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鴻全優(yōu)設(shè)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第10課離騷(節(jié)選)講解與例題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_第1頁
【志鴻全優(yōu)設(shè)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第10課離騷(節(jié)選)講解與例題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_第2頁
【志鴻全優(yōu)設(shè)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第10課離騷(節(jié)選)講解與例題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_第3頁
【志鴻全優(yōu)設(shè)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第10課離騷(節(jié)選)講解與例題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0 離騷(節(jié)選)1通過鑒賞離騷的優(yōu)美詩句,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感、憂民意識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2能夠準確理解屈原詩中的“香草”“美人”的比喻義,把握移情于物的寫作手法,并能運用這一手法進行片段習作。1連線作者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他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zhuǎn)變?yōu)閭€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他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20世紀中期,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尊崇。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詩人,他留存下來的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這些作品揭露了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堅貞不屈的精神。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2探尋背景關(guān)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背景,爭論的焦點之一:它是創(chuàng)作于屈原被楚懷王疏遠之時,還是創(chuàng)作于流放中。史記里說,年輕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的讒害,楚懷王因而疏遠了他,他“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而報任安書里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彼抉R遷對同一事件的表述明顯存在著矛盾。不管如何,離騷屬于屈原志不得申,又心系國事的憂憤之作是不爭的事實。1識字注音(1)重點字苗裔(y)揆(ku)搴阰之木蘭(qin p) 肇錫(zho)扈江離(h) 辟芷(zh)騏驥(q j) 朕(zhn)孟陬(zu) 兮(x)(2)多音字2字形辨認3通假字(1)肇錫余以嘉名(同“賜”,賜給)(2)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幽僻)(3)來吾道夫先路(同“導”,引導)4一詞多義5古今異義(1)紉秋蘭以為佩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2)恐美人之遲暮古義:喻指君主。今義:美貌的女子。(3)春與秋其代序古義:遞相更替。今義:代替序言的文章。(4)恐年歲之不吾與古義:時光,歲月。今義:年紀,年代,年成。6詞類活用(1)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名詞活用作動詞。名:取名;字:取字)(2)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美質(zhì))(3)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名詞作狀語。朝:在早晨;夕:在晚上)(4)不撫壯而棄穢兮(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穢惡之行)(5)紉秋蘭以為佩(動詞活用作名詞,佩戴在身上的飾物)7特殊句式(1)肇錫余以嘉名(介賓短語后置句)(2)恐年歲之不吾與(賓語前置句)1屈原自敘家世、生日、名字,有何意圖?提示:意在說明自己與楚王是同宗,既表現(xiàn)詩人對祖先的敬仰和崇拜,又說明對楚國的興亡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出身不凡,降生時刻也不凡。自己降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名字也尊貴,絕非一般,是父親兆卦賜予的。詩人敘說這部分內(nèi)容時,表現(xiàn)出高度的莊重自愛。2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提示: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純潔、感情的強烈,這個形象遠遠地超出于流俗和現(xiàn)實之上。全詩始終貫穿著詩人以理想改造現(xiàn)實的頑強斗爭精神。3這首詩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提示:屈原既注重內(nèi)美修潔,又注意外美修飾。注意外美修飾,所以要塑造采摘花木、披掛香草、高冠長佩,集眾美于一身的形象。“奇服”“紉秋蘭以為佩”既是屈原追求外美的表現(xiàn),亦是潔身自好的象征。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正直、善良、忠誠、公正無私、堅持真理、熱愛祖國這些美德和情操,才是高尚的、美好的人,反之就是卑鄙丑惡的小人。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在離騷里具體表現(xiàn)為賦予抒情主人公美名、美德、美政理想。并以美人、美物等來象征明志。1作者在離騷的開篇突出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提示:開篇在內(nèi)容上突出了詩人的品質(zhì)。詩人不僅具有“內(nèi)美”(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而且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質(zhì)和才能)。這樣寫的作用主要是表達作者出身高貴,與楚王是同根,楚國是他的祖國,愛國是其內(nèi)在的美好品質(zhì);突出其自身的高潔,同時也表明屈原與現(xiàn)實的抗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不屈精神。2詩中寫到的“江離”“辟芷”“秋蘭”“木蘭”“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義?這些事物在詩中有什么表達效果?提示: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詩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節(jié)操,表現(xiàn)了詩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始終保持高潔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把這些事物寫進詩中,一方面使詩歌的表達更為含蓄,富有韻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這是屈原詩歌的一大特色。