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管道施工重點_第1頁
供熱管道施工重點_第2頁
供熱管道施工重點_第3頁
供熱管道施工重點_第4頁
供熱管道施工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供熱管道施工重點概念:凡是輸送蒸汽或熱水的管道均稱為供熱管道(1)、供熱管道的任務:將鍋爐生產的熱能,通過蒸汽、熱水等熱媒輸送到室內用熱設備,以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供熱管道的分類按其管內流動的介質不同可分為蒸汽和熱水管道兩種。按其工作壓力不同可分為低壓、中壓和高壓管道三種。按其敷設位置不同可分為室內和室外供熱管道兩種。供熱管道的特點熱水和蒸汽管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由于溫度變化所引起的管道熱漲和冷縮。安裝時管道的溫度為常溫,初次運行(輸送熱媒)時,由于溫度陡然升高,管道將急劇地伸長,停止運行時,隨著溫度的下降管道也漸漸向回收縮。管道熱脹冷縮時,將對其兩端固定點產生很大的推(拉)應力,使管道產生變形甚至支架破壞,因此,安裝供熱管道時應采取措施(設置補償器),消除由于溫度變化而產生的推拉應力。對于蒸汽管道而言,除熱脹冷縮之外,還有另一特點:蒸汽在輸送途中,由于散熱等原因將產生凝結水。蒸汽管道內的凝結水,對于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極為不利,它不僅使蒸汽的品質變壞,而且會阻礙蒸汽的正常流通,產生水擊和噪聲等。因此,安裝蒸汽管道時應采取措施(設置疏水和排除凝結水的裝置),及時將產生的凝結水排出。(2)、室外供熱管道的布置及敷設形式室外供熱管道的布置室外供熱管道的平面布置,應在保證供熱管道安全可靠的運行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投資。其布置形式分為樹植狀和環(huán)狀兩種。環(huán)狀避免了樹枝狀的缺點,但是投資大,一般較少采用。樹枝狀的優(yōu)點:造價低、運行管理方便。樹枝狀的缺點:當局部出現(xiàn)故障時,其后的用戶供熱被停止。適用:對供熱供應要求不嚴的場合。室外供熱管道的敷設形式分為地上(架空)和地下兩種敷設形式。地上架空敷設地上架空敷設是將管道安裝在地上的獨立支架或墻、柱的托架上。優(yōu)點:不受地下水位的影響,施工時土方最小,便于維修。缺點:占地面積大,熱損耗大,保溫層易損壞,影響美觀。按支架的高度不同可分為低、中、高支架三種敷設形式。低支架敷設這種敷設形式是管底(保溫層底皮)與地面保持0.5~1m的凈距。如下圖所示。中支架敷設這種敷設形式適用于有行人和大車通過處,其管底與地面的凈距為2.5~4m。高支架敷設這種敷設形式適用于交通要道或跨越公路、鐵路,其凈高跨越公路時為4m,跨越鐵路時為6m。如上圖所示。地下敷設在城市由于規(guī)劃和美觀的要求,不允許地上架空敷設時可采取地下敷設。地下敷設分為有地溝和無地溝兩種,通常采用有地溝敷設。有地溝敷設又分為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地溝三種。通行地溝敷設適用于廠區(qū)主要干線,管道根數(shù)多(一般超過6根)及城市主要街道下。為了檢修人員能在溝內自由行走,地溝的人行道寬>0.7m,高≥1.8m。半通行地溝敷設適用于2~3根管道且不經常維修的干線。高度能使維修人員在溝內彎腰行走,一般凈高為1.4m,通道凈寬為0.6~0.7m。不通行地溝敷設適用于經常不需要維修,且管線根數(shù)在兩條之內的支線。兩管保溫層外皮間距>100mm,保溫層外皮距溝底120mm,距溝壁和溝蓋下緣>100mm。