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課題:先秦諸子選讀第四單元:老子選讀編號: 有無相生第一課時年級:高二()班學生姓名:學號:組名:【教學目標】 、重點學習選文第、則;、掌握相關(guān)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現(xiàn)象;、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啟示意義?!窘虒W重點】在誦讀的基礎上梳理課文,積累掌握掌握各類文言知識?!窘虒W難點】體會老子關(guān)于事物相輔相成、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啟示意義?!菊n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一、整體感知: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分清句讀。、校正字音()斯惡(è)已()音聲相和(è)()共一
2、轂()()埏埴(áí)以為器()鑿(á)戶牖()以為室()自見(à)者不明,自矜()者不長() ()曰余食贅(ì)形,物或惡(ù)之()其脆易泮(à)()起于累(é)土 二、歸納文言現(xiàn)象:、通假字自見者不明(現(xiàn))死而不亡者壽(妄)其脆易泮(判)起于累土(蔂)、詞類活用(找出并解釋)自是者不彰(意動,認為正確)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意動,把當作有為,把當作事業(yè),把當作有味)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形作名)夫輕諾必寡信(使動,使減少)多易必多難(意動,
3、把看得容易;使動,使增多)是以圣人猶難之(意動,認為難)其未兆易謀(名作動,顯露跡象)常于幾成而敗之(使動,使失?。┥鹘K如始(形作動,慎重對待)、古今異義(寫出古義)埏埴以為器(來做)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走不遠;不能明理)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做事;差不多成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柔軟;僵硬)、文言句式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賓語前置)報德以怨,圖難于其易(狀語后置)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狀語后置)千里之行(賓語前置)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被動句)三、研讀文本:()誦讀。()梳理,在課本上標出加點字的意思。()翻譯。()分析。、研讀第節(jié):【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4、結(jié)構(gòu)獨立性)為(判斷詞,是)美,斯(連詞,那么、就)惡(丑,與“美”相對)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副詞,互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對照,比較),高下相盈(充滿),音聲相和(應和),前后相隨,恒也?!咀g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無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無,有無就有有),難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的(沒有長也就無所謂短,反過來也一樣),高和下是互相補足的,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是互相應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隨的,這道理是永恒的?!举p析】:老子把很多社會人生現(xiàn)象提煉為一系列的對立項,比如美與丑、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
5、與短、高與下、前與后等等,認為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對立統(tǒng)一,是來于自然的重要啟示,是道的永恒規(guī)律?!締栴}探究】:“美丑相對”“有無相生”“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都不難理解,可“難易相成”該如何理解呢?提示:傳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話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難的事一定產(chǎn)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們常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這是“易”,無數(shù)個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說一輩子做好事,這就難了也正因為很難,所以更加可貴。這個例子就顯示了“易”生成“難”的道理。在面對某個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人們由于把解決這一
6、問題看得很難,就更加謹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對它,結(jié)果問題反倒容易解決;相反,人們由于把解決這一問題看得很容易,不夠慎重不夠用心不夠用力地去面對它,結(jié)果問題反倒難以解決了。這里面也包含了有難生成易,有易生成難的道理。、研讀第節(jié):【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咀g文】:三十根輻條,聚集到車轂上,只有車轂中間是空的(就是說只有有了它中間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車子的作用。和陶土來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間是空的,才具備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屋,只有門窗四壁中間是空的,才具備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車子、器
7、皿、房屋等是一種便利,但恰恰是“無”使它們發(fā)揮了作用?!盁o”“有”“車”轂中心有車之用“器”器中心有器之用“室”戶牖有室之用【賞析】:器物實體這個“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條件;器物中空這個“無”,才是發(fā)揮作用的關(guān)鍵。顯然,“有”與“無”是辯證統(tǒng)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強調(diào)的是空虛不盈的作用。、研讀第則?!驹摹浚浩螅谥_跟)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者不明,自是(意動用法,以為是)者不彰,自伐(夸耀)者無功,自矜(夸耀)者不長(得到尊重)。其(如果)在(存問、詢問)道也,曰余食贅(肉瘤)形,物(指牲畜)或(有的)惡(厭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居于、立身)。【譯文】:踮著
