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職責_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_第1頁
崗位職責_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_第2頁
崗位職責_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_第3頁
崗位職責_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_第4頁
崗位職責_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安消防監(jiān)督執(zhí)法人員(監(jiān)督檢查)崗位資格考試復習大綱第一部分 消防基礎知識第一章 燃燒與火災1、燃燒的必備條件答:燃燒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亦稱三要素):(1) 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反應的物質。(2) 助燃物:(氧化劑):能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的物質。(3) 點火源:提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fā)生燃燒反應的能源來源。 2、火災的定義答: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3、火災種類的定義答:根據(jù)火災中燃燒物的特征,火災分為ABCD四類: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棉、麻、紙張等火災。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資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瀝青、石蠟等火災。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天然氣、煤氣、氫氣、乙烷、氨氣、丙烷等火災。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鋁等火災。4、滅火的基本原理答:滅火的基本原理分為四個方面,即隔離、窒息、冷卻和化學抑制。前三種滅火作用主要是物理過程,化學抑制是一個化學過程。(1) 隔離:就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與未燃燒的物質隔開或疏散到安全地點,燃燒會因缺乏可燃物而停止。(2) 窒息:就是隔絕空氣或稀釋燃燒區(qū)的空氣中含氧量,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停止燃燒。(3) 冷卻:就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的溫度降到低于燃點,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物體上,使其不受火災輻射熱的威脅,避免形成新的火點,將火災迅速控制和撲滅。(4) 化學抑制:這是基于燃燒是一種鏈鎖反應的原理,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鏈鎖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從而使燃燒反應停止,達到滅火的目的。5、閃點、燃點、自燃點及自燃、閃燃、陰燃、爆燃的定義答:閃點: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液體(固體)表面能產生閃燃的最低溫度。 燃點:一種物質燃燒時所放出的燃燒熱使該物質能蒸發(fā)出足夠的蒸氣來維持其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自燃點: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可燃物質發(fā)生自燃的最低溫度是該物質的自燃點。 自燃:可燃物質在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fā)熱并蓄熱所產生的自行燃燒現(xiàn)象。 閃燃:在液體(固體)表面上能產生足夠的可燃蒸氣,遇火能產生一閃即滅的火焰的燃燒現(xiàn)象。 陰燃:沒有火焰的緩慢燃燒現(xiàn)象稱為陰燃。 爆燃:以亞音速傳播的爆炸(30-100米/秒),是化學性爆炸能量釋放的一種形式稱為爆燃。爆燃的特征是,壓力不激增,沒有爆炸聲,無多大破壞力6、可燃液體的燃燒特點答:可燃液體的燃燒實際上是可燃液體蒸氣的燃燒,因此,流體能否發(fā)生燃燒、燃燒速率的高低與液體的蒸氣壓、閃點、沸點和蒸發(fā)速率等性質有關;其火焰?zhèn)鞑ニ俣瓤臁?、可燃固體的燃燒特點答:固體可燃物必須經過受熱、蒸發(fā)、熱分解,固體上方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燃燒極限,才能持續(xù)不斷的發(fā)生燃燒。8、熱傳播的幾種途徑答:熱傳播有三種途徑,即: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1) 熱傳導:熱量通過直接接觸的物體從溫度較高部位,傳遞到溫度較低的部位稱為熱傳導或導熱。(2) 熱對流:熱通過流動介質將熱量由空間的一處傳到另一處的現(xiàn)象叫做熱對流。(3) 熱輻射:以電磁波形式傳播熱能的現(xiàn)象叫做熱輻射。9、氧指數(shù)的定義及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答:在規(guī)定條件下,固體材料在氧、氮混合氣流中,維持平穩(wěn)燃燒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稱為氧指數(shù)。以氧所占的體積百分數(shù)的數(shù)值表示。材料的氧指數(shù)表示材料燃燒的難易程度。氧指數(shù)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燒,氧指數(shù)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燒。氧指數(shù)是評價各種物質相對燃燒性能的一種表示方法,也是評估可燃固體(尤其是高聚物)火災危險性的重要指標。氧指數(shù)越小的高聚物,燃燒時對氧氣的需求量越小,或者說燃燒時受氧氣濃度的影響越小,因而火災危險性越大。一般認為氧指數(shù)小于22的屬于易燃材料,氧指數(shù)在22-27之間的屬于難燃材料,而氧指數(shù)大于27的屬于高難燃材料。 第二章 爆炸1、 物理爆炸、化學爆炸的定義及兩者之間的區(qū)別答:物理爆炸:裝在容器內的液體,由于液體變成蒸氣或者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過容器所能承受的極限壓力而發(fā)生的爆炸。物理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及化學成分均不改變?;瘜W爆炸:因物質本身起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高溫而發(fā)生的爆炸。區(qū)別:化學爆炸較物理爆炸發(fā)生突然,爆炸壓力上升速度快,先兆不明顯,難于發(fā)現(xiàn),化學爆炸的爆炸威力取決于物質的性質、數(shù)量以及初始壓力。物理爆炸的爆炸威力是由容器的抗壓強度所決定,只有容器內壓大于或者等于其殼體最薄弱部位的抗壓強度極限時,爆炸才會發(fā)生。2、 爆炸極限及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的定義答:爆炸極限:可燃性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火產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范圍。爆炸下限:可燃性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zhèn)鞑サ淖畹蜐舛?,稱為該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也稱燃燒下限。爆炸上限:可燃性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zhèn)鞑サ淖罡邼舛?,稱為該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上限,也稱燃燒上限。3、 粉塵爆炸的特點答:1)、多次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因初始爆炸將沉積的粉塵揚起,在新的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混合物,而再次爆炸。連續(xù)爆炸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2)、粉塵爆炸所需的最小點火能量較高,一般在幾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熱表面點燃較為困難。 3)、與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較高壓力持續(xù)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第三章 燃燒產物及其毒性1、常見燃燒產物的種類及其毒性答:由燃燒或熱解后產生的全部物質叫做燃燒產物。