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正如我們已經(jīng)探討過的那樣,由于中國是在國家制度產(chǎn)生之前的歷史上,就產(chǎn)生了唯物、辨證、科學、求實的哲學思想理論,由于肇造文明國家初制的軒轅黃帝是一位學習、運用哲學理論推動社會變革的偉大思想家,所以,中國歷史上在結束“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后,就同世界其他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出現(xiàn)了極其重大的區(qū)別,不是建立奴隸制的社會制度,而是直接建立起了一個以人民為本位的民主社會制度。在政治上,不搞帝位世襲,而是采取選賢任能的帝位禪讓之制。執(zhí)政者在重要的治國決策及重大人事任用問題上,除了向咨政機構征求意見外,還要廣開言路,諸如設立“誹謗木”、“敢諫鼓”之類措施,鼓勵人民提意見,批評時政,主動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輿論監(jiān)督。同時,以道立法,實行法制,使治國者不能任人唯親,以言代法;在經(jīng)濟上,強調富民而治,輕徭役,薄稅賦,節(jié)民力,尚儉樸,尊重知識,重用人才,努力發(fā)展各種科學技術研究,為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服務。如注重天文、醫(yī)藥等研究,大力解決人民吃、穿、住、行等問題,都是很好的實例;在文化教育方面,不僅注重文化建設,制定音律、統(tǒng)一規(guī)范文字、加強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積極傳播哲學思想理論,以此指導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凡此種種,都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歷史形成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但是,五帝時代的社會政治,總歸在具體的歷史條局限之下,還表現(xiàn)為一種人治,沒有,也不可能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有效防止出現(xiàn)象夏禹那樣的野心家在掌權之后改變此種社會制度的機制。這就導致了夏禹上臺后徹底改變五帝時代社會政治制度,而建立以一家私利為主體、以君主為本位的獨裁制度出現(xiàn)。由此可見,由國家最高領導者選拔接班人,而不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罷免國家領導人,是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因為,沒有一套由廣大人民行施最高權力機關人事任免的權力制約機制,而是由執(zhí)政者來挑選國家領導的繼任者,雖比世襲制進步,但卻無法保證社會制度的不被改變。一旦選賢選錯,任能出現(xiàn)失誤,當國家權力落在一個像禹那樣的野心家之手,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就會很輕易地葬送在這個野心家的手里。
我們研究五帝時期的社會思想政治,還有一個重要啟示,這就是:一個國家,堅持長久不懈地對唯物辨證哲學思想的宣傳,用以武裝全民族的思想,對于這個民族的歷史進步,同樣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對于解放思想、注重科學、減少迷信,發(fā)展科學事業(yè),推動社會歷史進步意義重大,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國家制度不能被輕而易舉地改變。正因為五帝時期經(jīng)過了長期的哲學思想傳播,夏禹掌權改變五帝時期以人民為本位的社會制度,就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強烈抵制。原五帝時期的官員辭官歸耕,對禹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黎民百姓對禹進行不斷的反抗,就是歷史實例。也正因為是這樣,他才不得不搞“神道設教”之法,用以欺騙、麻醉人民,以維護他的君本主義獨裁統(tǒng)治。
這,也就是我們不能不以一定篇幅來談夏以來的“神道設教”,致使中國古典哲學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出現(xiàn)極其嚴重嬗變的重大歷史問題。
