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 醫(yī)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課 程 內 容,第一節(jié) 醫(yī) 院 感 染 第二節(jié) 清潔、消毒、滅菌 第三節(jié) 無 菌 技 術 第四節(jié) 隔 離 技 術 第五節(jié) 供應中心,學習目的與要求,識記: 1、正確陳述引發(fā)醫(yī)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2、正確陳述使用化學消毒劑的原則。 3、正確陳述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4、正確描述隔離原則及種類。,應用: 能正確的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醫(yī)院感染 能正確的應用消毒滅菌法: 能按規(guī)范要求完成常用無菌技術操作能規(guī)范熟練的洗手、刷手、穿脫隔離衣。,一、醫(yī)院感染的概念,第一節(jié)概述,醫(y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而出院 后發(fā)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 染。,(二)醫(yī)院感染的分類,通常根據(jù)感染發(fā)生的部位、病原體的種類和病原體的來源分類。,按感染發(fā)生部位分為: 呼吸、循環(huán)、消化、泌尿等系統(tǒng)部位的感染,按病原體的來源分為: 內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按病原體的種類分為: 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內 源 性 感 染,又稱難預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yī)院內遭受自身固有病原體侵襲而發(fā)生的醫(yī)院感染。 預防措施: (1)避免擾亂破壞病人的正常防御機制 (2)合理使用抗生素 (3)治療潛在病灶和帶菌狀態(tài) (4)采取保護性隔離和選擇性去污染措施,外 源 性 感 染,又稱可預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yī)院內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體侵襲而發(fā)生的醫(yī)院感染。(病原體來自病人體外) 預防措施: (1)醫(yī)務人員洗手 (2)物品的消毒、滅菌 (3)感染病人的隔離等,二、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原因,(一)個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損,1、生理因素:年齡、性別 2、病理因素:抵抗力、個體的意識形態(tài) 3、心理因素:情緒、暗示,(二)侵入性診治機會增加,中心靜脈置管 氣管切開 picc,中心靜脈置管,11,picc,氣 管 切 開,(三)環(huán)境因素 (四)抗生素濫用 (五)醫(yī)院衛(wèi)生設施、管理機制不完善,三、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條件,感 染 鏈,感染源: 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場所或宿主(人或動物),是導致感染的來源 傳播途徑: 是指微生物從感染源傳到易感宿主的途徑和方式 易感宿主: 是指對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患者自身 周圍的病人 病人家屬及探視者 醫(yī)院工作人員,條件致病菌,老鼠、蟑螂,設備、食品、垃圾 消毒不徹底的醫(yī)療器械 血液制品、藥物,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攜帶者,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動物感染源,醫(yī)院環(huán)境,感 染 源,直接接觸傳播 間接接觸傳播,污染的血液、血制品 輸液制品,接觸傳播,空氣傳播:飛沫傳播,飛沫核傳播等,消化道傳播:水和食物,注射、輸血、輸液傳播,傳播途徑,接觸傳播,嚴重慢性疾病; 免疫系統(tǒng)疾?。?皮膚粘膜屏障作用損害; 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接受介入性檢查、器官移植的病人; 休克、昏迷、術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嬰幼兒、產婦,易感宿主,四、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一)建立醫(yī)院感染管理機構, 加強三級監(jiān)控 (二)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 依法管理醫(yī)院感染 (三)落實醫(yī)院感染管理措施, 阻斷感染鏈 (四)加強醫(y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督促各級人員 自覺采取行動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醫(yī)務人員在醫(yī)院感染管理中 應履行的職責,1、定期參加預防與控制醫(yī)院感染的知識培訓 2、掌握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 3、加強手的清潔與消毒 4、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5、加強自我防護 6、發(fā)現(xiàn)醫(yī)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應及時查 明并上報。