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_第1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_第2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_第3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_第4頁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練習題(含答案)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愴然(chuāng)涕淚(tì)畏懼(wèi)

B.岱宗(dài)青未了(liǎo)決眥(zì)

C.拄杖(zhǔ)叩門(kòu)吟鞭(yín)

D.足雞豚(tún)龔自珍(gōng)山重水復(chóng)

2.下列詩句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A.造化仲神秀,陰陽割昏曉。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C.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念天地之優(yōu)優(yōu),獨愴然而涕下!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獨愴然而涕下(____________)

(2)造化鐘神秀(____________)

(3)陰陽割昏曉(____________)

(4)會當凌絕頂(____________)

(5)自緣身在最高層(_________)

(6)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______)

4.下列詩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天地之悠悠

B.陰陽/割/昏曉

C.聞說/雞鳴/見日升

D.拄杖/無時/夜叩/門

5.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幽州臺歌》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

B.《望岳》一詩,除題目外,詩中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

C.《游山西村》是一首紀游抒情詩,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

D.《己亥雜詩》(其五)一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與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

6.根據課文內容默寫。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2)簫鼓追隨春社近,_________。

(3)_____,陰陽割昏曉。

(4)龔自珍在《己亥雜詩》(其五)中用“_____,________"兩句詩形象地表達了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深意。

(5)勇攀登,困難踩腳下,壯志凌云;登高望,萬物收眼底,豪情滿懷。杜甫在《望岳》中寫出了“_______,_______”;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寫出了“_______,_______"。二者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7.學習了《古代詩歌五首》后,某班準備開展以“走進中華詩詞”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1)下列對一首七言律詩頷聯和頸聯的補充,最恰當的一項是()

_______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______。

A.長日秋B.日長秋

C.長日雪D.日長雪

(2)根據下面的詩句,寫出兩個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

爆竹連宵不夜城:_____

平分秋色一輪滿:_____

(3)下面是某同學擬寫的一段發(fā)言稿,其中有一處語序不當,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找出來并提出修改意見。

①我國古代詩歌一向追求詩情畫意,蘇軾評價王維的詩歌和畫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②其實,不僅是與繪畫,很多藝術形式都與詩歌有相通之處。③只要用心體會,便會發(fā)現,許多詩歌都可以借助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

語病:第________句,修改意見:______。

標點:第________句,修改意見:________

(4)光明中學開展了中學生課內古詩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活動,從以下的問卷中你得到了什么結論?

A.你積累古詩詞的原因是什么?答:為了應付考試。

B.你背誦積累古詩詞的效果怎樣?答:會背但不知道它們的意思。

C.你是否經常主動積累古詩詞名句?答:否。

D.在解答古詩詞賞析題的過程中你遇到過什么困難?答: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難度大。

E.你平時在什么情況下誦讀積累古詩詞?答:老師要求。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理解

(一)閱讀《登幽州臺歌》,完成練習。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此詩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請賞析詩中的“獨”字。

9.有同學在默寫時會把“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寫成“幽幽”,請你解釋一下這里為什么用“悠悠”。

10、下列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詩中的“古人"來者”指的是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來襯托詩人的孤寂之感。

C.詩人之所以“獨愴然而涕下”,只是因為時間的消逝。

D.幽州臺,即薊北樓,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所建,詩人因此有感而發(fā)。

11、詩人選擇登幽州臺而歌,有何深意?

閱讀《游山西村》,完成練習。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12、請說說詩歌首聯中的“莫笑"和“足”分別有什么深意。

1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廣為流傳的佳句,你認為人們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它?為什么?

