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學(二)”總復習資料1經濟學重要課題是將稀缺資源在商品和勞務的生產及消費中進行最有效的分配。2機會成本一種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的后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的特征表明以一種產品的生產轉換為另一種產品的生產所產生的機會成本是遞增的。3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單個市場),中心問題是價格問題。宏觀經濟學研究總體經濟行為與總量經濟關系,對經濟運行的整體(社會的總產量、總收入、價格總水平和就業(yè)量等進行分析),以收入和就業(yè)分析為中心。4微觀經濟學的兩個假設理性人的假設(在一切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低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個人最大經濟利益)、完全信息假設(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情況具有完全的知識)。5生產要素投入生產過程用語生產滿足人們欲望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時的經濟資源,劃分為勞動、土地、資本、企業(yè)家才能四種。要素收入包括工資、租金、利息、利潤。6實證的觀點是對事實進行描述,說明的是有關現象。規(guī)范的觀點是對價值判斷的一種描述,說明的是應該是什么的命題。7經濟體制在一定生產關系下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具體形式,經濟體制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政府控制經濟的程度。8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源配置的實現1)企業(yè)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2)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力圖使貨幣收入體現最大價值;3)每個人自由做出他們的經濟選擇;4)企業(yè)和消費者做出的供給和需求決策相互作用,從而影響、決定市場價格;5)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fā)調節(jié),資源朝著相對價格高的用途配置。優(yōu)點1)自由市場經濟自發(fā)起作用,不需要昂貴和復雜的官僚機構協(xié)調。2)市場機制能對變化的需求和供給情況迅速做出反應,以便把資源配置到最需要它們的地方。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使產品價格下降,迫使企業(yè)生產更有效率;參與競爭的企業(yè)越多對消費者的需求反應越強烈;企業(yè)越有效率獲得的利潤越多;工作工人越有效率工作越安心工資越高;消費者購買越仔細貨幣收入體現的價值越大。3)資源配置與消費者需求相一致。缺點1)壟斷企業(yè)間的競爭是有限的,一些大公司可能會壟斷一個行業(yè),在這些情況下,他們會抬高價格,獲取高額利潤。2)缺乏競爭和高利潤死公司失去高效率的的動力。3)權利和財富不平等。4)一些公司的行為對社會是有害的。5)私有企業(yè)不會生產一些對全社會有利但對自身無利的產品。6)可能導致宏觀經濟不穩(wěn)定,出現失業(yè)率和生產下降的衰退以及價格上漲。7)論理學意義上,自由市場經濟從自我利益出發(fā),可能會鼓勵自私、貪婪、物質注意和權利至上的觀念。OG|D9我國以前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主要弊端是1)在所有制關系方面搞“一大二公”,單一化。2)在經濟運行機制方面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同時又把計劃經濟等同于指令性的計劃,排斥市場、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作用;3)在收入分配方面搞“大鍋飯”和平均主義;4)嚴重的后果是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直接理論依據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10混合經濟既有市場調節(jié),又有政府干預的經濟。政府調節(jié)1)通過收入稅、補貼或直接控制價格來調控商品和投入的相對價格。2)通過法律、直接產品和服務、稅收、補貼或國有化調控生產和消費類型。3)通過收入稅、福利支出或直接控制工資、利潤、房租等來調節(jié)相對收入。4)通過使用稅收和政府開支、控制銀行借貸和利息、直接控制價格和收入、匯率來調控失業(y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支出赤字的平衡等宏觀經濟問題。在混合經濟中,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fā)作用,經濟社會解決生產什么和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基本問題,在市場機制出現錯誤時,則通過政府干預促進資源使用效率、增進社會平等和維持經濟穩(wěn)定和增長。11行業(yè)為同一市場色生產和提供產品的所有廠商的總體。12劃分市場類型的標準是市場競爭程度的強弱,可劃分為完全競爭、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13市場機制市場本身的運行、調節(jié)的方式和規(guī)律,她是通過價格調節(jié)。作用是使得稀缺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14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原理每個人都在力圖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說明通過市場機制能使社會達到最大的福利。15需求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在一定的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反應了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與該商品價格之間的對應關系。需求規(guī)律即隨著商品價格的上漲,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就會下降;相反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原因是1)收入效應。當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消費者既定收入對商品購買力下降,那么需求量就減少。相反商品價格下降,既定收入的購買力上升,那么需求量就增加。2)替代效應。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消費者會轉而購買其他替代的商品;商品價格下降的時候,消費者就會減少購買其他替代的商品,轉而購買該商品。