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期末練習題_第1頁
水圈期末練習題_第2頁
水圈期末練習題_第3頁
水圈期末練習題_第4頁
水圈期末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水圈期末練習題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積雪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甲地無積雪的主要原因是A. 地處西風帶,降水多 B. 波浪洶涌,海冰稀少C. 暖流流經,水域溫度高 D. 緯度高,太陽輻射強烈2影響圖中6月等積雪持續(xù)時間線在乙處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洋流 B. 季風 C. 緯度 D. 地形隨著全球變暖,亞洲一些中緯度的高山地區(qū)反應敏感。下圖顯示“不同時期喀喇昆侖山(塔里木河上源地區(qū))不同坡向冰川面積的分布變化情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3圖中顯示19782015年該高山地區(qū)各坡向的冰川均在退縮,其中冰川退縮率()A. 北坡>南坡 B. 東北坡>西南坡 C.

2、西坡>東坡 D. 東南坡>西北坡4整體考慮該高山地區(qū)的小規(guī)模冰川多分布在()A. 北及西北坡 B. 東及東北坡 C. 南及東南坡 D. 西及西南坡5據提供信息可推斷,該高山降雪的水汽來源主要來自()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水位是指河流某處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之和稱之歷時。讀該“水位過程線與歷時曲線”圖,回答問題。6該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為( )A. 大氣降水 B. 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7若在該觀測站上游修一水庫后,則歷時曲線上的M、N點將( )A. M、N同時向右移 B. M左移,N右移 C. M

3、、N同時左移 D. M右移,N左移虛擬水是指生產商品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shù)量。虛擬水不是真實意義上的水,而是以“虛擬”的形式包含在產品中的“看不見”的水。圖為“20022007世界農產品交易中地區(qū)間虛擬水資源的流動圖(單位:109m3/a)”。8ABCD中虛擬水資源流動量最多的地區(qū)是( )9圖中信息表明( )A.D地區(qū)虛擬水資源進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B.C地區(qū)虛擬水資源進口多的原因是農產品總產量少C.通過國際間農產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調節(jié)水資源的空間分配D.虛擬水資源都是從生產效率高的國家出口到生產效率低的國家下圖為烏拉爾河水系示意圖,為三個水文觀測站。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0下列關于烏拉爾河的敘述

4、正確的是A. 參與海陸間水循環(huán) B. 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小C. 全流域航運價值大 D. 補給水源主要為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至河段徑流量不斷增大 B. 蒸發(fā)旺盛導致處徑流量小C. 至河段支流匯入少,下滲量大 D. 至河段的結冰期最長洋流可以影響海水的水平溫度,從而導致海水剖面圖水溫等溫線發(fā)生變化,若下圖海水表面水溫僅僅考慮洋流的影響,據圖回答下列各題(圖中數(shù)值a>b>c>d)。12如果海水表面水溫等溫線如實線所示,該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經該海區(qū)的洋流是A. 巴西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西風漂流 D. 加那利寒流13如果海水表面水溫等溫線如虛線且c=1

5、7所示,那么其沿岸可能會形成A. 溫帶海洋性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C. 熱帶沙漠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1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流冰是冰花或冰塊隨著風浪、流作用下產生的流動現(xiàn)象。隨著冬季的推進,鄂霍次克海流冰面積不斷增加,70%80%的海域被流冰或冰原覆蓋。如果冬季去日本北海道,鄂霍次克海沿岸的流冰會是一道極具特色的風景??粗K衅〉谋鶋K漫延至天際,難以想象,這些流冰竟然會和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有著密切聯(lián)系。與同緯度的中國東北相比,北海道冬季稍微溫暖一些,沿岸海域很少封凍。這里是全球緯度最低、且有海冰現(xiàn)象的海域。(1)描述從1月底到2月初開始,日本北海道北部沿岸紋別、網走、

6、知床半島等地觀賞“流冰”的順序,指出導致流冰分布邊界位置自北向南變化的主要因素。(2)分析日本北海道東北部鄂霍次克海沿岸海域流冰形成的主要過程。(3)觀賞流冰是日本北海道的特色旅游項目。但有些年份流冰量少,甚至近海范圍無冰可看,分析形成的原因。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qū)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稱為世界的“旱極”。然而,“旱極”卻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霧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濱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shù)厝嗽谏狡律县Q立6張大網,當霧穿過這張大網時,霧里的潮濕水汽在細小的網眼凝結成水滴,積攢的水通過大網下方的水槽和輸

