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方程式單元檢測題一、單選題 1.實驗室中利用過氧化氫、氯酸鉀、高錳酸鉀都可以制取氧氣,其原因是( )A 都屬于氧化物B 都含有氧氣C 都含有氧分子D 都含有氧元素2.根據(jù)乙炔氣體完全燃燒時的反應:2C2H2+5O24CO2+2H2O,可以寫出如下的符號式:(C2H2):(O2):(CO2):(H2O)=2:5:4:2。據(jù)此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參加反應的乙炔和氧氣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5B 參加反應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C 參加反應的乙炔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5D 參加反應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比為1:23.下列化學方程式中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A 軍事上利用鎂作燃燒彈: Mg+O2MgO2B 生活中利用氫氣作燃料: H2+O2H2OC 古代利用濕鐵煉銅法制銅:Fe+CuSO4Cu+FeSO4D 工業(yè)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O2CaO4.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及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A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4Fe+3O22F2O3B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S+O2SO2C 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固體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3CuSO4+2Fe3Cu+Fe2(SO4)3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4P+5O22P2O55.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A 16 B 32 C 48 D 646.工業(yè)上用100t含氧化鐵(Fe2O3)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冶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 A 56t B 58.3t C 70t D 72.9t7.有A、B、C三種物質各16g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還有12gA、27g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A 2A+BC+2DB A+2BC+2DC 2A+B2C+DD A+BC+D8.某有機物6.0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A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 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9.人在劇烈運動后,血液中會產生較多的乳酸(化學式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時間后,由于乳酸與吸入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 C3H6O3+3O2=3CO2+3H2OB C3H6O3+O2=CO2+H2OC C3H6O3+3O2=3CO2+3H2OD 2C3H6O3+5O2=6CO2+6H2O10.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4P + 5O2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2+O2H2OD Mg + 2HClMgCl2+ H211.有關2H2+O2點燃2H2O的敘述正確的是()A 2g氫氣和1g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2g水B 兩個氫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水分子C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D 氫氣加氧氣點燃等于水12.將18g高錳酸鉀加熱,當產生1.6g氧氣時,固體剩余物是( )A KMnO4MnO2B K2MnO4MnO2C KMnO4MnO2K2MnO4D KMnO4K2MnO413.下列化學方程式中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A 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B 生活中用天然氣作燃料:C2H3OH+3O22CO2+3H2OC 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癥:NaHCO3+HClNaCl+CO2+H2OD 工業(yè)上用熟石灰制取燒堿:Ca(OH)2+2NaNO3Ca(NO3)2+2NaOH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shù)可能會發(fā)生變化C 化合物至少由兩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D 燃燒都伴隨著發(fā)光、放熱,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一定是燃燒15.關于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B 表明了反應的條件C 表明了反應的速率D 表明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16.下列敘述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5g酒精與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 2L氫氣與18L 氧氣反應生成20L的水C 12g碳完全反應時只能消耗32g氧氣,則12g碳在64g氧氣中充分反應生成76g二氧化碳D 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的質量和氧氣的質量之和17.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 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 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C 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 X屬于有機化合物18.如圖為甲和乙兩種物質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反應不是化合反應B 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C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D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19.下列關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 表示硫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B 參加反應的硫與氧氣的質量比是2:1C 反應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shù)均不變D 參加反應的氧氣與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20.某物質R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R+3O22CO2+ 3H2O有關該反應,有下列說法:R一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R一定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R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最小R的相對分子質量等于46若4.6 g R完全燃燒生成8.8 g CO2,同時還生成了5.4 g H2O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shù)有( )A 2個B 3個C 4個D 5個二、填空題 21.以下是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曾開展的實驗:先用天平稱取質量為m1的金屬錫粉;將這些錫粉放在密閉容器里進行完全燃燒,生成了白色固體物質,稱量容器的總質量為m2;打開容器,聽到了空氣進入容器發(fā)出的“絲絲”的聲響,稱量所得白色物質的質量為m3;把白色物質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氣的組成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重新稱量容器總質量為m4。(1)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錫的燃燒是_變化;(2)羅蒙索諾夫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生成白色物質的質量m3=_,于是提出了“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產物的總質量”的觀點;(3)后經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最終確立了質量守恒定律,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定律:_。三、實驗與探究 22.早在17世紀,質量守恒定律被發(fā)現(xiàn)之前,英國化學家波義爾曾做過一個實驗: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燃燒金屬時,得到了金屬灰,然后稱量金屬灰的質量,發(fā)現(xiàn)比原金屬質量增加了。(1)試解釋金屬灰質量比原金屬質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義爾稱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錯過了發(fā)現(xiàn)質量恒定的機會。請你改進他的稱量方法,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3.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小實驗。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40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12分鐘。停止加熱后冷卻,仔細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冷卻后,他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1)_;(2)_。四、計算題 24.7g石灰石樣品與52.7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樣品中的雜質既難溶于水,又不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2.2g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計)計算: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解:設參加反應的CaCO3質量為x答: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量為72.2g。本題在解題過程中格式有什么錯誤?請指出錯誤并改正。25.家用漂白劑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其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l2+2NaOH NaCl+NaClO+H2O。若要制備149 kg的次氯酸鈉,則理論上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是多少?試題解析:設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答: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38.8kg.本題在解題過程中格式有什么錯誤?請指出錯誤并改正。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過氧化氫、氯酸鉀、高錳酸鉀三種化合物中均含有氧元素,能夠生成氧氣。2.