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簡介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 G B5 0 0 9 .3 52 0 1 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2 0 1 6 - 0 8 - 3 1發(fā)布2 0 1 6 - 0 9 - 2 0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發(fā) 布 G B5 0 0 9.3 52 0 1 6 前 言 本標準代替G B/T5 0 0 9.3 52 0 0 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 本標準與G B/T5 0 0 9. 3 52 0 0 3相比, 主要變化如下: 標準名稱修改為“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 增加了試劑的級別和分子式; 增加了標準品; 修改了計算公式; 修改了色譜圖; 刪除第二法薄層色譜法; 刪除第三法示波極譜法。 G B5 0 0 9.3 52 0 1 6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飲料、 配制酒、 硬糖、 蜜餞、 淀粉軟糖、 巧克力豆及著色糖衣制品中合成著色劑( 不含鋁 色錠) 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飲料、 配制酒、 硬糖、 蜜餞、 淀粉軟糖、 巧克力豆及著色糖衣制品中合成著色劑( 不含鋁 色錠) 的測定。 2 原理 食品中人工合成著色劑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 制成水溶液, 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 經(jīng) 反相色譜分離, 根據(jù)保留時間定性和與峰面積比較進行定量。 3 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 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水為G B/T6 6 8 2規(guī)定的一級水。 3.1 試劑 3.1.1 甲醇(CH3OH) : 色譜純。 3.1.2 正己烷(C6H1 4) 。 3.1.3 鹽酸(HC l) 。 3.1.4 冰醋酸(CH3C OOH) 。 3.1.5 甲酸(HC OOH) 。 3.1.6 乙酸銨(CH3C OONH4) 。 3.1.7 檸檬酸(C6H8O7H2O) 。 3.1.8 硫酸鈉(N a2S O4) 。 3.1.9 正丁醇(C4H1 0O) 。 3.1.1 0 三正辛胺(C2 4H5 1N) 。 3.1.1 1 無水乙醇(CH3CH2OH) 。 3.1.1 2 氨水(NH3H2O) : 含量2 0%2 5%。 3.1.1 3 聚酰胺粉( 尼龍6) : 過2 0 0m( 目) 篩。 3.2 試劑配制 3.2.1 乙酸銨溶液(0.0 2m o l /L) : 稱取1. 5 4g乙酸銨, 加水至10 0 0m L, 溶解, 經(jīng)0. 4 5m微孔濾膜 過濾。 3.2.2 氨水溶液: 量取氨水2m L, 加水至1 0 0m L, 混勻。 3.2.3 甲醇-甲酸溶液(6+4, 體積比) : 量取甲醇6 0m L, 甲酸4 0m L, 混勻。 G B5 0 0 9.3 52 0 1 6 2 3.2.4 檸檬酸溶液: 稱取2 0g檸檬酸, 加水至1 0 0m L, 溶解混勻。 3.2.5 無水乙醇-氨水-水溶液(7+2+1, 體積比) : 量取無水乙醇7 0m L、 氨水溶液(3.2.2)2 0m L、 水 1 0m L,混勻。 3.2.6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 : 量取三正辛胺5m L, 加正丁醇至1 0 0m L, 混勻。 3.2.7 飽和硫酸鈉溶液。 3.2.8 p H6的水: 水加檸檬酸溶液調(diào) p H 到6。 3.2.9 p H4的水: 水加檸檬酸溶液調(diào) p H 到4。 3.3 標準品 3.3.1 檸檬黃(C A S:1 9 3 4 - 2 1 - 0) 。 3.3.2 新紅(C A S:2 2 0 6 5 8 - 7 6 - 4) 。 3.3.3 莧菜紅(C A S:9 1 5 - 6 7 - 3) 。 3.3.4 胭脂紅(C A S:2 6 1 1 - 8 2 - 7) 。 3.3.5 日落黃(C A S:2 7 8 3 - 9 4 - 0) 。 3.3.6 亮藍(C A S:3 8 4 4 - 4 5 - 9) 。 3.3.7 赤蘚紅(C A S:1 6 4 2 3 - 6 8 - 0) 。 3.4 標準溶液配制 3.4.1 合成著色劑標準貯備液(1m g/m L) : 準確稱取按其純度折算為1 0 0%質(zhì)量的檸檬黃、 日落黃、 莧 菜紅、 胭脂紅、 新紅、 赤蘚紅、 亮藍各0. 1g( 精確至0. 0 0 01g) , 置1 0 0m L容量瓶中, 加 p H6的水到刻 度。配成水溶液( 1.0 0m g/m L)。 3.4.2 合成著色劑標準使用液(5 0g/m L) : 臨用時將標準貯備液加水稀釋2 0倍, 經(jīng)0.4 5m微孔濾膜 過濾。配成每毫升相當5 0. 0g的合成著色劑。 4 儀器和設(shè)備 4.1 高效液相色譜儀, 帶二極管陣列或紫外檢測器。 4.2 天平: 感量為0.0 0 1g和0.0 0 01g。 4.3 恒溫水浴鍋。 4.4 G 3垂融漏斗。 