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11-1996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oc_第1頁
DLT611-1996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oc_第2頁
DLT611-1996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oc_第3頁
DLT611-1996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oc_第4頁
DLT611-1996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300MW級鍋爐運行導則DLT 61119961997-02-03批準 19970601實施 1 范圍 本導則確立了在役300MW級鍋爐及主要輔機設備的啟動、運行、停止、維護、事故分析與處理的原 則及技術指南,適用于國產300MW級燃煤自然循環(huán)、控制循環(huán)及直流鍋爐。燃油、燃氣鍋爐、250MW 660MW國產及進口鍋爐原則上以制造廠家說明書及有關技術資料為基礎,制造廠無說明書的參照本 導則執(zhí)行。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 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018488 電站鍋爐性能試驗規(guī)程 DL 43591 火力發(fā)電廠煤粉鍋爐燃燒室防爆規(guī)程 DL 55894 電業(yè)生產事故調查規(guī)程 DLT 56195 火力發(fā)電廠水汽化學監(jiān)督導則 DL 6121996 電力工業(yè)鍋爐壓力容器監(jiān)察規(guī)程 SDl3586 火力發(fā)電廠鍋爐化學清洗導則 水電部798 火力發(fā)電廠鋼球式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運行規(guī)程 (80)電技字第26號 電力工業(yè)技術管理法規(guī)(試行) (82)水電電生字第24號 發(fā)電廠廠用電動機運行規(guī)程 電安生1994227號 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ASME性能試驗規(guī)程PTC41,PTC42,PTC43 3 總則 31 為適應電力工業(yè)發(fā)展,加強鍋爐運行管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達到安全經濟 運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導則。 32 本導則對300MW級鍋爐運行具有通用性和指導性;各電力企業(yè)可根據本導則及制造廠技術文件, 結合實際情況,編制現(xiàn)場運行規(guī)程。現(xiàn)場規(guī)程中應附有的鍋爐圖表見附錄D(提示的附錄)。 4 鍋爐機組特性 在編制現(xiàn)場運行規(guī)程時具體內容見附錄B(提示的附錄)。 41 設計規(guī)范。 411 鍋爐銘牌。 412 主要設計參數。 413 鍋爐熱平衡及熱力性能計算數據匯總表。 4131 鍋爐熱平衡; 41.32 鍋爐熱力性能計算數據匯總表。 41.4 主要承壓部件、受熱面及管道材料、結構、尺寸。 415 燃燒系統(tǒng)規(guī)范。 41.6 輔機規(guī)范。 41.7 熱工自動調節(jié)裝置規(guī)范。 41.8 保護裝置規(guī)范。 418.1 安全閥; 4182 熱工保護裝置。 42 設計燃料成分及特性 421 燃煤成分及特性。 422 燃油成分及特性。 43 給水、鍋水及蒸汽品質 5 鍋爐機組啟動 51 鍋爐機組啟動應具備的條件 511 鍋爐機組啟動前的基本要求 5111 燃煤、燃油、除鹽水儲備充足,且質量合格。 5112 各類消防設施齊全,消防系統(tǒng)具備投運條件。 5113 大、小修后的鍋爐,所有熱力機械工作票已注銷,臨時設施已拆除,冷態(tài)驗收合格。 5114 動力電源可靠,備用電源良好。主控室表盤儀表齊全,校驗合格,現(xiàn)場照明及事故照明、通訊 設備齊全良好。 512 鍋爐酸洗 大修后的鍋爐或改動受熱面的鍋爐應經過水清洗或酸洗。必要時對過熱器要進行反沖洗。對廢液、廢 水的排放要制定專門處理措施,如未經處理,不允許排入江、河、湖、海,不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 513設備檢查 5131 車間內工作環(huán)境整潔,平臺、樓梯、步道暢通。 5132 設備檢查依照檢查卡進行。主要對鍋爐汽水系統(tǒng)、煙風系統(tǒng)、制粉系統(tǒng)、燃油系統(tǒng)、燃燒系統(tǒng)、 吹灰系統(tǒng)、壓縮空氣系統(tǒng)、除灰、除渣系統(tǒng)的設備進行檢查。要求各種汽(氣)、水、油閥門狀態(tài)良好, , 開關位置正確;各煙、風門內部位置與外部指示一致。各種管道保溫良好,支吊架齊全,外部顏色標記 符合(80)電技字第26號電力工業(yè)技術管理法規(guī)(試行)的規(guī)定。 5133 各部膨脹指示器安裝齊全,安裝位置正確,指示刻度清晰,無任何影響膨脹的雜物及設施存在。 5134 檢查合格后方可送動力設備的動力電源及操作電源、儀表電源。投入相關儀表、各種聯(lián)鎖及保 護。 