換句話說,物質在燃燒時生成的氣體、熱量、可見煙都稱為燃燒產物。常見燃燒產物的種類有:1) 單質燃燒產物:碳、氫、硫。2) 化合物燃燒產物:CO3) 木柴燃燒產物4) 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燒產物:氯化氫、氮氧化物、氰化氫。常見的燃燒產物有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氯化氫(HCl)、氮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CO2) 是一種低毒性氣體。當空氣中含量為23(體積百分比)時,會使人的呼吸加快;含有46時,可出現(xiàn)劇烈的頭痛、耳鳴、心跳;含有610時,人會失去知覺;含有20以上時,就會造成死亡。2)一氧化碳(CO) 是一種劇毒性氣體,人體吸入少量CO時就會感到頭暈、頭疼,并且嘔吐,當空氣中含有1的CO時,就會使人中毒死亡。3)二氧化硫(SO2) 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被人體吸入,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它還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可以直接傷害農作物的組織,造成減產,甚至使植株完全枯死。4)五氧化二磷(P2O5) 有一定毒性,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咳嗽和嘔吐。5)氯化氫(HCl)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后能形成酸霧,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在較高濃度的場合,會強烈刺激人的眼睛,引起呼吸道發(fā)炎和水腫。6)氮的氧化物 主要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NO為無色氣體,NO2棕色氣體,都有一種難聞的氣味,而且有毒。第四章 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1、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分類答:危險物品分為九大類:第一類爆炸品;第二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三類易燃液體;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質和遇濕易燃品;第五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六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類放射性物品;第八類腐蝕性物品;第九類雜類。2、甲、乙、丙類液體的劃分標準答:液體的閃點小于28的為甲類。 液體的閃點大于等于28、小于60的為乙類。 液體的閃點大于等于60的為丙類。3、甲、乙類氣體的劃分標準答: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氣體劃分為甲類。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氣體劃分為乙類。4、沸溢性油品火災危險性的特點答: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在0.3%4.0%的原油、渣油、重油等。發(fā)生沸溢時,液體體積膨脹向外溢出,同時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氣膨脹力拋出罐外,使液面猛烈沸騰起來。5、可燃液體固定頂儲罐、外浮頂儲罐、內浮頂儲罐的概念。答: 固定頂儲罐:是指立式圓柱形儲罐上有一個固定頂?shù)膬?。外浮頂儲罐:儲罐的頂浮在液面上,且可以隨著液面上下浮動的儲罐。內浮頂儲罐:空頂罐內還有一個隨液面上下浮動的頂?shù)膬?。第二部?有關法律、法規(guī)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 消防工作的方針、原則答: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原則: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2、公安消防機構監(jiān)督管理的范圍答:除了軍事設施、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以外的所有單位和個人。36、消防法第二章、第五章重點掌握;第三章、第四章了解。二、刑法1、 放火罪、失火罪的區(qū)分及刑罰答:放火罪是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特征:客觀方面,行為人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的。失火罪是指行為人過失引起火災,造成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特征:客觀方面,必須有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主觀方面行為上主觀上是過失。刑罰:放火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 消防責任事故罪及刑罰答:消防責任事故罪,是指違反消防管理法規(guī),經消防監(jiān)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zhí)行,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刑罰: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違反消防管理法規(guī),經消防監(jiān)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zhí)行,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行政處罰種類 答:、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 、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法律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 答:“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即我國的最高權利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可以設定任何種類的行政處罰。 3、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 答:“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需要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guī)定。 4、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 答:“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guī)定,地方性法規(guī)需要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guī)定?!?5、國務院各部、委規(guī)章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 答:國務院部委制定的規(guī)章設定處罰的情形有兩個:第一,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范圍內規(guī)定;第二,對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對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shù)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6、省級人民政府、省會市人民政府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 答:地方規(guī)章設定行政處罰分兩種情形:第一,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地方性法規(guī)的行政處罰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guī)定;第二,對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地方性法規(guī)的,其權限與國務院部委規(guī)定的權限相同,只是其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guī)定。 7、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答:行政處罰在性質上屬國家重要的行政權和制裁權,由有權的行政機關來行使,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有行政處罰權,而且有行政處罰權的機關也必須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不得超越職權。