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2025屆高三下學期考前仿真卷一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一、閱讀(70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北京中軸線創(chuàng)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乃至近現(xiàn)代,歷經(jīng)700余年,全長約7.8千米,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中華文明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這條縱貫南北、穿越古今的城市中軸線,與我國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古都發(fā)展史一脈相承。東周時期《周禮·考工記》提出“以中為尊”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在青銅文明極盛期,這一筑城理念成為王朝統(tǒng)治階級的共識,但在連年征戰(zhàn)的背景下難以實現(xiàn)。曹操營造的鄴城,出現(xiàn)中國最早的城市中軸線,沿線建筑已經(jīng)具有禮儀性與等級性。東晉建康城中軸線進一步升華,以西南牛首山兩個山峰為“天闕”,將城市中軸與自然相融,相映成趣。北魏平城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打造都城,形成以朝堂宮區(qū)、中陽門為軸線的中軸線規(guī)制。唐朝人對都城中軸線的禮制作用已經(jīng)形成清晰的認知,但面對地理環(huán)境約束時,并不強求中軸對稱。到了北宋東京,御街同時具有中軸線和宮廷廣場性質(zhì),寬達300米。元大都作為一座全新規(guī)劃的都城,擁有筆直的城市中軸線和規(guī)整的結構布局,嚴格遵循了《周禮·考工記》對于理想都城的設計要求,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時光流轉,北京中軸線被推薦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申報項目。它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重大的歷史進程,也寄托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我們從中不僅看到中華文明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與卓越才能,更感受到中軸線融入城市發(fā)展所煥發(fā)出的時代新韻。(摘編自周冉《漫步中軸線》)材料二:雖然《周禮·考工記》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但是歷朝歷代并沒有嚴格遵循其中的營城制度,直到元代,這樣的規(guī)制才被用于實踐。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發(fā)展演變是歷代城市建設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城市規(guī)劃史的重要篇章。中軸線并不是簡單的南北道路相通,而是城市空間按照儀禮制度規(guī)劃布局的集中體現(xiàn)。在營城制度之下,反映的是諸多中國傳統(tǒng)禮制思想,“中和”、“尊卑”、“陰陽”等關系給這條城市軸線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秴问洗呵铩分杏涊d:“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可見“擇中立宮”的觀念一直貫穿禮制社會的發(fā)展?!吨杏埂吩裕骸爸幸舱?,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與“和”實質(zhì)上是原因與結果的關系,可將兩者拆分來進行解讀?!爸小豹M義上可以理解為對于方位的描述,廣義上則代表一種思辨的態(tài)度,表達的是一種平衡與穩(wěn)定;“和”是統(tǒng)一矛盾后達到和諧的境界。在城市的規(guī)劃中,以中軸線作為全城核心的骨架,是儒家治國理政思想在城市中的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中,人們需要通過對環(huán)境中陰陽五行的平衡來達到安定的效果,因此中國傳統(tǒng)城市規(guī)劃中,陰陽五行的理論也得到了應用。東方青龍屬木,象征生機與活力,西方白虎屬金,代表殺伐之神,象征著威武和軍隊,有“左文右武”之說。北京內(nèi)城以正陽門為中,左為崇文門,右為宣武門;宮城內(nèi)左為文華殿,右為武英殿,均是“文武”“陰陽”象征的體現(xiàn)。紫禁城內(nèi)乾清宮象天、坤寧宮象地,取“象天法地”之意。中軸線上大部分建筑的前身都可以追溯到明代,清代在繼承明北京城的基礎上雖略有改建,但整體依然承襲歷史。近代后,隨著社會制度的改變,中軸線上的建筑幾乎都喪失了原本的功能,壇廟辟為公園,不再是祭祀儀禮場所,紫禁城被開放成為博物館,鐘鼓樓也不再進行報時工作……舊的功能被新功能取代,卻在不斷適應著新的時代與社會。除了文化遺存,元大都的水系規(guī)劃也一直被明清沿用,并且保存至今,成為城市景觀的重要一環(huán)。一根中軸線記錄了三朝的歷史,留下了三朝的遺跡。若干個歷史拐點在這條中軸之上發(fā)生,自元代開始,各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物質(zhì)遺存也都集中于此。