7、水管流到一個蓄水桶里。每年這些捕霧網可以從霧氣中獲得2.4L水。盡管水量不多,但對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莊來說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下圖為阿塔卡馬沙漠示意圖和捕霧網圖。(1)簡述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干燥地區(qū)的原因。(2)請從逆溫得角度分析智利西海岸霧形成過程。(3)該地“捕霧取水”的不利條件有哪些? 專心-專注-專業(yè)參考答案1C 2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地理中地形、洋流、氣候等自然地理特點。本題 綜合性比較強,我們結合洋流、地形、世界大陸和海洋分布進行綜合分析。1甲地處有北大西洋暖流流過,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有增溫作用,水域溫度高,所以無積雪。2乙 處為烏拉爾山,地勢高,氣溫較低

8、,所以6月等積雪持續(xù)時間線在乙處向南凸出。選擇D。3D 4 C 5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水循環(huán)和讀圖能力。注意不能只從變化幅度來判斷變化率。3從圖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縮率北坡南坡,東北坡西南坡,西坡東坡,東南坡>西北坡,不能只看變化幅度,還要看它相對的變化率,選擇D。4從冰川分布圖可以看出該高山地區(qū)東及東北坡冰川變化較大,小規(guī)模冰川多分布在東及東北坡,選擇B。5山的北坡冰川面積較大,西北坡冰川變化比較小,說明水汽主要來自西北,同時中緯度地區(qū)處于西風帶,西風把大西洋水汽帶到該地。故該高山降雪的水汽來源主要來自大西洋,選擇A。6 A 7D【解析】6圖中可以看出水位過程(中間黑折線)該河1月12月

9、都有水位,即無結冰期,水位最高時段出現(xiàn)在5-9月,與降水變化基本一致。地下水一般是穩(wěn)定的補給水源,湖泊水補給在圖中無法體現(xiàn),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應為春季,多形成春汛,圖中春季流量不是很大,所以河流流量夏季最大,為夏汛,主要為雨水補給。故12選A。7修建水庫后,水位高差變化小,因此M右移,N左移。故選D。點評:考察河流的補給及水文特征。8D 9C【解析】10從圖中可以計算出A、B、C、D四地虛擬水資源流動量分別是:26.0、19.2、142.7、144.4,故D地區(qū)的流動量最大。11圖示D位于西歐,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西歐氣候并不干旱,故A選項錯誤;C地區(qū)位于東亞、東南亞地區(qū),農產品產量很大,故

10、B選項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虛擬水資源并不是從生產效率高的國家出口到生產效率低的國家,故D選項錯。由于不同的農產品生產的需水量不同,故通過國際間農產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調節(jié)水資源的空間分配,C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地理概況和資料的綜合分析能力。10D11C【解析】10烏拉爾河注入里海屬于內流河,主要參與陸地內循環(huán),A錯;該河流位于大陸內部,發(fā)源于烏拉爾山脈,主要的補給水源是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45月徑流量大是因為此時氣溫升高,積雪融化,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B錯、D對。該河流所處緯度較高,結冰期長,且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所以航運價值較小,C錯。故選D。11該河流中下游流經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水量逐漸減小,故A選

11、項錯誤;水文站以上河段有眾多河流匯入,水量較大,下游地區(qū)支流匯入少,且下滲量大,徑流量逐漸減小,B錯、C對。至河段緯度低,結冰期最短,D錯。故選C。【點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決定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2.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決定于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4.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5.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征決定)12.A13.C【解析】本題以等值線的分布為切入點,考查等值線的判讀及其應用;寒暖流的判讀及其影響。12由題干可知

12、,海水等溫線向南彎曲,且向南溫度降低,說明其是南半球,且溫度比同緯度海水溫度高,是受暖流影響的原因,在大西洋,那么流經該海區(qū)的洋流應是巴西暖流,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3由題干,海水表面水溫等溫線如虛線c=17,可看出等溫線向北彎曲,且溫度升高,應為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西岸,且溫度比同緯度海水溫度低,受到寒流的影響,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C正確;溫帶海洋性氣候在中高緯度,A錯誤;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大陸內部,受洋流影響小,B錯誤;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在大陸東岸,D錯誤。故選C。14(1)日本北海道北部沿岸紋別、網走、知床半島等地由北至南,迎來流冰接岸。主要因素:主要取決于冬季風和海

