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姓名:陳立川班級:采礦 10-1 學號:1072101106廢棄資源再利用建設節(jié)約社會,促進經濟和諧發(fā)展資源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資源的 投入,同時也伴隨著廢物的產生和排放。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稟賦不足,生態(tài)脆 弱,重要資源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部分地區(qū)環(huán)境容量已嚴重超載。長期以來,粗放型的資源利用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環(huán)境 保護模式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資源環(huán)境瓶頸約束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也越來越成為一 項舉足輕重的措施。2011年,在國家一系列鼓勵政策的扶持下,我國資源綜合
2、利用推進力度不 斷增強,利用規(guī)模日益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實現(xiàn)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資源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一)共伴生礦產2011年,我國黑色金屬礦共伴生的 30多種有用組分中,有20多種得到綜 合利用;有色金屬礦的45種共伴生組分中,有33種得到綜合利用;全國共伴生 金屬礦產約70%得到綜合利用,綜合利用的金屬量占到全國金屬總產量的15%全國35%勺黃金、90%勺銀、100%勺鉑族元素、75%勺硫鐵礦和50%以上的釩、碲、 鎵、銦、鍺等稀有金屬來自于綜合利用。貧鎳硫化礦、貧錫多金屬礦、復雜低品 位銅鉛鋅和鎢鉬鉍多金屬礦高效經濟選別技術,低品位黑白鎢混合精礦直接水冶
3、、 鉬鉍精礦直接提取鉍和鉬等一批重大新工藝、新技術得到突破和應用。全鐵品位 低于10%勺超貧磁鐵礦得到開發(fā)利用。銅、鈾等低品位難選冶礦石的地下溶浸和 就地浸出實現(xiàn)工業(yè)化,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技術在礦山得到推廣。全國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114億立方米,利用量達48億立方米。其 中,井下瓦斯抽采量91億立方米,利用量達3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23億立 方米,利用量18億立方米。全國累計施工煤層氣井 8000余口,產能超過60億 立方米,煤礦瓦斯用戶200余萬戶,瓦斯發(fā)電裝機容量130萬千瓦,煤層氣燃料 汽車9000余輛。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首批確定6家礦產資 源綜合利
4、用示范基地和11家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骨干企業(yè)。財政部等部門印發(fā)礦 產資源節(jié)約與綜合利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確定3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和4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安排礦產資源節(jié)約與綜合利用、礦山地質 環(huán)境治理等專項資金共計16億元??萍疾恐С纸⒘藝医饘俚V山固體廢物處 理與處置、國家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工程技術研究 中心。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全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情況調查與評價工作,初步建立礦產資源節(jié)約與綜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開采回采率、 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為今后評價礦山企業(yè)合理開發(fā)利用礦產資源的主要指標。(二)尾礦2011年,我國尾礦產生量
5、達15.81億噸,同比增長13.5%,其中鐵尾礦8.06 億噸,銅尾礦3.07億噸,黃金尾礦2.01億噸,其他有色及稀貴金屬尾礦 1.34 億噸,非金屬礦尾礦1.33億噸。2011年,尾礦綜合利用量為2.69億噸,同比增長23.1%,綜合利用率為17% 比上一年度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從尾礦中回收有價組分約占尾礦利用總量的 3%資源回收量達800萬噸,生產建筑材料約占尾礦利用總量的 43%充填礦山 采空區(qū)約占尾礦利用總量的53%尾礦綜合利用年產值達到 468億元。產業(yè)廢物綜合利用(一)粉煤灰2011年,我國粉煤灰產生量達5.4億噸,綜合利用量達3.67億噸,綜合利 用率達到68%高于美國等發(fā)
6、達國家。其中用于水泥生產約1.5億噸,占利用總量的41%用于生產商品混凝土 7100萬噸,占利用總量的19%用于生產粉煤灰 磚9600萬噸,占利用總量的26%用于筑路、農業(yè)和提取礦物等高附加值利用 各占 5% 5%0 4%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組織修訂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發(fā)布關于加強高 鋁粉煤灰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指導意見。頒布蒸壓粉煤灰多孔磚(GB26541-2011) 和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學分析方法(GB/T 27974-2011)標準。粉煤灰提 取氧化鋁、提取微珠、冶煉硅鋁合金等技術工藝取得較大突破,綜合利用方式逐 步從粗放型利用轉變?yōu)榧s型高附加值利用。(二)煤矸石2011年,我國煤矸石產生
