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王戎的才、情、偽.doc_第1頁
論王戎的才、情、偽.doc_第2頁
論王戎的才、情、偽.doc_第3頁
論王戎的才、情、偽.doc_第4頁
論王戎的才、情、偽.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為網(wǎng)絡(luò)收集精選范文、公文、論文、和其他應(yīng)用文檔,如需本文,請下載-論王戎的才、情、偽本文從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上傳到平臺為了幫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按鈕下載本文檔(有償下載),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據(jù)世說新語、晉書等文獻,王戎呈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復(fù)雜而矛盾,總括而言,有才、情、偽三方面特點。一、其才(一)聰慧之才王戎六七歲時,“嘗與群兒嬉于道側(cè),見李樹多實,等輩兢趣之,戎獨不往?;騿柶涔?,其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币粋€六七歲的孩子能夠抑制住自己的欲望,不盲目跟風(fēng),而是冷靜地分析事物,最終得出“苦李”的結(jié)論,著實令人贊嘆。又如世說新語雅量“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魏明帝“自閣上望見,使人問姓名而異之”。( 此事復(fù)見晉書列傳第十三)這要是換作今日,我們不得不為這個七歲小孩捏把汗吧!晉書王戎傳有這樣的記載“: 阮籍與渾為友。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后出。謂渾曰: 濬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比罴J為與王渾交談不如與其子王戎交談,生子如此,王渾也該欣慰了。(二)軍政之才軍事之才表現(xiàn)在王戎帶兵伐吳之時,晉書列傳第十三載“遷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受詔伐吳。戎遣參軍羅尚、劉喬領(lǐng)前鋒,進攻武昌,吳將楊雍、孫述、江夏太守劉朗各率眾詣戎降。戎督大軍臨江,吳牙門將孟泰以蘄春、邾二縣降。吳平,進爵安豐侯,增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王戎受命伐吳,成功說服吳將歸降,并因平吳有功,被封為安豐侯。“戎渡江,綏慰新附,宣揚威惠。吳光祿勛石偉方直,不容皓朝,稱疾歸家。戎嘉其清節(jié),表薦之。詔拜偉為議郎,以二千石祿終其身。荊土悅服。征為侍中?!苯祬呛螅跞謸嵛繀堑刂?,恩威并施。吳國有個官員叫石偉,為人正直,但吳主不用,他便稱疾歸家,而王戎嘉獎,并上表舉薦他,朝廷封石偉為議郎,使其終身享受二千石的俸祿,從此荊土悅服,王戎被征為侍中。王戎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現(xiàn)在“甲午制”上,晉書列傳第十三載“戎始為甲午制,凡選舉皆先治百姓,然后授用”。這是王戎在晉朝在主事吏部時的舉措,所謂“甲午”即是官員任用之前有一段考察期,留任與否取決于考察期內(nèi)的治政實效。先讓候備官員去地方鍛煉三年,再根據(jù)考核情況依次授官,考核不良則不錄用。這一制度雖然未能推行長久,但也算首倡之舉,時至今日,仍有借鑒意義。(三)鑒事識人之才王戎眼力卓絕、判斷準(zhǔn)確。這在當(dāng)時之人群中已有結(jié)論:“阿戎了解人意”、“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王安豐眼燦燦如巖下電”,“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玄著”。由此可窺見一斑。至于具體事例,還有,“鐘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薄白宓芏赜懈呙?,戎惡之。敦每候戎,輒托疾不見。敦后果為逆亂。其鑒嘗先見如此。”“初,孫秀為瑯邪郡吏,求品于鄉(xiāng)議。戎從弟衍將不許,戎勸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誅,而戎、衍獲濟焉”。王戎善于品鑒人物,經(jīng)他預(yù)斷的人往往果如所言,這點受到當(dāng)時人們的稱贊。二、其情王戎是有真情乃至深情厚意之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王戎的一往情深在對待親人、愛人、友人中都有深切地體現(xiàn)。(一)對待親人據(jù)說王戎的祖上王祥是孝子,有“臥冰求鯉”的故事,此事被載入“二十四孝”。