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劉2強_第1頁
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劉2強_第2頁
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劉2強_第3頁
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劉2強_第4頁
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劉2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懸臂式標志版結構設計計算書1.項目信息項目名稱錦三路工程名稱單懸臂式結構標志類型樁 號設 計校 對審 核日 期1.設計資料1.1 板面數(shù)據(jù) 板面高度:H = 4.20(m) 板面寬度:W = 3.30(m) 板面單位重量: = 8.101.2 橫梁數(shù)據(jù) 橫梁直徑:D = 0.203(m) 橫梁長度:L = 3.976(m) 橫梁壁厚:T = 0.006(m) 橫梁間距: = 1.200(m)1.3 立柱數(shù)據(jù) 立柱直徑:D = 0.377(m) 立柱高度:L = 8.250(m) 立柱壁厚:T = 0.0090(m) 立柱單位重量: = 81.8872 荷載計算2.1 永久荷載 各計算式中系數(shù)

2、1.1系考慮有關連接件及加勁肋等的重量而添加。 2.1.1 板面重量計算 標志版單位重量為8.10 標志版重量: = 1210.23(N) = 1.2102(KN) 2.1.2 橫梁重量計算 = 2505.170(N) = 2.5052(KN) 2.1.3 立柱重量計算 = 7282.620(N) = 7.2826(KN) 2.1.4 計算上部總重量 = 10998.017(N) = 10.9980(KN)3 風荷載計算3.1 標志板風力 = 12.844(KN)3.2 橫梁風力 = 0.170(KN)3.3 立柱風力 = 1.922(KN)4 橫梁設計計算 說明:由于單根橫梁材料、規(guī)格相同,

3、根據(jù)基本假設,可認為每根橫梁所受的荷載為總荷載的1/2。 對單根橫梁所受荷載計算如下:4.1 荷載計算 豎直荷載 2 = 0.726(KN) 均布荷載 2 = 0.378(KN/m) 水平荷載 2 = 6.422(KN) 水平均布荷載 2 = 0.125(KN/m)4.2 強度驗算 計算橫梁跟部由重力引起的剪力 = 2.229(KN) 計算由重力引起的彎矩 = 4.677(KN*m) (式中l(wèi)1:橫梁總長,l2:懸臂板面外的長度,l3:標志板一半長度 計算橫梁跟部由風力引起的剪力 = 6.507(KN) 計算由風力引起的彎矩 = 14.966(KN*m)4.3 橫梁截面信息 橫梁截面積 A =

4、 3.713 × 橫梁截面慣性矩 I = 1.803 × 橫梁截面模量 W = 1.776 ×4.4 計算橫梁根部所受的合成剪力和彎矩 合成剪力:= 6.878 (KN) 合成彎矩: = 15.680 (KN*m)4.5 最大正應力驗算 橫梁根部的最大正應力為: = 88.268 (MPa) < = 215.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橫梁根部的最大剪應力為: = 3.705 (MPa) < = 125.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根據(jù)第四強度理論,近似采用最大值即: = 88.501 (MPa) < = 215.000(MPa),

5、滿足設計要求4.6 變形驗算 計算垂直繞度 = 0.0041(m) 計算水平繞度 = 0.0107(m) 計算合成繞度 = 0.011(m) f/L1 = 0.003 < 0.010, 滿足設計要求。5 立柱設計計算 對立柱所受荷載計算如下:5.1 荷載計算 垂直荷載: = 13.198(KN) 水平荷載: = 14.935(KN) 水平彎矩: = 100.323(KN*m) 立柱根部由永久荷載引起的彎矩為: 2 = 9.354(KN*m) 合成彎矩: = 100.759(KN*m) 風載引起的合成扭矩:2 = 29.933(KN*m)5.2 強度驗算 立柱截面信息 立柱截面積: A =

6、 10.405 立柱截面慣性矩: I = 17.624 立柱截面模量: W = 9.350 立柱截面回轉半徑模量: = 0.130(m) 立柱截面慣性矩模量: = 3.52 最大正應力驗算 軸向荷載引起的正應力: = 1.268(MPa) 彎矩引起的正應力: = 107.768(MPa) 組合應力: = 109.036(MPa) 立柱根部的最大正應力為: = 109.036 (MPa) < = 215.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最大剪應力驗算 水平荷載引起的剪應力: = 2.871(MPa) 扭矩引起的剪應力: = 16.007(MPa) 組合應力: = 18.878(MPa)