但是考慮到我國行政管理的現(xiàn)狀和需要,某些組織,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或經行政機關委托,也可以實施行政處罰。 8、行政出發(fā)決定一般程序的規(guī)定 答:一般程序主要有以下內容:、調查取證;、告知當事人應有的權利;、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執(zhí)行。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行政復議的意義 答:、維護和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糾正和防止違法或者不當?shù)木唧w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行政復議范圍 答:、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fā)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者可以申請復議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3、掌握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向何處申請復議,時間期限為多少? 答: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向具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五、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1、行政許可的概念 答:指行政機關根據(j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2、變更或者撤銷已生效的行政許可的規(guī)定 答: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3、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和可以不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 答: 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2)有限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yè)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的特定權利的事項;(3)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yè)、行業(yè),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5)企業(yè)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6)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梢圆辉O定行政許可的事項:(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的;(3)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4)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jiān)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4、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設定行政許可的規(guī)定 答: 法律可以依照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所列的事項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法規(guī)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guī)定。規(guī)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guī)定。法規(guī)、規(guī)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guī)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guī)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5、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答: 、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許可需要行政機關內設的多個機構辦理的,該行政機關應當確定一個機構統(tǒng)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tǒng)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 行政許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兩個以上部門分別實施的,本級人民政府可以確定一個部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并轉告有關部門分別提出意見后統(tǒng)一辦理,或者組織有關部門聯(lián)合辦理、集中辦理。 6、行政許可申請與受理的規(guī)定 答: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根據(jù)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申請事項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7、行政許可期限的規(guī)定 答: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行政許可采取統(tǒng)一辦理或者聯(lián)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8、對行政許可實施監(jiān)督檢查的規(guī)定 答: 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的監(jiān)督檢查,是指行政機關對實施行政許可和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監(jiān)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一是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活動的監(jiān)督;二是作出行政許可的機關對被許可人從事被許可事項的活動的監(jiān)督檢查。其性質都是一種行政監(jiān)督。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了行政機關進行監(jiān)督檢查的方式,即書面檢查和抽樣檢查、檢驗、檢測、實地檢查、定期檢驗等。為了防止這些權力被濫用,該法還明確規(guī)定了行政機關實施監(jiān)督檢查時必須遵守的紀律。這些紀律主要是下列禁止行為規(guī)范:一是,不得妨礙被許可人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二是,不得索取或者收授被許可人的財物。三是,不得謀取其他利益。具體詳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條第七十條。9、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 答:分為行政許可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行政許可申請人和被許可人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法律責任又分為: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間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準予行政許可或者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不予行政許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依法應當根據(jù)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yōu)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未經招標、拍賣或者考試,或者不根據(jù)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yōu)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具體詳見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一條第八十一條。