【答案】C【解析】由化學方程式可計算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參加反應及生成物之間的粒子(分子或原子)個數(shù)比,A、B正確;參加反應的乙炔和氧氣的質量比為52:160=13:40,C不正確;參加反應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都是氣體,故體積比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D正確。故選C。3.【答案】D【解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遵照事實,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書寫時要注意:一寫二配三標四查。A.生成氧化鎂化學式沒有遵照事實,應為MgO; B.沒有配平;C.反應物鐵為固體,生成物銅不用標沉淀號。4.【答案】D【解析】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反應條件是點燃,A錯誤;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的是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錯誤;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的是銅和硫酸亞鐵,C錯誤;故選D。5.【答案】B【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反應的B的質量,而后依據(jù)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之比求出B的相對分子質量即可。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的B的質量是:11g+9g8g=12g,設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x6.【答案】B【解析】含雜質的物質反應計算。求出已知和未知純物質的質量。根據(jù)題目,確定已知量為氧化鐵,質量為100t80%=80t,未知量為鐵。根據(jù)化學方程式3CO+Fe2O32Fe+3CO2進行計算。求出鐵為純鐵,本題求生鐵的質量。解:設生成鐵的質量為x。生鐵的質量為答:生成鐵的質量是。7.【答案】B【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D的質量為:(163)-(12+27)=9g;在此反應中,A質量減少16g-12g=4g,B完全反應,質量為16g,C質量增加27g-16g=11g,D是生成的新物質,質量為9g。根據(jù)反應的數(shù)據(jù)可知,A、B為反應物,C、D為生成物。因為A、B的質量比為:4g:16g=1:4,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6:32=1:2,故B的系數(shù)應為2;C、D的質量比為:11g:9g=11:9,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44:18=22:9,故D的系數(shù)應為2;故可判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2BC+2D。8.【答案】B【解析】17.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17.6g100%=4.8g,10.8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100%=1.2g,生成物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4.8g+1.2g=6.0g,6.0g=有機物的質量6.0g,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9.【答案】A【解析】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檢驗:元素的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相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反應前后相等,A正確;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檢驗,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反應前后不等,B不正確;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生成物中不用標注氣體符號,C不正確;用“定一法”,把C3H6O3的計量數(shù)定為“1”,則按順序配平“CHO”,D不正確。故選A。10.【答案】D【解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依據(jù)是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書寫時要注意:一寫二配三標四查。A中氣體符號不能標在反應物中,錯誤;B鐵燃燒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錯誤;C沒有配平,錯誤。故選D。11.【答案】C【解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讀法可知,從宏觀上可讀作: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從微觀上可讀作:一個氫氣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個水分子;從質量上可讀作: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故選C。12.【答案】C【解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利用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判斷高錳酸鉀是否完全反應。解:設發(fā)生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答:發(fā)生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為15.8g.15.8g18g,所以有高錳酸鉀剩余。13.【答案】C【解析】A、正常雨水呈酸性,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故選項錯誤。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點燃條件下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C、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D、工業(yè)上用熟石灰制取燒堿利用的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Ca(OH)2+Na2CO3CaCO3+2NaOH。14.【答案】B【解析】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但分子可能會發(fā)生改變;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D.燃燒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但不是所有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都是燃燒,例如:電燈發(fā)光15.【答案】C【解析】由化學方程式可計算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可表明各反應物、各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可以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左邊是反應物,右邊是生成物,上方的是反應條件,但是化學方程式不能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故選C。16.【答案】D【解析】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是化學變化,強調質量守恒,不適用于其他物理量(例如,體積),A、B不正確;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參加反應”是指真正參與反應的那一部分質量,如果反應物沒有全部參加反應,則剩余部分不能計算在內,C中氧氣沒有完全參加反應,C不正確;D選項符合質量守恒定律,D正確。故選D。17.【答案】D【解析】由X+2O2CO2+2H2O可知,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反應前后氧元素原子的個數(shù)相等,反應后的元素原子較反應前少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可推測X的化學式為CH4。CH4相對分子質量為12+14=16,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18.【答案】D【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將其轉化為化學方程式:2NH3+CO2H2O+CO(NH2)2。反應前后分別有兩種物質,不符合化合反應“多變一”特點;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發(fā)生改變,其中參加反應以及生成物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2:1:1:1。19.【答案】B【解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讀法可知,S+O2SO2讀作硫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A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計算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參加反應的硫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1,B不正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shù)均不變,C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計算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參加反應的氧氣與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D正確。故選B。20.【答案】C【解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結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質量都不變,R的化學式為C2H6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6。根據(jù)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可知R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C2H6O+3O22 CO2+ 3 H2O,物質R:CO2:H2O的質量比=46:88:54,故若4.6 g R完全燃燒生成8.8 g CO2,同時還生成了5.4 g H2O。21.【答案】(1)化學(2)m4-m2+m1(3)因為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總個數(shù)不變,原子質量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解析】(1)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qū)別是是否生成了新物質,錫燃燒產生了白色的新物質;(2)將這些錫粉放在密閉容器里進行完全燃燒,生成了白色固體物質,稱量容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肅省初三上冊數(shù)學試卷
- 肝病病人護理
- 二三級數(shù)學試卷
- 德威七年級數(shù)學試卷
- 肛門癌術后護理課件
- 二升四三數(shù)學試卷
- 肌理畫課件背景介紹
- 2025年天津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所屬天津市海河醫(yī)院招聘99人筆試歷年專業(yè)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高血壓的并發(fā)癥及控制策略
- 給外國人做數(shù)學試卷
- 紡織廠承包轉讓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蘆笛艾青詩選課件
- 2噸超純水技術方案
- 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講座課件
- 江蘇省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鐵路貨車轉向架檢修新技術
- 電鍍環(huán)評評估投標方案技術標
-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光伏土地征地合同
- 竹類樹種識別與應用-剛竹類
- 五年級上冊閱讀理解題20套(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