狂

B、時清時昧

C、昏憒不語

D、神昏澹語

正確答案:B

90、稱“長夏濕令,暑必兼濕”的醫(yī)家是()

A、張鳳逵

B、王安道

C、葉天士

D、王綸

正確答案:C

91、下列哪項不是暑熱病邪的致病特點:()

A、發(fā)自陽明

B、易傷陽氣

C、易挾濕邪

D、易耗氣傷津

正確答案:B

92、正式確立伏暑病名的著作是()

A、《丹溪心法附余》

B,《和劑局方》

C、《證治準繩》

D、《醫(yī)學入門》

E、《三時伏氣外感篇》

正確答案:C

93、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國成立后

D、戰(zhàn)國到唐代

E、鴉片戰(zhàn)爭以后到新中國成立前

正確答案:B

94、以局部紅腫熱痛,甚則潰爛為主要特征的溫病,其病因是()

A、風熱病邪

B、暑熱病邪

C、伏寒化溫病邪

D、溫熱時毒病邪

正確答案:D

95、溫病證見身體灼熱,昏憒不語,舌蹇肢厥,其病變屬于:

A、氣分證

B、衛(wèi)氣同病

C、營分證

D、血分證

E、氣血兩燔

正確答案:C

96、宣白承氣湯的組成是O

A、大黃,芒硝,石膏,杏仁

B、麻黃,芒硝,石膏,杏仁

C、大黃,瓜萎皮,石膏,杏仁

D、大黃,桑白皮,石膏,杏仁

正確答案:C

97、下列哪一項不是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的辨證意義()

A、歸納證候類型,分析病理變化

B、明確病變部位

C、指出發(fā)病類型

D、掌握病勢輕重,認識病理傳變

正確答案:C

98、風熱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A、衛(wèi)氣

B、肺衛(wèi)

C、脾胃

D、陽明

E、心包

正確答案:B

99、風溫論治下列哪項不妥?()

A、邪在肺衛(wèi),治以辛涼宣解

B、陽明氣分熱盛,治以辛寒清熱

C、陽明腑實,治以攻下泄熱

D、熱閉心包,治以豁痰開竅

E、邪熱已退,而肺胃津傷,治以甘寒清養(yǎng)肺胃

正確答案:D

100>邪伏募原的典型舌像是:

A、苔白厚粘膩

B、苔黃賦或黃濁

C、苔白厚干燥舌質(zhì)紅

D、苔白滑厚膩如積粉舌質(zhì)紫絳

E、苔白膩舌質(zhì)絳

正確答案:D

101.濕溫病熱熾陽明,濕閑太陰,治宜()

A、白虎加人參湯

B、白虎加蒼術(shù)湯

C、蒼術(shù)白虎湯

D、白虎湯加蒼術(shù)、黃連,黃苓

E、三石湯

正確答案:B

102、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脈虛神倦,其病機是()

A、邪入氣分,熱熾津傷

B、胃經(jīng)熱盛,熏蒸于外

C、熱邪久留,腎陰耗損

D、熱邪壅肺,肺氣閉郁

正確答案:C

103、風溫,邪襲肺衛(wèi),因肺氣失降而咳嗽較甚,宜銀翹散加()

A、馬兜鈴

B、杏仁

C、紫菰

D、百部

E、瓜簍

正確答案:B

104、治療哪一項不屬吳鞠通的白虎湯四禁的內(nèi)容?()

A、脈浮弦細者

B、脈沉者

C、汗不出者

D、不渴者

E、身熱汗出者

正確答案:E

105、白痞多分布于:

A、四肢部位

B、頭面部位

C、頸胸部位

D、后背部位

E、腰舐部位

正確答案:C

106、咳嗽不爽,痰粘難咯,胸腹脹滿,便秘,治宜()

A、宣白承氣湯

B、桑杏湯

C^五仁桔皮湯

D、增液承氣湯

J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107、證見發(fā)熱,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骯痞嘔惡,心中煩