六、中華人民行政訴訟法 1、行政訴訟的概念 答: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動。 2、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答:、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認為符合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fā)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除前款規(guī)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受理范圍與行政復議條例的申請復議范圍基本相同。 3、訴訟參加人的規(guī)定 答: 訴訟要有原告和被告,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是原告,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已經死亡的,其近親屬是原告,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是指原告認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被提起訴訟并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機關。根據(jù)行政訴訟的規(guī)定,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有以下幾種情形:(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2)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3)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4)由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5)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6)行政機關被撤消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4、行政訴訟證據(jù)的規(guī)定 答:行政訴訟法對行政訴訟的證據(jù)分為七類:、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現(xiàn)場筆錄。 5、起訴和受理的規(guī)定 答: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起訴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1、行政賠償?shù)母拍罴胺秶?答:指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由國家承擔的賠償責任。 范圍:、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的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2、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的規(guī)定 答:、單一的賠償義務機關;、共同賠償義務機關;、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致害主體為行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時的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時的賠償義務機關;、經復議的賠償義務機關。 3、關于行政賠償?shù)某绦?答: (1)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2)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寫明受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址,具體要求、事實根據(jù)和理由,申請的年、月、日。(3)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對賠償數(shù)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4、國家賠償?shù)姆绞胶陀嬎銟藴?答:賠償方式是指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形式。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我國國家賠償?shù)姆绞接腥N:支付賠償金、返還財產、恢復原狀。 計算標準:、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賠償標準,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計算標準,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分為致傷、致殘、致死三種。、造成身體傷害時,應當支付醫(yī)藥費,以及賠償因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jù)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撫養(yǎng)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對死者生前撫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3、侵犯財產權造成損害的賠償計算標準。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1、治安處罰種類 答: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處罰分為3種:、警告;罰款: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2、治安處罰的程序 答:一般程序(1)傳喚,(2)訊問,(3)取證,(4)裁決第三部分 消防監(jiān)督檢查一、 消防監(jiān)督檢查規(guī)定1、 消防監(jiān)督檢查規(guī)定適用范圍答:指公安消防機構依法對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情況進行的監(jiān)督檢查;對違反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責令改正,并依法實施處罰。 2、 消防監(jiān)督檢查的形式和方法答:形式主要有:1) 對單位進行監(jiān)督抽查;2) 對公眾聚集場所在使用或者開業(yè)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3) 對具有火災危險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在舉辦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4) 對舉報、投訴的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查處;5) 根據(jù)需要進行的其他消防監(jiān)督檢查。方法:1)、組織監(jiān)督抽查時,可以分行業(yè)或者地區(qū)采取隨機方式確定檢查單位。 2)、 公安消防機構組織監(jiān)督檢查時,可以事先公告檢查的范圍、內容、要求和時間。監(jiān)督檢查的結果可以通過適當方式予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布。本地區(qū)重大火災隱患情況應當定期公布。3、 公安消防機構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監(jiān)督檢查的量化要求答: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監(jiān)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對其他單位的監(jiān)督抽查每年至少組織一次。4、 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的確定原則答:火災隱患的確定原則:1) 影響人員安全疏散或者滅火救援行動,不能立即改正的;2) 消防設施不完好有效,影響防火滅火功能的;3) 擅自改變防火分區(qū),容易導致火勢蔓延、擴大的;4) 在人員密集場所違反消防安全規(guī)定,使用、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5) 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響公共安全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且情況嚴重,可能導致重大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應當確定為重大火災隱患。