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免疫學發(fā)展簡史及其展望1.免疫、免疫學的概念?答:免疫:是指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功能,從而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和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對機體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則對機體是有害的。免疫學:研究機體免疫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科學。研究免疫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機體的感染、抗腫瘤免疫機制及免疫病理機制,為生命科學提供有效的免疫學診斷和免疫防治方法等的一門科學。2.免疫學在生物科學中的地位?答:現代免疫學已成為生命科學和醫(yī)學中的前沿科學,免疫學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科學實力及發(fā)展水平的指標之一。免疫學在20世紀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消滅傳染病及人類感染及非感染疾病方面獲得的巨大成效,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guī)律,發(fā)展生物論和方法上的任何一次突破和進展,均會極大地促進生命科學和醫(yī)學的發(fā)展。3.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答:免疫系統(tǒng)是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結等)、免疫組織(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免疫細胞(吞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T及B淋巴細胞)及免疫分子(細胞表面分子、抗體、細胞因子、補體等等)組成。免疫系統(tǒng)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耐受 免疫監(jiān)視功能 免疫調節(jié)選擇題1.免疫對機體是:( E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D.有利無害 E.正常條件下有利,異常條件下有害2.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特點是 ( C )A.維持時間較長; B.經克隆擴增和分化,有免疫記憶; C.不經克隆擴增和分化,作用迅速,無免疫記憶;D.主要參與的分子是特異性抗體; E.以上均不是。3.機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的功能稱為 ( A )A.免疫監(jiān)視 B.免疫自穩(wěn)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識別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fā)生:( C ) A.腫瘤 B.超敏反應 C.反復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應5.免疫監(jiān)視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fā)生:( A )A.腫瘤 B.超敏反應 C.反復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應填空題:1.免疫系統(tǒng)是由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細胞、免疫組織組成 。2. 在體內有兩種免疫應答類型,一種是固有性免疫應答,另一種是適應性免疫應答。3. 特異性免疫應答有特異性、記憶性和獲得性三大特點。4.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有無特異性、先天具備、初次與抗原接觸即能發(fā)揮效應和可穩(wěn)定遺傳四大特點。第三章 抗原 1.抗原的概念、特性答:抗原(antigen)是指能與TCR/BCR或抗體結合,具有啟動免疫應答潛能的物質。特性:免疫原性 抗原性2、為什么說醫(yī)用破傷風抗毒素既是抗體又是抗原?注入 答:醫(yī)用破傷風抗毒素(屬于動物免疫血清)破傷風類毒素免疫動物(馬)動物血清中含大量抗毒素(動物免疫血清經精制)人體( 特異性治療和緊急預防用)動物免疫血清對人體具有兩重性:提供了特異性抗體,中和細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是異種動物蛋白質,可引起超敏反應,有免疫原性。 二.名詞解釋:半抗原:又稱不完全抗原,是指僅具有與抗體結合的能力,而單獨不能誘導抗體產生的物質。當半抗原與蛋白質載體結合后即可成為完全抗原。完全抗原:同時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質稱免疫原,又稱完全抗原??乖砦唬嚎乖肿又袥Q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又稱抗原決定基。T、B細胞表位:T、B細胞所識別的抗原表位。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誘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能力。