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課件(共18張)-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課件(共18張)-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課件(共18張)-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課件(共18張)-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課件(共18張)-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第1課時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學們,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中國人的仁德智慧,兩千年的風骨性格都蘊藏在這位老師和他的學生的對話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論語》,感受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情境導入

[預設]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伎迹汉芏嗳似鋵崨]有完整地讀過《論語》,但是我們的生活之中又時時處處用到《論語》,它其實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不覺中就會用到它。你知道哪些《論語》中的經(jīng)典名句?環(huán)節(jié)一品《論語》,悟中華人文精神內(nèi)容簡介:儒學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命脈,為后世立道德之根基,開仁德之圣門。而《論語》作為儒學之代表,不僅記錄孔子的言行,亦存其思想于歷史長河之中,歷經(jīng)歲月打磨,成為不可泯滅的精神瑰寶?!墩撜Z》的思想乃中華人文精神和智慧的源泉,影響了后世兩千多年。精彩課堂師出示材料《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釋:和——和睦,同——茍同。)思考:結(jié)合注釋,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內(nèi)涵。

[預設]1.君子對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2.君子在交往中追求和諧,但保持獨立見解和立場,尊重他人同時堅持自我。3.小人表面一致,內(nèi)心不和,進行偽裝。4.小人習慣于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教師小結(jié):君子在與人相處時,能夠欣賞并接納這些差異,不以己意強加于人,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過溝通與交流,尋求共識,促進和諧。孔子認為,真正的和諧不是消除差異,而是尊重差異,并在差異中尋求共同發(fā)展。這種和而不同的精神,體現(xiàn)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預設]1.表面上看起來一團和氣,實則內(nèi)心各懷鬼胎,缺乏真誠與信任。2.短期內(nèi)可能維持表面的平靜,但長期來看卻隱藏著巨大的隱患。3.削弱了團隊或集體的凝聚力。4.缺乏真正的共識與信任,團隊成員之間難以形成合力,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容易分崩離析。5.在“同而不和”的環(huán)境中,個人利益往往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為了維護小團體的利益,犧牲公平與正義。教師小結(jié):我們在保持個性的同時,要追求整體的和諧與統(tǒng)一。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要求我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與立場,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理解他人的需求,從而在差異中找到共同點,實行雙贏或多贏的局面。辨析:結(jié)合生活實際,小組合作說說“同而不和”的潛在危險。背景介紹:孔子周游列國四處講學,弟子三千之多,高徒遍布各諸侯國,他一生傳承“仁”的思想,教導為人為學為政之道。播放視頻《典籍里的中國·論語》。

[預設]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要做到溫故知新。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要謙虛,經(jīng)常反省自己的不足。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虛心接受意見。4.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教師小結(jié):孔子一生傳道授業(yè),每逢杏林講學,四方弟子云集?!妒酚洝た鬃邮兰摇酚涊d“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孔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彼伎迹阂曨l中有哪些教化人心的思想,你有什么感悟?思考: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xiàn)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閱讀教材第59頁“探究與分享”,你還知道哪些蘊含著中華人文精神的文藝作品?

[預設]

古琴:其品格清、和、淡、雅,象征著君子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圍棋:舍得之道和全局觀念。玉蟬:象征“文、清、廉、儉、信”五德。《四書》《五經(jīng)》……教師小結(jié):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本期《典籍里的中國》精妙解讀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和對后世的影響,其實在歷史的時空中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瑪納斯》,同樣給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我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文化寶庫中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還有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和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值得我們追尋。環(huán)節(jié)二賞《千里江山圖》,悟中華人文精神師:請從畫面內(nèi)容、色彩、筆法、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效果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小組合作暢談美學。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唯一傳世的作品。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氣象萬千,壯麗恢宏。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huán)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肚Ю锝綀D》以概括精煉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xiàn)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是中國山水畫的代表作,是一幅曠世杰作。

[預設]1.全卷分三段,各段銜接巧妙,過渡自然,展現(xiàn)了一幅幅生動的自然畫卷。2.運用礦物質(zhì)顏料,整體畫面呈現(xiàn)青綠色調(diào),表現(xiàn)山水的清新自然,給人以美的享受。3.不僅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還透露出文人隱逸情懷和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對山水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之情。4.多元文化思想的融合,既有文人雅士的飄逸瀟灑,也有漁夫農(nóng)人的樸實自然,反映了古代社會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教師小結(jié):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zhì)。環(huán)節(jié)三探顏回,悟中華人文精神思考:你如何理解“憂和樂”?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你的追求。師出示材料:《論語·雍也》。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

[預設]1.顏回家境貧苦,但他一點也不擔憂,反而自得其樂。2.顏回淡泊名利,一生沒有做官,追求心靈上的充實。3.顏回不追求物質(zhì)財富的充足,而是修身立德,專心求學。教師小結(jié):倡導簡樸、簡約的生活方式,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拓展活動:書寫“典籍里的中國”推薦書,向大家推薦你心目中的優(yōu)秀典籍,闡明推薦理由。同學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fā)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fā)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中華人文精神在不斷積淀和豐富中,影響深遠、生生不息。課堂小結(jié)

【評價設計】結(jié)合評價量表,從參與度、探究學習、思維的條理性對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板書設計第1課時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教學特色

1.本課時力求把抽象的內(nèi)容具象化,層層遞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文化自信。2.在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和落實,培養(yǎng)學生政治認同和健全人格。3.在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視頻、材料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合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評價1.“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和睦的相處,但不隨便附和;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意見。這一文化屬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