5、消防監(jiān)督檢查的內容:答: 一、公安消防機構進行監(jiān)督抽查時,應當檢查下列內容:(一)被檢查單位的建筑物或者場所是否依法通過了公安消防機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消防安全檢查;(二)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是否符合規(guī)定;(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消防車通道、防火防煙分區(qū)、防火間距是否符合規(guī)定;(四)消防設施運行、消火栓狀況以及滅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規(guī)定;(五)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六)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前款規(guī)定中的第(三)項、第(四)項內容,檢查的部位、數(shù)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二、公安消防機構對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下列公眾聚集場所在使用或者開業(yè)前申報消防安全檢查的,應當依法進行檢查:(一)歌舞廳、影劇院等公共娛樂場所;(二)賓館、飯店;(三)商場、集貿市場;(四)體育場館、會堂;(五)其他依法需要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開業(yè)的場所。 三、 對公眾聚集場所申報使用或者開業(yè)前的消防安全檢查,應當檢查下列內容:(一)是否依法通過了公安消防機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符合規(guī)定;(三)消防設施運行、消火栓狀況以及滅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規(guī)定;(四)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前款規(guī)定中的第(二)項、第(三)項內容,檢查的部位、數(shù)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四、對舉辦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具有火災危險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前申報消防安全檢查的,應當對活動現(xiàn)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檢查下列內容:(一)室內活動使用的建筑物(場所)是否依法通過了公安消防機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消防安全檢查;(二)室內活動使用的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符合規(guī)定;(三)消防設施運行、消火栓狀況以及滅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規(guī)定;(四)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前款規(guī)定中的第(二)項、第(三)項內容,檢查的部位、數(shù)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6、消防監(jiān)督檢查的程序答: 1)、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監(jiān)督檢查時,消防監(jiān)督檢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應當著制式警服,并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件。 2)、消防監(jiān)督檢查人員進行監(jiān)督檢查時,應當填寫消防監(jiān)督檢查記錄。檢查完畢,消防監(jiān)督檢查記錄應當交被檢查單位主管人員閱后簽名;對記錄有異議或者拒絕簽名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人員應當注明情況。消防監(jiān)督檢查記錄應當交所屬公安消防機構存檔備查。 3)、對于具有火災危險的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前申報的消防安全檢查和公眾聚集場所使用或者開業(yè)前申報的消防安全檢查,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自依法受理之日起4個工作日內進行檢查;自檢查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制作并送達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4)、公安消防機構接到對安全出口上鎖、疏散通道堵塞的舉報、投訴,應當在24小時內進行核查;對其他消防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應當在4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情況屬實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進行處理。核查、處理情況應當及時告知舉報、投訴人;無法告知的,應當在消防違法行為舉報、投訴查處情況記錄上注明。公安消防機構受理對消防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應當填寫消防違法行為舉報、投訴查處情況記錄;舉報、投訴人要求保密的,應當為其保密。5)、公安消防機構在消防監(jiān)督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確定為火災隱患:(一)影響人員安全疏散或者滅火救援行動,不能立即改正的;(二)消防設施不完好有效,影響防火滅火功能的;(三)擅自改變防火分區(qū),容易導致火勢蔓延、擴大的; (四)在人員密集場所違反消防安全規(guī)定,使用、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響公共安全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且情況嚴重,可能導致重大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應當確定為重大火災隱患。 6)、消防監(jiān)督檢查人員在監(jiān)督檢查時,發(fā)現(xiàn)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責令立即改正,并在消防監(jiān)督檢查記錄上記載,依法予以處罰:(一) 違章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二) 違章使用明火作業(yè)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三) 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防火間距、堵塞疏散通道的;(四) 消防設施、滅火器材被遮擋等妨礙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五) 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tài),或者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的;(六) 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七) 違反消防安全規(guī)定,生產、使用、儲存、銷售、運輸或者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八)其他應當立即改正的消防違法行為。 7)、消防監(jiān)督檢查時發(fā)現(xiàn)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一)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二)依法應當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時未經消防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三)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合格,擅自使用、開業(yè)的;(四)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準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裝修、裝飾材料施工的;(五)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六)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消防安全標志不符合規(guī)定,不能立即改正的;(七)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不能立即改正的;(八)防火防煙分區(qū)不符合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消防車通道、防火間距被占用,不能立即改正的;(九)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或者線路、管路的敷設不符合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guī)定的;(十)其他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違法行為。