,第二節(jié) 清潔、消毒、滅菌,概 述,清潔(cleaning) 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而非殺滅微生物。 消毒(disinfec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除或殺滅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使消毒的對象達到無害化。 滅菌(steriliza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常用方法:水洗、機械去污和去污劑去污 適用范圍:醫(yī)院地面、墻壁、家具、醫(yī)療護理用具等物體表面和物品消毒、滅菌前的處理 特點:預防醫(yī)院感染最有效而花錢少、無化學污染的基本措施,清 潔,消毒的作用是相對而言的,受多因素影響 疫源地消毒:是指對存在或曾經存在疾病感染源的場所進行消毒,以殺滅或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隨時消毒:在病人或帶菌者周圍隨時進行消毒 終末消毒:在感染疾病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對隔離室的消毒 預防性消毒:是指在沒有明確的感染源存在情況下,對可能受到病原體污染的場所和物品所做的消毒,消 毒,滅菌是絕對概念 無菌物品:經滅菌處理的物品,滅 菌,二、消毒、滅菌的方法,概 述,物理消毒滅菌法,化學消毒滅菌法:浸泡法、噴霧法、擦拭法、熏蒸法,熱力消毒滅菌,光照消毒法,電離輻射滅菌法,微波消毒滅菌法,機械除菌法,干熱:燃燒、燒灼、干烤 濕熱:煮沸、低溫蒸汽、 流通蒸汽,日光曝曬 紫外線消毒法 臭氧滅菌燈消毒法,(一)物理消毒滅菌法,1、熱力消毒滅菌法 概念: 利用熱力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酶、細胞壁和細胞膜等,從而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可分為干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干熱消毒法和濕熱消毒法效果比較,干熱滅菌法,濕熱滅菌法,導熱速度 慢 快 穿透力 弱 強 消毒時間 長 短 所需溫度 高 低 破壞性 大 小 介質 空氣 空氣和水蒸氣,(1)干熱法,燃燒法 適 用:耐高溫、不需要保存的物品 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遠離易燃易爆物品、不可在火焰未 熄滅時添加乙醇或人離開、不能在 木板或木架上燃燒 貴重器械及銳利刀剪禁用此法 不得將引燃物扔入消毒的容器中,灼燒法,適 用 急用的搪瓷、金屬類用物,干烤法,適 用:耐高熱的物品 消毒:箱溫120140,時間1020min 滅菌:箱溫180,時間 2030min 注意事項: 物品洗凈不留污垢,保持干燥 物品包裝:不宜過大,高度不要超過2/3 物品放置:不重疊,不過滿 滅菌時不宜中途打開烤箱放入新的物品 滅菌時間從標準溫度時算起 打開時防止炸裂,(1)干熱法,(2)濕熱法,煮沸消毒 壓力蒸汽滅菌 低溫蒸汽消毒 流通蒸汽消毒,1)煮沸消毒法,簡單、方便、經濟、實用 適用:耐濕、耐高熱物品 要求:100,510分鐘 注意事項: 消毒前:物品洗凈,全部浸沒水中 消毒中:根據(jù)物品性質決定放入時間及消毒時間 水沸計時、加物重計;海拔每增高300m, 需延長消毒時間2min 消毒后:無菌取物、取出即用、過時重煮(4h),2)壓力蒸汽滅菌法,特點:溫度高、穿透力強,效果可靠 適用:耐高溫、耐高壓、耐潮濕的物品。,常用高壓滅菌器,壓力蒸汽滅菌法注意事項 清洗干燥:物品表面清潔、干燥 包裝合適:大小合適,不宜過緊,放置合理 盛裝物品的容器應有空 盡量排除滅菌器內的冷空氣 控制加熱速度,隨時觀察壓力及溫度 注意安全,專人負責 定期監(jiān)測滅菌效果,2、輻射消毒法,日光曝曬 紫外線消毒 臭氧滅菌消毒,紫外線消毒法,設 備:低壓汞石英燈管 殺菌波長:250270nm 用 途:空氣、物品表面、液體消毒 (1)空氣:每10m2用一盞30w燈,有效距離不超過2m 消毒時間為3060min (2)物表:30w、2560cm、2030min,物品應 攤開 (3)液體:水內照射法/水外照射法,水層厚度應小于 2cm,紫外線消毒法注意事項 保持燈管清潔:定期擦拭以除去灰塵和污垢 消毒條件:溫度2040,濕度40%60% 消毒時間:從燈亮57分鐘后開始計時 作好記錄:使用時間不超過1000h 加強防護:保護眼和皮膚,照射后應通風 定期監(jiān)測滅菌效果:強度70w/cm2,3、電離輻射滅菌法 4、微波消毒法 5、機械除菌法,(二)化學消毒滅菌法,作用原理: (1)菌體蛋白凝固變性 (2)干擾細胞酶的活性 (3)改變細胞膜通透性 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擦拭及熏蒸法,化學消毒滅菌法是利用化學藥物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或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所以的化學藥物稱消毒劑。