51.4 分部試運行 鍋爐機組正式啟動前,所有輔機及轉動機械應經試運行合格。主要包括: 一煙風系統(tǒng)的吸風機、送風機、空氣預熱器、冷卻風機等, , 制粉系統(tǒng)的給煤機、磨煤機、排粉機、一次風機、密封風機等; 燃油系統(tǒng)的油泵及油循環(huán),油槍進、退機構及自動點火裝置; 燃煤系統(tǒng)的給粉機、一次風門、煤粉燃燒器及其擺動機構; 壓縮空氣系統(tǒng)的轉動機械; 除灰、除渣系統(tǒng)的排灰泵、撈渣機、碎渣機等; 電氣除塵器振打裝置、電場升壓試驗;蒸汽吹灰系統(tǒng)的吹灰器電動機等; 煙溫探針進、退試驗。 與上述各輔機配套的冷卻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及遙控機構都應試運行合格。 515 水壓試驗 。 5151 水壓試驗的壓力和規(guī)范 a)大、小修或因受熱面泄漏檢修后的鍋爐一般做額定工作壓力的水壓試驗。 b)超壓水壓試驗應根據DL 6121996電力工業(yè)鍋爐壓力容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c)鍋爐超壓水壓試驗的壓力按制造廠規(guī)定執(zhí)行,制造廠無規(guī)定時,壓力規(guī)定見表1。 表1 超壓水壓試驗壓力名 稱 超壓 水 壓 試 驗 壓 力 鍋爐本體(包括過熱器) 125倍汽包工作壓力 再熱器 15倍再熱器進口壓力 直流鍋爐 過熱器出口計算壓力的125倍,且不得小于省煤器計算壓力的1.1倍5152 水壓試驗范圍 a)省煤器、水冷壁及過熱器部分,即給水泵出口至汽輪機電動主汽閥前。 b)再熱器部分,即汽輪機高壓缸排汽逆止閥后至再熱器出口。 c)鍋爐本體部分的管道附件。 d)汽包就地水位計只參加工作壓力水壓試驗,不參加超壓水壓試驗。 5153 水壓試驗的要求 a)水壓試驗用水必須是合格的除鹽水;上水溫度及其與汽包金屬壁溫差按制造廠規(guī)定數值控制。 b)水壓試驗必須制定專用的試驗措施,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應有防凍措施。 c)水壓試驗壓力以汽包就地壓力表指示為準。直流鍋爐以過熱器出口壓力表指示為準,若為低溫過 熱器前本體水壓試驗,則以包覆過熱器壓力表指示為準。壓力表精度在o5級以上,且具有兩只以上不 同取樣源的壓力表投運,并進行校對。 d)超壓水壓試驗時,應具備鍋爐工作壓力下的水壓試驗條件;需要重點檢查的薄弱部位,保溫已拆 除;解列不參加超壓試驗的部件,采取了避免安全閥開啟的措施;對各承壓部件的檢查,應在升壓至規(guī) 定壓力值,時間維持5min,再降至工作壓力后進行。 e)水壓試驗的升、降壓速率應符合制造廠的規(guī)定。 f)超壓水壓試驗的合格標準符合DL 6121996電力工業(yè)鍋爐壓力容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 g)工作壓力水壓試驗的合格標準: 1)受壓元件金屬壁和焊縫沒有任何水珠和水霧的泄漏痕跡。 2)關閉進水門,停止升壓泵后,5min內降壓不超過05MPa。 516 熱工自動、聯(lián)鎖及保護 5161 爐膛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FSSS)、數據采集系統(tǒng)(DAS)、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CCS)、微機監(jiān)控及事故 追憶系統(tǒng)均已調試完畢。汽包水位監(jiān)視電視,爐膛火焰監(jiān)視電視,煙塵濃度監(jiān)視,事故報警、燈光、音 響均能正常投用。 5162 大、小修后的鍋爐啟動前應做聯(lián)鎖及保護試驗。動態(tài)試驗必須在靜態(tài)試驗合格后進行。輔機的 各項聯(lián)鎖及保護試驗應在分部試運行前做完。主機各項保護試驗應在總聯(lián)鎖試驗合格后進行。 5163 聯(lián)鎖及保護試驗動作應準確、可靠。機組正常運行時,嚴禁無故停用聯(lián)鎖及保護,若因故障需 停用時,應得到總工程師批準,并限期恢復。具體試驗方法,應根據設備實際情況,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規(guī)定。517 安全閥校驗 5171 安全閥校驗前應具備的條件 a)鍋爐點火前的檢查、調試工作已結束,安全閥及其排汽管、消聲裝置完整,汽包、過熱器及再熱 器就地壓力表、表盤二次壓力表檢驗合格,過熱器、再熱器向空排汽閥可用,汽包鍋爐的事故放水閥靈 活好用。 b)安全閥校驗時,必須制定專用的安全措施,檢修、運行負責人及鍋爐監(jiān)察工程師應在場。 5172 安全閥校驗 a)安全閥經檢修后,應對其起座壓力進行校驗。帶電磁力輔助操作機構的電磁安全閥,應分別進行 機械的、電氣回路的遠方操作試驗。 b)安全閥應定期進行排汽試驗,試驗間隔不大于一個小修間隔期,一般在小修停爐過程中進行。電 磁安全閥電氣回路試驗每月應進行一次。 c)安全閥校驗后,其起座壓力、回座壓力、閥瓣開啟高度應符合規(guī)定,并在鍋爐技術檔案中記錄。 d)安全閥的校驗順序應先高壓、后低壓。一經校驗合格就應加鎖或加鉛封。全部校驗合格方允許鍋 爐機組啟動。運行中不允許將安全閥解列。 e)校驗彈簧式安全閥,推薦使用安全閥液壓校驗裝置,并由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校驗后,應抽查 一、兩個安全閥作真實排汽試驗,以證明輔助校驗法的準確性。 f)安全閥起座壓力的調整與校驗見表2。制造廠有特殊規(guī)定的按制造廠規(guī)定執(zhí)行。