8)、對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員密集場所和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建筑物),發(fā)現(xiàn)其有關消防安全條件未達到本規(guī)定發(fā)布時的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應當責令單位按照下列要求限期整改:(一)安全疏散設施未達到要求,不需要改動建筑結構的,應當在十日內整改完畢;需要改動建筑結構的,應當在一個月內整改完畢。(二)應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而未設置的,應當在一年內整改完畢。9)、對于應當限期整改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制作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構成重大火災隱患的,制作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自檢查之日起4 個工作日內送達。限期整改,應當考慮單位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整改期限和整改方式。確定重大火災隱患及其整改期限,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應當組織集體討論;涉及復雜或者疑難技術問題的,應當在確定前組織專家論證。組織專家論證的,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送達相應的通知書。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責令單位在整改過程中采取確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災發(fā)生的措施。 10)、對于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在限期內整改完畢的,可以由單位在整改期限屆滿前向公安消防機構提出書面延期申請。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申請進行審查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決定,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制作、送達同意/不同意延期整改通知書。 11)、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自整改期限屆滿次日起4個工作日內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自復查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制作并送達復查意見書。對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罰。對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改正的,應當依法從重處罰。12)、公安消防機構在消防監(jiān)督檢查中發(fā)現(xiàn)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或者公共消防設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應當書面報請當?shù)厝嗣裾蛘咄▓笥嘘P部門予以解決;發(fā)現(xiàn)醫(yī)院、養(yǎng)老院、學校、托兒所、幼兒園、地鐵以及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等存在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自身確無能力解決的,或者本地區(qū)存在影響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難以整改的,應當書面報請當?shù)厝嗣裾畢f(xié)調解決。13)、對擅自舉辦具有火災危險的大型群眾性活動,有火災隱患且當場不能改正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責令停止舉辦,當日制作并送達責令停止舉辦通知書;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送達,并依法予以處罰。 14)、公安消防機構發(fā)現(xiàn)依法投入使用或者開業(yè)的公眾聚集場所,在使用或者經營中存在重大火災隱患且逾期不改,不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除依法予以處罰外,還應當撤銷原同意其使用或者開業(yè)的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自復查之日起的3個工作日內制作并送達撤銷批準決定書。 15)、公安消防機構實施警告、罰款、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yè)以及沒收產品和違法所得等處罰時,應當依據(jù)有關法規(guī)和法定程序,作出處罰決定并制作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或者當場處罰決定書。責令停產停業(yè)、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報請當?shù)厝嗣裾疀Q定。 對當事人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處罰決定的,公安消防機構可以依法采取措施、申請當?shù)厝嗣穹ㄔ簭娭茍?zhí)行。 16)、公安消防機構督促改正消防違法行為、整改火災隱患或者依法實施處罰時,根據(jù)需要可以傳喚有關責任人員。傳喚時,應當使用傳喚證。 17)、對于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yè)或者停止舉辦后,單位經整改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由單位提出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yè)或者舉辦的書面申請。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個工作日內進行檢查。經檢查確認單位已經改正消防違法行為,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應當同意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yè)或者舉辦;對消防違法行為尚未改正,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不得同意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yè)或者舉辦。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自檢查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制作并送達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 18)、公安消防機構依照本規(guī)定制作的法律文書,其內容必須嚴格依法填寫,并按照規(guī)定程序簽發(fā),加蓋公安消防機構的印章。對于給予拘留處罰的,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上加蓋公安機關的印章。公安消防機構實施消防監(jiān)督檢查的法律文書和記錄,應當統(tǒng)一存檔備查。