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中醫(yī)辨治探討 【關鍵詞】 膽囊切除術;副作用;中醫(yī)病機,【關鍵詞】 膽囊切除術;副作用;中醫(yī)病機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是指膽囊切除術后,術前癥狀持續(xù)存在或反復發(fā)作,或者重新出現(xiàn)一些膽道系統(tǒng)及其它器官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其病因較為廣泛,約半數(shù)為器質性,也有少數(shù)找不到病因。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發(fā)生率較高,約占膽囊手術的30%40%,其中約15%患者癥狀較重。輕者僅有消化不良、惡心、上腹部不適及飯后上腹部壓迫感,重者可有季肋部疼痛、絞痛發(fā)作、
2、黃疸、發(fā)熱等。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屬中醫(yī)學脅痛、黃疸、嘔吐、發(fā)熱等范疇。我們在復習文獻基礎上結合臨床經(jīng)驗,將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醫(yī)辨證介紹如下。 1 病因病機 1.1 定病位,多在肝膽,兼及脾胃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是膽囊切除術后出現(xiàn)的一組癥狀,包括輕型而非特異性的消化道癥狀,如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噯氣、腹脹等,以至上腹部疼痛、發(fā)熱、黃疸等典型的膽絞痛及膽管炎等。我們認為其病位以肝膽為主,兼及脾胃。蓋肝膽位于脅肋,其脈布于兩脅,肝膽為病,則見脅痛、黃疸。正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脾主運化,主升,胃主受納,主降,脾胃共主四肢肌肉,若肝膽為病,木不疏土,
3、則脾胃升降失調,故見脘悶、納呆、惡心、嘔吐、食入腹脹、大便失調、四肢乏力等。 但本病也可由其他臟腑(主要是脾胃)病及肝膽,如膽囊切除術后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而脾胃位居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四運之軸,故脾胃之病可影響肝膽,失其疏泄之職,氣機更加不暢,故見脅痛。正如張景岳云:“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jīng),以二經(jīng)之脈,皆循行脅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腎與膀胱皆有脅痛之病,此非諸經(jīng)皆有此證,但以邪在諸經(jīng),氣逆不解,必以次相傳,延及少陽厥陰及致脅肋疼痛?!逼⑽覆蛔悖\化無力,“膽汁為濕所阻,漬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膚”則發(fā)為黃疸。 總之,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膽,即清何夢
4、瑤曰:“脅肋痛未必盡由肝膽,而肝膽為多?!蓖瑫r兼及脾胃,臨床治療需仔細辨別清楚。 1.2 探病因,手術傷膽,祛邪未盡 探究本病之因,首先為手術損傷正氣,尤其是傷及肝膽。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膽囊切除后,oddi括約肌常處于松弛狀態(tài),膽汁失去了貯存場所而持續(xù)不斷地流入十二指腸可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或痙攣與松弛功能不協(xié)調,導致膽道內壓力增高和膽總管擴張,出現(xiàn)上腹疼痛、黃疸等。此與張景岳描述的“蓋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液泄”而為黃疸的“膽黃”一證相似。其次,手術未能將膽結石等病邪全部清除,特別是當前大量膽囊切除術是在腹腔鏡下施行,由于器械性能的局限性和術前對膽道的檢查不充分,膽囊切除術膽總
5、管內遺留結石的可能性比開放法膽囊切除術時高。而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膽總管內殘留結石是本病發(fā)生的最常見原因,以致病情復發(fā),導致脅痛、黃疸等。另外,術后起居失常、勞倦醉飲、七情損傷日久,皆可誘發(fā)oddi括約肌痙攣或痙攣與松弛功能不協(xié)調,成為本病誘因,正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所謂:“黃疸久逆之所生也?!?#160; 綜上所述,本病多在手術傷及肝膽、未能完全祛除病邪的基礎上,由于術后起居失常、勞倦醉飲、七情損傷而誘發(fā)。 1.3 識病性,為滯、為熱、為濕、為瘀、為虛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復雜,主要涉及滯、熱、濕、瘀、虛等。滯者,氣機不暢也,因肝膽兩經(jīng)之脈均循于脅部,故膽囊手術易損
