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安凝鄉(xiāng)張九臺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7世紀,以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體系把宇宙間的運動統(tǒng)一起來,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科學理論是()A.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

B.牛頓的力學體系C.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

D.普朗克的量子論參考答案: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牛頓與經典力學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是19世紀,主要是促進電氣時代的到來,故A項錯誤;材料中“17世紀”“數學方法和邏輯體系”“宇宙間的運動”等信息說明是經典力學,故B項正確;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提出是20世紀,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普朗克的量子論提出是1905年,故D項錯誤。2.有學者在研究元朝歷史時,引用了下面材料:“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之于內地?!痹搶W者引用這些材料主要是為了說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邊疆地區(qū)經濟得到發(fā)展C.元朝進行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

D.元朝加強對邊疆的管轄參考答案:D3.清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記錄了一副對聯:詭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這副對聯應出自A.鴉片戰(zhàn)爭期間的封建官吏B.維新變法期間的資產階級維新派C.洋務運動期間的封建頑固派D.辛亥革命期間的資產階級革命派

參考答案:C4.“這是一位同亞歷山大和凱撒一樣的天才人物,長于指揮軍隊……還有立法家們具有的才能。幾年后,這位偉人瘋狂了……使得一百萬人的生命毀在戰(zhàn)場上……”這位歷史名人最有可能是A.克倫威爾B.華盛頓C.拿破侖D.康熙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信息“長于指揮軍隊”“還有立法家們具有的才能”“使得一百萬人的生命毀在戰(zhàn)場上”指的是領導法國對外戰(zhàn)爭、遭受滑鐵盧之敗,并且制定民法典的拿破侖,故C項正確;克倫威爾沒有制定民法典,故A項錯誤;華盛頓沒有“使得一百萬人的生命毀在戰(zhàn)場上”,故B項錯誤;康熙也不符合“還有立法家們具有的才能”“使得一百萬人的生命毀在戰(zhàn)場上”等信息,故D項錯誤。5.美國1787年憲法與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所規(guī)定的國家政治制度具有明顯的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A.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B.兩國的歷史傳統(tǒng)不同C.領導人的社會地位不同

D.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參考答案:A本題主要考查德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的總統(tǒng)制共和政體,總統(tǒng)由選舉產生,體現了民主精神,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德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皇帝權力巨大,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這和美國通過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德國是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zhàn)爭實現統(tǒng)一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不同,故A項正確;B、C、D三項是影響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故排除。6.晉國的趙氏把法律鑄在鼎上公布出來,孔子認為這違反了晉國祖宗唐叔所訂立的法度,使得貴賤無序,國家就不好統(tǒng)治了;魯國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氣;齊國的田氏殺了齊簡公,孔子認為卿大夫不該殺諸侯,要求魯國出兵去討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場是A.行仁政,反對刑罰和戰(zhàn)爭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變C.重禮樂,以禮樂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級秩序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孔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春秋時期孔子反對晉國將法律公之于眾,認為其做法造成“貴賤無序”;對于魯國貴族季氏采用天子獨享的八佾舞,孔子表示無法容忍,同時極力主張討伐齊國以卿大夫身份殺掉諸侯國君的田氏;可見孔子主張“禮”、要求擺正名分,端正宗法等級秩序,故選D。材料并未涉及“仁政”思想及效法先王治國主張的觀點,故排除A、B;盡管材料涉及部分禮樂的內容,但與禮樂教化思想不吻合,故排除C。7.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中寫道:“我們若非專憑自己的時代判斷,來吞并歷史判斷,我們應該承認皇位世襲,是中國以往政治條件上一種不得已或說一種自然的辦法?!睂﹀X穆此觀點理解不正確的是(

)A.承認皇位世襲在中國古代的合理性

B.認為評判歷史事件要結合歷史判斷C.這種“自然的辦法”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D.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參考答案:D8.20世紀初,一份西方報紙稱“甲午以后,中國有三黨:守舊黨……意在?,F存之局面;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維新黨……意在作亂以反滿”。下列人物應屬于文中“維新黨”的是A.康有為

B.粱啟超

C.林則徐

D.孫中山

參考答案:D解答此題需要仔細的分析材料的信息內容。從材料“意在作亂以反滿”可以看出這是革命黨的主張,故選D。材料中說的其它的兩黨并未反滿。9.海倫·瓊斯在《建筑與民主》中說:“……公民的權利與規(guī)模意味著政治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衛(wèi)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圓形的山坡上集會?!男螤畲_保了每一個參加者不僅能看到發(fā)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贝硕蚊枋?/p>

