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糖尿病診治指南,中山醫(yī)院 內分泌科 余丹箐,糖尿病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世界各國DM的發(fā)病率均在上升,其中90%為2型糖尿病 據國際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報告,全世界現(xiàn)有糖尿病(已經診斷)約1.94億,到2025年將突破3.33億 發(fā)展中國家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發(fā)達國家。(200%比45%),21世紀DM 將在中國、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流行,中國糖尿病流行的現(xiàn)狀 近20年我國T2DM患病率急劇上升 全國部分省市的調查 1980年 0.67% 人均年收入 376元 1996年 3.21% 人均年收入 1271元 2002年 45% 人均年收入 7078元 我國DM患病率還會繼續(xù)增加,糖尿病合并癥患病率高問題嚴重 2001年糖尿病學會對30省市住院病人調查: 合并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 60% 合并腎病、眼病患者各占 34% 成為糖尿病人主要致殘、致死原因,對糖尿病的認識 公眾對糖尿病認識差,防病意識差 已診病人對治療認識差 專業(yè)人員的認識不足 人員問題 專業(yè)人員不足 現(xiàn)有專業(yè)人員,因地區(qū)、單位、本身專業(yè)水平不平衡 經費不足,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DS)推薦在中國人中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糖尿病診斷新標準,1、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漿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診斷新標準的解釋,糖尿病診斷是依據空腹、任意時間或OGTT中2小時血糖值 空腹指至少8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 任意時間指一日內任何時間,無論上次進餐時間及食物攝入量 OGTT是指以75克無水葡萄糖為負荷量,溶于水內口服 (如用1分子結晶水葡萄糖,則為82.5克),糖尿病診斷注意點,在無高血糖危象時,一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必須在另一日按診斷標準內三個標準之一 復測核實。如復測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則需在隨防中復查明確 急性感染、創(chuàng)傷、循環(huán)或其他應激情況下可出現(xiàn)暫時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診斷為糖尿病,須在應 激過后復查,糖調節(jié)受損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任何類型糖尿?。―M)的糖尿病前期狀態(tài),糖調節(jié)受損(IGR)有兩種狀態(tài):空腹血糖受損(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受損(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原稱糖耐量減退或糖耐量低減)。IFG及IGT可單獨或合并存在,糖調節(jié)受損(IGR),糖尿病分型,臨床階段 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階段 高血糖階段 糖調節(jié)受損 糖尿病 病因分型 1型糖尿?。簝蓚€亞型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八個亞型 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分型:與以往的不同,不再應用胰島素依賴型糖尿?。↖DDM)及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IDDM) 保留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名稱,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取消原NIDDM(2型糖尿?。┲械姆逝旨胺欠逝謥喰?妊娠糖尿病的定義與以往不同,涵蓋了以往的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糖耐量受損兩種情況,2型糖尿病,最多見:占糖尿病者中的90%左右 中、老年起?。航鼇砬嗄耆艘嚅_始多見 肥胖者多見:常伴血脂紊亂及高血壓 多數起病緩慢,半數無任何癥狀,在篩查中發(fā)現(xiàn) 發(fā)病初大多數不需用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DM),妊娠中初次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稱之為糖尿病合并妊娠) 75g OGTT中所見任何程度的糖耐量異常(DM/IGR) 產后6周需復查OGTT,重新確定診斷 正常 IFG或IGT 糖尿病重新分型,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終身疾病,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長期并隨病程的進展不斷調整的管理過程 ,它包括 根據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病情及時調整糖尿病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教育,以幫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 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和治療 糖尿病患者相關數據的系統(tǒng)管理,糖尿病管理和教育,戒 煙,吸煙對糖尿病的不良作用 吸煙可能促進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吸煙與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相關 