,消毒劑的分類,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 1、堅持合理使用的原則 2、根據(jù)物品性能和微生物的特性選用合適的消毒劑 3、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 4、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fā)的要加蓋并定期測比重調整濃度,性質不穩(wěn)定者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 5、物品應先清潔、干燥,需全部浸入 6、消毒劑中不能放置紗布,棉花等物 7、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無菌蒸餾水或無菌生理 鹽水沖洗 8、熟悉消毒劑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員的防護,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 :大多數(shù)物品 擦拭法(rubbing) :物品表面、皮膚的消毒 噴霧法(nebulization):空氣、物表的消毒 熏蒸法(fumigation):空氣、物表、精密貴重儀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配制消毒液換算公式,45,eg :0.1%新潔爾滅溶液500ml , 需5%的新潔爾滅多少?,(消毒液用量消毒液濃度) 原液濃度,原液用量,常用化學消毒劑舉例,滅 菌 劑: 戊二醛 環(huán)氧乙烷 過氧乙酸 高、中效消毒劑:含氯消毒劑 乙 醇 碘 伏 低 效 消 毒 劑 :新潔爾滅,46,47,適用范圍: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和精密儀器 常用濃度: 2% 常用方法:浸泡法,消毒時間2045min,滅菌時間10h 注意事項: 密閉保存;定期檢測; 對碳鋼類制品有腐蝕性,浸泡前應防銹; 滅菌效果受ph影響大; 滅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無菌蒸餾水沖干擦干; 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應注意防護,戊二醛,48,適用范圍:電子儀器、光學儀器、書籍、皮毛、棉、 化纖、塑料制品、木制品、金屬、陶瓷、 橡膠制品、透析器、一次性診療用品等 環(huán)境要求:密閉 注意事項: 易燃易爆具毒性,密閉使用,環(huán)境通風; 儲存于陰涼通風、遠離火源、靜電處; 溫度40 ,濕度為60%80%; 物品滅菌前不可用生理鹽水清洗; 不可用于食品類、油脂類的滅菌,環(huán)氧乙烷,49,適用范圍:耐腐蝕物品、皮膚及環(huán)境等 常用濃度:0.05%1%,30min; 0.2%0.4%,3060min; 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噴灑 注意事項: 貯存于通風陰涼避光處,防高溫引起爆炸; 原液低于12%禁止使用; 對金屬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 現(xiàn)配現(xiàn)用,配制時忌與堿或有機物相混合; 加強防護、監(jiān)測,過氧乙酸,50,適用范圍:餐(茶)具、環(huán)境、水、疫源地等 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噴灑及干粉消毒等 注意事項: 密閉保存,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 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 不宜用于金屬制品、有色織物等的消毒; 如存在大量有機物,應延長時間/提高濃度; 消毒后的物品應及時用清水沖凈。,含氯消毒劑,51,適用范圍:皮膚、物品表面及醫(yī)療器械等 常用濃度: 70%75% 常用方法:涂擦、浸泡 注意事項: 密閉保存于避火處; 不適于手術器械滅菌; 使用濃度勿超過80%; 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創(chuàng)面消毒。,乙 醇,52,適用范圍:皮膚、粘膜、創(chuàng)面、物品等 常用濃度:0.5%2.0%:皮膚消毒; 0.05%:粘膜、創(chuàng)面消毒。 常用方法:涂擦、沖洗、浸泡 注意事項: 避光密閉保存于陰涼、干燥處; 宜現(xiàn)用現(xiàn)配; 皮膚消毒后勿需乙醇脫碘; 不能消毒金屬制品。,碘 伏,53,適用范圍:皮膚、粘膜、環(huán)境、物品等 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噴灑等 注意事項: 現(xiàn)用現(xiàn)配;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其消毒效果有影響; 有機物的存在影響消毒效果。,新潔爾滅,二、洗手與手的消毒,洗手技術 手的消毒,54,(一)洗 手 技 術,將雙手涂滿清潔劑并對其所有表面按序進行強有力的短時揉搓,然后用流水沖洗的過程稱洗手。 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種暫住菌,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的途徑。,55,【目的】 清除手上污垢和大部分暫住菌。 【操作前準備】 護士自身準備:衣帽整潔,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卷袖過肘。 用物準備:洗手池設備、清潔劑(通常為肥皂或 含殺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紙或毛巾 或干手機、盛放擦手紙或毛巾的容器 環(huán)境準備:清潔、寬敞。