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過軌管施工技術交底_第1頁
隧道過軌管施工技術交底_第2頁
隧道過軌管施工技術交底_第3頁
隧道過軌管施工技術交底_第4頁
隧道過軌管施工技術交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新建黔張常鐵路項目部二分部技 術 交 底 編號:工程名稱新建黔張常鐵路項目隧道工程接受交底隊各架子隊交底項目隧道過軌管施工交底日期交底依據(jù): 隧道附屬洞室、洞室接地、過軌設計參考圖(圖號:黔張常施隧參211)。交底內容:1.適用范圍適用于新建鐵路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9標二分部隧道工程過軌管施工。2.隧道過軌管設置2.1專業(yè)洞室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專用洞室過軌管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電力電纜槽里設10根過軌鋼管,連接對側正洞電力電纜槽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

2、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電力電纜槽內,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通信信號電纜內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露頭,洞室兩側各設2根

3、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壁預埋管:在隧道內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腔內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各

4、預埋管內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2.2專業(yè)洞室及無線直放站過軌布設(具體布設見下圖)專用洞及無線直放站過軌管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電力電纜槽里設10根過軌鋼管,連接對側正洞電力電纜槽。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電力電纜槽內,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

5、,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通信信號電纜內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露頭,洞室兩側各設2根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

6、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壁預埋管:在隧道內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腔內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在專用洞室與無線直放站隔離門處縱向依次埋設4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電纜槽內內露頭,另一端通至專用洞室對面的電纜槽內露頭。6、在專用洞室與無線直放站兩側邊墻處橫向穿過隔離門門框墻每測依次埋設4根50

7、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電纜槽內內露頭,另一端通至無線直放站電纜槽內露頭。7、各預埋管內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2.3照明箱變洞室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照明箱變洞室過軌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照明箱變洞室處,電力電纜槽里兩側應分別預埋5根過軌鋼管,平面八字節(jié)布設,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電力電纜

8、槽內,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通信信號電纜內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露頭,洞室兩側各設2根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

9、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壁預埋管:在隧道內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腔內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各預埋管內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

10、頭不小于1m。2.4隧道洞口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隧道口過軌管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隧道洞口預埋4根150熱浸塑鋼過軌管,預埋管分兩組預埋,每組兩根,第一組預埋管一端通至對側電力電纜槽,另一端通至正洞內的電力電纜槽并在距離洞口里程2m處露頭,第二組預埋管預埋在距離洞口里程約5m的位置預埋,兩端在隧道兩側的電力電纜槽內露頭。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電力電纜槽內,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

11、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要求電纜槽內露頭1cm,預埋彎曲半徑不小于0.6m,下穿弧度同仰拱曲率。3、通信過軌:在隧道洞口預埋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其中一端至對側通信信號電纜內露頭,一端通至隧道洞口內的通信信號電纜槽并在距離洞口里程5m處露頭。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

12、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隧道內進、出口2m處預留無線饋線,緊急電話的引上鋼管2根,在所有隧道內進、出口4m處預留視頻引上鋼管2根,同時在距隧道內進出口5m處分別預埋100過軌鋼管2根。5、側壁預埋管:先期開工段隧道進、出口均需預留緊急電話預埋鋼管及視頻前端設備預埋鋼管。6、各預埋管內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

13、m。3.洞室里程位置統(tǒng)計表隧道洞室統(tǒng)計表序號隧道名稱里程線路左側或右側數(shù)量所處位置圍巖洞室名稱1彭家寨隧道DK273+573左側1專用洞室DK273+323右側1專用洞室DK273+073左側1專用洞室DK272+823右側1專用洞室直放站DK272+588右側1照明箱變DK272+573左側1照明箱變DK272+323右側1專用洞室DK272+073左側1專用洞室DK271+823右側1專用洞室DK271+573左側1專用洞室DK271+323右側1專用洞室2吳家?guī)X隧道DK279+270右側1專用洞室DK279+520左側1專用洞室DK279+770右側1專用洞室DK280+020左側1專用洞室DK280+075左側1照明箱變DK280+090右側1照明箱變DK280+270右側1專用洞室3落家坪隧道DK2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