悶,便灌色黃,小便短赤,苔黃滑膩,脈象濡數(shù),其病機是O

A、濕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B、陽明熱熾,太陰脾濕

C、濕熱彌漫三焦

D、濕熱交蒸,釀成熱毒,充斥氣分

E、濕熱俱盛,交蒸脾胃

正確答案:E

108、溫病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胸悶脅痛,咽干鼻燥,

心煩口渴,舌邊尖紅,苔薄白而干,病機為()

A、風熱邪襲肺衛(wèi)

B、燥熱邪在肺衛(wèi)

C、燥熱化火,傷及肺陰

D、燥熱灼傷肺胃津液

E、風溫邪熱壅肺

正確答案:C

109.葉天士認為,風溫的發(fā)生是因()

A、外感風溫時毒

B、溫風過暖,感其氣者

C、春月受風,其氣已溫

D、感受春季溫熱病邪

正確答案:C

110.溫病熱蒸頭脹,惡心嘔逆,神迷不清,小便不通,舌苔白

膩,治宜()

A、先予安宮牛黃丸,繼服茯苓皮湯

B、菖蒲郁金湯送服蘇合香丸

C、先予蘇合香丸,繼服茯苓皮湯

D、苜蒲郁金湯送服至寶丹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111.濕中蘊熱,郁蒸氣分的熱像是:

A、寒熱往來

B、日哺潮熱

C、身熱不揚

D、壯熱不寒

E、發(fā)熱夜甚

正確答案:C

112、“非其時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用似者,此

則時行之氣?!闭Z必()

A、劉河間

B、王叔和

C、張仲景

D、吳又可

正確答案:B

113、壯熱,煩渴,舌紅絳,苔黃燥,斑疹密布是:()

A、氣血兩燔證

B、營分證

C、氣分證

D、血分證

正確答案:A

114、暑溫與濕溫的鑒別要點是()

A、發(fā)病季節(jié)

B、傳變規(guī)律

C、初起證候

D、是否留有后遺癥

正確答案:C

115.稱“伏暑、暑溫、濕溫,證本一源,前后互參,不可偏執(zhí)”

的醫(yī)家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俞根初

D、王孟英

正確答案:B

116.高熱,煩渴,手足躁擾,甚則狂亂,神昏痙厥,舌紅苔黃,

脈弦數(shù),治宜()

A-.大定風珠

B、安宮牛黃丸

C、清宮湯

D、羚角鉤藤湯合紫雪丹

E、三甲復脈湯

正確答案:D

117、以下哪一項不是溫病使用開竅法的注意點?

A、開竅法針對溫病過程中出現(xiàn)神昏而設(shè),未見神昏者不宜使用

B、神昏因心陽外脫而致者不可投用

C、神昏應注意袪除原因,據(jù)證配合它法,綜合施治

D、,濕熱類溫病不可用開竅之劑

E、清心開竅與豁普開竅適應證不同,臨床運用不可混渚

正確答案:D

118、溫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體壯熱

B、口渴苔黃

C、心煩澹語

D、局部紅腫熱痛

正確答案:D

119.惡寒少汗,身熱不揚,午后熱象較顯,頭重如裹,身重肢

倦,胸悶脫痞,苔白膩,脈緩濡,治宜()

A、董香正氣散

B、蕾樸夏苓湯

C、新加香蕾飲

D、雷氏清涼滌暑法

E、雷氏宣透膜原法

正確答案:B

120、溫病灼熱,躁擾,唇裂,斑疹透露,㈣血,舌絳少苔。辨

證為()

A、氣分病證

8、血分病證

C、氣血兩燔病證

D、氣營兩燔病證

正確答案:B

121.寒邪可以:()

A、作為溫病發(fā)生的一種誘因

B、易耗傷肝腎真陰

C、作為溫病發(fā)生的主因

D、在病初即傷津氣

正確答案:A

122、”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是哪一位醫(yī)家所說?