,56,洗手技術,【操作步驟】 準備:打開水龍頭,調節(jié)合適水流和水溫 濕手:濕潤雙手, 關上水龍頭并取清潔劑涂抹 揉搓雙手:按序揉搓雙手、手腕及腕上10cm, 持續(xù)15s 沖洗:打開水龍頭,流水沖凈 干手:關閉水龍頭,以擦手紙或毛巾擦干雙手 或在干手機下烘干雙手,57,58,【注意事項】 洗手方法正確,手的各個部位都需洗到、沖凈。 注意調節(jié)合適的水溫、水流,避免污染周圍環(huán)境。 洗手后,手上不能檢出致病性微生物。 醫(y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認真洗手: 進入和離開病房前; 接觸清潔物品前、處理污染物品后; 無菌操作前后; 接觸傷口前后; 護理任何患者前后; 上廁所前后。,59,(二)手 的 消 毒,【目的】 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預防感染與交叉感 染,避免污染無菌物品和清潔物品。 【操作前準備】 護士自身準備 用物準備 (1)洗手池設備。如無洗手池設備,另備消毒液和清 水各一盆。 (2)治療盤內盛:消毒劑或消毒液、盛放消毒劑或消 毒液的容器、清潔干燥小毛巾或避污紙、盛用過 小毛巾或避污紙的容器。如用刷手法另備刷手液、 已消毒的手刷、盛用過刷子的容器。 環(huán)境準備 清潔、寬敞,物品放置合理、取用方便。,60,【操作步驟】 涂擦消毒法 1、涂擦:用消毒劑依次涂擦雙手 方法為:手掌對手掌、手背對手掌、指尖對手 掌、兩手指縫相對互擦,每一步驟來回3次 2、干手:任其自干或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 或用干手機吹干,61,【操作步驟】 浸泡消毒法 浸泡:雙手完全浸入消毒液的液面以下并在消毒 液中,按涂擦消毒法互相揉搓2min 干手:任其自干或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干雙手或 用干手機吹干,62,【操作步驟】 刷手法 刷洗:用刷子醮洗手液,按前臂、腕部、手背、 手掌、手指、指縫、指甲順序徹底刷洗 沖凈:刷半分鐘,用流動水沖凈泡沫,使污水 從前臂流向指尖;換刷另一手,反復兩 次 (共刷2min) 干手: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干雙手,或用烘干 機吹干,63,【注意事項】 1、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 2、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消毒,消毒過程中不可污染干凈的 刷子、水龍頭、洗手液或消毒液等,不可濺濕工作服。 3、消毒完畢,手離開消毒液時避免接觸容器邊緣。 4、醫(y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必須進行手的消毒: 實施侵入性操作前; 護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新生兒前; 接觸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后; 接觸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護理傳染病患者后。,64,三、醫(yī)院清潔、消毒、滅菌工作,醫(yī)院用品的危險性分類 消毒、滅菌方法的分類 醫(yī)院選擇消毒、滅菌方法的原則 醫(yī)院日常的清潔、消毒、滅菌 醫(yī)院清潔、消毒、滅菌的監(jiān)測,65,(一)醫(yī)院用品的危險性分類,高度危險性物品: 凡需穿透皮膚、粘膜進入無菌組織的器材。需滅菌,首選壓力蒸汽滅菌 中度危險性物品: 接觸病人粘膜及破損皮膚的器材。需滅菌或高水平的消毒,最好用熱力消毒或選用性能良好的化學消毒劑 低度危險性物品: 僅與完整的皮膚接觸的器材。需清潔或低效消毒劑,66,67,(二)醫(yī)院常用物品的消毒滅菌方法 種類 消毒滅菌法 橡膠類(防粘) 搪瓷類(防脫瓷) 金屬類(防銹) 玻璃類(防碎) 布類(防霉) 塑料類(防老化) 器械類(防損),浸泡、煮沸 煮沸、浸泡、燃燒、壓力蒸汽 浸泡、煮沸、壓力蒸汽 煮沸、干烤、浸泡 壓力蒸汽 浸泡、環(huán)氧乙烷熏蒸 擦拭,(三)選擇消毒、滅菌方法的原則,根據(jù)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 根據(jù)污染微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 根據(jù)消毒物品的性質 嚴格遵守消毒程序。消洗消原則,68,(四)醫(yī)院日常清潔、消毒、滅菌工作,1、醫(yī)院環(huán)境表面:一般只需清洗、擦拭。 地面濕式清掃或消毒液濕拖、擦洗、噴灑 墻面可用含化學消毒劑的消毒液噴灑或擦拭 各類物品表面一般用清潔濕抹布或蘸取消毒液的抹布 進行常規(guī)擦拭或應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69,2、 醫(yī)院空氣消毒,70,71,醫(yī)院環(huán)境消毒評價,復習題,1.濕熱滅菌效率大于干熱滅菌效率,為什么? 2.紫外線如何正確地應用于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 3.如何定期監(jiān)測壓力蒸汽滅菌效果? 4.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及使用方法?,72,預習題,1.何謂無菌技術? 2.無菌區(qū)、非無菌區(qū)、無菌物品的概念? 3.