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練習(xí).docx_第1頁
中考物理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練習(xí).docx_第2頁
中考物理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練習(xí).docx_第3頁
中考物理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練習(xí).docx_第4頁
中考物理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練習(xí).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一、單選題1.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2.某百米短跑運動員,他的成績?yōu)?0秒,如果他在前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9m/s;沖過終點的時速度達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8m/sB.9m/sC.10m/sD.11m/s3.一個人騎自行車沿筆直的公路行駛,第1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2m,第2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3m,第3s通過的路程是4m,則( ) A.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B.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4m/sC.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D.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4.小明家距學(xué)校1.5 km,一天,小明騎自行車上學(xué),他以4 m/s的速度行駛到剛好一半路程時,車扎胎后他只好停下來,補胎用了5 min,接著又以6 m/s的速度到達學(xué)校,則小明騎車從家到學(xué)校的平均速度約為( ) A.4.8 m/sB.5 m/sC.2.45 m/sD.4.8 km/h5.某學(xué)習(xí)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 )A.07 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 m/sB.05 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 m/sC.25 s內(nèi),小車做勻速運動D.57 s內(nèi),小車運動了6 m6.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第三名,前兩名被美國短跑名將蓋伊和羅杰斯包攬憑借這一成績,蘇炳添成為當(dāng)今跑的最快的黃種飛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蘇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8m/sB.沖刺時,以前面的蓋伊為參照物,蘇炳添感覺自己是前進的C.若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運動員的成績會提高3.4秒D.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要控制運動路程相同7.李明的家距學(xué)校600m,某天他上學(xué)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學(xué)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m/sB.1.3m/s C.1.5m/sD.2.5m/s8.自古長江三峽雄奇險秀,滔滔江水奔騰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酈道元在其膾炙人口的三峽名篇中寫道:“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寫船的平均速度約為( ) A.5km/hB.50km/hC.100km/hD.150km/h9.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空中直線飛翔,現(xiàn)取天鵝連續(xù)飛行圖中的三段路程,并記錄下這三段路程的運動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鵝在第3段路程中平均速度( ) A.11.6m/s B.7.5 m/s C.20 m/s D.10 m/s 10.從圖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確的是()A.圖甲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B.圖乙表示物體正以5m/s的速度作變速運動C.圖丙告訴我們小燈泡的電阻值是固定不變的D.圖丁警示我們一個多世紀(jì)以來人類能源消耗急劇增長二、多選題11.在下列有關(guān)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運動快慢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C.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路程長D.以 的平均速度作變速運動的物體,每秒鐘前進 12.關(guān)于“龜兔賽跑”的寓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起跑時,我們說兔子比烏龜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時間看路程”的比較方法B.烏龜先到終點,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時間”的比較方法C.兔子睡前的賽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賽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個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即可13.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成為了一名公認(rèn)的世界飛人,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他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打破兩項世界紀(jì)錄,獲得兩枚金牌關(guān)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速度約為20.64m/s14.一個重物從某高處自由下落,在落地前的1s內(nèi),正好通過10m的路程,則這個重物在整個下落過程中() A.平均速度可能等于10m/sB.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平均速度可能等于7.5m/sD.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15.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成為了一名公認(rèn)的世界飛人,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他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打破兩項世界紀(jì)錄,獲得兩枚金牌關(guān)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速度約為20.64m/s三、填空題16.一名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起跑的速度是7m/s,中途的是8m/s,最后沖刺時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績是10s,則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 17.