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天氣與氣候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天氣與氣候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天氣與氣候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天氣與氣候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天氣與氣候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二節(jié)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第1課時氣溫的變化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氣溫的含義及測定方法。2.能舉例說明氣溫對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3.通過繪制和分析氣溫曲線圖,說明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guī)律。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計算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初步學會判讀氣溫曲線圖的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感悟“氣溫與生產(chǎn)、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意識。四、重點難點重點:氣溫的年變化。難點:氣溫曲線圖的繪制及判讀。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同學們,“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的是天氣,還是氣候?(天氣)描述這種天氣狀況的要素是什么?(氣溫)氣溫是反映一個地方天氣狀況和氣候

2、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現(xiàn)在我們開始來學習氣溫的有關知識。自主學習1.閱讀教材P5354圖文材料,說出氣溫的含義及測量。答案: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氣溫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氣象站觀察和記錄的氣溫,是用放在百葉箱內的溫度計測得的,溫度計放置的高度是離地面1.5米處。一般每天在北京時間8時、14時、20時、2時各觀測記錄一次。2.一天中氣溫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是氣溫日較差?答案: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氣溫日較差。3.一年中氣溫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是氣溫年較差?答案:氣溫在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如下表所示:北半球南半球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最高氣

3、溫最低氣溫陸地7月1月1月7月海洋8月2月2月8月氣溫年較差是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教學過程合作探究探究活動氣溫的變化1.讀圖討論計算一天中的平均氣溫。如下圖所示,列式計算日平均氣溫:答案:(8+16+12+4)÷4=10 過渡:通過觀察不同時刻的溫度計,我們知道一天中不同時刻氣溫是不同的,下面就來學習氣溫的變化。2.投影展示課本P53圖3.11“氣溫日變化”。教師先向學生說明氣溫曲線圖的結構:橫坐標軸表示時間(24小時),縱坐標表示氣溫刻度,曲線是不同時刻氣溫高低的連線。然后讓學生觀察曲線的彎曲狀況,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氣溫的最高值是多少?答案:約31

4、 。(2)最低值是多少?答案:約24.5 。(3)當天的氣溫日較差是多少。答案:約6.5 。3.投影展示課本P53圖3.12“氣溫年變化”,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該圖與氣溫日變化曲線圖有什么不同?答案:橫坐標表示的時間為一年的12個月,氣溫曲線是一年12個月的月平均氣溫的連線。(2)觀察該圖中月平均氣溫最高值是多少?答案:約24 。(3)最低值是多少?答案:約-6 。(4)并計算出它們的差是多少?答案:約30 。(5)討論此地所在的是陸地還是海洋,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答案:此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份,因此位于北半球的陸地?!揪v點撥】 投影展示下圖。引導學生歸納氣溫年(日)較差、氣溫曲線彎曲

5、程度和氣溫變化特征三者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過程合作探究4.投影展示課本P54表3.2“某地多年月平均氣溫”,回答下列各題:月份123456789101112氣溫/-20.1-15.8-6.05.813.919.723.321.614.35.6-6.7-16.8(1)用表中的氣溫數(shù)據(jù),畫出該地氣溫曲線圖。答案:如圖所示:(2)讀出最高月平均氣溫的數(shù)值及月份。答案:最高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在7月,數(shù)值為23.3 。(3)讀出最低月平均氣溫的數(shù)值及月份。答案:最低月平均氣溫出現(xiàn)在1月,數(shù)值為-20.1 。(4)算出該地氣溫年較差。答案:氣溫年較差為23.3 -(-20.1 )=43.4 。(5)說明該地氣

6、溫的年變化。答案:該地氣溫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較差大,四季分明。(6)該地位于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為什么?氣溫曲線呈什么形狀?南半球的氣溫曲線應該呈什么形狀?答案:該地是在北半球,因為該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7月,最低值出現(xiàn)在1月。氣溫曲線形狀呈波峰狀。南半球的氣溫曲線形狀應該是呈波谷狀。【精講點撥】 氣溫變化曲線圖的繪制可將其概括為:一橫月,二縱溫,三網(wǎng)格,四定點,五連線。課堂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和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氣溫的變化,知道了氣溫是怎樣測量的,也了解了怎樣通過氣溫變化曲線圖來分析一天或一年的氣溫變化。本節(jié)重點是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特征,難點是氣溫變化曲線圖的繪制及判讀,要通過判讀不