8、腳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遠,(就好像)自逞己見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顯,自我炫耀功勞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人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體上的肉瘤,就連有的牲畜都厭惡這些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举p析】: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這些輕浮、急躁的舉動都是反自然的,短暫而不能持久。急躁冒進、自我炫耀的行為不可恃,也喻示著雷厲風行的政舉將不被人們所普遍接受。這一章,老子探
9、討了人生真諦與生活哲理,其重點在于人的自我修養(yǎng)的完善,強調(diào)了自我修養(yǎng)的價值與意義。這其中仍然貫穿著以退為進和所謂委曲求全的處世哲學。這種觀點、這種態(tài)度絕不是無條件的、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采用的,而僅是對現(xiàn)實斗爭中某種情況下可以采用的策略,這雖然說不上是在逃避現(xiàn)實的政治斗爭,但表面上給人的印象卻是消極退守和防御。當然,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貫主張。、研讀第則?!驹摹浚褐耍私鈩e人)者智,自知(了解自己)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á,剛強)。知足者富。強(,盡力,竭力)行者有志。不失其所(名詞,地方,位置)者久。死而不亡(通“妄”,荒謬)者壽。【譯文】: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
10、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勁兒,戰(zhàn)勝自己的仁剛強(即戰(zhàn)勝自己更重要)。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富人。確定不移、竭力實行的人有意志。不喪失合適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勝的人)能夠長久。死得不荒唐的人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長壽的。【賞析】:中國有一句話“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老子所體現(xiàn)出來的有關(guān)“自知、自勝、知足、強行的人”的看法,都顯示了對社會人生的獨特理解,對今人的啟示意義是深刻的?!白灾呙鳌?,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知人”就是了解別人,“自知”就是了解自己,這是一組
11、對立項。在兩者之間,老子選擇的是“自知”。它認為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則是高明、圣明。這是一個極富人生哲理的判斷,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知實際上更為困難;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皠偃恕焙汀白詣佟笔且唤M對立項。在兩者之間,老子選擇的是“自勝”。它認為戰(zhàn)勝別人的人只是有勁兒,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剛強。這也是一個極富人生哲理的判斷,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我其實更難于超越,就是說戰(zhàn)勝自己其實更困難。一般人認為富有就意味著擁有大量的財產(chǎn),可老子卻說那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其中的啟示意義也是很深刻的。一個擁有大量財產(chǎn)的人如果不知道滿足,那么他就會有跟缺乏財物的人一樣苦惱。一般人認為一個人心里有長
12、遠打算就意味著他有志了,老子卻說確定不移、竭力實行的人才算得上有志。其中的人生意義同樣是很深刻的,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耽于空想。老子認為,不喪失其合適位置的人(即能夠做到自知、自勝、知足、強行的人)才能夠長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算得上長壽。站在它的立場上看,活得年歲多卻不得善終的人,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呢?所有這些論斷,都顯示了老子對社會人生的獨特理解。本章中講述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設計的問題,主張人們要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觀點。老子認為,個人的精神修養(yǎng),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強、富、志、久、壽這些品格和素質(zhì),這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一個人倘若能省視自己、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實推
13、行,就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滿飽的精神風貌。老子極力宣傳“死而不亡”,并不是宣傳有神論,不是在宣揚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這當然可以算做長壽了?!斑@一章宣傳了一系列消極、保守、反省的精神修養(yǎng)觀點”,宣傳精神勝利法,說“死而不亡是長壽,都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任繼愈老子新譯修訂本第頁)、研讀第節(jié)?!驹摹浚簽闊o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梳理。為(意動用法,把當做有為)無為(道家指清靜虛無、
14、順其自然),事(意動用法,把當做事業(yè))無事(道家指無為而治),味(意動用法,把當做有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名詞,難事)于(介詞,從)其易(名詞,容易處),為大(名詞,大事)于其細(名詞,細小處)。天下難事必作(開始)于易(名詞,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名詞,細小的事)。是以圣人終不為大(名詞,大事),故能成其大(名詞,偉大)。夫輕諾必寡(使動用法,使減少)信,多易(意動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動用法,使增多)難。是以圣人猶難(意動用法,把看得困難)之,故終無難矣。【譯文】:以“無為”的態(tài)度作為,以不生事的態(tài)度做事,以恬淡無味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來報答怨恨,從
