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shù)控加工技術編程實訓任務書班級 10機制(1)班 姓名 呂建炳 學號 25 根據(jù)數(shù)控加工技術編程實訓指導書的相關設計步驟,完成指定零件的數(shù)控加工工藝編制、數(shù)控程序的編制、數(shù)控加工程序的驗證等三部分內容,并繪制必要的零件圖(用A4紙打?。?。C組:學生姓名對應零件尺寸零件1R10R8R194010738214830其余尺寸不變零件2R11R7R2040101040204924零件3R12R7R2040101040205920呂建炳零件4R12R6R20401012422051020零件5R13R6R20401012422041020零件6R13R5R2040101545204820零件7R14R6R2040101545205820 數(shù)控加工技術編程實訓 課題名稱: 數(shù)控銑加工工藝設計及其數(shù)控編程 專 業(yè): 機械設計與制造 班 級: 10機制(1)班 姓 名: 呂建炳 指 導 老 師: 王建臣 數(shù)控銑加工工藝設計及其數(shù)控編程一、課題任務:日 期簽 字零 件編 號C04制圖2012.4.17呂建炳審核練 習項 目數(shù)控編程與加工技術實訓標準培 訓 單 位比例1材料:鋁合金 衢州學院數(shù)量1重量學號25圖號C04根據(jù)如下零件圖,設計其數(shù)控加工工藝、編制數(shù)控加工程序,并在仿真軟件上完成該零件的加工,寫出必要的仿真加工步驟。 二、零件加工工藝分析:(1)零件幾何特點該零件由平面、輪廓、孔組成,其幾何形狀為平面二維圖形,零件的外輪廓為長方形,型腔尺寸精度按圖所示加工未注明按0.01加工,表面粗糙度未注明,需采用粗、精加工。注意位置度要求。(2)加工工序毛坯為1208020板材,工件材料為鋁合金,外形已加工,根據(jù)零件圖樣要求其加工工序為:1)銑外輪廓時,刀具沿零件輪廓切向切入,切向切入可以是直線切向切入,也可以是圓弧切向切入;在銑削凹槽一類的封閉輪廓時,其切入和切出不允許有外延,銑刀要沿零件輪廓的法線切入和切出。2)確定切削用量,刀具直徑10 (銑外型)(3)各工序刀具及切削參數(shù)選擇序號加工面刀具號刀具規(guī)格主軸轉速n/r.min-1進給速度V/mm.min-1類型材料1粗加工外型T0110平底銑刀高速鋼8002002精加工外型T0110平底銑刀高速鋼8001003加工孔T0110平底銑刀高速鋼8001002、加工過程確定工件坐標系和對刀點在XOY平面內確定以O點為工件原點,Z方向以工件上表面為原點,建立工件坐標系。序號工 步工 步 圖說明1建立工件坐標系以對稱中心O為X、Y軸坐標原點2銑圓弧外型用平底銑刀銑削如圖所示陰影部分,銑削深度5mm3銑內槽外型用平底銑刀銑削如圖所示陰影部分,銑削深度5mm4鉆孔精加工圖中粗線標注的輪廓三、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平面輪廓加工程序程序文字說明%O0001;(刀具直徑 10平底銑刀)G90G54G80G40;設定絕對坐標,建立第一工件坐標系,鉆空固定循環(huán)取消,刀具半徑補償取消 ,刀具長度補償取消,換一號刀M03S800;主軸正轉G00Z100;刀具快速定位G00X-65Y-45;G01Z-5F200;下刀量至5mmX-60Y-40;走刀路線Y40;X60;Y-40;X-60;X-55Y-35;Y35;X55;Y-35;X-55;X-50Y-30;Y30;X50;Y-30;X-50;X-45Y-25;Y25;X45;Y-25;X-45;X-40Y-20;X-35;Y20;X-26;Y-40;X26;Y20;X35;Y-20;G41X0Y-20D1F200;建立刀具半徑左刀補G02X0Y20R20;順銑R20圓弧X0Y-20R20;順銑R20圓弧G01X-30Y-30;G01Z10;推刀量至10mmG00G40X100Y100;取消刀具半徑左刀補G00G41X-42Y-20D1F200;建立刀具半徑左刀補G01Z-10;下刀量至10mmX-42Y14;G02X-36Y20R6;順銑R6圓弧G01X20;G02X20Y-20R20;順銑R20圓弧G01X-36;G02X-42Y-14R6;順銑R6圓弧G01X-42;G01Z10;推刀量至10mmG00G40X100Y100;刀具快速回原點G00G41X-55Y-20.5D2F200;刀具快速定位,建立刀具半徑左刀補G01Z-10;下刀量至10mmY20.5;G02X-43Y32.5R12;順銑R12圓弧G01X43;G02X55Y20.5R12;順銑R12圓弧G01Y-20.5;G02X43Y-32.5R12;順銑R12圓弧G01X-43;G02X-55Y-20.5R12順銑R12圓弧G01Z10;G00G40X-45Y-22.5;取消刀具半徑左刀補G01Z-25;下刀量至25mmG00Z10;推刀量至10mmG00X-45Y22.5;刀具快速定位G01Z-25;下刀量至25mmG00Z10;推刀量至10mm