中軸線的空間距離也由元大都時的不足4千米,到今天的7.8千米。在新的城市規(guī)劃中,中軸線北延至燕山山脈、南延至北京大興機場,從古城中心向新城兩端生長,象征著從過去向未來的更迭與延續(xù)。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一文中這樣描述北京中軸線:“大略地說,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內(nèi)城,南半是外城,故宮為內(nèi)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圍繞這中心而部署的……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chǎn)生。”毫無疑問,北京中軸線已經(jīng)逐漸成為北京的新標志。王世仁先生在2000年提出保護中軸線和復建永定門。為了完善北京中軸線的南起點,2004年永定門復建工程開始,2012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2017年北京市政府全面開啟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工作。北京中軸線建設歷程最長、規(guī)劃理念根植于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空間延伸與現(xiàn)代城市相融共生,具有匠心獨運的空間藝術特色,這是西方城市中軸線所不可比擬的。(摘編自馬全寶、李宇嘉《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變遷與空間特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北京中軸線歷時久遠,并非一朝一時建成,而是始建于元代,明清乃至近現(xiàn)代又不斷完善。B.“以中為尊”的筑城理念是王朝統(tǒng)治階級的共識,但因戰(zhàn)爭、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而難以實現(xiàn)。C.“中和”、“尊卑”、“陰陽”等理念影響了北京中軸線的規(guī)劃,給它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D.北京中軸線上的古建筑在今天大多喪失原本功能,其新功能貼近于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需求。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北京中軸線是我國古都發(fā)展史的一個載體,凸顯了中華文明歷史連續(xù)性的特征。B.中國最早的城市中軸線出現(xiàn)在鄴城,其沿線建筑體現(xiàn)出對禮制作用的清晰認知。C.梁思成認為中軸線是北京的布局重心,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由它的建立而產(chǎn)生。D.出于完善北京中軸線南起點的考慮,王世仁提出復建永定門的倡議并付諸實踐。3.下列對于兩則材料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使用了“700余年”“約7.8千米”“300米”等數(shù)據(jù),這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方法,有效增強了內(nèi)容的可信度和說服力。B.材料一引用《周禮·考工記》中“以中為尊”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為后文論述中國古代城市中軸線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jù)。C.材料二引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并分析,是為了闡明古代營城制度對儒家思想的影響。D.材料二和《中國建筑的特征》都屬于科技論文,文中使用“大部分”“略有”“幾乎”等詞,也是論文語言嚴謹性的體現(xiàn)。4.材料一第二段為什么列舉三國鄴城、東晉建康城、北魏平城、北宋東京的營建情況?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4分)5.材料一指出從北京中軸線“不僅看到中華文明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與卓越才能,更感受到中軸線融入城市發(fā)展所煥發(fā)出的時代新韻”,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雁翎隊穆青魚兒,游開吧,我們的船要去作戰(zhàn)了。雁啊,飛去吧,我們的槍要去射殺敵人了。唱著這樣的歌,冀中白洋淀的漁人和獵戶,在敵人的小汽船擾亂了湖面的平靜,把每年三千萬元的勒索,和無止境的奸淫燒殺加在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飽含著辛酸的眼淚,放下了漁網(wǎng)和雁袋,劃著漁船,掮著獵槍,一個個投進密密叢叢的蘆葦,開始聚結起來了。一個月,兩個月……無數(shù)的漁船和獵槍,在打雁人殷金芬的奔走號召下,在“為著咱們的白洋淀,也為著咱們的大雁和魚蝦……”的誓言聲里,被組織起來了。打雁人拿出了他們美麗的雁翎,把它作為一個共同行動的標志,插在每一個船頭上,從此,“雁翎隊”光輝的名字誕生了。在這縱橫百余里的廣闊的湖面上,隨著這個名字出現(xiàn)的,是無數(shù)只插著雁翎,載著武裝,使敵人驚慌失措的“硬排子”,和一個個用白毛巾裹頭的戰(zhàn)士。他們在白洋淀的每一個港汊間,為敵人撒下了嚴密的埋伏網(wǎng),獵槍瞄準了敵人的汽艇、包運船和糧隊。白洋淀湛藍的湖水,被槍聲翻攪起來了,一望無際的荷蓮和紫菱遭受了空前的蹂躪。