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層作業(yè)_第1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層作業(yè)_第2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層作業(yè)_第3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層作業(yè)_第4頁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分層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第第頁《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中國工農紅軍長征A卷(基礎)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毛澤東曾在1958年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不是我們自己要走兩萬五千里,你沒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長?那都是蔣委員長逼著我們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陜北?!泵珴蓶|這番話所指的是()A.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紅軍長征C.敵后戰(zhàn)場的抗日斗爭 D.挺進大別山【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關鍵信息“兩萬五千里”“蔣委員長逼著我們走”分析可知,毛澤東這番話所指的是紅軍長征。1933年,由于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遭受重大損失,1934年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2.某同學在自己編寫的《紅軍長征》劇本中設計了以下幾個歷史場景,其中與史實相符的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迫使紅軍戰(zhàn)略轉移B.四渡赤水使紅軍跳出了敵人包圍圈C.強渡大渡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D.甘肅會寧會師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qū),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故選D項;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迫使紅軍戰(zhàn)略轉移,排除A項;巧渡金沙江使紅軍跳出了敵人包圍圈,排除B項;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排除C項。【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3.毛澤東曾說:因為困難的時候不動搖,長征后不到三萬人的隊伍,要比長征前三十萬人更強大。毛澤東強調的是()A.反“圍剿”積累了斗爭經驗B.遵義會議作出了正確決策C.長征鍛煉了紅軍的基干力量D.紅軍三大主力得以勝利會師【答案】C【解析】材料“因為困難的時候不動搖,長征后不到三萬人的隊伍,要比長征前三十萬人更強大”,表明長征勝利結束后,紅軍雖然人數少了,但經過長征鍛煉后力量更加強大了,故C符合題意;長征是戰(zhàn)略轉移,不是反“圍剿”,排除A項;毛澤東的話未涉及遵義會議和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排除B、D兩項。【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4.紅軍過草地的艱苦時期,大家曾高聲要求蔡暢同志唱歌,蔡大姐笑著為大家用法文演唱《馬賽曲》,鏗鏘有力的歌聲感動了每一位聽眾。這體現了紅軍長征()A.保存了紅軍的基干力量 B.放棄攻打中心城市C.促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D.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紅軍長征過程中,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國工農紅軍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直面困難挫折,積極向上?!安檀蠼阈χ鵀榇蠹矣梅ㄎ难莩恶R賽曲》,鏗鏘有力的歌聲感動了每一位聽眾”正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體現,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與題干無關,排除?!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5.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曾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危在旦夕的戰(zhàn)斗?!边@里的“行軍”()A.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B.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C.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D.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tǒng)治覆滅【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材料“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危在旦夕的戰(zhàn)斗”可知,指的是紅軍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而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即紅軍長征。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中召開的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C項正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是五四運動,排除A項;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是古田會議,排除B項;渡江戰(zhàn)役中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tǒng)治覆滅,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6.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整整奮斗了28年?!叭粘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業(yè)績。其中與“力挽狂瀾”相對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召開 B.遵義會議 C.工農武裝割據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力挽狂瀾”是指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和軍事戰(zhàn)爭等重大問題,并確立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遵義會議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出東方”指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排除A項;“星火燎原”是指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一條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排除C項;“進京趕考”是指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7.有一首歌唱道:“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边@首歌反映了()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 B.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C.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抗戰(zhàn)精神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答案】B【解析】據材料“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材料反映了紅軍長征時期爬雪山、過草地,克服艱難險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故B項正確;A項對應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C項對應的是抗日戰(zhàn)爭,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8.“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這是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辈牧显u述的是()A.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B.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C.工農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D.劉鄧大軍的千里躍進【答案】C【解析】依據“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和所學知識可知,與長征有關。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qū)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紅軍長征不僅是進行戰(zhàn)略轉移求生存,而是有著更高遠、更宏大的戰(zhàn)略目標,這就是北上抗日救國,抗日是紅軍從開始長征就不曾改變的戰(zhàn)略目標,故C項正確;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標志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排除A項;1928年,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后成立了工農紅軍第四軍,排除B項;1947年夏,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9.下面是《長征組歌》中的幾個片段,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片段一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xiāng)。紅軍急切上征途,戰(zhàn)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xiāng)?