吸煙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相關 戒煙干預 行為改變: 包括自我教育(閱、視、聽有關宣傳材料)及個別和集體心理咨詢 藥物戒煙 : 主要采用煙堿替代治療,糖尿病治療的原則和代謝控制的目標,糾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謝紊亂以防止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減小慢性并發(fā)癥的風險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保持患者良好的感覺是糖尿病治療目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考慮到患者個體化的要求并不可忽略患者的家庭和心理因素 綜合性的治療 飲食控制、運動、血糖監(jiān)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藥物治療 降糖、降壓、調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飲食治療的目標和原則,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內, 保證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 單獨或配合藥物治療來獲得理想的代謝控制(血糖、血脂、血壓) 飲食治療應盡可能做到個體化 熱量分配:2530脂肪、556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質 限制飲酒,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人,運動治療,運動的益處 加強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和整體感覺 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 改善血壓和血脂 運動治療的原則 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 保持健康為目的的體力活動 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活動,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游泳等,血糖監(jiān)測,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被用來反映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并指導對治療方案的調整 血糖水平的監(jiān)測可通過檢查血和尿來進行,但血糖的檢查是最理想的 監(jiān)測頻率取決于治療方法、治療的目標、病情和個人的經濟條件 監(jiān)測的基本形式是患者的自我血糖監(jiān)測,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注意事項,注射胰島素或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的患者應每日監(jiān)測血糖1-4次 1型糖尿病患者應每日至少監(jiān)測血糖3-4次 伴發(fā)其他疾病期間或血糖16.7mmol/L(300mg/dl)時, 應測定血、尿酮體,血糖監(jiān)測時間 每餐前 餐后2小時 睡前 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時 如有空腹高血糖,應檢測夜間的血糖 血糖控制良好或穩(wěn)定的病人應每周監(jiān)測一天或兩天。具有良好并穩(wěn)定血糖控制者監(jiān)測的次數可更少 血糖控制差/不穩(wěn)定的病人或患其他急性病者應每天監(jiān)測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注意事項,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A1c(HbA1c)是評價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標準 血糖控制未達到目標或治療方案調整后,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HbA1c 血糖控制達到目標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年至少檢查2次HbA1c,平均血糖水 平mg/d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平均血糖估計值30.9(糖化血紅蛋白值)60.6,糖化血紅蛋白每變化1% 所對應的平均血糖的變化為30mg/dl.,控制目標,需要調整治療,糖化血清蛋白,反映1-2周內的血糖平均水平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透析性的貧血、急性全身疾病期、肝病、糖尿病合并妊娠、降糖藥物調整期等,糖化血漿蛋白可能更能準確反映短期內的平均血糖變化 不能做為血糖控制的目標,尿糖和尿酮體的監(jiān)測,尿糖的監(jiān)測 尿糖的監(jiān)測不能代替血糖的監(jiān)測 尿糖陰性時應依靠血糖監(jiān)測來了解血糖的變化情況 尿糖的控制目標應為陰性 尿酮體的監(jiān)測 是1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糖尿病的治療-口服降糖藥,促胰島素分泌劑:包括磺脲類藥物和格列奈類藥物。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胰島素的水平 雙胍類藥物: 主要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產生,還可能有延緩腸道吸收葡萄糖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糖尿病的治療-口服降糖藥,-糖苷酶抑制劑:延緩腸道對淀粉和果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格列酮類藥物:屬胰島素增敏劑,可通過減少胰島素抵抗而增強胰島素的作用,選擇降糖藥物應注意的事項,肥胖、副作用、過敏反應、年齡及其他的健康狀況如腎病、肝病可影響藥物選擇 聯(lián)合用藥宜采用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 口服降糖藥物聯(lián)合治療后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應采用胰島素與降糖藥的聯(lián)合治療或單獨胰島素治療,選擇降糖藥物應注意的事項,三種降糖藥物之間的聯(lián)合應用的安全性和花費-效益比尚有待評估 嚴重高血糖的患者應首先采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減少發(fā)生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的危險性。