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楚雄師范學院課程教案課程名稱: 生物化學課程代碼: 0500000154課程性質:專業(yè)必修開課單位:化學與生命科學系主講教師: 范樹國 教師職稱: 教 授開課時間:二九 至 二一學年第一學期二九年 八 月編課程基本情況(一)授課專業(yè):化學與生命科學系生物技術專業(yè)2006級生物技術班;學生人數(shù):42(二)學時學分:總學時54 周3學時,3學分。(三)使用教材:王鏡巖等主編: 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四)教學參考書:1)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
2、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5)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6)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7)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
3、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8)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9)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
4、990 (五)教學方法: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六)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七)考核方式:本課程的最后得分取決于學生平時的課程表現(xiàn):按時完成全部作業(yè)、各次階段測試及考勤情況占5%;期中考試占20%,期末考試占70%。課程總成績?yōu)椋簩⑸鲜龀煽兎猪椉訖嗪笏玫目偡?。考核時間:期末考試時間安排在考試周進行,為教考分離課程(閉卷考試),期中考試時間安排在第十周,閉卷考試。成績總評方案:各次測試(或期中)成績占20%,平時作業(yè)(包括考勤)占10%,期末成績占70%。將上述成績分項加權后所得的總分。(八)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5、方法:通過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多種教學方法,嚴格考核方法,通過師生共同努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九)學習規(guī)范要求:嚴格考勤,注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及課堂參與情況,采用當堂測試,課程論文,課下作業(yè),讀書筆記,成績記錄方式等多種方式來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生物化學教案緒 論教學時數(shù):1學時課前回顧 教學目的 1. 熟悉生物化學的含義、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 2. 了解生物化學的發(fā)展過程。 3. 了解生物化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特別是生物化學在
6、生命科學中的重要意義。 4. 了解生物化學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 了解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與學習方法。 重點難點 生物化學的含義、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 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
7、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
8、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生物化學的概念 生物化學的基本內(nèi)容 生物化學發(fā)展
9、簡史 如何學習生物化學 本章思考題1. 生物化學的含義、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是什么? 2. 簡述生物化學的發(fā)展過程。 3. 簡述生物化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 4. 簡述生物化學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 簡述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與學習方法。 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糖類教學時數(shù):7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1 生物化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生物化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地位?2 生物化學的應用教學目的 1 掌握糖的定義及分類及物化性質2 了解三種主要雙糖的組成,連接鍵的種類及其環(huán)狀結構。3 了解淀粉.糖原.纖維素的組成單位和特有的顏色反應及
10、生物學功能。4 了解糖胺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的定義及鍵的連接方式。重點難點 1 糖的定義和分類及理化性質2 單糖、雙糖的基本結構、性質3 三種主要雙糖的組成,連接鍵的種類及其環(huán)狀結構。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
11、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12、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1 、引言 2 、旋光異構
13、 3 、單糖的結構 4 、單糖的性質 5 、重要的單糖和單糖衍生物 6 、寡糖 7 、多糖 8 、細菌雜多糖 9 、糖蛋白及其糖鏈 10、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本章思考題1. 簡述糖的定義及分類及物化性質。2. 簡述單糖、雙糖的基本結構、性質。3. 簡述三種主要雙糖的組成、連接鍵的種類及其環(huán)狀結構。4. 簡述淀粉、糖原、纖維素的組成單位和特有的顏色反應及生物學功能。5. 簡述糖類物質在生物體內(nèi)的主要作用。6. 糖是如何命名和分類的?7. 簡述單糖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8. 同多糖有哪幾種?各自的結構組成和功能如何?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
14、第二章:脂質教學時數(shù):5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糖的生理功能 ?糖的定義及分類及物化性質 ?單糖、雙糖的基本結構、性質 ?教學目的 掌握脂肪酸的特征。脂肪酸的特征。了解自然界常見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定義及其種類。掌握三脂酰甘油的性質了解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組成,種類和性質了解血漿脂蛋白的分類了解膽固醇的結構及其衍生物 重點難點 脂類的概論,分類及功能。脂肪酸的特征。三脂酰甘油的性質 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