表2 安全閥起座壓力 安 裝 位 置 起 座 壓 力汽包鍋爐的汽包或過熱器出口 控制安全閥 105倍工作壓力 工作安全閥 108倍工作壓力 直流鍋爐的過熱器出口 控制安全閥 108倍工作壓力 工作安全閥 110倍工作壓力 再熱器 110倍工作壓力 啟動分離器 110倍工作壓力52 鍋爐機組啟動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521 鍋爐機組啟動狀態(tài)的劃分 鍋爐機組啟動一般分冷態(tài)啟動和熱態(tài)啟動兩種方式。 無論在何種狀態(tài)下啟動,都應根據制造廠提供的啟動曲線嚴格控制升溫、升壓速率?,F(xiàn)場規(guī)程中應附有各種狀態(tài)下的啟動曲線。 5211 冷態(tài)啟動是指鍋內無表壓,溫度接近環(huán)境溫度時的啟動方式。 52.12 熱態(tài)啟動是指鍋爐停爐時間較短,還保持有一定的壓力和溫度情況下的啟動方式。 522 汽包鍋爐的冷態(tài)啟動 冷態(tài)下的汽包鍋爐啟動一般應采用滑參數啟動。 52.21 鍋爐點火前投入電氣除塵器的振打裝置。點火啟動中,應先點油,后投粉(全燃油、氣者除外)。油燃燒器點火前,爐膛應以不小于30的額定負荷風量通風5lOmin。點火后的油槍必須霧化良好,對稱投運,加強監(jiān)視,、根據燃燒及溫升情況及時切換,嚴禁油槍霧化不良或漏油運行,并及時進行空氣預熱器吹灰。條件成熟時,盡量使用少油點火等先進技術,節(jié)約燃油。522.2 啟動過程中監(jiān)視熱膨脹情況。發(fā)現(xiàn)膨脹異常,應立即停止升溫升壓,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消除。5223 再熱器無蒸汽通過時,爐膛出口煙溫按制造廠規(guī)定控制,制造廠無規(guī)定時應不超過540C。5224 自然循環(huán)汽包鍋爐點火后,應控制鍋水飽和溫度升溫率符合制造廠要求??刂破我鈨牲c間壁溫差不超出制造廠家限額,廠家無規(guī)定時可控制在不大于50的范圍。 5225 自然循環(huán)汽包鍋爐在不能連續(xù)上水時,應注意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閥的開、關時機。當鍋爐上水時,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閥應關閉;停止上水時,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閥應開啟,防止給水短路進入汽包中。5226 控制循環(huán)汽包鍋爐的冷態(tài)啟動過程與自然循環(huán)汽包鍋爐基本相同,由于鍋水循環(huán)泵的運行,使啟動時間大大縮短。鍋水循環(huán)泵在啟動前電動機應注滿水,排凈內部氣體。鍋爐升溫升壓速率可不受汽包壁溫差的限制,但應符合廠家升溫升壓曲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要求全部鍋水循環(huán)泵投入運行。523 直流鍋爐的冷態(tài)啟動5231 直流鍋爐的冷態(tài)啟動應經過以下主要階段: a)冷態(tài)清洗。 b)建立啟動壓力和啟動流量,進行冷態(tài)循環(huán)清洗 c)過熱器、再熱器真空干燥及鍋爐點火。 d)升溫、升壓及向過熱器、再熱器通汽。 e)熱態(tài)清洗。 f)汽輪機沖轉及發(fā)電機并網。 g)通過膨脹。 h)切除啟動分離器。 i)過熱器升壓。 j)升負荷。5232 直流鍋爐冷態(tài)啟動中的要求 a)當冷態(tài)清洗結束,爐前給水含鐵量小于50g幾時,方可向鍋爐上水,上水流量一般不大于200th,當鍋爐本體滿水后,一般以不大于o,6MParain的升壓速率將包覆過熱器出口壓力升至7MPa;調整給水流量至300th;當包覆過熱器出口含鐵量小于或等于1000gL時,轉入大循環(huán)清洗,并進行工質回收。當省煤器入口含鐵量小于或等于50gL、電導率小于1Scm、啟動分離器出口含鐵量小于100gL時,清洗結束。 b)給水溫度大于104,建立啟動壓力、啟動流量,升壓速率一般不大于06MPamin。 c)開啟高壓旁路蒸汽閥及低壓旁路蒸汽閥,對過熱器、再熱器真空干燥,鍋爐點火。 d)鍋爐點火后,嚴格控制水冷壁的溫升率(2min)及各管屏出口介質溫度的溫差小于40,當包覆過熱器出口溫度達200C時,將包覆過熱器出口壓力升至158MPa,維持給水流量不變。 鍋爐升溫升壓過程中,控制高溫過熱器后煙溫不大于450,兩側偏差不大于50。當啟動分離器壓力達16MPa,且水位正常時,可向過熱器、再熱器送汽。 , e)當包覆過熱器出口溫度上升至260后,調整燃料量,控制其溫度在260290之間,進行鍋爐熱態(tài)清洗。一般包覆過熱器出口含鐵量小于100gI。,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0tgL,熱態(tài)清洗合格。 f)當蒸汽參數符合汽輪機沖轉要求時,汽輪機沖轉。發(fā)電機并網前,高溫過熱器后煙溫不大于540。 g)膨脹開始后,注意調整包覆過熱器出口壓力正常,防止包覆過熱器、啟動分離器超壓,保持啟動分離器水位正常,防止?jié)M水。 h)切除啟動分離器應采用“等焓切換”方式。切除啟動分離器時,配有自動切除裝置的應采用自動方式進行。在切除啟動分離器過程中,燃料量的增、減應用燃油量控制,以防止蒸汽溫度的大幅度波動。 i)過熱器升壓過程中,升壓速率不大于o4MPamin;當關旁路、關調速汽閥升壓時,注意蒸汽溫度的變化情況,給水流量維持300th。當低溫過熱器出口隔絕閥前、后壓差小于1MPa時,開啟低溫過熱器出口隔絕閥。 