這就叫替代效應。決定需求的其他因素消費者的偏好、替代商品的價格和數量、互補品的數量和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收入的分配、對未來價格的預期。16需求的變化和需求量的變化區(qū)分除價格以外其他因素變化引起的需求曲線本身的移動是需求的變化,而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曲線上的點的移動是需求量的變化。17供給一種商品的供給,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價格下愿意而且能夠提供出售該商品的數量。供給定律商品價格上漲,生產者的供給量增加;商品的價格下降,供給的數量減少。原因1)當生產者的供給量超過一定數量時,增加單位供給量,多生產一單位的商品生產成本就會增加2)商品價格越高,生產這種商品就會越有利可圖3)在長時期內,商品價格維持在高水平,新的生產者就會進入其中開始進行生產,總的市場供給量就會增加。其他因素生產成本(導致生產成本變化的主要原因投入品的價格的變動、生產技術的變化、企業(yè)組織的變化、政府政策的變化)、替代產品的價格、連代產品的價格、自然災害和其他無法預測的事件、生產的目的、對未來的價格的預期。18供給的變化和供給量的變化區(qū)分供給曲線上點的移動是供給數量的變化,供給曲線的移動是供給的變化。19市場均衡市場的價格均衡就是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指需求量等于供給量的價格。均衡則是指需求等于供給時的平衡點。這時候需求和供給兩種相反的力量處于一致和平衡狀態(tài)。就是買賣雙方都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狀態(tài)。在均衡點,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愿意接受的數量成為均衡數量。20均衡變動的原因1)需求的變化。均衡需求變化的變動引起價格的變動,從一個均衡點到另一個均衡點。2)供給的變化。在需求不變的條件下,如果影響供給的某一因素發(fā)生變化,那么整個供給發(fā)生移動,原來的均衡點會隨著需求移動到新的均衡點。也就決定了新的均衡價格、新的均衡數量。需求和供給的變動對均衡的價格和數量的影響,通常被稱為供求定理。供求定理的核心是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的移動形成新的均衡點,從而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變化。21彈性用來表示作為因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對于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作出反應的程度E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22需求價格彈性定義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相對變動的反映程度。EP0,需求完全無彈性;0EP1,需求缺乏彈性,價格變化引起需求量的變化不明顯;EP1,需求單一彈性,價格和需求量以相同比例變化;1EP,富有彈性,價格變化在比例上將引起需求量較大的變化;EP,完全彈性,價格微小變化需求量極大變化。決定需求彈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數量和替代程度(多大);購買該商品的指出在總支出中所占比重(大大);時間(相應于價格的變動人們調整需求量所用的時間長大)2LI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23需求的價格彈性分為弧彈性、點彈性?;椥杂脕肀硎灸成唐沸枨罅康南鄬ψ儎訉τ趦r格的相對變動的反映程度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24影響收入彈性的因素該商品被“需要”的程度;商品對人們欲望的滿足程度、收入水平。25需求的交叉彈性表示一種商品需求量對相關的其他商品(替代品或互補產品)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關系B是A替代品,交叉彈性為正數值,A和B是互補品則為負數。26市場失靈的表現市場機制運行的條件不能具備;市場運行結果不能令人滿意;市場行為不符合道德和和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市場失靈的原因公共產品;壟斷;外部影響;非對稱信息。27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形式配給、價格控制、稅收和補貼政策、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國有化等。政府在市場經濟職能主要體現在增進效率、促進平等、穩(wěn)定經濟三個方面。28最低價格是政府制定高于均衡價格的市場價格。由于政府制定的最低價格高于均衡價格,因而產品會出現過剩。最高價格是政府制定低于均衡價格的市場價格,產品出現短缺。SDC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29廠商是產品的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廠商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既銷售產品的收益與產品成本之間的差額。利潤總收入(總收益)TR總成本TCLOJ30基本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31生產函數一個生產過程中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技術關系,是表示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他們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O732短期的生產函數包括第一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1總產量TP表示一定的投入說明生產的全部產量;2平均產量AP表示平均每一個單位可變生產要素投入所產生的產量。3邊際產量MP表示每增加一個單位可變投入所增產的產量,叫邊際產量。第二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短期生產受到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的制約,簡稱為收益遞減規(guī)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其它投入不變時在生產中不斷的增加某一種可變的要素的投入量,當這種投入的總量小于某一特定數值時,每增加一個單位該投入所導致的總產量的增加量也就是邊際量不斷增加,但當可變投入的總量超過特定數值時,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可變投入所帶來總產量的增加量是逐漸減少的(二)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是指如果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保持不變,不斷的增加另一種生產要素到一定程度,最后增加的以單位可變要素所帶來的產出增加量越來越?。