世說新語德行有曰:“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shù)省王、和不?聞和哀毀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yīng)憂嶠,而應(yīng)憂戎。”對于父母的大喪,兒女出于本性,哀婉痛絕必是難免,而按規(guī)定禮儀周備,則未免做作。和嶠與王戎同時以孝顯,但和嶠的做法合乎禮法,王戎的做法更合乎情誼,和嶠是盡孝道而不毀生,王戎卻是毀生以盡孝道,如此,內(nèi)外相形,高下自見。另世說新語傷逝載:“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王戎“情之所鐘,正在我輩”。一語表現(xiàn)出一個普通父親對兒子的眷顧。(二)對待愛人愛情也是王戎真情流露的重要方面。王戎對妻子的深厚感情主要表現(xiàn)為對妻子的謙讓?!巴醢藏S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fù)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dāng)卿卿!遂恒聽之?!蓖跞值钠拮映7Q王戎為“卿”,這在當(dāng)時是不合乎禮法的,但她的妻子說:“因為親你、愛你,所以才稱你為卿,我不稱呼你為卿,誰該稱呼你為卿呢?”于是王戎便一直讓他的妻子稱呼他為“卿”,這也是詞語“卿卿我我”的來源。這說明王戎與妻子感情非常深厚,即使妻子以不合乎禮法的稱謂稱呼他,他也完全能夠謙讓她。(三)對待友人王戎身列竹林七賢之一,與諸君子交游,彼此間有深情厚意。世說新語排調(diào)中說“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fù)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fù)可敗邪?”通過阮籍與王戎幽默風(fēng)趣的對話,可以看出王戎與六賢間的深厚友情。世說新語傷逝中還有這樣一段描寫:“王濬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jīng)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竹林之游,亦預(yù)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絆。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王戎做官后與當(dāng)年的竹林之友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且高處不勝寒。重游故地,驀然回首,那些人已不在了?!敖焙汀板恪边b相呼應(yīng),王戎發(fā)此感慨,足見其至情至性。三、其偽王戎的“偽”,主要是就其缺陋之處與之前的真“才”“情”相悖而論,這是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折射出王戎性格的復(fù)雜與矛盾。(一)不近人情,吝嗇貪財晉書王戎傳記載:”子萬,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币驗閮鹤由鷣矸逝?,王戎為了省錢竟然讓他一直食糟糠,這實在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類似的還有:“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后更責(zé)之”;“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qū)宅、僮牧、膏田、水礁之屬,洛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王戎女適裴,貸錢數(shù)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叭謴V收八方園田水碓,周偏天下?!?二)保位升官,喪失政治操守司馬炎死后,在外戚楊、賈之爭中,王戎左右搖擺。賈氏得勢,他立即與賈、郭通親。賈后得勢,重用名臣和心腹,任王戎掌機要。此后,王戎把一門心思全用在保位升官上,官位步步升遷。晉書列傳十三記載:“自經(jīng)典選,未嘗進寒素,退虛名,但與時浮沈,戶調(diào)門選而已。尋拜司徒,雖位總鼎司,而委事僚寀。間乘小馬,從便門而出游,見者不知其三公也?!蓖跞蛛m然位列三公,但對重大政治事件卻不聞不問。在錄用官吏時,既不選才任能又不清污除垢,而是一昧地隨波逐流,僅實行一種以家世出身為準(zhǔn)繩的士族門閥制度。這說明王戎雖參與政權(quán),卻“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此等行為卻還成為當(dāng)時為官者的典范,真是不可理喻!八王之亂時,王戎身為太子太傅,“茍媚取容,屬愍懷太子之廢,竟無一言誆諫”,為時人所不齒。齊王冏反叛, 河間王颙、成都王穎要誅殺齊王冏,王戎獻計讓齊王歸降, 結(jié)果招殺身之罪,最后危急關(guān)頭,“偽藥發(fā)墮廁,得不及禍”。