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孔孟論學習_第1頁
導學案孔孟論學習_第2頁
導學案孔孟論學習_第3頁
導學案孔孟論學習_第4頁
導學案孔孟論學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孟論學習導學案第 11周 執(zhí)筆: 審核: 八年級 班 號 姓名 。學習目標: 1.掌握有關孔子和孟子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如罔、殆、憤、悱、而、之等。3.理解文中孔孟所論述的讀書之道的觀點;比較其觀點和論述方法的異同。 4.學習古人的讀書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學習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有關孔子和孟子的文學常識。 2、學習孔子的讀書觀點,能夠熟練的翻譯課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 3、學習古人的讀書精神。 學習過程: 一、 自主學習:(相信自己,我能行) 1、 查閱工具書,把下面關于孔孟的知識補充完整。 (1)孔子,名 

2、;     字     ,     時期魯國人,    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家,     家。       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與   

3、60;                       合為“四書”。 (2)孟子,名      字      ,      時期鄒人。     

4、;學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是記載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2、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論語    不亦說乎     罔      殆     悱     隅    暴之    

5、0; 誨二人奕         鴻鵠     繳      辟若     杵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簡要說說文章從哪些方面談了讀書之道? 二、導入正課: 三、課堂展示(表現(xiàn)自我,我最棒) 1、齊讀課文。 2、指兩名學生分別介紹孔孟的知識。(根據(jù)自主學習內(nèi)容演板填空。) 3、檢查字音。(演板自主學習中的注音字詞) 四、

6、感知探究(團結(jié)協(xié)作,我做主) 學習課文1-9則,以學習小組為主,按下面的提示討論完成。 第一則:解釋詞語: 習         說               句意:                &

7、#160;                               第二則:解釋詞語:故        可以       為  

8、;             句意:                                     &

9、#160;       這兩則論述了           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第三則:解釋詞語:罔           殆         而       句意:

10、0;                                           這一則強調(diào)了   和   的關

11、系問題,要求人們把   和   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 第四則:解釋詞語:知之為               是知也            句意:           

12、60;                                   這一則告誡人們              &

13、#160;                            的道理。 第五則:解釋詞語:敏     好      恥      句意: 

14、0;                                                這一則闡述的是一個人的

15、0;         對于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說明有               才能廣泛深入的學習。 第六則:解釋詞語:知之者               不如樂之者    

16、60;             句意:                                     

17、;           這一則闡述的是          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說明只有真正的把學習當成         才能學有所成。 第七則:解釋詞語:憤             啟

18、0;      悱         發(fā)       隅     以      反      復        句意:   

19、;                                                  

20、;    這一則闡述了                    的教學原則(方法)。它告訴我們教師要在課堂上實施         教育,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還告訴我們學習要       &

21、#160;         的道理。 第八則:解釋詞語:受       重         孰        順成             

22、   句意:                                               &#

23、160;   這一則闡述了                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第九則:解釋詞語: 與         居          謀      &#

24、160;     句意:                                            

25、0;        這一則闡述了讀書要有正確的觀念,強調(diào)學習經(jīng)典是與大師、先賢的       、         五、質(zhì)疑解難(展現(xiàn)自我,我最強) 以上孔子的9則語錄分別從哪些方面談了讀書之道? 總結(jié):學了這幾則語錄之后,你有何收獲?請簡要談談。    六、鞏固檢測: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強調(diào)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是:   

26、                                       告誡我們學習要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的是:         

27、;                               強調(diào)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28、                        強調(diào)溫習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2、 在這9則中找出下列詞語并解釋:  通假字: 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 古今異義: 

29、3、 翻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 出自這9則語錄的成語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孟子的讀書觀點,能夠熟練的翻譯課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 2、學習古人的讀書精神。 3、理解文中孔孟所論述的讀書之道的觀點;比較其觀點和論述方法的異同。 學習過程: 一、 復習有關孔孟的文學常識導入。 二、齊讀課文,感知探究。 學習課文10-13則,以學習小組為主,按下面的提示討論完成。 第十則:解釋詞語:造      之       

30、;以道        得      居      安        資         逢           原 &#

31、160;        故            句意:                             

32、60;                                                  &#

33、160;                                                 &#

34、160;          這一則中孟子強調(diào)在學問上要想獲得很深的造詣,必須遵循              ,怎樣才能夠獲得呢?要靠自己去         。 第十一則:解釋詞語:雖       一日暴之

35、60;        寒           夫        奕          為       數(shù)     

36、60;  通國       善       使        誨        惟        鴻鵠         

37、 思援         繳      俱         弗若         為是       非然 句意:      

38、0;                                                 

39、0;                                                  

40、60;                                              這一則孟子闡述了學習要 

41、0;                      的道理。首先孟子以“天下易生之物”為例,說明了學習要                       &#

42、160;      ;然后又以“奕秋誨二人奕”之事說明學習要                          。 第十二則:解釋詞語:有為者           

43、60;     辟若             軔           句意:                    &#

44、160;                                                  &

45、#160;                                                 &

46、#160;                  這一則孟子用“掘井”的道理闡述了                                      的道理。 第十三則:解釋詞語:盡         于       二三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