7、同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圖來熟悉氣溫年較差的計算。板書設計氣溫的測定氣溫的變化日變化、氣溫日較差年變化、氣溫年較差教學過程當堂檢測1.生活中人們最關心的是(A) A.一天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B.日平均氣溫C.月平均氣溫D.年平均氣溫2.如圖是某氣象觀測站一天中四次氣溫的觀測記錄,其中能正確反映14時的氣溫狀況的是(C)A.B.C.D.3.一群人結伴到大草原遠足,他們在什么時刻會感到最冷(B)A.中午12時B.日出前后C.午后2時D.子夜4.一年中,北半球陸地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B)A.1月B.7月C.6月D.12月5.“早穿皮襖午穿紗”反映的是(C)A.某地氣溫年較差大B.某地氣溫月較差大C.某地氣溫

8、日較差大D.某地的氣溫年際變化大素材拓展具體見光盤。第2課時氣溫的分布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結合所學知識了解等溫線的含義及特征。2.初步學會閱讀氣溫分布圖。3.據(jù)圖了解世界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二、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進一步鞏固讀圖用圖的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氣溫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關系的例子,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的意識。四、重點難點重點: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難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對氣溫分布的影響。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繪圖:繪制熱帶、北溫帶、北寒帶的氣溫變化曲線簡圖,如右圖A、B、C線。復習:據(jù)氣溫變化曲線圖,比較三個溫

9、度帶氣溫年較差的大小。設問: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氣溫的測量及變化,今天繼續(xù)了解氣溫的分布。自主學習1.閱讀教材P55頁第12自然段及圖3.16,說明圖中字母的含義。答案:A處等溫線呈封閉狀態(tài),且中心氣溫低,表示這里是低溫中心。B處等溫線密集,氣溫差異大;C處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小。2.閱讀教材P5557圖文材料,分析氣溫分布與緯度及地形的關系。答案: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氣溫隨著海拔升高逐漸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約0.6 。合作探究探究活動氣溫的分布1.等溫線圖的判讀。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所示地區(qū)位于北半球還是南半球?依據(jù)是什么?答案:北半球,依據(jù):等溫線數(shù)值向北遞減

10、。(2)比較甲、乙、丙、丁四點氣溫的大小。答案:丁<甲=丙<乙。(3)圖中所示地區(qū)處于夏季還是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還是7月?答案:夏季;7月份。2.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1)從赤道向兩極,年平均氣溫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答案:逐漸降低。(2)指出年平均氣溫高于20 和低于-10 地區(qū)的主要緯度范圍。答案:高于20 的地區(qū)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于-10 的地區(qū)在南、北極圈以內。(3)同緯度地區(qū)夏季和冬季陸地、海洋氣溫有什么差異?答案: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4)古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也有“高處不勝寒”,這說明氣溫與海拔有什么關系?答案: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11、,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 。教學過程課堂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世界氣溫的分布,首先通過回顧等高線的知識,了解了等溫線分布圖的判讀,然后結合世界氣溫分布圖,了解了世界氣溫分布的基本規(guī)律。本節(jié)重點要掌握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低緯度地區(qū)氣溫高,高緯度地區(qū)氣溫低;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則陸地氣溫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本節(jié)難點是理解海陸位置對氣溫分布的影響。板書設計等溫線含義特征等溫線圖的判讀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低緯度地區(qū)氣溫高,高緯度地區(qū)氣溫低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則陸地氣溫比海洋低在山地和丘陵,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當堂檢測1.在地圖上,把氣溫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A) A.等溫線B.等高線C.等深線D.等降水量線2.通常根據(jù)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判讀(C)A.氣溫值B.氣溫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