傍晚再聽不到飼鴨人嘎啞的吆喚,清晨再聽不到那悠美的采菱歌。秋天,數(shù)十里縱深的蘆葦在呼嘯著,漫天飛舞著雪白的蘆花。偶爾一條銀色的魚帶著潑剌剌的水聲,歡愉地從蓮葉間躍出水面的時候,一群群潛伏的水鳥,便帶著低沉的鳴叫,來回地從湖面掠過?!@是白洋淀上最美麗的季節(jié),也是水上英雄們活躍的好時候。他們依仗著驚人的水性和準確的射擊,依仗著水藻和蘆葦?shù)谋Wo,三三兩兩駕著行駛如飛的雁翎船,到處分散活動,襲擊敵人。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一聲呼嘯,幾發(fā)信號槍,周圍所有的雁翎船,便立即從四面八方同時出動。有時為著某種必要,他們在湖面上將成百的雁翎船集中起來,悄悄地掩護著我們的水上運輸。有時他們也會突然包圍了敵人的水上據(jù)點給以猛烈襲擊。冬天,白洋淀廣闊的湖面為明凈的冰塊凝固,我們又將看見無數(shù)只插著雁翎的冰橇,像一支支飛箭,在湖上穿過。一九三九年的初秋,為了截擊敵人一個運輸汽艇,他們以十數(shù)只鷹排,二三十個勇敢的隊員,潛入了趙北口至葛利口的中間地帶。那里是一條長十里、寬半里至一里的水路要道,兩旁長滿了密密的蘆葦和蒲草。他們巧妙地隱藏了船只,脫去了衣褲,全部躍進水里去,在蘆葦?shù)倪吘?,派出一個偵察哨。為著不使目標暴露,放哨者在水藻的偽裝下,僅僅把兩只眼睛露出水面,讓湖水不斷地從他的鼻孔下靜靜地流過。一只巨大的拖船,用繩索拖拉著那喑啞了的運輸艇駛近了。突然,蘆葦中一聲凄厲的口哨,驚起了幾只潛伏的水鳥,接著兩旁蘆葦?shù)纳钐?,激蕩著一片水聲和吶喊,兩排長筒的“排炮”和雪亮的馬刀,便威嚴地排列在押船敵兵們的面前了。雁翎隊的隊員們迅速地割斷了兩船之間的繩索,捆綁了所有敵兵,用自己插著雁翎的船只,滿滿地裝載了敵船上的白糖、香煙、罐頭和大米。戰(zhàn)斗鍛煉了他們的勇氣,更增長了他們對敵斗爭的經(jīng)驗。不久,敵人高叫著“平靖湖面”,要向雁翎隊復仇。他們砍倒了蘆葦,刈割了蒲草,用大批的汽船和木船巡邏湖面;同時在每一只船上高高地豎起了梯凳,設立了瞭望哨,憑靠他們優(yōu)越的火力,使二百米以外的大小船只不能靠近一步。這時,我們的雁翎隊便不得不改變戰(zhàn)斗方式,采取更加分散的行動。在散布于白洋淀廣闊湖岸,像無數(shù)島嶼似的村莊邊緣,雁翎隊的隊員們,化裝成包著頭巾的洗衣婦,或是悠閑的垂釣者,在相隔不遠的距離內(nèi),默默地工作著。一遇到單獨的敵船,或其他可乘的時機,一聲呼嘯,那些化裝分散的雁翎隊員們便很快地從岸邊隱藏地里,拔出自己的槍支和馬刀,一面用猛烈的火力向敵人射擊,一面泅水前進,直到完全消滅敵人為止。有時候,他們也用銜著空心的葦稈透換空氣的辦法,帶著武器,作數(shù)小時以上的水底埋伏,一遇時機,就人不知鬼不覺地突然顛翻敵船,把敵人沉尸湖底。一九四零年,隨著冀中平原斗爭的日益殘酷,在八路軍的直接幫助下,雁翎隊開始變成一支更加有組織的隊伍。他們選出了自己的隊長和政治指導員,在共產(chǎn)黨員殷金芬同志的率領下,有計劃地配合我八路軍水上部隊的戰(zhàn)斗。這中間,他們曾發(fā)動湖上的鄉(xiāng)親們用下沉大樹的辦法,封鎖了白洋淀中的每一條水道,又用無數(shù)的船舶搭成了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浮橋。這樣,一旦發(fā)生敵情,我們的部隊便可以通過這些浮橋,迅速地增援。當洪水第二次淹沒了冀中,波浪泛濫的白洋淀上,我們光榮的雁翎隊的弟兄,從年輕的采菱者到白發(fā)蒼蒼的打雁人,又全部投入險惡的戰(zhàn)斗中。整個夏季和秋季,白洋淀周圍的群眾,除去每日回家做飯外,也長期生活在船上,活動于葦叢和港汊之間,配合著雁翎船和八路軍的水上部隊,不屈地同敵人戰(zhàn)斗。他們曾發(fā)揮了高度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大批能漂浮于水面的“葫蘆水雷”,把它們埋伏在每一條航路的水藻下,炸翻了無數(shù)只來往于天津、保定間的敵船,更炸破了敵膽。四五年來,我們勇敢的雁翎隊的弟兄們,就是這樣靈活地與敵人戰(zhàn)斗著,而且一直堅持到今天。在日寇殘酷掃蕩的冀中平原,白洋淀始終是最堅強的抗日堡壘之一。雁翎隊隊員,駕著千萬只神出鬼沒的雁翎船,一次又一次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屛覀冞b向雁翎隊的弟兄們致敬吧,如今又是蘆葦叢密的時候了。一九四三年八月七日于延安(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雁翎隊從自發(fā)組織到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的過程,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在抗戰(zhàn)中的重要作用。B.白洋淀的湖水“被槍聲翻攪起來”以動寫靜,襯托出湖面在戰(zhàn)斗結束后的死寂與蕭條。C.文章以時間順序連貫地敘述了雁翎隊從成立至發(fā)展的過程,突出其在抗戰(zhàn)中的持久與堅韌。D.作者通過具體的殲敵數(shù)據(jù)來彰顯雁翎隊的抗爭成果,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與可信度。7.關于白洋淀秋、冬兩季景色的描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書寫秋季動人的美景,為文章增添詩意,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與《荷花淀》有異曲同工之妙。B.冬季湖面冰封,但雁翎隊隊員們依然行動敏捷,充分展現(xiàn)出他們戰(zhàn)斗的靈活和英勇無畏。C.畫線句上承對景色的描寫,下啟對雁翎隊戰(zhàn)斗場景的敘述,使文章過渡流暢,層次分明。D.詳細描寫在白天、夜晚和黎明時分不同時段的襲敵場景,突出了雁翎隊英勇善戰(zhàn)的品格。