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_第1頁
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_第2頁
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_第3頁
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_第4頁
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外譜圖解析基本知識 基團頻率區(qū) 中紅外光譜區(qū)可分成4000 cm-1 1300(1800) cm-1和1800 (1300 ) cm-1 600 cm-1兩個區(qū)域。最有分析價值的基團頻率在4000 cm-1 1300 cm-1 之間,這一區(qū)域稱為基團頻率區(qū)、官能團區(qū)或特征區(qū)。區(qū)內的峰是由伸縮振動產(chǎn)生的吸收帶,比較稀疏,容易辨認,常用于鑒定官能團。 在1800 cm-1 (1300 cm-1 )600 cm-1 區(qū)域內,除單鍵的伸縮振動外,還有因變形振動產(chǎn)生的譜帶。這種振動基團頻率和特征吸收峰與整個分子的結構有關。當分子結構稍有不同時,該區(qū)的吸收就有細微的差異,并顯示出分子特征。這種情況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因此稱為指紋區(qū)。指紋區(qū)對于指認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很有幫助,而且可以作為化合物存在某種基團的旁證。 基團頻率區(qū)可分為三個區(qū)域(1) 4000 2500 cm-1 X-H伸縮振動區(qū),X可以是O、N、C或S等原子。 O-H基的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3650 3200 cm-1 范圍內,它可以作為判斷有無醇類、酚類和有機酸類的重要依據(jù)。 當醇和酚溶于非極性溶劑(如CCl4),濃度于0.01mol. dm-3時,在3650 3580 cm-1 處出現(xiàn)游離O-H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形尖銳,且沒有其它吸收峰干擾,易于識別。當試樣濃度增加時,羥基化合物產(chǎn)生締合現(xiàn)象,O-H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向低波數(shù)方向位移,在3400 3200 cm-1 出現(xiàn)一個寬而強的吸收峰。 胺和酰胺的N-H伸縮振動也出現(xiàn)在35003100 cm-1 ,因此,可能會對O-H伸縮振動有干擾。 C-H的伸縮振動可分為飽和和不飽和的兩種: 飽和的C-H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3000 cm-1以下,約30002800 cm-1 ,取代基對它們影響很小。如-CH3 基的伸縮吸收出現(xiàn)在2960 cm-1和2876 cm-1附近;R2CH2基的吸收在2930 cm-1 和2850 cm-1附近;R3CH基的吸收基出現(xiàn)在2890 cm-1 附近,但強度很弱。 不飽和的C-H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3000 cm-1以上,以此來判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不飽和的C-H鍵。 苯環(huán)的C-H鍵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3030 cm-1附近,它的特征是強度比飽和的C-H漿鍵稍弱,但譜帶比較尖銳。 不飽和的雙鍵=C-H的吸收出現(xiàn)在30103040 cm-1范圍內,末端= CH2的吸收出現(xiàn)在3085 cm-1附近。 叁鍵CH上的C-H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更高的區(qū)域(3300 cm-1 )附近。(2) 25001900 cm-1為叁鍵和累積雙鍵區(qū),主要包括-CC、 -CN等叁鍵的伸縮振動,以及-C =C=C、-C=C=O等累積雙鍵的不對稱性伸縮振動。 對于炔烴類化合物,可以分成R-CCH和R-C C-R兩種類型: R-CCH的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21002140 cm-1附近; R-C C-R出現(xiàn)在21902260 cm-1附近; R-C C-R分子是對稱,則為非紅外活性。 -C N 基的伸縮振動在非共軛的情況下出現(xiàn)22402260 cm-1附近。當與不飽和鍵或芳香核共軛時,該峰位移到22202230 cm-1附近。若分子中含有C、H、N原子, -C N基吸收比較強而尖銳。若分子中含有O原子,且O原子離-C N基越近, -C N基的吸收越弱,甚至觀察不到。(3) 19001200 cm-1為雙鍵伸縮振動區(qū) 該區(qū)域重要包括三種伸縮振動: C=O伸縮振動出現(xiàn)在19001650 cm-1 ,是紅外光譜中 特征的且往往是最強的吸收,以此很容易判斷酮類、醛類、酸類、酯類以及酸酐等有機化合物。酸酐的羰基吸收帶由于振動耦合而呈現(xiàn)雙峰 苯的衍生物的泛頻譜帶,出現(xiàn)在20001650 cm-1范圍, 是C-H面外和C=C面內變形振動的泛頻吸收,雖然強度很弱,但它們的吸收面貌在表征芳核取代類型上有 一定的作用。 指紋區(qū)(1) 1800(1300) cm-1 900 cm-1區(qū)域是C-O、C-N、C-F、C-P、C-S、 P-O、Si-O等單鍵的伸縮振動和C=S、S=O、P=O等雙鍵的伸縮振動吸收。 