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儒家思想課件_第1頁
孔子與儒家思想課件_第2頁
孔子與儒家思想課件_第3頁
孔子與儒家思想課件_第4頁
孔子與儒家思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第三講 孔子和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和儒家的思想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梢赃@么說,談中國傳統文化,如果不涉及孔子和儒家思想,等于沒談中國傳統文化。孔子陵墓本講主要談五個問題: 1.孔子介紹; 2.儒家的創(chuàng)立與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3.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概況; 4.儒家學說的核心倫理思想; 5.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一 孔子介紹(1)孔子的生平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享年72歲。先世是宋國貴族,曾祖防叔因避禍逃到魯國。父名紇,字叔梁,做過魯國陬邑的地方長官。南京夫子廟大成殿孔子畫像魯國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以

2、禮樂之邦著稱,春秋末期,西周王朝的禮樂仍保存完好。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吳國公子季札來聘,請求觀賞西周音樂,聽后贊嘆不已說:周禮盡在魯矣。周公旦 論語子罕里,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 事。后來,他曾擔任魯國大司寇,屬于卿一級。縱觀他 一生,得意時少,失意時多。晚年他一面整理古籍,一 面講學傳授學術??鬃诱Q生地尼山夫子洞(山東曲阜) 孔子三十多歲開始招收學生,深得學生愛戴。死后 許多學生在他墓側結茅屋守喪。子貢廬墓處(孔林) 他早期的學生子路、冉有、子貢等跟他奔走四方,為拯救亂世而呼號。他晚期的學生子游、子夏、子張、曾參等接過他講學的衣缽,為傳播文化而奮斗。仲由(字子路)(2)孔子的思想

3、孔子的思想源于殷商、西周、東周的社會思想潮流,接受了鄭國子產、齊國晏嬰等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鬃訉W說主要匯集在論語和史記孔子世家有關孔子言行的記載。 論語殘頁(唐抄本)關于世界觀 春秋時禮崩樂壞,孔子留戀舊秩序,也向往新事物。其哲學思想既有唯心主義成分,也有唯物主義因素,是西周天命觀向戰(zhàn)國唯物主義自然觀轉變的過渡環(huán)節(jié)。 孔丘畫像2關于天命觀 孔子繼承傳統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觀,有時把天視為人世間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孔廟大成殿雕龍柱述而: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 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堯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4、也。 孔子雖然相信天命,卻對通過卜筮探求天意的做法 持否定態(tài)度,他認為天命蘊含在自然事物的運行之中, 人應當順應天命而積極努力,不應消極地服從天命的安 排,放棄自己的努力,他特別強調為仁由己。這與傳統 的天命觀是矛盾的??赘ㄉ綎|曲阜) 孔子沒有明確地否定鬼神,但對鬼神采取敬而遠 之的態(tài)度。 孔廟(山東曲阜) 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先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雍也:敬鬼神而遠之。3關于知識論 孔子就知識的來源和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把人分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冉求(字子有) 雖然他設想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卻又說圣人,吾不得

5、而見之矣。他雖然宣稱天生德於予,卻又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澹臺滅明(字子羽) 四等人中,生而知之者是孔子虛設的理想境界。困而不學者是孔子最厭惡的人。學而知之和困而知之才是孔子認為獲取知識的可靠途徑。言偃(字子游) 孔子十分強調后天的學習,陽貨里記載 六蔽的觀點: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 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 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 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認為不學習,人身上應當具備的仁、智、信、 直、勇、剛等品質就會被六蔽吞沒。因此他一生學而不 倦,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善者而改之??琢郑ㄉ綎|曲阜) 論語

6、述而: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又 說: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 其余,則寡悔??鬃恿袊锌鬃佑懻摿藢W與思的關系。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反對學而不思,提倡九思??鬃油诵拊姇魇ホE圖)孔子主張學以致用,認為君子學習的目的是從政和實踐道德: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孔子塑像 孔子還說:聞義不能徙,是吾憂也。主張把了解到的道理用于道德實踐,反對知而不行或言而過其行的人。卜商(字子夏)4關于仁和禮 禮本是原始社會末期的典章制度。夏朝和

