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課件_第1頁
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課件_第2頁
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課件_第3頁
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課件_第4頁
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家用化學品衛(wèi)生

(Healthofdomesticchemical)

第一節(jié)家用化學品與健康化妝品概念、化妝品組成、化妝品分類化妝品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皮膚、毛發(fā)、甲、眼損害化妝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化妝品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的危害洗滌劑、消毒劑、粘合劑、涂料、家用殺蟲(驅蟲)劑與健康2家用化學品的定義及特點

定義:泛指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和居住環(huán)境的一大類化學物品,包括了用于辦公室和公共場所的化學品。(除職業(yè)環(huán)境外)精細化學品(finechemicals)3精細化學品與通用化學品:合成產物要求的純度普遍較高,必須采用高效的合成或改性方法,復雜的精制措施、精密的工程技術。我國將精細化學品分為農藥、染料、涂料、顏料、試劑和高純物、信息用化學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粘合劑、催化劑和各種助劑、化學藥品和日用化學品、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等11個類別。4特點使用分散需求量大暴露人群廣泛暴露時間長5第一節(jié)家用化學品與健康

化妝品洗滌劑消毒劑粘合劑涂料家用殺蟲劑根據使用目的分為6一、化妝品定義:是指以涂抹、噴灑或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fā)、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工產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關于化妝品的文件中說化妝品是"通過磨擦,傾倒,噴灑,涂布等方式導入或用于人體表面,為清潔,美化,增進魅力或改善外貌而又不影響機體結構與功能的物質".日本的一部化妝品專著中又指出:"化妝品在安全性方面受藥典制約,按照化妝品化學和皮膚科學理論進行研究開發(fā),是一種兼?zhèn)渖畋匦杵泛褪群闷诽攸c的化學制品.”兩點是共同的:第一,化妝品是護膚,美膚制品和用品.第二,化妝品只供外用,只能用于皮膚或粘膜表面,不能當藥服用或注射.7與藥物區(qū)別:使用目的、對象、方法、時間。組成:基質:起主要功能作用,常用的有油脂、膠質類、粉類、有機溶劑等。輔料:化妝品成型、穩(wěn)定及色香等作用。如表面活性劑、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等。8(一)分類按劑型:水性劑、乳狀劑、合劑、膠凍劑、膏狀劑按使用部位:皮膚用、頭發(fā)用、指甲用、口腔用。按功能劃分:一般用途化妝品

特殊用途化妝品洗劑又稱振蕩劑,搖蕩劑,搖劑或刷劑.它的特點是加入液體"底子"中的某些成分不能被溶解,至少不能完全溶解而成為沉淀物.因此,使用前必須劇烈振搖,使沉淀物均勻散布液體中.這一類制品,又稱合劑.較老的化妝品水白粉就是一種合劑.9⑴一般用途化妝品①護膚類化妝品:清潔皮膚用品:洗面奶、浴液、清潔霜等。潤膚用品:雪花膏、潤膚防裂霜、護膚面膜。營養(yǎng)皮膚用品:珍珠霜、人參護膚霜、銀耳霜等。

10⑴一般用途化妝品②益發(fā)類化妝品:洗發(fā)用品:洗發(fā)香波。護發(fā)用品:發(fā)油、發(fā)乳、護發(fā)素等。營養(yǎng)毛發(fā)用品:防脫發(fā)、生發(fā)劑。③美容修飾類化妝品:臉部(香粉、美白霜)、眼部(眉筆)、指甲用(指甲油)等。④芳香類化妝品:香水、花露水、化妝水等。⑤口腔衛(wèi)生用品:牙膏、漱口劑等11⑵特殊用途化妝品用于育發(fā)、染發(fā)、燙發(fā)、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曬(SPF:防曬系數(shù),SUNproteetionFactor)的化妝品。這類化妝品可以獲得特殊功能,以彌補體表局部缺陷而達到美化的目的,常需加入某些活性物質,而這類物質常有一定副作用而被限制使用。染發(fā)劑所含的著色劑:二氨基酚類。皮膚在日曬后發(fā)紅,醫(yī)學上稱為“紅斑癥”。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xiàn)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后,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么該防曬用品的防曬系數(shù)SPF則為: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后)/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假設某人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有15分鐘,那么使用SPF為4的防曬霜后,理論上可在陽光下逗留4倍時間(60分鐘),皮膚才會呈現(xiàn)微紅。

