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2 卷第 6 期暨南大學學報 ( 醫(yī)學版)Vol. 22 No. 62001 年 12 月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Dec. 2001細胞衰老的研究進展( 綜述)黃 丹(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病理解剖學教研室, 廣東廣州 510632) 摘 要 細胞衰老的機理不詳。綜觀至目前的各種研究, 主要與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 ( 1) 基因損傷的積累效應。自由基不斷作用導致基因積累的錯誤信息超出了機體的修復能力, 引起細胞衰竭死亡。( 2) 生命鐘基因控制著細胞程序衰老。生物體細胞內存在一系列基因, 它們控制著細胞的生長、分化、老化和死亡。
2、( 3) 染色體端粒的縮短。端粒的長度隨細胞的不斷分裂而縮短, 當 DNA 丟失到一定程度, 細胞隨之發(fā)生衰老和死亡。端粒酶能延長被縮短的端粒, 延遲細胞的衰老, 端粒酶的活性受到許多因素影響, 其中包括與衰老有關的基因。 關鍵詞細胞衰老;自由基;生命鐘基因;端粒 中圖分類號R3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 9965( 2001) 06- 0036- 04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 對多細胞有機體來說, 由受精卵開始, 通過分裂分化出執(zhí)行不同功能的細胞,這些細胞從產生時始, 就處在衰老的過程中, 直至死亡。多細胞有機體的體細胞大致可分為兩類, ( 1) 干細胞:是已發(fā)生了分化但仍可產生
3、同類型子細胞的細胞, 在個體一生中, 保持有絲分裂能力, 能不斷補充被消耗的細胞, 如表皮生發(fā)層細胞、造血干細胞、消化道的隱窩上皮生發(fā)細胞等, 這類細胞衰老緩慢。( 2) 功能細胞: 是不能分裂的高度特化細胞, 常執(zhí)行一定細胞的功能后死亡, 這些細胞一般不再分裂, 但在受到某種刺激或再生時, 可恢復分裂能力, 如上皮細胞、紅細胞等, 這類細胞在執(zhí)行功能過程中可明顯地表現(xiàn)出衰老的征象。影響細胞衰老的因素很多, 涉及到細胞內基因及細胞外因素的影響, 本文就目前細胞衰老的研究進展從分子水平上進行綜述。細胞衰老是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積累至一定程度的后果。功能上, 表現(xiàn)氧化磷酸化減少, 呼吸速率減慢,
4、酶活性及受體蛋白降低, 導致細胞功能降低, 細胞的增殖出現(xiàn)抑制, 其生長停滯在細胞 G1 期, 不能進入 S期1 , 或停滯在有絲分裂后期 2 。形態(tài)上, 不規(guī)則的和不正常分葉的核、多形性空泡狀線粒體、內質網減少, 高爾基體變形, 色素、鈣、各種惰性物質沉積, 常有細胞膜性結構改變, 如膜脂過氧化 3 。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 某些衰老的細胞, 有異常染色體、染色體端粒縮短及基因組的改變4, 5 , 細胞早衰現(xiàn)象也可見一些遺傳性疾病 6 , 表明細胞衰老是基因變化的后果。目前發(fā)現(xiàn)很多與細胞衰老有關的基因, 如 P53、P16ARF、P16INK4a、P19ARF、P18INK4a、Cip/ k fa
5、mily、cdk2、cdk4、cyclins D、cyclins D3 、cyclones E 等 6, 7 。細胞衰老是多因素的, 關于細胞衰老的機制方面的學說, 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1 基因損傷的積累效應一些學者認為, 細胞衰老是由物種的遺傳因素所決定的, 由于基因中的遺傳密碼逐漸積累了一些錯誤信息或基因的丟失, 造成蛋白質合成錯誤。開始, 染色體中存在著密碼復制錯誤的修復系統(tǒng), 不斷地糾正復制錯誤, 但這種修復能力隨著分裂次數(shù)的增多而降低, 同時修復系統(tǒng)本身的編碼也可發(fā)生錯誤, 導致編碼出錯誤的修復酶, 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自由基導致細胞的衰老8, 9 。衰老的自由基理論是Harman 于
6、 1995 年在美國的原子能委員會提出的, 他認為衰老是自由基( 主要是氧自由基) 對細胞成分的有害攻擊造成, 維持體內適當水平的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水平可以推遲衰老。30多年來, 很多人對此進行了研究, 提供了大量實驗事實支持這一理論, 但也有一些實驗結果對這一理論提出質疑。氧自由基是細胞正常代謝產生, 一方面, 它具有細胞毒性, 另一方面它具有一些生物功能( 如白細胞吞噬 收稿日期2000- 03- 15 作者簡介黃丹( 1961-) , 女廣東人, 副教授, 碩士.( programmed aging) 8 。1996 年 Lakowski 和Hekimi 17第 4 期黃 丹: 細胞