免疫反應性:即抗原與其所誘生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有特異性結合的能力。TD-Ag:是一類必須依賴Th細胞輔助才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的抗原。該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組成,絕大多數蛋白質類抗原為TD-Ag,可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和細胞免疫應答。TI-Ag:是一類不需要Th細胞輔助即可誘導抗體產生的抗原。該抗原由B細胞絲裂原及多個重復的B表位組成,可使不成熟及成熟的B細胞應答,只產生體液免疫應答,不產生細胞免疫應答。交叉反應: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對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應。共同抗原:帶有共同抗原決定基的不同抗原。異嗜性抗原:是指一類與種屬無關的,存在于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該抗原與某些疾病的發(fā)生及診斷有關。 超抗原:是指在極低濃度下即可非特異性激活大量T細胞克隆增殖,產生極強的免疫應答,但又不同于絲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質。該抗原能刺激T細胞庫總數的1/20 1/5,且不受MHC限制,故稱為超抗原。佐劑:凡與抗原一起注射或預先注射機體時,可增強機體對抗原的免疫應答或改變免疫應答類型的物質稱為佐劑。絲裂原:亦稱有絲分裂原,可致細胞發(fā)生有絲分裂。三.影響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答: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質 宿主方面的因素 抗原進入機體方式的影響四.T與B細胞表位、TD-Ag與TI-Ag比較;答:T細胞表位與B細胞表位的區(qū)別:T細胞表位B細胞表位表位受體TCRBCRMHC分子需不需表位性質線性短肽天然多肽表位大小812個氨基酸515個氨基酸1217個氨基酸表位類型線性表位構象表位或線性表位表位位置在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在抗原分子表面TD-Ag與TI-Ag的區(qū)別。TI-AgTD-Ag化學性質主要為某些糖類多為蛋白質類結構特點結構簡單,具有相同或重復出現的同一抗原決定基結構復雜,往往具有多種且不重復的抗原決定基載體決定基無有總結:超抗原、普通抗原、絲裂原的異同點超抗原與普通抗原及絲裂原的比較:(紅色為老師的批改意見)普通抗原超抗原絲裂原化學性質普通蛋白質、多糖細菌外毒素逆轉錄蛋白特殊蛋白、多糖應答特點APC處理后提呈給T細胞,需預先致敏直接剌激T細胞直接MHC限制性有, MHC-多態(tài)區(qū)的結合槽無, MHC非多態(tài)區(qū)無TCR結合部位TCR VV內/BCRV外側/T細胞絲裂原受體反應細胞T、B細胞CD4+T細胞T/B細胞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名詞解釋:抗體(Ab): 是B 細胞特異性識別Ag后,增殖分化成為漿細胞,所合成分泌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煞譃榉置谛秃湍ば蛢深?。Ig超變區(qū):在Ig分子VL和VH內,某些區(qū)域的氨基酸組成、排列順序與構型更易變化,這些區(qū)域為超變區(qū)。Ig可變區(qū):在Ig多肽鏈氨基端(N端),L鏈1/2與H鏈1/4區(qū)域內,氨基酸的種類、排列順序與構型變化很大,故稱為可變區(qū)。 Ig恒定區(qū):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對穩(wěn)定的區(qū)域,稱為恒定區(qū),分別占重鏈和輕鏈的3/4和1/2。Fab:即抗原結合片段,每個Fab段由一條完整的輕鏈和重鏈的VH和CH1功能區(qū)構成,可以與抗原表位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Fc:即可結晶片段,相當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區(qū),無抗原結合活性,是抗體分子與效應分子和細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抗體分子的Fc受體:IgG和IgE可通過其Fc段與表面具有相應受體的細胞結合,產生不同的生物學作用。 ADCC:即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是指表達Fc受體細胞通過識別抗體的Fc段直接殺傷被抗體包被的靶細胞。NK細胞是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 單克隆抗體:是由識別一個抗原決定簇的B淋巴細胞雜交瘤分裂而成的單一克隆細胞所產生的高度均一、高度專一性的抗體。二、問答題:1、試述抗體分子的分子結構、功能區(qū)和酶解片斷。答:分子結構:由兩條相同的輕鏈和兩條相同的重鏈通過鏈間的二硫鍵連結形成。功能區(qū):L鏈功能區(qū):2個(VL,CL各一個) H鏈功能區(qū):IgG,IgA,IgD,4個(V區(qū)1個,C區(qū)3個),IgM,IgE, 5個(V區(qū)1個,C區(qū)4個)酶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2、 簡述抗體的主要生物學功能。答:(1) 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主要由Ig的V區(qū)特別是HVR的空間結構決定的。在體內表現為抗細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學效應;在體外可出現抗原抗體反應。