ㄈ?,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告訴我們在一些要素的數量固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可變要素數量來獲得更多的產量是有限度的,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結合,比例必須適當,可變要素的投入量有一個適度的問題。第三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區(qū),根據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確定勞動這一可變要素投入的合理區(qū)域AC33長期生產函數。第一、等產量曲線在一條等量曲線上,盡管要素投入組合不同,但產量卻是一樣的,特征1)等產量曲線有無數條,每條代表一個產量,離原點越遠代表產量越大(投入大產量高);2)任意兩條等產量曲線不相交(一個投入組合只有一個量);3)向右下方傾斜(一種投入增加,另一種可以少些);4)凸向原點(一種投入對另一種投入的替代能力越來越少,即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第二要素的邊際代替律。要素的邊際代替律也可稱為邊際技術替代律。表示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個單位的某生產要素可以代替另外的一種生產要素量第三,規(guī)模收益,廠商擴大生產規(guī)模通常需要增加勞動和資本的投入,在其中最簡單的情況是勞動和資本同比例增加,就是通過“復制”現有工廠來實現規(guī)模擴大,這種所有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的投入和產出的關系,被成為規(guī)模效益。規(guī)模效益有三種,即規(guī)模收益遞增、規(guī)模收益不變,規(guī)模收益遞減這三種形式。規(guī)模收益遞增是指當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那么產出的增加將大于這一比例。規(guī)模收益不變是指當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時,產出也按同一比例增加。規(guī)模收益遞減是指當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時,產出的增加將小于這一比例。第四,最優(yōu)組合。就是能以最小的成本,產生最大產量的要素組合。34成本是指廠商在生產過程中,用于生產要素的支出。包括兩部分一是廠商購買生產要素成本;二是廠商使用自己資源包含的成本。前者被稱為顯性成本,因為它涉及到廠商的直接的貨幣支出;后者則稱為隱性成本。35短期成本一,總成本TC,是生產一定數量產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二,不變成本FC,是廠商花費在不變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可變成本VC,是廠商化費在可變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平均成本AC,是廠商在每一個單位產品上平均所化費的成本;平均可變成本AVC,是每一個單位產品上平均所化費的可變成本;平均不變成本AFC,是每一個單位產品上平均所化費的不變成本;邊際成本MC,是增加最后一個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成本|D1Q36長期平均成本是長期中平均每個單位產量的總成本,通常在長期中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也是先下降,然后會有一個相同穩(wěn)定和保持不變的階段,之后,隨著產量的繼續(xù)增加,平均成本最終會上升37規(guī)模經濟是指廠商的生產的隨著其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從而產量增加,每個單位產出的成本逐漸下降的特征。38長期邊際成本與長期平均成本之間的關系長期中每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就是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通常會隨著產量的不同而發(fā)生改變,在規(guī)模經濟的作用下,由于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因而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量,所增加的成本低于長期平均成本,即長期邊際成本曲線位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下方,當生產處于規(guī)模不經濟時,由于長期平均成本遞增,因而長期邊際成本曲線位于長期平均曲線成本的上方。當生產既沒有規(guī)模經濟,也沒有規(guī)模不經濟時,那時長期的平均成本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數量軸的直線,因而長期邊際成本曲線也是一條水平直線,并且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重合。F239總收益TR是廠商在一定時期內銷售總產量所得到的全部銷售收入。平均收益AR是廠商平均銷售一個單位產品所獲得的效益。邊際收益MR廠商增加一個單位產品銷售所增加的總收益。IFARPQARTR/QMRTR/Q。價格不變下TRMRPAR,圖形為平衡于橫軸,縱坐標等于PPEPI40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MRMC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廠商才獲得最大的利潤。如MRMC,每增加一個產品收益成本,廠商增加生產,產量上升,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收益下降,使得收益趨向成本,MR趨向MC;MRMC,減少產量,根據邊際成本遞增律,成本下降,使得成本趨向收益,MC趨向MR,所以理論上廠商利潤最大化MRMC。ERS_41廠商由消費者和生產(同一產品)的其他廠商構成。8O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IV|R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5“0特點均衡條件GSW完全競爭廠商都是價格的接受者;可以自由進出的行業(yè);不同商廠生產的產品之間沒有差別;消費者和生產者具有完全的信息短期有經濟利潤PARMRSMC;長期沒有經濟利潤PARMR;LMCLACCC壟斷市場規(guī)模經濟;進入障礙;產品差別和品牌;法律保護;其他有經濟利潤LMCMRZGO壟斷競爭以壟斷為副競爭為主;市場上存在大量廠商;行業(yè)可以自由進入;每個廠商生產特征相互區(qū)別的產品短期PARAC長期PARLAC7CQ寡頭競爭壟斷為主競爭為副;進入障礙;廠商相互依賴,廠商銷售量不僅取決于價格且取決于其他廠商對他改變價格的反應Y43寡頭市場可分為兩種類型串謀和競爭寡頭市場。