(一)夏禹是一個偽君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們一直將夏禹視作一個“公而忘私”的治水英雄,大加歌頌。而完全忽視了他偽裝謙恭,騙取虞舜信任,在取得國家權力之后,處心積慮,耍盡花招,排除異己,大興殺伐,驕奢極欲,瘋狂破壞五帝時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其帝位父以傳子的“家天下”奴隸制獨裁專制政體,鼓吹君權神授、神道設教以害民,從而給中華民族的歷史進步造成極大破壞的歷史事實。這種對夏禹的認識,顯然與夏初人們的認識不一致,與歷史實際不符合,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認識。
如何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實才是最好的依據(jù)。只要我們對歷史進行綜合性的研究與分析,對夏禹的真實面目,是不難認清的。下面,我們就依歷史記載,對夏禹作一個分析。
首先,我們將夏禹與虞舜來做一個對比:
虞舜代堯理政之初,正是堯聽從四岳意見用鯀治水失敗之時,是虞舜向堯提出建議,依法處死治水不當而釀成更大水患的鯀,而以鯀之子禹代父之職繼續(xù)治水。當舜委派皋陶、伯益、契、后稷等一批官員全力配合禹治水成功后,不將帝位傳于己子商均,而是禪位于禹。虞舜此為,完全是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并未考慮禹一旦大權在握,會不會報殺父之仇而加害于自己的問題;然而,禹掌權之后,不僅公然破壞五帝時代實行了數(shù)百年的社會制度,不言己權得自舜之禪讓,而說是“上天錫禹”以治民。更違例不祭堯、舜,偏是破壞祭典,祭其罪父鯀,巧言編排鬼話欺騙天下。
其次,是巧言如簧,撈權攻人。禹的治水成功,并非其一人之功,其時上有堯、舜決策與人力、物力的全國調度。中有皋陶、伯益、契、后稷等官大力協(xié)作配合。如:皋陶,字庭堅,時為佐舜治國的掌刑法之官,他配合治水,執(zhí)法無私,賞罰嚴明,寬以待民,深得民心,是當時舉國上下都十分欽佩的賢者;伯益,是同禹一起治水者,其治水不辭勞苦,功勞卓著,賢而有名;契與后稷兩人掌管農(nóng)耕生產(chǎn),千方百計解決治水民工的糧食供給,深得黎民百姓的擁戴。此四人同為黃帝的后代,其中契、后稷兩人是唐堯的親兄弟。下有全國黎民百姓的努力,只要治水中分出的工程,黎民百姓舍生忘死投入勞動,未有如期不完工者。后人所言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者,是經(jīng)夏禹自吹之后已有失真的虛美之說。事實是:非其不想入,而是不敢入。事后,禹對此一直耿耿于懷,牢騷滿腹,竟成了他用以撈取權力、攻訐他人、要挾舜帝的政治資本。不信,我們還是看看史書是怎么記載的吧?!妒酚?夏本紀》述禹治水曰:“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當舜在眾官面前露出意欲禪帝位于禹后,禹恐舜意不堅,己權難握,先是巧言令色,引舜當眾表己之功,加強爭禪地位?!渡袝?大禹謨》是這樣記載的:“(舜)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總朕師’。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p>
禹之所言,并非謙辭。而是欲借帝威以樹己望的一種潛詞,其所言皋陶德播天下,“黎民懷之”者,沒有絲毫應由皋陶代帝攝政的義涵,而是強調了與皋陶相比,自己“德罔克,民不依”的憂慮,且四次點明了“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
對此,舜帝和在一旁的皋陶自然也都聽得明白。但舜欲禪禹之語既已出口,禹又并未有讓賢與皋陶之詞,而唯一強調再三的是禹自己在天下的威望問題之憂。對此,舜又何言?皋陶何對?所以,舜在表揚了一番皋陶的功勞之后,接著對禹說:“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p>
舜帝此語,涵有深長的意味:其“克勤”、“克儉”、“不矜”、“不伐”、“不自滿假”等語,是于表揚之中充滿著告誡性的希冀!然而,權欲熏心的禹,何以會聽舜帝的這些告誡呢?只是,名份未能實定,權也尚未到手,樹己權威于天下的目的也未得到,也只能是假腥腥地謙虛幾句作罷。而當舜帝率百官告于祖廟,正式確定了禹的嗣帝之位后,禹可就沒有甚么謙恭之語了,而是在舜帝與百官面前,滔滔不絕地大夸自己的治水勞苦,大發(fā)為治水而不能回家看兒子的牢騷,既攻訐堯子丹朱,又言苗民有罪,意在要挾舜帝賦己征苗民之權樹威儀于天下。甚至,連對舜帝的不滿也都毫不掩飾地流露了出來!對此,我們不妨看看《尚書?益稷》篇記載的一段君臣議政之語: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庇戆菰唬骸岸?,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帝不時,敷同日奏罔功: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用殄厥世!予創(chuàng)若時,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各迪有功。苗頑弗即工,帝其念哉?”