7、商朝統治 者用禮規(guī)范其成員的行為思想,西周沿襲夏禮商禮,并 加以增補,使之完備??鬃右暥Y為維護等級制度的重要 手段,是區(qū)別華夷的標志。周公廟制禮作樂坊(山東曲阜) 對于周禮的完美,孔子贊嘆不絕,說:周監(jiān)於二 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但孔子重視周禮著眼于大 節(jié),認為細節(jié)可以有所損益。他說:麻冕,禮也,今 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 違眾,吾從下??鬃有薪滔?孔子認為維護周禮,必須從正名入手。他在 論語子路中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 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 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孔子的正名,是涉及名與實的哲學問題,其社會作 用在于用周禮的形式匡正

8、已經產生變化的社會現實。孔廟金聲玉振坊孔子對于破壞周禮的行為一概加以譴責,他 在論語季氏中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 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 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 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魯國季氏竊用天子之禮,八佾舞於庭,孔子對此極為憤慨,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公冶長(字子長) 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對子貢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鬃诱J為仁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樊須(字子遲) 仁在春秋時沒有作為哲學概念出現??鬃淤x予仁以 新的涵義,使

9、它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廟大成殿孔子的仁,包含愛惜勞動者的觀點。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又說: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冉雍(字仲弓) 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又解釋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顓孫師(字子張) 孔子主張實行德政。所謂德政,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即經濟上實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對民寬刑罰而重教化??讖R成化碑 經濟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對 無節(jié)制地剝削人民,認為過分剝削會造成不均;不均是 有國有家者的大患??讖R泮池 政治上寬民,反對不教而殺,反對單純使用刑罰的 苛政

10、,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反對道之以政,齊之 以刑??赘B瞰 為了實行德政,孔子主張舉賢才。論語:仲弓 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又 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琢置髂谷嚎鬃雨P于仁的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德政和舉賢才的主張,突破了宗法制度的禮不下庶人和用人上的親親原則,順應了社會發(fā)展的時代潮流,在當時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鬃铀芟?關于中庸說孔子對現實采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tài)度,具 有凡民有喪,匍匐以救之的精神。中庸是他立身行事的最高標準。他說:中庸 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又叫中行、中道。要 求人在處理事務時,既不能過,也不能不及。 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

11、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他認為過和不及都不好,都偏離中道。端木賜(字子貢)論語先進載,子路、冉有問孔子:聽到應做的好事可立即行動嗎?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回答冉有說:聞斯行之。公西華感到困惑,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公西赤(字子華) 孔子曾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 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對勇于進取的狂和退而潔身的狷 都給予一定的肯定,他厭惡的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稱之 為鄉(xiāng)愿,認為鄉(xiāng)愿,德之賊也??鬃拥翘┥教?關于倫理觀 孔子的道德體系是以仁為核心。仁的含義是

12、愛人, 就是維系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浙江衢州孔廟 對道德根源,孔子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他信仰天命論,認為人的智愚善惡是先天規(guī)定的,說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又肯定道德受后天條件和個人努力的影響,強調為仁由己、求仁得仁,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讖R先師手植檜孔子很重視道德修養(yǎng),要求人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赘毓忾T 孔子強調發(fā)揮個人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自覺能動作用,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他提出自訟等修養(yǎng)方法,主張在博學多聞的基礎上進行反省,學與思結合,言與行一致。孔廟奎文閣 他總結自己修養(yǎng)過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13、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指出道德修養(yǎng)是從不自覺到自覺,從必然到自由循序發(fā)展過程??鬃拥睦硐肴烁袷鞘ト撕腿嗜???鬃訂柖Y老子圖(明圣跡圖)7關于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國首創(chuàng)私人辦學的教育家,傳說他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主張有教無類,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其弟子不少人出身賤人、鄙家。吳彬(明)孔子杏壇講學圖 孔子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干祿。論語為政記載,子張學干祿,孔子回答說: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四川資中文廟孔子像 他把文行忠信作為教育主要內容,排斥生產知識和 勞動技能的教學。樊遲請學稼,學圃,他說:上好禮, 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 莫敢不用情