8.打雁人殷金芬在雁翎隊的組建與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請分析這一人物形象的豐富意蘊。(4分)9.文中敘述雁翎隊戰(zhàn)斗時,多次使用“我們”這一人稱,請結合文本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唐張全義為河南尹。經(jīng)黃巢之亂,繼以秦宗權、孫儒殘暴,居民不滿百戶,四野俱無耕者。全義招懷流散,勸之樹藝。數(shù)年之后,都成坊曲,漸復舊制;諸縣戶口,率皆歸復;桑麻蔚然,野無曠土。全義為政寬簡。出見田疇美者,輒下馬與僚佐共觀之,召田主勞以酒食。有蠶麥善收者,或親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賜以茶彩衣物。民間言:“張公不喜聲伎,見之未嘗笑,獨見佳麥、良繭則笑耳。”有田荒穢者,則集眾杖之;或訴以“乏人?!保苏倨溧徖镓熤唬骸氨苏\乏人牛,何不助之?”眾皆謝,乃釋之。由是鄰里有無相助,故比戶皆有蓄積,兇年不饑,遂成富庶爲。節(jié)選自《農(nóng)桑輯要·卷一》材料二:元帝為晉王,課督農(nóng)功,詔二千石長吏以入谷多少為殿最。其非宿衛(wèi)要任皆宜赴農(nóng)使軍各自佃作即以為廩,太興元年,詔曰:“徐、揚二州土宜三麥,可督令熯①地,投秋下種,至夏而熟,繼新故之交,于以周濟,所益甚大。昔漢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勿令后晚?!逼浜箢l年麥雖有旱蝗,而為益猶多。二年,三吳大饑,吳郡太守鄧攸開倉廩賑之。元帝時使黃門侍郎虞騑、桓彝開倉廩振給,并省眾役。百官各上封事,后軍將軍應詹表曰:夫一人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饑者。而軍興以來,征戰(zhàn)運漕,朝廷宗廟,百官用度,既已殷廣,下及工商流寓僮仆不親農(nóng)桑而游食者,以十萬計。不思開立美利,而望國足人給,豈不難哉!古人言曰,饑寒并至,雖堯舜不能使野無寇盜;貧富并兼,雖皋陶不能使強不陵弱。故有國有家者,何嘗不務農(nóng)重谷。間者流人奔東吳,東吳今儉,皆已還反。江西良田,曠廢未久,火耕水耨,為功差易。宜簡流人,興復農(nóng)官,功勞報賞,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與百姓,二年分稅,三年計賦稅以使之,公私兼濟,則倉盈庾億,可計日而待也?!保ü?jié)選自《晉書·卷二十六》)【注】①熯(hàn):曝曬。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其非宿衛(wèi)A要任B皆宜C赴農(nóng)D使軍E各自F佃作G即H以為廩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誠,指如果,與《屈原列傳》“楚誠能絕齊”中的“誠”意思相同。B.謝,指道歉,與《鴻門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謝”意思相同。C.省,指檢查、反省,與《勸學》中“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省”意思相同。D.間,指最近,與《庖丁解?!贰氨斯?jié)者有間”中的“間”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幾乎停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現(xiàn)狀,張全義竭力安撫流離失所的民眾,鼓勵他們重拾農(nóng)耕,還會親自到收成好的農(nóng)戶家中慰勞他們。B.張全義有著高超的治理智慧,當有人以缺乏資源為借口時,他巧妙地將問題進行轉化,使鄰居們反思并意識到相互幫助的重要性。C.晉元帝發(fā)布專門的詔令,特別指出徐、揚二州應利用小麥秋季播種、夏季收獲的生長周期以更好地應對季節(jié)性的糧食短缺問題。D.漢代時朝廷積極推動小麥種植,這一政策顯著增強了關中地區(qū)的糧食生產(chǎn)能力與抗災能力,使其避免了可能發(fā)生的旱災與蟲災。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有蠶麥善收者,或親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賜以茶彩衣物。(2)宜簡流人,興復農(nóng)官,功勞報賞,皆如魏氏故事。14.應詹在奏表中指出了國家當前面臨的哪些問題?請簡要概括。(3分)(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萬山潭①作孟浩然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游女昔解佩②,傳聞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咀ⅰ竣偃f山在襄陽西北、漢水南岸。②據(jù)《列仙傳》載,江妃二神女嘗出游江漢之濱,逢鄭交甫,交甫見而悅之,因請其配飾,二女遂手解佩與之,交甫受而懷之,去數(shù)十步,佩與二女俱不見。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穩(wěn)坐磐石之上垂釣,心境仿佛與水性相通,將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B.魚兒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為動景,又恰與上聯(lián)穩(wěn)坐之“靜”形成對照。C.后兩聯(lián)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過程說成是在“尋訪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趣。