片段二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戰(zhàn)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片段三水湍急,山峭聳,雄關險,豺狼兇。健兒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夾道迎。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鐵索橋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英名。片段四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紅軍長征開始的時間和長征過程中最重大的事件。(2)請你從上述材料中,舉一例說說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哪次戰(zhàn)役得到充分的體現,并說出毛澤東采用了怎樣的策略?(3)你能從上述材料中歸納出兩條長征勝利的原因嗎?【答案】(1)開始時間:1934年10月。最重大事件: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召開。(2)戰(zhàn)役與策略:四渡赤水,聲東擊西;巧渡金沙江,調虎離山。(3)長征勝利的原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非選擇題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長征喚醒了中國的千百萬民眾,給予了他們世代從未有過的向往和希望……從共產黨人的宣傳中……他們第一次知道了共產黨人所領導的革命和工農紅軍所進行的征戰(zhàn)可以改變世間的一切不公。他們隨手抓起身邊的鋤頭、鐵錘甚至僅僅只是一根木棍,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跟隨著那面紅旗一路遠去,他們堅信這條道路的盡頭就是勞苦大眾千百年來所夢想的中國——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走向一個嶄新的中國的啟程?!幾浴度嗣袢請蟆罚?)材料中,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紅軍長征勝利的標志是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意義?!敬鸢浮浚?)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標志: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qū)會師。(2)重要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非選擇題B卷(鞏固)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33年秋,蔣介石調集50萬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fā)動第五次“圍剿”。紅軍英勇奮戰(zhàn)一年,付出了重大犧牲,也沒能打破敵人的“圍剿”,反而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決定()A.堅守中央根據地 B.發(fā)動武裝起義 C.御敵于國門之外 D.進行戰(zhàn)略轉移【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fā)動第五次“圍剿”,紅軍沒能打破敵人的“圍剿”,反而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為了保存革命基干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zhàn)略轉移,故D項正確,排除A項;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長征,排除B項;蔣介石與紅軍之間是內戰(zhàn),與“御敵于國門之外”不符,排除C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2.作家魏巍曾寫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在瑞金城外。這條詩意而壯美的紅飄帶背后,是皚皚白雪、茫茫草地……是饑餓、寒冷、疾病、硝煙,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廣州起義B.秋收起義C.紅軍長征D.井岡山會師【答案】C【解析】據“它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在瑞金城外。這條詩意而壯美的紅飄帶背后,是皚皚白雪、茫茫草地……是饑餓、寒冷、疾病、硝煙,是理想、信念、意志……”可知描述的事件是紅軍長征。紅軍長征的出發(fā)地是中華蘇維埃革命政權的誕生地——江西瑞金。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在這里戰(zhàn)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領導中心、解放戰(zhàn)爭的總后方、萬眾矚目的革命圣地。【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3.電影《半床棉被》講述了紅軍長征時期,3名女紅軍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一床被子,剪成兩半,永遠相連,體現的長征精神是()A.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革命樂觀主義 C.軍民緊密團結患難與共 D.革命英雄主義【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紅軍長征時老百姓與紅軍戰(zhàn)士的關系,體現的長征精神是緊密團結、患難與共?!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4.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經過了苗、瑤、壯等1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感召和影響下,許多少數民族和宗教首領同紅軍建立了密切的關系。一位羌族土司毅然參加紅軍,扛起革命大旗,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率眾參加紅軍的首領。上述材料主要說明長征()A.體現了中國革命的艱難和曲折 B.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C.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D.增強了民族團結和凝聚力【答案】D【解析】長征途中,黨采取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取得了少數民族地區(qū)人民的支持,增強了民族團結和凝聚力?!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5.這次會議是在紅軍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的,它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這次會議()A.創(chuàng)建了工農紅軍第四軍B.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宣告了長征的勝利結束D.為人民指明了抗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紅軍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會議是指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6.“這是分水嶺……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并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則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弊髡咚f的“分水嶺”事件()A.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B.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C.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并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遵義會議。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C項正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時,毛澤東并未牢牢地掌握領導權,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也沒有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排除A項;“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指的是南昌起義,與題意無關,排除B項;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7.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為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某校今年的夏令營活動選擇了遵義。你認為下列最能體現遵義紅色旅游特色的是()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開天辟地,煥然一新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轉危為安,生死攸關【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并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遵義市,中國著名的紅色城市,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紅色圣地。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故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8.劉伯承在回憶錄中說:“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處處主動,左右敵人。我軍一動,敵又須重擺陣勢,因而我軍得以從容休息,發(fā)動群眾,擴大紅軍。”材料反映了哪一個事件的影響()A.北伐戰(zhàn)爭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C.遵義會議 D.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遵義會議的影響。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遵義會議肯定和確立了毛澤東決戰(zhàn)防御軍事路線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劉伯承回憶:“遵義會議后,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又向西,以為我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處處主動,生龍活虎,左右敵人?!