其中:1375 cm-1的譜帶為甲基的dC-H對稱彎曲振動,對識別甲基十分有用,C-O的伸縮振動在13001000 cm-1 ,是該區(qū)域最強的峰,也較易識別。(2) 900 650 cm-1區(qū)域的某些吸收峰可用來確認化合物的順反構型。 利用上區(qū)域中苯環(huán)的C-H面外變形振動吸收峰和2000 1667cm-1區(qū)域苯的倍頻或組合頻吸收峰,可以共同配合確定苯環(huán)的取代類型。紅外光譜 紅外光區(qū)劃分:通常將紅外波譜區(qū)分為近紅外(near-infrared),中紅外(middle-infrared)和遠紅外(far-infrared)。區(qū)域波長范圍(mm)波數(shù)范圍(cm-1)頻率(Hz)近紅外0.78-2.512800-40003.81014-1.21014中紅外2.5-504000-2001.21014-6.01012遠紅外50-1000200-106.01012-3.01011常用2.5-154000-6701.21014-2.01013 當樣品受到頻率連續(xù)變化的紅外光照射時,分子吸收某些頻率的輻射,產(chǎn)生分子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從基態(tài)到激發(fā)態(tài)的躍遷,使相應于這些吸收區(qū)域的透射光強度減弱。記錄紅外光的百分透射比與波數(shù)或波長關系曲線,就得到紅外光譜。 物質的紅外光譜是其分子結構的反映,譜圖中的吸收峰與分子中各基團的振動形式相對應。 通過比較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發(fā)現(xiàn):組成分子的各種基團,如O-H、N-H、C-H、C=C、C=O和CC等,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紅外吸收區(qū)域,分子的其它部分對其吸收位置影響較小。通常把這種能代表基團存在、并有較高強度的吸收譜帶稱為基團頻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稱為特征吸收峰。分子吸收紅外輻射后,由基態(tài)振動能級(n=0)躍遷至第一振動激發(fā)態(tài)(n=1)時,所產(chǎn)生的吸收峰稱為基頻峰。因為(振動量子數(shù)的差值) n=1時,nL=n,所以 基頻峰的位置(nL)等于分子的振動頻率。 在紅外吸收光譜上除基頻峰外,還有振動能級由基態(tài)( n=0)躍遷至第二激發(fā)態(tài)( n=2)、第三激發(fā)態(tài)( n=3),所產(chǎn)生的吸收峰稱為倍頻峰。由n = 0躍遷至n = 2時, n = 2,則nL = 2n,即吸收的紅外線譜線( nL )是分子振動頻率的二倍,產(chǎn)生的吸收峰稱為二倍頻峰。 下圖是雙原子分子的能級示意圖,圖中EA和EB表示不同能量的電子能級,在每個電子能級中因振動能量不同而分為若干個n = 0、1、2、3的振動能級,在同一電子能級和同一振動能級中,還因轉動能量不同而分為若干個J = 0、1、2、3的轉動能級。 由于分子非諧振性質,各倍頻峰并非正好是基頻峰的整數(shù)倍,而是略小一些。以HCl為例:基頻峰(n01) 2885.9 cm-1 最強二倍頻峰( n02 ) 5668.0 cm-1 較弱三倍頻峰( n03 ) 8346.9 cm-1 很弱四倍頻峰( n04 ) 10923.1 cm-1 極弱五倍頻峰( n05 ) 13396.5 cm-1 極弱 除此之外,還有合頻峰(n1+n2,2n1+n2,),差頻峰( n1-n2,2n1-n2, )等,這些峰多數(shù)很弱,一般不容易辨認。倍頻峰、合頻峰和差頻峰統(tǒng)稱為泛頻峰。紅外光譜特點1)紅外吸收只有振-轉躍遷,能量低;2)應用范圍廣:除單原子分子及單核分子外,幾乎所有有機物均有紅外吸收;3)分子結構更為精細的表征:通過紅外光譜的波數(shù)位置、波峰數(shù)目及強度確定分子基團、分子結構;4)定量分析;5)固、液、氣態(tài)樣均可用,且用量少、不破壞樣品;6)分析速度快;7)與色譜等聯(lián)用(GC-FTIR)具有強大的定性功能;試樣的處理和制備 紅外光譜法對試樣的要求 紅外光譜的試樣可以是液體、固體或氣體,一般應要求: 1、試樣應該是單一組份的純物質,純度應98%或符合商業(yè)規(guī)格,才便于與純物質的標準光譜進行對照。多組份試樣應在測定前盡量預先用分餾、萃取、重結晶或色譜法進行分離提純,否則各組份光譜相互重疊,難于判斷。 2、試樣中不應含有游離水。水本身有紅外吸收,會嚴重干擾樣品譜,而且會侵蝕吸收池的鹽窗。 3、試樣的濃度和測試厚度應選擇適當,以使光譜圖中的大多數(shù)吸收峰的透射比處于10%80%范圍內。 制樣的方法1. 固體試樣(1) 壓片法 將12mg試樣與200mg純KBr研細均勻,置于模具中,用(510)107Pa壓力在油壓機上壓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測定。試樣和KBr都應經(jīng)干燥處理,研磨到粒度小于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響。(2) 石蠟糊法 將干燥處理后的試樣研細,與液體石蠟或全氟代烴混合,調成糊狀,夾在鹽片中測定。(3) 薄膜法 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測定??蓪⑺鼈冎苯蛹訜崛廴诤笸恐苹驂褐瞥赡?。也可將試樣溶解在低沸點的易揮發(fā)溶劑中,涂在鹽片上,待溶劑揮發(fā)后成膜測定。當樣品量特別少或樣品面積特別小時,采用光束聚光器,并配有微量液體池、微量固體池和微量氣體池,采用全反射系統(tǒng)或用帶有鹵化堿透鏡的反射系統(tǒng)進行測量。2 . 液體和溶液試樣(1) 液體池法 沸點較低,揮發(fā)性較大的試樣,可注入封閉液體池中,液層厚度一般為0.011mm。(2) 液膜法 沸點較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