待血糖得到控制后,可根據病情重新制定治療方案,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正常人胰島素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為基礎胰島素分泌和餐時胰島素分泌?;A胰島素分泌占全部胰島素分泌的40-50%,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調節(jié)肝臟的葡萄糖輸出速度與大腦及其他器官對葡萄糖需要間的平衡。餐時胰島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為抑制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和促進進餐時吸收的葡萄糖的利用和儲存,2型糖尿病的胰島素補充治療,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早期:當血糖較高時采用胰島素治療可糾正葡萄糖毒性。隨后,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仍可改用飲食控制和口服藥物治療 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晚期: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補充胰島素來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在口服降糖藥逐漸失去控制血糖能力的時候,可采用口服降糖藥和中效或長效胰島素的聯(lián)合治療 。當聯(lián)合治療效果仍差時,可完全停用口服藥,而采用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或連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胰島素泵治療)。此時胰島素的治療方案同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治療程序,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超重/肥胖,非肥胖,二甲雙胍或格列酮類 或-糖苷酶抑制劑,磺脲類或格列奈類或雙 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以上兩種藥物之間 的聯(lián)合,磺脲類或格列奈類+ -糖苷酶抑 制劑或雙胍類 或磺脲類/格列奈類+格列酮類*,血糖控制不滿意,血糖控制不滿意,血糖控制不滿意,非藥物治療,口服單藥治療,口服藥間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治療程序(續(xù)),口服藥聯(lián)合治療,以上兩種藥物之間 的聯(lián)合,磺脲類或格列奈類+ -糖苷酶 抑制劑或雙胍類 或磺脲類/格列奈類+格列酮類*,血糖控制不滿意,磺脲類或格列奈類+雙胍類或格列酮類 或 磺脲類/格列奈類+ -糖苷酶抑制劑,血糖控制不滿意,血糖控制不滿意,口服藥*和胰島素(中效或長效制劑每日1-2次)間的聯(lián)合,血糖控制不滿意,多次胰島素*,胰島素補充治療,胰島素替代治療,注:*有代謝綜合征表現(xiàn)者可優(yōu)先考慮;*肥胖、超重者可優(yōu)先考慮使用 二甲雙胍或格列酮類;*如胰島素用量較大,可加用非胰島素促分泌劑,臨床常見的錯誤做法,1、一次血糖偏高即診斷為糖尿病,并立即給予降糖藥治療。 2、不注意用藥的安全性,一開始即服用較大劑量,或聯(lián)合使用多種降糖藥。同類降糖藥使用兩種以上。 3、部分中藥中加用了磺脲類降糖藥,被誤做純中藥給病人大劑量服用。 上述不規(guī)范行為均易導致低血糖或其它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糖尿病慢性合并癥與伴發(fā)病,目 錄,(一)糖尿病與血脂異常 (二)糖尿病與高血壓 (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四)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 (五)糖尿病眼病 (六)糖尿病腎病 (七)糖尿病神經病變 (八)糖尿病胃腸病 (九)糖尿病與口腔疾病 (十)糖尿病足潰瘍與壞疽 (十一)糖尿病骨關節(jié)病 (十二)糖尿病勃起障礙 (十三)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血脂異常的治療,調脂治療的選擇,有冠心病或大血管疾病,LDL-C2.60mmol/L,LDL-C 2.63.35 mmol/L,生活方式調整,高LDL-C的治療,無冠心病或大血管疾病,生活方式調整 + 藥物治療 首選他汀類,次選膽酸結合樹脂或非諾貝特,LDL-C3.35mmol/L,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血脂異常的治療,調脂治療的選擇 高TG的治療: 首先改變生活方式、減輕體重、限制飲酒和嚴格控制血糖 可選擇TG在2.34.5mmol/L時開始藥物治療 首選貝特類藥物,他汀類在治療高TG伴高LDL-C時有一定療效 甘油三酯5.6mmol/L時,應首先降低甘油三酯以防止急性胰腺炎 低HDL-C血癥的治療: 減輕體重、運動、禁煙和控制血糖 煙酸類藥物能有效升高HDL-C,應謹慎使用,還可選用貝特類,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高LDL-C合并TG的治療,控制血糖 他汀類藥物,LDL-C已達標 TG2.3mmol/L,貝特類或 與他汀類合用,TG5.6 mmol/L,貝特類降低TG 防止急性胰腺炎,TG5.6 mmol/L 降低LDL-C,血脂異常的治療,調脂治療的選擇,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Stamler J et al. Diabetes Care 1993; 16: 434-444, 200,0,25,50,75,100,125,150,175,200,225,250,120,120-139,收縮壓 (mmHg),140-159,160-179,180-199,非糖尿病 (n=342,815),糖尿病 (n=5,163),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害 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中收縮壓和心血管死亡關系,心血管死亡率(每萬人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治療目的 減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保護易受高血壓損傷的靶器官 減少致死、致殘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治療,控制目標 一般控制目標為血壓1g,血壓應130/80mmHg開始干預 開始治療后應密切監(jiān)測血壓控制情況,以確??