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學院科技成果匯編_第1頁
紡織服裝學院科技成果匯編_第2頁
紡織服裝學院科技成果匯編_第3頁
紡織服裝學院科技成果匯編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紡織服裝學院科技成果匯編成果名稱纖維集合體電流實時測試系統(tǒng)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賈高鵬職稱/職位手-mailJiagaopeng2003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R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R研制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申請專利 1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1 項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 研究內容在纖維高聚物在外電壓作用下會四種形式的電流:(1)位移電流;(2)電容充電電流;(3)吸收電流;(4)

2、漏導電流。其中位移電流時間極短可以忽略不計,電容充電電流和吸收電流都隨著時間而衰減,而漏導電流在較長的時間里隨時間變化不大,同時影響纖維聚物的因素除了自身的結構外,其纖維的聚集形式,外界環(huán)境對纖維的電流都有很大的影響而傳統(tǒng)的測試手段許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如果測試過程中能實時反映纖維電流或者電阻的實時變化情況這對于纖維電學性質的研究和電阻測量的準確都非常有必要。2、 研究目的纖維直流電學的發(fā)展3、 主要功能特點纖維電流實時測試系統(tǒng)及解決傳統(tǒng)儀器之不足之處同時也是對傳統(tǒng)儀器的功能的集成和提高4、 主要技術指標無規(guī)纖維集合體極板及壓縮裝置、定向纖維及紗線夾持測試裝置、織物握持及測試裝置二、創(chuàng)新要點此測

3、試系統(tǒng)不但可以實時測試電流和電阻,而且通過分析電流與時間的關系來研究纖維結構,各種影響因素以及材料老化等情況,同時通過在此基礎上對棉花與對應電阻關系的研究,可為提高原棉回潮率電阻測試儀的精度和準確性的設計開發(fā)提供新的技術手段。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該測試系統(tǒng)解決了傳統(tǒng)纖維電阻測試儀器的不足是對傳統(tǒng)測試儀器功能的集成和擴大。它的成熟必將為纖維直流電學性質的動態(tài)測試和相關研究工作帶來全新的測試手段和研究方法,而且通過測試程序的適當調整可擴展儀器的功能其具有相當?shù)慕洕浴K摹?推廣應用該纖維電流實時測試系統(tǒng)尚未進行推廣和產業(yè)化成果圖片成果名稱高密汽車安全氣囊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技術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

4、院成果完成人畢紅軍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bhj64126.c om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R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申請專利 3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3 項 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雙層高密汽車安全氣囊織物使用細支、異型、多組份化的高收縮聚酯和聚酰胺長絲作為主要原料,在織物組織上,采用袋狀組織為代表的復雜組織,在無梭織機上加工成袋狀氣囊,利用特殊的上層組織設計,

5、里層組織設計,上下層的組織配合及上下層的接結,并在安全氣囊織物的織造過程中,選擇相應的織物密度等工藝參數(shù),使織物在透氣性、氣密性等方面有獨特的效果。在氣囊織物的加工結構上,作為非縫制型非涂層織物氣囊,利用織物自身的結構性能而具有阻氣性。2、研究目的提高汽車安全系數(shù),減少事故中帶來的傷害3、主要功能特點最終使產品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高強、比重輕、良好的摩擦性能與耐磨性、彈性好、初始模量低、伸長大)、透氣性(不透氣或微透氣)、熱學性能(高熔點、耐熱)和高熱收縮性(氣密性)及化學穩(wěn)定性( 耐老化 )。4、主要技術指標高收縮聚酯、聚酰胺、織物密度工藝參數(shù)二、 創(chuàng)新要點(1)非涂層氣囊:采用無涂層氣囊,

6、可讓氣體通過可穿透性織物從氣囊中釋放出來,也有利于縫紉技術的改善。(2)新型織物組織設計:氣囊在織機上加工成袋狀,不需要縫制,提高性能,而且節(jié)省了縫紉的操作及成本,(3)高收縮高密度:利用織物自身的結構而具有阻氣性。(4)高性能纖維的應用,該類纖維在具有特殊性能的同時給織造生產也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此,采用了許多新的工藝技術。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如果企業(yè)以年產120萬米計算,可實現(xiàn)利潤400萬元。按中國年汽車需求量800余萬輛計算,每輛車使用的安全氣囊1-2只,部分使用安全氣囊,我國將需要400萬套/年,氣囊織物生產可達5億元,成果產業(yè)化效益非??捎^。報價:10萬四、 推廣應