你瞧,此時之禹,不僅毫無謙虛之色,而乃張狂無狀!他不僅借自夸己功,為過家門未能看視哭泣兒子而泄忿,更攻丹朱意存貶堯,構訐于苗民以質舜!茲禹“無私”乎?“公”復何言?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禹即帝位之后的作為:
⑴耍陰謀,使手段,破壞五帝時期的政治制度。
禹這個野心家、陰謀家,如果說其在未奪得國家最高權力之前,其野心、其私欲還算是有所包藏的話,那么,在其掌權之后,就完全暴露了出來,他破壞五帝時期業(yè)已實行數(shù)百年的民主政治制度之目的,就有計劃、有步驟地公開進行了。
其一,與五帝時期決裂劃界。以其封伯之號宣布國號曰“夏”,并“頒夏時于邦國”①,改舜劃全國行政區(qū)域十二州為九州,徹底劃清了與五帝時期的政治聯(lián)系,明確宣示其朝代以禹重新開始。此舉的目的就是達到事實上否定與五帝時代的代續(xù)關系,而另起爐灶,另立廟堂、另建門戶,實現(xiàn)改朝換代性的歷史決裂。
其二,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家天下獨裁統(tǒng)治制度。夏禹要做到這一點,最大的障礙是五帝時期的帝位選賢任能傳承制度。所以,禹即帝位之后,耍了一個兩面派的手法:一方面,禹支持其子啟利用他作為帝王的權勢,積極培植黨羽,擴大政治勢力;另一方面做出一種“有意”選擇皋陶為帝位繼任人的姿態(tài),但卻始終不進行正式祭告祖先、確定嗣君地位的行動。當然,也就更不會讓皋陶攝政,摸到一丁點最高國家權力的邊。禹的這種作法,是以皋陶擋伯益,達到其在帝位繼承問題上實際不選賢,不禪讓,以確保其子啟日后順利登帝的目的。因為,在當時,有一定治國經(jīng)驗與才能的賢者,是為皋陶、伯益二人。然
——————————
①
《竹書紀年》。
皋陶年齡比夏禹還大,用皋陶擋一陣伯益,伯益事實上也就沒戲了。如此,既可實現(xiàn)“父傳子,家天下”的實際目的,又不明著破壞五帝時期在帝位上“選賢任能”的政治制度。果然,在禹即帝位的第三年,皋陶就死了。皋陶既死,這回該選擇伯益為帝位繼承人了吧?但是,夏禹還是長期不作此選,一直到了禹臨死之前的一年,即“禹立四十五年,薦益于天”①,讓益擔上了一個空頭嗣君的名義,還是根本不讓伯益攝政,摸到半點權力。這事實上就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②,不動聲色地進行家天下獨裁政治制度的建立。
其三,編造神話,美化其罪父,并列入祭典以行祭祀。夏禹仇堯、恨舜、敵視并瘋狂地破壞五帝時代的政治制度,一切都是出于私心、私利、私情。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國家利益、人民的利益。在這一點上,他還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一貫使用其偽善的兩面派手法:
中國的國家祭典與家族祭祀,自五帝時期,就有明確的區(qū)分:家祭按其家族代系,不論其有功與否,只論是否為直系先祖;而列入國家祭典的祭祀,就有其嚴格的規(guī)定,凡是有功于國家、民族之先人,方可祭祀。這就是:“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③這也就是說,在國家祭典之中只祭祀有功于國的先君,不論是自己血緣意義上的先祖與否。至于將先祖中的哪一位列入?列為“禘”、“祭”、“祀”中的哪一個等級?都得由負責禮制部門的官員議定。比如在歷———————————