14、。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 用稼?孔廟明倫堂 孔子在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 法。他主張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 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讖R明倫堂壁畫 他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提倡知之為知 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tài)度。教學中主張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fā);注意因材施教,認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要求自己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北京孔廟(3)孔子的歷史地位 孔子是春秋時期淵博的學問家,他創(chuàng)立了完 整的思想體系,雖保留傳統天命觀,但有利于社 會進步。在先秦,孔子及儒家思想僅是百家爭鳴 中的一個學派。漢朝以后,孔子思想受到重視。 漢

15、武帝采納董仲舒對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孔子在中國歷史的至尊地位得到正式確立。二 儒家的創(chuàng)立及儒家思想的基本特點論語雍也里孔子說: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說明儒的本義與儒家學說無關。孔子銅像 漢書地理志下載,秦始皇并六國,稱皇帝, 負力怙威,燔書坑儒,自任私智。而史記秦始皇本 紀則載,方士侯生、盧生為秦始皇尋找仙藥,害怕騙 術敗露而逃,秦始皇大怒,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 阬之咸陽。兵馬俑(秦) 許慎說文人部說: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梢娙宓谋玖x是指術士。許慎(東漢) 據周禮天官冢宰大宰:四曰儒,以道得民。鄭玄注: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唐賈公彥疏:諸侯師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

16、不與天子保氏同名,故號曰儒 。鄭玄(東漢) 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儒原本指為貴族 提供服務的巫、史、祝、卜等。經過社會動蕩,儒失去 原來的地位,由于他們熟悉貴族禮儀,又以相禮為業(yè)。 孔子本以儒為業(yè)。論語子罕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又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他通曉禮儀,還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讖R璧水橋 34歲時,魯國人孟懿子以及南宮敬叔來向他學禮。此后學生逐年增多。從此,孔子開始授徒講學??鬃铀芟窨鬃拥慕逃顒?,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形成以孔子為核心的學派儒家。

17、臺灣高雄孔廟 古代學派命名有兩類情況: 1.以學派思想或理論命名,如法家; 2.以創(chuàng)始人的姓氏命名,如墨家??讖R大成殿內景 儒的本義訓柔,柔是溫和的意思。例如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柔聲就是聲音溫和。柔不是冷,也不是熱,而是適中,這正是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曾參(字子輿) 最早總結儒家思想特點的是西漢司馬談,他在論 六家之要旨中說: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 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若夫列君臣 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不能易也。江蘇南京夫子廟 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說,儒家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顏回(字子淵) 儒家的特點:

18、1.以孔子為宗師,把孔子的言行視為最高準 則;2.以詩、書、禮、易、春秋為經典; 3.提倡仁義,把仁義作為行為準則; 4.維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等倫常關系。儒學就是封建宗法主義。它體現儒家獨有的社會理想,希望把封建制社會建設成像原始社會父氏家長制那樣的宗法共同體。在共同體內,人們既可以別異,又可以合同。孔子石刻像 別異是按血緣親疏厚薄以區(qū)分上下貴賤的等級。合 同是使各種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相親相愛,和諧融洽。合 同的原則是親親,別異的原則是尊尊。這個原則的結 合,就是禮樂制度的本質??赘吧戏績染?禮記樂記篇記載: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 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又說:禮義 立,則貴賤等

19、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就是說,合同 和別異這兩個方面應該互相制約,相輔相成??讖R魯壁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對原始社會父系家長制的 美化。儒家在父系家長制中加進封建制的內容, 使之成為一種封建宗法主義??鬃觿?chuàng)立儒學時, 已經明確提出封建宗法主義的基本原則。他的仁 就是合同。他的禮就是別異??鬃铀枷氲暮诵牟?是仁,不是禮,而是仁和禮的統一。 三 儒家思想發(fā)展概況(1)儒家的分化 孔子是儒學創(chuàng)始人。儒學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即原始社會的父系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正強調宗法思想。孟子曾概括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孟子塑像 孔子死后,儒家出現許多派別。韓非子顯學 載,儒家分為八派,有子張之儒,有子思