(2)激活補體:IgG(IgG1、IgG2和IgG3)、IgM類抗體與抗原結合后,可經經典途徑激活補體;聚合的IgA、IgG4可經旁路途徑激活補體。(3)與細胞表面的Fc 受體結合:Ig經Fc段與各種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發(fā)揮調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應作用。(4)穿過胎盤:IgG可穿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5)免疫調節(jié):抗體對免疫應答具有正、負兩方面的調節(jié)作用。3、 簡述五類Ig分子的特性及功能。答:IgG:(單體)(1)分4個亞類:IgG1、IgG2、IgG3、IgG4(2)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出生后3月開始合成,半衰期長21天左右(4)唯一通過胎盤的Ig(5)丙種球蛋白的主要成分(6)抗感染抗體、參與自身免疫、超敏反應IgM:(五聚體或單體)五聚體IgM:(1)分子量最大,存在于血流中,抗敗血癥(2)合成最早、半衰期短,用于早期診斷、產前診斷(3)具有強大的調理、激活補體及殺菌作用(4)血型抗體主要為IgM(5)參與自身免疫、超敏反應單體IgM:SmIgM為B細胞最早出現的重要表面標志IgA: 血清型IgA:單體,存在于血清中,免疫作用弱分泌型IgA:雙體、三體及多體(1)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2)局部免疫、激活補體(替代途徑)、ADCCIgD:(1)血清含量低(1%) (2)為B細胞的分化受體 (3)防止免疫耐受的發(fā)生IgE:(1)正常時含量極低(0.002%)(2)兩類Fc受體1.高親和力受體:與I型超敏反應有關; 2.低親和力受體:與ADCC有關。4、 抗體分子的Fc受體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IgG Fc受體和IgE Fc受體 作用:IgG是調理作用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和細胞毒作用 IgE是介導I型超敏反應5. 多克隆抗體與單克隆抗體的比較?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產生細胞多株B細胞克隆單株B細胞克隆抗體性質能識別多重抗原決定簇只識別一種抗原決定簇抗體類別包含各類Ig同一亞類Ig分子結構和生物學特性各異完全相同交叉反應易出現無用途常規(guī)多價抗原的免疫學檢測;緊急預防治療各種微生物、外毒素引起的疾病作為第一抗體檢測微量抗原;腫瘤治療;與核素、毒素、藥物偶聯(lián)成導向藥物一. 單項選擇題:1.抗體分子中與抗原結合的部位是( E )A.CH1 B.CL C.CH2 D.CH3區(qū) E.VH與VL區(qū)2.可將IgG分解成F(ab)2和pFC的酶是( C )A.木瓜蛋白酶 B.胰酶 C.胃蛋白酶 D.激肽原酶 E.脂氧化酶3.抗體(E)A.都是Ig B.由漿細胞產生 C.均為糖蛋白 D.多數是球蛋白 E.以上均對 二. 多項選擇題:1.重鏈具有5個功能區(qū)的Ig分子是(CE)A.IgG B.IgA C.IgM D.IgD E.IgE2.可與在免疫家兔中制備的抗人IgA抗體反應的是(BDE)A.兔IgMB.人輕鏈C.兔IgGD.人輕鏈 E.人IgAHVR區(qū)3、McAb(ABCDE)A.可應用于導向藥物; B.區(qū)分不同的細胞膜分子;C.檢測T細胞亞群 D.檢測外周血的B細胞數目;E.白血病分型4、McAb的特點包括(ABCDE)A.由一個抗原表位刺激產生; B.具有高度特異性;C.具有高度均一性; D.可大量生產; E.單克隆性,效價高。第五章 補體(complement,C)系統(tǒng)一.單項選擇題:1. 補體不具備下列哪種作用:( B )A.溶菌和細胞毒作用 B.中和毒素作用 C.調理和免疫黏附作用 D.炎癥介質作用 E.過敏毒素作用2.三條補體激活途徑的共同點是:( E )A.參與的補體成分相同 B.所需離子相同 C.激活物相同 D.C3轉化酶的成分相同 E.膜攻擊復合體的形成及其溶解細胞的作用相同 3、MBL激活途徑的激活物是(D)A、抗原抗體復合物;B、脂多糖;C、聚合IgA;D、甘露糖;E、酵母多糖4、可激活經典途徑的復合物分子是(D) A、IgG4與抗原的復合物;B、一個IgG與抗原的復合物;C、一個IgD與抗原的復合物; D、IgM與抗原的復合物;E、一個sIgA與抗原的復合物5、不參加旁路激活途徑的補體固有成分是(C)A、D因子、P因子B、C3C5C、C4,C2D、C5,C6E、B因子,C86、補體系統(tǒng)激活必須參加的成分是(D)A、C1sC1r B、C4和C2 C、B因子和D因子 D、C3C5C9 E、D因子和P因子7、MBL激活途徑發(fā)生在(D)A、感染剛剛形成; B、抗體產生之后; C、脂多糖的激活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應 E、感染恢復期二、多項選擇題1、關于補體系統(tǒng)描述錯誤的是(BDE) A、溶解細菌 B、37,30分鐘可被滅活C、可經血清被動轉移 D、都是球蛋白 E、與抗原刺激相關2、屬于補體系統(tǒng)固有成分的是(ABE)A、C1C9B、B因子,D因子; C、H因子、I因子 D、DAFMCPHRFE、絲氨酸蛋白酶3、C3是補體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組分原因是(ABCDE)A、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B、C3參與經典途徑和旁路途徑的激活C、為旁路激活途徑的第一個成分D、它是激活效應擴大的主要因子 E、是3條補體活化途徑的匯合點4、與補體經典激活途徑活化階段有關的組分是(ABCD)A、C4C2; B、C3C5; C、C1; D、C5C9;E、B因子P因子二.