①
《竹書紀年》。
②
《戰(zhàn)國策?燕策》。
③
《國語?魯語上》。
山,堯廟之下為舜廟,這是供國家“禘”、“祭”之處;而舜的生父瞽叟祠,就是離堯、舜之廟很遠的另一處建筑。有虞氏就是“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不祭瞽叟。因為瞽叟雖為有虞氏直系血緣先祖,但既非先君,又非于國有功庸者,只有在家祭之中才能祭瞽叟。同樣,對于禹之生父鯀,既非先君,又有罪于國,是被依法處死的罪人,當然是不能列入國家祭典進行祭祀的。
然而,決心建立家天下之制的禹,就是以家為國,決心美化其父,將其列入國家祭祀典禮之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習慣于說謊騙人的夏禹父子,就編出了一則極其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廣為傳播:說是,鯀死之后,后悔沒能很好地治水,極想再生以補其過。于是,就在其被處死羽淵化為黃熊,向西北而行,到涿鹿窮山黃帝陵乞求軒轅黃帝的在天之靈,黃帝的靈魂指示他去涿鹿之南的靈山向十巫求治以得再生。于是,鯀化作的這只黃熊從窮山向南行到靈山后,十巫以奇藥將鯀治活,鯀就回到涿鹿之野,教民播種秬(一種生長成熟期只有60天的小紅黍),教民大搞蒲編,補了生前過錯,更立了大功,成為了一位“以死勤事”的先賢……禹死之后,夏啟就將鯀、禹都列到國家祭典之中,進行祭祀。但是,對于唐堯,以及禪帝位于禹、由此而有其夏家天下的虞舜兩位歷史上有名的先王,夏后氏記殺鯀之仇,就排除出了國家祭典之外。于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雹?/p>
對于夏禹父子的這些欺世行為,歷史上自然是有信之者,
———————————
①
《禮記?祭法》。
有疑之者,亦有批駁詰難者。如屈原就在《天問》篇對此就進行了無情的揭露性質問:“徂窮西征,巖何越焉?化為黃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莆雚是營。何由并投,而鯀疾修盈?”
⑵縱驕奢,搞獨裁,為私利而隨意殺伐
以民為本位的社會制度,不論其處于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之下,都要盡其一切可能發(fā)揚民主,健全民主法治制度,使執(zhí)政者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施自己的職權。這是因為,私欲人人都有,私利人人希圖。要想建設一個公平、合理、文明、有序的社會,一是要大力普及哲學理論,并以此制定禮儀、道德規(guī)范,使人們通過學道、修身、克己、約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時,造成一種人人互相關愛的良好社會風氣,最大限度地使人際關系處于一種團結友愛的社會規(guī)范之中;二是要以道立法,以法治國,上至掌權治國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行事,任何人都不允許成為不受法律制約的“特殊公民”。針對執(zhí)政者掌權、執(zhí)法很容易自己濫用權力、不遵守法律這一點,就要通過各種切實可行的實際措施,來限制掌權者的權力運用。這種措施就是民主制度的特點。