12(二)化妝品對健康的不良影響13

影響因素:化妝品中正常組分的化學特性、濃度、所用的溶劑;化妝品中含有毒化學物、雜質和微生物;外部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個體體質因素是否正確使用,如使用頻率。1415

相關標準:1997年,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頒布:《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17149-1997)化妝品皮膚病: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妝品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病變。16GB17149.2—1997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3—1997

化妝品痤瘡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4—1997

化妝品毛發(fā)損害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5—1997

化妝品甲損害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6—1997

化妝品光感性皮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7—1997

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17

我國現(xiàn)狀:經濟:生活水平常需要化妝的行業(yè):服務行業(yè)、商業(yè)、文藝工作者等發(fā)病率較高。化妝品使用普遍、使用量大、使用頻率高的引起化妝品皮膚病的比例高。監(jiān)測數(shù)據:女性居多,占94%,發(fā)病年齡集中在20~40歲。普通占57.9%,以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最為常見;特殊用途的化妝品,占31.3%;由“三無”產品引起的占10.8%181.化妝品對皮膚的損害刺激性接觸性皮炎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化妝品光感性皮炎化妝品痤瘡19⑴刺激性接觸性皮炎(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CD)

最常見概念:指無變應原存在的由化妝品理化性質刺激引起的皮膚局部、表淺的滲出性炎癥反應。常見原因:頭發(fā)燙直劑因含有氫氧化鋰而pH

值>9,易引起皮膚通透性增加而產生皮膚刺激作用。指甲油含有機溶劑,可溶解皮膚脂肪層,增加皮膚的敏感性。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可含有刺激性較強的氫醌類物質,易產生皮膚刺激。20⑴刺激性接觸性皮炎臨床表現(xiàn):皮損限于接觸部位,邊界清楚,皮炎呈急性或亞急性反應,以紅斑、丘疹、水腫、水泡破潰后可有糜爛、滲液、結痂。自覺癥狀有:瘙癢、灼熱或疼痛。2122⑵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概念:指由化妝品中含有變應原物質經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以T細胞介導的引起的皮膚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性組織損傷。臨床表現(xiàn):ACD一般在接觸變應原物質5~7天后出現(xiàn),皮損形態(tài)多樣、邊界不清楚,可超出接觸部位,呈濕疹樣樣變,瘙癢明顯。如再次接觸,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縮短,皮損更嚴重。2324

最常引起此類皮炎的組分依次為:香料、防腐劑、乳化劑以及羊毛脂等(護膚膏霜類);染發(fā)劑中的對苯二胺。影響因素:特異性體質是發(fā)生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此外,機體本身因素(年齡、接觸部位皮膚狀態(tài)),變應原性質、濃度和化妝品組分中是否含表面活性劑和佐劑。⑵變應性接觸性皮炎25表13-1刺激性接觸性皮炎與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臨床鑒別刺激性接觸性皮炎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發(fā)病急,施用后短期內出現(xiàn)慢,施用數(shù)天后緩慢出現(xiàn)病程短,停止接觸后皮損減輕長,停止接觸后皮損可持續(xù)病因化妝品含有的刺激物化妝品含有的變應原多發(fā)人群常施用者多見多為過敏體質臨床表現(xiàn)皮損限于接觸部位,邊界清楚,以紅斑、丘疹、或皰疹等;自覺癥狀:瘙癢、灼熱或疼痛皮損可超出接觸部位,邊界不清楚,呈濕疹樣樣變,形態(tài)多樣,瘙癢明顯26(3)化妝品光感性皮炎(photosensitivedermatitisinducedbycosmetics)指使用化妝品后,化妝品中光感物質經過光照而引起的皮膚粘膜的炎癥反應分為:光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光毒性皮炎27光變應性接觸性皮炎(photo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PCD)概念:指使用含有光變應原物質的化妝品后,在接觸日光的部位出現(xiàn)皮膚炎癥反應,而在不接觸光的皮膚則不出現(xiàn)此種反應,屬于T細胞介導的濕疹樣反應。臨床表現(xiàn):濕疹,慢性:苔蘚樣皮膚增厚