無地溝敷設無地溝敷設是將普通管道直接埋在地下土層中。其熱損耗大,防水也難處理。過去,除了原油輸送管道的蒸汽伴熱管采用此種敷設形式外,均不采用無地溝敷設。隨著室外直埋保溫技術的發(fā)展,無地溝敷設應用越來越廣泛。判斷下面幾種情況屬于哪種敷設形式。(3)、室外供熱管道的放水和排氣裝置蒸汽供熱管道的放水和排氣裝置蒸汽管道的疏水和排水裝置為了保證管道的正常運行,及時地排除管道內的凝結水,蒸汽管道應設置疏水和啟動排水裝置。蒸汽管道的疏水裝置蒸汽管道正常運行時,由于在輸送過程中沿途不斷散熱(熱損耗),蒸汽將產生凝結水。蒸汽干管內的凝結水通過疏水器引至凝結水干管;然后沿其干管送回到鍋爐房的凝結水箱。蒸汽管道的疏水裝置應設在下列各處:蒸汽管道的各低點;垂直升高的管段之前;水平管道每隔50m設一個;可能凝集凝結水的管道閉塞處。蒸汽管道的疏水裝置如下圖所示:蒸汽管道的啟動排水裝置蒸汽管道系統(tǒng)在初次輸送蒸汽(啟動)時,由于蒸汽的溫度高,管道的溫度低,將產生大量(且臟)的凝結水。光靠疏水器排出是不夠的,必須設置單獨的啟動排水裝置,將啟動時排出的水引至集水坑,然后自流或泵送至下水道。蒸汽管道的啟動排水裝置應設在下列各處:啟動時有可能積水的最低點;管道拐彎或垂直升高的管段之前;水平管道上,每隔100~150m設一個;水平管道上,流量測量裝置的前面。蒸汽和凝結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蒸汽管道安裝完畢,管道內充滿著空氣,在管道進行水壓試驗和啟動運行時,需將空氣全部排盡;凝結水管道內也存在著空氣(空氣屬于不凝性氣體),它在管道內容易形成氣塞而阻礙凝結水的流通,因此必須及時地將空氣排除。蒸汽管道的排空氣裝置在蒸汽管道的高點設手動放空氣閥(平時不用),當管道系統(tǒng)進行水壓試驗(向管道內充水)或初次通過蒸汽運行時,利用此閥排出管道系統(tǒng)內的空氣。凝結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通常在凝結水干管的始端(高點)設自動放空氣閥。若采用不帶排氣閥的疏水器時,在疏水器的前方也應裝設放空氣閥,以便在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能及時地排除凝結水管道內的空氣。熱水供熱管道的排氣和放水裝置熱水供熱管道包括供水和回水兩種管道。在供水和回水管道上均應設置放水和排氣裝置。供、回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在供、回水管道上設置排空氣裝置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由于空氣的聚集而形成氣塞,阻礙熱水的流通并產生噪聲;二是管道水壓試驗前在向管道內充水時,需用此裝置排出管道內的空氣。如下圖所示。排氣裝置包括排氣閥(一般為DN15~DN25)及其前后的短管,其位置通常設在供、回水干管的高點和分段閥之間管段的高點。供、回水管道的放水裝置在供、回水管道上設置放水閥的目的一是管道水壓試驗后,為防止冬季凍壞管道,利用此裝置將試壓用水全部排盡;二是系統(tǒng)停運檢修時,需用此裝置將檢修段內的水排放凈。放水裝置包括放水閥及其前后的短管,放水閥及其短管的直徑為供、回水管徑的1/10并不小于DN20。其位置通常設置在供、回水干管的低點和分段閥之間管段的低點。(4)、室外地溝內供熱管道安裝安裝范圍室外地溝內供熱管道的安裝范圍,工程上一般是指鍋爐房外墻至用戶外墻或熱力入口處。工程造價上是以建筑外第一個閥門井或建筑物外墻皮1.5m處為分界點。安裝時管材及閥門的選用通常室外蒸汽管道應采用普通無縫鋼管,凝結水和供、回熱水管道一般采用螺紋鋼管(螺旋縫電焊鋼管、螺旋鋼管)。