下圖顯示的是同一木塊先后兩次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的“頻閃”照片由圖可知,兩次實驗中,木塊的速度_,木塊所受拉力的大小_(均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18.小陽利用磁敏電阻為他的自行車設(shè)計了一個速度計,磁鐵固定在自行車的輻條上,磁敏電阻固定在自行車的后車架上,安裝示意圖如圖甲,工作電路如圖乙,已知電源電壓為6V恒定不變。當(dāng)磁鐵與磁敏電阻Rs靠得最近時阻值為200,磁鐵與磁敏電阻Rs離得最遠(yuǎn)時阻值為400,靠近或遠(yuǎn)離時的實際電阻在這兩者之間變化;當(dāng)R0兩端電壓不低于4.5V時電子計數(shù)器就能有效計數(shù),低于4.5V就不能產(chǎn)生計數(shù),車輪每轉(zhuǎn)動一圈就計數(shù)一次。保證電子計數(shù)器有效工作,電阻R0最小阻值為_。某次行駛中,小明發(fā)現(xiàn)5分鐘恰好完整計數(shù)了300次,車輪的周長為3m,則這段時間內(nèi)自行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_kmh。19.我國自行研制的“玉兔號”月球車早已抵達月球表面,如圖所示,“玉兔號”車的總質(zhì)量為180kg,同一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該車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N,月球車在80N的牽引力作用下,5min內(nèi)沿牽引力方向移動了30m,牽引力做功為_J,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m/s(取g=10N/kg) 四、實驗探究題20.“扔紙飛機”是民間傳統(tǒng)游戲,某興趣小組同學(xué)認(rèn)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除了與發(fā)射速度的大小有關(guān)外,還可能與紙飛機大小、材料和發(fā)射角度等因素有關(guān)。為了驗證猜想,小組成員將打印紙和舊報紙裁成不同面積的紙張,制作了相同形狀的紙飛機若干個,利用固定在室內(nèi)某一位置的簡易發(fā)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fā)射速度和不同發(fā)射角度 發(fā)射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 進行多次實驗,整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表一。 (1)為探究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紙飛機材料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表一中的實驗序號_進行實驗。 (2)綜合表一信息,分析該實驗中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發(fā)射角度之間的關(guān)系:_。 (3)若要尋找紙飛機最大飛行距離的發(fā)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應(yīng)如何設(shè)置發(fā)射角度進行進一步實驗?_。 (4)小組成員又制作了三架形狀相同的紙飛機,用該發(fā)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fā)射速度進行實驗,實驗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這三架紙飛機飛行距離分別為 、 、 ,請預(yù)測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_ 從大到小排列 。表二:三架紙飛機實驗要求五、計算題21.如圖所示為“北疆之星”城際列車運行時刻表如果買買提和爸爸改坐T9581次列車從烏魯木齊來克拉瑪依,請根據(jù)列車時刻表計算:(1)小明和爸爸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從烏魯木齊到達克拉瑪依?(2)如果烏魯木齊到克拉瑪依的距離約為378km,則T9581次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22.小車從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為15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為10m/s,求小車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答案】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兩人跑的總路程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公式v=可知,兩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選C【分析】已知總路程和總時間,根據(jù)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的大小2.某百米短跑運動員,他的成績?yōu)?0秒,如果他在前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9m/s;沖過終點的時速度達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8m/sB.9m/sC.10m/sD.11m/s【答案】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百米賽跑的路程s=100m,運動時間t=10s,運動員的平均速度=10m/s;故選C【分析】已知路程與運動時間,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運動員的平均速度3.一個人騎自行車沿筆直的公路行駛,第1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2m,第2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3m,第3s通過的路程是4m,則( ) A.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B.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4m/sC.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D.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答案】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根據(jù)速度公式 ,那么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選項A是錯誤的;同理后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選項B是錯誤的;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選項C是正確的;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選項D是錯誤的;故選C。分析:根據(jù)速度公式分別計算出平均速度進行比較。4.小明家距學(xué)校1.5 km,一天,小明騎自行車上學(xué),他以4 m/s的速度行駛到剛好一半路程時,車扎胎后他只好停下來,補胎用了5 min,接著又以6 m/s的速度到達學(xué)校,則小明騎車從家到學(xué)校的平均速度約為( ) A.4.8 m/sB.5 m/sC.2.45 m/sD.4.8 km/h【答案】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可將小明的此次運動分為3個階段:第一段的路程是1.5km的一半即750m,所用時間為:t1=187.5s,第二段所用時間為:t2=125s,第三段所用時間為:t3=5min=300s;總時間為:t= 187.5s+125s+300s=612.5s,小明從家到學(xué)校的平均速度為:v=2.45m/s.故答案為:C.【分析】先計算各段時間,再根據(jù)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的比值計算平均速度的大小.5.