j) 機組升負荷過程中,當負荷在100MW240MW范圍運行時,一般情況下機組負荷不做停留,升負荷速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鐘1額定負荷。當過熱器升壓結束后,高壓加熱器應及時投運(盡量實現(xiàn)隨機啟動),升負荷過程中,逐漸增加燃煤量的同時,適當減少燃油量。 524 汽包鍋爐的熱態(tài)啟動 自然循環(huán)汽包鍋爐、控制循環(huán)汽包鍋爐的熱態(tài)啟動,應根據鍋爐現(xiàn)有壓力情況;合理調整高、低壓旁路、有關疏水閥開度及爐內燃燒,使參數滿足汽輪機沖轉需要。 525 直流鍋爐的熱態(tài)啟動 當給水溫度大于104C時方可向鍋爐上水,并嚴格控制上水流量。鍋爐上水過程中不進行排放及冷態(tài)清洗。鍋爐通過膨脹的操作,在汽輪機沖轉前、后進行均可,但應避免與汽輪機沖轉同時進行。在先膨脹、后沖轉的情況下,應控制過熱器后煙溫小于500C。 526 汽水品質 5261 鍋爐啟動過程中的汽、水質量標準應符合DLT56195火力發(fā)電廠水汽化學監(jiān)督導則的規(guī)定。 5,262 鍋爐啟動時的給水質量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的表A1,并在8h內達到正常運行時的標準。 52,6,3 汽輪機沖轉前的蒸汽質量要求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的表A2,并在8h內達到正常運行時的標準。 526,4 汽包鍋爐升溫、升壓過程中,應分不同壓力段進行洗硅,嚴格控制鍋水含硅量。不同壓力下的、鍋水含硅量標準可依照制造廠家規(guī)定執(zhí)行。廠家無規(guī)定時含硅量控制標準見附錄C(提示的附錄)。鍋水含硅量合格后,方可繼續(xù)升溫、升壓。 52,7 制粉系統(tǒng)啟動 5271 熱風溫度達到200C以后,方可啟動制粉系統(tǒng)。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時,應達到鍋爐啟動時投粉所具備的條件后方可投粉。燃用無煙煤時,熱風溫度需要達到更高些時才能啟動制粉系統(tǒng)。 5272 鍋爐投粉后應監(jiān)視煤粉入爐后的著火情況。根據情況進行燃燒調整,保證爐內燃燒工況穩(wěn)定,燃燒完全。 52.7.3 對于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應監(jiān)視乏氣入爐后的著火情況,必要時加大燃油量,提高乏氣燃盡率。 528 鍋爐投粉至滿負荷 5,281 鍋爐投粉后,若發(fā)現(xiàn)煤粉氣流不著火,應立即停止投粉,加強通風5min10min,待提高爐膛溫度后再投。如兩次投粉不著火,應停止投粉,分析原因,嚴禁盲目試投。 5282 對配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投粉時給粉機應對稱投運。投粉后應調整一、二次風量在設計范圍內,合理調整風、煤比例,保持爐膛壓力,維持燃燒氧量符合要求。 5283 在啟動過程中,鍋爐投粉后應適時投入電氣除塵器的各電場運行。煙囪煙塵排放量應符合環(huán)保要求。 5,284 鍋爐投粉運行后,應嚴密監(jiān)視過熱器、再熱器各級受熱面的金屬壁溫不超出廠家限額。 5,285 鍋爐機組滿負荷后,應對各受熱面進行全面吹灰一次。 5,286 鍋爐機組滿負荷時,各種熱工保護及自動裝置應全部投入。 5287 為防止空氣預熱器受熱面低溫腐蝕,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投入暖風器運行,有熱風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可以投用熱風再循環(huán)。 6 鍋爐機組運行 鍋爐機組的運行,應與外界負荷相適應。由于其被調參數及擾動因素多,因而形成了一個多種參數相互影響的復雜動態(tài)變化過程。為保證鍋爐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必須對其進行相應的控制、調整與維護。61 鍋爐運行調整的主要任務61亞 保持鍋爐蒸發(fā)量滿足機組負荷需要,且不得超過最大蒸發(fā)量。612 保持蒸汽參數和汽水晶質在規(guī)定范圍內,穩(wěn)定給水流量,保持汽包正常水位。613 及時進行正確的調整操作,保持燃燒良好,減少熱損失,提高鍋爐熱效率。614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62 鍋爐正常運行中主要參數的監(jiān)視和控制限額,621 鍋爐運行監(jiān)視和調整,應保持各參數在允許的范圍內變動,并應充分利用計算機控制、程序控制及自動調節(jié)裝置,以有利于運行工況的穩(wěn)定和進一步提高調節(jié)質量。6,22 主要參數的運行限額,應根據制造廠家設計值及通過現(xiàn)場試驗所取得的數據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具體規(guī)定,主要運行參數見表3。 表3 鍋爐主要運行參數限額序 號 項 目 單 位 正常 報 警跳 閘備 注 范圍 高 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鍋爐蒸發(fā)量(額定蒸發(fā)量、最大蒸發(fā)量) 汽包壓力(表壓力) 啟動分離器壓力(表壓力) 汽包水位 過熱蒸汽壓力(表壓力) 過熱蒸汽溫度 再熱蒸汽壓力(進口出口)(表壓力) 再熱蒸汽溫度(進口出口) 過熱蒸汽兩側溫度差 再熱蒸汽兩側溫度差 前屏過熱器壁溫 后屏過熱器壁溫 低溫過熱器壁溫 高溫過熱器壁溫 冷、熱段再熱器壁溫 水冷壁壁溫 各級減溫器噴水前、后蒸汽溫度 給水壓力(表壓力) 給水溫度 排煙溫度 兩側煙氣溫度差 空氣預熱器空氣溫度 煙氣含氧量 爐膛壓力 壓縮空氣壓力(表壓力) 爐前燃油壓力(表壓力) 爐前燃油溫度 鍋水循環(huán)泵壓差 鍋水循環(huán)泵電動機溫度 th MPa MPa mm MPa MPa MPa Pa MPa MPa MPa 63 燃燒調整63.1 燃燒調整的目的要求 鍋爐正常燃燒時,燃料的著火距離適中,火焰穩(wěn)定,且均勻地充滿燃燒室,不應直接沖刷水冷壁。