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三境界摘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guān)資料?!泵麕煹慕虒W之所以得到廣泛贊譽,關(guān)鍵是能把課教“活”,即課堂氣氛輕松、熱烈,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如何把課教“活”?語文課堂教學應(yīng)力求達到三境界:第一境界課的開頭,力求“引人入勝”;第二境界課的中間,力求“波瀾起伏”;第三境界課的結(jié)尾,力求“余音不絕”。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教師;學生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808(2008)06-0070-04怎樣的語文課,才是好課?評價的標準眾說紛紜。語文界的前輩呂叔湘先生曾高度概括為一個字:“活”。呂老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痹谶@里,呂老把課的“活”與教師的“成功”劃上了等號,足見教師把課上“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呂老的這個“活”字,可謂一字千金,其內(nèi)涵自然十分豐富,它包含著活潑、活躍、活靈活現(xiàn)、生龍活虎我們不妨設(shè)想一下“活”的反面,“活”的反面就是“死”:死板、死寂、死記硬背、死氣沉沉反差之大,顯而易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毫無疑問應(yīng)該高揚呂老所倡導的“活”字大旗。新頒發(fā)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強調(diào)指出:“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guān)資料。”由此可見,把課教“活”了課堂氣氛就不會沉悶?zāi)?,而代之以輕松熱烈;教師的教就不會枯燥乏味,而代之以生動有趣;學生的學就不會被動疲乏,而代之以積極主動。那么,如何把課教“活”呢?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yīng)力求達到這樣“三個境界”。一、“轉(zhuǎn)軸撥弦三二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第一個境界課的開頭,力求“引人入勝”。白居易筆下琵琶女的出神入化的演奏,在演奏之始一“轉(zhuǎn)軸”一“撥弦”,就已“先有情”,這“三二聲”真可謂先聲奪人。一堂語文課特別是新授課要取得成功,也應(yīng)在導入階段就精心設(shè)計好這“三二聲”,制造“興奮點”,誘發(fā)學生產(chǎn)生與課文學習相應(yīng)的情感,使他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進入到教師為之營造的特定的學習情境中來。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形成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贝髱煹脑拸姆疵鎻娬{(diào)了“引”之重要、“導”之必要。教材中那些文質(zhì)俱佳的作品,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體驗。一個恰如其分的導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溝通了彼此的心靈。教師在設(shè)計導入語時,須充分慮及課文的類型和特點,同時顧及學生的年齡和心理,從而從文本與學生兩方面入手,找準切入點,力求導出重點、導出情趣、導出新意來。導入無定法,關(guān)鍵在得法。就拿課題的出示來說吧。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綠時,我先讓學生說出古代描寫春天的詩句,然后定格在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把它書寫在黑板上。我說:說來也巧,王安石的這句詩正好包含了一位現(xiàn)代作家所寫的兩篇散文的標題,同學們能否找出來?待同學們找出來后,我就擦掉詩句中的五個字,剩下“春”和“綠”兩個字。我說,春在初中已學過,綠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新課。春天是充滿綠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幾次寫到“綠”?于是,學生們紛紛背誦起春中描寫“綠”的精彩語句。在一片濃濃的“綠”意中,我接著說:今天我們學的散文綠卻并不是寫春天的綠,而是寫秋季的綠。說罷,就再擦去黑板上的“春”字,只剩下一個醒目的“綠”字這便是課題。然后說:“秋季,按理說是秋風蕭瑟、黃葉遍地了,而浙江仙巖的梅雨潭卻依舊充滿著綠,充滿著奇異的綠、醉人的綠。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朱先生一起去游覽,盡情地賞綠、品綠吧?!边@個導語,用一句詩引出同一作者的兩篇散文,帶出了新的課題,是學生們始料不及的,也使他們感到新鮮有趣;重提春,自然地導入綠,此乃溫故而知新,且可將春之綠與秋之綠相比較;以詠春詩句引出課題,創(chuàng)設(shè)一種藝術(shù)氛圍,對學習寫景抒情的散文也極有好處。如果說,上例的課題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那么,下例的課題則是一上場便亮相。在學習魯迅小說藥時,一上課我就在黑板中央寫了一個大大的“藥”字,然后在“藥”字前面畫了三個方格,要求學生添上三個字,與后面的“藥”字組成一個成語。一位學生上去,組成了“靈丹妙藥”;接著,我又在“藥”字后面畫上三個方格,要求學生也添上三個字,與前面的“藥”字組成一個成語。一位學生上去,組成了“藥到病除”。當黑板上出現(xiàn)這兩個成語后,我說:一個人得了重病,總希望得到“靈丹妙藥”,并企盼“藥到病除”。那么,魯迅的小說藥究竟寫了一種什么藥?這種藥是不是“靈丹妙藥”,能不能“藥到病除”呢?說罷,我在“藥”字上用紅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望著黑板上“藥”字上面的問號,學生們的腦子里也冒出了一個個問號,于是,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閱讀起來。這種設(shè)疑激趣法,在新授課伊始是很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并調(diào)動他們的探究積極性的。兩個與“藥”有關(guān)的成語,待讀罷文本回過頭來再看,學生就能進一步明確:小說中所寫之藥,既不是醫(yī)治身體、驅(qū)除頑疾的“靈丹妙藥”,更不是醫(yī)治心靈、拯救社會的“靈丹妙藥”,而“藥到病除”在當時只是一種虛無飄渺的幻想而已。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二個境界:課的中間,力求“波瀾起伏”。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我曰:課似聽曲不喜平。高超的樂曲演奏,時而平緩,時而急促,時而低回,時而激越。有迸出的“水漿”,有突出的“鐵騎”,有“銀瓶”之聲,有“刀槍”之鳴,方能強烈扣動聽者的心弦。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如果一直像潺潺流淌的溪水,波瀾不驚,學生的情緒就會漸漸低落,慵懶之意就會潛滋暗長。因此,教師就應(yīng)具有“興風作浪”的本領(lǐng),具有“推波助瀾”的功力。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不失時機地設(shè)疑、激疑,促使學生思考,力爭投出能“激起千層浪”的“一石”,使課堂氣氛趨于緊張熱烈,使學生情緒不斷高漲。在教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時,我讓學生觀看了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看完后,我忽然提出一個問題:電視劇中有一個細節(jié)與原小說不同,有沒有發(fā)現(xiàn)?看得仔細的學生發(fā)現(xiàn):電視劇中瑪?shù)贍柕掳奄I來的項鏈還給佛來思節(jié)夫人時,裝項鏈的盒子竟是開著的,而原小說中的盒子并沒有打開。于是,我先后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一、盒子是打開好,還是合上好?二、小說中寫沒有打開盒子,與結(jié)尾發(fā)現(xiàn)項鏈是假的,有沒有聯(lián)系?通過討論,大家認為電視劇的這一處改動,既不符合兩個人物當時的心理,又失去了一處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伏筆,將伏筆變成了敗筆。討論至此,我說:“我們能不能給電視劇的編劇寫一封信,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們大聲地說:“能!”我又問:“如果要給這封信擬一個標題,怎樣醒目些、生動些?”學生們又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一位學生擬了這樣的標題:“請幫瑪?shù)贍柕掳押凶由w上?!薄凹t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边@樣的討論,學生饒有興趣,話語滔滔,而在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