A.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開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權與制衡的民主原則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與客觀參考答案:A10.相較于程朱理學,王陽明提出“良知”說,反對教條主義的束縛。此外,他還提出了人人皆可為圣人的“成圣”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會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界限。據此可知,王陽明的心學A.擺脫儒學思想束縛B.彰顯人的自我意識C.動搖社會等級觀念D.批判君主專制統(tǒng)治參考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王陽明的心學注重人的主觀力量,人皆可為圣人的“成圣”論彰顯的是人的自我意識,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心學本質上也是儒學;C選項錯誤,心學維護了社會等級觀念;D選項錯誤,心學并未批判君主專制。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1.馬丁·路德說:“一個皮匠、鐵匠、農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職務,但都是被授予圣職的神父和主教?!边@表明他認為A.神職人員應從各種職業(yè)的人中選舉產生

B.所有人都是上帝面前權利平等的教士C.不管從事任何職業(yè)都應信奉上帝

D.否定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

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的主張【名師點睛】本單元主要講述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與發(fā)展,經歷了古希臘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主要包括三條知識主線:線索1人文主義的起源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蘇格拉底重視人的倫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識”。線索2人文主義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宗教改革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fā)展。線索3人文主義的成熟啟蒙運動以理性為武器,反對專制、教權和封建特權,倡導科學、自由和平等,為資本主義社會勾畫了藍圖,促使近代人文精神發(fā)展到高峰階段,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2.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價格越高,價格指數越大。下表是英國歷史上消費品價格指數變化情況,形成表中價格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152l

15551558155915951597價格指數100167270370400515685A.生產萎縮使產品供應越來越少

B.貴族追求享受大量購買奢侈品C.殖民掠奪使金銀輸入越來越多

D.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已經確立參考答案:C分析材料中1475—1597年的時間,資本主義生產在英國快速發(fā)展,故A項錯誤;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故B項錯誤;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英國的消費品價格指數不斷升高,商品價格不斷升高,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掠奪使得大量的貴重金屬流入歐洲,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了歐洲的價格革命,故C項正確;1688年光榮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故D項錯誤。13.1939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第一次鮮明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概念。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的革命因素進行了繼承與吸收,對各種錯誤思潮進行了批判,闡發(fā)了反帝反封建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這A.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正式確立B.強調了精神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C.說明三民主義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D.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參考答案:D材料強調了“新民主主義”概念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fā)展,即材料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只是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概念而未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正式確立,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并未強調強調了精神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新三民主義才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14.1938年4月9日倫敦路透社電訊:“英軍事當局,對于中國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線之戰(zhàn)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已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后勝利當屬于中國?!鄙鲜鰣髮菍ο铝心囊粦?zhàn)役發(fā)表的評論A.淞滬會戰(zhàn)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zhàn)役D.百團大戰(zhàn)參考答案:C15.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主張有①人權自由②實行法治③反對教權④反對專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16.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紀,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膽觸動過去意見紛紜或回避觸及的問題,重新形成統(tǒng)一看法,以促進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進,推動國家的發(fā)展?!边@表明日本:①企圖擺脫雅爾塔體系的束縛

②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③積極謀求世界政治大國地位④政府將正視歷史,勇擔責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17.1955年的萬隆會議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在會議期間(

)A.始創(chuàng)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國家關系

B.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打開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

D.最終達成《日內瓦協(xié)議》參考答案: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萬隆會議知識點,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A項“始創(chuàng)”與1955年萬隆會議史實不符,排除;C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才開始改善的,排除;D項錯誤,與1954年召開的日內瓦會議直接關聯,排除;中國于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新中國外交成熟的標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得到修改和完善,B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故選B??键c:新中國的對外關系·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萬隆會議18.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評論到,20世紀“最矛盾和諷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資本主義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卻反而救了它的死敵一命。”下面說法能證明其結論的是(

)A.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部分地恢復資本主義B.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等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C.二戰(zhàn)后,美國主導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D.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減少福利開支參考答案:B19.某一美術流派的藝術家們“……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恒圖像?!边@一美術流派是()A.浪漫主義

B.現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現代主義參考答案:C略20.下表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國臨時政府更迭表,據表可知()時間(俄歷)機構(政府)3月2日第一屆臨時政府5月6日第一屆聯合臨時政府7月24日第二屆聯合臨時政府9月25日第三屆聯合臨時政府A.兩個政權并存是俄國臨時政府更換頻繁的原因B.布爾什維克主張暴力革命導致臨時政府更換頻繁C.臨時政府不能有效應對當時俄國面臨的現實問題D.如果沒有十月革命,第三屆聯合臨時政府不會下臺參考答案:C21.依據下列四幅圖片反映的內容歸納出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漢陽鐵廠