串謀也可以分為公開的串謀和隱蔽的串謀或者說是默契。像卡特爾一種組織就是一種公開的串謀,價格領導則是一種隱蔽的串謀。廠商的競爭策略不僅涉及到價格,還涉及廣告、研究和開發(fā)等方面。VPH744納什均衡每個廠商都認為自己的策略(定價)是最優(yōu)的,并且也沒有一個廠商愿意單獨背離這個狀態(tài)。45寡頭市場有優(yōu)于其他市場的特點1寡頭廠商可以利用超額利潤的一部分從事研究和開發(fā)。比起壟斷廠商,寡頭廠商從事研究和開發(fā)的積極性更高。2產品差異方面的非價格競爭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大的選擇。寡頭市場之間的區(qū)別很大,不確定的因素也很多46利潤最大化的困難1廠商在核算中使用的是會計成本的概念而不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廠商可能并不清楚他們使用的生產資源在其他用途或行業(yè)中的收益,因此廠商也就無法準確的說出其現狀是否為最好的選擇;2更為重要的是,廠商常常不能準確地知道甚至不能大致估計他們的需求曲線,也就是不能得到其邊際收益曲線MR;3就是時間因素,廠商應該在什么時間范圍內獲得最大利潤;4在實際的決策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廠商可能很難進行利潤最大化決策。47權利義務,也就是委托和代理的關系1委托人的利益取決于代理人的行動。但是,代理人的行動動機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一定是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委托人需要“激勵“代理人,給代理人某種好處讓代理人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動;2激勵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給予對方一定好處的承諾。激勵發(fā)揮作用的機理是,如果代理人認為委托人的承諾是可信的,那么代理人在考慮這種承諾的條件下會采取一些行動,這些行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將產生維護委托人的利益;3股東可能不知道給代理人的激勵水平是否恰當;4股東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僅僅是要鼓勵經理努力工作,還要設法鼓勵經理講實話,講信用;5五,經營者的經營動機,取決于職位給他的權利,也就是義務關系。48廠商的行為動機,是其他目標的最大化1)長期的利潤最大化,問題一長期利潤的最大化也許僅僅是經營者追求其他目標的結果,而未必是長期利潤最大化目標本身的結果;二長期利潤的最大化可以是廠商任何現行政策的一個理由。長期利潤最大化之所以用處不大是因為長期最大化決策的問題過于復雜。廠商需要把對價格、產量以及投資的計劃從現在一直考慮到未來。2)短期銷售收益最大化。3)廠商規(guī)模的最大化,也就是增長的最大化。通過內部擴張增長和兼并來實現規(guī)模增長。49兼并任何一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形成的一個經濟單位的交易。它與收購的共同點都是最終形成一個經濟單位,而兼并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形成一個新的實休,而收購則是被收購方納入核心購方體系的之中。所以,兼并和收購是有區(qū)別的。三種類型1橫向兼并。是兩個在同一行業(yè),并在生產經營上是處于同一階段的企業(yè)的兼并。像兩個汽車制造公司的兼并。2縱向兼并兩個同一行業(yè),但是在生產經營上是處于不同階段的企業(yè)的兼并。汽車制造廠商和汽車配件廠商的兼并。3混合兼并。不同行業(yè)兩個廠商的兼并。這個兼并可能提供了比內部擴張更快的增長方式??梢杂幸?guī)模的經濟效益,可以形成壟斷,可以提高廠商在股市上的價值。通過兼并,可以使企業(yè)未來的收益穩(wěn)定,抵抗風險的能力可以增強。50廠商在經濟活動中遇到的組織單位家庭和政府。51社會成本某人為獲得一項利益而由社會(包括他自己)付出的全部成本,不僅包括當事人自己付出的代價,而且包括社會其他成員為此付出的代價。私人成本是人們?yōu)榱双@得私人的利益而由自己支付的成本。如社會成本大于私人就存在外部不經濟。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就是外部經濟。52政府對產業(yè)的管制方法1)反壟斷。通過設立專門部門,依據專門法律對企業(yè)的可能的規(guī)模發(fā)展進行控制,對可能導致壟斷的行為進行管制(如檢查兼并是否不利于產業(yè)中的競爭)。2)發(fā)展資本市場??蓪⑵髽I(yè)上市,推向資本市場(股市),在資本市場上企業(yè)行為更加公開化規(guī)范化。3)企業(yè)改組。針對一些國有企業(yè)或壟斷組織,通過改組形成具有一定競爭性的寡頭行業(yè),引入市場機制,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在政府的產業(yè)機構的政策中,體現了政府對經濟決策權分配的考慮,體現了政府對自由和管制的權衡。8HRWO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53流量指在一定時期內某種經濟變量變動的數值,如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存量是指某一經濟量在某一時間點上的數值,如國民財富、外匯儲備。54漏出一國的家庭部門除了把自己的收入用于購買國內企業(yè)的產品和勞務外,還要進行儲蓄,向政府納稅,購買國外的產品和勞務。這樣,一部分國民收入從國民經濟的內部環(huán)流中退出,形成了漏出。1)凈儲蓄S;2)凈稅收T;3)進口支出M。WSTM。注入對企業(yè)所生產的產品的需求只有一部分來自于家庭的消費,其它則產生于國民經濟內部環(huán)流之外,包括投資、政府支出和出口,這些構成了對企業(yè)的注入。1)投資I(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2)政府支出G;3)出口X。55國民收入環(huán)流的均衡當注入不等于漏出時,這個收入循環(huán)流程處于不均衡狀態(tài),國民收入將不斷變動使經濟達到均衡狀態(tài)。當注入大于漏出時,國民收入將會增加,從而增加家庭部門的收入,這既會使家庭增加對企業(yè)產品和勞務的消費支出,同時也會增加家庭的儲蓄,增加家庭交納的稅收,進口更多的國外產品和勞務,也就增加了漏出。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xù)到漏出增加到與注入相等為止。當漏出大于注入時,國民收入將減少,從而減少家庭的收入。這既會使家庭減少對企業(yè)產品和勞務的消費支出,同時也會減少家庭的儲蓄,減少家庭交納的稅收,減少進口。這些都使漏出減少。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xù)到漏出減少到與注入相等為止。此時,國民收入達到均衡。總之,只有當注入等于漏出時,國民收入循環(huán)流程才能處于均衡,并保持不變。所以國民收入于均衡的條件是注入等于漏出。