王戎靠假裝藥力發(fā)作,掉進茅廁才免于一死。此刻在他心中,似乎只有個人之盛衰,而無國家之興亡。因而在具體的政治活動中便表現(xiàn)出極端的無立場、無原則、無是非。這就是官場上的王戎,雖然累居要職,身負國家重任卻一切充耳不問。在亂世中只為明哲保身,而失去了政治操守,他的這些行徑遭到許多正直士人的鄙視。四、關(guān)于“偽”與“才”、“情”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什么王戎前后性格會呈現(xiàn)如此之大的差異顯得矛盾重重呢?目前學(xué)界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王戎是出身于名門望族的君子,是不會如此吝嗇的,這不符合常理,他的吝嗇做法是一種韜光養(yǎng)晦之法,是為了掩人耳目以求生存。因為魏晉時代是個戰(zhàn)亂的年代,政治動蕩,百姓性命朝不保夕。在此情景下,聰慧的王戎為減少統(tǒng)治者的猜忌,故意沉迷酒色聲馬之中以逃避當(dāng)權(quán)者的猜忌,正類似于阮籍借醉酒拒絕為司馬氏服務(wù)。另一種認為儉嗇鄙陋就是王戎性格中的一面,他自然流露,不虛偽不做作,受世人所譏,卻并不在意,彰顯魏晉時代是一個個性解放的時代,是一個表現(xiàn)真性情的時代。以上說法皆有其合理之處,但難免有各執(zhí)一詞之嫌。我們認為,王戎“偽”的特征是其刻意之舉,是被逼無奈,與其“才”“情”二性并不矛盾,“偽”的特點是由時代、自身、人性的因素造就的。首先,時代思潮及氛圍。魏晉時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國家分裂,政局動蕩,天災(zāi)人禍不斷,這種時代背景使得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但是在這個黑暗的時代,卻意外地成為了思想和個性的光明時代,一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學(xué)思潮,而這一思潮的根本內(nèi)涵即是對個人以及個性價值的尊重。這個時期的知識分子的個性鮮明,文史界稱之為“魏晉風(fēng)流”?!爸窳制哔t”就是“魏晉風(fēng)流”的典型代表,王戎作為這些代表中的一員,表現(xiàn)在他的性格中,就是恣肆怪誕。況且,在一個黑暗的政治社會里生存,必然要懂得伸曲之術(shù),不然就如孔融、何晏、嵇康等名士一樣被屠戮,試問,聰明的王戎又怎么會不懂得在亂世中生存之理呢?對于王戎的明哲自晦,古人如戴逵、孫盛等早已有論斷。由此看來,王戎深諳處世之道,放大儉嗇之陋行以偽裝,使自己免受災(zāi)禍,在夾縫中安身立命,這是明哲保身以全身而退的不得以之舉。其次,王戎自身因素。王戎前后言行變化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他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變。在殘酷的社會里,人的靈魂往往被扭曲;而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則使得人們追名逐利,陷入了難以回頭的險惡仕途。實際上,王戎后期的不理政事,目的就是為了生存。由于統(tǒng)治者和時局的雙重壓迫,他不得不采取明哲保身的辦法,以求全身而退。自全的心態(tài),可以說是當(dāng)時人們一種普遍心理行為,竹林七賢如向秀等也都是這種心理。在統(tǒng)治極度黑暗、時局極度混亂的環(huán)境,各種人間慘劇隨時可能發(fā)生,為求安身立命,人們都謹慎觀望,唯恐輕舉妄動。王戎后來的言行與早期的名士風(fēng)度不相符合,因此后人評價他的時候都是以負面批判居多。但是,王戎在性命朝不保夕的的環(huán)境中,唯一能做的就是謹言慎行。這一點,對于我們理解王戎前后期言行的反差之大是極有幫助的。人性的普遍弱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類本身就是復(fù)雜矛盾的綜合體。如劉邦雄才偉略、慧眼識人,卻有貪好財色的缺點;曹操文武全才,一代梟雄,可是他奸詐多疑卻常常被人所譏;隋煬帝文采蜚聲,經(jīng)營南北,可是他的好大喜功卻斷送了他的王朝;唐玄宗銳意進取,促唐極盛,卻因女色聲馬險遭覆國文人史家們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才在古往今來的文史著作中融入了這一人性矛盾的觀點,塑造出多面多樣、矛盾復(fù)雜的人物,也正是這種人物形象的復(fù)雜性使我們感覺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因此,人性上普遍的弱點也是造成王戎“偽”的重要因素。自全心態(tài),可以說是魏晉士人的一種普遍的心理態(tài)勢。潘尼才會發(fā)高論寫出安身論一文來曲折地反映這種世態(tài)人心。羅宗強先生說:“士之自全心理表現(xiàn)于行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