各段兩側煙溫偏差不超過設計值,盡量減少不完全燃燒損失,以提高鍋爐運行的經濟性,保持過熱器、再熱器不超溫。632 鍋爐良好燃燒應具備的條件 6321 燃用煤種與設計煤種應相符。6322 供給燃料完全燃燒所必須的空氣量。 6323 維持適當高的爐膛溫度。 6324 合理的一、二、三次風配比及良好的爐內空氣動力工況。 6325 合格的煤粉細度。6.33 燃燒調整6331 風量的調整 正常運行時,及時調整送風機、吸風機風量,維持正常的爐膛壓力,鍋爐上部不向外冒煙氣;爐膛出口的過量空氣系數e值,應根據不同燃料的燃燒試驗確定,煙氣中的最佳含氧量應由調整試驗確定;各部漏風率符合設計要求。 值班人員應確知爐前燃料的種類及其主要成分(揮發(fā)分、水分、灰分、燃油粘度)、發(fā)熱量和灰熔點不同燃料通過調整試驗確定合理的一、二、三次風率、風速,控制調整一、二、三次風壓,達到配風要求,組織爐內良好的燃燒工況。當鍋爐增加負荷時,應先增加風量,隨之增加燃料量;反之,鍋爐減負荷時應先減少燃料量,后減少風量,并加強風量和燃料量的協(xié)調配合。6332,燃料量的調整 配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負荷變化不大時,通過調整運行中制粉系統(tǒng)的出力來滿足負荷的要求;負荷變化較大時,通過啟停制粉系統(tǒng)的方式滿足負荷要求。 配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負荷變化不大時,通過調整給粉機轉速的方法即可滿足負荷的需要;負荷變化較大時,通過投停給粉機的方法滿足負荷需要。6333 煤粉燃燒器的組合方式 在鍋爐正常運行中,對配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煤粉燃燒器應逐只對稱投入或停用,四角布置、切圓燃燒的鍋爐嚴禁煤粉燃燒器缺角運行;對配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各煤粉燃燒器的煤粉氣流應均勻;高負荷運行時,應將最大數量的煤粉燃燒器投入運行,并合理分配各煤粉燃燒器的供粉量,以均衡爐膛熱負荷,減小熱偏差;低負荷運行時,盡量少投煤粉燃燒器,保持較高的煤粉濃度,且煤粉燃燒器盡量避免脫層運行;煤粉燃燒器投用后,及時進行風量調整,確保煤粉燃燒完全。63.3.4 結渣的預防 鍋爐受熱面結渣的主要原因取決于燃煤的結渣特性及燃燒工況。因此,除按上述調整原則組織良好的爐內燃燒工況、注意監(jiān)視各段工質溫度的變化外,還應加強燃料的管理工作,電廠用煤應長期固定;若煤種多變,應加強混、配煤,使其盡量接近設計煤種;運行中加強鍋爐吹灰工作,防止受熱面積灰、結渣;發(fā)現(xiàn)結渣,及時采取措施。對于有嚴重結渣傾向的鍋爐,現(xiàn)場應制訂防止結渣的具體措施。64 蒸汽壓力的調整與滑壓運行 鍋爐蒸汽壓力的調整,就是在滿足外界電負荷需要的同時,始終保持鍋爐蒸發(fā)量與汽輪機所需蒸汽量之間的平衡。在負荷變動時,目前國內直流鍋爐采用定壓運行方式。汽包鍋爐采用定壓或定一滑一定運行方式。 過熱蒸汽壓力基本保持穩(wěn)定,機組負荷由調速汽閥開度來控制的運行方式即為定壓運行。 汽輪機調速汽閥保持全開,保證蒸汽溫度在一定值,依靠鍋爐的燃燒來調整蒸汽壓力和負荷的運行方式即為滑壓運行。 641 汽包鍋爐蒸汽壓力的調整 6411 汽包鍋爐采用定壓運行時,應保持蒸汽壓力在正常值,并在允許范圍內波動。蒸汽壓力的調整, 可通過適當增減燃料量、風量、風煤的配比以及微調同步器的方式進行。各廠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調 整蒸汽壓力的方法和操作步驟。 6412 汽包鍋爐的定一滑一定及滑壓運行 為保證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高負荷時采用定壓運行方式,低負荷時采用滑壓運行方式,當負荷低 至某一值時,恢復定壓運行方式,即定一滑一定的復合運行方式。 采用定一滑一定復合運行方式前,應先根據機組性能,進行有關的調整試驗。通過安全和經濟性比 較后,再確定高、低負荷定壓運行的壓力,并繪制出該區(qū)間每個負荷點的滑壓運行曲線,以求得低負荷 運行時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64.2直流鍋爐蒸汽壓力的調整 6,4,2.1。直流鍋爐采用定壓運行時,應根據機組負荷的需要相應調整鍋爐蒸發(fā)量,維持汽輪機在額定蒸汽壓力運行,力求做到汽壓穩(wěn)定。 6422 直流鍋爐蒸汽壓力及蒸發(fā)量的調整是在增減給水量的同時,相應按比例增減燃料量,微調同步器,以保持過熱蒸汽壓力穩(wěn)定,并使鍋爐蒸發(fā)量的變化與機組負荷所需要的變動值相適應。各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調節(jié)蒸汽壓力的方法和操作步驟。 6。