A、吳又可

B、章虛谷

C、陸孑賢

D、余師愚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123、溫病身熱不揚是指:

A、熱勢不高

B、午后熱重

C、發(fā)熱以夜間為甚

D、身熱稽留而熱象不顯

E、以上均不是

正確答案:D

124、溫病邪在氣分的臟珊部位,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胃

B,大腸

C、牌

D、肝

正確答案:D

125、輕清宣氣法主治病證為

A、邪熱壅肺證

B、熱熾陽明證

C、熱灼胸膈證

D、熱郁化火證

匚、熱郁胸膈證

正確答案:E

126、沈目南認為燥屬-)

A、寒

B、次寒

C、熱

D、火

正確答案:B

127、癥見身熱口苦而渴,干嘔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

象弦數(shù),最合適的處方是()

A、蒿苓清膽湯

B、黃苔湯加豆豉玄參方

C、黃苓湯加柴胡、山桅

D、黃苓湯加龍膽草、黃連、竹茹、代赭石

E、桅子豉湯加竹茹、枇杷葉

正確答案:B

128、正不勝邪,毒火內(nèi)閉,可見:

A、斑疹初露,隱約可見

B、斑出熱不退,或甫出即隱

C、斑疹密布,顏色紫紅

D、斑黑隱隱,四旁色紅

E、斑透熱降,神情清爽

正確答案:B

129、癥見發(fā)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口微渴,

項腫咽痛,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shù),選用下列哪一處方最宜?O

A、普濟消毒飲

B、清咽桅豉湯

C、銀翹散加馬勃,玄參

D、銀翹馬勃散

E、清瘟敗毒飲

正確答案:C

130、溫病衛(wèi)分證的辨證要點是()

A、發(fā)熱,微惡寒,口微渴

B、寒熱頭痛,嘔惡不食,舌紅,脈浮數(shù)

C、發(fā)熱而渴,不惡寒

D、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脈浮緊

正確答案:A

13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溫病與溫疫的區(qū)別點:

A、流行的性大小

B、發(fā)病的緩急

C、病情的輕重

D、傳染的強弱

E、傷陰的程度

正確答案:E

132、伏暑病多發(fā)于()

A、夏季

B、秋冬季

C、春季

D、長夏季

正確答案:B

133、下列哪項不是暑溫所具有的特點()

A、發(fā)病急驟,初起即見氣分熱盛證候

B、傳變迅速

C、最易傷津耗氣

D、易逆?zhèn)餍陌?,多閉竅動風

正確答案:D

134,下列哪項不是熱厥發(fā)生的機理()

A、熱毒內(nèi)閉

B、氣機逆亂

C、陰陽氣不相順接

D、元氣無所依附

正確答案:D

135、腸道熱結(jié),腑氣不通的熱型是()

A、身熱汗出

B、日晡熱甚

C、身熱不揚

D、身熱顛紅、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

正確答案:B

136、下列哪一項不是溫病中的厥脫?

A、熱厥

B、寒厥

C、蛔厥

D、陰厥

E、陽脫

正確答案:C

137、《疫癥草》的作者是()

A、金保山

B、陳耕道

C、夏春農(nóng)

D、何廉臣

E、柳寶飴

正確答案:B

138、白霉苔,在溫病診法中代表()

A、濕熱穢濁郁閉膜原

B、邪熱迅速化燥入胃

C、胃中宿滯兼挾穢濁郁伏

D、穢濁之氣內(nèi)郁而胃氣衰敗

正確答案:D

139、葉天士說“夏屠發(fā)自陽明”是指()

A、暑溫病暑性酷烈,極易損傷陽氣

B、暑為火熱之氣,傳變迅速

C、暑溫初起即見高熱,煩渴,汗多等臨床特點

D、暑溫病每易挾濕為患

E、暑溫病每易出現(xiàn)陽明經(jīng)證與腑證

正確答案:C

140、宣清導濁湯主要治療濕溫病何證()。

A、濕邪上蒙,小便閉阻

8、濕阻腸道,傳導失司

C、濕熱釀痰,蒙蔽心竅

D、濕熱蘊蒸三焦

正確答案:B

141、下列哪一項不是暑溫的診斷要點()