薄斑@些情況和‘左’傾路線時期相對照,全軍指戰(zhàn)員更深刻地認識到:毛澤東的正確的路線和高度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的軍事藝術,是使我軍立于不敗之地的唯一保證?!薄局R點】遵義會議【難度】★★【題型】選擇題9.下圖以“轉”字串起中國革命的某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是指()A.國民大革命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答案】B【解析】根據“1934—193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階段是長征時期。1934年中央紅軍開始進行戰(zhàn)略轉移,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6年長征的勝利結束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故選B項;A、C、D三項都與長征無關,排除?!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10.陳云曾向共產國際書記處匯報說:當敵人包圍了我們以前的蘇區(qū),把我們擠到一小塊地區(qū)里時,我黨為保存紅軍的有生力量,把主力從過去的蘇區(qū)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國西部的廣闊地區(qū)建立新的根據地。陳云匯報的事件的歷史意義是()A.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路線 B.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C.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陳云匯報的事情是紅軍長征。長征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11.這一革命壯舉“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該壯舉是指()A.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B.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C.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D.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經過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在甘肅會寧地區(qū)勝利會師,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耀眼的一筆,故C項符合題意;“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都是在土地革命時期,與“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不符,排除A、B兩項;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zhàn),取得抗日戰(zhàn)爭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完全勝利,D項與“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不符,排除。【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12.毛澤東說:“現在全世界都說二萬五千里長征偉大,你們相信嗎?我是相信,又不相信。那是因為犯錯誤,不得不跑,跑的結果……只剩二萬五千人。這時我們就得到教訓。”中國共產黨由此得到的“教訓”是()A.要把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 B.要獨立自主解決革命實際問題C.要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D.要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山區(qū)進軍【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左”傾錯誤領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踏上艱苦卓絕的漫漫長征路。因與共產國際失去聯系,客觀上促成我們黨走上獨立自主解決重大問題的新路,從此不斷在自我完善中成長壯大。在遵義會議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用于糾正黨的軍事路線錯誤等重大問題,開啟了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從實際出發(fā)、獨立自主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身重大問題的新路徑,從而在生死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故B項正確;要把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是秋收起義的教訓,排除A項;要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是長征的一項任務,不是教訓,排除C項;要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山區(qū)進軍是秋收起義后得到的認識,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13.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大遷移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動的武裝宣傳。在大小戰(zhàn)斗的間歇,在攻克的城鎮(zhèn)上,紅軍都要召開群眾大會,演出劇目,講解他們的土地革命目標和抗日政策。由此可見,紅軍長征()A.粉碎了反動統(tǒng)治 B.播下了革命種子 C.推動了國共合作 D.挽救了民族危亡【答案】B【解析】根據“在大小戰(zhàn)斗的間歇,在攻克的城鎮(zhèn)上,紅軍都要召開群眾大會,演出劇目,講解他們的土地革命目標和抗日政策”可知,材料反映了紅軍長征途中,宣傳了我們黨的主張,播撒下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鞏固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黨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粉碎了反動統(tǒng)治,排除A項;紅軍長征發(fā)生在國共十年對立時期,排除C項;紅軍長征與挽救了民族危亡不符,排除D項?!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統(tǒng)計,中央紅軍長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決戰(zhàn),有235天用于白天行軍,有18天用于夜晚行軍;整個長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軍37公里;共翻越了18條山脈,其中5條山脈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流;穿越了11個省;占領過大小62個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從瑞金出發(fā)時有8.6萬人,到達陜北時,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有3名至4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摘編自中共黨史研究室文獻材料二“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遍L征,就是這樣一個震古爍今的不朽傳奇。歷時兩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如滾滾鐵流,縱橫十余省,長驅數萬里,戰(zhàn)強敵、跨激流、翻雪山、過草地,最終勝利會師陜甘寧,完成了震驚世界的萬里長征。這一偉大壯舉,突破了人類的生存極限,創(chuàng)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痹跉v史坐標系中,長征是一個醒目的轉折點:黨和革命的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這豪情萬丈的壯麗史詩,這巍然屹立的精神豐碑,將永載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史冊。——《長征永遠在路上》(1)材料一集中表現了長征怎樣的特點?長征的性質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長征是一個醒目的轉折點”指的是什么?(3)如果要舉辦一次“重走長征路”活動,請你設計出一條活動路線。(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敬鸢浮浚?)特點:艱苦卓絕。性質:被迫進行的一場戰(zhàn)略大轉移。(2)“轉折點”:黨和革命的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3)瑞金(或中央革命根據地)—烏江—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雪山—草地—吳起鎮(zhèn)—會寧。(4)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等。(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非選擇題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它(長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zhàn)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長征終于為毛澤東和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在本世紀(20世紀)沒有哪一個事件如此地觸發(fā)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響未來?!幾怨锷に鳡柶澆铩堕L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長征“為毛澤東和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答案】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局R點】紅軍長征【難度】★★【題型】非選擇題C卷(拓展)一、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中三處舊址被核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稱時代所在省份瑞金革命遺址1931—1934年江西遵義會議會址1935年貴州瀘定橋1935年四川這有助于()A.傳播科學思想 B.弘揚長征精神 C.紀念國共合作 D.彰顯民族團結【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瑞金革命遺址、遵義會議會址和瀘定橋”可得出,這三處地理位置都與長征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中長征從瑞金出發(fā),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