5 過熱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的調整 651 蒸汽溫度調整的必要性 蒸汽溫度偏離額定值過大時,會影響鍋爐和汽輪機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當蒸汽具有規(guī)定的壓力, 同時具有定的過熱度時,才具備預定的做功能力,并使熱力設備能正常工作。因此,蒸汽溫度也是鍋爐運行中必須監(jiān)視和控制的主要參數之一; 652 過熱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的調整 6521 正常運行時,應維持蒸汽溫度在正常值,二,兩側蒸汽溫度偏差及過熱蒸汽與再熱蒸汽溫度之差最大不超過允許值。 65,22 蒸汽溫度的調整應以煙氣側為主,蒸汽側為輔。煙氣側的調整主要是改變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經過熱器及再熱器的煙氣量,以達到調整蒸汽溫度的目的。蒸汽側的調整是利用減溫器來實現(xiàn)的,根據蒸汽溫度的變化情況,適當變更相應減溫器的減溫水量,即可達到調整蒸汽溫度的目的。 65,23 直流鍋爐過熱蒸汽溫度的調整,通過合理的燃料與給水比例控制包覆過熱器出口溫度作為基本調節(jié),噴水減溫作為輔助調節(jié)。在運行中應控制中間點溫度小于385,盡量減少一、二級減溫水的投用量。當用減溫水調節(jié)過熱蒸汽溫度時,以一級噴水減溫為主,二級噴水減溫為輔。 6524 過熱蒸汽溫度和再熱蒸汽溫度的調整方法,應根據設備情況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規(guī)定。如: 改變擺動式煤粉燃燒器角度; 一改變配風工況; 改變煤粉燃燒器的組合方式; 一一分層調節(jié)燃料量; 煙氣擋板調節(jié); 煙氣再循環(huán)調節(jié); 受熱面吹灰; 調整減溫水量。 653 蒸汽溫度監(jiān)視和調整中的要求 6531 運行中根據工況的改變,分析蒸汽溫度的變化趨勢,應特別注意對過熱器、再熱器的中間點蒸汽溫度監(jiān)視,盡量使調整工作恰當地做在蒸汽溫度變化之前。6532 現(xiàn)代大型鍋爐機組,對蒸汽溫度的調整要求較高,減溫器通常分級布置,各級減溫器的噴水量應視各段壁溫和蒸汽溫度情況配合調整,控制各段壁溫和蒸汽溫度在規(guī)定范圍內。65,33 在燃燒調整上力求做到不使火焰中心偏斜,避免受熱面超溫或結渣。6534 在進行蒸汽溫度調整時,操作應平穩(wěn)、均勻,以防引起蒸汽溫度的急劇變化,確保設備安全經濟運行。6.6 汽包鍋爐水位的調整661 鍋爐正常運行中,汽包水位應保持“0”位,正常波動范圍為土50mm。662 汽包水位的控制,正常情況應依靠給水自動裝置改變給水調節(jié)閥的開度或改變給水泵的轉速來改變給水流量,從而實現(xiàn)汽包水位的自動控制。兩臺給水泵并列運行時,應盡量使負荷分配均勻。663 正常運行中,汽包水位應以就地水位計為準,其他汽包水位表計與其核對,并參照給水、蒸汽流量及時進行調整。 67 汽包鍋爐排污6,71 為了保證鍋爐汽水品質合格,根據化學監(jiān)督要求,對鍋爐進行定期排污和連續(xù)排污。67,2 定期排污應盡量在低負荷時進行,并嚴格監(jiān)視汽包水位,控制排污流量。自然循環(huán)汽包鍋爐每只定期排污閥的排污時間不超過o5min。嚴禁定期排污擴容器超壓,保證定期排污期間的安全運行。排污間隔和排污量應在運行規(guī)程中作出具體規(guī)定。68 鍋爐吹灰與除渣6,81 為了清除鍋爐受熱面的積灰,防止結渣,保持受熱面清潔,提高鍋爐安全、經濟運行水平,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鍋爐受熱面進行吹灰。吹灰介質的運行參數應根據設備情況,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規(guī)定。6,8,2 鍋爐受熱面吹灰工作應在燃燒穩(wěn)定的工況下進行。對故障吹灰器應及時修復投用。683 正常運行中,應經常檢查、判斷受熱面的清潔情況,如發(fā)現(xiàn)積灰、結渣,應及時采取措施,但不允許運行中對受熱面人工除渣。68,4 吹灰注意事項應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規(guī)定,確保吹灰時燃燒穩(wěn)定及設備和人身安全。6,9 鍋爐機組設備運行維護69,1 鍋爐運行中,應對設備進行定期巡回檢查,檢查的重點是:承壓部件,汽閥、水閥、安全閥、爐墻、支吊架,燃油系統(tǒng)及主要輔機的運行情況。當發(fā)現(xiàn)不正常情況時,應查明原因。對暫時不能消除的缺陷,應立即通知檢修,同時,加強監(jiān)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發(fā)生。 。692 鍋爐正常運行時,給水質量標準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的表A3、表A4;汽包鍋爐鍋水質量標準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的表A5,蒸汽質量標準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中的表A6。693 值班人員應按規(guī)定進行維護工作。維護工作的項目,各廠應根據設備情況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規(guī)定。維護工作的項目見表4。 