某學(xué)習(xí)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 )A.07 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 m/sB.05 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 m/sC.25 s內(nèi),小車做勻速運動D.57 s內(nèi),小車運動了6 m【答案】B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由s-t圖像可知,A、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 ,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05s內(nèi),小車通過的路程為2m,所以小車的平均速度為 ,B符合題意;C、25s內(nèi),小車通過的路程為0,小車是靜止的,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57s內(nèi),小車運動了4m,D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本題的解題關(guān)鍵是看清圖象的各坐標(biāo)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變化特點6.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第三名,前兩名被美國短跑名將蓋伊和羅杰斯包攬憑借這一成績,蘇炳添成為當(dāng)今跑的最快的黃種飛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蘇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8m/sB.沖刺時,以前面的蓋伊為參照物,蘇炳添感覺自己是前進的C.若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運動員的成績會提高3.4秒D.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要控制運動路程相同【答案】D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A、根據(jù)題意可知,路程s=100m,運動時間t=9.99s,則平均速度v=10.01m/s,故A錯誤;B、沖刺時,由于蘇炳添的速度小于蓋伊的速度,因此以前面的蓋伊為參照物,蘇炳添感覺自己是后退的,故B錯誤;C、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說明槍聲已經(jīng)傳播100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由v=得,測得時間肯定少了槍聲通過100m的時間:t=0.29s,即測得運動員成績會比他的真實成績提高0.29s,故C錯誤;D、三名運動員通過的路程相同,但所用的時間不同,所用時間最少的運動的最快,這是應(yīng)用了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時間的方法,即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要控制運動路程相同,故D正確故選:D【分析】(1)知道路程和時間,根據(jù)v=求出平均速度;(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說物體是運動的;(3)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這時運動員已經(jīng)跑了一段時間才開始計時,所以測得的時間偏小,少的剛好是聲音傳播100m所用的時間;(4)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路程,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內(nèi)比較所用的時間,注意用好控制變量法7.李明的家距學(xué)校600m,某天他上學(xué)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學(xué)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m/sB.1.3m/s C.1.5m/sD.2.5m/s【答案】B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s=600m,一半的路程為300m,根據(jù)v=可得,小明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t1=300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t2=150s,從家到學(xué)校總時間t=t1+t2=300s+150s=450s小明上學(xué)的平均速度v=1.3m/s故選B【分析】先求出小明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相加求出總時間t,用已知的路程s除以總時間t算出平均速度8.自古長江三峽雄奇險秀,滔滔江水奔騰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酈道元在其膾炙人口的三峽名篇中寫道:“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寫船的平均速度約為( ) A.5km/hB.50km/hC.100km/hD.150km/h【答案】B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船行駛的路程s=1200500m=600km,船行駛的時間t=12h;因此船行駛的速度 ;故選 B。分析:從詩句“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找出船行駛的路程和對應(yīng)的時間,根據(jù)v= 求出船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船行駛的路程應(yīng)該是一千二百里,時間為一白天。9.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空中直線飛翔,現(xiàn)取天鵝連續(xù)飛行圖中的三段路程,并記錄下這三段路程的運動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鵝在第3段路程中平均速度( ) A.11.6m/s B.7.5 m/s C.20 m/s D.10 m/s 【答案】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所對應(yīng)的時間,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鵝在第3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為:v=s/t=300m/15s=20m/s,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所對應(yīng)的時間,根據(jù)公式v=s/t進行計算即可.10.從圖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確的是()A.圖甲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B.圖乙表示物體正以5m/s的速度作變速運動C.圖丙告訴我們小燈泡的電阻值是固定不變的D.圖丁警示我們一個多世紀(jì)以來人類能源消耗急劇增長【答案】D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A、圖甲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關(guān)系是G=mg;故A錯誤;B、圖乙的速度與時間的圖象,表示物體正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圖丙中的圖象是曲線,說明電壓與電流不成正比;即告訴我們小燈泡的電阻值是改變的;故C錯誤;D、從圖丁中可看出,開始時,能量消耗隨年代的推移增長不大,而到后期,曲線呈直線上升趨勢,說明人類能源消耗急劇增長;故D正確;故選D【分析】首先看清圖象中橫縱坐標(biāo)代表的物理量;根據(jù)圖象的形狀對各選項做出判斷二、多選題11.