7、衰老的研究進展( 綜述)37殺傷細菌) , 正常情況下, 體內有多種清除氧自由基的酶, 能清除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氧自由基, 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以及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體內歧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一個抗氧化酶, 有兩類不同金屬離子的 SOD, 即 Cu, Zn SOD 和 Mn, Fe SOD, 前者主要存在紅細胞和肝細胞里。盡管體內有如此嚴密的防護體系, 但仍然有一些氧自由基引起的損傷, 因此在生物進化中形成了另一道防護體系 修復體系, 它能對損傷的蛋白質、酶和 DNA 修復, 對不正常蛋白質進行水解。一旦氧自由基產生過多, 或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修復體系受損
8、時, 氧自由基就能對細胞造成損傷。體內外實驗表明: 自由基可使細胞膜、線粒體膜脂質過氧化及 DNA 損傷 3, 4 。細胞膜脂質過氧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可減少對受體的配位結合, 抑制 ATP 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 而 ATP 合成的改變將影響和限制細胞總代謝 9 。線粒體內膜脂質過氧化可造成膜流動性減少, 酶活性改變及ATP 和ADP 偶合載體流的減少, 線粒體 DNA 損傷及丟失, 引起線粒體依賴性的細胞衰老 10,11 。核膜的脂質過氧化將直接損傷 DNA, 同時, 核-細胞質交換和 RNA 運輸也將受到影響。目前認為, 氧自由基與 DNA 的嘌呤、嘧啶堿基及脫氧核糖的相互作用可引起 D
9、NA 共價斷裂和鏈分離 9, 11 。有實驗表明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含量與物種的壽限有關。該實驗測量 12 種靈長類和兩種嚙齒類動物腦、肝和心組織中 SOD 含量, 除以基礎代謝率( SMP) 所得的值與壽限趨勢有顯著相關性, 即 SOD/ SMP 越大, 壽命越長 12 。人們研究了老年小鼠和成年鼠血漿、肝、腎、腦、脊髓等組織中 SOD, 谷胱甘肽氧化酶和脂質過氧化物丙二醛(MDA) 的含量, 發(fā)現(xiàn)與成年鼠相比, 老年鼠 SOD、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明顯下降, MDA 含量升高13, 14 。目前發(fā)現(xiàn)一些衰老退行性疾病, 如白內障、動脈粥樣硬化、神經變性疾病、皮膚衰老的發(fā)病與氧自
10、由基有關, 在這些組織內可檢測到較高的氧自由基、MDA, 用抗氧化劑, 如 Vit E、Huperzine A、大蒜提取物可減輕病變15, 16 。2 基因程序衰老基因程序衰老理論認為有一個程序存在于每種生物體的基因里, 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老化和死亡都由這一程序控制, 一個活細胞在其發(fā)育、成形過程中, 還可能對細胞內外信號產生響應而導致發(fā)生程序性衰老發(fā)現(xiàn)Caenorhabditis elegans 線蟲母系受影響造成的 clk- 1、clk- 2、clk- 3 和gro- 1 四個基因的突變可影響胚胎后期的發(fā)育及線蟲的壽命。他們通過不同溫度使線蟲的上述基因發(fā)生改變,結果線蟲壽命延長, 兩個基
11、因突變的線蟲比單個基因突變者壽命更長。通過兩種不同途徑獲得的基因突變型線蟲 daf- 2( el370) clk- 1( e2519) , 其壽命比野生型延長近 5 倍, 提出了生命鐘基因的概念。1999 年 Vanfleteren 和 Braeckman 18 在該種線蟲又發(fā)現(xiàn)由一組基因: daf- 2、age- 1、akt- 1、akt- 2、daf- 16, 其編碼蛋白構成的一個胰島素樣蛋白的信號級聯(lián)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調控著線蟲的滯育、繁殖、壽命, 這個級聯(lián)系統(tǒng)與 clk- 1、clk- 2、clk- 3、 gro- 1 四個鐘基因構成線蟲體內兩條壽命控制通路, 后者主要調節(jié)新陳代謝及影響壽
12、命。目前認為, 人的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基因、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對長壽的研究表明, 長壽者除不患或少患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及免疫功能良好外, 體內有長壽基因。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研究亦表明, 有些基因與細胞壽命有關, 如 P53 、P16INK4a、P19ARF、P18INK4a、cdk2、cdk4、cydlinsD1、D3 和 E 6 8 。近年來, 生命鐘基因、端粒 DNA 的縮短、以及細胞壽命之間的關系日益引起學者們的重視。Vaziri H 等 19 的實驗發(fā)現(xiàn): 當培養(yǎng)的成纖維細胞端??s短至一定長度, 細胞進入衰老時有 P53蛋白的激活, P53 蛋白表達增強伴隨有雙著絲粒染色體的出現(xiàn)和細胞的衰老;