表4 維護工作項目表序 號項 目時 間執(zhí)行人備 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廠用事故警報校驗 汽包水位高、低報警校驗汽包水位校核安全閥排汽試驗(包括附屬設備的安全閥) 向空排汽閥及事故放水閥試驗點火設備檢查鍋爐查、堵漏風制粉系統(tǒng)查、堵漏風及防爆門檢查煤粉倉降粉備用輔機試運行備用輔機切換運行及聯(lián)動試驗工業(yè)水、潤滑油、燃油的濾網情況油庫放水及油庫油位實測閥、門、管系銘牌標志齊全設備缺陷查核消防設施檢查防雨設施檢查防凍設施檢查6.10 自動、程控、保護裝置610.1 根據自動、程控及保護裝置的實際情況,編制現(xiàn)場運行規(guī)程。6,10.2 自動、程控及保護裝置的現(xiàn)場運行規(guī)程應包括下列內容: 自動、程控及保護裝置的特性, 自動控制投入、停止的條件及操作方法; 程控投入、停止的條件及操作方法; 保護裝置投入、停止的條件及操作方法; 自動、程控、保護裝置的運行注意事項及一般故障處理。611 鍋爐熱力試驗 6,11.1 為保證鍋爐安全經濟運行,大修前后應做熱力試驗,以對鍋爐大修前后的性能進行比較和鑒定,用熱力試驗的結果指導運行,不斷改善和提高鍋爐安全經濟運行水平。611.2 熱力試驗的常規(guī)項目包括:鍋爐熱效率試驗,風門調節(jié)特性試驗,煤粉細度及均勻性試驗,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試驗,油噴嘴霧化試驗及其他主要輔機的特性試驗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亦可做空氣動力場試驗。6,113 熱力試驗應符合GBl018488電站鍋爐性能試驗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進口鍋爐的性能試驗按商務合同中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若無明確規(guī)定時,經協(xié)商亦可按(ASME性能試驗規(guī)程PTC4,1,PTC42,PTC43進行。 7 鍋爐機組停止71 停爐要求 鍋爐機組的停運過程實質上即是高溫厚壁承壓部件(如:汽包、高溫過熱器集箱、高溫再熱器集箱)的冷卻過程,若在停爐過程中參數控制不當,將產生較大的各種應力,影響鍋爐承壓部件的使用壽命。因此,要求在各種停爐方式下嚴格控制降溫、降壓速率,保證良好的水循環(huán)及水動力工況,從而保證鍋爐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72 停爐方式721 鍋爐機組的停止運行,一般分為正常停爐和事故停爐兩大類。本章只就正常停爐提出原則要求。 72.2 汽包鍋爐的正常停爐分為定參數停爐和滑參數停爐。一般情況下,停爐熱備用時,為盡量保證鍋 爐蓄熱,以縮短啟動時間,應采用定參數停爐;計劃檢修停爐應采用滑參數停爐,以使鍋爐和汽輪機得 到最大限度的冷卻,使檢修提前開工,縮短檢修工期。 723 直流鍋爐停爐一般應投啟動分離器停爐。 73 正常停爐準備 731 停爐前,對鍋爐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將所發(fā)現(xiàn)的缺陷記錄在有關記錄簿內,以便檢修人員查考,進行處理。 732 備用設備疏放水系統(tǒng)、燃油系統(tǒng)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油燃燒器完好,油槍暢通,霧化良好,必要時可試投一次。 73.3 原煤倉的原煤和煤粉倉的粉位符合停爐要求,根據停爐時間在現(xiàn)場規(guī)程中具體規(guī)定。 734 汽包鍋爐的事故放水閥及直流鍋爐啟動旁路系統(tǒng)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 735 根據機組特性及停爐目的確定停爐方式和停爐參數。 7.4 汽包鍋爐滑參數停爐 741 汽包鍋爐的滑參數停爐應根據制造廠提供的滑參數停爐曲線嚴格控制降溫、降壓速率,現(xiàn)場規(guī)程中應附有滑參數停爐曲線。 7.42 隨鍋爐負荷降低,及時調整送風機、吸風機風量,保證一、二、三次風的協(xié)調配合,保持燃燒穩(wěn)定。根據負荷及燃燒情況,將有關自動控制系統(tǒng)退出運行或進行重新設定,適時投油,穩(wěn)定燃燒。電氣除塵器的停用按873執(zhí)行。 743 配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應根據煤倉煤位和粉倉粉位情況,適時停用部分磨煤機;根據負荷情況,停用部分給粉機。停用磨煤機前,應將該制粉系統(tǒng)余粉抽凈,停用給粉機后將一次風系統(tǒng)吹掃干凈,然后停用排粉機或一次風機。 配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的鍋爐根據負荷需要,適時停用部分制粉系統(tǒng)。且吹掃干凈。 停用后的煤粉燃燒器應將相應的二次風門關小,停爐后關閉。 744 根據蒸汽溫度情況,及時調整或解列減溫器。汽輪機停機后,再熱器無蒸汽通過時,控制爐脖出口煙溫不大于540。 74,5 鍋爐蒸汽壓力、蒸汽溫度降至停機參數,電負荷降至汽輪機允許的最低負荷時,汽輪機停機,鍋爐切除全部燃料、熄火。停用后的油槍應吹掃干凈,但不得向無火的燃燒室內吹掃。 746 鍋爐熄火后,維持正常的爐膛壓力及30以上額定負荷的風量,進行爐膛通風,吹掃5min 10min后停止送風機、吸風機、暖風器,關閉煙、風系統(tǒng)的有關擋板。保持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及點火、火焰檢測裝置、冷卻風機運行,待溫度符合要求時,停止其運行。 