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五年級滬教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xùn)專項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魯相嗜魚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 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長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既無受魚而不免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贝嗣鞣蚴讶瞬蝗缱允岩?,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注釋)相魯:做魯國的宰相。即:假如。下人:遷就他人。色:臉色。枉:歪曲。免:罷免。恃:依靠。1“嗜魚”的意思是()。A.喜歡養(yǎng)魚 B.喜歡吃魚 C.喜歡
2、釣魚 D.喜歡玩魚2“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的原因是()。A.公孫儀嗜魚 B.公孫儀有威信C.公孫儀是魯國的宰相 D.公孫儀能幫人做事3結(jié)合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_4用“ ”畫出能體現(xiàn)文言文所蘊含道理的句子。5文言文中的公孫儀具有_的品質(zhì)。(填序號)機智聰明 精打細算 秉公執(zhí)法 清正廉潔2. 古文閱讀。短文(一)晏子使楚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
3、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标套又?,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保ㄗ⑨專ⅲ簩⒁?。 聞:聽說。 左右:身邊的人。習(xí)辭者:善于辭令(很會說話)的人。何以也:用什么辦法呢?縛:捆綁。坐:犯罪。賜:賞賜,給予。酒酣: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枳:一
4、種灌木類植物,果實小而苦,也叫枸橘。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然,這樣。得無:莫非。 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短文(二)晏子使楚(節(jié)選)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fā)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背跽f:“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标套庸傲斯笆郑f:“敝國有
5、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dāng)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背跣ξ貙﹃套诱f:“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揚揚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了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墒情贅湟环N到淮北,就只能結(jié)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
6、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背趼犃?,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睆倪@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1我讀完上面兩篇短文共用了_分鐘,我了解到文段(一)晏子使楚是_文,我一眼看到文段(二)晏子使楚的內(nèi)容是:_2對比閱讀兩篇短文,我發(fā)現(xiàn)短文(一)和短文(二)講到了相同的內(nèi)容:楚王當(dāng)著晏子的面_。在短文(一)中晏子用“_,_”類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維護了國家尊嚴。短文(二)中“_”這句話和短文(一)中的類比意思一樣。3讀完兩篇短文,你覺得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下列說法不恰當(dāng)?shù)氖牵? )A.陰險狡詐&
7、#160;B.能言善辯 C.勇敢大膽 D.不畏強權(quán)3.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楊氏之子(節(jié)選)梁國楊氏(sì shì)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y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用“”畫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先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字,然后再翻譯句子。(1)孔君平詣其父,乃呼兒出。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
8、果?!盻(3)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盻3“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4填空:“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边@句話起到_作用。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孩?_4. 課外文言文閱讀。楊布打狗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楊朱:先秦哲學(xué)家,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字子居。1解釋加點的字。(1)天雨,解素衣。_(2)豈能無怪哉?_2翻譯下面的句子。(1)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
9、而吠之。_3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兩處)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來4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A.出去時穿什么衣服,回來時還要穿什么衣服。B.楊布家的狗和主人不親密,主人換件衣服它就不認識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5. 課外閱讀我能行。音樂之都維也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它(座 坐) 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一個山(清 青) 水秀、風(fēng)景如畫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18世紀以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
10、家,如海頓、莫 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都在這里(度 渡) 過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yōu) 美的樂章。維也納的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維也納也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 大理石像。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 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王宮花園的花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yōu)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
