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系統(tǒng)設計開題報告_第1頁
制動系統(tǒng)設計開題報告_第2頁
制動系統(tǒng)設計開題報告_第3頁
制動系統(tǒng)設計開題報告_第4頁
制動系統(tǒng)設計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畢業(yè)設計(論文)開 題 報 告專心-專注-專業(yè)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1.1 選題的背景 在全球面臨著能源和環(huán)境雙重危機的嚴峻挑戰(zhàn)下世界各國汽車企業(yè)都在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一一如開發(fā)新能源技術,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等等然而. 新能源汽車在研發(fā)過程中已出現!群雄爭霸的局面在能源領域. 有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煉乙醇, 植物乙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等新能源動力汽車在轉換能源方面有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汽車 純電動汽車 輪毅電機車等等。選擇哪種新能源技術作為未來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方向是擺在中國汽車行業(yè)面前的重要課題。據有關專家分析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汽車動力電氣化

2、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突飛猛進。其中油電混合動力技術逐步進入產業(yè)化鋰動力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的變革為我國車用能源轉型和汽車產業(yè)化振興提供了歷史機遇1。 作為 21 世紀最清潔的能源電能,既是無污染又是可再生資源,因此電動汽車應運而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環(huán)保覺悟的提高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2。傳統(tǒng)車輛的轉向、驅動和制動都通過機械部件連接來操縱,而在電動汽車中,這些系統(tǒng)操縱機構中的機械部件(包括液壓件)有被更緊湊、反應更敏捷的電子控制元件系統(tǒng)所取代的趨勢。加上四輪能實現 90偏轉的四輪轉向技術,車輛可實現任意角度的平移,繞任意指定轉向點轉向以及進行原地旋轉。線控和四

3、輪轉向的有機結合,是當今汽車新技術領域的一大亮點,其突出特點就是操縱靈活和行駛穩(wěn)定3。輪轂電機驅動電動車以其節(jié)能環(huán)保高效的特點順應了當今時代的潮流,全方位移動車輛是解決日益突出的城市停車難問題的重要技術途徑,因此,全方位移動的線控轉向輪轂電機驅動電動車是未來先進車輛發(fā)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全方位移動車輛可實現常規(guī)行駛、沿任意方向的平移、繞任意設定點、零半徑原地轉向等轉向功能4。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電動汽車的出現得益于19世紀末電池技術和電機技術的發(fā)展較內燃機成熟,而此時石油的運用還沒有普及,電動車輛最早出現在英國,1834年Thomas Davenport在布蘭頓演示了采用不可充電的玻

4、璃封裝蓄電池的蓄電池車,此車的出現比世界上第一部內燃機型的汽車(1885年)早了半個世紀。1873年英國人Robert Davidson制造的一輛三輪車,它由一塊鐵鋅電池向電機提供電力,這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的誕生,這也比第一部內燃機型的汽車早出現了13年。到了1881年,法國人Gustave Trouve使用鉛酸電池制造了第一輛能反復充電的電動汽車。此后三四十年間,電動汽車在當時的汽車發(fā)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據統(tǒng)計,到1890年在全世界4200輛汽車中,有38%為電動汽車,40%為蒸汽車,22%為內燃機汽車。到了1911年,就己經有電動出租汽車在巴黎和倫敦的街頭上運營,到了1912年在美國更有至少

5、3.4萬輛電動汽車運行fail。不過,從1910年開始,隨著內燃機汽車的綜合性能大大提高,由于蓄電池的能量密度低、重量大、充電時間長、一次充電續(xù)駛里程和使用壽命短等因素,再加上制造成本高、綜合性能較差,電動汽車逐漸淡出大眾的視野,僅在碼頭、機場、車站、倉庫等特殊場合作貨物轉運或牽引車輛用。 盡管內燃機汽車技術日趨成熟、使用性能優(yōu)越,但其對燃油(包括汽油和柴油)的依賴性強fuel,這使得內燃機汽車的蓬勃發(fā)展與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的爆發(fā),給世界各國政界一次不小的打擊,并促使他們開始考慮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電能等可再生能源。從政治經濟方面考慮,人們給