56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國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及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含義1)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些最終產品的價格乘以相應的產量之后總和;2)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3)GDP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而不是所銷售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等非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57國民收入核算方法1)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yè)生產成本核算工資、利息和租金等生產要素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的間接稅資本折舊。2)支出法核算經濟社會(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凈出口也是)。3)生產法。L387R58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除GDP外還有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凈值NDP(指最終產品價值中,如把消耗的資本設備價值也扣除,就得到了凈價值)、國民收入NI(指一國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提供服務所獲得的報酬的總和,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是國民生產凈值扣除間接稅和企業(yè)的轉移支付,再加上政府的轉移支付之后的余額。它被稱作國民收入的度量)、個人收入PI和個人可支配收入DPI。NDPGDP資本折舊/59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本國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NPGDP國外要素收入凈額S260名義國民收入和實際國民收入名義的GDP又稱貨幣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實際的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礎的價格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來計算的。GDP折算指數名義GDP/實際61自然失業(yè)率是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在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fā)作用時,經濟處于均衡狀態(tài)的失業(yè)率,也就是與零通貨膨脹率相適應的失業(yè)率H62失業(yè)摩擦性失業(yè)、結構性失業(yè)、周期性失業(yè)、季節(jié)性失業(yè)。63通貨膨脹指價格總水平相當程度的普遍而持續(xù)上漲的現象。它的程度通常用通貨膨脹來衡量。通貨膨脹率是指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一般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TPT/POWP通貨膨脹的原因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結構性通貨膨脹等。64菲利普斯曲線物價上升,失業(yè)率下降;物價下降,失業(yè)率上升。消費傾向指人們用于消費的支出在實際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為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APC平均每單位可支配收入中消費所占的比重APCC/Y;W_EJ邊際消費傾向MPC在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考慮變動的收入中消費的變動額或是消費增量對是后如增量的比率。MPCC/Y,通常大于0小于1表明消費是隨收入增加而相應增加,但消費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邊際消費傾向是隨著收入增加而遞減的。XUH4471儲蓄函數SYCSS(Y)儲蓄傾向是在人們實際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為平均儲蓄傾向APS和邊際儲蓄傾向MPS。ZC72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消費與儲蓄之和永遠等于收入CSY;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之和為1,APCAPS1;MPCMPS1,73資本邊際效率MEC是使一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和該投資品的預期收益相等的貼現率或折扣率,表示一項資本品或投資項目的收益每年應按何種比例增長才能到達預期收益,可以表示預期利潤率。如果利率低于預期利潤率,投資被認為可行。資本的邊際效率隨著投資的增加而減少。I74投資函數IIRI投資;R利息率。IEDR,E不隨利息率變動而變動的投資,自主投資;(DR)是由利息率變動引發(fā)的投資,引致投資,負號表示投資與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變動。_C75均衡的國民收入YAI/1B|JA76凱恩斯認為投資增加會引起收入多倍增加,這個倍數就是投資乘數K,K1/MPS。7|77通貨緊縮缺口是實際總支出與潛在總支出之間的差額,實際總支出決定均衡國民收入YE小于充分就業(yè)的產出YF時,YF所對應的總指出與YE對應的總支出之間的差額。相應于充分就業(yè)而言,總支出不足,經濟會收縮。消除方法擴張政策減稅、增加轉移支付、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潤J78通貨膨脹缺口實際總支出大于充分就業(yè)對相應的總支出,此時的缺口,由于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消除方法增稅、減少轉移支付、減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S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W79國際收支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的對比關系。國際收支平衡表總體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經常項目;另一部分叫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主要是具有商品、勞務和轉移支付的收支情況;資本項目主要是反映國家和私人投資即借貸活動,以及官方儲備的變動。