管道拐彎采用煨制或沖壓彎頭,變徑采用沖壓大小頭。閥門通常采用法蘭式截止閥、單向閥。管道采用焊接及法蘭連接。與疏水器、排氣閥、放水閥相連接的小直徑管子,一般可采用黑鐵管,成品管件、絲扣或焊接連接。排氣閥、放水閥為絲扣式截止閥。管道安裝支架安裝支架的種類支架由支撐結構和托持結構兩部分組成。支撐結構通常為懸臂式或橫梁式(角鋼或槽鋼)。托持結構稱為支座(座),支架分為:活動支架、導向支架和固定支架三種。活動支架:用于允許管道縱、橫向位移的地方。固定支架:用于承受管道由于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推、拉應力,并不得發(fā)生任何方向位移的地方。導向支架:用于只允許管道縱向位移的地方。支架(支座)的安裝位置活動支架的安裝位置安裝在方形補償器兩側的第一個支架及其水平臂的中點、管道拐彎處(彎頭)兩側的第一個支架。導向支架的安裝位置安裝在補償器與固定支架之間的直管段上。固定支架的安裝位置固定支架安裝在兩補償器之間、熱源出口(靠近外墻)、用戶入口(靠近外墻)等處。支架(支座)的安裝間距(如下表所示)支架(支座)的安裝支架應先進行制作、除銹、防腐,然后再進行安裝。支架(座)的制作一般采用角鋼或槽鋼制作支撐結構,用鋼板加工焊制托座。支架(座)的除銹除銹方法有手工法、機械法、酸洗法和噴砂法等。其中噴砂法除銹效率高、質量好;但要設除塵裝置,否則,在噴砂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灰塵,污染環(huán)境,有害人體健康。支架(座)的防腐通常涂刷底、面漆各兩遍;底漆為樟(紅)丹防銹漆或鐵紅防銹漆,面漆為調和漆。支架(座)安裝地溝內供熱管道支架(座)的安裝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筑溝壁時,將支撐結構(角鋼或槽鋼)預埋好;第二次在鋪設管道時安裝托持結構(托座)。鋪設管道管子的檢查管子的名稱、規(guī)格、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裂紋、重皮、嚴重銹蝕等缺陷。管子的除銹通常采用噴砂法除銹,將管子外表面的銹污除掉,要求露出金屬光澤面。管子的防腐通常在鋪管之前,將管子外表面噴涂防銹底漆兩遍。為了不影響焊口質量,每節(jié)管的兩端各留出約50mm不涂漆。管段的組對與焊接在管溝邊的平地上將管子組對、焊接成適當長度的管段。管子的焊接程序為:坡口、對口、點焊和焊接四個步驟。鋪管與安裝支座鋪管將組對焊接好的管段,以機械或人工由管溝邊放入溝內的支架上,把管段連接成整條管道。然后將管道就為并調整間距、坡度及坡向。安裝支座安裝固定支座時,其支座與管道和支架應焊接牢固。安裝活動、導向支座時,應考慮管道熱伸后支架中心線與支座中心線不致有較大的偏差。因此,補償器兩側的活動支架和直管段上的導向支座應偏心安裝。其偏心方向以方形補償器的中心點為基準,即補償器左側的支座向其支架中心線的左側偏離;補償器右側的支架向其支架中心線的右側偏離,偏心距離為該支架與固定支架之間管段熱伸長量的1/2(通常取值50mm)如圖所示?;顒?、導向支座與管道焊接;導向支座的導向板與支架焊接。補償器機器安裝補償器的作用補償器也稱為伸縮器,其作用為吸收管道因熱漲而伸長的長度;補償因冷縮而回縮的長度。補償器的種類補償器分為自然和人工補償器兩種。自然補償器是供熱管道中的自然拐彎,分為Z形和L形;人工補償器有方形和套筒式補償器兩種。供熱管道通常采用方形補償器。方形補償器的優(yōu)點是管道系統(tǒng)運行時,這種補償器安全可靠,且平時不需要維修,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方形補償器的制作制作方形補償器時盡量用一根管子煨制而成,若使用2~3根管子煨制時,其接口(焊口)應設在垂直臂的中點。