刂七_標,治療,非藥物治療 戒煙 減重 節(jié)制飲酒 限制鈉鹽 優(yōu)化飲食結構 加強體力活動 緩解心理壓力,治療,藥物治療原則 主張小劑量單藥治療,如無效采取聯(lián)合用藥,一般不主張超常規(guī)加量 在控制達標的同時,兼顧靶器官保護和對并發(fā)癥的益處 避免藥物副作用,如對靶器官、代謝的不良影響,治療,目前被推薦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包括: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與利尿劑 鈣通道阻滯劑與阻滯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與鈣通道阻滯劑 利尿藥與阻滯劑,糖尿病與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四)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點,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癥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者高達70%以上 約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發(fā)癥,其中75%死于冠心病,為非糖尿病的2-4倍 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時病理改變較嚴重,其臨床表現(xiàn)、治療與預后與非糖尿病患者不盡相同,慢性穩(wěn)定型心絞痛治療要點,無禁忌癥時服阿司匹林75300mg/日 無禁忌癥時不論有無心肌梗死可應用-阻滯劑 伴有左室收縮功能不全者宜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可用他汀類調脂藥物,慢性穩(wěn)定型心絞痛治療要點,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或使用硝酸甘油噴霧劑緩解心絞痛 若-受體阻滯劑有禁忌癥時可聯(lián)用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或長效硝酸鹽制劑 必要時選用冠脈搭橋術、經皮冠脈血管成形術或支架植入 必須強化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到目標值,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腦血管病,腦血管病定義:是指由各種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腦部病變 出血性腦血管?。耗X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缺血性腦血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腦梗死 栓塞性腦梗死 血栓形成性腦梗死 腔隙性腦梗死 腦卒中:是指一組以突發(fā)的、局灶性或彌漫性腦功能障礙為特征的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的特點,腦出血的患病率與非糖尿病人群相近,而腦梗死的患病率為非糖尿病人群的4倍 糖尿病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的死亡率、病殘率、復發(fā)率較高,病情恢復慢,糖尿病腦卒中防治原則,循證醫(yī)學的結果表明積極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能明顯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生 控制血糖基礎: 減輕胰島素抵抗大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防治 嚴格控制血壓-益處可能更大 頸動脈狹窄明顯者收縮壓不宜降得過低 糾正血脂異常,他汀類藥物可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生 抗血小板功能藥物的應用 調整生活方式 合理體重 戒煙,糖尿病腎病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病史數年(常在610年以上) 出現(xiàn)持續(xù)性微量白蛋白尿(UAE達20200g/min或30300mg/d或尿白蛋白/肌酐30300mg/g) 臨床糖尿病腎病 如果病史更長,尿蛋白陽性 甚至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及腎病綜合征 注意:必須除外其它腎臟疾病,必要時需做腎穿刺病理檢查,糖尿病腎病的預防措施,積極控制高血糖、高血壓和血脂紊亂,使其達控制標準 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從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起,無論有無高血壓均應服用 盡量選用長效、雙通道排泄藥物 從小量開始,無副作用時逐漸加量,服藥時間要久 要密切觀察副作用 雙側腎動脈狹窄、妊娠及血清肌酐265mol/L(3mg/dl)患者不宜用此類藥物,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對腎功能不全的治療 延緩腎損害進展: 限制蛋白質入量。