NJEY80官方儲備又稱官方的黃金和外匯儲備,是由一個國家官方的貨幣機構所持有的黃金和外匯,通常被稱為儲備資產。任何經常性項目赤字,肯定要由相應的資本流入來抵消,即經常性項目赤字凈資本流入0X5FD781國際收支盈余官方外匯儲備的增加經常項目盈余凈資本流入82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組成經常帳戶(項目)、資本帳戶(項目)、誤差與遺漏以及儲備資產增減額四大部分。83本國儲蓄、國內投資與資本輸入或輸出的關系YAESIDIFY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AE一個國家的總支出;S儲蓄;C居民消費;ID國內投資;IF向外國投資凈值;X進口;M出口;G政府支出;稅收。在經濟均衡狀態(tài)時,一國的收入高于支出,這國向外國投資的凈值為正數,或者國家資本輸出超過外國資本輸入,或者本國的官方儲備增加?!皘QAZ84貿易盈余與資本流動的關系YAEXMXMIF當一國家有貿易順差時,該國就是資本的輸出國;出現貿易逆差時,這個國家就是資本的輸入國。/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電子商務自學考試主題論壇ZF85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長期或巨額盈余時,也會給國內經濟帶來某些不良的影響。收支盈余會造成官方儲備增加,從而引起本國貨幣供用量增加,有可能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加劇。進一步,如果國際收支順差是由于出口過多造成的,那么本國在這期間可供使用的生產資源就會減少,長期如此勢必影響本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相反,一國國際收支逆差造成官方儲備下降,勢必使得國內經濟萎縮就業(yè)不足。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而需要進行調整時,政府可以實行緊縮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可供選擇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減少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貼現率,提高法定準備率,在公開市場上出賣政府債券等。86從政府的經濟政策上調整國際收支逆差政府可以實行緊縮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可供選擇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減少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貼現率,提高法定準備率,在公開市場上出賣政府債券。解決國際收支逆差的另一個選擇是匯率政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通過三個渠道影響國際收支1)減少國民收入,使本國居民對進口產品的支出減少;2)國內生產的出口和進口替代品價格下降,提高本國貿易生產部門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力;3)導致利息率上升,吸引國外資金加入和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國際收支逆差,政府通過匯率的貶值來改善。匯率下降有利于出口,上升有利于進口。87購買力平價理論(又稱PPP理論)是最有名的匯率決定理論之一。這種理論認為,任何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調整到能反映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價格水平變動的程度。購買力平價理論無非是以價定律,在一國價格水平而非個別價格上的應用ISO88盯住匯率制把本國貨幣與本國主要貿易伙伴過的貨幣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著一種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固定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同其他國貨幣的匯率的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在一定范圍之內。浮動匯率制是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guī)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fā)地決定I89匯率的短期決定的影響因素進出口商品的供給與需求、國際間的投資和投機V匯率的長期決定的影響因素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于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90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匯率與進出口。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2)匯率與物價。匯率的變動影響進出口的同時也對物價產生影響。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國內價格的上漲,其對物價總指數的影響的程度取決于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匯率上升,則能起到抑制物價的作用。3匯率與資本的流出和流入。匯率變動對長期資本流動的影響較小,因為長期資本流動主要以利潤和風險為轉移,在利潤有保證和風險較小的情況下不致出現大的波動。但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大91目前的我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于部分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理。92經濟發(fā)展是指隨著經濟增長而同時出現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結構的變化,就發(fā)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fā)展意味著貧困、失業(yè)、收入不均等問題的改善Q93衡量經濟發(fā)展的主要指標是人均實際GDP,即按一國人口平均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使用人均實際GDP指標衡量發(fā)展優(yōu)點1)GDP的核算方法和規(guī)則已被廣泛的接受,并且?guī)缀跛袊叶加蠫DP的統(tǒng)計數據;2)盡管并不是所有影響人類福利的因素都包括在GDP中,但GDP的持續(xù)增加是發(fā)展的必要條件;3)人均GDP的水平與諸如死亡率、升學率、營養(yǎng)攝取量等反映人類生活質量的其他指標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缺陷像GDP核算范圍的限制;GDP的忽視了收入分配的問題;那么GDP是基于市場價格得到的;最后,用GDP進行國際比較時,通常涉及到的匯率,而匯率的變動還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一國的購買力情況A94進口代替政策就是從經濟上獨立自主的目的出發(fā),減少或完全消除該種商品的出口,國內市場完全由本國生產者供應的政策。