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03探平鏡像特一、實探題(共10題。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各一個,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實驗還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_(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________(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一直在玻璃板的_(填“前”或“后)側(cè)觀察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________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________,(“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4向玻璃板靠近時A的像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李麗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1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___關系;(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________關系;(3)移去蠟燭,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___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填“能”或“不能”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像;(4)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3.圖甲所示,是小軍同學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2)在玻璃板前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無論怎樣移動都不能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因是_______2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3)調(diào)整后當蠟燭移動到A′處時,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4)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題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jié)論下來小軍的操作是將像和物位置的對應點相連,其目的是:4.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支外形相同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像的位置紙上記下A和的位置點燃的蠟燭,重做多次實驗。(1)實驗過程中蠟燭B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2)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結(jié)論: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______(3)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4)實驗過程中同學們體會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雖沒有平面鏡清晰,但能透過玻璃板觀察到蠟燭_______(填“A”或“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這是本實驗成功的關鍵。5.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3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實驗序號123A到玻璃板的距離cm。00B到玻璃板的距離/cm。0012.00。00(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2將一小塊玻璃板垂直水平桌面固定,同時準備A兩支大小和長短完全一樣的蠟燭;b.點燃蠟燭A并立在玻璃板前,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動蠟燭B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c把蠟燭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再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的像重合現(xiàn)蠟燭A的像大________(選填“變大”小”或“不變”述步驟并分別測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在表格中,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3)用一張白紙代替蠟燭B,觀察玻璃板后面的白紙,發(fā)現(xiàn)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蠟燭的像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4)為了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該實驗最好選擇在________(選填“較黑暗"或“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6.如圖所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點燃蠟燭A用蠟燭(與A相)替代蠟燭A在玻璃板后的像.4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像不如平面鏡清晰,卻能在觀察到蠟燭A像的同時觀察到B蠟燭選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實驗中選取A,B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目的是________.實驗過程中,手指放在蠟燭芯頂部不會被燒疼(選填“A”或“B”).(2)下列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一位同學測量的四組像和物體到玻璃板的距離.實驗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讀數(shù)均正確,但是分析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第而組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的偏差你認為造成這個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選用的玻璃板太厚B.用的玻璃板太薄C。判斷蠟燭B與蠟燭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出現(xiàn)了較大偏實驗序號1234物到玻璃板的距離。302328.50像到玻璃板的距離。3023.15(3)實驗中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應在蠟燭________的一側(cè)觀察判斷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時,移走蠟燭B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眼應________察光屏(填“透過玻璃板”或“直接").。如圖所示,小林同學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他將一塊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玻璃兩側(cè),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用眼睛進行觀察.在此實驗中:5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1取用玻璃而不用鏡子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若有3mm厚和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2)取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關系;(3)為了便于觀察和比較,_(應該/不應該)將后面的蠟燭B點燃;實驗中他透過玻璃板看到是蠟燭B實際上是B的________(虛像/實像實物本身);(4)為了能夠比較物距和像距的關系,他還應取用的一件實驗器材是________;(5)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對實驗產(chǎn)生的影響是________;(6)實驗的最后,小林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8.如圖甲所示小明所在實驗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情景.(1)該小組同學應該選取兩根(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6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2)在實驗,小明同學將放在玻璃板前的蠟燭A點燃,接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________止.(3)為了判斷平面鏡成像的性質(zhì),小明移開蠟燭,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張白紙做屏幕然后小明在蠟燭A這一側(cè)透過玻璃板觀察白紙屏幕.小明的這個操作過程正確嗎?答:________(選填“正確”、“不正確").(4)此實驗不能用家用鏡子的鏡片進行,是因為家用鏡子的鏡片不透光,能確定像的________.(5)如圖乙所示,是小明同學留下的實驗記錄,由記錄可知該小組實驗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9.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紅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在玻璃板中觀察到了蠟燭A的像.