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啟航01致同學們02有用的物理學(課件)_第1頁
讓我們啟航01致同學們02有用的物理學(課件)_第2頁
讓我們啟航01致同學們02有用的物理學(課件)_第3頁
讓我們啟航01致同學們02有用的物理學(課件)_第4頁
讓我們啟航01致同學們02有用的物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物理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學易同步精品課堂序言讓我們啟航1.去物理之海沖浪2.有用的物理學1課堂導入

同學們:從初二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

你是否想過:

物理是研究什么問題的?怎樣研究?物理有用嗎?

怎樣才能學好物理?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下這門新課程的面孔。序言《讓我們啟航》

物理學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現(xiàn)象。即研究

的現(xiàn)象。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現(xiàn)象。2課堂活動一、物理學研究的內容力、熱、聲、光、電一、物理學研究的內容①物體的下落與上升

而飛機為什么又能在天上飛?1、力的現(xiàn)象熟透的蘋果為什么會向下落?②力的較量

他們之間有相互的作用,在物理上就叫發(fā)生了力的作用。③失重與超重

但是加速上升時,重力也可以變大。你知道嗎?在太空你的重力可以為0

④浮力

輪船、航母能夠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水對它們有浮力。下面我們來看看與光有關的現(xiàn)象: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等。②光的反射①光的直線傳播2、光的現(xiàn)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現(xiàn)象。③光的折射④光的色散你能否再舉出一些生活中與熱有關的現(xiàn)象嗎?你知道嗎?冰山的最高溫度為0度,而火山的溫度可達1300度。3、熱的現(xiàn)象

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物理學家霍金—與外界怎樣交流?為什么不同的樂器產(chǎn)生的聲音不同呢?4、聲的現(xiàn)象雷電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我們用的電怎樣來的?5、電的現(xiàn)象

以上現(xiàn)象,都是物理學研究的現(xiàn)象,你能否概括一下?總結:力熱聲光電請同學們思考:物理有用嗎?下面我們了解下物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1、交通工具二、有用的物理學2、生活電器請你列舉下你家里還有哪些用電器?3、高科技領域:衛(wèi)星、宇宙飛船對接、長征系列火箭空間站航天飛機提出問題:

原來物理這么重要,這些產(chǎn)品的設計、制造一定都包含著物理規(guī)律的,那么這些物理規(guī)律是這么得來的呢?

原來是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學家通過不懈的努力研究出來的。下面認識幾位物理學家。1、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tài)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并列為世界三大數(shù)學家。

三、物理學家與貢獻“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①阿基米德最早發(fā)現(xiàn)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發(fā)明了杠桿、滑輪等機械。

②發(fā)現(xiàn)了浮力規(guī)律——阿基米德原理。把國王的王冠鑒定出是否用金子做的。2、牛頓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著名的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和哲學家。他在1687年7月5日發(fā)表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里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頓運動定律是經(jīng)典力學的基石。牛頓還發(fā)明了微積分。發(fā)現(xiàn)了太陽光的顏色構成,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主要貢獻:牛頓三個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狹義相對論等,是經(jīng)典力學的奠基人。3、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發(fā)現(xiàn)了雷電本質、發(fā)明了避雷針等。4、伽利略伽利略·伽利雷

(1564~1642)

是意大利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

17歲進入比薩大學攻讀醫(yī)學,后來轉攻數(shù)學,畢業(yè)后任大學教授。他是為維護真理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戰(zhàn)士。恩格斯稱他是“不管有何障礙,都能不顧一切而打破舊說,創(chuàng)立日心說的巨人之一”。①創(chuàng)立日心說、發(fā)現(xiàn)擺的等時性、是牛頓定律完善的奠基人、最早提出力學相對性原理。②成功完成自由落體實驗。課堂小影院《伽利略的故事》

你見過下面的物品嗎?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嗎?原來是由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單擺的等時性。伽利略18歲時,到教堂做禮拜,他發(fā)現(xiàn)吊燈擺動的幅度雖然慢慢地在變小,但擺動一次所用時間卻沒有變化。他用自己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來測算。終于肯定了吊燈擺動周期與擺動的幅度無關這個單擺擺動的等時性規(guī)律。后來他利用這個原理制成了一個“脈搏計”,幫助判斷病人患病的情況。2.單擺的組成:①擺球:質量為m。②擺長:擺線長度為L。③擺幅:擺線離開豎直位置的角度θ。1.單擺的周期T:單擺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四、探究實驗—“擺的等時性”

請你猜想:單擺擺動的快慢(周期)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3.研究方法:

因為單擺的周期可能與擺長、擺球的質量、擺幅有關,所以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每次研究控制兩個量不變,研究周期與一個量之間的關系,這種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單擺的周期可能與擺長、擺球的質量、擺幅有關。下面分三步進行研究:實驗步驟:(1)把擺繩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掛一個50克的擺球。(2)讓擺小幅度地自由擺動。(3)倒計時,觀察擺在10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4)為減小誤差,將實驗重復三次。(5)將三次實驗中擺的擺動次數(shù)填寫在記錄表上。(6)按照以上步驟,不改變擺繩的長短、擺幅大小,分別用質量為100克、150克的擺球進行實驗。第一步:探究擺的周期與擺球質量的關系:注意:控制擺幅與擺長都相同,擺球質量不同。4.探究步驟:實驗序號