7、立柱根部的最大剪應力為: = 18.878 (MPa) < = 125.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危險點處應力驗算 最大正應力位置點處,由扭矩產生的剪應力亦為最大,即 = 109.036 (MPa) , = 16.007(MPa) 根據(jù)第四強度理論的組合應力為: =112.506 (MPa) < = 215.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5.3 變形驗算 由風荷載標準值引起的立柱頂部的水平位移: = 0.033(m) 立柱端部的相對水平位移為: = 0.004 < 1/100, 滿足設計要求 立柱頂部扭轉角: = 6.334 標志結構最大總水平水平位移: = 0.0

8、69(m) 標志結構最大相對水平位移為: = 0.008 < 0.017, 滿足設計要求 橫梁垂直總位移計算: 兩根橫梁間部分由橫梁永久荷載產生的轉角: = 1.320 單根橫梁由此引起的垂直位移: = 0.005(m) 橫梁垂直總位移: = 0.009(m)6 立柱與橫梁的連接計算6.1 螺栓強度驗算 6.1.1 螺栓數(shù)據(jù) 連接螺栓擬采用 A級 級普通螺栓 8 M 24 , 查表得: 單個螺栓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 59.92 KN , 受剪(單剪)承載力設計值 = 76.91 KN : 合成剪力Q = 6.878 KN , 合成彎距 = 15.680 KN*m : 螺栓孔數(shù)目8 : 每

9、個螺栓所受的剪力 = 0.860 KN , 基準角度 = 17.35° , 螺栓 1 : y1 = 0.088(m) 螺栓 2 : y2 = 0.201(m) 螺栓 3 : y3 = 0.256(m) 螺栓 4 : y4 = 0.220(m) 螺栓 5 : y5 = 0.115(m) 螺栓 6 : y6 = 0.002(m) 螺栓 7 : y7 = -0.053(m) 螺栓 8 : y8 = -0.017(m) 由各y值可見,y2距旋轉軸的距離最遠,其拉力 為各螺栓拉力對旋轉軸的力矩之和 則/y3 式中y1+y2+···y6 = 0.175為受拉螺栓距旋

10、轉軸的距離和 以過懸臂法蘭盤圓心,分別與M方向重合和垂直的兩根直線為x和y軸, 設受壓區(qū)最大壓應力為,則受壓區(qū)壓力對旋轉軸產生的力矩為: (0.01*(y-0.1015)dy 壓應力合力絕對值為: (0.01 上式中為距x軸和y距離處法蘭受壓區(qū)的壓應力, =(y-0.20/2)/(0.05/2-0.20/2) 根據(jù)法蘭盤的平衡條件: 經整理: 0.686N3 + 5.577= 15680.187 3.448N3 -9.851 = 0 解得: N3 = 17.802(KN) = 6.232(MP) 6.1.2 螺栓強度驗算 = 0.297 < 1 滿足設計要求 擬定法蘭盤厚度 20.0 (

11、mm),則單個螺栓承壓力設計值為 192.00(KN) = 0.86 (KN)< 滿足設計要求6.2 法蘭盤的確定 受壓側受力最大的法蘭盤區(qū)格為三邊支撐板,其自由邊長: 2×0.31×sin(180.0/8) = 0.119 (m) 固定邊長 = 0.099(m) = 0.830(m) 查表得: = 0.099, 因此, = 8.720(kN*m/m) 法蘭盤的厚度: = 0.016(m) < 0.020(m), 滿足設計要求。 受拉側法蘭盤的厚度,由下式求得: = 0.0142(m) < 0.020(m), 滿足設計要求。6.3 加勁肋確定 由受壓區(qū)法蘭

12、盤的分布反力得到的剪力: =0.119 × 0.099 × 6231835.739 × sin(180/N) × 2= 72.820(KN) 螺栓拉力所產生的剪力 = 17.80(KN) 加勁肋高度 = 0.15(m), 厚度 = 0.01(m) 剪應力為 = 48.55(MPa) < = 125.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設加勁肋與標志立柱的豎向連接角焊縫尺寸 = 8.00(mm) 焊縫計算長度 = 240.00(mm) 角焊縫的抗剪強度 = 46.44(MPa) < 16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7 柱腳強度驗算7.1