在下列有關(guān)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運動快慢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C.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路程長D.以 的平均速度作變速運動的物體,每秒鐘前進 【答案】A,B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A符合題意;B.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只有快慢不變直線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B符合題意;C. 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長,C不符合題意;D. 以3m/s的平均速度做變速運動的物體,每秒鐘平均前進3m,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3m,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分析】(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直線運動分為勻速和變速直線運動;(2)由s=vt分析s與v的關(guān)系;(3)平均速度是描述物體在整個過程中大致的快慢情況,并不能準(zhǔn)確描述某時刻的快慢情況.12.關(guān)于“龜兔賽跑”的寓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起跑時,我們說兔子比烏龜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時間看路程”的比較方法B.烏龜先到終點,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時間”的比較方法C.兔子睡前的賽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賽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個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即可【答案】A,B,D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AB、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長,運動的越快,速度越大;也可以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運動的越快,速度越大,AB符合題意;C、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C不符合題意;D、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體通過某段路程(或在某一段時間)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個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即可,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D【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及平均速度的理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相同時間比路程,也可以相同路程比時間。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13.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成為了一名公認(rèn)的世界飛人,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他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打破兩項世界紀(jì)錄,獲得兩枚金牌關(guān)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速度約為20.64m/s【答案】A,B,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平均速度只能用總路程和總時間計算;運動員在短跑中做變速運動【解答】解: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200m,1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兩者是二倍關(guān)系,故A正確;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v200=10.36m/s,故B正確;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v100=10.32m/s,故C正確;D、博爾特在100m比賽中處于變速運動狀態(tài),無法計算其最大速度,故D錯誤故選:ABC14.一個重物從某高處自由下落,在落地前的1s內(nèi),正好通過10m的路程,則這個重物在整個下落過程中() A.平均速度可能等于10m/sB.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平均速度可能等于7.5m/sD.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答案】C,D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分析】先應(yīng)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最后1s的平均速度,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大【解答】解:最后1s的平均速度:v=10m/s,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速度是越來越快,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最后1s的平均速度,故AB錯誤,CD正確;故選CD15.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成為了一名公認(rèn)的世界飛人,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他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打破兩項世界紀(jì)錄,獲得兩枚金牌關(guān)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速度約為20.64m/s【答案】A,B,C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A、200m決賽中的路程是200m,100m決賽中的路程是100m,兩者是二倍關(guān)系,故A正確;D、博爾特在100m比賽中處于變速運動狀態(tài),無法計算其最大速度,故D錯誤故選:ABC【分析】平均速度只能用總路程和總時間計算;運動員在短跑中做變速運動三、填空題16.一名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起跑的速度是7m/s,中途的是8m/s,最后沖刺時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績是10s,則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 【答案】10;36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由題意知,運動員跑過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的時間t=10s,所以此運動員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t=100m/10s=10m/s=36km/h故答案為:10;36【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平均速度的理解。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17.