D.詩人為傳說而神往卻求之不得,只得與當年的鄭交甫一樣心懷遺憾,郁悶而歸。16.聞一多稱此詩貴在“沖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詩沒有,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孟浩然的詩”。請結合詩句,對本詩“淡”的特點加以說明。(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先賢在《禮運》中描繪的“大同”社會圖景,到今天多已實現(xiàn),比如人們誠信友善,老弱病殘能得到社會關愛,這正如《禮運》所言“”和“”。(2)剛剛大學畢業(yè)的王遠志接連面試了幾家公司皆鎩羽而歸,于是他順口吟出劉克莊《賀新郎》中的名句“,”,以表達自己對用人單位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的期待。(3)“眉”是女子重點裝扮的面部妝容,詩人常常借此表現(xiàn)她們的情感與狀態(tài)。如“,”。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美在任何的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等船,在劃子上,在暮秋夜里九點鐘的時候。有一點冷的風。天,與江,都暗了;不過,仔細的看去,江水還(①)著黃色。中間所(②)著的一條深黑,那是江的南岸。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輪廓。一條躉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點。模糊的電燈,平時令人不快的,在這時候,在這條躉船上,反而,不僅是悅目,簡直是美了。在它的光圍下面,聚集著一些人形的輪廓。不過,并聽不見人聲,像這條劃子上這樣。忽然間,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順流而下,沒有聲音,像一些巨大的鳥。一個商埠旁邊的清晨。幾大片魚鱗般的云(③)在淺碧的天空里。山嶺(④)著古銅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畫意的。水汽騰上有兩尺多高。有幾只肥大的鷗鳥,它們,在陽光之內(nèi),暫時的閃白。月亮是在左舷的這邊。顏色十分清潤的,是遠洲上的列樹,水平線上的帆船。江水由船邊的黃到中心的鐵青到岸邊的銀灰色。有幾只小輪在噴吐著煤煙:在煙囪的端際,它是黑色;在船影里來,淡青,米色,蒼白;在斜映著的陽光里,棕黃。清晨時候的江行是色彩的。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文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①飄②橫③布④披B.①?、跈M③粘④披C.①飄②畫③布④裹D.①浮②畫③粘④裹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美在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乃至任何的地方”,效果就不如原句突出,為什么?(4分)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黃”“青”兩字后面都可以加逗號,作者卻有意不加,為什么?(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在“兩小兒辯日”的故事中,關于太陽是早晨更近還是中午更近,兩小兒各執(zhí)一詞,使得孔子“不能決也”。今天我們從科學角度來分析。一小兒是①推斷太陽遠近,并不可靠。太陽升起時,以樹木、房屋和一小角天空為背景,背景之小可襯托出太陽之大;加上天空較暗,也使得太陽看上去要大一點。到了中午,太陽以遼闊的天空為背景,就顯得小了。另一小兒則是根據(jù)體感的涼熱來推斷,同樣不可靠。②,直射熱量比較高,所以人們覺得熱;而早晨太陽斜射大地,加上夜里地面熱量已消散,所以人們覺得涼快。那么,太陽到底什么時候離觀測者更近?可以肯定的是,觀測者在地球上的位置會影響測算結果;而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會使得觀測者與太陽的距離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茖W家經(jīng)過多次精確測算最終得出的結論,可大致表述為:在同一觀測點,有些時期太陽早晨比中午更近,③,情況不能一概而論。21.下列句子中的“肯定”和文中加點的“肯定”,含義相同的一項(3分)由于難以肯定,所以我較為相信,開始是六先令,后來是七先令。她猜測同桌的那只鉛筆盒來自遙遠的大城市,而價錢肯定非同尋常。衷心感謝評委會對我在發(fā)現(xiàn)青蒿素及其治療功效等方面貢獻的肯定?!靶揶o立其誠”,這句話雖是兩千年以前講的,現(xiàn)在仍應加以肯定。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三、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生活中,我們不斷產(chǎn)生記憶,不斷運用記憶,甚至不斷有意無意地改造記憶。那么,記憶對我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學科試卷(答案)1.(3分)B【解析】“是王朝統(tǒng)治階級的共識”錯誤,由材料一第二段“在青銅文明極盛期,這一筑城理念成為王朝統(tǒng)治階級的共識”可知,選項缺失“在青銅文明極盛期”這一限定,擴大了范圍。2.(3分)A【解析】B.