京師同文館

武昌起義

《新青年》A.表現了中國工業(yè)化的進程

B.說明了中國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C.探尋了近代化的發(fā)展道路

D.找到了經濟政治與思想發(fā)展之路參考答案:C【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聯系所學,漢陽鐵廠和京師同文館屬于洋務運動時期的近代企業(yè)和教育機構,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促進中國的政治近代化進程,《新青年》是指新文化運動的旗幟,從中可以看出其主題應該是近代化的探索歷程,符合題意的是C項,ABD項表述片面。22.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國倡導并積極推動下,亞投行(中國倡導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已達57個。這說明中國外交A.在積極推行不結盟政策

B.致力于謀求地區(qū)性和平C.大力推行多邊外交政策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組織參考答案:C亞投行反映了中國與眾多國家的交往,這是多邊外交的體現,C項正確;雖然亞投行間是不結盟的,但亞投行是經濟組織,而非政治或軍事組織,AB項錯誤;亞投行與上海合作組織是不同性質的兩個組織,起不到深化作用,D錯誤。23.唐代的家內服役大都用世襲奴婢,宋代更多來自雇傭;宋代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成為普遍現象。這反映出當時A.政府鼓勵土地買賣B.均田制瓦解加劇小農經濟破產C.社會貧富差距拉大D.商品經濟發(fā)展社會控制松馳參考答案:D【詳解】由“用世襲奴婢”到“更多來自雇傭”以及“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的現象可知,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人身的控制有所松弛,故選D項;“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成為普遍現象并不是由于政府鼓勵土地買賣,排除A項;導致宋代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均田制的瓦解,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排除C項。24.金觀濤在《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中指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是從不同方面刻畫了同一過程。”“同一過程”是指A.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

B.擺脫教會對人性的束縛C.宣揚俗權至上增進民族意識

D.全面批判封建意識形態(tài)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據材料“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是從不同方面刻畫了同一過程?!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兩者都主張擺脫教會對人性的束縛,故B正確。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不符合宗教改革,故A排除。宣揚俗權至上增進民族意識,只屬于宗教改革,故C排除。兩者都沒有全面批判封建意識形態(tài),故D排除。

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特點【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相關知識。重點掌握兩者影響作用。文藝復興的實質,當時西歐各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運動包括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義”的興起,藝術風格的更新,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始發(fā)展,印刷術的應用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等等。宗教改革期間代表人物包括馬丁?路德、慈運理、約翰?加爾文、門諾?西門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約翰?衛(wèi)斯理及其后發(fā)展出來的新教徒教派。宗教改革是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基督教發(fā)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是早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tǒng)治和宗教神權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運動。25.某研究小組收集了下列歷史圖片,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1912年1月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

中山裝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布取消帝制A、民主共和成為當時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B、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C、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D、辛亥革命推動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參考答案:D26.有人說“他是一個英雄,改變了歐洲的歷史”、有人說“他恢復帝制,是歷史的倒退”?!八笔茿.拿破侖

B.俾斯麥

C.亞歷山大二世

D.查理一世參考答案:A27.下表是歐美18—19世紀大事年表(部分)。對這一時期歐美社會的分析和說明,最符合歷史史實的是()時間重大歷史事件1765年工業(yè)革命開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1848年前后歐美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資本主義仍舊處于不斷上升和發(fā)展的時期B.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物質條件不完全具備C.這一時期歷史發(fā)展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運動D.社會主義運動有利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完善參考答案:材料體現了工業(yè)革命和無產階級運動,結合所學,無產階級運動都以失敗告終,表明資本主義尚處于不斷上升和發(fā)展的時期,故A項正確;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巴黎公社并非以推翻資本主義為主要目標,故B項錯誤;該時期歷史發(fā)展的主線,依舊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故C項錯誤;該階段更多體現的是工人階級對資本主義制度貧富兩極分化的不滿,故D項錯誤。A28.俄羅斯畫家列賓的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描繪的是在酷烈的陽光下,荒蕪的河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正在竭盡全力拖拽沉重的貨船的場景。以下美術作品與該畫作風格相似的是A.《泉》B.《自由引導人民》C.《播種者》D.《向日葵》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材料“描繪的是在酷烈的陽光下,荒蕪的河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正在竭盡全力拖拽沉重的貨船的場景”可以看出是對社會現實的描述,屬于現實主義美術,結合所學可知,A項是新古典主義,排除。B項是浪漫主義,排除。C項是現實主義,正確。D項是印象畫派,排除。29.1980年,史學界經過對光緒脈案等清宮檔案的仔細研究,普遍認為光緒是由于體虛病久而自然死亡,并非死于謀殺;2008年,史學家運用中子活化等實驗方法對光緒頭發(fā)進行檢驗,證明光緒系中毒死亡。據此可推知A.科技推動歷史認知變化B.檔案研究更接近歷史事實C.歷史事實因時代而改變D.史學家決定史學觀點變遷參考答案:A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清宮檔案的仔細研究到中子活化等實驗方法,體現了史學研究的科技變化,對光緒死因的結論變化說明科技推動歷史認知變化,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了科技方法更接近歷史事實,故B項錯誤;歷史事實客觀存在,不因時代而改變,故C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史學家決定史學觀點變遷,故D項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全面解讀材料信息,注意找出前后結論變化的原因,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研究科技的發(fā)展進步是主要原因,據此即可正確判斷。30.結合1972—2010年中美關系趨勢圖,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p>

