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門式起重機安裝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日期:2011.3.28 河南省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工 程 概 況起重機名稱規(guī)格型號設備編號使用單位制造單位安裝單位設備噸位工作級別跨 度工作環(huán)境工程簡介:本工程根據(jù)供需雙方技術合同要求,嚴格執(zhí)行施工方案操作規(guī)程,對電動型號MG橋式 起重機,起重量Gn 噸,跨度LK 米,起升高度H 米的移裝任務最終由河南省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承攬。并包括軌道及安全滑觸線鋪設,最后由當?shù)刭|(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驗收通過。 1 施工組織人員安排施 工 負 責 人: 電氣安裝維修工: 安裝維修工: 電焊氣割工: 管 理 員: 安 全 員: 質(zhì) 檢 員: 2
2、機 具 設 備 統(tǒng) 計名稱規(guī)格型號單位數(shù)量備注電焊機臺2割 炬套2水準儀臺1鉗工具套2電工具套鋼絲繩米吊 具臺纜 繩米大 錘把 3 施 工 前 預 備 工 作1、組織人員,持證上崗,擬定施工方案。2、施工小組成立后,施工技術負責人必須對施工隊進行技術交底。3、施工前進行安全教育,貫徹國家“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4、施工隊進行施工前,必須全面檢查所帶工具是否齊全。5、對施工工地的土建情況進行全面勘察;對起重機安裝情況進行圖紙繪審;對施工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6、進入施工現(xiàn)場人員,必須配備安全帽等安全用具。7、開箱檢查設備運至施工現(xiàn)場,在施工前要開箱檢查,按裝箱單對所有貨物逐
3、一清點,核查貨物的數(shù)量、質(zhì)量和損壞、缺失情況。8、基礎復查起重機軌道在安裝前,要對安裝起重機軌道的混凝土梁或鋼結構制梁進行基礎復查。 4 軌道、車擋安裝1、首先確定軌道梁的中心線位置,然后和軌道跨度進行比較。如果兩者一樣,那么螺栓孔中心線就是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如果兩者存在偏差,就要綜合考慮軌道的中心位置,盡量使偏差均勻分布在軌道中心線的兩側,以便螺栓的安裝和夾軌板的固定。2、軌道安裝完畢應達到以下要求:a、 軌道實際中心線對吊車梁中線位置偏差不應超過10毫米。b 、軌道實際中心線對安裝基準線的位置偏差不應超過3毫米;龍門式起重機和裝卸橋的軌道不應超過5毫米。c 、軌距偏差:軌道的水平偏差和接頭
4、尺寸要求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d、 螺栓連接要有防松動裝置,禁止使用過長螺栓。 3、車擋及擋板、安全尺的安裝a、 測定吊車梁上聯(lián)結車擋的螺栓孔的位置。b、 同一跨度內(nèi)兩條平行軌道上的車擋與吊車緩沖器的接觸面應在同一平面上。c、 安全尺的安裝必須保證在起重機上的行程開關能和安全尺接觸。d、 安全尺的長度應大于起重機的額定速度下自動斷電后制動距離。 5 起重機的檢驗鑒定一、技術鑒定 技術鑒定即負荷試驗前的技術檢查。包括對電氣設備、傳動部分及結構本身技術性能的檢查。技術鑒定合格后,才能進行負荷試驗。1、機械部分(1)傳動部分檢查 詳細檢查變速箱、卷筒、滑輪、吊鉤、聯(lián)軸器、車輪、制動器等安裝固定情況、磨
5、損情況是否正常,運轉是否平穩(wěn),有無異響,以及潤滑劑使用的是否適宜,鋼絲繩磨損等情況。(2)結構部分檢查檢查起重機主梁腹板波浪型,大小車輪輪距。根據(jù)需要還檢查大小車跨度,對角線以及端梁連結部分的固定情況。2、電氣部分 檢查測定各部分電動機空載時的轉子及定子電流,檢查電刷情況,電磁制動器的絕緣情況,過電流繼電器的接點使用情況,以及主接觸器、主接點及輔助接點的工作情況,各部線圈的電阻值等。二、負荷試驗1、無負荷試驗用手轉動各機構的制動輪,使最后一根軸(如車輪軸或卷筒軸)旋轉一周時,不得有卡住現(xiàn)象,然后分別開動各機構電動機,各機構應正常運轉。小車運行時,不得有卡住現(xiàn)象學,主動輪應在軌道上全程接觸,被動
6、輪與軌道間隙不得超過1毫米,間隙不可不大于1米,間隙區(qū)間的累計長度不得超過2米。2、靜負荷試驗小車起吊額定負荷,在橋架全程上來回運轉,然后卸去負荷。再使小車停在橋架跨中,起吊1.25倍的額定負荷,吊離地面100毫米,停懸10分鐘,卸去負荷,檢查橋架永久變形,反復三次后橋架不應再有永久變形,此時檢查實際上拱值應大于0.8-LX/1000。最后使小車仍停在跨中,起吊額定負荷,檢查主梁的彈性下?lián)?,彈性下?lián)现翟诳缰胁坏么笥贚K/700(由實際上供值算起)。3、動負荷試驗以1.1倍的額定負荷做動負荷試驗,應同時開動兩個機構,使起升與運行機構反復運轉,按工作制度累計時間不少于10分鐘。各機構動作靈敏,工作