11、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fēng)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音樂演奏的傳統(tǒng),尤其是在合家歡樂的時候,優(yōu) 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 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貫慣) 例。1選擇文中括號內(nèi)恰當(dāng)?shù)淖?,畫上“”?填一填。( ) 的搖籃 ( ) 的樂章( ) 的樂聲 ( ) 的舞曲3文中畫“ ”的句子中,“這”指的是什么? 4請用“ ”畫出文章的中心句。5文章從
12、哪三個方面表現(xiàn)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 ; 。6. 課內(nèi)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 朱熹)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余嘗謂 _ (2)心不在此_(3)卻只漫浪通讀_ (4)心到最急_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_(2)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13、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闡述了怎么讀書的問題,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訴我們讀書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閱讀速度,還能提高閱讀質(zhì)量。7.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這兒。求:尋找。1參考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_2下列加點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鄭人有欲買履者B.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楊氏之子3這
14、篇古文的內(nèi)容可用成語“_”概括。從修辭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對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的。B.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考慮到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規(guī)。C.楚人找不到劍是因為水流太急,把劍沖走了。8. 課內(nèi)閱讀。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_);(有識則_,_),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_)。此三者缺一不可。1把選段內(nèi)容補充完整。2曾國藩認為,讀書要“三有”,即有_,有_,有_。3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
15、“識”是指“知識”,“恒”是指“恒心”。(_)(2)“學(xué)問無盡”可以用現(xiàn)代成語“學(xué)無止境”來形容。(_)4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中的句子的意思。_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學(xué)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選自孟子·告子1對第一句中“通”與“善”的解釋正確的是( )A.整個 善良 B.通過 善于 C.整個 善于 D.整個 熟悉2弈秋教兩個人下棋,這兩個人的表現(xiàn)是( )A.兩個人都很專心B.兩個人都不專心C.一個人很
16、專心,另一個人不專心3畫線句子采用的主要寫法是( )A.比喻 B.對比 C.聯(lián)想 D.照應(yīng)4“為是其智弗若與”應(yīng)讀出_的語氣?!胺侨灰病睉?yīng)讀出_的語氣。A疑問 B反問 C否定 D肯定5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的是( )A.做任何事都可以一心二用。B.做事要專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C.做事時要想著天上的鴻鵠。10. 課內(nèi)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_1在橫線上補全文段。2解釋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吾矛之利(_)
17、;弗能應(yīng)也(_) 不可同世而立(_)3此文段出自文言文_,這則文言文意在告訴人們:_4本文篇幅短小,給人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一個“譽”字,就可以讓人想到_?!昂稳纭币粏枺茏屓寺?lián)想到_。11. 閱讀理解。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xí)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因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dāng)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zhuǎn)戰(zhàn)驅(qū)馳凡十有二年,數(shù)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1給帶線的字注音。 (1)少習(xí)騎( )
18、0; (2)溯黃河( ) (3)數(shù)建奇功( )2解釋帶線的字。 (1)長而益精( ) (2)皆次當(dāng)行( ) (3)易男裝( ) (4)凡十有二年(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 _ (2)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_4文中表達主旨的一句話是_,表達了作者_的感情。12.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拙絖,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_。孔_曰:“_。”兒應(yīng)聲答日:“_。”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人家中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舊時對學(xué)者或老師的尊稱。(_)文中的“家禽”和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所說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兒”是指楊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兒應(yīng)聲答曰”中的“應(yīng)聲”反映了什么? 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問題課件
- 夏季北京高中畢業(yè)會考思想政治試題和答案
- 小學(xué)生防雷雨安全課件
- 小學(xué)生紅色美術(shù)課件圖片
- 小學(xué)生穿搭小課堂課件
- 智能家居技術(shù)保密及產(chǎn)品銷售合作合同
- 草牧場承包與草原生態(tài)補償機制實施與管理合作協(xié)議
- 車輛租賃保險條款解讀及咨詢合同
- 車輛抵押貸款合同范本(含稅費處理)
- 通信網(wǎng)絡(luò)安裝服務(wù)知識測試試卷含中國電信使命等內(nèi)容
- 期末考試-公共財政概論-章節(jié)習(xí)題
- 幼兒園體能大循環(huán)培訓(xùn)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車 整機試驗方法
- 團體心理咨詢的主要理論專家講座
- 骨盆骨折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
- mil-std-1916抽樣標準(中文版)
- 大學(xué)學(xué)院“十四五”師資隊伍建設(shè)規(guī)劃(2021-2025)
- 鋰電池行業(yè)MES應(yīng)用解決方案
- TCHALPA 0004-2023 民用無人機應(yīng)急救援應(yīng)用專業(yè)操控員合格證考試點管理辦法
- 2023-2024蘇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期末試卷
- 英國和美國社區(qū)居家安寧療護服務(wù)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