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省正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塔吊基礎施工方案韓灘新城一期塔吊基礎專項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四川省正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十月八日 目 錄一、編制依據(jù) 2二、塔吊選型 2三、塔吊基礎定位 2四、塔吊基礎施工做法 3五、塔吊穿過地下室頂板處理措施 4六、塔吊基礎驗算書 4塔吊基礎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jù):1、 三和·韓灘新城一期工程施工圖紙2、 塔吊租賃公司(成都市強力塔式起重機有限公司)出據(jù)的QTZ6010塔機基礎圖3、 三和·韓灘新城一期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2、 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 三和·韓灘新城一期;2、工程地址:成都市金堂縣韓灘路26號;3、建設

2、單位:四川省三和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4、監(jiān)理單位:四川精正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5、設計單位: 廣東誠協(xié)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6、勘察單位: 成都興之源勘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7、施工單位:四川省正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建筑層數(shù):1#樓地下1層,地上5層,2#樓底下1層,地上14層;9、結(jié)構(gòu)類型:基礎:獨立柱基礎;筏板基礎; 主體:框架結(jié)構(gòu);剪力墻結(jié)構(gòu);10、建筑層高:地下:3.85、4.5、5.15M ; 地上:1#樓一層4.2M,以上層高為3.6M;2#樓層高3M12、建筑總高度:1#樓19.3M,2#樓42.1M;13、項目組成:本工程總建筑面積16934.15平方米。14、總工期

3、:531個日歷天3、 塔吊選型本工程垂直運輸主要通過塔吊完成,因工程體量較大,在主樓施工中擬采用型號為QTZ6010,臂長60m,高度60m的塔吊,安裝在1#樓與2#樓之間。三、塔吊基礎定位1、塔吊中心位于C1-4軸C1-5軸交C1-B軸C1-C軸間,塔吊中心距C1-4軸距離為4.05米,,塔吊中心距1-B軸距離為4.45米。2、 塔吊預埋地腳螺栓定位尺寸詳成都市強力塔式起重機有限公司提供的塔機基礎圖,且預埋螺栓與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做可靠連接,地基基礎的承壓力不得低于0.2MPa(20T/),根據(jù)成都興之源勘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勘報告顯示,影響基礎承壓力的土質(zhì)情況如下:3.2.1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

4、工填土層(Q4ml) 雜填土:灰褐色,松散,稍濕。以建筑垃圾等混粘性土,少量生活垃圾組成。層厚2.03.9m,平均2.75m。新近堆填,均勻性差,疏松、多孔、欠固結(jié),堆積年限15年。3.2.2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河流沖洪積層(Q4al+pl)(1)粉土:褐黃、黃色,中密,濕。以粉粒為主,含少量粘粒及鐵、錳質(zhì)結(jié)核等。搖震反應中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厚0.83.2m,平均1.79m,局部地段缺失。(2)粉砂:褐黃、黃色,濕飽和,松散。主要由長石、石英、砂巖等硬質(zhì)顆粒組成,含少量云母碎片和暗色礦物、泥質(zhì)。多呈透鏡體形式分布于卵石土之上。層厚0.31.4m,平均0.75m,局部地段揭露。(3)卵石:褐灰、黃

5、褐色。濕飽和,松散密實。卵石成份以巖漿巖、石英巖、砂巖為主,中等風化微風化為主,少量強風化,磨圓度中等,分選性較好,粒徑一般10100mm,個別150mm,含量5085%,孔隙間充填細砂和中砂,部分為泥質(zhì)充填,連續(xù)分布,厚度較大。層頂埋深3.95.5m,標高 448.17450.62m。四、塔吊基礎施工做法:塔吊基礎基坑開挖澆墊層及砌磚胎模磚胎模表面1:3水泥沙漿抹抹灰做防水綁扎鋼筋籠預埋地腳螺栓澆筑基礎混凝土混凝土養(yǎng)護。1、塔吊基礎基坑開挖與筏板基坑同時開挖,開挖放坡坡度1:2,基礎頂標高同筏板墊層頂標高-5.5m,基礎底標高為-7.0m,基礎高度1500mm,在開挖前現(xiàn)場施工員放出灰線,由

6、挖機同步開挖,機械開挖完成后人工整平。2、墊層厚度100mm,混凝土等級C15,原漿收光,采用240厚頁巖實心磚Mu5水泥砂漿砌筑基礎側(cè)模,內(nèi)側(cè)表面采用15mm厚1:3水泥沙漿抹灰壓光。3、基坑內(nèi)采用同地下室底板防水材料做防水,并對陰陽角位置進行加強處理,與地下室底板防水連接成系統(tǒng),以確保塔吊拆除后不再對基礎位置的防水進行處理。底面采用20mm厚1:3水泥沙漿抹灰做防水保護層。4、塔吊基礎鋼筋籠綁扎:塔吊基礎鋼筋配筋:上下部配單層雙向 20183,豎向拉筋為121根 14,基礎面層抗水板采用后澆,并預留止水鋼板(止水膨脹帶)。5、混凝土澆筑:塔吊基礎混凝土等級為C35。塔吊基礎頂標高同地下室底