每日進食蛋白質0.6g/kg,同時服用酮酸-氨基酸制劑 排出體內代謝毒物:采用胃腸透析治療,服用含中藥大黃的藥物 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平衡:應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應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及鐵劑治療腎性貧血 使用活性維生素D3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及相關腎性骨病,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對終末腎衰竭的治療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移植 注意:對糖尿病腎病終末腎衰竭病人開始透析要早 糖尿病腎病開始透析的指征是: 血清肌酐530mol/L(6mg/dl) 肌酐清除率1520ml/min,腎功能不全時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治療:腎功能不全病人需調整胰島素用量 口服降糖藥:必須調節(jié)劑量或停用 磺脲類藥:應禁用。格列喹酮例外,但終末腎衰竭病人需適當減量 格列奈類藥:在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時仍可應用 雙胍類藥:應禁用 格列酮類藥:在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時仍可應用 -糖苷酶抑制劑: 腎功能不全時仍可服用,發(fā)病概況,糖尿病診斷后的十年內常有明顯的臨床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其發(fā)生率與病程和檢查手段相關 近60%90%的病人通過神經功能詳細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 30%40%的人無癥狀 吸煙、年齡40歲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人中神經病變的發(fā)病率更高 高血糖導致神經病變的機制復雜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緩本病的發(fā)生與進展,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自然發(fā)展病程,緩慢進展型 神經病變與病程正相關,但與癥狀嚴重程度不相關,隨著高血糖控制,代謝紊亂的糾正,神經病變可自行部分或完全緩解與恢復,多見于2型糖尿病 急劇進展型 多見于1型糖尿病,常在診斷后23年內神經功能迅速惡化,常與高血糖、嚴重的代謝紊亂有關,神經病變分類,按臨床表現(xiàn)可分二類 亞臨床型神經病變:僅由神經電生理檢查或感覺神經功能定量測定診斷,而臨床上病人常無感覺 臨床型神經病變:病人已有各種感覺與功能異常 按所累及的神經纖維種類不同又可分為 臨床彌散性神經病變(常同時有對稱性的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主神經病變) 局灶性神經病變,局部神經病變 好發(fā)于老年糖尿病人,起病突然,伴疼痛,主要與營養(yǎng)神經的血管梗塞有關 常受累的神經有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股神經、大腿外側皮神經、腓神經、足跖正中與外側神經,使這些受累的神經所支配的皮膚疼痛、感覺麻木、減退甚至感覺消失,尺、橈神經受累還可發(fā)生腕管綜合征 單神經病變還常累及單支顱神經,如動眼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等:出現(xiàn)眼瞼下垂,復視、斜視 也可累及單支迷走神經、坐骨神經,導致腰疼、腿疼,胃痙攣、胃疼痛與胃蠕動等功能障礙,彌漫性多神經病變 近端運動神經病變 緩慢或突然起病 主要發(fā)生在老年糖尿病人,以大腿或髖骨、骨盆疼痛為主訴 近端肌無力,不能從坐姿站起,必須用手支撐才能站立,嚴重的肌萎縮者可呈惡液質 隨著病變的發(fā)展,由單側逐漸發(fā)展到雙側 查體可見明顯的髂腰肌、閉孔肌、大腿內收肌群無力,但臀大肌、臀小肌及國繩肌腱相對完好,可見自發(fā)性肌束收縮,也可用叩診誘發(fā)肌束收縮,遠端對稱性多神經病變 此型是糖尿病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即可累及神經小纖維也可累及大纖維,但以小纖維功能異常出現(xiàn)較早,除電生理檢查可發(fā)現(xiàn)異常外,無陽性體征,但患者主觀疼痛劇烈,小纖維神經病變 急性痛性神經病變 病程多小于6月 常發(fā)生在下肢及足部 以劇烈的表淺皮膚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呈刀割、火燒樣劇疼)伴痛覺過敏,任何輕微的觸摸或接觸(如衣被,床單)都可誘發(fā)劇疼,夜晚加重 對溫度、針刺的感覺減退或麻木感,但肌腱反射與肌肉運動正常 常同時合并自主神經病變:如出汗減少、皮膚干燥、血管舒縮障礙,慢性痛性神經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茂名二模文綜政治試題
- JavaScript Vue.js前端開發(fā)任務驅動式教程-課件 仇善梁 模塊1-8 JavaScript知識入門及應用 - Vue.js基礎知識及應用
- 老年骨科護理課件
- 老年術后護理課件
- 老年護理案例分析課件
- 出租車司機權益保障及服務質量提升合同
- 餐飲店加盟與承包合同規(guī)范
- 成品柴油零售連鎖經營合同
- 車棚施工安全標準與環(huán)境保護合同
- 老人二便護理課件
- DB3502∕T 166-2024 既有廠區(qū)及老舊小區(qū)海綿城市方案設計導則
- 2025年 江西省金控科技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2025云南中考歷史真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壓軸訓練:全等三角形(多解、動點、新定義型壓軸)(原卷版)
- DLT 5035-2016 發(fā)電廠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DZ∕T 020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鎢、錫、汞、銻(正式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風電場項目經濟評價規(guī)范》(NB-T 31085-2016)
- AS9100D版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