問答題:1.補體系統(tǒng)的組成?答:補體系統(tǒng)由30多種成分構成,按其生物學功能分為三類:a.固有成分:存在于體液中、參與活化級聯(lián)反應的補體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b.補體調節(jié)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結合形式存在。包括備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結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變因子、膜輔助因子等。c.補體受體: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2.補體滅活的溫度和時間是多少?其對免疫學技術的指導意義是什么?答:補體對熱不穩(wěn)定,560C、30min即變滅活,0100C條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意義:對體液免疫中補體水平的測定,或組織內補體定位觀察,對一些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3.補體三條激活途徑的區(qū)別和意義? 區(qū)別點經典途徑旁路途徑MBL途徑激活物IgG13或IgM與Ag復合物脂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A和IgG4MBL參與成分C1C9C3,C5C9, B、P、D因子同經典途徑C3轉化酶C4b2bC3bBb同經典途徑C5轉化酶C4b2b3bC3bnBb同經典途徑所需離子Ca2 Mg2Mg2同經典途徑作用參與特異性免疫在感染后期發(fā)作用參與非特性免疫,在感染后期發(fā)揮作用同經典途徑第六章 細胞因子一、單選題1、惡液質素主要由哪種細胞產生(E)A、T細胞B、B細胞;C、中性粒細胞;D、樹狀突細胞E、單核巨噬細胞2、MCP-1可趨化哪類細胞(C)A、活化T細胞; B、B細胞; C、單核巨噬細胞; D、纖維母細胞; E、樹狀突細胞3、IL-2的產生細胞主要是(A)A、活化T細胞B、B細胞C、單核-巨噬細胞D、NK細胞E、中性粒細胞4、亞家族趨化性細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E)A、IL-1;B、IL-2;C、IL-3;D、IL-4;E、IL-8二、多選題1、關于CK的描述錯誤的是(BE)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發(fā)揮效應;B、作用于靶細胞具MHC限制性C、一種CK可由不同細胞產生;D、一種細胞可產生多種CK E、具有抗原特異性2、IFN-具備的生物學作用是(ABCDE)A、促進APC細胞表達MHC-II類分子; B、增強CTL作用 C、增強NK細胞的殺傷活性; D、增強巨噬細胞吞噬殺傷功能E、作用具有種屬特異性3、 CK參與的免疫作用有(ABDE)A、直接造成腫瘤細胞調亡;B、具有抗胞內寄生菌和原蟲的作用;C、與神經內分泌激素一樣發(fā)揮作用; D、參與移植物的排斥反應;E、具有抗病毒作用4、下列哪些作用特點是CK所具備的(ABCE)A、多效性;B、協(xié)同性;C、多向性;D、特異性;E、旁泌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列出與T細胞、B細胞識別、黏附及活化有關的CD分子及其功能。答:參與T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種類 、結構特點、識別配體及其功能有:種類結構特點識別配體功能CD3五聚體,與TCR組成TCR/CD3復合物穩(wěn)定TCR結構、傳遞活化信號CD4單體分子MHC類分子增強TCR與APC或靶細胞的親和性,并參與信號傳導。CD8異源二聚體MHC類分子增強TCR與APC或靶細胞的親和性,并參與信號傳導。CD2單體分子CD58(LFA-3)增強T細胞與APC或靶細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導的信號傳導CD58單體分子CD2促進T細胞識別抗原,參與T細胞信號傳導CD28同源二聚體B7提供T細胞活化的輔助信號CD152同源二聚體B7對T細胞活化有負調節(jié)作用CD40L三聚體CD40 是B細胞進行免疫應答和淋巴結生發(fā)中心形成的重要條件參與B細胞識別、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種類 、結構特點、識別配體及其功能有:種類結構特點識別配體功能CD79異源二聚體與mIg組成BCR復合物,介導B細胞信號傳導CD19單體分子促進B細胞激活CD21單體分子C3片段EB病毒增強B細胞對抗原的應答,參與免疫記憶CD80/CD86單體分子CD28提供T細胞活化的輔助信號CD40單體分子CD40L是B細胞進行免疫應答和淋巴結生發(fā)中心形成的重要條件2.黏附分子可分為哪幾類?主要有哪些功能?答:粘附分子的分類和功能:粘附分子根據結構特點分為整合素家族、選擇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鈣粘蛋白家族,此外還有一些尚未歸類的粘附分子。功能:參與免疫細胞的免疫發(fā)育與分化。如胸腺細胞發(fā)育成熟過程中涉及到胸腺細胞上CD8和CD4分子與胸腺基質細胞上的MHC、類抗原間的相互作用;T細胞活化分化過程中必須有粘附分子提供的細胞間協(xié)同刺激信號的存在。通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上的粘附分子之間的作用參與炎癥過程 通過淋巴細胞上的淋巴細胞歸巢受體與內皮細胞上的地址素之間的作用參與淋巴細胞歸巢。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不是細胞因子的是( B ) A.淋巴毒素 B.過敏毒素 C.白細胞介素 D.集落刺激因子 E.