“其沿線建筑體現(xiàn)出對禮制作用的清晰認知”錯誤,根據(jù)原文“唐朝人對都城中軸線的禮制作用已經(jīng)形成清晰的認知”可知,對都城中軸線的禮制作用已經(jīng)形成清晰認知的是唐朝人;C.“梁思成認為中軸線是北京的布局重心”錯誤,原文說的是“故宮為內(nèi)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D.選項曲解文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王世仁先生在2000年提出保護中軸線和復建永定門。為了完善北京中軸線的南起點,2004年永定門復建工程開始”可知,文中沒有明確王世仁先生建議的目的,完善北京中軸線南起點的考慮只是永定門復建工程開始的目的;另外,“王世仁……付諸實踐”一說,文中并未指明。3.(3分)C【解析】“是為了闡明古代營城制度對儒家思想的影響”錯誤,材料二中這一引用是為了說明儒家思想中的“中”與“和”如何體現(xiàn)在古代城市規(guī)劃中,即城市規(guī)劃如何受到儒家治國理政思想的影響,而不是古代營城制度對儒家治國思想產(chǎn)生的影響。4.(4分)①為了證明城市中軸線的發(fā)展與我國古都發(fā)展史一脈相承;②作為實例,有力地論證了“以中為尊”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對我國古代都城建設的影響;③展現(xiàn)了“以中為尊”的理念在城市營建上的運用和完善過程;④引出下文對元大都中軸線的論述。(每點1分)5.(6分)①偉大創(chuàng)造與卓越才能: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古代營城制度及傳統(tǒng)禮制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融入了“中和”“陰陽”等傳統(tǒng)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記錄了三朝歷史,體現(xiàn)了城市建設的傳承性。②時代新韻:中軸線上建筑不斷適應新時代與社會,空間延伸與現(xiàn)代城市相融共生,具有申遺的價值。(每點3分,有具體的分析才給滿分)6.(3分)A【解析】B項,“以動寫靜,襯托出湖面在戰(zhàn)斗結束后的死寂與蕭條”錯,“白洋淀的湖水‘被槍聲翻攪起來’”直接表現(xiàn)戰(zhàn)斗的激烈。C項,文章在時間順序上沒有連貫地敘述,更多的是片段式描寫。D項,“具體的殲敵數(shù)據(jù)”錯,文中僅用“無數(shù)”等概括性表述,并未提供具體殲敵數(shù)據(jù)。7.(3分)D【解析】“詳細描寫”錯,文本的描寫并不詳細;“不同時段的襲敵場景”錯,并不能確定所寫景象和活動是哪一個時段發(fā)生的。8.(4分)①精神凝聚者:作為普通勞動者(打雁人),殷金芬的號召力體現(xiàn)群眾自發(fā)抗戰(zhàn)的覺醒,凸顯人民戰(zhàn)爭的力量源泉。②智慧的象征:她用“雁翎”標志統(tǒng)一隊伍,后任隊長制定戰(zhàn)術,展現(xiàn)勞動人民的軍事智慧與組織能力。③黨員代表性:作為共產(chǎn)黨員,她聯(lián)系八路軍并強化隊伍組織性,說明黨的領導是抗戰(zhàn)勝利的核心保障。(每點2分,答任意兩點給1分,意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則酌情給分)9.(6分)①增強真實性與代入感:“我們”拉近讀者與故事的距離,使戰(zhàn)斗場景更具現(xiàn)場感,如“我們又將看見無數(shù)只插著雁翎的冰橇”。②強化集體主義精神:以群體視角敘述,淡化個體英雄形象,突出軍民一體的抗戰(zhàn)力量,如“掩護著我們的水上運輸”。③隱含作者情感立場:“我們”暗含作者對雁翎隊的認同與贊美,傳遞革命必勝的信念。(每點2分,意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則酌情給分)10.(3分)BDG【解析】斷句思路:首先,根據(jù)句意進行判斷?!笆管姼髯缘枳鳌币鉃椤白屲婈牳髯愿鳌?,句意完整、連貫,其后應斷開,故G處應涂黑。其次,根據(jù)語法結構進行判斷?!敖砸烁稗r(nóng)”中,承前省略主語“二千石長吏”,“皆宜”作狀語,修飾謂語“赴”,“農(nóng)”作賓語,句子結構完整,其前后均應斷開,故B、D兩處應涂黑。綜上,應涂黑B、D、G三處。11.(3分)C【解析】C項,“并省眾役”的“省”是減少的意思。“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省”是“反省”的意思,兩者意思不同。故C項錯誤。A項,“彼誠乏人牛”與“楚誠能絕齊”中的“誠”,均意為“如果,果真”。二者意思相同。B項,“眾皆謝”的“謝”是道歉的意思,與與《鴻門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謝”意思相同。D項,“間者流人奔東吳”中,“間”意為“最近,近來”;“彼節(jié)者有間”中,“間”意為“空隙”。二者意思不同。12.(3分)D【解析】“使其避免了可能發(fā)生的旱災災與蟲災”分析錯誤。由材料二“昔漢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其后頻年麥雖有旱蝗,而為益猶多”可知,漢代時,朝廷鼓勵三輔地區(qū)的百姓積極種植小麥,這一舉措使關中地區(qū)糧食產(chǎn)量增加,即使發(fā)生旱災與蟲災,得益也還是很多,但并沒有避免此類自然災害的發(fā)生。A項,由材料一“經(jīng)黃巢之亂,繼以秦宗權、孫儒殘暴,居民不滿百戶,四野俱無耕者。全義招懷流散,勸之樹藝”可知,黃巢起義給河南地區(q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緊隨其后的秦宗權和孫儒的殘暴統(tǒng)治更是加重了這一地區(qū)的災難,使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幾乎停滯。