7、用正在推廣使用成果圖片成果名稱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的探討與應用研究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林洪芹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lhq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R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R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 研究內容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不僅浪費了巨大的資源,同時對環(huán)境造成了諸多危害。人們一方面需對廢棄塑料袋進行回收處理,另一方面積極開發(fā)塑料袋替代品。本課題緊密聯(lián)系國家限制生產銷售

8、使用塑料購物袋,因而具有鮮明的時效性,通過解決塑料袋替代品的基礎問題,掌握一些研究環(huán)保紡織品的方法和技術,對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的機械性能研究與分析2、 研究目的為紡織品設計提供一些科學依據(jù)和技術基礎。同時為推廣塑料袋替代品和做好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工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提供決策參考。3、 主要功能特點降低原料成本、力爭大批量生產、通過增加循環(huán)使用次數(shù)可以有效的降低購物袋的環(huán)境負載和生產成本4、 主要技術指標(1)環(huán)保,大學生該做些什么由禁止無償使用塑料袋引發(fā)的深思J. 教育育人(高教論壇), 2009, (4).(2)塑料袋替代品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的性能測試與應用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9、),2010, (2).(3)2012年度全國教育改革優(yōu)秀教學論文大賽 二、創(chuàng)新要點對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與傳統(tǒng)塑料袋的機械性能進行數(shù)據(jù)測試,采用市場上常見的較厚塑料購物袋與其替代品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無紡布袋、棉布袋)及牛皮紙袋進行實驗,尤其在機械拉伸、撕裂和頂破強力等方面。環(huán)保紡織品購物袋(無紡布袋、棉布袋)在機械性能上完全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購物袋的材料、價格、方便程度、使用次數(shù)、環(huán)境影響、降解難度等是消費者選擇時考慮的因素。因此,不僅需不斷完善紡織品購物袋的使用性能,補償其在某些性能方面(如:衛(wèi)生性、阻隔性等)的不足。三、效益及市場分析無紡布的興起雖然不過半個世紀,但發(fā)展速

10、度很快,其產量已占世界紡織品總量的1/10。與一般的交織物相比,由于其結構和加工方式的獨特性,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項目主要是無紡布在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以及利用無紡布開發(fā)出來的用于環(huán)保的產品,說明了隨著我國各個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無紡布在環(huán)保領域中的應用將繼續(xù)擴大四、推廣應用已經推廣和使用,被很多人購買成果圖片成果名稱殼聚糖季銨鹽在改善真絲綢服用性能中的應用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張偉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gzhangwei2000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R研制

11、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真絲纖維作為蛋白質纖維具有其它材料所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但在穿著、洗滌過程中易疲勞、易變形、易黃變、易褪色、難打理等一直是真絲材料無法克服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因此,為了彌補這些傳統(tǒng)缺陷,必須對真絲纖維及其制品進行改性處理,使其揚長避短,同時拓展絲綢制品的應用領域,從而提高真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其競爭力。2、研究目的探索殼聚糖季銨鹽在絲織物抗菌、抗皺和染色整理中的應用可行性及前景,從而為真絲的功能化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3、主要功能特點

12、不易疲勞、不易變形、不易黃變、不易褪色、不難打理4、主要技術指標(1)殼聚糖季銨鹽的制備(2)普通桑蠶絲纖維經HTCC溶液處理后的結構與性能(3)桑蠶絲織物經HTCC溶液處理后的抗菌性能(4)桑蠶絲織物經HTCC溶液處理后的抗皺性能二、 創(chuàng)新要點抗皺性:經HTCC溶液處理后桑蠶絲織物的急、緩彈性折皺回復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皺性能明顯改善。染色性:用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FN-R和Cibacron Blue FN-G)及酸性染料(弱酸性紅B和Lanaset Blue 2R)對HTCC溶液處理前后的桑蠶絲織物進行染色。結果顯示,HTCC溶液的處理可以明顯提高桑蠶絲織物對酸性染料和