下圖顯示的是同一木塊先后兩次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的“頻閃”照片由圖可知,兩次實驗中,木塊的速度_,木塊所受拉力的大小_(均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不相等;相等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由圖知兩次實驗在相等時間內(nèi)小木塊的路程不相等,由v= 知兩次實驗中,木塊的速度不相等;兩次實驗中小木塊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拉力與摩擦力相等,因為兩次實驗?zāi)Σ亮ο嗟?,所以拉力也相?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分析】由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時間t內(nèi),第一次實驗?zāi)緣K路程s1比第二次實驗路程s2小,由v= 知第一次實驗速度小,第二次實驗速度大由圖知,每次次實驗,在相等時間內(nèi)小木塊的路程也相等,小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面上小木塊受拉力F與摩擦力f作用,小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F=f;因為兩次實驗?zāi)緣K與地面都相同,摩擦力f相等;所以兩次實驗中拉力相等18.小陽利用磁敏電阻為他的自行車設(shè)計了一個速度計,磁鐵固定在自行車的輻條上,磁敏電阻固定在自行車的后車架上,安裝示意圖如圖甲,工作電路如圖乙,已知電源電壓為6V恒定不變。當(dāng)磁鐵與磁敏電阻Rs靠得最近時阻值為200,磁鐵與磁敏電阻Rs離得最遠(yuǎn)時阻值為400,靠近或遠(yuǎn)離時的實際電阻在這兩者之間變化;當(dāng)R0兩端電壓不低于4.5V時電子計數(shù)器就能有效計數(shù),低于4.5V就不能產(chǎn)生計數(shù),車輪每轉(zhuǎn)動一圈就計數(shù)一次。保證電子計數(shù)器有效工作,電阻R0最小阻值為_。某次行駛中,小明發(fā)現(xiàn)5分鐘恰好完整計數(shù)了300次,車輪的周長為3m,則這段時間內(nèi)自行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_kmh?!敬鸢浮?00;10.8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定值電阻R0和磁敏電阻Rx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子計數(shù)器實質(zhì)是電壓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lián),是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由題意可知,當(dāng)磁敏電阻Rx等于200時,電子計數(shù)器(電壓表)示數(shù)為4.5V,定值電阻有最小值,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x兩端的電壓:Ux=U-U0=6V-4.5V=1.5V,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電路中的電流:,定值電阻的最小值: ;(2)t=5min=300s完整計數(shù)了300次,則自行車行駛的路程:s=3003m=900m,自行車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為:600;10.8【分析】(1)由電路圖知,R0和磁敏電阻Rx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和電流特點以及歐姆定律計算出定值電阻的最小值;(2)由平均速度公式計算自行車的平均速度.19.我國自行研制的“玉兔號”月球車早已抵達月球表面,如圖所示,“玉兔號”車的總質(zhì)量為180kg,同一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該車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N,月球車在80N的牽引力作用下,5min內(nèi)沿牽引力方向移動了30m,牽引力做功為_J,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m/s(取g=10N/kg) 【答案】300;2400;0.1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玉兔號”月球車在地球上的重力: G地=mg=180kg10N/kg=1800N,因為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所以,“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月= G地= 1800N=300N;(2)牽引力做功:W=Fs=80N30m=2400J;運動的平均速度:v= = =0.1m/s故答案為:300;2400;0.1【分析】(1)根據(jù)公式G=mg進行計算即可求得“玉兔號”月球車在地球上的重力,根據(jù)一個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出“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2)利用W=Fs計算牽引力做功;利用v= 計算運動的平均速度四、實驗探究題20.“扔紙飛機”是民間傳統(tǒng)游戲,某興趣小組同學(xué)認(rèn)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除了與發(fā)射速度的大小有關(guān)外,還可能與紙飛機大小、材料和發(fā)射角度等因素有關(guān)。為了驗證猜想,小組成員將打印紙和舊報紙裁成不同面積的紙張,制作了相同形狀的紙飛機若干個,利用固定在室內(nèi)某一位置的簡易發(fā)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fā)射速度和不同發(fā)射角度 發(fā)射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 進行多次實驗,整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表一。 (1)為探究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紙飛機材料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表一中的實驗序號_進行實驗。 (2)綜合表一信息,分析該實驗中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發(fā)射角度之間的關(guān)系:_。 (3)若要尋找紙飛機最大飛行距離的發(fā)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應(yīng)如何設(shè)置發(fā)射角度進行進一步實驗?_。 (4)小組成員又制作了三架形狀相同的紙飛機,用該發(fā)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fā)射速度進行實驗,實驗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這三架紙飛機飛行距離分別為 、 、 ,請預(yù)測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_ 從大到小排列 。表二:三架紙飛機實驗要求【答案】(1)和 (2)由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無論是哪種材料制成的紙飛機,發(fā)射角度由0到15時,飛行距離逐步變遠(yuǎn),而超過15以后,飛行距離隨著發(fā)射角度的增加卻越來越近;(3)發(fā)射角度在15時,飛行距離最遠(yuǎn),所以要尋找紙飛機最大飛行距離的發(fā)射角度,我們要把實驗次數(shù)增加,每次實驗時發(fā)射角度改變幅度變小,從而找出最大飛行距離時準(zhǔn)確的發(fā)射角度。(4)s甲s丙s乙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解答: 為探究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紙飛機材料的關(guān)系,由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