13、流的共同作用。(2)冬季由于西伯利亞高壓控制,氣候嚴寒,黑龍江干流和人??诘暮K鈨?,冰情逐漸擴散到鄂霍次克海等海域(東北亞大陸沿岸海域);(從黑龍江(俄羅斯阿穆爾河)等河流河口流出的流冰,向東流入鄂霍次克海;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海洋中自北向南的寒流不斷加強;受冬季風和南下的海流的共同作用,從每年1月到3月,大量來自河流的流冰和鄂霍茨克海的浮冰,被帶到北海道東北部鄂霍次克海沿岸海域。2月份是流冰的頂峰期。(3)暖冬發(fā)生,氣溫升高,流冰的規(guī)模會相對萎縮,或造成冰量少。由于氣溫高,流冰在接岸后,冰塊融化;或因為風向及海潮影響,流冰遠離海岸,造成近海范圍無冰可看。【解析】整體分析:本題主要運用地理

14、環(huán)境的整體性分析大氣環(huán)流、洋流緯度等因素對(流冰)水文要素的影響。緯度越高接受太陽輻射越少,氣溫越低;冬季同緯度陸地比海洋氣溫低,距離海岸線越近越容易結冰;寒流流經地區(qū)氣溫低,易結冰。鄂霍次克海緯度較高,獲得太陽輻射少;沿岸寒流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受冬季風影響大,降溫劇烈;海域封閉,與大洋的能量交換較少。(1)讀圖紋別、網走、知床半島緯度逐漸降低,受海洋影響增加。根據流冰分布線得出流冰擴散由西北向東南逐漸擴散,所以紋別、網走、知床半島依次出現(xiàn)流冰;冬季鄂霍次克海盛行西北季風,且該處有向南的寒流,所以流冰分布邊界由西北向東南擴散。(2)鄂霍次克海海域較封閉,與太平洋的海水交換少。受冬季風和南下寒

15、流的影響,河流入??诒韺雍K禍貏×?,表層海水易凍結為海冰,而深層海水因降溫幅度較小、鹽度較高而未凍結,易形成流冰;在西北季風和南下寒流的影響下被帶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我國黑龍江氣溫低,冬季易結冰,在風力吹拂下被帶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附近。(3)結合材料可知該地流冰主要來自北部的鄂霍次克海和陸地河流中。暖冬發(fā)生時北部結冰少,或者到北海道附近海域大量融化;材料中提到流冰在近海幾乎沒有,可能是在西北風和海潮的影響下,帶到遠海?!军c晴】根據材料北海道北部鄂霍次克海附近流冰來源為:一方面北部的鄂霍次克海冬季易結冰在盛行風和洋流作用下被帶到該處;另一方面是來自陸地河流冬季結冰后順著水流帶到該處

16、。15(1)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候炎熱十燥,蒸發(fā)旺盛;秘魯寒流給沿海地區(qū)帶來的降溫減濕作用;沿海離岸風強勁,加劇干燥程度。(2)智利西海岸大部分地段受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氣流下沉作用顯著,空氣干燥;大陸岸外有強大的秘魯寒流流經,沿??諝馀c寒冷水面接觸,下層冷卻,形成穩(wěn)定的逆溫層,冷濕氣流無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維持大霧籠罩的形態(tài)。(3)一年當中有100多天沒有霧,不能“捕霧取水”;氣候于旱,捕霧獲得的水容易被蒸發(fā)水分損失大?!窘馕觥空w分析:本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第(1)題考查影響降水的因素,第(2)題考查逆溫的形成及其影響,第(3)題可根據材料得出答案。第(1)題,從圖中可以

17、看出,南回歸線穿過阿塔卡馬沙漠,該地區(qū)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蒸發(fā)旺盛;氣壓帶、風帶南移時,該處受東南信風影響,東南信風為離岸風,風從陸地吹來,加劇干燥程度;同時,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魯寒流有降溫減濕作用,使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qū)。第(2)題,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當大氣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F(xiàn)象,就稱之為“逆溫”,逆溫出現(xiàn)時,大氣穩(wěn)定,對流運動微弱。智利西海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氣流下沉,空氣溫暖干燥;秘魯寒流流經,洋面溫度低;沿海暖空氣與寒冷水面接觸,下層冷卻,形成逆溫層,冷濕氣流無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維持大霧籠罩的形態(tài)。第(3)題,該地一年有200余天被大霧籠罩,但仍有100多天沒有霧,并且該地區(qū)蒸發(fā)旺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