如五帝時期,雖然在四千多年前的那樣一種歷史條件下,國家領導人無法實現(xiàn)民主選舉,但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規(guī)定,以限制掌權者的以權謀私:其一,是由執(zhí)政者和民意代表機構,采取“選賢任能”的帝位禪讓之制進行權力交接,而不搞父以傳子的世襲制;其二是建立“四岳”民意代表機構,不具體執(zhí)政治國,而是在關系國家命運上的大政方針制定,以及重要官吏任用上制約帝王。如堯任治水之官,挑帝位繼承者,都是先咨于四岳,然后行事。在四岳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帝王也得讓步;其三,是樹“誹謗木”、置“敢諫鼓”,鼓勵黎民百姓隨時向執(zhí)政、執(zhí)法者提出各種批評建議;其四,是帝王凡五年巡視各地一次,既監(jiān)督、檢查地方官施政的情況,更了解民間實際情況,傾聽黎民百姓的意見。
凡是獨裁專制政權,都是不要民主、不要法制的,而是千方百計擴大自己的權力,以己言、己利、己欲、己好為法。夏禹處心積慮地破壞五帝時代的民主政治體制后,其與其子啟就縱心所欲,為大樹特樹自己的絕對權威,而大興殺伐:
其一,大興殺伐,以樹己威。禹治水畢,舜露以禹代行攝政之意時,禹就提出自己威望不及皋陶德播天下,恐民不依。又言治水中苗民頑而不按時完工,請舜授權以征苗的問題,舜未許,曰:“以德可也”①。此后,舜對苗民行安撫,苗民安,天下聞之,“皆薄禹之義而美舜之德”②。舜恐后有禍起,遂遷苗民一部于三危,其余南遷至彭蠡之間。吳起說:“昔者,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③。舜死之后,禹即帝位,首先就是舉兵伐苗。禹為了通過興兵伐苗之戰(zhàn),威懾天下諸侯,將戰(zhàn)爭氣氛鬧了個轟轟烈烈:先是率百官祭祀上天,后又祭祖廟,爾后誓師,宣布苗民的罪狀。說是:三苗為亂,上天要懲罰他們!因為他們不聽教化,多次叛亂。直鬧得在他們那里是妖魔四起,天生變異,黑白顛倒,夜里出太陽,夏天鬧冰凍,大地開裂,五谷不長,天降血雨,狗哭于鬧市,我受上天、祖宗之命以征有罪,冀望大家協(xié)力同心④……民之懾服,禹以為并不等于諸侯也服。所以,其在大會諸侯于茅山之時,就以遲到為理由又殺了諸侯防風氏,暴尸三日以示眾。
———————————
①
《呂氏春秋》。
②
《繹史》引《韓詩外傳》。
③
《戰(zhàn)國策?魏一》。
④
《古本竹書紀年》、《隨巢子》、《墨子》、《論衡》等對此均有記述。
而禹之子啟,傲虐更甚,其自取國權,天下人不服,尤以有扈氏反對最烈,啟就舉兵而伐。戰(zhàn)前,召六卿而申之曰:“爾等六卿各理軍事之人,我設誓告訴爾等:有扈氏威虐侮慢《洪范》五行之盛德,怠棄三正之大法,上天就要剿滅他們!今天我就要恭奉天命討伐他們!爾等軍前若是左不攻于左,那就是不聽我的命令;右不攻于右,那就是不聽我的命令;御車者駕不好車馬,那就是不聽我的命令。凡聽我命令者,行賞于祖主之前;不聽我的命令、作戰(zhàn)不力者,則殺爾于社主之前!所該殺者,非只殺爾一人,而是要將你父母、妻兒先在你面前殺死,然后再殺你!莫謂言之不預!”①
夏后啟的作威作福,在坑害天下百姓的同時,亦給他的親弟弟帶來了殺身大禍。禹的小兒子武觀見其兄當上了帝王,作威作福,他認為自己作為禹子也該當如此,所以,在其兄面前就不拘禮節(jié)。夏后啟認為這是其弟有篡逆之心,于是就將武觀流放于西河。其后,這個夏后啟還是不放心,就又讓方伯彭壽率兵征伐武觀,彭壽將武觀擒回交給啟,啟就將他弟弟武觀殺了。大約武觀作了鬼,也還不明白自己是為什么死的!
