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1頁
jtt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2頁
jtt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3頁
jtt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4頁
jtt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商用樓制冷站設計一、 設計技術參數1. 設計目的:為空調系統(tǒng)提供冷凍水,供水溫度為7,回水溫度為12。2. 原始資料和設計內容擬建一座商用樓??傉嫉孛娣e為5600m²,建筑高度為20m左右。地上為4層,地下一層。其中1-3層為商場(標準層);4層為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停車場。各層負荷情況分別為:地下一層冷負荷為480KW;標準層的冷負荷為:1120 KW。二、 制冷機房總負荷的確定總冷負荷應包括用戶實際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統(tǒng)本身和供冷系統(tǒng)的冷損失。冷損失一般用附加值計算,對于直接供冷系統(tǒng)通常附加5%-7%,對于間接供冷系統(tǒng)一般附加7%-12%。由于空調系統(tǒng)的負荷的峰值不可能同時出現,

2、所以不應采用系統(tǒng)總負荷作為裝機容量,應乘以系數0.60.8。此設計為直接制冷,附加值取6,所以有:Q0.7*(480+1120*3)*(1+6)=2849.282849KW三、確定制冷機組類型1.確定制冷方式(1).電力等一次能源充足時應選擇電力驅動蒸氣壓縮式制冷機組(能耗低于吸收式制冷機組);當地電力供應緊張或有熱源可以利用,應優(yōu)先選擇吸收式制冷機組(特別是有余熱廢熱場合)。(2).從能耗、單機容量和調節(jié)等方面考慮,對于相對較大負荷(如2000kw左右)的情況,宜采用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選擇空調用蒸氣壓縮式冷水機組時,單機名義工況制冷量大于1758kw時宜選用離心式;制冷量在1054-17

3、58 kw時宜選用螺桿式或離心式;制冷量在700-1054 kw時宜選用螺桿式;制冷量在116-700 kw時宜選用螺桿式或往復式;制冷量小于116活塞式或渦旋式。此次設計Qy=Q/2=1425KW,介于1054-1758KW之間,選用螺桿式。2.確定制冷劑種類直接供冷系統(tǒng)或對衛(wèi)生安全要求較高的用戶應采用氟利昂;大中型系統(tǒng),如對衛(wèi)生要求不十分嚴格或間接供冷時,可采用氨。目前空調用制冷機組主要采用氟利昂,氨制冷機組主要用于食品的冷藏冷凍。根據以上原則選擇制冷劑 R22。3.確定冷凝器冷卻方式(1).采用水冷、風冷、還是蒸發(fā)式冷凝器;(根據總制冷量大小和當地條件)(2).如采用水冷冷凝器,應同時考

4、慮水源和冷卻水的系統(tǒng)形式。四、制冷系統(tǒng)設計工況(冷凝溫度、蒸發(fā)溫度)冷凝溫度根據冷凝器的冷卻方式和冷卻介質的溫度確定。蒸發(fā)溫度應根據用戶使用溫度確定,一般情況下,蒸發(fā)溫度應比冷凍水供水溫度低23。冷卻水進口溫度:tw1=30 冷卻水出口溫度:tw2=35 進出口溫差:t=5冷凝溫度:tk=tw1+10=40冷凍水進口溫度:t1=12 冷凍水出口溫度:t2=7 進出口溫差:T=5蒸發(fā)溫度:t0=t2-3=4五、制冷機組容量和臺數的確定1.設計制冷機房時,一般選擇23臺同型號制冷機組,臺數不宜過多。除特殊要求外,可不設置備用制冷機組。2.對于空調用制冷機房,目前一般選用冷水機組。3.加上考慮到設備

5、層的面積大小,設備初投資,維護及管理,制冷機組臺數不宜取太多,現取2臺,則每臺制冷機組在設計工況下的制冷量至少為Qy=Q/2=1425KW。選取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雙機型)LSLG-360WD兩臺,制冷量為1499.8KW。制冷劑 R22。 壓縮機型式:輸入功率308.8kw;冷凝器:進出水管接口尺寸DN125水流量311 m3/h;蒸發(fā)器:進出水管接口尺寸DN150水流量258 m3/h;外形尺寸:長×寬×高=3890mm×1500mm×2270mm;整機重量:7000kg。六、水系統(tǒng)的設計1.選擇冷凍水泵的規(guī)格和臺數(1).確定冷凍水循環(huán)水量根據建筑

6、物的所有房間的最大冷負荷計算總水量,計算公式為:式中 -冷凍水總水量(m3 /s); -各空調房間設計工況時的負荷總合(KW) ; -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3 ;-回水的平均溫度() ;-供水溫度() ;1.11.2-出于安全考慮的附加系數。單臺泵運行時取1.1;兩臺泵并聯運行時取1.2。 所以有=(1.2*2849)/(1.01*1000*5)=0.68 m3 /s(2).確定冷凍水泵揚程揚程按下式計算: 式中 、-水系統(tǒng)總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損失,Pa;-設備阻力損失,Pa;冷凍水泵揚程: HP2=hf + hd + hm =5+5+5=15mH2Ohf ,hd-冷卻水管管路系統(tǒng)沿