干擾素 2.下列細胞因子中哪種不是由單核吞噬細胞產生: ( B ) A. TNF- B. TNF- C. IFN- D. IL-1 E. IL-83.細胞因子不具備的特性是: ( D ) A.多效性 B.拮抗性 C.重疊性 D.特異性 E.協(xié)同性 二、多項選擇題1.關于細胞因子受體,正確的有: ( ABCD )A.膜結合形式存在 B.分泌游離的形式存在 C.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 D.一些受體存在天然拮抗劑 E.一類細胞因子受體只分布于同一種細胞三、填空題:1. IL-1主要由巨噬細胞產生,IL-2主要有TH細胞產生。2. 細胞因子通常以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鄰近細胞,或以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產生細胞因子的細胞本身。 一、單選題:1、人類的白細胞分化抗原是(C)A、LFA-1 B、Ly抗原C、CD抗原D、HLA抗原E.粘附分子2、LFA-1分子在整合素超家族中屬于(D)組A、1組; B、VLA組; C、血小板粘蛋白組;D、白細胞粘附受體(2)組; E、4組3、LFA-2的配體分子是(E)A、LFA-1B、VLA-1C、ICAM-1D、CD2E、LFA-34、MHC分子屬于哪類AM分子 ( B )A、整合素超家族; B、IGSF; C、選擇素家族(SeLeetin); D、鈣粘素家族; E、其它未歸類AM二、多項選擇題1、可表達白細胞分化抗原的細胞包括(ABCDE)A、單核巨噬細胞B、T細胞C、B細胞D、血小板E、血管內皮細胞2、 整合素分子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A.介導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粘附; B.使粘附細胞形成整體 C.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粘附; D.參與免疫細胞間的識別; E、介導淋巴細胞的歸巢。3、FcrR的功能不包括(CE)A、介導NK細胞的ADCCB、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調理吞噬作用 C、介導IgE與肥大細胞結合,促過敏介質釋放D、介導中性粒細胞的調理吞噬作用 E、不依賴Mg2+和LFA-1分子4、有關粘附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ABCDE)A、大部分黏附分子已有CD的編號 B、表達在細胞表面或血液中 C、是一類重要的白細胞分化抗原D、可參與細胞的信號傳導與活化 E、參與創(chuàng)傷的愈合第八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及其編碼分子一、單選題:1、人類中能引起強而迅速的,針對同種異體移植物排斥反應的抗原是(D)A、組織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細胞抗原 D、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E、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2、人類HLA-I類抗原鏈編碼基因的染色體定位是(A)A、第15號染色體短臂B、第6號染色體長臂C、第9號染色體長臂 D、第2號染色體短臂E、第6號染色體短臂3、TNF的編碼基因位于(D) A、HLA-I區(qū); B、HLA-B區(qū) C、HLA-II區(qū) D、HLA-III區(qū) E、HLA-DR區(qū)4、對人而言,HLA抗原屬于(C)A、異種抗原 B、改變的自身抗原 C、同種異型抗原 D、隱蔽抗原 E、異嗜性抗原5、HLA-I類抗原的主要功能是(D)A.向TH細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B、向Tc細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C、向TH細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D、向Tc細胞提呈內源性抗原肽; E、向+Tc細胞提呈內源性抗原肽6、多次接納同一血液供體輸血的病人發(fā)生的非溶血性輸血反應與哪種抗體有關(D)A、 A、ABO血型抗體; B、抗Ig抗體; C、Rh血型抗體; D、抗白細胞和血小板HLA抗體; E、抗核抗體;7、HLA抗原多態(tài)性的原因是(E)A、HLA基因重組 B、HLA基因的突變; C、HLA的基因轉換; D、HLA基因呈共顯性E以上均對二、多項選擇題:1、經典的HLA-II類基因包括(ACD)A、DRB、DNC、DQD、DPE、DO2.根據HLA的單元型遺傳方式,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選擇上,法醫(yī)的親子鑒定中應用,機制是(ACD)A、HLA單元型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B、同胞之間兩個單元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機率各占25%C、孿生兄弟的HLA兩個單元型完全相同 D、親代與子代之間必然有一個單元型相同E、同胞之間一個單元型相同或不相同機率各為50%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組成細胞1.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識別特點比較。