G01X43Y22;Z-10;下刀量至10 mmY20;G01Z10;推刀量至10mmG01X43Y-22;Z-10;下刀量至10 mmY-20;Z10;推刀量至10mmG00X100Y100快速推刀M05主軸停止M30;程序返回%四、零件的數(shù)控加工仿真:一、機床操作打開數(shù)控加工仿真系統(tǒng),選擇“機床”菜單中“選擇機床”項,選取“FANUC”系列“FANUC OI”標準銑床。打開“選擇刀具”項,設置直徑20mm平底刀,選擇合適刀具。打開“零件”菜單中“定義毛坯”項,設置120*80*20毛坯1屬性。打開“零件”菜單中“選擇夾具”項,設置零件毛坯1夾具為工藝扳。打開“放置零件”項,放置毛坯1于工件臺上。二、程序調入,機床參數(shù)調整打開機床操作界面急停開關,啟動機床。使機床各坐標點回原點。切換到“編輯”界面,按“PROG”鍵,再按屏幕“操作”,在下頁點“READ”點擊“DNC傳送”將編輯的程序倒入機床。切換到“手動”界面,使刀具盡量靠近零件,再將進給頻率調底,打開“視圖”菜單中“選項”,打開鐵屑開關,使刀具緩慢靠近零件,當出現(xiàn)鐵屑時記錄下坐標值,X,Y軸坐標與零件該軸長度半值和刀具半徑之和的差即零件中心坐標點,設置零件中心點為絕對坐標原點。再使刀具遠離零件三、程序仿真,加工切換到“編輯”界面,檢驗程序。再切換到“自動運行”模式,點自動開關,機床開始加工。操作圖如下: 圖1 操作面板 圖2 小鍵盤圖3 裝夾工件 圖4 對刀 圖5 對刀 圖4 銑出圓 圖6 銑削平面 圖7 銑槽 圖8 鉆孔 圖9 加工好的零件五、總結:通過這次數(shù)控銑加工工藝設計及其數(shù)控編程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收獲。雖然在實際加工編程時比較累,但是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心里有一絲絲的安慰。在實習期間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與弱點,與別人的差距。為自己將來能更好的進入社會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這次學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對將來從事數(shù)控車銑床更好的去面對這些問題。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研發(fā)及應用推廣合同書
- 軟件設計類合同協(xié)議
- 遺產(chǎn)放棄協(xié)議書范本
- 農(nóng)業(yè)合作社種植與養(yǎng)殖一體化協(xié)議
- 運動館經(jīng)營合同協(xié)議
- 文員勞動用工合同
- 網(wǎng)絡輿情監(jiān)測與應對措施制定指南
- 音樂史與音樂欣賞能力測試
- 婚姻撫養(yǎng)費協(xié)議書
- 燈具維修協(xié)議書
- 2025年醫(yī)保知識考試題庫:醫(yī)?;鸨O(jiān)管案例及答案解析試卷
-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條款
- 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課件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qū)和國家 第四節(jié) 澳大利亞
- 《水門事件簡介》課件
- 《建筑CAD 》課程標準
- 《抖音競品分析》課件
- 醫(yī)院藥學 課件全套 陳菲 模塊1-12 醫(yī)院藥學認知-臨床藥學進展
- 醫(yī)保知識及政策培訓課件
- 印染行業(yè)安全培訓
- 2024年中考二輪專題復習道德與法治主觀題答題技巧(小論文)之演講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