(1)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關系,她拿出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則蠟燭B________選填“需要”、“不需要”)點燃后左右移動蠟燭B,直至看上去________此得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相等.(2)實驗后小明同學照鏡子,若他的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中線豎直截成兩半,分別向左右兩側(cè)平移一段距離,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小明通過左、右兩個半面鏡子成像情況為.A.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相同的位置B.成一半的像,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像.7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已給出的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白紙一張;火柴一盒.(1)放置玻璃板時,應該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_置.(2)如果有4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應選擇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3)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某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A′,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B________(點燃/不點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蠟燭B移動到A′處時,可以看到它跟的像′完全重合蠟燭B,用白紙做光屏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能/不能)看到棋子A的,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________像(實/虛).(4)實驗中,看到點燃的蠟燭通過玻璃板成兩個像,其中距離觀察者較遠處的像是來自于蠟燭A的入射光經(jīng)過玻璃_________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兩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D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5)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玻璃板沿00′(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平向右移動,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________移動8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向右/向左/不)將玻璃板繞00′軸轉(zhuǎn)向自己現(xiàn)鏡中的像________(轉(zhuǎn)向自己轉(zhuǎn)離自己/不動)。9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答案解析部分一、實驗探究題1.【答案】(1)刻度尺;較黑暗;確定像的位置(2)前重合;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解析】【解答】(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在比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射光線最多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最比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未點燃的蠟燭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cè)側(cè))觀察,直至它與蠟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由平面鏡成像特點:物像等大,可知,蠟燭A的像不變.故答案為:(1)刻度尺;較黑暗;確定像的位置;(2)前;重合;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痉治觥浚?)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能觀察到蠟燭,確定像的位置;(2)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是不能用光屏接收的;(4)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的大小始終等于物的大小.10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2.【答案】(1到鏡面距離(2)大小(3)不能;虛(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相對平面鏡對稱(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解析】【解答(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但尺并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后比較二者關系用的.(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3)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移去蠟燭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相對平面鏡對稱(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故答案為:(1)到鏡面距離;(2)大??;(3)不能;虛;(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相對平面鏡對稱(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分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首先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體等大(實驗中用到等效替代法);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這些都需要多次實驗,用刻度尺測量得到)還要注意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且注意玻璃板與桌面垂直放置,在判斷平面鏡成虛像時,利用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特點11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答案(1觀察并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有厚度)(3)物與像大小相等(4)判斷物與像的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或測出像距和物距并進行比較)【解析】【解答】(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點燃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斷其原因可能是: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因為當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時,所成的像在桌子的上方或下方,就不能使代替的蠟燭完全與像重合.(3)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確定像的位置.(4)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jié)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分析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jié)論.4.【答案】(1不需要(2)對稱(3)不能()B【解析解答)實驗過程中蠟燭需要點燃(2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結(jié)論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12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對稱;(3)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實驗過程中同學們體會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雖沒有平面鏡清晰,但能透過玻璃板觀察到蠟燭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這是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分析】平面鏡成像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答案(1)位置不變;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3)不能;虛像(4)較黑暗【解析】【解答】解:)為了確定像的位,蠟燭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根據(jù)平面鏡中成像特點可知,物像大小相等,以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再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重觀察發(fā)現(xiàn)蠟燭A的像大小將不變;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因為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以將白紙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現(xiàn)白紙上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蠟燭點燃時比較亮,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燭焰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比較大,燭焰的像會更清晰.