15、難事的容易處入手來解決它,從大事的細小處來完成它。天底下的難事一定產(chǎn)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產(chǎn)生于一件件細小的事(解決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終也就解決了難事;完成了一件件細小的事,最終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終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偉大。輕易向人許諾一定缺少誠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會遭遇很多困難。因此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成困難,因此它始終沒有困難?!举p析】:本章旨在闡發(fā)“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也可以說是一種處世哲學。老子講“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理,從前幾章的內(nèi)容來看,老子反對以繁瑣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腳,限制和擾亂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為,就
16、必須采取無為的、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必須以平靜的思想和行為對待生活。他提醒人們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的,所以我們要重視積累;還要重視困難,謹慎行事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對待天下,都是持無為的態(tài)度,也就是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去為,所以叫無為。把這個道理推及到人類社會的通常事務,就是要以無事的態(tài)度去辦事。因此,所謂無事,就是希望人們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fā),一旦條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皥D難于其易”。這是提醒人們處理艱難的事情,須先從細易處著手。面臨著細易的事情,卻不可掉以輕心。“難之”,這是一種慎重的態(tài)度,縝密的思考,細心而為之。、研讀第則?!驹摹浚浩浒惨壮郑湮凑滓字\,其脆易
17、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梳理】:其安易持,其未兆(名詞作動詞,顯露跡象)易謀,其脆易泮(通“判”,分離),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通“蔂”,裝土的工具)土。千里之行(即“行千里”),始于足下。民之從事(做事、行事),常于(在)幾成(幾乎成功)而?。ㄊ箘佑梅?,使失敗)之。慎(慎重對待)終如始,則無敗事?!咀g文】:事情安穩(wěn)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小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還沒有出
18、現(xiàn)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要在還沒有陷入混亂的時候治理混亂。張開兩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極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很高很高的臺子,是從一筐土開始建起來的。很遙遠很遙遠的的行程,是從腳下那一小步走出來的。人們做事,常常是在將要成功的時候讓它失敗了。如果在將要完成的時候像開始的時候一樣謹慎,就不會敗壞事情了。【賞析】:本則所說的是關(guān)于前瞻性的智慧。這一則所言,意思不止一層: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狀態(tài),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是說嚴重后果形成于細微之處。做事要善始善終,持之以恒。老子認為,大的事物總是始于小的東西而發(fā)展起來的,任何事物的出現(xiàn),總有自身生成、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人們應該了解這個過程,對于在這個過程
19、中事物有可能發(fā)生禍患的環(huán)節(jié)給予特別注意,杜絕它的的出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許多人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沒有保持事情初始時的那種熱情,缺乏韌性,如果能夠在最后關(guān)頭要像一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從事,就不會出現(xiàn)失敗的事情了。、研讀第則。【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咀g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他死后身體是僵硬的。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易斷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堅強跟死
20、亡是同類的,柔弱跟生命是同類的。因此軍隊逞強就會被消滅,樹木剛強就容易被折斷。逞強逞大的人落入下風,持守柔弱的人占據(jù)上風?!举p析】:這一章以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反復說明這樣一種觀點:柔弱勝剛強。老子對于社會與人生有著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世界上的東西,凡是屬于堅強者都是死的一類,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類。因此,老子認為,人生在世,不可逞強斗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yǎng)。四、小結(jié):感受選文的思想精華認識世界:對立統(tǒng)一,相輔相成,相互依存認識自己:不自以為是,貴有自知之明認識人生:凡事從細小處做起,積累,善始善終,有預見性生存之道:以柔克剛五、課堂練習對于“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說法,你怎樣看待?提