在這種狀況下,張全義積極招撫流散的百姓,鼓勵他們繼續(xù)從事農(nóng)耕;再由材料一“全義為政寬簡。出見田疇美者,輒下馬與僚佐共觀之,召田主勞以酒食.....賜以茶彩衣物”可知,張全義還到田間用酒食慰勞農(nóng)戶,到收成好的農(nóng)戶家中,給予他們物質(zhì)賞賜。B項,由材料一“有田荒穢者,則集眾杖之....乃召其鄰里責之曰……由是鄰里有無相助,故比戶皆有蓄積,兇年不饑,遂成富庶焉”可知,當有人以缺乏資源為借口回答張全義田地荒蕪的原因時,張全義反而轉問他們的鄰居,這一做法不僅教育了試圖逃避責任的人,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鄰居之間的互助精神,展現(xiàn)出張全義獨特的治理智慧。C項,由材料二“徐、揚二州土宜三麥,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種,至夏而熟,繼新故之交,于以周濟,所益甚大”可知,太興元年,晉元帝發(fā)布了專門的詔令,特別指出徐、揚二州應當利用小麥秋季播種、夏季收獲的生長特點,填補糧食供應的空檔期。13.(8分)(1)對于那些蠶絲和小麥收成好的人家,(張全義)有時會親自到他們的家中,將老人和小孩全都呼喚出來,賜予他們茶葉、彩色絹布和衣物。(“善”“至”“呼”譯出各1分,句意1分)(2)應該選擇流亡的人,重新恢復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署,按照功勞上報給以獎賞,一切按照魏朝的先例。(“簡”“報”“故事”譯出各1分,句意1分)14.(3分)①財政開支較大。②非農(nóng)業(yè)人口數(shù)量龐大。③田地未得到充分利用。③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署缺失。(每點1分,答對3點即可滿分。)【解析】解答本題,可先定位至材料二中應詹上表的相關內(nèi)容,然后分析其所指出的國家當前面臨的問題,最后整理得出答案。由材料二“而軍興以來,征戰(zhàn)運漕,朝廷宗廟,百官用度,既已殷廣”可知,自從軍隊大規(guī)模興兵以來,軍隊開支、朝廷支出、宗廟祭祀活動,以及各級官吏的俸祿和行政開支都有所增多,整體財政開支較大。由材料二“下及工商流寓僮仆不親農(nóng)桑而游食者,以十萬計”可知,有大量的工匠、商人等尚未參與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之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數(shù)量較多。由材料二“江西良田,曠廢未久”可知,江西地區(qū)的良田,因天災、戰(zhàn)亂等原因仍處于廢棄狀態(tài),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從材料二“宜簡流人,興復農(nóng)官”可以看出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署缺失。【文言文參考譯文】材料一:唐朝時期,張全義擔任河南尹。經(jīng)過黃巢起義的動蕩之后,緊接著又有秦宗權、孫儒的殘酷統(tǒng)治,(導致)當?shù)鼐用瘢〝?shù)量銳減至)不足百戶,田野里都沒有耕作的人。張全義招攬安撫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鼓勵他們種植(農(nóng)作物)。幾年的時間過去,城鄉(xiāng)街巷,逐漸恢復了以前的規(guī)制;各個縣的人口和戶數(shù),全都恢復了:桑樹和麻田茂盛生長,田野里不再有荒蕪的土地。張全義治理政事寬容簡樸。外出看到有好收成的田地,(張全義)會下馬與隨行的佐助官員一同觀看,(并)召見田地的主人,用美酒和食物慰勞他們。對于那些蠶絲和小麥收成好的人家,(張全義)有時會親自到他們的家中,將老人和小孩全都呼喚出來,賜予他們茶葉、彩色絹布和衣物。民間傳言說:“張全義不喜歡音樂歌彝,看到這些從來沒有笑過,唯有見到優(yōu)質(zhì)的麥子、上等的蠶繭才會笑。”而對于那些(任由)田地荒蕪的人,(張全義)便會召集眾人用棍棒責打他;(如果)有人用“缺乏人力和耕?!眮磙q解,(張全義)就會召來他們的鄰居,責備他們說:“他如果缺人缺牛,(你們)為什么不幫助他呢?”鄰居們(聽后)都(紛紛)道歉,(張全義)才釋放了被罰的人。因此鄰里間相互幫助,每家每戶都有了積蓄,即使遇到災年也能免于饑餓,最終(整個地區(qū)都)變得富裕起來。材料二:晉元帝身為晉王的時候,檢查督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下令二千石長吏們按照交納糧食的多少來排座次。如果不是負責宿衛(wèi)等重要任務,(二千石長吏們)都要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讓軍隊各自耕作,就把收成作為軍糧。太興元年,(晉元帝)下詔說:“徐、揚二州的土地適宜種植三麥之類(的農(nóng)作物),可以督促(人們)在新舊交替的時候(糧食供應的空檔期),用來救濟,益處很大。過去漢代派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促三輔一帶種植麥子,于是關中地區(qū)就變得豐足。不要讓時令遲誤了?!睆哪且院筮B年的麥子雖然有旱災蝗災,可是得益還是很多。太興二年,三吳地區(qū)發(fā)生大饑荒,吳郡太守鄧攸就打開倉賑濟災民。晉元帝當時派遣黃門侍郎虞騑、桓彝打開倉廉賑濟,并減少眾人的徭役。百官各自呈上秘密奏章,后軍將軍應詹上表說:“一個人不耕作,天下人中必定有因此挨餓的。而軍隊興兵以來,出征交戰(zhàn)、水陸轉運,國家用度和宗廟祭祀用度,百官的開支用度,已經(jīng)(花費)很多,下面那些工匠、商人、流民、寓公、僮仆等不直接從事農(nóng)桑生產(chǎn)而游手白吃的人數(shù),要以十萬(為單位)來計算。