A、一般發(fā)生在夏至至立秋節(jié)氣

B、多發(fā)生于長夏或夏秋季節(jié)

C、起病急,初起較少衛(wèi)分過程,發(fā)病以暑入氣分的里熱見證典

型表現(xiàn)

D、變化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風等較多的病理變化。

E、易見津氣欲脫,內(nèi)閉,動風,動血等嚴重證候

正確答案:B

142、身熱不已,口苦而渴,干嘔心煩,小便短赤,胸脅不舒,

舌紅苔黃,脈象弦數(shù),其基本病機為()

A、熱郁胸膈

B、邪留三焦

C、熱灼胸膈

D、熱郁膽腑

E、熱熾津傷

正確答案:D

143、首先提出疫疹病名的醫(yī)家()

A、張仲景

B、巢遠方

C、余師愚

D、吳又可

E、王孟英

正確答案:C

144、春溫伏熱內(nèi)閉,治療選用下列哪一處方恰當()

A、清營湯送服至寶丹

B、犀角地黃湯合紫雪丹

C、清瘟敗毒飲

D、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

E、桃仁承氣湯

正確答案:D

145、溫病由于邪熱熾盛耗傷陰液,或因汗、瀉、亡血太過而導

致的厥脫證是指:

A、陽脫

B、陰脫

C、熱厥

D、寒厥

E、昏厥

正確答案:B

146、依據(jù)發(fā)病季節(jié)而定名的溫病是:

A、風溫

8、舂溫

C、暑溫

D、濕溫

E、伏暑

正確答案:B

147、壯熱面赤,背微惡寒,頭痛頭暈,心煩氣粗,汗多口渴,

舌紅,苔黃燥,脈洪大而花,治宜()

A、白虎加蒼術(shù)湯

B、白虎加人參湯

C、白虎湯加金銀花、鮮石斛、蘆根

D、王氏清暑益氣湯

E、竹葉石膏湯

正確答案:B

148、《時病論》的作者是()

A、雷豐

B、吳又可

C、吳鞠通

D、王孟英

正確答案:A

149、營分證的辨證要點是:()

A、身熱夜甚,心煩諂語,舌紅絳

B、身灼熱,口干不甚渴飲,舌紅燥少苔,脈細數(shù)

C、發(fā)熱胸悶,肌膚紅疹,心煩口渴,舌紅絳,苔薄白

D、夜熱無汗,口干不欲飲,舌紅絳少苔,脈細數(shù)無力

正確答案:A

150、春溫,陰虛風動記,其治宜滋陰息風,常用的滋陰藥是()

A-.生地、玄參、麥冬

B、沙參、玉竹、石斛

C、梨汁、葦莖汁、麥冬汁、藕汁

D、麻仁、阿膠、雞子黃、五味子

E、熟地、山茱萸、女貞之、旱蓮草

正確答案:D

151、下列哪項不是春溫病的治療原則()

A、清泄里熱

B、顧護陰液

C、初病由外邪誘發(fā)者,當兼以解表

D、滋補肺胃

正確答案:D

152、葉天士指出:“若斑出熱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一一”

()

A、酸寒

B、咸寒

C、苦寒

D、甘寒

正確答案:D

153、余師愚所論之疫為()

A、署燥疫

B、濕熱疫

C、溫熱俊

D、暑濕疫

正確答案:B

154、春溫身熱,口苦而渴,干嘔,心煩,小便短赤,胸脅不舒,

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療方法是()

A、清熱解毒,疏肝利膽

B、苦寒清熱,通絡止痛

C、清心降火,引熱下行

D、苦寒清熱,宣郁透邪

正確答案:A

155、身熱,面赤,耳聾,胸悶,皖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

咳痰帶血,不甚渴飲,苔黃滑的病機是()

A、肺燥腸熱,絡傷咯血

B、暑傷肺絡

C、暑濕阻于中焦

D、痰熱結(jié)胸。

E、暑濕彌漫三焦

正確答案:E

156、清營湯中透熱轉(zhuǎn)氣的藥物是()

