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練習題_第1頁
必修一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練習題_第2頁
必修一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練習題_第3頁
必修一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練習題_第4頁
必修一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分布練習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12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nèi)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D.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答案】D【解析】鹽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離,A錯誤;吡羅紅是用來給RNA染色的,B錯誤;觀察到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已經(jīng)是死細胞,無法觀察到細胞板擴展成細胞壁的過程,C錯誤;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特征是判斷有絲分裂時期的依據(jù),D正確?!驹囶}點評】本題考查“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以及

2、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征。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驗與探究能力。難度不大。2、下表中有關人體細胞化合物的各項內(nèi)容,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脂肪的組成單位是脂肪酸和甘油,糖原為非還原性糖,核酸包括DNA和RNA,唯有正確【試題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化合物的有關知識,主要涉及化合物的檢測、基本單位和功能。難度不大,屬于了解層次。3、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為材料,經(jīng)不同處理和染色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 經(jīng)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B. 經(jīng)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zhì)C. 經(jīng)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D. 經(jīng)蘇丹

3、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zhì)?!敬鸢浮緾【解析】用新鮮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做材料,經(jīng)吡啰紅甲基綠染色,DNA被染成綠色,RNA被染成紅色,因此可觀察到細胞質(zhì)被染成紅色,細胞核被染成綠色,故A、B錯。蘇丹可將細胞內(nèi)的脂肪顆粒染成橘黃色,故D錯。健那綠可將活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故C正確?!驹囶}點評】本題考查實驗的應用,本題以實驗材料為切入點,涉及生物實驗中常用染色劑的作用及顏色反應,重點考查學生對生物學基礎實驗的識記。難度較小。4下表是根據(jù)實驗目的,所選用的試劑與預期的實驗結果正確的是實驗目的試劑預期的實驗結果A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醋酸洋紅染色體被染成紫紅色B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脂肪

4、雙縮脲試劑脂肪顆粒被染成紫紅色C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甲基綠葡萄糖與甲基綠作用,生成綠色沉淀D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斐林試劑吡羅紅斐林試劑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物教材中不同實驗的染色或某些顏色變化。植物脂肪的鑒定用蘇丹(或蘇丹)試劑呈橘黃色(或紅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應該選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甲基綠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葡萄糖用斐林試劑鑒定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5(28分)回答下列、題.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xiàn)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

5、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組無輻射損傷;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O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組別處理方法0 h12 h24 h48 h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1).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

6、機體重要的_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與_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zhì)。(2).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_死亡。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細胞凋亡相對值越小,說明發(fā)生凋亡的脾細胞數(shù)目越_;從_(組別)兩組數(shù)據(jù)可知,IL-18能夠抑制脾細胞凋亡。(3).科研小組還設置了第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第組相比,設置第組的目的是_。(4).在作物育種中,可用60Co放出的射線使作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中篩選出優(yōu)良的變異類型,這種育種方法叫做_育種,其特點是_(至少答出兩點)。、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實驗觀

7、察對象染色劑實驗結果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蘇丹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毗羅紅甲基綠細胞內(nèi)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于染成紅色的面積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健那綠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龍膽紫間期細胞不著色,分裂期細胞染色體著色(1).上述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_(實驗序號)。(2).實驗和實驗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其中,實驗用鹽酸可改變_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實驗用鹽酸與酒精混合,對材料進行解離。在兩個實驗操作中,都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_。(3).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nèi)膜的酶系統(tǒng)有關。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酶

8、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階反應,該反應變化是_。6、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質(zhì)或結構的實驗是A.蘇丹染色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中的脂肪B.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C.健那綠(詹納斯綠B)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D.甲基綠、派洛寧(呲羅紅)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DNA和RNA7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zhì)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待測物質(zhì)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DNA甲基綠紅色脂肪蘇丹橘黃色淀粉斐林試劑藍色蛋白質(zhì)雙縮脲試劑紫色A B C D 8下列有關實驗及顯色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有 A水浴加熱條件下,蔗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B沸水浴條件下,脫氧核

9、苷酸與二苯胺發(fā)生作用呈現(xiàn)藍色 C常溫條件下,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呈現(xiàn)紫色 D常溫條件下,核糖核酸與甲基綠作用呈現(xiàn)綠色9(7分)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N滴入0.39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cè)用吸水紙吸引。 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cè)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9、(7分)(1) (2)無色、綠色紅色、綠色改變光圈大小調(diào)節(jié)反光鏡(電光源亮度)高溫下細胞膜、葉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