非特異性免疫(固有免疫)特異性免疫(適應性免疫)來源先天性,種屬遺傳而來,人人皆有獲得性,抗原刺激產生,個體差異大抗原特異性非特異,抗原識別譜廣特異,專一識別,一對一作用時相快,先發(fā)生,即刻至4天內,病早期慢,后發(fā)生,4-5天后,病后期/預防免疫擴增分化無需/很少,即刻效應需擴增分化為效應細胞參與細胞黏膜和上皮細胞、PMN、M/M、NK、NK1.1+T細胞、T細胞、B-1B細胞T、B細胞、抗原提呈細胞(APC)記憶性臨時性,作用時間短,無免疫記憶性作用時間長,有記憶性(Bm/Tm,再次反應迅速、強烈)2.簡述M在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中的作用。答:吞噬殺傷和消除作用 分泌細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質 加工處理提呈抗原,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 抗腫瘤3.簡述固有免疫的生物學意義。答:是生物體在長期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系列防衛(wèi)機制。非特異性免疫在個體出生時就具備,可對外來病原體迅速應答,產生非特異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時在特異性免疫應答過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單選題:1.NK細胞殺傷病毒感染細胞的特點是( D )A.殺傷作用受MNC-I類分子限制; B.殺傷作用依賴抗體; C.殺傷作用依賴補體; D.殺傷作用不受MHC限制; E.與Tc的細胞毒作用一樣有特異性。2.細胞之間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D )A.CTL殺傷腫瘤細胞; B.CTL殺傷病毒感染細胞; C.DC向Th細胞遞呈抗原; D.活化的吞噬細胞殺傷腫瘤細胞; E.巨噬細胞向Th細胞遞呈抗原。3.既無MNC-I類抗原,有無MNC-II類抗原表達的細胞(E )A.單核巨噬細胞; B.B細胞; C.漿細胞; D.Tc ; E.紅細胞4.T細胞中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亞群是(D)A.TH細胞; B.Tc細胞; C.TCR+細胞; D.TCR+細胞; E.TDTH多選題:1.NK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包括(ACD)A.分泌細胞因子,如IFN-、TNF-干擾病毒復制; B.識別自身細胞表面MHC-I類分子,產生抑制信號;C.分泌穿孔素; D.ADCC殺傷; E.吞噬殺傷2. 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有(BCDE)A.由表達CD4或CD8分子的細胞參與;B.不經過克隆擴增和分化; C.有MHC限制型; D.無免疫記憶;E.吞噬細胞和NK細胞是主要效應細胞第十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細胞:T淋巴細胞一.填空題: 1.NK細胞殺傷作用不依賴抗體的存在,也不需抗原預先的致敏,它是機體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2.對靶細胞具有殺傷作用的淋巴細胞有,和。 3.B 細胞表面的主要受體有,。 4. CD4+T、 CD8+T細胞都不是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其分泌細胞因子譜的差異,分別分為和、和。 二.單選題:1.Th的CD標志是( E )A.CD3CD4CD8 B.CD3CD4CD8 C.CD3CD4CD8 D.CD3CD4CD8 E.CD3CD4CD82.T細胞表面沒有的受體( C )A.SRCR B.HIV的受體 C.PWM受體 D.協(xié)同刺激分子受體 E. IgGFc受體3.Tc細胞殺傷靶細胞的特點是( E )A.需要抗體參與 B. 殺傷作用不具備特異性 C. 需要抗原預先刺激 D. 受MHC-II限制 E.殺傷靶細胞的過程中自身不受傷害1.試述T 細胞的主要表面標記及其意義。2.具有殺傷作用的淋巴細胞其各自的殺傷機理有何不同。答:具有殺傷作用的淋巴細胞有Tc細胞、Th1細胞、NK細胞。它們的殺傷機制如下: Tc細胞分泌穿孔素和顆粒酶殺傷靶細胞;表達Fas /FasL 導致靶細胞凋亡。Th1主要靠分泌淋巴因子,如IL-2、TNF、INF、LT等介導靶細胞壞死或凋亡。NK細胞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能非特異性殺傷靶細胞;還可A介導ADCC作用。 第十三章 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及免疫應答一、單選題: 1.下列哪種標志出現于T細胞表面(D)ABCRB.CD19C.CD20D.PHA-RE.CD402.下列哪種標志不出現于B細胞表面(E)A.MHC-I類分子B.MHC-C.PWM-RD.C3b受體E.CD2分子3.CD4分子存在于(C)ATH1、Tc細胞; B.Ts、Tc細胞; C.Th0、TH1、TH2細胞; D.所有成熟T細胞; E.肥大細胞二.多選題:1.T細胞因何特點區(qū)別于B細胞(ACE)A.可被PHA活化; B.具抗原識別受體; C.無胸腺不能發(fā)育成熟; D.均由骨髓產生; E.對TI-Ag是否有應答性2T細胞又可稱為(BCE)A.抗原提呈細胞; B.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 C.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 D.骨髓依賴性淋巴細胞;E.免疫細胞3成熟的T細胞(ABCDE) A.可表達CD3分子; B.有E受體; C.可接受PHA刺激; D.對抗原識別具MHC限制性; E.可針對異源抗原產生免疫應答4TCR是(BCE)A.MHC分子; B.是具有多樣性的分子; C.T細胞的表面抗原識別受體; D.直接識別抗原的分子; E.T細胞的主要表面分子5巨噬細胞使TH細胞活化的物質是(ADE)A.