A、水牛角,黃連

B、銀花,連翹,竹葉

C、丹參

D、生地,玄參,麥冬

正確答案:B

157、濕溫初起的病理為()

A、衛(wèi)氣同病

B、邪阻三焦

C、濕輕熱重

D、病變中心在腸

正確答案:A

158、卜.列哪項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適應癥()

A、身痛有汗

B、寒甚熱微

C、嘔逆脹滿

D、苔黃白而膩

正確答案:D

159.下列哪一項不是《難經(jīng)》所論之“傷寒有五”的內(nèi)容:()

A、中風

B、傷寒

C、濕溫

D、暑熱

正確答案:D

160.灰滑苔,在溫病中表現(xiàn)為()

A、溫病兼挾濕邪內(nèi)阻

B、溫病兼挾穢濁郁閉

C、溫病后期陽虛有寒

D、溫病后期氣陰兩虛

正確答案:C

161、區(qū)別血分證和營分證的基本要點是:

A、身熱躁擾

B、昏狂澹語

C、斑疹隱隱

D、吐血蜘血

E、舌質(zhì)紅降

正確答案:D

162、春溫初起,熱郁膽腑,柳寶飴認為,可一面泄熱,一面透

邪的方劑是()

A、黃苓湯

B、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方

C、蒿苓清膽湯

D、苓連溫膽湯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163、舌苔薄黑而干,但無芒刺見于()

A、陽明腑實證

B、胃陰大傷

C、腎陰耗竭

D、陽明腑實兼陰虧

正確答案:C

164、下列諸項中,哪項非發(fā)斑先兆?

A、壯熱

B、煩燥

C、口渴

D、舌絳

E、咳嗽

正確答案:C

165、低熱面赤,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咽干齒黑,神倦耳聾,

舌絳少苔,脈虛軟,治宜()

A、大定風珠

B、三甲復脈湯

C、加減復脈湯

D、黃連阿膠湯

E、青蒿鱉甲湯

正確答案:C

166、依據(jù)發(fā)病季節(jié)而命名的溫病是()

A、風溫

B、春溫

C、暑溫

D、濕溫

正確答案:B

167、提出"肺經(jīng)不解,則傳于胃,謂之順傳.不但臟病傳腑為順

而自上及中,順流而下,其順也有不待言者”的觀點的醫(yī)家是:

A、吳鞠通

B、華蛹云

C、唐大烈

D、王孟英

E、葉天士

正確答案:D

168、頭痛無汗或少汗,惡寒發(fā)熱,全身酸痛,胸悶臟痞,心煩

口渴,小便短赤,舌尖邊紅,苔白膩,脈涌數(shù)。治宜()

A、三仁湯

B、蕾樸夏苓湯

C、銀翹散去牛芽子加杏仁、滑石方

D、銀翹散加生地、丹反、赤芍、麥冬方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169、大頭瘟的致病因素是()

A、風溫時毒

B、溫熱病邪

C、風熱時毒

D、風熱病邪

E、疣氣

正確答案:C

170、發(fā)熱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飲,脫痞嘔惡,心中煩悶,便清

色黃,小便短赤,苔黃赫:,脈象滑數(shù),治宜()

A、雷氏芳香化濁法

B、連樸飲

C、三石湯

D、甘露消毒丹

匚、白虎加蒼術(shù)湯

正確答案:B

171、體現(xiàn)了“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

也”的方劑是()

A、董樸夏苓湯

B、三仁湯

C、加減正氣散

D、王氏連樸飲

正確答案:B

172、風溫熱陷心包的證候是()

A、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熱肢厥

B、身灼熱,肢厥,神昏謔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舌鮮澤,脈細

數(shù)。

C、身熱,昏憒不語,蜷臥,或兼汗出氣短,脈細無力,或兼面

色蒼白,汗出淋漓,四技厥冷,脈微欲絕。

D、身熱夜甚,時有詒語,斑疹隱隱,舌質(zhì)紅絳

E、身熱不退,朝輕暮重,神識昏蒙,或時有澹語,苔黃膩。

正確答案:B

173.方書記載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療大法是()

A、上燥增液,中燥治氣,下燥治血

B、上燥治氣,中燥治血,下燥治氣

C、上燥增液,中燥治血,下燥治氣

D、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E、上燥治血,中燥治氣,下燥增液

正確答案:D

174、先犯上焦肺衛(wèi),又易逆?zhèn)餍陌臏匦笆牵?)