5 分析步驟 5.1 試樣制備 5.1.1 果汁飲料及果汁、 果味碳酸飲料等: 稱取2 0g 4 0g( 精確至0.0 0 1g) , 放入1 0 0m L燒杯中。含 二氧化碳樣品加熱或超聲驅(qū)除二氧化碳。 5.1.2 配制酒類: 稱取2 0g 4 0g( 精確至0.0 0 1g) , 放入1 0 0m L燒杯中, 加小碎瓷片數(shù)片, 加熱驅(qū)除 乙醇。 5.1.3 硬糖、 蜜餞類、 淀粉軟糖等: 稱取5g 1 0g( 精確至0.0 0 1g) 粉碎樣品, 放入1 0 0m L小燒杯中, 加水3 0m L,溫熱溶解, 若樣品溶液 p H 較高, 用檸檬酸溶液調(diào) p H 到6左右。 5.1.4 巧克力豆及著色糖衣制品: 稱取5g 1 0g( 精確至0.0 0 1g) , 放入1 0 0m L小燒杯中,用水反復(fù) 洗滌色素, 到巧克力豆無色素為止, 合并色素漂洗液為樣品溶液。 G B5 0 0 9.3 52 0 1 6 3 5.2 色素提取 5.2.1 聚酰胺吸附法: 樣品溶液加檸檬酸溶液調(diào) p H 到6, 加熱至6 0, 將1g聚酰胺粉加少許水調(diào)成 粥狀, 倒入樣品溶液中, 攪拌片刻, 以G 3垂融漏斗抽濾, 用6 0 p H為4的水洗滌3次5次, 然后用 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滌3次5次 ( 含赤蘚紅的樣品用5. 2.2法處理) , 再用水洗至中性, 用乙醇-氨水- 水混合溶液解吸3次5次, 直至色素完全解吸, 收集解吸液, 加乙酸中和, 蒸發(fā)至近干, 加水溶解, 定容 至5m L。經(jīng)0. 4 5m微孔濾膜過濾, 進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 5.2.2 液-液分配法( 適用于含赤蘚紅的樣品) : 將制備好的樣品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 加2m L鹽酸、 三 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1 0m L2 0m L, 振搖提取, 分取有機相, 重復(fù)提取, 直至有機相無色,合并有 機相, 用飽和硫酸鈉溶液洗2次, 每次1 0m L, 分取有機相, 放蒸發(fā)皿中, 水浴加熱濃縮至1 0m L, 轉(zhuǎn)移至 分液漏斗中, 加1 0m L正己烷, 混勻, 加氨水溶液提取2次3次, 每次5m L, 合并氨水溶液層( 含水溶 性酸性色素) , 用正己烷洗2次, 氨水層加乙酸調(diào)成中性, 水浴加熱蒸發(fā)至近干, 加水定容至5m L。經(jīng) 0.4 5m微孔濾膜過濾, 進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 5.3 儀器參考條件 5.3.1 色譜柱:C1 8柱,4.6mm2 5 0mm,5m。 5.3.2 進樣量:1 0L。 5.3.3 柱溫:3 5。 5.3.4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波長范圍:4 0 0n m8 0 0n m, 或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2 5 4n m。 5.3.5 梯度洗脫表見表1。 表1 梯度洗脫表 時間 m i n 流速 m L/m i n 0.0 2m o l/L乙酸銨溶液 % 甲醇 % 01.09 55 31.06 53 5 71.001 0 0 1 01.001 0 0 1 0.11.09 55 2 11.09 55 5.4 測定 將樣品提取液和合成著色劑標準使用液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 根據(jù)保留時間定性, 外標峰面積 法定量。 6 分析結(jié)果的表述 試樣中著色劑含量按式( 1) 計算: X= cV10 0 0 m10 0 010 0 0 (1) G B5 0 0 9.3 52 0 1 6 4 式中: X 試樣中著色劑的含量, 單位為克每千克(g/ k g ) ; c 進樣液中著色劑的濃度, 單位為微克每毫升( g /m L) ; V 試樣稀釋總體積, 單位為毫升(m L) ; m 試樣質(zhì)量, 單位為克( g) ; 10 0 0 換算系數(shù)。 計算結(jié)果以重復(fù)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表示, 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7 精密度 在重復(fù)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jié)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shù)平均值的1 0%。 8 其他 方法檢出限: 檸檬黃、 新紅、 莧菜紅、 胭脂紅、 日落黃、 誘惑紅均為0. 5 m g / k g , 亮藍、 赤蘚紅均為 0.2m g/ k g ( 檢測波長2 5 4n m時亮藍檢出限為1.0m g/ k g , 赤蘚紅檢出限為0. 5m g / k g ) 。 G B5 0 0 9.3 52 0 1 6 5 附 錄 A 著色劑標準色譜圖 A.1 著色劑標準色譜圖(:4 0 0n m8 0 0n m最大值圖) 著色劑標準色譜圖( :4 0 0n m8 0 0n m最大值圖) 見圖A.1。 說明: 1 檸檬黃; 2 新紅; 3 莧菜紅; 4 胭脂紅; 5 日落黃; 6 誘惑紅; 7 亮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