組分:含有光變應原的化妝品主要是防曬劑(對氨基甲酸及其酯類物質)、染料(煤焦油,色素性化妝品皮炎)和香料(葵子麝香,持久性光敏反應)類。28光毒性皮炎(phototoxicdernatitis)概念:指化妝品中某些物質能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性,而產生光毒性發(fā)應導致皮膚損傷。臨床表現(xiàn):紅斑反應和消退后的色素沉著。光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光毒性皮炎的區(qū)別:是否有過敏性體質。29(4)化妝品痤瘡是由化妝品引起的面部痤瘡樣皮疹,其發(fā)生率僅次于接觸性皮炎。臨床表現(xiàn):多發(fā)生于面部,以炎性毛囊性丘疹及膿皰、黑頭粉刺多見。易引起此類皮炎的化妝品:護膚類的面霜;粉底、油彩;增白霜等。組分:基質,如凡士林、石蠟油、礦物油等30(5)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指化妝品引起的皮膚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以皮膚色素沉著多見。原因:

①化妝品直接染色;

②化妝品刺激皮膚色素增生;

③繼發(fā)于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或光感性皮炎,在皮損過程黑色素細胞的結構和分布改變引起的沉著。31(5)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臨床表現(xiàn):色素異常大多局限于化妝品涂抹區(qū),不規(guī)則斑片或點狀色素沉著,常見部位:眼瞼和顴頸部致病成分:化妝品中的顏料、香料、防腐劑等。32

2.化妝品毛發(fā)損傷洗發(fā)護發(fā)劑、染發(fā)劑、生發(fā)水、發(fā)膠、描眉筆、眉膠、睫毛油等(染料、去污劑)。表現(xiàn):脫色、變脆、分叉、斷裂、失去光澤和脫落等。33

3.化妝品指甲損傷

甲油和甲清潔劑有機溶劑可致甲板脫脂而引起甲損害,如甲板粗糙、變形、軟化剝離、脆裂、失去光澤、增厚等;甲油和清潔劑中含有的染料或有機溶劑可引起甲周皮炎。344.化妝品眼損害非眼部化妝品:洗發(fā)劑、染發(fā)劑、發(fā)膠、香水、香粉;眼部化妝品:如睫毛油、眼影膏、眼線膏等的碎片、細顆?;蚶w維等。35診斷原則

1發(fā)病前必須有明確的化妝品接觸史。

2皮損的原發(fā)部位是使用該化妝品的部位。

3排除非化妝品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膚病。

4必要時進行可疑化妝品的皮膚斑貼試驗(見GB17149.2)或光斑貼試驗(見GB17149.6)診斷標準處理原則

1停用可疑致病的化妝品。

2根據臨床類型及病情按一般皮膚病的治療原則對癥處理。

3避免再次接觸已經明確的致病物質。36(三)化妝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1.一級污染:化妝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原因:生產過程中原料、容器、制作過程受污染。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化妝品種類:營養(yǎng)型(膏霜)、功能性(添加生物活性物質或天然動植物提取物的化妝品,如高保濕、美白、祛斑)。372.二級污染:存放、使用過程交叉感染⑴常見微生物的種類:細菌,霉菌,致病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⑵產品:腐敗、變質、產生氣泡或霉變,出現(xiàn)產品分層、變稀現(xiàn)象。此外,化妝品受微生物污染后產生毒素或代謝產物⑶使用者:①誘發(fā)感染:破傷風、敗血癥。

②皮膚表面常駐微生物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生物活性因子:阮病毒-克雅?。ㄈ┗瘖y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38時間地區(qū)樣品超標率

最嚴重1985

部分省市

48347.2%

嬰幼兒用品

1996

山東省

131

33.6%

護膚類、發(fā)用類

1998

湖北省

1056.3%

2000

河南省

142

4.23%

2005廣東省166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