進口替代的發(fā)展戰(zhàn)略強調通過以國內的產品替代以前進口的產品來發(fā)展國內市場。缺陷為了保護國內廠商而設立的貿易壁壘可能最終保護了那些缺乏效率的生產者。缺乏來自國外的競爭意味著對于革新和提高效率缺乏足夠的激勵。在貿易壁壘存在的條件下,利潤使得企業(yè)缺乏降低成本的動力。同時,也成為導致政府腐敗的原因。1CJ95出口導向戰(zhàn)略著眼于出口對經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通過對初級產品進行深加工,然后組織產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級產品。由于產品用于出口,因而對發(fā)展國家產品的需求,不會受到本國居民低收入的限制。另外,出口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對于提高效率、促進現代化起著重要的刺激作用。問題如果一個國家要只是發(fā)揮出現有的比較優(yōu)勢,那么,它們就會專門生產那些廉價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或者生產具有氣候條件相對優(yōu)勢的產品。這樣這個國家永遠不會成為發(fā)達的國家。另外,這樣一種戰(zhàn)略會導致經濟結構畸形,具有出口能力的部門處于發(fā)達水平,而其它部門仍維持著不發(fā)達的狀況。96發(fā)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形成1)外部條件外債的供給和增加;2)外部障礙通貨膨脹率下降、高利率、原材料價格下跌,出口開始出現衰退、流入債務國的外資回流;3)內部因素政策失誤,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不重視出口、貿易體制僵化,貿易自由受限、政策對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不利,尤其是匯率政策。解決危機方法一方面,減少國內支出以償還那部分債務;另一方面,與債僅人重新談判債務合同條款,以便將債務負擔減至到一個合理水平。國內的緊縮與通過談判削減債務,可能也是結束當前債務危機的措施。增加出口。電廠分散控制系統(tǒng)故障分析與處理作者單位摘要歸納、分析了電廠DCS系統(tǒng)出現的故障原因,對故障處理的過程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說明。為提高分散控制系統(tǒng)可靠性,從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建議,供參考。關鍵詞DCS故障統(tǒng)計分析預防措施隨著機組增多、容量增加和老機組自動化化改造的完成,分散控制系統(tǒng)以其系統(tǒng)和網絡結構的先進性、控制軟件功能的靈活性、人機接口系統(tǒng)的直觀性、工程設計和維護的方便性以及通訊系統(tǒng)的開放性等特點,在電力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功能在DAS、MCS、BMS、SCS、DEH系統(tǒng)成功應用的基礎上,正逐步向MEH、BPC、ETS和ECS方向擴展。但與此同時,分散控制系統(tǒng)對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影響也在逐漸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分散控制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故障后迅速判斷原因的能力,對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浙江電網機組分散控制系統(tǒng)運行中發(fā)生的幾個比較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處理,歸納出提高分散系統(tǒng)的可靠性的幾點建議,供同行參考。1考核故障統(tǒng)計浙江省電力行業(yè)所屬機組,目前在線運行的分散控制系統(tǒng),有TELEPERMME、MOD300,INFI90,NETWORK6000,MACS和MACS,XDPS400,A/I。DEH有TOSAMAPGS/C800,DEHIIIA等系統(tǒng)。筆者根據各電廠安全簡報記載,將近幾年因分散控制系統(tǒng)異常而引起的機組故障次數及定性統(tǒng)計于表1表1熱工考核故障定性統(tǒng)計2熱工考核故障原因分析與處理根據表1統(tǒng)計,結合筆者參加現場事故原因分析查找過程了解到的情況,下面將分散控制系統(tǒng)異常(浙江省電力行業(yè)范圍內)而引起上述機組設備二類及以上故障中的典型案例分類淺析如下21測量模件故障典型案例分析測量模件“異?!币鸬臋C組跳爐、跳機故障占故障比例較高,但相對來講故障原因的分析查找和處理比較容易,根據故障現象、故障首出信號和SOE記錄,通過分析判斷和試驗,通常能較快的查出“異?!蹦<?。這種“異?!蹦<杏残怨收虾蛙浶怨收隙N,硬性故障只能通過更換有問題模件,才能恢復該系統(tǒng)正常運行;而軟性故障通過對模件復位或初始化,系統(tǒng)一般能恢復正常。比較典型的案例有三種(1)未冗余配置的輸入/輸出信號模件異常引起機組故障。如有臺130MW機組正常運行中突然跳機,故障首出信號為“軸向位移大”,經現場檢查,跳機前后有關參數均無異常,軸向位移實際運行中未達到報警值保護動作值,本特利裝置也未發(fā)訊,但LPC模件卻有報警且發(fā)出了跳機指令。因此分析判斷跳機原因為DEH主保護中的LPC模件故障引起,更換LPC模件后沒有再發(fā)生類似故障。另一臺600MW機組,運行中汽機備用盤上“汽機軸承振動高”、“汽機跳閘”報警,同時汽機高、中壓主汽門和調門關閉,發(fā)電機逆功率保護動作跳閘;隨即高低壓旁路快開,磨煤機B跳閘,鍋爐因“汽包水位低低”MFT。經查原因系1高壓調門因閥位變送器和控制模件異常,使調門出現大幅度晃動直至故障全關,過程中引起1軸承振動高高保護動作跳機。更換1高壓調門閥位控制卡和閥位變送器后,機組啟動并網,恢復正常運行。(2)冗余輸入信號未分模件配置,當模件故障時引起機組跳閘如有一臺600MW機組運行中汽機跳閘,隨即高低壓旁路快開,磨煤機B和D相繼跳閘,鍋爐因“爐膛壓力低低”MFT。當時因系統(tǒng)負荷緊張,根據SOE及DEH內部故障記錄,初步判斷的跳閘原因而強制汽機應力保護后恢復機組運行。二日后機組再次跳閘,全面查找分析后,確認2次機組跳閘原因均系DEH系統(tǒng)三路“安全油壓力低”信號共用一模件,當該模件異常時導致汽輪機跳閘,更換故障模件后機組并網恢復運行。另一臺200MW機組運行中,汽包水位高值,值相繼報警后MFT保護動作停爐。查看CRT上汽包水位,2點顯示300MM,另1點與電接點水位計顯示都正常。進一步檢查顯示300MM的2點汽包水位信號共用的模件故障,更換模件后系統(tǒng)恢復正常。針對此類故障,事后熱工所采取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在檢修中有針對性地對冗余的輸入信號的布置進行檢查,盡可能地進行分模件處理。