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題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只收答題卡。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美育不可替代。它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陶冶人。但是,美育又與其他“四育”緊密聯(lián)系,特別是與德育、智育的關(guān)系更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塑造人們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其他“四育”一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首先,美育與德育緊密相關(guān)。中外思想家、美學家都注意發(fā)掘?qū)徝乐械膫惱頋撡|(zhì)。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強調(diào)藝術(shù)和審美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道德作用,他以音樂為例,認為音樂“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應選用倫理的樂調(diào)”,而宗教音樂則可以使人“卷入迷狂狀態(tài)”,“仿佛受到一種治療和凈化”。我國蔡元培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心靈,養(yǎng)成高尚純潔之人格”,“高尚人格”顯然主要指道德內(nèi)涵。豐子愷說得更直截了當:“藝術(shù)就是道德——感情的道德。”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審美具有引導人們向善的德育功能。
其次,美育與智育相輔相成。美育就其本性而言,它不但不與智育相對立,反而能有效地開啟智育的大門。這集中地體現(xiàn)在美育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上。美育通過豐富多樣的審美活動使人(特別是青少年)在與周圍世界的互動中獲得形形色色的美感,而美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也是天然地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核心就是想象力?!皩徝澜逃备拍畹奶岢稣呦站俚卣撌隽藢徝澜逃龑τ谂嘤说南胂罅Φ闹匾裕f:“心靈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論與想象力的活潑性相關(guān),就范圍而論與想象力的豐富性相關(guān)?!憋@然,美育對于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育,是極為有效的。而這,對于一切行業(yè)、專業(yè)都有普適性,哪怕對于看起來與審美并不相干的自然科學和技術(shù)工作也是一樣的。許多大科學家都熱愛藝術(shù),積極參與審美。愛因斯坦是一個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牛頓擅長寫詩,伽利略是位文筆犀利的文學評論家,開普勒是位音樂家……
再次,美育與體育互補互滲。絕大多數(shù)體育運動都遵循和追求合乎美的規(guī)律,都與美育交叉重疊。古希臘體育運動十分興盛,雕塑藝術(shù)也非常繁榮,其中不少與體育運動相關(guān)。我們現(xiàn)在的絕大多數(shù)體育運動,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跳水運動……無不包含自己的審美追求。
最后,美育與勞動教育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一切勞動活動都遵循美的規(guī)律,在某種意義上,美的規(guī)律也就是勞動的規(guī)律。引導青少年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勞動,從家務勞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到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勞動活動,都自覺不自覺地、在不同程度上遵循美的規(guī)律,使他們在取得每一個具體勞動成果的同時,也無意識地感受到某種審美愉悅,潛移默化地提高審美素養(yǎng)。
(摘編自朱立元《美育:全面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材料二:
美育當是一種人文價值堅守而非把玩藝術(shù)。美育內(nèi)涵的價值譜系既深又廣,包含從特殊的審美價值到普遍的人文價值。美育說到底乃是廣義的人文教育的一環(huán),因此人文教育中的許多價值觀自然而然地植根于美育之中。美育是借助藝術(shù)這個獨特載體來展開,藝術(shù)中所彰顯的中華美學精神必然成為美育的核心思想資源。唐詩中恢宏廣袤的盛唐氣象,傳遞出我們偉大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卓越想象力,從眷念故鄉(xiāng)到家國情懷,從寄情山水到戎馬邊關(guān),從歷史中淬煉出來的中華美學精神力透紙背,讓人怦然心動。從人文到自然,中華美學精神有自己深厚的傳統(tǒng),在古人看來,天地萬物本是一體,山水畫中這種納萬境的氣度和格局尤為凸顯,不同于西方繪畫和美學的物我對立中國山水畫乃是一種物我同一的境界,“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山水境界之于中國古人就是生存之方式,行、望、游、居皆在山水之間。但可行可望畢竟只是暫時經(jīng)過,所以更為理想的是可居可游者,因為在可居可游的狀態(tài)中,才能真正達到主客融通,物我兩忘。
