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敦煌列子殘卷整理兼與楊思范先生商榷 敦煌列子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的存世最早的手寫本,雖然 所存多為殘卷,但與今本相較,也可略知列子一書的流傳狀 況。對于殘卷文字的整理,更加有助于我們了解列子一書的 流傳情況。通過對于殘卷的分析,可知在盧重玄注出現之前,只 有張湛注一種,并無新注出現。本文在殘卷整理的基礎上,對殘 卷列子的體例作一簡略分析。 一、殘卷文字整理 敦煌殘卷列子碎片較多,其中以編號 S6134、S777、 S107991 、P24952 四種內容較多,現以宋本列子 3 為底 本,整理如下: 1.編號S6134 (列子黃帝篇) (上闕)弇之西、古州之北。乘空如履實,寢虛(闕)床。 云霧不硋其
2、視, 雷霆不亂 (闕)飲露不食五谷。 姑射山在河州中, 上有(闕)醉者墜車,雖疾不死死生驚罹,不入其胸(闕)無人 射,引弓盈貫,厝杯水于肘(闕)高山,履危石,猶能射乎?困 履登高(闕)潛黃泉揮斥(闕)能使存者亡、亡者存(闕)之, 有寵于晉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名勢(闕)貧有丘先生,假糧 荷畚往諸子華之門,見(闕)無所不為。子華遂與丘開乘高臺, 于眾中(闕)丘開遂頭刑若飛鳥。 復渭,丘開曰:彼阿曲之隈 (闕) 得珠鳥。俄而子華之庫遇火, 謂丘開曰: 火(闕) 入火了無難色。 子華曰:自今乞兒馬醫(yī)不(闕)吾養(yǎng)野禽獸于園庭,虎狼鵰。 2.編號S777 (列子楊朱篇) (前闕)陽性稟五行也有生之最 靈
3、者,人也。人者,爪牙 不足以供守衛(wèi),肌膚不足以自 捍御,趨走 不足以從利逃害。無 毛羽以御寒暑, 必將資物以為養(yǎng)。 任智而不恃 力,故智 之所貴, 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則身非我有,既生,不得不 全之;物非我有,既有,不得去之。身因生之主, 物為養(yǎng)之主。 雖全生, 不可有其身; 雖不去物, 不可有其物。 有其物、 有其身, 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不橫私天下之身,不橫私天下 之物者,其唯至人矣。知身不可私,物不可有,唯圣人邪?公天 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謂至至者也。天下之身 同之我身,天下之物同之我物。非至人如何既覺私之為非,又知 公之為是?故曰至至也。 楊朱曰:
4、 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 一為壽不放恣其嗜欲者 也,二為名不敢恣其所行也,三為 位曲意 求通,四為貨專利惜 費。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形,此謂遁民違其自然。 可殺可活,制命(后闕)。 此卷為列子張湛注本,文中 內文字為據宋本所補。此 片所引文字與宋本略有差異,王重民曾有校記 4 ,仍有遺漏, 現重校于下。 “不足以從利逃害”,宋本作“逃利害”。 “必將資物以為養(yǎng)”,宋本“養(yǎng)”下有“性”字 “然則身非我有”,宋本作“然身非我有也”。 “物非我有”,宋本作“物非我有也”。 “既有不得去之”, 宋本作“既有不得不去之”, 王校缺。 “物 為 養(yǎng)之主”, 宋本作“物亦養(yǎng)之主”。 敦煌殘卷此
5、字不清,似“為”字。 “雖全生不可有其身”,宋本作“雖全生身不可有其 身”。 “不橫私天下之身,不橫私天下之物者”宋本無此句。 “其唯至人矣”, 宋本作“其唯圣人乎”。 王重民校記曰 “作圣人是也”,敦煌本張湛注亦作“圣人”,王說是。 “故曰至至至也”, 宋本作“故曰至至也”。 敦煌本第二 個“至”字為省略寫法, 同正文“此之謂至至者也”句中第二個 “至”同。王校缺。 “違其自然”,宋本后有“者也”二字。 3. 編號S10799 (列子楊朱) (闕)古猶今也。變易(闕)之矣,既見之矣,既(闕)多 以生之苦乎?(闕)或好或惡,或安或危(闕)耶?則重來之物 無所復(闕)急不可(闕)者矣孟孫陽曰:
6、若(闕)入湯火淂 (闕) 任之(闕)。 4. 編號P2495 (列子說符) (闕)丁壯者皆(闕)口五刃常在空中有人口 (闕)刃常在空中宋元君見大喜(按:后一行字跡漫漶,無 法辨認)(闕)與爾同者,可得從口(闕)若沒若亡,若 夫絕塵弭口(闕)不可以天下馬也。臣有共擔薪(闕)使方罩 求,三月而反得口驪穆公恠之伯樂曰:方舉之所見天機 口(闕)不知所從(闕). 楚人鬼,越人口(闕)大王必封汝,汝慎勿受利地。楚(闕) 也死子口請寢丘故(闕)口氏財貨登高樓口 (闕)口其上樓下有矣。若相見而行(闕)政中俠 口口(闕)口口盡云博一名也(闕)狐 父之見而饗之三餔 (闕)地而歐之不出口遂爵而死 (闕)口有三子知之
7、乎?爵高者人妬之(闕)口 之叔敖曰:吾爵益高志益下,吾(闕) 益口口也口口口。 夏食菱芰,冬食橡栗口莒敖公口口居海上, 食菱芰橡栗有難得往死之世人之知臣者也。 楊子鄰人亡一羊,相率追之。既反,楊子問其故,答曰:失 羊矣,歧路之中復有歧矣。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本一末異也。 楊布,楊子之弟。衣素衣出行,遇雨,著絹衣而反,狗不 識,迎而吠之。楊布將撲之,楊朱曰:向(闕)狗白而往、黑而 歸汝犬正旦放鳩邯鄲民以正月旦獻趙簡子鳩,簡子曰:放之。 正旦放鳩,示有恩也。厚賞獻客。于是民爭鳩,死者眾矣。 欲生之,不若禁勿捕之也。齊有貧者常乞于城,城市患之,不 與,遂適田氏庭,從馬醫(yī)作役,不復知辱。
8、 拾得遺契宋人有于道得人遺契藏之,密數其齒。注云:刻處 似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矣。人有種枯梧樹者,鄰父 言曰:枯梧不祥。其家遽伐之,鄰父即請為薪其家疑不與也。 人有亡鈇者,意鄰子盜之,視其行步顏色皆竊鈇也。俄而 其谷得鈇,見鄰子無復竊鈇之容。 倒杖缽杖頤不知痛也白公勝欲為也。罷朝,倒杖貫頤,血 流至地,口知。鄭人聞之,口不知,將何不者。 奪市人金齊人有欲得金者,旦,衣冠往市,適見貨金者, 因攫而去。吏捕得問,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但見金耳。 二、體例分析 敦煌文獻殘存多片列子,主要為英國國家圖書館及法國 國家圖書館所收藏。 英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碎片較多, 其中以編號 為S777、S6134及S
9、10799三個殘片內容最多,S777為列子楊 朱篇張湛注本,正文大字,注文小字雙行,起自注文“陽性稟 五行也”,迄自正文“可殺可活制命”,與今四部叢刊影宋 本體例相同,文注分明。S6134為列子黃帝篇文,起自小 字“弇之西古州之北”,迄自大字“虎狼鵰”,體例與今本列 子不符。S10799亦為列子楊朱篇張湛注本,起自正文 大字“古猶今也”,迄自正文大字“任之”,與今本列子相 符。S777與10799文注分明,基本上與今本列子相差無幾, 惟S6134與今本出入很大。今本正文與注文分界清晰, 敦煌殘片 以大字為正文,有刪節(jié)。以雙行小字的形式出現的文字,綴于大 字之下,且從文義上看,顯系解釋大字正文。
10、如,“飲露不食五 谷”以大字出現, 而小字“姑射山在河州中上有”, 顯然是對大 字文義的進一步解說。 解說文字是從原文中節(jié)選出來的, 其中并 無新的內容。 法藏編號為 P2495 的列子殘片,屬說符篇內容,與 莊子合卷,嚴靈峰老列莊三子補編收錄此卷,并有整理 文字,稱其為列子莊子抄。只是嚴靈峰稱列子殘卷起自 “揚子鄰人亡一羊”,標明上缺,今法藏敦煌文獻殘片實起自 “丁壯者皆”,結處則意見相同。由體例來看,此殘卷與 S6134 相同,也為節(jié)抄本,注文也是節(jié)取原文,并無新的文字出現。 編號 S6134 與編號 P2495 敦煌殘片列子,內容上為節(jié)抄, 注釋既非張湛原注,也非新的注解,而是用列子原文
11、來對其 所節(jié)取的文字作進一步說明。首先我們可以確定這是列子的 一個節(jié)選本。 他的選取內容是在對原文的高度概括下而總結出來 的多個主題,對于說理性強的文字則多選, 甚至與原文相差無幾。 而對于故事性強的文字則總結出一個主題來, 再用原文中的故事 來對這個主題作進一步說明。 如其所選說符篇中“正旦放鳩” 與“楊子之鄰人亡羊”兩個故事即可說明這個問題。“正旦放 鳩”列子原文為: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于趙簡子,簡子 大悅,厚賞之??蛦柶涔?,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 “民知君之欲放之, 故競而捕之。 死者眾矣。 君如欲生之, 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這樣一件