抗原肽-MHC-II復合體; B.抗原肽-MHC-復合體; C.多肽-粘附分子復合體 D.IL-1;E.協(xié)同刺激分子配體第十四章1在免疫應答感應階段,巨噬細胞的作用是( E ) A攝取抗原 B加工處理抗原 C釋放IL-l,促進淋巴細胞活化 D產生協(xié)同刺激信號 E以上均是2參與調理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受體有( D ) APHA受體 BConA受體 CIgE的Fc受體 DC3b受體 E抗原識別受體3關于樹突狀細胞的論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D ) A是重要的抗原呈遞細胞 B無吞噬功能 C表達MHCII類分子 D有SmIg E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4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異性? ( A ) AAb BIL-1 CIL-2 D IFN ETNF5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細胞有一個重要標志是: (B ) A表達MHCI類分子 B表達MHCII類分子 C FcR D C3bR E抗原特異性受體第十五章 1.錯誤輸血為什么會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生機制如何?答:溶血性輸血反應指血型不合所引起的紅細胞破壞。由于血型不合,當供者的紅細胞抗原輸入受者體內時,受者血液中的天然血型抗體IgM與供者的紅細胞抗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系統(tǒng)導致供者的紅細胞溶解,輸入的供者紅細胞越多,紅細胞溶解亦越多,造成死亡的可能性亦越大。2.免疫應答過程T細胞活化和B細胞活化的區(qū)別? 比較項目 B細胞激活 T細胞激活 抗原識別受體 BCR TCR抗原受體的分子結構 BCR-Ig或Ig TCR-CD3復合物 刺激的抗原 TD或TI抗原 僅TD抗原識別的決定基 B細胞決定基 T細胞決定基APC處理 不需要 需要識別抗原的MHC限制性 無 有抗原識別條件 單識別: 雙識別: BCR識別B細胞決定基 TCR識別T 細胞決定基, 識別MHC分子免疫學效應現象 體液免疫:CDC、ADCC、調理 細胞免疫:細胞毒、VI型超敏反應效應分子 各類Ig 各種CK效應細胞 無 活化的Tc、TDTH3.APC與Th細胞的相互作用與免疫效應發(fā)揮的關系? 1)雙識別:T細胞的TCR識別APC遞呈的Ag肽,同時還要識別與Ag肽結合的MHC分子。其中Th細胞識別的是Ag肽MHCII類分子復合物,Tc細胞識別的是Ag肽MHCI類分子復合物。 2)雙信號:T細胞活化需要雙信號刺激。第一信號是APC表面的Ag肽MHC分子復合物與T細胞的TCR結合,其Ag刺激信號由CD3傳遞人細胞內;第二信號即協(xié)同刺激信號,是APC表面協(xié)同刺激分子(如:B71/B72、LFA3等)與T細胞表面協(xié)同刺激分子受體CD28、CD2等結合,相互作用后產生的。 3)CK:T細胞充分活化還需要CK的作用,如IL1,IL2,IFN,TNF等,這些CK由激活的APC和T細胞產生,它們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參與T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T細胞在這三種作用的刺激下才能充分活化、增殖和分化(分化為Th1或Th2細胞),才能發(fā)揮免疫效應。4.簡述IgG的特性和功能。答: IgG的血清含量最高,是唯一能主動穿過胎盤的Ig,對防止新生兒感染具有重要的自然被動免疫作用??煞譃?個亞類,即IgG1、IgG2、IgG3、IgG4。IgG1、IgG2、IgG3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是機體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是主要的抗感染抗體,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治療用的丙種球蛋白常以成人正常血清或胎盤血制成,其主要成分為IgG。一.單選題:1T細胞活化的第二信號是指: EACD4與MHCII類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BCD8與MHC一I類分子間的相互作用CIL-1與相應受體間的相互作用 DIL-2與相應受體間的相互作用 E協(xié)同刺激分子與相應受體間的相互作用2.參與調理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受體有: DAPHA受體 BConA受體 CIgE的Fc受體 DC3b受體 E抗原識別受體3.活化的人T淋巴細胞表達哪類MHC分子? CA只表達MHC-I類分子 B只表達MHC-類分子 C.同時表達 MHC-I、類分子 D同時表達MHC -、類分子 E同時表達MHC-I、類分子4.細胞間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EATc細胞殺傷腫瘤細胞 BM與Th細胞CTc細胞殺傷病毒感染細胞 DTh細胞與B細胞 ENK細胞與腫瘤細胞5.Thl細胞在Tc細胞活化中的作用是: BA協(xié)助傳遞第1信號 B分泌促進增殖、分化的細胞因子 C能促進Tc細胞TCR的表達 D促進Tc表達MHC-類分子 E促進Tc細胞釋放穿孔素二.簡答題:1、參與細胞免疫的細胞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1.DC,M等抗原遞呈細胞攝取、處理、遞呈抗原;2.TH細胞識別Ag-MHC-類分子,并分泌IL-2等細胞因子,促進T細胞增殖分化;通過釋放細胞因子IL-2、TNF-、IFN-等發(fā)揮效應。3.TC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特異性、受MHC限制).