1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16、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17、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引言 脂肪酸 三酰甘油和蠟 脂質過氧化作用 磷脂 糖脂 萜和類固醇 脂蛋白 脂質的提取、分離與分析 本章思考題1. 簡述脂類的分類及功能。2. 天然脂肪酸在結構上有哪些共同的特點?3. 簡述必需脂肪酸的定義及其種類。4. 簡述血漿脂蛋白的分類。5. 簡述脂肪酸的特征。6. 常見的
18、脂肪酸有哪些? 7. 簡述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組成、種類和性質。8. 簡述膽固醇的結構及其衍生物。 9. 簡述三酰甘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10. 何謂皂化價、碘值(價)、乙酰【化】值(價)、酸值(價)?11. 何謂脂質過氧化?簡述脂質過氧化作用對機體的損傷機制以及機體的抗氧化保護作用。12. 天然脂肪酸在結構上有哪些共同的特點?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三章:氨基酸 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1 。脂類的分類及功能?2 。天然脂肪酸在結構上有哪些共同的特點?3 必需脂肪酸的定義及其種類?4. 血漿脂蛋白的分類?教學目的 掌
19、握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體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從各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上理解氨基酸的分類。掌握氨基酸的理化性質,重點掌握兩性電離與等電點含義、茚三酮反應及其應用。重點難點 1. 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體:氨基酸的結構特點,2. 氨基酸的理化性質,兩性電離與等電點含義、茚三酮反應及其應用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
20、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21、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22、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氨基酸蛋白質的構件分子 氨基酸的分類 氨基酸的化學反應 氨基酸的光學活性和光譜性質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離 本章思考題1. 蛋白質水解方法有哪些?各水解方法有何有缺點?2. 寫出構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中文名稱、英文全稱、三字母及單字母縮寫。八種必需氨基酸是哪些?3. 氨基酸是如何分類的?4. 簡述氨基酸的氨基、羧基各自參加的反應。5. 簡述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共同參加的反應。6. 分配層析法的一般原理是什么?常用的層析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7. 為什么說蛋白質是生
23、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8. 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體是什么?簡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9. 何謂兩性電離?何謂等電點?10. 簡述茚三酮反應的原理及其應用。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四章:蛋白質的共價結構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1. 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體 ?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 兩性電離與等電點含義、茚三酮反應及其應用 ?教學目的 1. 掌握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其特點,會運用含氮量計算生物樣品中的蛋白質含量。2. 掌握肽、肽鍵、氨基酸殘基、氨基末端、羧基末端等概念。掌握肽的組成及結構特點。3. 熟悉蛋白質的
24、一級結構及其測定4. 了解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與生物功能的關系5. 了解肽與蛋白質的人工合成重點難點 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概念;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方法與思路,分析簡單多肽的氨基酸順序的方法。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
25、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26、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蛋白質通論
27、 肽 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 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與生物功能 肽與蛋白質的人工合成 本章思考題1. 簡述蛋白質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2. 何謂蛋白質一級結構?3. 簡述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方法與思路。4. 簡述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其特點。5. 何謂肽、肽鍵、氨基酸殘基、氨基末端、羧基末端?6. 簡述肽的組成及結構特點。7. 簡述肽與蛋白質的人工合成的機制。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五章: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1. 蛋白質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 ?2. 蛋白質一級結構的
28、概念 ?3. 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方法與思路 ?教學目的 1 、了解研究蛋白質構象的方法2 、了解穩(wěn)定蛋白質三維結構的作用力3 、掌握多肽主鏈折疊的空間限制,掌握蛋白質分子的基本結構(一級結構)和空間結構(二級結構、三級結構、四級結構)的概念,各種結構的組成方式、特點;掌握超二級結構、結構域的概念及特點。4 、熟悉纖維狀蛋白質、球狀蛋白質等結構與功能重點難點 蛋白質二級結構的概念;二級結構的基本類型: 螺旋及 折疊的結構特點;超二級結構及結構域的概念。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