管子的材質應優(yōu)于或相同于相應管道的管材材質;管子的壁厚,宜厚于相應管道的管材壁厚。組對時,應在平臺上進行,四個彎頭均為90°,且在一個平面上。方形補償器的安裝一般情況下,供熱管道自始至終并非所有管段都需要安裝方形補償器。實際工程中,有的管段需要安裝方形補償器;有的管段可不必安裝方形補償器。當供熱管道中有自然拐彎(即有Z形、L形自然補償器)時,其彎頭前、后的直管段又較短,可不設方形補償器。當供熱管道中無自然拐彎時,應設方形補償器;或者有自然拐彎,但其彎頭前、后的直管段較長,也應在直管段上裝設方形補償器。方形補償器應設在兩固定支架之間直管段的中點,安裝時水平放置,其坡度、坡向與相應管道相同。為了減小熱態(tài)下(運行時)補償器的彎曲應力,提高其補償能力,安裝方形補償器時應進行預拉伸或預撐(即:不加熱進行冷拉或冷撐)。拉伸的方法通常采用拉管器、手動葫蘆,也可以采用千斤頂進行預撐。供熱管道的壓力試驗室外供熱管道安裝完之后,應進行壓力試驗,以檢查其強度和嚴密性。試壓介質和試驗壓力通常采用水壓試驗;其試驗壓力標準為:強度試驗壓力值為工作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值等于工作壓力。試壓前的準備工作在被試壓管道的高點設放氣閥,低點設放水閥;始、終端設堵板及壓力表;接好水泵。試壓試壓時,先關閉低點放水閥。打開高點放氣閥,向被試壓管道內充水至滿,排盡空氣后關閉放氣閥,然后以手壓泵緩慢升壓至強度試驗壓力,觀測10分鐘,若無壓力下降或壓降在0.05MPa以內時,降至工作壓力,進行全面檢修,以不滲、漏為合格。室外供熱管道的保溫保溫的目的供熱管道進行保溫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熱媒在輸送過程中的熱損失,使熱媒維持一定的參數(shù)(壓力、溫度),以滿足生產、生活和采暖的要求。常用保溫材料泡沫混凝土(泡沫水泥)由普通水泥加入松香泡沫劑制成,多孔、輕。膨脹珍珠巖及其制品珍珠巖是火山噴出的玻璃質熔巖,透明,呈圓形似珍珠故得名。將其粉碎,在高溫下焙燒,呈圓形粉末狀,很輕,一般以水泥粘合成瓦狀。膨脹蛭石及其制品蛭石,云母的風化物。將蛭石在高溫下焙燒,呈一層層的小塊狀,褐色,很輕,將其以水泥粘合成瓦狀。礦渣棉礦渣棉有礦渣制成,灰色,呈短纖維狀,很輕,刺人。玻璃棉將玻璃在高溫下熔化,再以高壓蒸汽噴射抽絲而成,呈纖維狀,很輕,刺人。巖棉由巖石在高溫下焙燒制成。呈纖維狀,很輕。供熱管道的保溫結構供熱管道的保溫結構如圖所示。由內向外是防腐層、保溫層、保護層和色漆(或冷底子油)。通常防腐層為底漆(樟丹或鐵紅防銹漆)兩遍,不涂刷面漆。保溫層有選定的保溫材料組成。保護層分為石棉水泥、瀝青玻璃絲布兩種。明裝的供熱管道,為了表示管內輸送介質的性質,一般是在保護層外涂上色漆。地溝內的供熱管道為了防止?jié)駳馇秩氡貙?,不涂色漆而涂刷冷底子油。供熱管道的保溫地溝內供熱管道的保溫施工程序為:防腐層、保溫層、保護層和涂刷冷底子油。涂刷防腐層管道在鋪設之前已涂刷底漆兩遍。此次應將接口(焊口)、彎頭和方形補償器等處涂刷底漆兩遍。鋪管時若管身漆面有損傷處,也應予以補刷。保溫層施工保溫層的施工有預制瓦砌筑、包扎、填充、澆灌和手工涂抹等五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第一種方法。預制瓦砌筑法,是用選定的保溫材料先預制成瓦狀。環(huán)繞管子一周保溫瓦的塊數(shù),根據管徑大小不同分為2~8塊,瓦的厚度按設計規(guī)定,一般設計厚度有50、75、100mm;每塊瓦的長度約為500mm。施工時將預制瓦砌筑在管道的外表面,縱、橫接縫應錯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