13、受力情況 鉛垂力 =1.00*0.90*10998.02 = 9.90(kN) 水平力 F=14.935(kN) 合成彎距 M=100.759(kN) 扭距 M=29.933(kN)7.2 底板法蘭盤受壓區(qū)的長度 Xn 偏心距 =100758.63/9898.22=10.179(m) 法蘭盤幾何尺寸:L=0.700(m) ; B=0.700(m) ; =0.075(m) 基礎采用C20砼,=206000.00/25500.00 = 8.078 地腳螺栓擬采用 12 M 30規(guī)格 受拉地腳螺栓的總面積: = 4 × 5.606 = 22.424 受壓區(qū)的長度Xn根據(jù)下式試算求解: 式中

14、:e = 10.18(m) L = 0.70(m) B = 0.70(m) n = 8.08 = 22.42 = 0.07(m) 求解該方程,得 = 0.160(m)7.3 底板法蘭盤下的混凝土最大受壓應力 = 3.24(MPa) < = 26.66(MPa), 滿足設計要求。7.4 地腳螺栓強度驗算 受拉側地腳螺栓的總拉力 = 171.08(KN) < 22.42 × 140(MPa) = 313.94(KN), 滿足設計要求。7.5 對水平剪力的校核 由法蘭盤和混凝土的摩擦力產生的水平抗翦承載力為: = 72.39(KN) > 14.94(KN), 滿足設計要求

15、。7.6 柱腳法蘭盤厚度的驗算 法蘭盤勒板數(shù)目為8 受壓側: 對于三邊支承板 自由邊長 = 0.2278(m) 固定邊長 = 0.1615(m) = 0.7089(m) 查表得: = 0.0879, 因此, = 14.777(kN*m/m) 對于相鄰支承板 自由邊長 = 0.2860(m) 固定邊長 = 0.1333(m) = 0.4660(m) 查表得: = 0.0546, 因此, = 14.461(kN*m/m) 取 = 14.777(kN*m/m) 法蘭盤的厚度: = 21.055 < 0.030(m), 滿足設計要求。 受拉側法蘭盤的厚度,由下式求得: = 0.0234(m) &

16、lt; 0.030(m), 滿足設計要求。7.7 地腳螺栓支撐加勁肋 由混凝土的分布反力得到的剪力: =0.275 * 0.160 * 3239416.440 = 142.534(KN) = 142.53(KN) > /4 = 42.77, 滿足設計要求。 地腳螺栓支撐加勁肋的高度和厚度為: 高度 = 0.250(m), 厚度 = 0.015(m) 剪應力為 = 38.01(MPa) < fv = 125.00(MPa), 滿足設計要求。 設加勁肋與標志立柱的豎向連接角焊縫尺寸 = 8.00(mm) 焊縫計算長度 = 240.00(mm) 角焊縫的抗剪強度 = 53.03(MPa)

17、 < 160.00(MPa), 滿足設計要求。8 基礎驗算8.1 基底數(shù)據(jù) 設基礎由兩層構成 上層寬 WF1 = 1.80m, 高 HF1 = 2.30m, 長 LF1 = 3.30m, 下層寬 WF2 = 2.00m, 高 HF2 = 0.20m, 長 LF2 = 3.50m, 設基礎的砼單位重量24.00,基底容許應力290.00(KPa) 8.2 基底荷載計算 基底所受的荷載為: 豎向總荷載: = 372.49(KN) 水平荷載 H = 14.94(KN) 風荷載引起的彎矩: = 133.22(KN.m) 永久荷載引起的彎矩 = 9.35(KN.m) 風載引起的扭矩 = 29.93(KN.m)8.3 基底應力驗算 基底應力的最大值為 = 89.85(kPa) < = 290.00(kPa), 滿足設計要求。 基底應力的最小值為 = 16.58(kPa) > 0 , 滿足設計要求。8.4 基底合力偏心距驗算 = 0.6885 < 1 , 滿足設計要求。8.5 基礎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 = 0.358 = 0.025 = 0.359 抗傾覆穩(wěn)定系數(shù) = 4.893 > 1.2, 滿足設計要求。8.6 基礎滑動穩(wěn)定性驗算 設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為0.30, 則基礎抗滑動穩(wěn)定系數(shù)為: = 372.49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