29、#216;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
30、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
31、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研究蛋白質構象的方法 穩(wěn)定蛋白質三維結構的作用力 多肽主鏈折疊的空間限制 二級結構:多肽鏈折疊的規(guī)則方式 纖維狀蛋白質 超二級結構和結構域 球狀蛋白與三級結構 膜蛋白的結構 蛋白質折疊和結構預測 亞基締合和四級結構
32、本章思考題1. 何謂蛋白質二級結構、三級結構何四級結構?2. 簡述 螺旋及 折疊的結構特點。3. 何謂超二級結構、結構域?4. 簡述研究蛋白質構象的方法。5. 穩(wěn)定蛋白質三維結構的作用力有哪些?6. 簡述纖維狀蛋白質、球狀蛋白質等結構與功能。7. 什么是蛋白質的構象?構象與構型有何異同?8. 什么是蛋白質的變性作用? 引起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哪些?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六章: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1. 蛋白質二級結構的概念 ?2. 二級結構的基本類型: 螺旋及 折疊的結構特點 ?3. 超二級結構及結構
33、域的概念 ?教學目的 1 、掌握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2 、了解血紅蛋白分子病3 、熟悉免疫系統(tǒng)和免疫球蛋白4 、了解肌球蛋白絲、肌動蛋白絲和肌肉收縮5 、了解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進化的關系重點難點 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
34、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
35、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36、,1990 教學內(nèi)容 肌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血紅蛋白結構與功能 血紅蛋白分子病 免疫系統(tǒng)和免疫球蛋白 肌球蛋白絲、肌動蛋白絲與肌肉收縮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進化 本章思考題1. 簡述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2. 簡述血紅蛋白結構與功能的關系。3. 簡述血紅蛋白分子病的發(fā)病機制。4. 何謂免疫系統(tǒng)和免疫球蛋白?試以IgG為例說明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構。5. 肌肉收縮的機制是什么?6. 舉例說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進化的關系。7. 什么是別構效應 (變構效應)?請以血紅蛋白為例加以說明。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
37、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七章:蛋白質的分離, 純化和表征教學時數(shù):4學時課前回顧提問 : 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教學目的1 、掌握蛋白質的兩性電離、膠體、變性、沉淀、凝固、紫外吸收性質,掌握蛋白質的茚三酮和雙縮脲反應原理。2 、熟悉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熟悉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法3 、了解蛋白質的含量測定與純度鑒定重點難點 1 蛋白質的兩性電離、膠體、變性、沉淀、凝固、紫外吸收性質 .2. 蛋白質的茚三酮和雙縮脲反應原理 .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
38、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39、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40、16;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蛋白質的酸堿性質 蛋白質分子的大小與形狀 蛋白質的膠體性質與蛋白質的沉淀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 蛋白質的含量測定與純度鑒定 本章思考題1. 何謂蛋白質的兩性電離、膠體、變性、沉淀、凝固、紫外吸收性質?2. 簡述蛋白質的茚三酮和雙
41、縮脲反應原理。3. 簡述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4. 簡述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方法。5. 如何進行蛋白質的含量測定與純度鑒定?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八章:酶通論教學時數(shù):2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 蛋白質的兩性電離、膠體、變性、沉淀、凝固、紫外吸收的性質 ?教學目的 1. 了解并掌握酶的化學本質及催化特點。2 、了解酶的分類、組成及命名原則。3 、熟知酶的分離提純的一般方法;酶活力、比活力的概念及其測定方法。重點難點 1. 酶的化學本質及催化特點2. 酶的分離提純的一般方法;3. 酶活力、比活力的概念及其測定方法。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
42、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43、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44、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酶的化學本質及其組成 酶的命名和分類 酶的專一性 酶的活力測定和分離測定 核酶 抗體酶 酶工程簡介
45、本章思考題1. 酶作為生物催化劑有哪些特點?2. 何謂酶的專一性?酶的專一性有哪幾類?3. 如何解釋酶作用的專一性?研究酶的專一性有何意義?4. 何謂酶活力、比活力?簡述酶活力和比活力的測定方法。5. 簡述酶的分類、組成及命名原則。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九章:酶促反應動力學 教學時數(shù):4學時課前回顧提問:1. 酶作為生物催化劑有哪些特點?2. 何謂酶的專一性?酶的專一性有哪幾類?3. 酶分哪幾大類?酶活力、比活力的概念及其測定方法?教學目的1 、了解化學動力學基礎,掌握酶促反應的特點和酶促反應的機制。2 、掌握底物濃度對
46、酶反應速率的影響;米氏學說的提出;米氏方程的推導;米氏常數(shù)的意義及求法;3 、掌握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因素、影響機制和結果,掌握最適溫度、最適 pH 、抑制劑、激活劑的概念。掌握不可逆抑制作用的作用方式與作用結果。掌握可逆性抑制作用的類型、作用原理及作用結果。重點難點1. 酶促反應動力學:米氏方程、溫度、 pH 、激活劑、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2. 三種可逆抑制作用的動力學特點;3. 過渡態(tài)底物類似物對酶的抑制作用。 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