21、示:老子辯證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對立項的列舉中,特別重視“柔”“弱”“賤”的一方。這就是有名的“守柔曰強”的思想。這除了教導統(tǒng)治者要謙虛謹慎、重視基礎(“圣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們注意到只有處于“柔”“弱”的一方,才永遠不會被戰(zhàn)勝。這就是說,不但不要過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優(yōu)勢,要善于隱藏優(yōu)勢或強大,而且不要去競賽或爭奪那種強大。要“守雌”“貴柔”“知足”,這樣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韌性,就能戰(zhàn)勝對方而不被轉(zhuǎn)化掉。這一觀念在總結(jié)世事經(jīng)驗、開啟人生智慧上曾起過作用。從“老子不為天下先”“先讓一步然后還手”到“哀兵必勝”“寧受胯下之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等,在
22、忍讓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積蓄力量,用以奪取最后的勝利。這也屬于中國的智慧。它仍然承續(xù)了不動情感、清醒冷靜的理智態(tài)度和不失主體活動的特征,以服務于家族、邦國和個體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辯證法,而是維護生存的辯證法六、拓展、舉出能夠反映我們這一節(jié)課學習到的老子思想的例子。(成語、俗語、格言、詩句、事例均可)如:失敗是成功之母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吃一塹,長一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沒有那些非正義的事情,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赫拉克利特“塞翁失馬,焉知非?!?、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居安思危等等。失敗是成功之母、虛心使人進
23、步,驕傲使人落后、錯誤可以成為正確的先導、吃一塹,長一智老子的這種“有生無,無生有”的觀點正是我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簡單點說:就是“凡事無絕對?!?例如我們所背的每日一句里就有這樣一句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是說那滿地的落花,看似已經(jīng)無情地離開了,然而當它萎頓腐化成春泥之后,還能繼續(xù)供給養(yǎng)分,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哪?。?還有一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意思是說:秋末冬初,荷葉敗盡,菊花枯萎,好像什么都沒有了,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這時候,你也不要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事實上,這景象也意味著最美的景色初冬的橙黃
24、桔綠的時節(jié)也就到來了!看似“無”,實又“有”,這就是老子的“有無相生”了。 。堅持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無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 ()為學須剛與恒,不剛則隋隳,不恒則退。 馮子咸 ()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貝多芬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 ()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行百里者半九十。 ()雖有卓越的才能,而無一心不斷的勤勉、百折不回的
25、堅持,亦不能立身于世間。積累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華羅庚()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魯迅()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體驗,選取老子中的一句和幾句格言,談自己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時候通常都不太用心、不太慎重,因而放松自己的努力。老子指出,很多事情終歸失敗,根源就在這里,在接近完成的時候,必須要對待開始一樣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老子指出,這樣做不僅達不到目的,而且會離目標越來越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喜歡逞強逞大。老子指出,這樣最終會落入下風,甚至陷于死地。在日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VB開發(fā)流程的常見問題及答案
- 軟件考試試題及答案總結(jié)分享
- 開放源代碼軟件考試題目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shù)員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沙溪中學數(shù)學七下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兒童活動中心安全防范措施計劃
- 明確任務分工的實施方案計劃
- 校內(nèi)交流與學習共享活動計劃
- 軟件水平考試信息處理試題及答案
- 教學日志撰寫要求計劃
- 企業(yè)負責人經(jīng)營業(yè)績考核專項審計報告格式范本
- 2022年上海市楊浦區(qū)四下期末數(shù)學試卷
- 《商務文書禮儀》PPT課件(完整版)
- 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樁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日產(chǎn)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chǎn)線窯尾工藝設計
- 6.8相遇問題(課件)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共15張PPT)人教版
- -綠化安全技術(shù)交底
- 手動液壓泵使用說明書
- 人防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要點及常見問題培訓手冊
- 國家開放大學《C語言程序設計》章節(jié)測試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一切險投保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