A、風熱病邪

B、暑熱病邪

C、濕熱病邪

D、燥熱病邪

正確答案:A

175、身熱,汗出,煩渴,咳喘,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宜:()

A、桑菊飲加知母,石膏

B、麻杏石甘湯

C、白虎湯

D、宣白承氣湯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176.夏季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所導致的猝然煩躁、悶亂的病證稱

為()

A、冒暑

B、暑穢

C、暑厥

D、暑風

正確答案:B

177、下列哪項屬于風熱與暑熱病邪的共同致病特點?

A、首先犯肺

B、經(jīng)犯陽明

C、易損陰津

D、兼挾濕邪

E、兼挾寒邪

正確答案:C

178、下述哪項不是濕溫初起三禁忌證?()

A、辛溫發(fā)汗

B、芳香宣化

C、苦寒攻下

D、滋補陰液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179、先犯上焦肺衛(wèi),又易逆?zhèn)餍陌臏匦笆?)

A、風熱病邪

B、暑熱病邪

C、濕熱病邪

D、燥熱病邪

正確答案:A

180、身熱,神志昏憒不語,蜷臥,兼汗多,氣短脈細無力,首

選方劑是O

A、安宮牛黃丸合生脈散

B、蘇合香丸合生脈散

C、紫雪丹合參附湯

D、至寶丹合參附湯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A

181、“濕熱證,初起壯熱口渴,脫痞懊憔,眼欲閉,時澹語”

為()

A、濁邪蒙蔽上焦

B、濁邪蒙蔽心包

C、濁邪郁阻胸膈

D、濁邪郁阻肺氣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A

182、春溫身熱夜甚,少腹硬滿,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

里,神志如狂,舌紫絳,脈沉實。治宜O

A、通下泄熱,活血逐瘀

B、清營養(yǎng)陰,清心開竅

C、活血化瘀,涼血止血

D、豁痰開竅,化瘀散結(jié)

正確答案:A

283、斑色紫赤,類雞冠花色者為()

A、熱毒輕淺

B、熱毒極盛,最為險要

C、熱毒深重

D、火熱熾盛

正確答案:C

184、在《內(nèi)經(jīng)》伏寒化溫的基礎(chǔ)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時令之

邪而發(fā)的新感溫病,為后世把溫病分為新感與伏邪溫病奠定了基礎(chǔ)的

醫(yī)家是O

A、朱肱

B、汪石山

C、郭壅

D、吳又可

正確答案:C

185、伏暑,證見胸腹灼熱,嘔惡,便滴不爽,色黃赤如醬,苔

黃垢膩,脈濡數(shù),選擇下列哪一項治法最宜()

A、苦寒下奪

B、咸寒軟堅

C、導滯通下,清熱化濕

D、宣通氣機,清化濕濁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186、對斑疹的顏色提出“紅輕、紫重、黑?!钡尼t(yī)家是:

A、余師愚

B、雷少逸

C、葉天士

D、吳鞠通

E、吳又可

正確答案:B

187、下列哪項不是營分證的辨證要點()

A、身熱夜甚

B、心煩不寐

C、斑疹隱隱

D、舌紅絳

正確答案:C

188.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于下列哪部

醫(yī)著:

A、衛(wèi)生寶鑒

B、醫(yī)經(jīng)溯涸集

C、類證活人書

D、傷寒補亡論

E、外合秘耍

正確答案:D

189、卜.列哪位醫(yī)家提出黃苓湯加豆豉,玄參治療春溫初起,熱

郁旭腑?O

A、葉天士

B、柳寶飴

C、章虛谷

D、吳鞠通

E、王孟英

正確答案:B

190、大頭瘟之毒蘊肺胃證宜選何方()