13、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和K/S值,而對織物色牢度的影響不大。在無鹽染色方面,當HTCC質量濃度取8g/L,處理溫度取60,處理時間取35min時,改性得到的桑蠶絲織物對Cibacron Blue FN-G染料的無鹽染色效果較佳。HTCC具有明顯的促染作用,與未處理的普通桑蠶絲織物的有鹽染色相比,經HTCC溶液處理后的桑蠶絲織物對染料Cibacron Blue FN-G的無鹽染色性能明顯提高,上染率、固色率及K/S值顯著增加,而對染色牢度的影響不大。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綜觀國內外對殼聚糖季銨鹽衍生物的研究報道,由于其優(yōu)良的抗菌性、水溶性、吸濕性和保濕性,在醫(y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與包裝、廢水處理

14、等方面一直都具有廣泛的應用。但迄今為止,殼聚糖季銨鹽在紡織品整理方面的應用卻研究得比較少。四、 推廣應用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進行推廣和產業(yè)化,但相信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殼聚糖季銨鹽會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紡織工業(yè)領域,尤其是在紡織品功能改性方面的應用將成為今后研究的重點,并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成果圖片成果名稱環(huán)境友好型麻類纖維生物制備技術產業(yè)化應用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劉國亮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g17986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R試生產階段

15、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1、申請專利 15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12 項2、已授權專利 3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項授權專利情況項數(shù)專利名稱專利號3一種工業(yè)廢氣過濾材料201420826061.9一種蘆竹復合材料板201320853524.6煙囪廢氣除塵過濾布的制造裝置201320779776.9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本項目以現(xiàn)代生物技術為依托,致力于麻類纖維生物脫膠新技術、新菌種的研發(fā),產品衍生功能的研發(fā)和產品應用領域的拓展。2、研究目的本項目對推動麻纖維的精細化加工、麻類相關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能源循環(huán)利

16、用具有重要意義。3、主要功能特點能源環(huán)保,資源充分利用,環(huán)境友好,質量上乘4、主要技術指標麻類纖維生物脫膠新技術,新菌種技術二、 創(chuàng)新要點本技術與傳統(tǒng)化學脫膠技術相比,單位能耗降低約44%;纖維可紡性大大改善,產品提高1-2個等級;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別減少70%和40%以上,對有效解決制約麻類相關產品高檔開發(fā)的諸多問題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本技術在麻類纖維生物制備領域、服用產品、家紡產品及產業(yè)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四、 推廣應用正在推廣和使用成果圖片圖1本技術制備的精干麻麻條圖2本技術制備的精干麻SEM照片成果名稱雙組份復合自捻紗線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

17、成果完成人崔紅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Cuih72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R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自捻紡紗用于紡制纖維長度在70-100mm之間的毛纖維、腈綸纖維、滌綸纖維、苧麻纖維等的純紡或混紡。本項目采用毛纖維、腈綸纖維、滌綸纖維、苧麻纖維中的兩種分別喂入喇叭口,最后形成紗線為雙組份復合自捻紗線。2、研究目的用于各種類型的毛型紗線的紡制,所

18、紡復合自捻紗線可以直接用于針織開發(fā)多功能性的毛衣類產品。3、主要功能特點節(jié)約占地面積,紡紗速度高,成紗即可織造從而節(jié)省生產工序為特征4、主要技術指標喂入原料線密度在6-10g/m,紡紗速度200m/min,預牽伸倍數(shù)10-12,主牽伸區(qū)牽伸倍數(shù)10-50,紗線線密度20×2-50×2tex之間。二、 創(chuàng)新要點兩種原料的毛條可以從兩個喂入喇叭口分別喂入,經過預牽伸區(qū)和主牽伸區(qū)的牽伸后進入自捻羅拉進行搓捻,兩根紗條經搓捻后獲得扭矩,在匯合鉤處兩根紗線匯合時由于扭矩的釋放使得兩根紗線自捻成紗,所得紗線直接為兩種原料復合的自捻紗線,這種紗線可以彌補兩種纖維的缺點,充分發(fā)揮兩種組分纖

19、維的性能優(yōu)勢,做到優(yōu)勢互補。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100字以內)該產品由S300型自捻紡紗機或MK1E型自捻紡紗機紡制,單臺設備投資15-25萬元,每臺四錠,根據(jù)公司需求可以增加臺份配置,投資小,產出大,可以靈活進行產品開發(fā)及生產,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四、 推廣應用正在推廣和使用成果圖片S300型自捻紡紗機成果名稱常壓等離子體處理羊毛織物防氈縮技術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王春霞職稱/職位教授E-mail手xwang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R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R研制階段 試