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73,第三節(jié) 無 菌 技 術,一、 概 述,(一)無菌技術的概念,無菌技術(aseptic technique) 概念:指在醫(y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或防止無菌物品、無菌區(qū)域 被污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目的: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qū)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傳播給他人,其他基本概念 無菌區(qū)(aseptic area) 指經滅菌處理且未被污染的區(qū)域 非無菌區(qū)(non-aseptic area) 指未經滅菌處理,或雖經滅菌處理但又被 污染的區(qū)域 無菌物品(aseptic supplies) 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后保持無菌狀態(tài) 的物品,(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1、操作環(huán)境清潔、寬敞 操作環(huán)境應清潔、寬敞、定期消毒; 操作臺清潔、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無菌操作前半小時停止清掃工作、減少走動 2、工作人員儀表符合規(guī)范 無菌操作前,工作人員應戴好帽子和口罩; 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時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3、物品放置有序,標志明顯 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標志 明顯; 無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氣中; 無菌包外需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 無菌包的有效期一般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 一套無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4、操作中的無菌觀念 操作者身體應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 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治療臺面以上,不可跨越無菌區(qū); 取放無菌物品時,應面向無菌區(qū); 取用無菌物品時應使用無菌持物鉗; 非無菌物品應遠離無菌區(qū); 避免面對無菌區(qū)談笑、咳嗽、打噴嚏; 無菌物品一經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 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應予更換并重新滅菌; 一套無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三、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操作前準備】 了解操作項目及目的 進行何種護理操作,操作目的 護士自身準備 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準備 無菌物品存放合理 無菌包或容器外標簽清楚、在有效期內 操作環(huán)境準備 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目的】 用于取放和傳遞無菌物品 【評估】 操作區(qū)域和持物鉗 【用物準備】 常用的有三叉鉗、卵圓鉗和長、短鑷子四種。 每個容器只放一把無菌持物鉗,有兩種存放方法: 濕式保存法:容器深度與鉗長度比例適合,消毒液面浸沒軸節(jié)以上23cm或鑷子長度的1/2 干燥保存法:保存在無菌干罐內,無菌持物鉗,【注意事項】 取放時,不可污染持物鉗; 使用時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 使用后應立即放回容器內 就地使用,到遠處取物時,應將持物鉗和容器一起 移至操作處; 不可用無菌持物鉗夾取油紗布; 不可用無菌持物鉗換藥或消毒皮膚; 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容器定時清潔、滅菌,同時更換 消毒液;浸泡保存時,一般7天更換一次,使用頻率較高的 部門應每天消毒;干燥保存法,4h更換一次,【目的】 放置無菌物品并保持無菌狀態(tài) 【評估】 環(huán)境和無菌容器 【用物準備】 常用的無菌容器有: 無菌盒、罐、盤及儲槽等, 無菌容器內盛治療碗、棉球、紗布等 無菌持物鑷或鉗、盛無菌物品的容器,無 菌 容 器,【注意事項】 手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容器底部 手勿觸及蓋的邊緣及內面,蓋子內面向上置于穩(wěn)妥處 夾取無菌物品時,持物鉗和無菌物品不可污染 避免容器的無菌物品在空氣中暴露過久 無菌物品一經取出,雖不使用,也視為污染 無菌容器應定期消毒滅菌,一般有效期為7天,【目的】 保持無菌物品的無菌狀態(tài) 【評估】 操作區(qū)域和無菌包 【用物準備】 無菌包:內包無菌治療巾、敷料、器械等 無菌持物鉗、盛放無菌包內物品的容器或區(qū)域 治療盤、記錄紙、簽字筆,無菌包的使用,無菌包包折法,【注意事項】 打開包布時手僅能接觸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觸及包布內面,不可跨越無菌面 包內物品未用完,應按原折痕關包,系帶橫向扎好,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24小時內有效 