自禹、啟父子破壞了五帝時代以人民為本位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建立起以“惟皇作極”、“惟辟作福、惟辟作威”②的奴隸制獨裁政體之后,不惟動輒興兵誅戮不服其統(tǒng)治者,對于服民、奴隸,也同樣想殺便殺,乃至殺人奠基,殺人為祭?,F(xiàn)在發(fā)現(xiàn)夏文化遺址中,多有“亂葬坑”。如在屬于龍山文化遺址中的河南洛陽王灣(三期)、孟津小潘溝、登封王城崗、陜西西安客省莊(二期)河北邯鄲澗溝等,都發(fā)現(xiàn)少則二三具、多至七八具散亂埋在一起的人骨架。其中邯鄲澗溝遺址所發(fā)現(xiàn)的一口廢井中埋有五層人骨架,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身
———————————
①
《尚書?甘誓》、《史記?夏本紀》。
②
《尚書?洪范》。
首分離,有的作掙扎狀①,證明這些人是被殺死或活埋掉的。這就是夏禹破壞了以人民為本位的民主制度之后,建立起奴隸制獨裁統(tǒng)治所出現(xiàn)的社會實況。
其二,驕奢極欲,作福作威。夏禹瘋狂破壞五帝時代以人為本、天下為公、選賢任能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要建立起一個“惟皇作極”、“惟辟作福、惟辟作威”的君主獨裁專制政體。這一點,在其所炮制的綱領《洪范》之中,是說得再明白不過了!所以,其驕奢極欲、作福作威,也就是一種很自然的事了。
禹改舜之十二州行政區(qū)劃為九州,名曰《禹貢》,近代學者只是從地理學的角度上進行研究,很少見到有從政治的角度進行研究的。其實,這在當時之改,主要是為政治服務的:舜分全國州為十二,禹治水畢成為嗣君之際,其在舜帝面前表功之時,亦說得是“州十有二師”②,改十二州為“九州”是遠在治水成功的多年之后。改十二州為九州,在行政區(qū)劃上未有任何實際必需和意義。目的之一,是與舜及五帝時代劃清界限。這同改國號曰“夏”的性質一樣;目的之二,是禹為彰治水之功于己一身,并傳之后世。故將九州區(qū)劃與治水相聯(lián)系;目的之三,均衡各州地域,按其物產(chǎn)攤派、依其索要貢品于各路諸侯,因名《禹貢》。
禹第一次的塗山大會,就是落實九州貢物于各地諸侯,在這次大會上,先舉行隆重的祭天地儀式,以表示禹是受命于上天為天子來統(tǒng)治九州之土;再奏《大夏》之樂,歌頌禹的治水功德,以樹權威于天下;更讓軍隊表演“干羽舞”顯示武力,以起震懾各方諸后的作用。最后,
——————————
①
孟世凱著:《夏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頁。
②
《尚書?益稷》。
就是讓諸侯們表忠心,獻貢物,并按《禹貢》規(guī)定,落實以后每五年一次的貢物類別與數(shù)量。當然,為顯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的驕情,以山珍海味招待各路諸侯的排場,也是盛況空前了!會后,禹將各路諸侯所獻之金(銅)鑄成九鼎,以作為皇帝權威象征置于皇宮。
按照古制,帝王是五年一巡狩,為甚至么塗山大會之后才過了兩年,禹就又到茅山大會天下諸侯呢?其一,禹之征苗,長江下游諸侯有未參加者,禹欲借會天下諸侯之際,尋借口殺諸侯,敲山震虎;其二,催索貢物,以滿足其揮霍之需。太史公言其為治水計功,是一誤說。因為這茅山之會,上距治水完工已有五六十年,豈有一項工程完工五六十年后,才又想起“計功”的呢?至于改茅山為“會稽”,實則取“會”諸侯“稽”貢物而為其稱。沒想到,大會諸侯殺防風,沒過了幾個月,禹也帶著貴重的銅棺見防風氏去了!