12、事被作者用四個字“正旦放鳩”來概括,注文即對原文 略加刪削而以小字雙行形式綴于其下:“邯鄲民以正月旦獻趙簡 子鳩,簡子曰:放之。正旦放鳩,示有恩也。厚賞獻客。于是民 爭鳩,死者眾矣。欲生之,不若禁勿捕之也?!毕噍^于原 文,此處注文雖是節(jié)選,但也經過了作者的加工概括, 是以列 來解列,是基于文本而對原文所載故事的深入理解。類似的 典型事例還有“奪市人金”。列子原文為:“其人有欲金 者,清旦,衣冠 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 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 徒見金?!倍鼗蜌埦黼p行小字文為:“齊人有欲得金者,旦, 衣冠往市,適見貨金者,因攫而去。吏捕得而問,
13、對曰:取金之 時不見人,但見金耳。”以小字形式出現的文字,也是對原文 的因襲,且略有刪節(jié),類似于后世的選本。由這兩個事例可知, 對于故事性強的文字,作者都高度概括,并用列子原文來解 說概括后的文字,類似于后世根據某一故事而總結出來的成語。 “楊子之鄰人亡羊” 一節(jié),敦煌殘片原文為:楊子鄰人亡一 羊,相率追之。既反,楊子問其故,答曰:失羊矣,歧路之中復 有歧矣。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本一末異也。此處 也是對原文的刪略,省去了楊子因此事而不言不笑,孟孫陽答心 都子問的細節(jié),直接以說理而結。在作者看來,亡羊失路,恰如 多方喪生一樣,所以專門節(jié)取這一處來說明“本一末異”的道 理。這段文字后面
14、沒有解說性文字。再如,人有種枯梧樹者,其 鄰父言曰:枯梧不祥。其家遽伐之,鄰父即請以為薪。雙行小字 為:其家不與也。這段文字也有刪節(jié),只保留了敘述的部分。 由此看來,對于說理性較強的文字,作者都予以保留。而對那些 可有可無的細節(jié)對話,則不予保留。這樣的處理方式,與后世的 選本體例相近。 距敦煌寫卷最近的選本是唐人魏征的 群書治 要5 及馬 總的意林 6 。魏征的群書治要選取列子中有關治 國的文字, 間有注解, 與敦煌列子略有差異。 馬總的意林 與群書治要不同,他是志在“防守教之失”、 “補比事之闕”、 “佐屬文之緒”,選文皆以理合。從選文內容上來看,有的與敦 煌列子選文相近。如“楊子鄰人亡一羊
15、,相率追之,歧路之 中復有歧矣。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本一末異 也?!迸c前者所引敦煌文字相較, 此處節(jié)選文字只略去了“之” 及“既反,楊子問其故,答曰:失羊矣”一句話,后多加一個 “曰”字。再如,“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往市,適見貨金者, 因攫而去。吏捕問之,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但見金耳。”與 敦煌文字相較,也是相差無幾。由此可暫且做出這樣的推斷:編 號S6134與編號P2495的敦煌列子殘卷,極有可能即是與此 相關的列子選本。南北朝時梁庾仲容有子書抄三十卷, 其為諸子的選本,選錄標準是“廣搜採異而立言之本,或不求 全”。馬總的意林即是在這個基礎上“增損庾書, 詳擇前體” 而成。
16、從時間上看,敦煌本列子中“民”字缺筆,可知其抄 寫年代為太宗之時或之后。 那么, 可以確定在敦煌寫本之前及之 后,均有關于列子的節(jié)選文字流傳于世。而敦煌文字與意 林所選如此相近,這樣似可進一步推斷:敦煌列子與庾仲 容子書抄也存在某種聯系。由此可知,敦煌殘卷列子 為選本,并不是全本。 而且選錄的標準是有助于世風教化的說理 性文字,對于敘述性文字則在不影響文意的情況下適當刪略。 對于殘卷中以小字雙行形式出現的說明性文字,楊思范 7 認為 是在張湛注基礎上的另一種新注, 似過于武斷。 古人注書的體例 往往是在原文的基礎上盡情發(fā)揮, 其間夾雜著作者個人及時代的 影響。而敦煌殘卷列子的說明性文字也是原文