A、黃連解毒湯

8、普濟消毒飲

C、枳實導滯湯

D、犀角地黃湯

E、涼營清氣湯

正確答案:B

191、暑溫,證見灼熱躁擾,斑疹密布,色呈紫黑,神昏澹妄,

吐血,?1血,便血,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喉中痰聲漉漉,舌絳

苔焦,其治療處方是()

A、麋角地黃湯合銀翹散、至寶丹

B、清瘟敗毒飲合安宮牛黃丸

C、犀地清絡飲合安宮牛黃丸

D、神犀丹合安宮牛黃丸,猴棗散

E、犀角地黃湯合羚角鉤藤湯

正確答案:D

192、葉天上所云心胃火燔劫爍救陰的舌像是()

A、舌絳而中心干

B、舌紫絳而干

C、舌尖獨絳干

D、舌絳干枯而痿

E、舌絳望之若干,捫之有津

正確答案:A

193、清營湯中的銀花,連翹,竹葉的作用是()

A、清氣分未盡之熱

B、清泄上焦邪熱

C、清熱解毒

D、清透營中之熱,轉(zhuǎn)出氣分而解

正確答案:D

194、溫病內(nèi)風擾動,痰濁內(nèi)阻的舌體形態(tài)是:

A、舌體強硬

B、舌斜舌顫

C、舌體短縮

D、舌體萎軟

E、舌卷囊縮

正確答案:C

195、卜.列哪項不是宣白承氣湯的辨證要點()

A、痰

B、喘

C、便秘

D、舌苔黃滑

正確答案:D

196、"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出自()

A、《素問?評熱病論》

B、《素問-至真要大論》

C、《素問?玉版論要篇》

D、《素問?生氣通天論》

正確答案:D

197、下列溫病屬于伏邪溫病的是:

A、風溫

B、伏暑

C、暑溫

D、濕溫

E、秋燥

正確答案:B

198、在清解氣分法的應用上,下列哪項提法久妥?

A、清解氣分法用于表邪己經(jīng)入里的里熱證

B、邪熱初入氣分,倘表邪未盡,可于輕清之劑中加入透表之品

C、氣分邪熱亢盛而陰液大傷,須與生津養(yǎng)液之品相任

D、熱毒壅結(jié)而化火,局部紅腫熱痛者,則在清熱瀉火中伍以解

毒散結(jié)之品

E、氣分邪熱壅肺而肺氣郁閉者,須于清泄氣熱半配合宣暢肺氣

之品

正確答案:A

199、斑疹色紅艷如胭脂者表示()

A、邪熱外透

B、血熱熾盛

C、熱毒深重

D、毒火內(nèi)伏

正確答案:B

200、風溫,痰熱淤阻,肺失宣降,選用下列哪一處方最適宜?

()

A-.麻杏石甘湯加川貝,桑皮,桶絡

B、麻杏石甘湯加兜鈴,瓜簍,法半夏

C、麻杏石甘湯加兜鈴,百部,冬花

D、麻杏石甘湯加蘆根,飲仁,冬瓜,桃仁

E、麻杏石甘湯加白茅根,腳桅子,側(cè)柏葉

正確答案:D

201、病變中心在肺,易耗傷津液的溫病是何邪所致()

A、燥熱病邪

B、暑熱病邪

C、濕熱病邪

D、溫熱毒邪

正確答案:A

202、暑溫,身熱息高,心煩溺黃,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脈虛

無力。其病機為()

A、暑熱亢盛,津氣受傷未甚

B、暑熱未退,氣陰已傷

C、暑熱雖去,津氣欲脫

D、陽明暑熱,太陰濕困

正確答案:B

203、廣義傷寒的定義是:()