7,47 在整個滑參數停爐過程中,嚴格監(jiān)視汽包壁溫,任意兩點間的溫差不允許超過制造廠家的規(guī)定值,嚴格監(jiān)視汽包水位,及時調整,確保汽包水位正常。 748 停爐過程中,按規(guī)定記錄各部膨脹值,冬季停爐應做好防凍措施。 75 汽包鍋爐定參數停爐 751 定參數停爐時,應盡量維持較高的鍋爐過熱蒸汽壓力和溫度,減少各種熱損失。降負荷速率按汽輪機要求進行。降負荷過程中,逐漸關小汽輪機調速汽閥。隨鍋爐燃燒率的降低,蒸汽溫度逐漸下降,但應保持過熱蒸汽溫度符合制造廠及汽輪機要求,否則應適當降低過熱蒸汽壓力。 75,2 停爐后適當開啟高、低壓旁路或過熱器、再熱器出口疏水閥約30min,以保證過熱器、再熱器有適當的冷卻。 75,3 其他要求與滑參數停爐相同。 76 直流鍋爐正常停爐 7,61 直流鍋爐的正常停爐應根據制造廠提供的正常停爐曲線要求進行參數控制和相應操作?,F(xiàn)場規(guī)程中應附有滑參數停爐曲線。 762 直流鍋爐投入啟動分離器正常停爐,應遵守下列程序: 定壓降負荷至規(guī)定值; 過熱器降壓及投入啟動分離器; 發(fā)電機解列和汽輪機停機; 鍋爐熄火。 763整個停爐過程中燃燒調整按742執(zhí)行。對制粉系統(tǒng)的要求按743執(zhí)行。降溫、降壓速率在規(guī)定范圍內。764 定壓降負荷過程中,維持過熱器壓力不變,鍋爐本體壓力隨負荷降低而逐漸降低,通過逐步減少燃料量與給水流量以及關小汽輪機調速汽閥進行降負荷,根據包覆過熱器及低溫過熱器出口工質溫度調整燃料與給水比例,輔以減溫水,保證蒸汽溫度滿足汽輪機要求。機組降負荷過程應呈階梯形,降負荷速率為每分鐘1額定負荷。從7O額定負荷至發(fā)電機解列應控制在3h4h。765 降負荷過程中,給水流量必須保證大于或等于啟動流量的最低限度,直至鍋爐熄火,以確保水動力工況的穩(wěn)定。 766 過熱器降壓為投啟動分離器作準備,此階段仍處于直流運行方式,降壓速率不大于每分鐘o2MPao3MPa,同時要保持包覆過熱器壓力的穩(wěn)定。必須保持合理的燃料與給水之比,各項操作應協(xié)調配合,以免造成蒸汽溫度、蒸汽壓力、給水流量的較大波動。當啟動分離器達到投入條件,且低溫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過熱蒸汽壓力符合要求時,投入啟動分離器運行。767 啟動分離器投入后,保持其壓力、水位正常,包覆過熱器出口壓力在規(guī)定值。繼續(xù)減弱燃燒,機組負荷降至最低允許值時,發(fā)電機解列,汽輪機停機,鍋爐熄火。停爐后的有關工作按746進行,并立即關閉各減溫水閥,解除啟動旁路,停止向鍋爐進水并進行其他相應操作。77 停爐后的冷卻與放水77,l 自然循環(huán)鍋爐停爐后的冷卻與放水7711 自然循環(huán)鍋爐停爐后的自然冷卻 a)自然循環(huán)鍋爐停爐后一般應采用自然冷卻方式。 b)在鍋爐自然冷卻狀態(tài)下,汽包壁溫大于90C時,應盡量保持汽包高水位。一般停爐6h后,開啟吸風機出、入口門進行自然通風冷卻;18h后可啟動吸風機進行通風冷卻,當煙溫符合要求時,停止吸風機。整個冷卻過程中,汽包壁溫差應在允許范圍內。77。12 自然循環(huán)鍋爐停爐后的快速冷卻 a)自然循環(huán)鍋爐快速冷卻過程中,工質溫度、厚壁部件的金屬溫度難以控制,且易產生熱偏差及各種應力;影響鍋爐壽命,所以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有關受熱面需進行搶修)才允許使用,若無特殊情況,均應采用自然冷卻。 b)根據實際情況,自然循環(huán)鍋爐可采用不同的快速冷卻方法,但應在規(guī)程中詳細規(guī)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嚴格控制降溫、降壓速率。當汽包任意兩點間的壁溫差接近或有超過規(guī)定值的趨勢時,應立即停止快冷。7713 鍋爐放水方式 a)汽包壓力降至大氣壓力,汽包壁溫90C時放水(采用該放水方式,應同時進行充氮保養(yǎng))。 b)汽包壓力在o,8MPa(表壓力)以下,汽包壁溫符合制造廠要求時進行帶壓放水。 c)正常停爐檢修時,一般采用帶壓放水。 772 控制循環(huán)鍋爐停爐后的冷卻與放水 77,21 停爐熱備用時,通風系統(tǒng)全部停止后,鍋爐密封,保持鍋水循環(huán)泵繼續(xù)運行30min,然后停止,保持汽包水位上限。 7722 停爐后正常冷卻時,按正常冷卻曲線降溫、降壓。通常停爐4h6h后,啟動一臺吸風機通風冷卻,保持正常汽包水位及至少一臺鍋水循環(huán)泵運行,鍋水溫度降至150以下時,可以停止全部鍋水循環(huán)泵。 7723 停爐后需快速冷卻時,保持兩臺鍋水循環(huán)泵運行,保持汽包水位正常,鍋水溫降速率在規(guī)定范圍內,保持6070的額定風量,進行爐膛通風。當鍋水溫度達93以下時,停止通風及全部鍋水循環(huán)泵。 7724 鍋水溫度小于93時鍋爐可以放水,并同時放凈鍋水循環(huán)泵泵殼內的鍋水。 773 直流鍋爐停爐后的冷卻 。 7731 直流鍋爐停爐后的自然冷卻 a)直流鍋爐停爐后一般應采用自然冷卻方式,并嚴格監(jiān)視包覆過熱器和水冷壁的降溫、降壓速 率。 b)停爐后立即開啟過熱器及再熱器有關疏水閥,以規(guī)定的速率降低過熱蒸汽和再熱蒸汽壓力至規(guī)定 值,然后用過熱器、再熱器向空排汽閥將余壓泄除。 c)停爐4h后,開啟有關的煙、風擋板進行自然通風冷卻,同時調整爐本體有關疏水閥,以規(guī)定的速 率降低包覆過熱器壓力至規(guī)定值,開爐本體空氣門,將余壓泄除。 d)停爐6h后,根據需要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