20、之儒,有顏氏 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 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孟氏是孟子,孫氏是荀子。 孟廟啟圣殿 儒家不僅同其他學派進行斗爭,內部各派也相互爭論,其激烈程度不亞于儒家與其他各學派之間的斗爭。海南文昌孔廟孔子行教像荀子斥子張之儒為賤儒,認為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村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其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荀況(戰(zhàn)國) 孟子繼承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張,發(fā)展為仁 政學說。哲學上他繼承孔子的天命觀,但剔除天的人格 神成分,賦予天以道德屬性。孟廟亞圣殿 孟子注意人性問題,主張性善,并認為仁、 義、禮、智源于性,人生最高理想

21、是通過盡心, 知性,達到知天,即萬物皆備于我的天人相通境 界。孟子距楊墨,認為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 子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荀子繼承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 面,強調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觀點。主張 性惡說和改造人的天性。對道家、墨家、法家、 名家和儒家內部各派都進行批判。孟子、荀子是 儒家代表,各從唯心和唯物方面發(fā)展孔子思想。 在孟子、荀子之外,戰(zhàn)國時代還有儒家學者 解釋周易,著成易傳。易傳作者認 為,宇宙萬物處于永恒的生滅變易之中,變易的 根據在于宇宙中陰陽、剛柔相摩相蕩。易傳 作者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理論思維水平很高。 由于孟子、荀子、易傳作者以及其他派別代表

22、人物的共同努力,儒家思想成為先秦顯學之一??讖R圣跡殿(2)儒家的變化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推行法家的思想。漢朝前幾代統治者都不好儒術,喜歡道家思想。漢武帝采納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在經過消沉之后,又興盛起來。曾點(字皙) 中國思想界從此發(fā)生變化,道、法、陰陽家的思想也與儒術融合,成為以孔孟思想為主,融匯其他學說的思想綜合體。儒成為知識分子的通稱。 有若(字子有)漢代儒家以讀經、注經為主要任務。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置五經博士,后又分為十四,于是經學大盛。兩漢經學的今古之爭,是儒家內部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的學術斗爭。宰予(字子我) 今文經學提倡天人感應說,認為天是主宰自然和人世的人格神,陰

23、陽五行的變化是天的德刑賞罰,把儒家的天命觀和陰陽五行家的思想結合一起。漢儒還把倫理思想系統為三綱五常。董仲舒(西漢) 兩漢時期另外一些儒家學者如揚雄、桓譚、王充、仲長統等,對董仲舒等人的天人感應說和讖緯迷信進行了批判。揚雄(西漢)(3)儒家的衰落 兩漢經學形式煩瑣,內容駁雜,魏晉時日趨衰落,玄學代之而起。玄學本是道家思想的復興,但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學中的重要地位。閔損(字子騫) 玄學發(fā)展借助兩漢經學,王弼注周易, 何晏作論語集解等,都是玄學家為經學玄化 所作的努力。儒家主要經典周易與老子 莊子并稱三玄。王弼雖推崇老子,仍以孔子 為最大的圣人。玄學討論的有無、本末問題,雖 來自老莊,但與易傳思想

24、關系密切。 玄學家關于名教與自然的爭論,無論是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還是郭象的名教就是自然,都對儒家的名教持肯定的態(tài)度。王弼(三國魏) 郭象(西晉)嵇康等提出越名教任自然,只是批判統治者褻瀆名教的行為,與老莊否定名教迥異。玄學實際是援道入儒。 嵇康(三國魏)(4)儒家的復興 佛教傳入中國后,在隋唐時達到鼎盛。信奉研討佛 理為時尚,儒家地位受到沖擊。盡管在政治倫理方面, 儒學仍占主導地位,在學術思想方面卻門庭冷落。道教 也受到推崇。儒、釋、道被稱為三教,形成鼎立之勢。蟠虺紋牛首銅鼎(春秋) 韓愈提出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 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 傳之孟軻的道