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制定消防監(jiān)督檢查法律文書審批程序和管理規(guī)定 19)、公安消防機構及其人員在消防監(jiān)督檢查工作中違反本規(guī)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一)不按規(guī)定制作、送達法律文書,超過規(guī)定的時限復查,或者有其他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消防監(jiān)督檢查職責的行為,經指出不改正的;(二)對依法受理的消防安全檢查申報,未經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同意其施工、使用、生產、營業(yè)或舉辦的;(三)對當事人故意刁難的;(四)在消防監(jiān)督檢查工作中弄虛作假的;(五)利用職務為用戶指定消防產品的銷售單位、品牌或者消防設施施工、維修、檢測單位的; (六)接受、索要當事人財物或者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七)向當事人強行攤派各種費用、亂收費的;(八)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7、人員密集場所的范圍答: (一)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二)醫(y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和集體宿舍,養(yǎng)老院、托兒所、幼兒園;(三)客運車站、碼頭、民用機場的候車、候船、候機廳(樓);(四) 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的展覽廳;(五) 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生產加工車間、員工集體宿舍。二、公共娛樂場所和集貿市場消防監(jiān)督檢查1、哪些場所屬于公共娛樂場所答:1)、影劇院、錄像廳、禮堂等演出、放映場所;2)、歌廳、卡拉OK廳等歌舞娛樂場所;3)、具有娛樂功能的夜總會、音樂茶座和餐飲場所;4)、游藝、游樂場所和其他公共娛樂場所等;5)、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等營業(yè)性健身、休閑場所。2、新建、改建、擴建或改變內部裝修的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應符合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答:1)、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娛樂場所或者變更公共娛樂場所內部裝修的,建設或者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將消防設計圖紙報送當?shù)毓蚕罊C構審核;經審核同意方可施工;工程竣工時,必須經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驗收;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2)、公共娛樂場所得安全出口數(shù)目、疏散寬度和距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得規(guī)定。3、哪些建筑物內不能設置公共娛樂場所答:公共娛樂場所不得設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館、圖書館建筑內,不得毗連重要倉庫或者危險物品倉庫;不得在居民住宅樓內改建公共娛樂場所。 公共娛樂場所與其他建筑相毗連或者附設在其他建筑物內時,應當按照獨立的防火分區(qū)設置;商住樓內的公共娛樂場所與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應當分開設置。在地下建筑內設置公共娛樂場所只允許設在地下一層。4、公共娛樂場所安全疏散的要求答:1)、公共娛樂場所觀眾廳、舞廳的安全疏散出口,應當根據(jù)人流情況合理設置,數(shù)目不應少于兩個,且每個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超過250人,當容納人數(shù)超過2000人時,其超過部分按每個出口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超過400人計算。2)、公共娛樂場所觀眾廳的入場門、太平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寬度不應小于1.4m。緊靠門口1.4m以內不應設置踏步。同時,太平門不準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應為推閂門外開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簾、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yè)時,必須確保安全出口和走道暢通無阻,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堵塞。3)、為確保安全疏散,公共娛樂場所室外疏散小巷的寬度不應小于3m。為了保證滅火時的需要,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等建筑四周,宜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5、 地下建筑設置公共娛樂場所的要求答:1)、只允許設在地下一層;2)、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每個樓梯寬度應當符合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3)、應當設置機械防煙排煙設施;4)、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5)、嚴禁使用液化石油氣。6、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答:1)、公共娛樂場所應當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中確一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的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并向當?shù)毓蚕罊C構備案;2)、公共娛樂場所的房產所有者在與其他單位、個人發(fā)生租賃、承包等關系后,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由經營者負責;3)、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yè)時,必須確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阻塞;4)、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yè)時不得超過額定的人數(shù);5)、公共娛樂場所必須加強電氣防火安全管理,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不得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6)、嚴禁在公共娛樂場所營業(yè)時進行設備檢修、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yè);7)、公共娛樂場所內嚴禁帶入和存在易燃易爆物品;8)、公共娛樂場所應當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配備的滅火器材,設置報警電話,保證消防設施、設備完好有效;9)、公共娛樂場所應當制定用火用電管理制度,制定緊急安全疏散方案。在營業(yè)時間和營業(yè)結束后,應當指定專人進行安全巡視檢查。特別要注意有無遺留煙頭等火種,確定安全后,切斷電源;10)、公共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全員防火安全責任制度,全體員工都應當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會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消防安全培訓;11)、卡拉OK廳及其包房內,應當設置聲音或圖像警報,保證在火災發(fā)生初期,將各卡拉OK房間的畫面、音響消除,播送火災警報,引導人員安全疏散。7、 集貿市場消防組織的要求答:1)、集貿市場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辦單位負責,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xié)助,公安消防機構實施監(jiān)督。主辦單位應當建立消防管理機構,多家合辦的應當成立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的防火領導機構,統(tǒng)一管理消防安全工作;2)、集貿市場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行政負責人為該市場的防火責任人;3)、各類集貿市場應當建立義務消防隊;4)、集貿市場內應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邏制度。8、 集貿市場建筑防火的要求答:所有新建、擴建、改建及室內裝修的集貿市場,其防火設計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并報當?shù)毓蚕罊C構審核。工程竣工后,應當經公安消防機構驗收合格方可使用。主辦單位和經營者如需改變建筑布局或使用性質,應當事先報經當?shù)毓蚕罊C構審核批準。凡在城鎮(zhèn)設置建筑為半敞開式或者露天集貿市場,主辦單位或合辦單位應當事先將其選址及占用場地等情況,報經當?shù)毓蚕罊C構審核,半敞開式建筑的頂棚應當采用非燃或難燃材料,露天集貿市場應當留出消防車通道,不得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