A、一類外感熱病的總稱

B、多種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

C、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

D、溫熱性質(zhì)的外感熱病的總稱

正確答案:C

204、對風溫的病因、病機和證治作了系統(tǒng)論述的溫病學專著是

()

A、葉香巖《外感溫熱篇》

B、朱肱《類證活人書》

C、陳平伯《外感溫病篇》

D、吳鞠通《溫病條辨》

正確答案:C

205、以上哪項不符合濕溫,濕濁上蒙,泌別失職必見的證候()

A、熱蒸頭脹

B、嘔逆神迷

C、小便不通

D、渴不多飲

E、舌苔黃膩

正確答案:E

206、溫病發(fā)斑的病機在于()

A、胃熱熾盛,內(nèi)迫營業(yè)

B、風熱郁肺,內(nèi)竄營分

C、血絡損傷,瘀血內(nèi)阻

D、肺熱熱盛,內(nèi)迫血分

正確答案:A

207、暑熱病邪致?。?)

A、易先犯肺衛(wèi)

B、易使津氣耗傷

C、病變以中焦脾胃為主

D、易傷肺胃之陰

正確答案:B

208、濕邪寒化傷陽,治療選方是()

A、真武湯、薛氏五葉蘆根湯

B、真武湯、靖氏扶陽逐濕湯

C、黃土湯、真武湯

D、黃土.湯、薛氏扶陽逐濕湯

正確答案:B

209、身熱,神志昏憒不語,倦臥,兼汗多,氣短,脈細無力,

首選方劑是()

A、安宮牛黃丸合生脈散

B、蘇合香丸合參附湯

C、紫雪丹合參附湯

D、至寶丹合參附湯

正確答案:A

210、”天行之病,大則流毒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xiāng),次則偏

著一家。"語出()

A、王叔和

B、吳又可

C、龐安時

D、雷少逸

正確答案:C

211、創(chuàng)立衛(wèi)氣營血辨證的醫(yī)家是()

A、吳鞠通

B、王孟英

C、葉天士

D、薛生白

正確答案:C

212、病在上焦可見:()

A、神昏澹語

B、便秘

C、抽搐

D、舌干絳而痿

正確答案:A

213、下列哪一項不是溫病陰虛動風的特點?

A、多見于溫病后期

B、多表現(xiàn)手足抽搐無力

C、手指徐徐蠕動或震顫

D、LI角征微抽動

E、高熱神昏,脈弦數(shù)有力

正確答案:E

214、下列說明營分病變的諸項中,哪項欠妥()

A、潮熱

B、心煩澹語

C、舌質(zhì)紅絳

D、斑疹隱隱

正確答案:A

215、溫病,熱瘀互結(jié),蓄于下焦者,治宜()

A、通腑泄熱

B、導滯通便

C、增液通下

D、通瘀破結(jié)

正確答案:D

216、身熱咳嗽,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腹不硬痛,嘔惡較

甚,苔黃膩,治宜:':)

A、葛根苓連湯加杏仁,貝母

B、葛根苓連湯加蕾香,姜竹茹

C、葛根苓連湯加山桅,連翹

D、葛根苓連湯加秦皮,白頭翁

E、葛根岑連湯加白芍,木香

正確答案:B

217、暑溫心營熱盛引動肝風稱為()

A、暑厥

B、暑風

C、暑瘵

D、暑穢

正確答案:B

218、下列秋燥的治療方法中,哪項提法錯誤()

A、邪襲肺衛(wèi),治以辛涼甘潤

B、燥干清竅,治宜清輕宣透上焦氣分燥熱。

C、燥熱化火,傷及肺陰,治宜清肺燥養(yǎng)陰

D、燥熱化火,治以苦寒清熱瀉火為主。

E、肺胃陰傷,治宜甘寒滋潤,清養(yǎng)肺胃。

正確答案:D

219、暑溫病的基本治則是()

A、清熱滌暑

B、清暑生津

C、清泄暑熱

D、清熱解毒

正確答案:C

220、下列哪一項不是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的辨證意義()

A、歸納證候類型,分析病理變化

B、明確病變部位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