禹之子啟,驕奢更甚。其征有扈之后,也學著他父親的樣子,大會天下諸侯于鈞臺,特設“享禮”以收貢物,奏《九韶》、唱《九歌》、以顯示天子尊貴,鑄造了鼎、彝、尊等大量貴重的青銅器盛放酒肉、山珍海味飲宴,以示帝王的豪華。會諸侯畢,再大宴群臣于璿臺①?!渡胶=?jīng)?海外西經(jīng)》對夏后啟的奢華作了很形象的描繪:“大樂之野,夏后啟于此舞《九代》,乘兩龍,云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huán),佩玉璜……”而在這種驕奢無度的背后,則是廣大黎民百姓及奴隸們被剝削、被奴役、連牛馬都不如的悲慘生活!這一歷史時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如河南偃師二里頭(前1900至前1500年之間)、山西夏縣東下馮(前1800年至前1500年之間)等許多文化遺址所發(fā)現(xiàn)的墓葬中,大
—————————
①〔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歸藏》。
部分都沒有甚么隨葬品,民貧至極。
其三,大肆鼓吹“君權神授”與“壓迫有理”。夏禹為建家天下的奴隸制君主獨裁制度,炮制出了一個奴役天下人的政治綱領,這就是《洪范》。洪范者,就是宏大的行為規(guī)范,亦即“治國大法”。禹將他自己炮制的這個奴役天下的政治綱領說成是上天賜給禹的(天錫禹《洪范九疇》)。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鼓吹“君權神授”之始。
《洪范》一共有九個方面的內容,故又稱《洪范九疇》,其一是宣布水、火、木、金、土為“五行”,作為其解釋天地萬物生變的理論,以此取代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其二是宣布貌、言、視、聽、思“五事”,也就是對皇帝,要有貌恭、言從等明晰的態(tài)度;其三是規(guī)定“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為八政;其四是宣布歲、月、日、星辰、厤數(shù)為“五紀”;其五是講“惟皇作極,庶民保極”,不許結黨,不許反抗的內容;其六,是宣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的皇帝特權,稱曰“三德”。所謂“作威”就是使用特權殺人以樹皇威;所謂“作?!?,就是唯皇帝才有取天下百姓之財以供享受的特權;所謂“玉食”之指,就是唯皇帝才可以“錦衣玉食”、豪華鋪張,除此之外,不論是大臣,還是庶民,誰要是效仿皇帝的生活,誰就是謀逆,就是死罪!其七,就是建立卜筮制度,以為“稽疑”;其八,宣布“雨、暘、燠、寒、風、時”為“庶征”;其九,說“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為“五?!?。
所以,縱觀所謂《洪范九疇》,都是些七拼八湊、狗屁不通的東西!集其全部思想內容,不過是這么八個字,“惟皇作極,壓迫有理”!此極其骯臟的狗屁玩藝一出籠,就受到了天下人民的反對,夏后啟興兵征有扈氏,其所宣布的“罪狀”,就是所謂“侮慢五行,怠棄三正”!
夏禹是在五帝時代以民為本、帝王選賢任能的民主制度之下,以其偽善騙取虞舜信任,掌權后開歷史的倒車,建立奴隸制君主獨裁制度的。因此,夏禹不僅是一個偽君子,也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秦始皇還壞的罪魁!