B.改革開放后,中美關系充滿曲折C.70年代以來,中美合作是主流

D.世紀之交,中美曾斷絕外交關系參考答案:D中美關系。A項中國,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B項正確,改革開放后,從圖示可以看出,中美關系曲折發(fā)展,起伏不定,但是應該看出,中美之間共識大于分歧,合作是主流。1999年中美關系陷入低谷,但是并未斷絕外交關系。因此D項說法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公元元年,中國的GDP占到世界總量的26.2%,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公元1500年,中國超過印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公元1700年,中國的GDP占到世界總量的22.3%,而歐洲占24.9%。中國的GDP大致與整個歐洲相當。……

——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1)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GDP發(fā)展的特點。(4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出現這一特點的原因。(4分)材料二:1820—1900年各國GDP在世界所占份額(百分比,世界總量=100%)國家時間中國美國英國日本1820年32.9%1.8%5.2%3%1870年17.2%8.9%9.1%2.3%1900年6.2%23.6%18.5%2.4%——改編自《世界千年經濟史》、《1750年至1980年的國際工業(yè)化水平》(2)據材料二,比較1820—1900年中美兩國GDP在世界所占份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4分)結合所學分析導致變化的科技原因,(4分)并指出這一變化對中美雙方關系的影響。(8分)(3)有觀點認為“決定國家實力的不是總體GDP”,據材料二并結合這一時期的中外事件加以說明。綜合上述材料、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GDP與國家實力的關系。(8分)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特點:古代中國GDP長期居世界前列,并占較大優(yōu)勢(4分)。原因: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長期領先世界。(4分)(2)不同:中國GDP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美國則迅速上升(4分)??萍荚颍褐袊萍及l(fā)展滯后,影響中國GDP在世界所占的份額;而美國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之一,發(fā)達的科技推動其GDP所占份額的上升。(4分)影響:美國武力侵華,并不斷擴大對華經濟侵略(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中國反美情緒逐漸高漲,中美矛盾激化。(8分)(3)說明:中國GDP超過英國和日本,卻在鴉片戰(zhàn)爭和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4分)關系:GDP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的實力;現代化程度高的GDP才能真正決定國家實力。(4分)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反映的特點是古代中國GDP長期居世界前列,中國的GDP占到世界總量的22.3%反映的特點則是古代中國GDP在世界的份額中占較大優(yōu)勢。分析出現這一特點的原因主要從國家統(tǒng)一、中央集權的政治角度和農業(yè)發(fā)達的經濟角度進行合理的解釋即可。(2)1820—1900年中美兩國GDP在世界所占份額發(fā)生的變化主要回答出中國份額下降,而美國份額上升即可,從表格中是非常容易總結出來的。至于原因必須從科技的角度去回答,從其他角度回答不不可以的,其實這樣也無形中降低了試題的難度,近代中國可科技落后,而美國則積極利用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對中美雙方關系的影響主要是回答中國落后挨打、美國對中國侵略擴張、中國強烈的反美情緒等等角度進行合理的回答即可。(3)在做本題時一定要分成兩步去做,第一步是舉例子說明觀點正確與否,第二步才是論述GDP與國家實力的關系。在論述觀點時可以同意或反對此觀點,關鍵在于找準實例證明自己的觀點即可。GDP與國家實力的關系主要分層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GDP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國家的實力,第二層意思是現代化程度高的GDP才能真正決定國家實力,例如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的實力要比農業(yè)發(fā)達國家的實力更加強大。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新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資格。后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手工作坊,生產葡萄酒并銷往市場。5年后,他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于第三等級。(1)按梭倫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