如包內物品超過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則需重新滅菌,【目的】形成無菌區(qū)域以放置無菌物品,供治療護理用 【評估】操作區(qū)域和操作盤 【用物準備】 無菌持物鉗、盛放治療巾的無菌包、無菌物品 治療盤、記錄紙、簽字筆 (治療巾折法:縱折法、橫折法 ),鋪無菌盤,94,【注意事項】 鋪無菌盤的區(qū)域必須清潔、干燥、寬敞 鋪盤時避免手、衣袖等觸及無菌巾內面 無菌包避免潮濕 無菌盤有效時間不超過4小時,【目的】供無菌操作使用 【用物準備】 無菌溶液、啟瓶器、彎盤 盛裝無菌溶液的容器 治療盤內盛棉簽、消毒溶液、記錄紙、簽字筆,取無菌溶液,【注意事項】 取藥前仔細檢查、核對 開瓶時手不可觸及瓶口和瓶塞內面 倒溶液時,勿沾濕瓶簽,勿使瓶口接觸容器口周圍 不可將物品伸入到無菌溶液瓶內蘸取溶液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內 已開啟的溶液瓶內的溶液,可保存24小時,【目的】 在進行嚴格的醫(yī)療護理操作時確保無菌 效果,保護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免受感染 【評估】 操作環(huán)境和無菌手套的型號與有效期 【用物準備】 無菌橡膠手套 彎盤,戴、脫無菌手套,【注意事項】 選擇合適手掌大小的手套尺碼; 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 戴手套時,防止手套外面(無菌面)觸及任何非無菌 物品,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 套的內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的外面; 發(fā)現(xiàn)手套有破損,應立即更換; 戴手套后始終雙手保持在腰部或操作臺面以上視線 范圍; 操作結束后如果有血或污染嚴重,應先沖洗 脫手套時應翻轉脫下,避免強拉,100,復習題,1.下列情況是否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為什么 (1)使用已滅菌三周的導尿包。 (2)潮濕的無菌包,晾干后使用。 (3)鋪無菌盤,將上層無菌巾扇形折疊,開口邊向內。 (4)用棉簽蘸取無菌瓶內溶液拭傷口。 (5)取無菌鑷時,鑷尖端向上。 (6)用已戴手套的手碰另一手套的外側面。,第四節(jié) 隔 離 技 術,一、概 述,隔離(isolation) 概念:將傳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點,暫時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 目的:切斷感染鏈中三者的聯(lián)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員及媒介物中擴散 。,103,(一)隔離區(qū)域的劃分及隔離要求,工作區(qū)的劃分 1、清潔區(qū):凡病人不進入、未被病原體污染的 區(qū)域,如治療室、值班室等 2、半污染區(qū):有可能污染的區(qū)域,如醫(yī)護辦公 室、病區(qū)內的走廊等。 3、污染區(qū):病人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區(qū)域,如病 房、患者洗手間等。,104,(二)傳染病區(qū)隔離單位的設置,傳染病區(qū)應與普通病區(qū)分開,遠離公共場所 傳染病區(qū)由隔離室和其他輔助房間構成 傳染源、非傳染源使用不同的出入口:入口處有更衣?lián)Q鞋的過渡區(qū)、備有隔離衣、口罩、帽子、手套等;出口處有洗手、處理廢棄物的裝置 同種病人同住一室,單間用于未確診、已確診混合感染或危重病人具強烈傳染性者,105,二、隔 離 原 則,1、隔離標志明確,衛(wèi)生設施齊全 2、進出隔離室符合要求 3、分類處理隔離室內物品 4、每日消毒隔離室環(huán)境 5、加強隔離患者心理護理 6、掌握解除隔離的標準 7、加強終末消毒處理:病人、個人用物、病室單位,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甘肅省徽縣人民醫(yī)院公開招聘護理工作人員試題帶答案詳解
- 計算機病毒教學課件
- 2025年硝基化合物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4年中國金剛線行業(yè)調查報告
- 2025年中國高彈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重質碳酸鈣濕漿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豪華型蒸汽房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剪切設備市場分析報告
- 2024年中國三嗪環(huán)行業(yè)市場調查報告
- 人工智能應用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DB43T 876.9-2015 高標準農田建設 第9部分:建后管護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英語期中復習之Unit1~unit4語法復習及練習(譯林版)
- 出國擔保書范文分析
- 國家漢語主題詞表
- eos5ds-5dsr-im6-zh-佳能相機說明書
- 酒吧管理-酒吧各級運營流程
- Peabody粗大運動評定表
- 九年級上冊英語書譯林版單詞表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技術備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