不考慮開發(fā)建立獲得大利的途徑,而指望國家豐足人民有衣食,難道不是很難的嗎!古人說,饑餓和寒冷一起降臨,即使是堯、舜也不能使山野里沒有強盜;貧窮和富有同時存在,即使是皋陶也不能使強者不欺凌弱者。所以管理國家的人,未曾有不抓農(nóng)業(yè)、不重視糧食問題的。最近流亡的人投奔東吳,東吳如今(糧食)歉收,都已經(jīng)遣返了。江西一帶的良田,空閑廢置不久,燒荒翻耕灌水播種,花費的勞力相對比較少。應該選擇流亡的人,重新恢復管理農(nóng)業(yè)的官署,按照功勞上報給以獎,一切按照魏朝的先例。一年之內(nèi)的收獲給百姓,第二年的收一部分稅,第三年以后計算賦稅來管理他們,公家與個人都得到好處,那么倉庫里存滿大量糧食的時候,是可以數(shù)著日子等它到來的?!?5.D【詳解】“心懷遺憾,郁悶而歸”錯。結合“沿月棹歌還”可知,詩人雖求之不得,也并不沮喪,而是唱著歌乘興歸去。故選D。16.①意象素雅清淡:詩中的萬山潭水色彩清淡,猿、魚等意象也不著雕飾,清朗簡潔。②情感閑適恬淡:詩人心境平和純粹、安然自得,沒有激烈的爭斗之心、憂愁之情。③語言簡潔淡雅:五言律詩文辭簡潔,用詞樸實,不事雕琢、不尚華麗,明白如話。④結構自然沖淡:四聯(lián)融詩人所為、所見、所想于一體,如散文般自然地生出情趣。(答出3點即給滿分)【解析】題干當中給出了“沖淡”一詞,已經(jīng)給學生指出了思考的方向,學生可以從詩歌內(nèi)容、意境、情感、語言等角度分析其“沖淡”的特征。從意象和情感來看,首聯(lián)寫詩人沖淡的心情和垂釣之樂。垂釣本身,已樂在其中,何況靜坐磐石之上?!白敝蛔?,更顯安閑,沒有激烈的爭斗之心、憂愁之情。且潭水清澈,與閑適的心境相契合。頷聯(lián),“魚行潭樹下”,寫潭側之樹高于潭中之魚,且樹影映入潭水之中,魚兒翕翕游動,自由自在。樹的倒影的蕩漾美,與游魚的動態(tài)美相互參差,更顯出美的多樣性。且“魚行”與“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更拓展出空間的距離美?!疤稑湎隆迸c“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此句寫景色彩清淡,意象只用“行”和“掛”,清朗簡潔??傊?,情感和意境都顯出一種“沖淡”之美。從語言上看,文辭簡潔,用詞樸實,不事雕琢、不尚華,明白如話。如“沿”字用得簡單又極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兒的動態(tài)美,表明不僅僅是一點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滿舟,銀輝一路,歌聲不絕。此情此景,令人向往。從結構上和章法上看,四聯(lián)融詩人所為、所見、所想于一體,如散文般自然地生出情趣。全詩有動有靜。首、頷二聯(lián),以靜為主,寓動于靜;頸、尾二聯(lián),以動為主,寓靜于動。沖淡之風,顯隱于動靜之中。17.(6分)(1)講信修睦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2)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3)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8.(3分)B【解析】①飄:隨風擺動或飛舞。?。浩谝后w表面。這里是說“江水”,用“浮”合適;②橫:與水面平行的。畫:(用圖畫)裝飾。這里是說江岸與水面平行,擋在江水中間,用“橫”合適。③粘:附著在別的東西上。布:陳設;設置。這里說的是云貼在天空中的樣子,用“粘”合適;④披:蓋或搭在肩上。裹:包。這里是說古銅色附著在山嶺上,只是在山嶺的表面,用“披”合適。19.(4分)①原句更能突出觀察的立足點是“輪船碼頭的上面”。②原句將鏡頭由遠逐漸拉近,更具有畫面感、空間感。(①也可以答成:原表達以“輪船碼頭的上面”結尾,與下一段開頭“等船”銜接更加緊密。每點2分,共4分。)20.(4分)①不加逗號。一氣呵成,句子更連貫、更順暢。②描摹出江面上幾種色彩緊密相連的情景。21.(3分)A【解析】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師徒結對協(xié)議書
- 表演培訓轉讓協(xié)議書
- 門面認購民間協(xié)議書
- 避險搬遷補償協(xié)議書
- 停車場租戶合同協(xié)議書
- 合伙包工程合同協(xié)議書
- 便利店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I Need Brechó in Brazil-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0萬離婚補償協(xié)議書
- Brand KPIs for shoes Barker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唐雎不辱使命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
- 第七版外科護理學-骨折病人的護理課件
- 三級醫(yī)院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目
- 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材分析課件
- 《淺談小學語文有效復習策略》PPT
- 神木市孫家岔鎮(zhèn)神能乾安煤礦礦山地質(zhì)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如果我是…》
- 拱壩壩肩槽開挖施工工藝與工法
- 上行式移動模架施工方案
- 人教版八下物理難題專練(尖子生專用)
- 污水處理廠風險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