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 編制說明_第1頁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 編制說明_第2頁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 編制說明_第3頁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 編制說明_第4頁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 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編制說明1工作簡況1.1任務來源根據(jù)寧夏材料研究學會寧材學字[2023]25號關于《液相燒結碳化硅陶瓷》等7項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由北方民族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寧夏賽馬科進混凝土有限公司、銀川新材料產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聯(lián)盟負責起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團體標準,按照項目計劃安排,本標準應在2023年完成。1.2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1.2.1本文件起草單位:北方民族大學。1.2.2主要參編單位簡介:北方民族大學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八省區(qū)的中央部委高校。學校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校堅持“科研追求原創(chuàng),科研促進教學,科研服務地方,科研提升學校”理念,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開展科學研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實踐中。在工業(yè)廢棄物循環(huán)再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yōu)勢。有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業(yè)設計中心;2個國家級“全國化工及機械基礎科普基地”“電子科學與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北方民族大學作為標準主編單位,能夠在標準的編制過程中,負責標準項目的總體實施和策劃,積極主動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帶領編制組成員單位認真修改標準文本,積極開展現(xiàn)場取樣及試驗驗證工作,并征求標準文本的修改意見,最終完成標準的編制工作。1.2.3主要工作成員所負責的工作情況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同生、李茂輝、陸有軍、韓鳳蘭、張菊紅、楚京軍、劉亞娟、郭奕群、李方賢、王恒昌、晏斌。主要工作成員及其所負責的工作見表1。表1工作成員及所做工作王恒昌、晏斌韓鳳蘭、張菊紅楚京軍、劉亞娟李茂輝、陸有軍1.3主要工作過程北方民族大學在接到標準制訂任務后,成立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標準編制組,召開了標準項目編制啟動會議,對標準編寫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分工,主要工作過程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3.1起草階段(1)2023年4月,成立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編制組,確定了各成員的工作分工與具體工作安排。(2)2022年5-8月,編制組收集匯總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鋼渣微粉的相關資料,并召開了標準起草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相關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方法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及隨行文件等內容,形成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討論稿。1.3.2征求意見階段2023年10月,就《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團體標準的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征求了廣州交通大學(籌)、寧夏建筑材料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有限公司等單位專家們的意見,共征集到35條意見,經標準編制組溝通交流,所有意見全部采納,根據(jù)專家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標準文本,于2023年11月形成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送審稿。2標準化文件編制原則2.1符合性: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2.2合理性:反映當前國內各生產企業(yè)的技術水平,宜于應用,經濟上合理,兼顧現(xiàn)有資源的合理配置。并以實際相結合為原則,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充分考慮國家法律、安全、衛(wèi)生、環(huán)保法規(guī)的要求。2.3先進性:本文件涉及的內容,技術水平不低于當前國內先進水平。3標準主要內容及確定依據(jù)本文件是首次制定,是在充分調研了生產的實際水平后完成的。3.1標準主要內容3.1.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和方法、交貨與驗收、包裝、標志、運輸與儲存等內容。3.1.2技術來源鋼渣屬于大宗固廢,含有大量的堿金屬氧化物和多種重金屬元素等,易產生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有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鋼鐵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鋼渣總積累量近10億t,但綜合利用率僅為22%,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的鋼渣利用率,寧夏地區(qū)每年鋼渣產生量約500萬噸,但利用水平和利用率均低于國家平均利用水平,大多以填埋為主,日漸增長的工業(yè)固體廢物帶來一定的環(huán)境問題。鋼渣具有化學成分、礦物組成波動大,粉磨困難,長期安定性差,活性低、水化緩慢等特點,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得到大量、有效的利用,因此急需尋求高效資源化利用方式。而鋼渣富含潛在水硬性化學成分,如氧化鈣、硅酸三鈣、硅酸二鈣、鐵鋁酸四鈣等。這些成分使得鋼渣微粉有替代水泥作為膠凝材料的可能性,實際工程中替代水泥的摻量可達到20%左右。利用鋼渣微粉作為礦物摻合料或替代水泥應用于實際工程中,不僅具有較好的生態(tài)經濟效益,也符合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然而目前我國鋼渣微粉的推廣及應用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基本上處于一種僵局的狀態(tài)。缺乏統(tǒng)一、完善的鋼渣微粉評價標準是制約我國鋼渣微粉推廣發(fā)展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我國鋼渣粉磨的等方面技術獲得了突破,為高品質鋼渣產品的生產與鋼渣微粉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礎。為了改善寧夏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高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的利用水平和利用率,結合試驗結果,制定適用于寧夏地區(qū)鋼渣微粉綜合利用的標準,本文件中通過對粉磨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大大提高了粉磨效率,出磨物料溫度低于95℃,鋼渣微粉不易結團,粉磨細度穩(wěn)定可控,比表面積提升至400m2/kg以上,另外與之前的國標相比,28天活性指數(shù)可提高20%,可達到95以上,且相比普通鋼渣粉,其游離氧化鈣分散更均勻,充分暴露,前期得到充分反應,極大的改善了鋼渣的安定性不良的問題,因此需要建立合適的更高要求指標的標準指導鋼渣微粉的規(guī)?;a和工程化應用。本文件的建立為指導鋼渣微粉的規(guī)?;a和工程化應用以及高效綠色的以用于水泥混凝土做出了一定貢獻。3.2制定依據(jù)3.2.1比表面積結合用戶要求,北方民族大學對鋼渣微粉比表面積進行分級區(qū)分。根據(jù)行業(yè)發(fā)展水平,最終確定了表2中的一、二級鋼渣微粉的比表面積具體要求。表2鋼渣微粉比表面積要求一級二級3.2.2活性指數(shù)結合用戶要求,北方民族大學對鋼渣微粉活性指數(shù)進行分級區(qū)分。根據(jù)行業(yè)發(fā)展水平,最終確定了表3中的一、二級鋼渣微粉的活性指數(shù)具體要求。表3鋼渣微粉活性指數(shù)要求一級二級28d3.2.3其他內容為了便于標準的可操作性,本文件規(guī)定了產品的檢驗規(guī)則,包括檢驗項目、取樣規(guī)定以及檢驗結果的判定。本文件規(guī)定了產品的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4標準中涉及專利的情況本文件不涉及專利問題。5預期達到的社會效益等情況本文件充分考慮了我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企業(yè)和使用企業(yè)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了大量相關實驗,最終形成了本文件,本文件代表了我國在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制備的最高水平。本文件頒布執(zhí)行后,客觀反映了目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生產現(xiàn)狀,有利于產品質量提升,并填補了我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鋼渣微粉團體標準的空白,有利于市場公平交易環(huán)境的形成,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6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情況6.1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程度經查,國外無相同類型的國際標準。6.2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分析經查,國外無相同類型的國際標準。6.3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有關數(shù)據(jù)對比情況6.4標準水平分析本文件的建立提升了產品質量要求,有利于生產單位產品質量的提高,標準總體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7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協(xié)調配套情況本文件與有關的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和強制性國家標準沒有沖突。本文件與現(xiàn)行標準及制定中的標準無重復交叉情況。8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jù)編制組嚴格按既定編制原則進行編寫,本文件起草過程中未發(fā)生重大的分歧意見。9標準作為強制性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建議該標準為推薦性團體標準,供相關組織參考采用。10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本文件制定過程中,以生產實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