13、他們還發(fā)現(xiàn)獲得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 基因的成纖維細胞, 其端粒 DNA 的丟失加快, P53 蛋白活性增強, 細胞迅速進入衰老階段。他們認為 P53和 ATM 在端粒 DNA 與細胞衰老間起著關鍵的作用, 它們監(jiān)視和調節(jié)著端粒 DNA, 一旦接受到端??s短的信息, 則引起細胞向衰老發(fā)展。3 端粒的縮短端粒是終端染色體結構, 對染色體末端起著保護作用, 端粒的長度隨著細胞的不斷分裂而縮短, 其 DNA 丟失到一定程度, 細胞隨之發(fā)生衰老和死亡 8 。端粒是位于染色體 3 - 末端的一段富含 G 的 DNA 重復序列。端粒和端粒結合蛋白組成核蛋白復合物,廣泛存在
14、于真核生物細胞中。人類端粒由 5TTAGGG3 的重復序列構成, 長度在 5- 15bp 范圍, 與端粒特異性結38暨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2001 年合的端粒結合蛋白, 迄今發(fā)現(xiàn)了一種, 但人類染色體末端的 DNA - 蛋白復合體的結構及表達基因還不清楚。端粒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其主要功能有: ( 1) 端粒 DNA- 蛋白復合物如帽子一樣保護染色體末端免于被化學修飾或被核酶降解; ( 2) 防止染色體在復制過程中發(fā)生丟失或形成不穩(wěn)定結構; ( 3) 固定染色體位置, 即通過 TTAGGG 結構附著于細胞核基質; ( 4) 決定細胞的壽命, 體外培養(yǎng)細胞端粒的長度隨著細胞逐代相傳而縮短,每復
15、制一代即有 50- 200 nt 的 DNA 丟失, 端粒丟失到一定程度即失去對染色體的保護, 細胞隨之發(fā)生衰老和死亡。人正常雙倍體細胞有限分裂能力可能就是染色體末端端粒長度縮短而啟動了一個 DNA 損傷檢測點( DNA damage checkpoint) 。該點可能為 P53所識別, 導致細胞不可逆地退出細胞周期, 并發(fā)生老化5, 19 。如果細胞被病毒感染, 或 P53 、Rb、P16INK4a、ATM 、APC 等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 或 K- ras 等原癌基因被激活, 或 DNA 發(fā)生突變, 這時細胞可以越過阻斷點繼續(xù)進行有絲分裂 20 。大量的實驗證明表明, 大部分永生化細胞系、腫
16、瘤細胞、胚胎細胞和生殖細胞的端粒長度不隨細胞分裂次數(shù)的增加而縮短, 究其原因是由于端粒酶的存在, 端粒酶維持著端粒的長度, 使細胞壽命延長, 并具有無限分裂的能力。端粒酶是由端粒酶 RNA 和蛋白質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 通過識別并結合于富含 C 的端粒末端, 以自身為模板, 逆轉錄合成端粒。人端粒酶 RNA 已被克隆, 其 RNA 具有 450 個核苷酸, 模板區(qū)包含 11 個核苷酸 ( 5 - CUAACCCUAAC- 3 ) 。至今對端粒酶蛋白成分的了解還未完全明白。端粒酶活性的調節(jié)機理仍不清楚,說法不一, 目前的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1) 端粒酶有關的蛋白、hTR( huma
17、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hTRT (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體外轉錄和轉譯實驗證明: hTRT 和 hTR 共同培養(yǎng)可以模擬天然端粒酶的活性, 而 hTRT 蛋白質保證區(qū)上單個氨基酸改變可以使端粒酶活性降低或消失 21 。( 2) 端粒酶催化亞基基因 hTER(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gene) 。有實驗證明其轉錄水平的表達量與端粒酶活性成正比, hTER 可誘導端粒酶活性陰性的細胞表現(xiàn)出端粒酶活性, 使端粒延長, 細胞分裂旺盛, - 半乳糖苷酶活性(
18、細胞衰老的標志之一) 降低 22 。hTER 可誘導人成纖維細胞永生化, 但對包皮角化細胞和乳腺上皮細胞則需要 hTER 和 HPVE7 同時表達或 hTER 表達而 P16INK4a不表達。對 5 株 hTER 誘導的永生的上皮細胞系的檢測發(fā)現(xiàn): 4 株均有 P16INK4a( 其基因位于染色體 9P) 的表達抑制, 1 株有 P16INK4a輕度下調性表達, 同時 P14ARF 完全陰性表達, 5 株細胞均有 ras 和Rb 的突變 20 。上述實驗表明上皮細胞的永生需要端粒酶活性上調和相關基因的改變, 也說明端粒酶的活性可能與上述基因有關。( 3) 抑癌基因 P53 、Rb、P16INK
19、4a等 20 。( 4) 端粒的長度。在某些細胞, 端粒的縮短才有端粒酶的激活。( 5) 細胞分化及細胞周期。目前認為腫瘤的發(fā)生與端粒酶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 胚胎細胞端粒酶的活性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而逐漸消失( 生殖細胞除外) 或活性很低, 而腫瘤細胞則是在某些機制的作用下, 啟動端粒酶表達而使染色體端粒穩(wěn)定地維持在一定長度, 從而使腫瘤細胞得以持續(xù)增殖, 獲得永生化。近年的研究表明: 人類腫瘤中 85% 左右的腫瘤細胞存在端粒酶活性的表達 22 。衰老的機制復雜, 有關端粒、端粒酶與細胞衰老的聯(lián)系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也發(fā)現(xiàn)在某些永生化細胞中, 即使細胞中端粒酶活性缺乏, 染色體末端端粒長度還可