故答案為:(1)位置;(2)不變;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不能;虛像;(4)較黑暗.【分析板代替平面鏡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找到蠟燭A的像的位置;)根據(jù)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特點物像大小相等和表格中數(shù)據(jù)即可得出結(jié)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體和環(huán)境對比度越大,并且物體越亮,物體的像越清晰.13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敬鸢浮浚?)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2)C(3)A直接【解析】【解答】解:(1)因為玻璃板既能讓光透過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確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鏡是不透明的,無法確定像的位置,所以選用玻璃板;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手指放在虛像蠟燭B位置不會燒傷手,手指放在蠟燭A處,蠟燭A處是燭焰,溫度比較高會燒傷手指.(2)造成誤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描的點不對應;玻璃太厚,成兩個像;沒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測量等,第二組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的偏差成這個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沒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測量;(3)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前蠟燭這側(cè)不同的位置觀察才能看到蠟燭的;在判斷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時,因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所以在觀察像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直接觀察光屏.故答案為)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C;(3)A直接.【分析】(1)選玻璃板是為了準確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想的實驗效果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蠟燭處是虛像位置,手指放在此處不會燒傷手指誤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點不對應、玻璃太厚時等都是造成誤差的原因,從第2次實驗數(shù)據(jù)有較14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大的偏差可知,不可能是以上原因能是沒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測量.(3)根據(jù)平面鏡所成的是像是虛像的特點,應在物體一側(cè)觀察.虛像的判斷:用光屏在像的位置接收,接收不到說明是虛像.在觀察像時,人眼的觀察位置通常會隨著實驗目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敬鸢浮浚?)確定像的位置;2(2)像與成像物體的大小(3)不應該;虛像(4)刻度尺(5)像與蠟燭不能重合(6)不能;虛【解析】【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現(xiàn)兩個像到實驗效果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關系(3)本身實驗的目的是確定像的位置而若是點燃后方蠟燭則無法分辨像與后方蠟燭的真實火焰,因此為了便于觀察和比較,他不應該將后面的蠟燭B點燃;實驗中他透過玻璃板看到是蠟燭B實際上是B的虛像;(4)要用刻度尺測量物像到平面鏡距離,比較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5)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6)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故答案為確定像的位置2)像15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與成像物體的大小;(3)應該;虛像;度尺(5)像與蠟燭不能重合;(6)不能;虛.【分析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于找到像的位置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xiàn)兩個像這一角度去分析此題.(2)實驗時用另一只等大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3)本身實驗的目的是確定像的位置而若是點燃后方蠟燭則無法分辨像與后方蠟燭的真實火焰,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要用刻度尺測量物距和像距.(5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6)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不會出現(xiàn)在光屏上.【答案】相同2)重合(3)不正確)位置)一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解析】【解答】(1)該小組同學應該選取兩根相同的蠟燭做實驗,目的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用完全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關系燭B與蠟燭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3)由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人眼應在蠟燭A這一側(cè)觀察而不是透過玻璃板觀察白紙屏幕,故小明的操作不正確.)玻璃既能透,又能反光,可以看到前面物體在后面成的像看到后面的物體,這樣就可以利用等效替代的辦法準確確定像的位置;所以此實驗不能用平面鏡進行;(5)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避免16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實驗結(jié)論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結(jié)論。故答案為(1)相同;重合;)不正確;)位置(5)一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分析】(1)(2)取兩根相同的蠟燭做實驗才可以蠟燭的虛像與使平面鏡后的蠟燭完全重合,得出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3)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是由光線實際會聚而成的,不會出現(xiàn)在光屏上,人眼應在蠟燭A這一側(cè)觀,蠟燭的虛像;(4)玻璃既能反射光線成像,又能透過光線看到蠟燭的虛像(5)多次實驗才能得出普遍性的結(jié)論。?!敬鸢浮浚?)不需要;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2)A【解析】【解答】解:(1)將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蠟燭B需要點燃,燭B和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說明平面鏡成像時,物像大小相等.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鏡的距離相等鏡面垂直換,即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以,鏡子沿中線豎直截成兩半明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級審計師個人復習計劃及試題及答案設計
- 不容忽視的一級建造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考試健康服務管理試題及答案
- 碩士生外語能力提升系列指導及試題及答案
- 思維導圖2024年高級會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卷:戰(zhàn)略商業(yè)與管理模擬試題
- 2025年團員發(fā)展關切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融資決策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yè)培訓師職業(yè)資格考試真題卷:企業(yè)培訓師培訓課程設計與評估
- 醫(yī)療質(zhì)量監(jiān)測與持續(xù)改進路徑
- 高速鐵路動車組機械設備維護與檢修課件:動車組維修制度
- 新解讀《JTG H12-2015公路隧道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
- 山東省歷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之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10篇(含答案)(2003-2022)
- 人教版中考生物一輪復習:七八年級考點復習課件480張
- 醫(yī)療垃圾分類及轉(zhuǎn)運院感考核試題與答案
- 2024年水力發(fā)電運行值班員(技師)技能鑒定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DL∕T 1098-2016 間隔捧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 標準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民政局
- 2024新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參考樣板
- JBT 14449-2024 起重機械焊接工藝評定(正式版)
- 垃圾分類臺賬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