7、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約為5 mH2Ohm -蒸發(fā)器阻力 約為5 mH2O(3).根據冷凍水循環(huán)水量和計算水泵揚程選擇冷凍水泵(需考慮備用的問題)型號流量揚程(m)效率(%)轉速(r/min)功率(KW)汽蝕余量(NPSH)r高度(mm)重量(Kg)m3/hL/S32QDLF4-2041.11165929000.371.850120選擇32QDLF4-20型號的冷凍水泵三臺。2.選擇冷卻水泵的規(guī)格和臺數(1).確定冷卻水循環(huán)水量根據冷凝器負荷(即制冷系統(tǒng)制冷量)計算,冷卻水量計算公式式中 -冷卻水總水量(m3 /s); -各空調房間設計工況時的負荷總合(KW) ; -水的進出口溫差 ,通常冷卻塔進

8、水溫度37、出水溫度32,取溫差5。;W=(1.1*2849)/(3.6*5)=174 m3 /s(2).確定冷卻水泵揚程水泵揚程按下式計算: 式中、-冷卻水系統(tǒng)總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損失,mH2O;-設備阻力損失,mH2O;-冷卻塔中水的提升高度(從盛水池到噴嘴的高差),mH2O,約 為1.2;-冷卻塔噴嘴噴霧壓力,mH2O,約為5m H2O。HP1=hf + hd + hm + hs + ho =5+5+5+1.2+5=21.2 m H2O(3).根據冷卻水循環(huán)水量和計算水泵揚程選擇冷卻水泵(需考慮備用的問題)型號口徑 mm流量 (m3/ h)揚程 mm效率 %電機功率 Kw電壓 v轉速

9、(r/min)200SG200-20200200207018.53801450選擇200 SG200-20型號的冷卻水泵臺。3選擇冷卻塔的規(guī)格、型號對于機械通風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需選擇機械通風冷卻塔。冷卻塔中水流量同系統(tǒng)中冷卻水循環(huán)水量;冷卻水溫差通常按5計算。冷卻塔冷卻水量:L=1.2 L1=1.2×39.8=44.8 m3/h進水溫度:tw2=35 出水溫度:tw1=30 濕球溫度:tw=26選安丘市金大利玻璃鋼有限公司生產的DBNL3-40低噪音型逆流冷卻塔冷卻水量:40 m3/h 水溫降t=5 電機功率:1.1kw外形尺寸:高 2842mm 直徑1912mm 自重:478kg 運行

10、重量:1118kg4選擇分、集水器規(guī)格分水器、集水器是為了連接通向各個環(huán)路的許多并聯管道而設置的,采用分、集水器的目的是有利于各空調分區(qū)的流量分配和調節(jié),亦有利于系統(tǒng)的維修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還起均壓的作用。直徑D的確定:a) 按經驗公式估算: 其中為分、集水器上最大管徑。b)按經驗公式確定D: 式中 -通過的總水流量,; -筒身水流速,;管徑選擇D(m)= (V取11.5m/s)管徑小于DN100時水流速度小于1m/s;管徑大于DN100時水流速度大于1m/s(1)冷卻水管單管管徑D1 = = =0.097m=97mm 取DN100合流管管經D2 = = =0.137m=137mm 取DN1

11、50(2)冷凍水管單管管徑D3 = = =0.093m=93mm 取DN100合流管管經D4 = = =0.131m=132mm 取DN150(3)補水水管D5 = = =0.063m=63mm 取DN65水管選擇低壓焊接、鍍鋅鋼管(GB 3091-93)5選擇熱交換器規(guī)格、型號由供熱工程教材公式計算流量: 式中:-通過換熱器被加熱水的流量,; -水的質量比熱,; -流出和流進換熱器的被加熱水溫度,。根據建筑物總熱負荷計算系統(tǒng)所需被加熱水流量,結合室外熱源情況擇熱交換器。6膨脹水箱的選擇膨脹水箱可實現系統(tǒng)的補水、膨脹、排氣和定壓四個功能。方法簡單、可靠、水力穩(wěn)定性好,膨脹水箱要設在系統(tǒng)的最高處

12、。膨脹水箱的容積是由系統(tǒng)中的水容量和最大的水溫變化幅度決定的。計算公式: 式中: -膨脹水箱的有效容積,;-水的體積膨脹系數,=0.0006;-系統(tǒng)在初始溫度下的水容積,;-水溫的最大波動值。系統(tǒng)初始水容量,結合設計任務書中建筑面積,可計算出膨脹水箱的有效容積,查相關手冊,選擇膨脹水箱。選擇型號的膨脹水箱臺。七、設計小結、心得體會空氣調節(jié)用制冷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建筑環(huán)境技術,因此他要求設計施工人員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理論知識。通過本次課程設計我系統(tǒng)的掌握的關于制冷的理論知識和整個制冷系統(tǒng)的工作運行流程。將課本的理論知識同具體的實踐設計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很好地把握了制冷循環(huán)理論,設備系統(tǒng)設計、選型,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的選擇。學會了資料的查閱方法和途徑,工具書的使用,各種性能、參數圖的使用以及機房和系統(tǒng)設備的布置與流程。設計過程中我認識到理論與實際存在誤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