質量10秒內擺動次數(shù)周期(秒)150克

5

2

2100克

5

2

3150克

5

2

結論①:在擺幅與擺長都相同時,擺的周期與質量無關??刂茢[幅與擺長都相同第二步:探究擺的周期與擺幅的關系:注意:控制擺球質量與擺長都相同,改變擺幅不同。實驗步驟:(1)把擺繩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掛一個質量為50克的擺球。(2)讓擺小幅度(5度)地自由擺動。(3)倒計時,觀察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4)為減小誤差,將實驗重復三次。(5)將三次實驗中擺的擺動次數(shù)填寫在記錄表上。(6)按照以上步驟,不改變擺繩的長短、質量,分別改變擺幅為8度、10度進行實驗。結論②:在擺球質量與擺長都相同時,擺的周期(快慢)與擺幅大小無關。實驗序號

擺幅(度)10秒內擺動次數(shù)周期(秒)15

5

2

28

5

2

3105

2

控制擺球質量與擺長都相同實驗步驟:(1)把長度為15厘米的擺繩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掛一個擺錘。(2)讓擺小幅度地自由擺動。(3)倒計時,觀察擺在10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4)為減小誤差,將實驗重復三次。(5)將三次實驗中擺的擺動次數(shù)填寫在記錄表上。(6)按照以上步驟,不改變擺錘的質量、擺幅大小,用長度為30厘米的擺繩進行實驗。第三部:探究擺的周期與擺繩長的關系:

注意:控制擺球質量與擺幅都相同,改變擺長不同。實驗序號

擺長(厘米)10秒內擺動次數(shù)周期(秒)125

10

1

25013

1.3

3100202

結論③:在擺球質量與擺幅都相同時,擺的周期與擺繩的長短有關,擺繩越長,周期越大。

單擺的周期與擺球的質量、擺幅無關。只與,擺繩越長,周期越大(擺動越慢);擺繩越短,周期越小(擺動越快)。擺繩長短有關5.結論:他被吊燈擺動的節(jié)律性吸引住了

———觀察現(xiàn)象

每擺動一次的時間相等嗎?當擺幅大些時,每擺動一次的時間還相等嗎?

———提出疑問形成假設伽利略模仿吊燈進行實驗,研究擺的特點———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擺的等時性原理

———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伽利略發(fā)現(xiàn)擺的故事對我們的啟示物理學的探究方法:觀察現(xiàn)象提出疑問形成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分析現(xiàn)象歸納結論。

【典型例題1】這兩個擺的擺繩長短都一樣,安裝在相同的支架上,擺球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它們擺動快慢會一樣嗎?AB答案:一樣。五、典例分析

【遷移訓練1】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某班的四個小組在實驗室里用秒表測擺球擺動10次所用的時間,他們的操作均正確,但是結果差異較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A.擺幅的差異較大B.擺球的質量差異較大C.擺線長度差異較大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組編號1234連續(xù)擺動10次所用的時間/秒2017925答案:C【典型例題2】小明想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擺,但發(fā)現(xiàn)在一分鐘內擺動了40次,下列改進方法中正確的是(

)A、增加擺繩的長度

B、增加擺錘的重量

C、縮短擺繩的長度答案:A答案:讓擺長變長點。

【遷移訓練2】小華發(fā)現(xiàn)家里的掛鐘變快了,你能否想個辦法讓走慢些嗎?【典型例題3】某同學做“研究影響擺球擺動周期的因素”實驗,現(xiàn)有如下器材:較長細線一根、質量為0.1千克和0.2千克的鐵球各一個、鐵架臺一套、夾子一個,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序號擺線長度(米)擺球質量(千克)擺動幅度(厘米)連續(xù)擺動次數(shù)擺動時間(秒)擺動周期(秒)110.153060

210.253060

310.1103060

40.50.153042

50.50.2103042

(1)完成表格中“擺動周期”一欄的有關填空;(2)第1次實驗和第4次實驗是控制

不變,研究擺球擺動周期與

的關系;(3)分析比較第1次和第3次實驗,可得結論:當

相同時,

;(4)該實驗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實驗序號擺線長度(米)擺球質量(千克)擺動幅度(厘米)連續(xù)擺動次數(shù)擺動時間(秒)擺動周期(秒)110.1530602.0

210.2530602.0

310.11030602.0

40.50.1530421.4

50.50.21030421.4

(1)完成表格中“擺動周期”一欄的有關填空;(2)第1次實驗和第4次實驗是控制

不變,研究擺球擺動周期與

的關系;(3)分析比較第1次和第3次實驗,可得結論: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