20、以發(fā)生延長, 而某些有端粒酶活性的正常體細胞隨著有絲分裂的持續(xù)進行, 端粒長度卻會逐漸縮短 21 。一些體細胞雜交實驗揭示, 在某些情況下, 端粒酶活性與細胞衰老和細胞增殖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密切。總之, 細胞衰老是一個很復雜的涉及到內外因素的分子事件, 其形態(tài)和功能的變化受到基因的影響, 至今其發(fā)生發(fā)展機理仍不詳。 1黃英, 張宗玉, 童坦君. 人衰老成纖維細胞凋亡的可誘導性 J ,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0, 19( 3) :170 173. 2OSTLER E L, WALLIS C V, ABOALCHAMAT B,etal. Telomerase and the cellular l
21、ifespan:implication of theaging process J .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0,13( Suppl 6) : 1467 1476. 3VAN RENSBURY S T , DANIELS W M , VANZYL Z M,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holesterd,beta- sitosterd, beta- sitosterd, beta- sitosterol glucoside,dehydroe- piandrosterone sulphate
22、and melatoninon in vitrolipid perox idation J . Metab Brain Dis,2000, 15( 4) :257265. 4ROMANOV S R, KOZAKIEWICZ B K,HOLST C R,et al.Normal human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spontaneouslyescape senescence and acquire genomic changes J . Nature,2001, 409( 6820) : 633 637.第 4 期黃丹:細胞衰老的研究進展( 綜述)39 5JERRY W
23、S, WOODRING E W. Aging: when do telomeres matter? J . Science, 2001, 291( 5505) : 839 840. 6FOSSEL M. Human Ag ing A D, progeria J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0,13( Suppl 6) : 1477 1481. 7GRYTE R, SWALLOW C, BAPAT B,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J . Curr Proc Cancer, 1997,21: 233
24、300. 8RICHARD N M,RAMZI S C. Cellular Aging M . In: VINAY K, RAMZI S C,STANLEY L R. Basic Pathology C . London: W. B. SAUNDERS COMPANY, 1996.23 24. 9趙保路. 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劑 M .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9. 1 290. 10SPAIN. Melatonin, mitochondria,and cellular bioener - getics J . J Pineal Res, 2001, 30( 2) : 65 74. 11K
25、OWALD A. The mitochondrial theory of ag ing J . Biol Signals Recept, 2001,1013( 47) : 162 175. 12CUTLER R G. Antioxidants, aging and longevity J . Free Radicals in Biology,1984, 6: 371 388. 13SHARG Y Z, YE J W, TANG X C. Improving effects of huperzine A on abnormal lipid peroxidation and superoxided
26、ismutase in aged rats J . 中國藥理學報,1999, 20( 9) : 824 828. 14HAUCK S J, BARTKE A. Free radical defense in the liver and kidney of human growth hormone transgmic mice:possible mechanism of early mortality J . J Gerontol A Boil Sli Med Sci, 2001,56( 4) : B153 162. 15HU F B, HANKINSON S E, STAMPFER M J,