6、傷肝膽之氣,影響肝主疏泄、調暢氣機的功能,氣阻絡痹,“不通則痛”。同時膽液不循常道,滲入血液,溢于肌膚,故出現(xiàn)脅痛、黃疸諸癥。此外,滯還指飲食積滯,多因術后飲食不節(ji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身體盡黃”,正如近賢秦伯未先生指出的“脾胃之積滯而成疸”。 因手術不徹底,原有濕熱之邪未能完全祛盡;或術后體虛,外來濕熱之邪內侵;或術后起居失常、勞倦醉飲,導致肝膽、脾胃功能失調,膽汁外溢肌膚而發(fā)為黃疸、發(fā)熱、脅痛、惡心嘔吐等,濕與熱相結,相互加重各自的致病能力。如醫(yī)學津梁中說:“疸者,濕熱所成,濕氣不能發(fā)泄,則郁蒸而生熱;熱氣不得宣暢,則固結而生濕,濕得熱而益深,熱
7、因濕而易熾?!北静匾暉嵝耙蛩兀貏e是對于高熱患者,如近賢冉雪峰先生云:“究之促成發(fā)黃之關鍵,尤操在邪熱,熱輕其黃來緩,熱重其黃來驟?!?#160; 氣郁日久,血流不暢,或因手術傷及肝膽之絡,瘀血停積,脅絡痹阻,故出現(xiàn)脅痛;或因瘀血與濕熱熏蒸而出現(xiàn)黃疸。正如醫(yī)學心悟云:“瘀血發(fā)黃,亦濕熱所致。瘀血與積熱熏蒸,故見黃疸也。” 患者素體脾胃陽虛或術后脾陽受傷,失其運化水濕功能,濕聚中焦并從寒化,膽液被阻,溢于肌膚而發(fā)黃。如類證治裁言:“陰黃系脾臟寒濕不運,與膽液浸
8、淫,外漬肌肉,則發(fā)而為黃疸?!被蚋螝馑靥?,或肝陰不足,肝脈失養(yǎng)則出現(xiàn)脅痛,如張錫純指出“肝氣虛弱不能條達,攻郁于脅下必作痛也”,而尤在涇說“肝虛者,肝陰虛也肝之脈貫膈布脅肋,陰血燥則經(jīng)脈失養(yǎng)而痛”,都說明肝虛可導致本病。 2 治法用藥 2.1 疏通清泄法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膽為中清之腑,以通為用,膽囊切除術后膽氣損傷、濕熱之邪內侵,導致肝失疏泄和膽腑通降失權,故治以疏通清泄。疏指疏肝利膽,通指通導腑氣,清泄指清化濕熱。 2.2 活血通絡 根據(jù)寒熱病性選擇用藥。因熱致瘀者治以涼血活血法,使血中瘀熱清,涼血而不滯邪,血脈通暢,濕熱得除,黃疸易退。藥
9、用牡丹皮、丹參、生地黃、茜草、郁金、赤芍藥等。因寒而致瘀者治宜溫通血脈。藥用當歸、紅花等。體虛者宜養(yǎng)血活血,藥用當歸、白芍藥、益母草等。 2.3 斡旋中焦法 肝膽、脾胃在人體臟腑氣機升降中起著重要作用,肝脾之氣升則一身之清氣皆升,膽胃之氣通降則一身之濁氣皆降,故本病治療時必須顧護脾胃、斡旋中焦之氣,使樞機升降有序。藥用淡滲之品,如茯苓、澤瀉、薏苡仁健脾胃;以芳香之品,如藿香、佩蘭、蒼術醒脾胃;以陳皮、半夏、厚樸、枳殼等降胃氣;以柴胡升胃氣;以山楂、雞內金等消食。 2.4 和陽解凝法 術后傷冷中寒,脾胃虛弱而出現(xiàn)黃疸色澤晦黯,低熱不退,神倦懶言,腹脹納差,舌質淡體胖大,苔白膩,脈沉。治宜和陽氣,解寒凝。或者濕熱膠結者也可以溫藥為佐,藥用桂枝、鹿角霜、熟附子等;若出現(xiàn)惡心、納差、胸悶、腹脹、苔白膩時,應選用性溫味香、善于調理胃腸氣機之品,如陳皮、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輔仁高中數(shù)學試卷
- 福建8年級下數(shù)學試卷
- 定南中學高考數(shù)學試卷
- 福建龍巖中學生數(shù)學試卷
- 復旦大學招生數(shù)學試卷
- 肝功能不全的急診搶救措施
- 2025至2030唇蜜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基礎心理學:了解人類行為與心理的基本原理
- 2025至2030乘用車語音識別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北京省考2024行測真題及答案
- 初中心理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我的未來我做主
-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
- 平安車輛保險合同電子版
- 天皰瘡護理個案分享
-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730中外音樂史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2023年人教版四4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解答質量檢測試卷(含答案)
- 肺結節(jié)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最佳實踐
- 如何提高深靜脈血栓預防措施規(guī)范落實率
- DL∕T 5003-2017 電力系統(tǒng)調度自動化設計規(guī)程
- 蘇科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講練專題訓練一次函數(shù)30道經(jīng)典壓軸題型專項訓練(原卷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