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李清照詞_第1頁
《武陵春》李清照詞_第2頁
《武陵春》李清照詞_第3頁
《武陵春》李清照詞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武陵春》李清照詞武陵春?春晚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譯文惱人的風(fēng)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落盡了,只有沾花的塵土猶自散發(fā)出微微的香

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亙古如斯,唯

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jié),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聽人說雙溪的春色還不錯,那我就去那里劃劃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擔(dān)心啊,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nèi)心沉重的憂愁啊!注釋⑵“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盎ㄒ驯M”,《詞譜》、清萬樹《詞律》作“春已盡”。⑶“日晚”,《花草粹編》作“日落”,《詞譜》、《詞匯》、清萬樹《詞律》作“日曉”。⑷“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國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節(jié)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宋賀鑄《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鸞腸易斷,寶勒空回?!雹伞皽I先”,《彤管遺編》、《彤管摘奇》作“淚珠”,沈際飛《本草堂詩余》注:“一作珠,誤”。《崇禎歷城縣志》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⑹“聞?wù)f”,清葉申薌輯《天籟軒詞選》作“聞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輯《嘯余譜》作“春向好”?!半p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fēng)光佳麗的游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于金華城南,故曰“雙溪”?!墩憬ㄖ尽肪硎摺渡酱ň拧芬睹麆僦尽罚骸半p溪,在(金華)城南,一曰東港,一曰南港。東港源出東陽縣大盆山,經(jīng)義烏西行入縣境,又匯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經(jīng)石碕巖下,與南港會。南港源出縉云黃碧山,經(jīng)永康、義烏入縣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繞屏山西北行,與東港會與城下,故名?!雹恕皵M”,準(zhǔn)備、打算?!耙矓M”,也想、也打算。宋姜夔《點絳唇》:“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辛棄疾《摸魚兒》:“長門事,準(zhǔn)擬佳期又誤?!薄拜p舟”,《匯選歷代名賢詞府》、清陸昶《歷朝名媛詩詞》作“扁舟”。⑻“舴艋”,小舟也,見《玉篇》及《廣韻》。“舴艋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端囄念惥邸肪砥咭?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麗過常?!碧茝堉竞汀稘O夫》詞:“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又“霅溪灣里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fù)東?!彼巍督饖Y集?黃鐘宮?漁夫詞(十五首)》:“舴艋為家無姓名,胡蘆中有甕頭青?!痹獏擎?zhèn)《漁夫》詞:“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雹汀拜d”,清萬樹《詞律》:“《詞統(tǒng)》、《詞匯》俱注‘載'字是襯,誤也。詞之前后結(jié),多寡一字者頗多,何以見其為襯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盡許多愁'可證。沈選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從酒畔生”者,奇絕!案:'流不盡'句,見趙師俠《武陵春?信豐揖翠閣》詞。趙師俠,又名師使,有《坦庵長短句》?!薄拜d不動”句,宋鄭文寶《楊柳詞》:“不管煙波與風(fēng)雨,載將離恨過江南?!辫b賞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dāng)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于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xiāng),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首句寫當(dāng)前所見,本是風(fēng)狂花盡,一片凄清,但卻避免了從正面描寫風(fēng)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風(fēng)住塵香”四字來表明這一場小小災(zāi)難的后果,則狂風(fēng)摧花,落紅滿地,均在其中,出筆極為蘊藉。而且在風(fēng)沒有停息之時,花片紛飛,落紅如雨,雖極不堪,尚有殘花可見;風(fēng)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踐馬踏,化為塵土,所余痕跡,但有塵香,則春光竟一掃而空,更無所有,就更為不堪了。所以,“風(fēng)住塵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擴大了容量,使人從中體會到更為豐富的感情。次句寫由于所見如彼,故所為如此。日色已高,頭猶未梳,雖與《鳳凰臺上憶吹簫》中“起來慵自梳頭”語意全同,但那是生離之愁,這是死別之恨,深淺自別。三、四兩句,由含蓄而轉(zhuǎn)為縱筆直寫,點明一切悲苦,由來都是“物是人非”。而這種“物是人非”,又決不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變化,而是一種極為廣泛的、劇烈的、帶有根本性的、重大的變化,無窮的事情、無盡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這,真是“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所以正要想說,眼淚已經(jīng)直流了。前兩句,含蓄;后兩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無處可訴;真率,則由于雖明知無處可訴,而仍然不得不訴。故似若相反,而實則相成。