(二)家天下的統(tǒng)治違背哲學基本原理
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現(xiàn)代研究人員之多、條件之好、是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絕難與之相比的。但是,在對于歷史研究方面,特別是在對于五帝時代與夏代歷史的研究認識上面,我們卻不敢自言做得有多么好。因為,在許多很重要的大問題上,尚且存在著自相矛盾的說法。舉例而言:
⒈歷史問題
①對時代性質的認識。
在中國何時進入文明時代的問題上,最流行的說法就自相矛盾:我們一方面稱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尊軒轅黃帝為我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這事實上是沿襲歷史上的一貫認識,依黃帝肇造國家制度視作中國進入文明時代之始。即使是這樣算,中國的實際文明歷史至今尚不足五千年,而只有四千七百年左右;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史學界,占主導地位的認識,則認為五帝時期是屬于“野蠻時代”,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對“野蠻時代”與“文明時代”的具體界定為理論依據(jù),將中國五帝時代帝位傳承按“選賢任能”的原則實行選賢禪讓制,說成是“野蠻時代”的“軍事民主制”,將黃帝、炎帝、蚩尤都說成是甚么“部落軍事領袖”。認為只有到了夏禹之后,實行了奴隸制的家天下獨裁統(tǒng)治制度,才算是進入了文明時代。若如此,則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歷史只有四千多年。這樣,許多問題就跑了出來:中華文明歷史到底是四千年,還是五千年?野蠻時代的部落首領如何又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這不是自相矛盾的說法么?
②對歷史時代的評價。
在對于五帝時期與夏、商、周三代的歷史評價上,也同樣存在著截然相反的認識:孔子對五帝時代的評價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他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笨鬃訉τ谙?、商、周三代的評價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他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①。當代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早期對于五帝時代與夏、商、周三代的評價,同孔子相類。他說:“井田制始于黃帝,實為我國實行共產(chǎn)主義之最初的歷史”?!拔覈鴤鹘y(tǒng)的政治思想,可知素以人民為本位,而以博愛博利為標準,有不待乎唐虞之禪讓,已確乎其為一種民主主義Democracy矣。至唐堯更決定傳賢之制度,我國哲人政治之成立,乃永為歷史上之光榮;不幸乃有野心家之夏禹出現(xiàn)而破壞之也!”②
——————————
①
《禮記?禮運》引孔子語。
②
郭沫若:《我國思想史上之澎湃城》。
對于郭先生的這個早期評論,我已經(jīng)說過,它存有某種不妥之處:即我們還不能肯定五帝時代的土地公有制,一定就是“井田制”,也不能說其社會制度就是甚么“共產(chǎn)主義”,還有帝位選賢禪讓制度,也不是始自唐堯,而是整個五帝時期都實行的政治制度之一。要言其為“以人民為本位”的民主制度,則是沒有錯誤的。虞夏之間,也確為我國歷史上社會制度一個重大轉換,是由先進而倒退的一個關鍵,夏禹的確是一個偽君子、野心家!所以,郭先生對這一歷史時期的歷史評價,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郭沫若先生后來又同翦伯贊等學者一樣,在中國歷史分期上,將五帝時期劃到“原始社會”之中,說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客服系統(tǒng)定制研發(fā)與多渠道接入與智能營銷服務合同
- 小紅書網(wǎng)紅直播帶貨合作人收益分成與銷售協(xié)議
- 果園果樹種植與休閑農(nóng)業(yè)融合發(fā)展承包協(xié)議
- 石油化工儲罐防腐保溫工程設計與施工合同
- 婚后數(shù)碼產(chǎn)品共享與維護責任協(xié)議
- 醫(yī)院潔凈區(qū)BIM管線設計與施工及驗收合同
- 農(nóng)業(yè)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有限合伙投資協(xié)議
- 海外醫(yī)療設施租賃與醫(yī)療技術支持合同
- 防止婚外情夫妻忠誠執(zhí)行及財產(chǎn)保全協(xié)議
- 電商平臺商品上架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協(xié)議
- 英語漫談今日中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2024年鐵路安檢員理論題庫
- 電機檢修(第二版)高級工題庫
- ROUTEROS網(wǎng)吧專項技術培訓
- 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說課課件
- 2024年高中英語 Unit 1 Reading (1)教案 牛津譯林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2024年鐵路線路工(技師)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無人機藝術攝影》課件-項目7 全景影像航拍
- 變電站新建工程三通一平場地平整施工方案
- 牛羊肉采購合同范本
- DLT 5434-2021 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