7、板墊層標高為-5.5,表面原漿收光,平整度不低于1/500。澆筑前注意用塑料袋套住螺栓絲桿,澆筑搗鼓時注意不得碰觸地腳螺栓?;炷翝仓r取樣留取試塊送檢,作為混凝土是否達到設計強度70%進行塔吊安裝的依據(jù),同時試驗報告作為安全資料存檔備查。6、混凝土澆筑后注意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天。五、塔吊穿過地下室頂板處理措施:1、預留洞尺寸2200×2200,居中留設,待塔吊拆除后用C35混凝土封堵。2、頂板配筋:由原雙層雙向 12200改為雙層雙向 14200。3、為保證施工中的安全,在塔吊拆除前,頂板主筋不得割斷,塔吊拆除時用氧氣割斷后再用幫條焊連接。板筋必須按50%錯開接頭,接頭間的間

8、距不小于規(guī)范規(guī)定。4、塔吊使用過程中,洞口四周頂板模板及支撐不拆。5、預留洞口混凝土澆灌時,洞口四周嚴格按施工縫處理并做防水處理,頂板防水時,洞口位置增加一道防水層。六、塔吊基礎驗算書:1. 參數(shù)信息 塔吊型號: QTZ100 自重(包括壓重):F1=640.00kN 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 最大起重力距: M=1000.00kN.m 塔吊起重高度: H=60.00m塔身寬度: B=1.80m 非工作狀態(tài)塔身彎矩:-200kN.m 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鋼筋級別: HRB335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180.60kPa 承臺寬度: Bc=5.60m 承臺厚度: h=1.50m 基礎

9、埋深: D=5.00m 計算簡圖: 2. 荷載計算 1. 自重荷載及起重荷載 1) 塔機自重標準值 Fk1=640kN 2) 基礎以及覆土自重標準值 Gk=5.6×5.6×(1.5×25+5×17)=3841.6kN 3) 起重荷載標準值 Fqk=60kN 2. 風荷載計算 1) 工作狀態(tài)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Wo=0.2kN/m2) =0.8×2.09×1.95×0.69×0.2=0.45kN/m2 =1.2×0.45×0.35×

10、;1.8=0.34kN/m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0.34×60=20.41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chǎn)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0.5×20.41×60=612.27kN.m 2) 非工作狀態(tài)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本地區(qū) Wo=0.30kN/m2) =0.8×2.14×1.95×0.69×0.3=0.69kN/m2 =1.2×0.69×0.35×1.8=0.52kN/m

11、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0.52×60=31.35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chǎn)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0.5×31.35×60=940.38kN.m 3. 塔機的傾覆力矩 工作狀態(tài)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200+0.9×(1000+612.27)=1251.04kN.m 非工作狀態(tài)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200+940.38=740.38kN.m3. 地基承載力計算 依據(jù)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T 187-2009)第4.1.3條承載力計

12、算。 塔機工作狀態(tài)下: 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640+60+3841.6)/(5.6×5.6)=144.82kN/m2 當偏心荷載作用時: =(640+60+3841.6)/(5.6×5.6)-2×(1251.04×1.414/2)/29.27 =84.38kN/m2 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計算Pkmax: =(640+60+3841.6)/(5.6×5.6)+2×(1251.04×1.414/2)/29.27 =205.26kN/m2 塔機非工作狀態(tài)下: 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640+3841.6)/(5.6&

13、#215;5.6)=142.91kN/m2 當偏心荷載作用時: =(640+3841.6)/(5.6×5.6)-2×(740.38×1.414/2)/29.27 =107.14kN/m2 由于 Pkmin0 所以按下式計算Pkmax: =(640+3841.6)/(5.6×5.6)+2×(740.38×1.414/2)/29.27 =178.68kN/m24. 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 地基基礎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第5.2.3條。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

14、;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取180.00kN/m2; b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取0.30; d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取1.50; 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礎底面寬度,取5.60m; d基礎埋深度,取0.00m。 解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a=180.60kPa 實際計算取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180.60kPa 軸心荷載作用:由于 faPk=144.82kPa 所以滿足要求! 偏心荷載作用:由于1.2×faPkmax=205.26kPa 所以滿足要求!5. 承臺配筋計算 依據(jù)建筑地

15、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第8.2.7條。 1. 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 a1=1.90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1.80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 工作狀態(tài)下: P=(5.6-1.90)×(205.26-84.38)/5.6+84.38=164.25kN/m2; M=1.902×(2×5.6+1.8)×(1.35×205.26+1.35×164.25-2×1.35×3841.60/5.62) +(1.35

16、5;205.26-1.35×164.25)×5.6/12 =750.62kN.m 非工作狀態(tài)下: P=(5.6-1.90)×(178.68-107.14)/5.6+107.14=154.40kN/m2; M=1.902×(2×5.6+1.8)×(1.35×178.68+1.35×154.40-2×1.35×3841.6/5.62) +(1.35×178.68-1.35×154.40)×5.6/12 =497.85kN.m 2. 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jù)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 式中 1系數(shù),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nèi)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 經(jīng)過計算得 s=750.62×106/(1.00×16.70×5.60×103×145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