7、量約6.59億噸,綜合利用量4.1億噸,綜合利用 率62%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發(fā)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 2800萬千瓦,年利用煤矸 石1.4億噸,綜合利用發(fā)電企業(yè)達 400多家,年發(fā)電量1600億千瓦時;生產建 材利用煤矸石量5000多萬噸;充填采空區(qū)、塌陷區(qū)、筑基修路、土地復墾等利用煤矸石2.15億噸。有關部門發(fā)布了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fā)電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通知。高參數(shù)、 高效率、大容量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技術廣泛應用于煤矸石發(fā)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33萬千瓦;煤矸石深加工技術取得突破,年產30萬噸煤系高嶺土項目投產, “矸石充填置換煤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一)廢
8、鋼鐵2011年,我國廢鋼鐵利用量達9100萬噸,同比增長5%其中包括鋼鐵企業(yè) 產生廢鋼鐵3500多萬噸,社會回收廢鋼鐵5000多萬噸,進口廢鋼鐵677萬噸。 廢鋼鐵利用量占當年粗鋼產量的13%年可節(jié)省1.55億噸精礦粉,相當于減少 原生礦石開采3.9億噸。國家發(fā)布了鋼鐵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了廢鋼鐵加工行業(yè)準 入條件。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yè)快速發(fā)展,年加工能力超過20萬噸的企業(yè)已有40 多家,形成3000多萬噸的加工能力。廢有色金屬2011年,我國國內主要廢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量達 465萬噸,同比增長12.3%。 其中廢銅100萬噸、廢鋁220萬噸、廢鉛135萬噸、廢鋅10萬噸。我國再生銅、
9、鉛、鋁占銅、鉛、鋁當年產量的比例分別達到 50% 23唏口 42%進口主要廢有色 金屬實物量738萬噸,同比增長2.4%。廢有色金屬回收利用相當于減少原生礦 開采5.3億噸。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再生有色金屬產業(yè)發(fā)展推進 計劃。典型廢舊金屬綜合利用及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廢 舊稀土及貴金屬產品再生產利用技術及示范分別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863計劃,國內自主研發(fā)的總重量達260萬噸的NGL銅冶煉爐成功下線,再生鉛領域 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短窯和廢鉛蓄電池破碎分選國產化設備得到推廣和應用。從整體上看我國在廢棄資源再利用方面取得了長遠的進步:(一)綜合利用規(guī)模穩(wěn)步提高201
10、1年,我國煤炭、銅、鐵、磷等重點礦種的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及 綜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0.5%-1%全國約1/3的共伴生礦產資源實現(xiàn)綜合開發(fā)。 粉煤灰、煤矸石、工業(yè)副產石膏等大宗固體廢物年利用量達15億噸。工業(y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近60%年利用量近20億噸。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1.65億噸,回收總值達5763.9億元,部分城市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率提高 到70%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利用量分別占當年產量的13% 50% 23唏口42%(二)綜合利用效益日益顯現(xiàn)2011年,通過綜合利用各類固體廢物減少堆存占地 10多萬畝。全國煤矸石、 煤泥發(fā)電裝機容量達2800萬千瓦,相當于減少原煤開采
11、4200萬噸。從鋼渣中提 取出約450萬噸渣鋼,相當于減少鐵礦石開采近 1740萬噸。全國從事再生資源 回收利用企業(yè)10萬余家、各類回收網點30萬個,從業(yè)人員1800多萬人。(三)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組織實施“廢物資源化技術與示范”國家科技計劃重點專項,統(tǒng) 籌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全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科技創(chuàng)新 體系建設。部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釩鈦資源、銅鉛鋅鎳锍礦伴生資源實現(xiàn)綜合開發(fā),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逐 步實現(xiàn)產業(yè)化,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以煤矸石、煤泥為主要燃料的 大型煤矸石發(fā)電機組陸續(xù)投入運行,全煤矸石燒結磚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回顧過去所取得的成績,要加強對于廢舊資源的利用能力, 要切實做到:加 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宏觀管理與規(guī)劃指導作用, 做出長遠的適應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 促進經濟和行業(yè)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梯困人培訓方案
- 初一寒假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護士入崗前教育
- 讀單詞游戲設計
- 頤和園說課課件
- 體育運動中燙燒傷防護與處理
- 頸椎的護理課件
- 界面設計風格解析與應用
- 《智能網聯(lián)汽車技術》課件-自動駕駛等級劃分的認知
- 預防流感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輔導員評職稱述職報告范本
- 共同借款人合同借條3篇
- DB23-T 3627-2023 演出經紀機構信用等級劃分與評價規(guī)范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
- DB21T 3496-2021 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記錄編寫指南
- 節(jié)約集約建設用地標準 DG-TJ08-2422-2023
- 手術室物品清點原則與制度
- 藥品批發(fā)企業(yè)現(xiàn)代物流基本要求DB41-T 2318-2022
- GB/T 625-2024化學試劑硫酸
- 采血針市場發(fā)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