17、的節(jié)選,并無 之外的文字對其作引申說明, 這點似不合注書常規(guī)。 編號為 S777 的列子張湛注殘卷,亦為楊朱篇,其體例則與此不同, 與宋本相較, 則相差無幾, 可知其為張湛注本無疑, 并非節(jié)抄本。 而與 S6134 和 P2495 兩張殘卷體例不同, 可知這兩張殘片所代表 的列子抄本決非張湛注本,亦不是新的注本。那文中的小字 作何解釋呢?這一點從 永樂大典 殘卷所遺留的信息似可說明 一些問題。如永樂大典卷二三三七“教吾伐梧”條下引列 子原文:列子說符篇:人有枯梧樹,其鄰父言枯梧之樹 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鄰人父因請以為薪,其人乃不悅,曰: 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其可也?
18、這 樣的處理方式與敦煌 列子的處理方式極為相似。 “教吾伐梧” 是以大字形式出現的一個條目,后面的列子引文則是以小字 雙行形式出現,是對上面條目所作的解釋說明。 敦煌殘卷中還有一處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 就是引用了張湛 的注文。編號P2495殘片“合得遺契”下小字雙行文為:宋人有 于道得人遺契藏之,密數其齒。注云:刻處似齒。告鄰人曰:吾 富可待矣。這里出現了一處“注云”,其為張湛原注。楊思范認 為這是敦煌殘卷作者新注中所殘留的張湛注文,此說不甚恰當。 若是新注, 則注文作者一般都注明作者, 如張湛注中就多處引用 郭象、向秀的文字,均注明“郭象曰”、“向秀曰”,此處若是 新注,則應標明“張湛曰”,但卻直接用“注云”,并未出現任 何的新注跡象。 由此可知,編號S6134與編號P2495所代表的敦煌本列子, 以張湛注本為基礎, 在原文的文字基礎上進行重新整理, 根據一 定的標準對原書文字進行刪略。 所選文字也盡量保留原意, 而以 說理為主。以小字形式出現的文字,既是對選文的進一步說明, 又是根據張湛注本列子進行的又一次刪節(jié),且為說明問題, 其中還采用了張湛的注文來作進一步說明。 而且, 重要的是其中 僅僅是選取列子原文而對其所節(jié)選的文字作進一步說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心理健康家庭支持計劃
- 以錄為翼啟智生命:錄像在高中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多維應用與探索
- 以客戶為中心:濟南市ZDEY醫(yī)院營銷戰(zhàn)略的深度剖析與創(chuàng)新實踐
-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范文
- 以學習敏銳度為導向:醫(yī)藥公司銷售團隊人員選聘的創(chuàng)新策略與實踐
- 大班美術能力評估觀察記錄范文
- 園林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災害恢復管理措施
- 急診科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急流程
- 學校特色課程開發(fā)計劃
- 幼兒園科學教育科研工作計劃
- 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組織和安全措施設置+第1部分: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高清現行)
- 教海探航論文
- IPC-A-610國際標準中英文對照(doc 17)
- JJF(建材)110-2019水泥雷氏夾膨脹測定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現行)
- 《納尼亞傳奇》閱讀交流(課堂PPT)
- 某航空公司教學材料之十八案例
- 縣級課題研究過程記錄
- 中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綜合素質測試題總結
- 預制場(梁場)建設方案
- 專業(yè)課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學設計理念與方法(課堂PPT)
- 安川CDBR系列 制動單元 用戶手冊_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