第十六章適應性免疫:B細胞體液免疫一.名詞解釋B細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其子代細胞均表達同一個IgV基因,但IgC基因(恒定區(qū)基因)的表達,在子代細胞受抗原刺激而成熟并增殖的過程中是可變的。每個B細胞開始時均表達IgM,在免疫應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隨后即可表達和產生IgG、IgA或IgE,盡管其IgV不發(fā)生改變。這個變化即為類別轉換。二.單選題:1.下列哪種細胞不參與體液免疫應答? EA. T淋巴細胞 B. B淋巴細胞 C. 巨噬細胞 D. 樹突狀細胞 E. 中性粒細胞2TI 抗原引起免疫應答的特點是: DA. 抗原需經巨噬細胞加工處理 B. 可產生各種類別的免疫球蛋白C. 可發(fā)生再次應答 D. 只引起體液免疫 E. 可以引起細胞免疫3.在抗體形成過程中,下列哪項敘述是錯誤的? BA. 漿細胞是產生抗體的細胞 B. B-1細胞活化沒有雙信號刺激 C. B細胞對TD抗原的應答需巨噬細胞和 Th細胞參加D. Th細胞和B細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約 E. 再次應答時抗體產生快、效價高4.再次應答時機體產生抗體的特點是: DA產量高 B親和力弱 C主要是IgM D潛伏期長 E維持時間短 5.免疫應答過程不包括: A A. B細胞在骨髓內的分化成熟 B. B細胞對抗原的特異性識別 C. 巨噬細胞對抗原的處理和呈遞 D. T、B細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E. 效應細胞和效應分子的產生和作用二.多選題1. 免疫細胞間相互作用受HLA-II類分子限制的是( ABD )A、巨噬細胞TH; B、BTH細胞; C、Tc腫瘤細胞; D、T細胞郎格罕細胞; E、Tc病毒感染細胞2. SmIgM是(ABDE )A. B細胞表面BCR; B.膜表面標志分子; C.MHCII類抗原; D.B細胞表面抗原; E.B細胞膜表面Ig第二十四章 免疫診斷單選題:1.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中AFP,應選擇的固相包被物是(c )A.已知AFP; B.酶標記AFP; C.抗AFP抗體; D.酶標記抗AFP抗體; E.待檢血清。2.能夠定量測定待檢物的免疫學試驗方法是( d )A.玻片凝集試驗; B.抗球蛋白試驗; C.對流免疫試驗; D.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E.間接凝集抑制試驗。3.不屬于抗原抗體反應的是( d )A.ELISA; B.錫克試驗; C.試管凝集試驗; D.E花環(huán)試驗; E.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多選題: 1.ELISA:( abcd )A.酶與相應底物作用產生顏色; B.抗原或抗體可以特異性吸附于固相載體上C.可以用酶標測定儀做定量分析; D.蛋白酶是其標記酶; E.間接法用于檢查未知抗原。二、問答題1、簡述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特點有:1)抗原抗體間的結合具有高度特異性。這種特異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決定基和抗體分子的超變區(qū)決定的,抗原抗體之間的互補程度越高,親和力越高。2)抗原抗體的結合為非共價鍵的可逆結合。在一定條件,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解離,解離后的抗原、抗體性質不發(fā)生改變。3)抗原和抗體只有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比例適宜的條件下出現肉眼可見反應。4)適宜的溫度、酸堿度、離子強度等能促進抗原抗體分子的緊密接觸,增加分子間引力,促進分子聚合。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主要有:1.反應物自身因素(如抗原、抗體);2.環(huán)境條件(如電解質、酸堿度、溫度及時間等)。2、免疫熒光技術(間接法)為什么比免疫熒光技術(直接法)應用更廣泛?答:免疫熒光技術(間接法)既能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空航天復合材料 課件知識點6 高熵合金基復合材料
- 會滾的汽車課件
- 剪輯技巧培訓課件
- 腫瘤科常用藥物臨床應用與管理
- 路基工程這知識培訓
- 2025年 安康市紫陽縣民歌藝術研究中心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2025年中國噴泉套件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前景機遇研判報告
- 小動物搬家課件
- 蛛網膜下腔出血疑難病例討論
- 紅血絲皮膚的成因及護理
- 2024年 黃岡市法院系統(tǒng)招聘審判輔助人員考試真題試題含答案
- 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歷史試題答案
- 公司消防網格化管理制度
- 外科換藥拆線技術規(guī)范
- 電子政務概論-形考任務5(在線測試權重20%)-國開-參考資料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裝-塑料管道
- 動力電池電氣元器件選型報告
- 人教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單詞表
- 精選小學數學教師招聘與進城考試試題(10套)
- 石膏板A1級燃燒性能報告
- 小型雕刻機結構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