47、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
48、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
49、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化學動力學基礎 底物濃度對酶反應速率的影響 酶的抑制作用 溫度對酶反應的影響 pH 對酶反應的影響 本章思考題1. 簡述溫度、pH 、激活劑、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2. 什么是過渡態(tài)底物類似物,它屬于何種類型抑制劑?3. 簡述酶促反應的特點和酶促反應的機制。4. 請推導米氏方程。5. 建設米氏常
50、數(shù)的意義及求法。6. 簡述不可逆抑制作用的作用方式與作用結果。7. 簡述可逆性抑制作用的類型、作用原理及作用結果。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十章:酶的作用機制和酶的調節(jié)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1. 溫度、 pH 、激活劑、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2. 什么是過渡態(tài)底物類似物,它屬于何種類型抑制劑?教學目的 1 、掌握酶的活性部位,活性中心的特點及研究方法,必需基團,輔酶及輔酶與維生素的對應關系,輔酶在酶催化反應中的作用方式和功能。2 、熟悉酶催化反應的獨特性質3 、掌握影響酶催化效率的有關因素,底物和酶的鄰近效應
51、和定向效應;底物的形變和誘導契合;酸堿催化;共價催化;活性中心的微環(huán)境影響 。4 、了解酶催化反應機制的實例,溶菌酶、糜蛋白酶、羧肽酶等 。5 、熟悉酶活性的調節(jié)控制,別構調節(jié)酶,共價調節(jié)酶,酶原的激活等 。6 、掌握同工酶 。重點難點 影響酶催化效率的有關因素, 酶的活性部位,活性中心的特點及研究方法,必需基團,輔酶及輔酶與維生素的對應關系,輔酶在酶催化反應中的作用方式和功能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2、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53、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ers. Inc, 2000 Ø Gerhard Michal. Biochemical Pathways, An Atla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99 Ø James Darnell, Harvey Lodish, David Baltim
54、ore.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90 教學內(nèi)容 酶的活性部位 酶催化反應的獨特性質 影響催化效率的有關因素 酶催化反應機制的實例 酶活性的調節(jié)控制 同工酶 本章思考題1. 何謂酶的活性部位?可使用哪些方法研究酶的活性部位?2. 與酶高催化效率有關的因素有哪些?他們是怎樣提高酶反應速率的?3. 簡述必需基團,輔酶及輔酶與維生素的對應關系。4. 簡述輔酶在酶催化反應中的作用方式和功能。5. 何謂酶
55、活性的調節(jié)控制、別構調節(jié)酶、共價調節(jié)酶、酶原的激活?6. 何謂同工酶?有何用途?7. 何謂全酶、輔酶、調節(jié)酶、同工酶、多酶系和誘導酶?教學總結與反思經(jīng)過幾輪的教學實踐,證明本教案的設計是合理的,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十一章:維生素與輔酶 教學時數(shù):3學時課前回顧 提問 :1, 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墒褂媚男┓椒ㄑ芯棵傅幕钚圆课??2. 與酶高催化效率有關的因素有哪些?他們是怎樣提高酶反應速率的?教學目的 1 、了解維生素的概念及生物學意義2 、掌握水溶性維生素的類別、結構以及與輔酶之間的關系,包括維生素 B 1 和 TPP 、維生素 B 2 和 FMN 、 FAD 、維生素 PP 和 NAD 、
56、 NADP 、維生素 B 6 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生物素和羧化酶、泛酸和輔酶 A 、葉酸和輔酶 F 、維生素 B12 和輔酶 B12 、維生素 C 、硫辛酸3 、熟悉脂溶性維生素 A 、 D 、 E 、 K 等4 、了解可作為輔酶的金屬離子重點難點 1. 維生素的概念及生物學意義2. 水溶性維生素的類別、結構 以及與輔酶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手段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啟發(fā)式教學,課堂討論,當堂測試,提問式教學,師生互動等。采用多媒體教學。本章主要閱讀文獻資料Ø 羅紀盛等 編著: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Ø 鄭集等 編著:普通生
57、物化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Ø 胡宏紋 主編:有機化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Ø 張來群,謝麗濤 主編:生物化學習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Ø 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影印版) 2nd ed.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國外優(yōu)秀生命科學教學用書) Ø Lubert Stryer. Biochemistry,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00 Ø Nelson L D,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 Worth Publis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米小米電視發(fā)布會
- 學考計算機試題及答案
- 個性化私人飛行駕駛技能提升及職業(yè)規(guī)劃協(xié)議
- 新消防車測試題及答案
- 婚生子女撫養(yǎng)權歸屬、監(jiān)護責任及探望權調解協(xié)議
- 生物技術研發(fā)實驗室共建與市場推廣合作合同
- 影視作品授權制作同名主題公園住宿服務合同
- 汽車維修服務合同價款支付保證協(xié)議
- 同聲傳譯合同生效補充協(xié)議
- 國際商標注冊及全球維權服務協(xié)議
- -巴以沖突的歷史及現(xiàn)狀
- 專職安全員安全責任履職考核表
- 醫(yī)療機構發(fā)生醫(yī)療民事賠償情況以及衛(wèi)生技術人員違法違規(guī)執(zhí)業(yè)及其處理情況表
- 設計變更、工程指令、現(xiàn)場簽證管理辦法(修訂)
- PVDF乳液與懸浮聚合工藝
- 光伏發(fā)電項目并網(wǎng)調試方案
- 【總平施工】室外總平施工組織設計
- 地溝更換管線專項施工方案完整
- 《鵝養(yǎng)殖技術》PPT課件
- 甲醇球形儲罐設計
- 殯葬資格考試:殯葬服務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