上片既極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開,從遠(yuǎn)處談起。這位女詞人是最喜愛游山玩水的。據(jù)周輝《清波雜志》所載,她在南京的時候,“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yuǎn)覽以尋詩”。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覽的愛好,又有需要借游覽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雙溪則是金華的風(fēng)景區(qū),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雙溪的想法,這也就是《念奴嬌》中所說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實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豈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釋?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經(jīng)預(yù)料到愁重舟輕,不能承載了。設(shè)想既極新穎,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兩句開,一轉(zhuǎn);后兩句合,又一轉(zhuǎn);而以“聞?wù)f”、“也擬”、“只恐”六個虛字轉(zhuǎn)折傳神。雙溪春好,只不過是“聞?wù)f”;泛舟出游,也只不過是“也擬”,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殺了上面的“也擬”。聽說了,也動念了,結(jié)果呢,還是一個人坐在家里發(fā)愁罷了。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載不動許多愁'與‘載取暮愁歸去'、‘只載一船離恨向兩州',正可互觀?!p槳別離船,駕起一天煩惱',不免徑露矣?!边@一評論告訴我們,文思新穎,也要有個限度。正確的東西,跨越一步,就變成錯誤的了;美的東西,跨越一步,就變成丑的了。象“雙槳”兩句,又是“別離船”,又是“一天煩惱”,惟恐說得不清楚,矯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難于被人接受。所以《文心雕龍?定勢篇》說:“密會者以意新得巧,茍異者以失體成怪。”“巧”之與“怪”,相差也不過是一步而已。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紹興五年)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黃盛璋《李清照事跡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dāng)做于紹興五年三月?!庇帧囤w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紹興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圍亳州。壬午,偽齊犯安豐,韓世忠游擊金人于大儀鎮(zhèn),敗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圍濠州,高宗如平江?!崩钋逭铡洞蝰R圖》序云:“今年十月朔,聞淮上警報,浙江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luò)繹,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臨安泝江,涉嚴(yán)灘之險,抵金華,卜居陳氏邸?!逼鋾r金兵進(jìn)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凄慘,內(nèi)心極其悲痛。賞析此詞作于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當(dāng)時北國淪陷,丈夫亡故,詞人只身流寓浙江金華。這首詞表達(dá)的就是這種國破家亡的滿腔憂愁。詞雖僅在末尾出現(xiàn)一個“愁”字,而“愁”實在是貫穿全篇的主題線索。整首詞寫得極其含蓄委婉,又起伏變化,于“短幅中藏?zé)o數(shù)曲折”(黃了翁《蓼園詞話》),充分體現(xiàn)了婉約詞派的特色,耐人品味。“聞?wù)f雙溪春尚好”,語氣陡然而轉(zhuǎn),詞人剛剛還在流淚,現(xiàn)在卻“也擬泛輕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悅,心波疊起。然“聞?wù)f”,只從傍人處聽說而已,可見自己整日獨處,無以為歡;照應(yīng)了上片“風(fēng)住”“日晚”兩句?!吧小薄ⅰ耙矓M”,說明詞人萌動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緒又轉(zhuǎn):“只恐”雙溪舟小,載不動那么多愁苦。那么只有閉門負(fù)憂,獨自銷魂了。上文“欲語淚先流”一句至此便點出緣由??偲饋砜?,整段下片,大意是說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詞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卻善于通過“聞?wù)f”“也擬”“只恐”三組虛詞,吞吐盤旋,翻騰挪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深,一深一妙”(劉熙載《藝概》),把自己在特殊環(huán)境下頃刻間的微妙復(fù)雜的心理變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情意婉絕,回腸蕩氣。最后兩句是廣為傳誦的名句?!俺睢北臼切闹兄拢橄笾?,只可意會,難以捉摸。如今作者卻意想天開地將它裝上小船,給人一種具體可觸的立體感;而且還怕愁太重,小船載不動,則愁又顯得有重量了;再聯(lián)系前句的“輕”字,似乎還可看到這小船在重愁堆擠下被慢慢壓向水面之狀,從而獲得了一種動態(tài)感。其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想象驚人,實在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李清照是極擅長寫愁的。除本詞將愁寫成有形體、重量、動態(tài)外,她還在其它詞里將愁寫得有長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濃度:“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滿庭芳》)等等。這些都形象傳神,韻味幽深?!段淞甏骸芬辉~,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兵荒馬亂中人們共有的離恨別緒。李清照將時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進(jìn)了自己有限的藝術(shù)境界里,從而使本詞具有了典型性。因此這首詞不僅獲得了藝術(shù)審美價值,而且也贏得了社會審美意義。【練習(xí)題】8、這首詞的“詞眼”是什么?對應(yīng)直接寫心緒的是哪一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