25、統,抗衡佛教法統。他說:釋老之害過於 楊墨,如能使孔子之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廣東潮州韓愈紀念館 柳宗元雖然自幼好佛,認為浮國之言不與孔子異道,他也以興堯舜孔子之道為務。柳宗元雕像 北宋的范仲淹、歐陽修、胡瑗、孫復、石介等人繼 續(xù)提倡儒家思想,終于使儒學復興。他們對儒家思想發(fā) 展的貢獻主要是確立道統說,突出了論語孟子 大學中庸在儒家典籍中的地位。歐陽修與醉翁亭記(5)儒家的升華 儒家的道統思想到北宋中期發(fā)展成為新儒學,也 就是理學。周敦頤(北宋) 理學是儒學發(fā)展新階段,源于北宋周敦頤、張載,經二程發(fā)展,完成于南宋朱熹。理學以儒家思想為主干,批評佛老,把中國古典哲學推到新的高峰。 程顥(

26、北宋) 程頤(北宋) 理學按對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可分為三派: 1.以氣為宇宙本體; 2.以理為宇宙本體; 3.以心為宇宙本體。 實質上就是唯物主義派、客觀唯心主義派和 主觀唯心主義派。 唯物主義學派以張載為代表,主張?zhí)摷礆猓瑲獠荒懿痪鄱鵀槿f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堅持氣一元論。其人性論思想含有唯心主義成分。張載(北宋) 客觀唯心主義學派以程頤和朱熹為代表。他們是理本論者,認為萬物生成有理有氣,理在氣先,理是根本。程朱學派思想嚴密完整,有利于維護專制統治,成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學。 朱熹(南宋) 主觀唯心主義學派是陸王學派。陸九淵主心即理,王守仁(號陽明)主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陸王學派強

27、調主觀意志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曾產生重要社會影響,在明中葉以后的一段時期達到鼎盛。 陸九淵(南宋)理學特點是依據孔孟基本觀點,對佛道兩家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論方面解答,為孔孟倫理學說補充了本體論的基礎,從而建立儒家哲學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王守仁(明)(6)儒家的終結 對儒家思想的批判,最初是在儒家內部展開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陳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都從不同角度對脫離實際、空談性命的腐儒進行了嚴厲批判。顧炎武 黃宗羲 王夫之 戴震不只對儒家傳統思想進行一系列嚴厲抨擊,甚至直斥理學的倫理綱常是以理殺人。戴震(清)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太平天國以原始基督教平等思想為武器,反對儒家思想。中國向列強

28、割地賠款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證明儒家思想無用。洪秀全雕像嚴復、康有為等引進西方進化論和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即所謂新學。章太炎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把對儒家思想的批判推進一步。1919年五四運動終于結束了儒學作為獨尊的統治地位。 嚴復 康有為 章太炎四 儒家學說的核心 倫理思想 儒家倫理思想是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 地主階級利益的道德理論。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分別由孟子 和荀子發(fā)展成為兩大派別,又經中庸大學的編 纂者綜合各派意見,構成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曲阜南門萬仞宮墻 儒家最重視倫理道德問題的研究,試圖以道德作為 治國平天下的主要手段。倫理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與其哲學政治思想融為一體,構成完

29、整理論體系。儒家 內部各派的倫理思想雖不盡相同,但有共同的特點??讖R鳥瞰(1)重視探討道德本源 孔子強調天命是道德本源,又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命題,承認后天的習對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的作用。司馬耕(字子牛) 孟子也講天命,他把道德的本源看作人性本來具有的善,企圖從人的心理和生理尋找道德的本質和起源。南宮括(字子容) 荀子排斥天命作用,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認為道德是人性惡的結果,禮義道德是養(yǎng)人之欲,給予人以求,把道德與人們物質生活需要聯系起來。原憲(字子思) 后來中庸的編纂者把天命論與孟子、荀子的抽 象的人性論調和起來,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琢秩f古長春坊(2)重義輕利 儒家把私和義對立起來??鬃又鲝堃娎?/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