閱讀《登飛來峰》,完成練習。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14、“飛來山上千尋塔”中的“千尋"一詞意味深長,請你從修辭角度進行賞析。

15.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6、《望岳》中的“曾云”與《登飛來峰》中的“浮云"含義相同嗎?請說說你的理解。

閱讀杜甫的《望岳》,回答問題。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17、本詩頷聯中的“鐘”字運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割昏曉"三個字則寫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

1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歷來被人們稱道,其中的“會當"應如何理解?請簡要分析。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對這首詩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頭兩句敘事抒情,在辭官離京時的無限感慨中表現了豪放灑脫的氣概。

B.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

C.詩人說“落紅”實際上是自吐心曲,詩人辭官歸隱,是為了給年輕的更有才華的人提供更多的升遷機會。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后不甘消沉,決心繼續(xù)關心國家大事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經行嵐州①杜審言

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

往來花不發(fā),新舊雪仍殘。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里看。

自驚牽遠役,艱險促征鞍。

[注]①杜審言曾任隰城縣尉,因公務西北行,往返兩次經過嵐州。

2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交代嵐州春天姍姍來遲,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氣象,表達了詩人對所經之地的厭惡。

B.頷聯用“往來”和“新舊"細致點明詩人往返行程中都不曾見春花綻放,只有殘雪。

C.頸聯寫詩人暫時忘卻行路之苦,沉浸于眼前美景,與溫庭筠《商山早行》有相似之處。

D.詩歌記錄詩人經行嵐州途中的見聞,描寫邊地風光,抒發(fā)內心情懷,語言樸實自然。

22、這首詩頗具生活實感,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七)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各題。

發(fā)渝州卻寄韋判官司空曙

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惟有猿聲滿水云。

23.這是一首贈別詩,請寫出分別的時間、地點和贈別的對象。

24.分別前后詩人的情感有明顯變化,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各題。

守風①淮陰唐·許渾

遙見江陰夜?jié)O客,因思京口釣魚時。

一潭明月萬株柳,自去自來人不知。

【注釋】①守風:等候適合行船的風勢。

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25、下列詩句中的形象,與《守風淮陰》中“京口釣者”最為接近的一項是()

A.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B.坐觀垂釣者,徒有美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C.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D.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6、同是看見漁人,兩位詩人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

1、A2.B3.(1)悲傷的樣子(2)指天地、大自然(3)分(4)登上(5)因為(6)渾濁4.D5.D6.(1)獨愴然而涕下(2)衣冠簡樸古風存(3)造化鐘神秀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7.(1)B(2)春節(jié)中秋節(jié)(3)②將“很多藝術形式都"與“詩歌”位置調換①將句號移至后引號的外面(4)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不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難以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8.示例:獨:獨自,詩中有孤獨之意。詩人縱觀古今,尋遍天地,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獨"字體現了詩人理想破滅后孤寂郁悶的心情。

9.示例:“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空間遼闊,時間無垠,自己卻煢煢“獨"影,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

10、C

11、詩人登上燕昭王為招賢納才所建的幽州臺,想到的是如今燕昭王不在,賢才無舉。詩人孤獨地站在幽州臺上,在遙遠的時間長河里,在空闊寂寥的天地間,沒有一個知音。其深意是抒發(fā)自己難覓明君、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12、“莫笑”表達了詩人對淳樸民風的贊賞;“足"則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農人熱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13、示例一:面對困境時。因為這兩句詩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絕境中往往蘊含著希望,于絕境中心懷希望,經過努力,就一定會迎來轉機。

示例二: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因為這兩句詩描寫了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

14、示例:“千尋”一詞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飛來山上的古塔之高,詩人借塔高寫出了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站得高看得遠),為后面的詩句做鋪墊。

15、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16、不同?!锻馈分械摹霸?指的是層層重疊的云,“蕩胸生曾云”的意思是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表達了詩人心情的激蕩;《登飛來峰》中的“浮云"本是指飄浮的云,這里比喻奸邪小人,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表達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17.擬人高大

18、“會當”的意思是“終當,終要”,抒發(fā)了詩人不畏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表現出詩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19、C

20、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意思對即可。

21、.A

22.詩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