7、平穩(wěn)可靠,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并檢查限位開關和保護聯(lián)鎖裝置的可靠性。 14 4、負荷試驗過程中的幾點注意事項1)試驗鑒定工作,必須由專人負責指揮。2)測量用鋼絲繩應注意不使其與大車滑線搭接懸掛的鋼絲卡具對重不要妨礙大小車的運行。3)試驗用工具應放入工具袋內(nèi),不得亂放,以防落物傷人。4)采用鋼絲測量法時, 必須在斷點后再進行滑線側的主梁的測定工作,以免發(fā)生觸電事故。5)所有參加工作的人員,均需嚴密注意安全,對安全注意事項應結合具體情況做出規(guī)定,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6)所有參加工作的人員,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熟悉工作方法、程序和要求,統(tǒng)一行動。質(zhì)量保證措施1、嚴格執(zhí)行公司規(guī)定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器具
8、管理制度,安裝組長應對施工前準備工作仔細檢查,各項準備工作情況依照本施工方案逐條檢查,不合格不準開工,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方案,達到施工要求,安裝組長負責做好記錄,如實填寫。2、專職檢驗員復查原始記錄,不處以專職檢驗員檢查為準,專職檢驗員應立即復查立即查明原因,分清責任,代公司經(jīng)理嚴肅處理。3、安裝過程中必須進行互檢,做好記錄,交專職檢驗員復核。4、自檢、互檢、專檢、簽字手續(xù)齊全。對施工中不按施工方法進行安裝的人員、安裝組長有權處理,專職檢驗員可按公司獎罰條例和公司職工管理條例分別給予批評、懲罰。 15 安裝技術措施1、嚴格執(zhí)行公司規(guī)定的各項安裝安全生產(chǎn)操作規(guī)程,認真貫徹執(zhí)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chǎn)方針。2、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佩戴安全帽。3、進入現(xiàn)場應設有明確的安全標志,以防無關的人員進入。4、現(xiàn)場用電必須符合有關的臨時用電安全規(guī)程。5、施工現(xiàn)場用的電焊機、手持電動工具等要求保護接地和接零的設備必須進行接地或接零。6、高空作業(yè)必須佩帶安全帶,作業(yè)中用的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nèi),工具的傳遞不允許拋扔,應手把手進行傳遞。7、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穿戴齊全 。8、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堅決反對“三違”現(xiàn)象。9、對工作中不安全行為,任何人都有權制止。10、工作中每個工作人員互相幫助,對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報告安全員或組長。11、安全員對施工中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出租車行業(yè)市場運行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窯爐改造建設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醫(yī)學高級職稱-重癥醫(yī)學(醫(yī)學高級)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單項選擇題100題)
- 紡織行業(yè)“四不傷害”安全生產(chǎn)具體措施
- 鋁箔面油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建設年產(chǎn)10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 醫(yī)療建筑分部工程施工措施計劃
- 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 吊車油漆施工質(zhì)量提升措施
- 高校學生宿舍清潔質(zhì)量控制規(guī)程及應急措施
- 房屋定購協(xié)議書8篇
- 中式面點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論語 學而 教學課件
- 巡察流程培訓課件
- 二手房基礎知識培訓
- DB42T 1923-2022 城鎮(zhèn)瀝青路面冷補瀝青混合料施工技術規(guī)程
- 【中考真題】2025年北京市中考數(shù)學真題(含解析)
-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24年)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英語試題
- 光伏發(fā)電項目施工方案(安裝)光伏施工方案
- 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