6、了電動汽車發(fā)展的第二次機遇,因此電動汽車又一次被人矚目。 時至今日,世界上除了已存在的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之外,環(huán)境保護問題也逐漸成為了各個方面所關心重大課題,內燃機汽車的排放污染,給全球的環(huán)境以災難性的影響,因此開發(fā)生產零污染交通工具成為各國所追求的目標,電動汽車的無(低)污染優(yōu)點,使其成為當代汽車發(fā)展的主要方向5。2 研究的基本內容針對全方位微型電動車制動系統(tǒng)的研究,做出綜述報告。內容包括全方位微型電動車的發(fā)展歷程,制動系統(tǒng)的結構形式。結合全方位電動車的車輪轉向特點,設計適合它的制動系形式及制動管路。2.1制動系統(tǒng)的具體設計方案2.1.1制動系的主要參數及其選擇制動器設計中需要預先給定的

7、整車參數有:汽車軸距L;車輪滾動半徑rr,;汽車空、滿載時的總質量,;空、滿載時的軸荷分配:前軸負荷,;后軸負荷,空、滿載時的質心位置:質心高度,;質心距前軸距離,;質心距后軸距離,等。原始數據如下:1.場館用電動概念車參數:整車整備質量:500 kg滿載整車質量:700kg軸距:待定輪距:待定最高時速:20km/h0-20 km/h加速時間:不大于5秒最大爬坡度:20%2.改進后面向未來的電動概念車參數:整車整備質量:800 kg滿載整車質量:1200kg軸距:待定輪距:待定最高時速:100km/h0-100 km/h加速時間:不大于15秒最大爬坡度:20%另外需要給定或計算出的對汽車制動性

8、能有著重要影響的制動系參數有:制動力及其分配系數、同步附著系數、制動強度、附著系數利用率、最大制動力矩與制動器因數等。2.1.2 選擇制動器方案并進行結構設計計算選擇電動車前后車輪的制動器,各類鼓式或盤式制動器;定出制動器的基本尺寸,并對制動器進行結構上的受力計算,包括: 制動器因數及摩擦力矩分析計算; 鼓式制動蹄上的壓力分布規(guī)律與制動力矩的簡化計算, 盤式制動器制動力矩的計算; 摩擦襯片(襯塊)的磨損特性計算; 制動器的熱容量和溫升的核算; 駐車計算;具體設計制動器各零件,包括: 制動鼓,制動蹄,制動底板,支承,制動輪缸,制動盤,制動鉗,制動塊,摩擦材料.制動器間隙等的設計。2.1.3設計制

9、動系與電動輪和懸架系統(tǒng)的聯接結構,進行受力和強度分析結合本車實例設計聯接結構及其組成零件,進行計算機建模,并校核零件強度。2.2.4 選擇制動驅動機構的結構型式并進行設計計算針對本車的具體情況通過比較選擇制動驅動的形式,并進行具體機構的設計計算。進行制動管路的分路方安選擇并結合全車進行管路布置。2.2.5.按人機工程學和整車總布置要求,設計制動操控機構并進行優(yōu)化匹配;包括踏板,控制桿件等的設計,避免干涉,進行全車制動系統(tǒng)的UG三維建模工作。3 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制動器的選擇 制動管路的選擇; 難點:設計制動操控機構并進行優(yōu)化匹配;4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制動器的選擇以及制動主缸的確定;2.

10、各個零件之間的強度校核;5 預期成果對該產品進行概念設計、結構設計、分析計算,產品設計;并給出三維模型圖、機械裝配圖(A0)1張、傳動零件圖(A3或A4)3張以及論文10000字。6 研究工作進度計劃2018.11.15-2019.01.08完成文獻綜述,外文翻譯和開題報告;2019.01.18-2019.03.06完成對相關參數的計算;2019.03.07-2019.04.25 完成零件的繪制,撰寫說明書;2019.04.26-2019.06.01完成繪制三維模型圖以及裝配圖,完成說明書;2019.06.02-2019.06.15整理各類文件,答辯。 參考文獻1 王裕平. 電動汽車:中國車界的主要選擇 J. 時代汽車. 2009 (08)2 夏世甜,王亞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