20、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1、申請專利 15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12 項2、已授權專利 3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項授權專利情況項數(shù)專利名稱專利號3一種蘆竹復合材料板201320853524.6一種工業(yè)廢氣過濾材料201420826061.9煙囪廢氣除塵過濾布的制造裝置201320779776.9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 研究內容羊毛織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xiàn)防氈縮的目的,其依據(jù)是建立在如何減小羊毛鱗片層定向摩擦效應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三大類即聚合物法、氧化-聚合物法和蛋白質酶法。這

21、些方法都屬于化學處理方法,不僅污染環(huán)境,而且會損傷羊毛。常壓等離子體處理是最為好的處理方法。2、 研究目的羊毛纖維表面鱗片的存在,造成羊毛織物在洗滌過程產生氈合、收縮和起毛等現(xiàn)象。為解決這些問題,最為基本的就是如何實現(xiàn)羊毛織物的防氈縮3、 主要功能特點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不耗水、不用化學試劑4、 主要技術指標按照ISO6330標準,在縮水率測試中,經過三個標準洗滌程序后,羊毛針織物的縮水率小于8%時可被認為具備“機可洗”條件。 二、創(chuàng)新要點利用國際上最近幾年來開發(fā)的常壓非平衡低溫等離子射流在相對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濕環(huán)境中處理濕平衡后的羊毛織物。該方法操作簡單、耗時短、環(huán)保,可以實現(xiàn)在線處理紡織

22、品。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由于很久以來,等離子體表面處理一直是在低壓或真空中進行,生產成本很高,在相對低附加值的紡織品生產中無法采用,紡織品的等離子體表面處理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真正的工業(yè)化應用幾乎沒有。常壓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市場追求。四、 推廣應用正在推廣和使用成果圖片 (a) (b) (c) (d)(e)羊毛織物常壓等離子處理前后纖維表面形態(tài)SEM照片(a)未處理(b)100%RH純氦氣處理(c) 100%RH氦氣/氧氣處理(d)65%RH純氦氣處理(e)65%RH 氦氣/氧氣處理成果名稱甲殼胺纖維的化學處理及提高耐酸性能研究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何雪梅職稱

23、/職位教授手-mailhexuemeiyci 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R研制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申請專利 1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1 項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技術核心研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如酸、堿、干濕、熱、有機化學試劑對纖維進行處理,以及染料的選擇,實現(xiàn)對甲殼胺纖維的化學處理及提高耐酸性能研究。2、研究目的對印染加工企業(yè)合理制定染色工藝和染整加工條件起到一定的

24、指導作用3、主要功能特點提高纖維的耐酸性能,改善染色性能的目的,4、主要技術指標(1)不同濃度雙活性基染料對纖維酸失重率影響(2)雙活性基染料染色纖維的DSC曲線 二、 創(chuàng)新要點采用合適的雙活性基染料染色可解決目前市場上的甲殼胺纖維耐酸性很差的缺點。就交聯(lián)程度而言,由于乙烯砜基的反應性比一氯均三嗪活性基強,故含乙烯砜的雙活性基染料與甲殼胺纖維的交聯(lián)程度比較大(如VS/VSVS/MCTMCT/MCT),而雙側型的雙活性基染料(如Evercion綠H-E4ED)由于受空間效應的影響比較小,所以與甲殼胺纖維分子鏈的交聯(lián)程度也相對提高,其交聯(lián)程度高于架橋型雙活性基染料(如Evercion紅H-E3B)

25、。結果見圖1。隨著染料濃度的增加,染色纖維在酸溶液中的失重率減小,說明染料濃度越大,與纖維的交聯(lián)程度越大,纖維的耐酸性能越好。另外,不同雙活性基染料染色對纖維的熱性能的影響是不完全相同的。與未染色的纖維相比,染色后纖維的熱降解溫度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由于甲殼胺纖維抗菌、防臭、穿著舒適、天然無毒、可生物降解等特性符合新世紀綠色紡織品的發(fā)展趨勢。目前,國內外除已開發(fā)各種甲殼素/棉混紡產品外,也正在開發(fā)甲殼素纖維與羊毛、羊絨、絹絲、亞麻、苧麻、粘膠纖維、Tencel纖維以及其它化學纖維的混紡產品,這些產品有著非常廣闊市場前景。四、 推廣應用正在推廣和使用成果圖片圖1不同濃度雙活性基