3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在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提示:面對現(xiàn)實,詩人非常焦慮:“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對一心報國的志士而言,最令人擔憂的是時光如流水逝去,而沒有機會把美好的品質(zhì)和超凡的才能獻給國家!另一方面,詩人更是充滿憂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美人”在這里指君王。君王昏聵誤國,保守落后,政治混亂。詩人雖懷有一腔熱忱,無奈“美人”不識。詩人在發(fā)出“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的勸告后,又以昂揚的斗志發(fā)出呼喊:“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詩人想像駕著駿馬奔向遠方,他熱情地回首,望著徘徊無路的楚王,高喊著“隨我來吧,我當為君在前面帶路”。詩人崇仰真理,有著高尚的人格,所以他當仁不讓地以君主的引路人自居。怎樣看待屈原的“美政”理想?提示:觀點一:屈原的思想過于理想化,他并沒有全面地考慮當時楚國的社會實際,而只是從自己的角度設(shè)計楚國的未來,所以他的所謂“美政”理想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觀點二:屈原的理想“可欲而不可行”,他只是從自己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中獲取治國之策,但這些東西已隨著時代的前進變得落伍了,再加上屈原的思想又不能與時俱進,因而才制訂出一套脫離實際的治國方案。其后的商鞅變法則是從秦國的實際出發(fā),制定改革方案,所以取得了成功。觀點三:屈原的精神、節(jié)操是一種高尚的象征,所以千百年來為國人所推崇。但是,屈原的思想太幼稚,因為他的思想更多的是源于書齋,源于歷史,沒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楚國當時君主昏庸、小人當?shù)酪约皯?zhàn)國時代諸侯混戰(zhàn)的現(xiàn)狀,都決定了他的“美政”理想無法實現(xiàn)。1比喻、象征手法的廣泛運用。詩中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形象地表明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2語言富有韻律感、音樂性。(1)隔句押韻:“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中“度”“路”是韻腳。(2)普遍使用語氣詞“兮”:在詩中,一般是兩句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間,增加了停頓,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3)大量使用對偶句:“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等句,句式整齊,情文并茂。2浪漫主義手法和比興手法的運用。(1)浪漫主義手法的巧妙運用。詩人盡情地發(fā)揮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愛好表達心志?!办杞x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把現(xiàn)實的背景與虛設(shè)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而詩人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又向人們展示了其堅貞不屈的精神。(2)比興手法的運用?!耙涝娙∨d,引類比喻?!痹娊?jīng)中的比興傳統(tǒng)在離騷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而以比喻最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懷王,把比興與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合而為一,使詩中的意象具有了象征意義。導練目標移情手法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shù)特色,這種方法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景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運用移情手法,寫一篇寫景抒情的短文,300字左右。創(chuàng)意激活首先,移情入景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景物上,借景物把看不見的情表現(xiàn)得具體、鮮明、生動、形象,因此,必須處理好情與景的色彩問題。移情入景時,應(yīng)使感情的色調(diào)與景物的色調(diào)有種邏輯關(guān)系。其次,要注意選擇適當?shù)谋磉_手法。移情入景時,若適當選用擬人等手法,則既能突出“移情”的特點,也容易把景物與情感結(jié)合,使描寫更為生動、傳神。范例展示聽雨書房里到處堆滿了書,桌子、椅子、窗臺和小床都成了書的地盤,狹小的空間顯得有些擁擠。拉開窗簾,才發(fā)覺外面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本能地拿起一本我愿意活在宋朝讀起來,不知道為什么,我心底的宋朝總是濕漉漉的。喜歡柳永極具特點的淺吟低唱,“雨意云情,酒心花態(tài),孤負高陽客”,“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喜歡范仲淹慷慨豪壯之中的俠骨柔情,一曲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一曲漁家傲滴落了多少“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還喜歡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奇怪的是它們都被雨水打濕了,將一身疲憊的偽裝脫得干干凈凈。聽著窗外雨滴打在燈箱上的聲音,在潮濕的夜里讀潮濕的詩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過,在雨季里不能泡得太久,否則會感覺到窒息般的難受。天亮的時候,雨停了。抬起頭才發(fā)覺,一株報春花正抖落身上的雨滴,露出浴后新放的花蕊,夾雜著一股書香味,穿透玻璃窗向我走來。話題集錦(1)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本材料適用于_、_等話題的寫作。提示:時光易逝,青春難再;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屈原在離騷中反復(fù)渲染自己高貴的身份,強調(diào)自己的“內(nèi)美”“修能”,體現(xiàn)了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和自我意識的覺醒,更表明了他高尚的人格追求。屈原高歌“來吾道夫先路”,當仁不讓,愿成為君主的引路人,這表達了其雖遭厄運仍堅守高尚品格,堅信真理的執(zhí)著精神。屈原保持著高潔的志向和獨立的人格尊嚴,如一盞長明燈,照亮了中國歷史的漫漫長夜。本材料適用于_、_、_、_等話題的寫作。提示:偉大的人格與尊嚴;追求;修養(yǎng);志向與理想。(3)屈原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潔的人格、強烈的愛國情感、頑強的斗爭精神感動了世界,讓世人敬仰。他身遭數(shù)度貶謫,仍苦苦求索,當殘酷的現(xiàn)實終于使理想破滅時,他不惜以身殉志,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感慨和人生的啟迪。本材料適用于_、_、_等話題的寫作。提示:逆境與奮斗;困難與求索;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佳作片段當黎明還在不斷孕育的時候,你就摸到了光亮的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