27、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heart disease in women J . Am J Epidemiol, 2001, 153( 9) : 875 881. 16BOREK C. Antioxidant heart effects of aged garlic extract J . J Nutr, 2001, 131( 3s) : 1010 1015. 17LAKOWSKI B,HEKIMI S. Determinationof life -span in Caenorhabdi
28、tiselegans by four clock genes J .Science,1996,272( 5264) : 1010 1013. 18VANFLETEREN J R, BRAECKMAN B P. Machanisms of life span determin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J .Neurobiol Aging,1999, 20( 5) : 487 502. 19VAZIRI H. Critical telomere shortening regulated by the atania - telangiectasia gene a
29、cts as a DNA damage signallead to activation of P53 protein and limited life - span of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s J . Biochemistry ( mose) ,1997, 62( 11) : 1301 1310. 20FARWELL D G,SHERA K A, KOOP J I, et al.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in human epithelial cells immortalized by telomerase J . Am J Pathol, 2000, 176( 5) : 1537 1547. 21WEINRICH S L,PRUZAN R, MA L,et al. Reconstitution of human telomenase with the template RNA componenthTR and the catalytic protein subunit hTRT J . Nat Genet, 1997, 17: 498 502. 22BODNAR A G, QUELLETTE M ,FROLKIS M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0122-2:2025 EN-FR Quartz crystal units of assessed quality - Part 2: Guidelines for the use
- 【正版授權】 IEC 63241-2-19:2025 EXV EN Electric motor-operated tools - Dust measurement procedure - Part 2-19: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jointers
- 黑龍江高三三模數(shù)學試卷
- 2025屆亳州市重點中學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國電池級金屬鋰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國橡膠自粘帶市場運行調查報告
- 2025年中國軸用直爪卡簧鉗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免燒磚機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藥品網絡銷售監(jiān)督管理辦法
- 葫蘆島木材加工管理辦法
- 實踐制作“龍骨水車”模型課件-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
- 供應鏈計劃員考試題庫
- 兒童舞蹈課件模板
- 公司羽毛球活動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國智能瓶子回收機行業(yè)前景預判及供需平衡分析報告
- 2025新疆新型儲能發(fā)展概述與展望報告-國網新疆經研院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物理高考真題+解析(參考版)
- 輕型卒中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課標Ⅰ卷)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聽力音頻+聽力原文
- 語文●全國甲卷丨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 鐵路換枕合同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