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 標點符號答案【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1頁
專題04 標點符號答案【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2頁
專題04 標點符號答案【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3頁
專題04 標點符號答案【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4頁
專題04 標點符號答案【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專題04標點符號1.下列句子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深情地寫道:“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B.“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C.《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經典語句,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D.蘇洵在《六國論》中分析道:“六國破滅,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答案:D解析:A項,句子是陳述語氣,感嘆號應改為逗號;B項,提示語在中間,“說”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C項,引用內容作為句子的一部分,感嘆號應放在引號外。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郭沫若在《爐中煤》中寫道:“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B.“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边@段話出自《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C.《長亭送別》中“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以設問和夸張的手法,表現出離別的悲傷。D.沈括在《陽燧照物》中記載:“陽燧照物,迫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遂倒”。答案:A解析:引用內容獨立成句,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內。3.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魯迅在《阿Q正傳(節(jié)選)》中刻畫了阿Q的形象,他的“精神勝利法”令人深思(如自輕自賤、自欺欺人等)。B.“你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媽媽關切地問:“是不是路上堵車了?”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生動地描繪了琵琶聲的美妙。D.《〈水經注〉序》指出,《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地理著作,還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答案:D解析:A項,括號內容是對“精神勝利法”的解釋說明,括號應緊跟在“精神勝利法”后;B項,提示語在中間,“問”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C項,引用內容作為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外。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馬克思在《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中論述了經濟基礎對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作用:它決定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性質,也影響著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fā)展。B.“這可怎么辦呀?”翠翠焦急地說,“爺爺,你快想想辦法!”C.蘇洵《六國論》中的“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卑l(fā)人深省。D.聞一多在《紅燭》中寫道:“紅燭?。∧獑柺斋@,但問耕耘?!贝鸢福篊解析:引用內容作為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外。5.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賈誼在《過秦論》中總結道:“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B.《邊城(節(jié)選)》中描繪的湘西風光如詩如畫:青山綠水、吊腳樓、潺潺的溪流……C.“人的正確思想是從社會實踐中來,”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強調:“而不是從主觀想象中來?!盌.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表達的情感深沉而濃烈,例如“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答案:B解析:A項,句子是陳述語氣,感嘆號應改為句號;C項,提示語在中間,“強調”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D項,引用內容獨立成句,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內。6.下列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歐陽修在《五代伶官傳序》中得出結論:“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B.“我要去參加比賽!”他興奮地說:“這是我期待已久的機會?!盋.白居易《琵琶行》中“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將琵琶女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D.《稻》介紹了水稻在我國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種植技術的發(fā)展(如雜交水稻技術)。答案:B解析:提示語在中間,“說”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7.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陽燧照物》中關于陽燧成像的記載,”老師說:“對我們理解古代光學知識很有幫助?!盉.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寫道:“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C.蘇洵在《六國論》中說:“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D.魯迅《阿Q正傳(節(jié)選)》中的阿Q,總是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比如“兒子打老子”!答案:C解析:A項,提示語在中間,“說”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B項,問號應放在引號內;D項,句子是陳述語氣,感嘆號應改為句號。8.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沫若在《爐中煤》中深情呼喚:“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B.“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這個問題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得到了深刻解答。C.《長亭送別》中“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細膩地表達了離別的不舍之情。D.沈括在《夢溪筆談?陽燧照物》中研究發(fā)現(陽燧是古代的取火工具):“陽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答案:D解析:括號內容是對“陽燧”的解釋說明,括號應緊跟在“陽燧”后。9.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馬克思在《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中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等)。B.“你知道嗎?”翠翠問爺爺:“儺送今天回來了?!盋.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將琵琶聲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D.聞一多在《紅燭》中寫道:“紅燭啊!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答案:A解析:B項,提示語在中間,“問”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C項,分號應改為逗號,因為前后句不是并列關系;D項,句子是陳述語氣,感嘆號應改為句號。10.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B.“這是真的嗎?”他驚訝地說,“我簡直不敢相信!”C.《〈水經注〉序》中評價《水經注》“其書所述,皆水道原委”。D.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寫道:“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答案:D解析:引用內容獨立成句,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內。11.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在《五代伶官傳序》中感嘆:“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B.《邊城(節(jié)選)》中描寫的湘西風情充滿詩意:人們的生活質樸、善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C.“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實踐中來,”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說:“而不是從主觀臆想中來?!盌.蘇洵在《六國論》中分析:“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答案:B解析:A項,句子是感嘆語氣,感嘆號應放在引號內;C項,提示語在中間,“說”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D項,“義不賂秦”后的逗號應改為分號,因為前后句是并列關系。12.下列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魯迅在《阿Q正傳(節(jié)選)》中刻畫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自欺欺人(明明被打卻說“兒子打老子”)等。B.“你怎么啦?”媽媽著急地問:“是不是哪里不舒服?”C.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引發(fā)了人們對人生際遇的共鳴。D.《稻》介紹了水稻的種植歷史、生長習性(如喜溫、喜濕等)以及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意義。答案:B解析:提示語在中間,“問”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1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馬克思在《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中闡述:“經濟關系不管受到其他關系——政治的和意識形態(tài)的——多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B.“翠翠,你在想什么?”爺爺輕聲問道,“過來幫我一下?!盋.蘇洵《六國論》中的“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觀點對后世研究六國歷史影響深遠!D.聞一多在《紅燭》中高呼:“紅燭??!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答案:B解析:A項,兩個破折號之間的內容是解釋說明“其他關系”,應去掉第一個破折號;C項,句子是陳述語氣,感嘆號應改為句號;D項,引用內容獨立成句,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內。14.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沫若在《爐中煤》中寫道:“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B.“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呢?”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一文中,毛澤東進行了深入探討。C.《長亭送別》中“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苦。D.沈括在《陽燧照物》中記載,陽燧“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fā),此則腰鼓最細處也”。答案:C解析:引用內容中“去也”的單引號應改為雙引號,因為此處是引用句子中的引用內容。15.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賈誼在《過秦論》中總結道:“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B.“你確定要去嗎?”他疑惑地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盋.《〈水經注〉序》中說:《水經注》“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D.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答案:B解析:A項,分號應改為逗號,因為前后句不是并列關系;C項,書名號之間應加上冒號;D項,“寫道”后應加上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