26、染料對纖維酸失重率影響圖2 雙活性基染料染色纖維的DSC曲線成果名稱多組分sirofil復合紗的開發(fā)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呂立斌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llb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R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設計一套在環(huán)錠細紗機上紡棉型Sirofil多組分復合紗的裝置2、研究目的對多組分復合紗線的斷裂機理進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一個多元

27、件拉伸斷裂模型,同時利用多項式回歸分析進行驗證,為產品的快速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3、主要功能特點質量上乘,舒適度好,經濟適用4、主要技術指標(1)ofil多組分復合紗紡紗時的預加張力、須條間距、捻度等工藝參數(shù)(2)Sirofil復合紗線的結構特點以及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二、創(chuàng)新要點取長補短 利用差異較大的纖維混合在一起,以一種纖維的特長來彌補其它纖維的不足,并且提高混合纖維的平均質量;獲得舒適性服裝面料;開發(fā)高機能和高性能符合紗線;降低生產成本。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在家紡產品、服裝產品等領域可得到廣泛應用,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四、 推廣應用正在推廣和應用成果名稱納米抗菌功能紡織品的開發(fā)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

28、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鄭成輝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c.h.zheng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R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R研制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R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專利狀況申請專利 2 項 其中發(fā)明專利 2 項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研究內容本成果制備出納米無機銀離子等抗菌活性物質,并將其整理于各種紡織纖維。銀、銅、鋅等金屬離子都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而銀離子的抗菌力最強。無機抗菌微粒均勻地分布在纖維表面,在中性或弱堿環(huán)境

29、條件下,細菌表面帶負電荷,與抗菌劑接觸時被吸附,限制了細菌的自由活動,銀離子與細菌中的SH基團發(fā)生反應,從而抑制了細菌的新陳代謝,使細菌失去活性。2、研究目的紡織品尤其是內衣織物在人體穿著過程中,沾污的汗液、皮脂及各種人體分泌物等,在高溫潮濕的條件下成為各種微生物的營養(yǎng)源。致病菌在內外衣上不斷分解以及細菌的不斷繁殖,會產生異味,甚至導致皮炎及各種傳染病的發(fā)生??咕徔椘烽_發(fā)和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3、主要功能特點該納米抗菌整理劑具有廣譜殺菌,耐久性好,對人體安全性高,不影響織物手感、透氣性等特點4、主要技術指標抗菌活性物質指標 二、 創(chuàng)新要點該技術避免了常用的有機類抗菌劑的不耐高溫,毒性安

30、全性差,抗菌效果難以持久等弊端,以及常用的無機類抗菌劑不耐洗滌,抗菌功能持久性差,以及織物手感差等弊端,可廣泛用于醫(yī)護用品、運動服飾、襪子、裝飾織物、針織絨類面料等領域。三、 效益及市場分析預計投入市場后后可以提高企業(yè)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四、 推廣應用目前該成果仍處于小樣實驗階段,加快推進推廣和應用成果名稱棉稈皮纖維的產品開發(fā)聯(lián)系方式完成單位鹽城工學院成果完成人呂立斌職稱/職位教授手-mailllb成果基本情況應用領域電子信息 能源環(huán)保 裝備制造 生物技術與新醫(yī)藥 新材料 海洋技術 農業(yè)食品技術 其它 技術成熟程度研制階段 試生產階段 小批量生產階段 批量生產階段 其它合作方式自主開發(fā) 技術合作與入股 技術轉讓 技術服務 其它成果簡介一、成果項目概述1、 研究內容棉稈皮纖維的開發(fā)利用是通過一定的脫膠工藝達到制取纖維的目的,與麻類纖維的制取類似,在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對天然纖維開發(fā)的今天,為天然紡織纖維及織物的大家族添加一個新品種。2、 研究目的隨著石油資源日益枯竭,合成纖維的發(fā)展受到限制,且人們的綠色消費意識也日益增強,天然纖維的開發(fā)利用有了迫切需要。3、 主要功能特點棉稈的再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