(3)一塊I/O模件損壞,引起其它I/O模件及對應的主模件故障如有臺機組“CCS控制模件故障“及“一次風壓高低”報警的同時,CRT上所有磨煤機出口溫度、電流、給煤機煤量反饋顯示和總煤量百分比、氧量反饋,燃料主控BTU輸出消失,F磨跳閘(首出信號為“一次風量低”)。4分鐘后CRT上磨煤機其它相關參數也失去且狀態(tài)變白色,運行人員手動MFT(當時負荷410MW)。經檢查電子室制粉系統(tǒng)過程控制站(PCU01柜MOD4)的電源電壓及處理模件底板正常,二塊MFP模件死機且相關的一塊CSI模件(模位153,有關F磨CCS參數)故障報警,拔出檢查發(fā)現其5VDC邏輯電源輸入回路、第4輸出通道、連接MFP的I/O擴展總線電路有元件燒壞(由于輸出通道至BCS(24VDC),因此不存在外電串入損壞元件的可能)。經復位二塊死機的MFP模件,更換故障的CSI模件后系統(tǒng)恢復正常。根據軟報警記錄和檢查分析,故障原因是CSI模件先故障,在該模件故障過程中引起電壓波動或I/O擴展總線故障,導致其它I/O模件無法與主模件MFP03通訊而故障,信號保持原值,最終導致主模件MFP03故障(所帶AF磨煤機CCS參數),CRT上相關的監(jiān)視參數全部失去且呈白色。22主控制器故障案例分析由于重要系統(tǒng)的主控制器冗余配置,大大減少了主控制器“異?!币l(fā)機組跳閘的次數。主控制器“異?!倍鄶禐檐浌收?,通過復位或初始化能恢復其正常工作,但也有少數引起機組跳閘,多發(fā)生在雙機切換不成功時,如(1)有臺機組運行人員發(fā)現電接點水位計顯示下降,調整給泵轉速無效,而CRT上汽包水位保持不變。當電接點水位計分別下降至甲300MM,乙250MM,并繼續(xù)下降且汽包水位低信號未發(fā),MFT未動作情況下,值長令手動停爐停機,此時CRT上調節(jié)給水調整門無效,就地關閉調整門;停運給泵無效,汽包水位急劇上升,開啟事故放水門,甲、丙給泵開關室就地分閘,油泵不能投運。故障原因是給水操作站運行DPU死機,備用DPU不能自啟動引起。事后熱工對給泵、引風、送風進行了分站控制,并增設故障軟手操。(2)有臺機組運行中空預器甲、乙擋板突然關閉,爐膛壓力高MFT動作停爐;經查原因是風煙系統(tǒng)I/O站DPU發(fā)生異常,工作機向備份機自動切換不成功引起。事后電廠人員將空預器煙氣擋板甲1、乙1和甲2、乙2兩組控制指令分離,分別接至不同的控制站進行控制,防止類似故障再次發(fā)生。23DAS系統(tǒng)異常案例分析DAS系統(tǒng)是構成自動和保護系統(tǒng)的基礎,但由于受到自身及接地系統(tǒng)的可靠性、現場磁場干擾和安裝調試質量的影響,DAS信號值瞬間較大幅度變化而導致保護系統(tǒng)誤動,甚至機組誤跳閘故障在我省也有多次發(fā)生,比較典型的這類故障有(1)模擬量信號漂移為了消除DCS系統(tǒng)抗無線電干擾能力差的缺陷,有的DCS廠家對所有的模擬量輸入通道加裝了隔離器,但由此帶來部分熱電偶和熱電阻通道易電荷積累,引起信號無規(guī)律的漂移,當漂移越限時則導致保護系統(tǒng)誤動作。我省曾有三臺機組發(fā)生此類情況(二次引起送風機一側馬達線圈溫度信號向上漂移跳閘送風機,聯跳引風機對應側),但往往只要松一下端子板接線(或拆下接線與地碰一下)再重新接上,信號就恢復了正常。開始熱工人員認為是端子柜接地不好或者I/O屏蔽接線不好引起,但處理后問題依舊。廠家多次派專家到現場處理也未能解決問題。后在機組檢修期間對系統(tǒng)的接地進行了徹底改造,拆除原來連接到電纜橋架的AC、DC接地電纜;柜內的所有備用電纜全部通過導線接地;UPS至DCS電源間增加1臺20KVA的隔離變壓器,專門用于系統(tǒng)供電,且隔離變壓器的輸出端N線與接地線相連,接地線直接連接機柜作為系統(tǒng)的接地。同時緊固每個端子的接線;更換部份模件并將模件的軟件版本升級等。使漂移現象基本消除。(2)DCS故障診斷功能設置不全或未設置。信號線接觸不良、斷線、受干擾,使信號值瞬間變化超過設定值或超量程的情況,現場難以避免,通過DCS模擬量信號變化速率保護功能的正確設置,可以避免或減少這類故障引起的保護系統(tǒng)誤動。但實際應用中往往由于此功能未設置或設置不全,使此類故障屢次發(fā)生。如一次風機B跳閘引起機組RB動作,首出信號為軸承溫度高。經查原因是由于測溫熱電阻引線是細的多股線,而信號電纜是較粗的單股線,兩線采用絞接方式,在震動或外力影響下連接處松動引起軸承溫度中有點信號從正常值突變至無窮大引起(事后對連接處進行錫焊處理)。類似的故障有民工打掃現場時造成送風機軸承溫度熱電阻接線松動引起送風機跳閘;軸承溫度熱電阻本身損壞引起一次風機跳閘;因現場干擾造成推力瓦溫瞬間從99突升至117,1秒鐘左右回到99,由于相鄰第八點已達85,滿足推力瓦溫度任一點105同時相鄰點達85跳機條件而導致機組跳閘等等。預防此類故障的辦法,除機組檢修時緊固電纜和電纜接線,并采用手松拉接線方式確認無接線松動外,是完善DCS的故障診斷功能,對參與保護連鎖的模擬量信號,增加信號變化速率保護功能尤顯重要(一當信號變化速率超過設定值,自動將該信號退出相應保護并報警。當信號低于設定值時,自動或手動恢復該信號的保護連鎖功能)。(3)DCS故障診斷功能設置錯誤我省有臺機組因為電氣直流接地,保安1A段工作進線開關因跳閘,引起掛在該段上的汽泵A的工作油泵A連跳,油泵B連鎖啟動過程中由于油壓下降而跳汽泵A,汽泵B升速的同時電泵連鎖啟動成功。但由于運行操作速度過度,電泵出口流量超過量程,超量程保護連鎖開再循環(huán)門,使得電泵實際出水小,B泵轉速上升到5760轉時突然下降1000轉左右(事后查明是抽汽逆止閥問題),最終導致汽包水位低低保護動作停爐。此次故障是信號超量程保護設置不合理引起。一般來說,DAS的模擬量信號超量程、變化速率大等保護動作后,應自動撤出相應保護,待信號正常后再自動或手動恢復保護投運。24軟件故障案例分析分散控制系統(tǒng)軟件原因引起的故障,多數發(fā)生在投運不久的新軟件上,運行的老系統(tǒng)發(fā)生的概率相對較少,但一當發(fā)生,此類故障原因的查找比較困難,需要對控制系統(tǒng)軟件有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通過分析、試驗,判斷可能的故障原因,因此通常都需要廠家人員到現場一起進行。這類故障的典型案例有三種(1)軟件不成熟引起系統(tǒng)故障此類故障多發(fā)生在新系統(tǒng)軟件上,如有臺機組80額定負荷時,除DEH畫面外所有DCS的CRT畫面均死機(包括兩臺服務器),參數顯示為零,無法操作,但投入的自動系統(tǒng)運行正常。當時采取的措施是運行人員就地監(jiān)視水位,保持負荷穩(wěn)定運行,熱工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系統(tǒng)重啟等緊急處理,經過30分鐘的處理系統(tǒng)恢復正常運行。故障原因經與廠家人員一起分析后,確認為DCS上層網絡崩潰導致死機,其過程是服務器向操作員站發(fā)送數據時網絡阻塞,引起服務器與各操作員站的連接中斷,造成操作員站讀不到數據而不停地超時等待,導致操作員站圖形切換的速度十分緩慢(網絡任務未死)。針對管理網絡數據阻塞情況,廠家修改程序考機測試后進行了更換。另一臺機組曾同時出現4臺主控單元“白燈”現象,現場檢查其中2臺是因為A機備份網停止發(fā)送,1臺是A機備份網不能接收,1臺是A機備份網收、發(fā)數據變慢(比正常的站慢幾倍)。這類故障的原因是主控工作機的網絡發(fā)送出現中斷丟失,導致工作機發(fā)往備份機的數據全部丟失,而雙機的診斷是由工作機向備份機發(fā)診斷申請,由備份機響應診斷請求,工作機獲得備份機的工作狀態(tài),上報給服務器。由于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