美育是一種人文價值教育,就是廣納古今中外審美精神之精粹,透過各門藝術(shù)的風格及其表現(xiàn),體悟生生不息的本土文明以及世界多元文明的傳統(tǒng)??梢韵胍?,一個有豐富感性體驗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與一個完全缺乏美感的人,對自己乃至世界的體認是迥然異趣的,對自我及其人生的感悟亦不可同日而語。在美育的感性新鮮體驗中,始終包含豐富多彩又博大精深的人文主題,如對文明多樣性的認識,對社會、文化和個體差異性的寬容,對平等與公正原則的認可,對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的弘揚,對美好社會和人生的向往等,都融會在偉大藝術(shù)經(jīng)典和完美自然的審美體驗之中。
(摘編自周憲《何為美育與美育為何》)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美育與德育關(guān)系密切,古今中外思想家和美學家普遍認為,美育能夠引導人們向善,而音樂劇是養(yǎng)成高尚人格最主要的美育形式。
B.體育運動大都體現(xiàn)審美追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等運動具有觀賞性,審美性較強;而拳擊、摔跤等運動對抗激烈,審美性較弱。
C.美育與勞動教育相生相伴,一切勞動活動未必會將美育作為初衷和目標,但卻會使人在潛意識中獲得審美愉悅感,提高審美素養(yǎng)。
D.藝術(shù)中所彰顯的中華美學精神是美育的核心思想資源。作為美育的唯一載體,藝術(shù)當以體現(xiàn)審美價值、闡釋人文價值為重要使命。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談到美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材料一側(cè)重論證美育與其他四育的關(guān)系,材料二側(cè)重闡述美育的人文價值。
B.美育具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作用,從各種藝術(shù)審美實踐來看,人的藝術(shù)鑒賞水準、審美能力越高,其個人的品格、道德修養(yǎng)也相應越高。
C.西方繪畫體現(xiàn)的是物我對立,中國山水畫則與之不同,認為天地萬物本是一體,故而追求物我同一,即人與自然外物主客融通,物我兩忘。
D.美育為人文教育提供情感載體和審美體驗,使其更生動具體;人文教育為美育提供文化底蘊和人文關(guān)懷,使其超越把玩層面深入精神境界。
3.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的一項是()
A.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贈君謀父子》)
B.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C.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D.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4.請結(jié)合材料,給“美育”下一個定義。
5.一些家長擔心藝術(shù)課會影響孩子文化課的學習,請依據(jù)材料內(nèi)容,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夜歸
徐則臣
他從擁擠的人群里看見父親。他們圍在出站口的鐵柵欄門邊,接客的,拉客的,大旅館的服務員,小旅館的老板和老板娘,開出租車的,蹬人力三輪的,騎電動摩托的,親人、朋友和乞丐,父親踮著腳,脖子越伸越長,想從眾多人頭里冒出來。
父親租了鄰居的昌河面包車,開車的是鄰居的兒子天北,論輩分天北得叫他叔。來之前他跟父親說,沒必要租車,他直接打個車回去就行了,這么空車來再跑回去太折騰。
父親一定要來接,他說大晚上的,你回來都摸不著家門。還帶著媳婦和寶貝孫子牛頓,凍壞了可不行。
那就接吧。
車在縣城的街道上穿行,經(jīng)過積雪未消的地方車輪咯吱咯吱響。借著路燈看兩邊,他覺得完全置身于一個陌生的地方,從來沒到過的地方。很多樓房、商廈、店鋪,仿佛剛剛才拔地而起。
①他的縣城還是高中三年的縣城,20年前的房屋和街道煥然一新,當年街道兩邊的懸鈴木都不見了。天北放慢速度,成了導游,他對這個小城的各個角落如數(shù)家珍。
他們在雙頭路燈的照耀下駛出縣城的水泥大道。城外是村莊,爆竹和焰火在各個角度的空中綻放。跟著星星點點的小碎東西打在車前玻璃上,下雪了。
車拐上一條土路,剛跑上50來米,聳動一下像人突然咳嗽了一聲,停下了。
“前面修路,只能走這里?!碧毂庇行o奈,“爺,車出問題了。”
父親問:“嚴重不?”
“不知道?!碧毂闭f,“我先倒騰一下看?!?/p>
父親下了車,幫天北打手電照明。
他跟老婆說:“你抱牛頓坐車里,外面冷。我抽根煙?!?/p>
他給父親和天北各點上一根煙。起風了,雪花大起來,也開始變密,只能在燈光附近才看得清楚雪花到底有多大,②雪花像撕開了一件優(yōu)質(zhì)的羽絨服,圍著燈光如飛蛾撲火,快落到地上時又重新翻卷著往天上飛。
這里到家還剩下八里路,他們已經(jīng)走了五分之四。這條路念書時他經(jīng)常走,自行車單挑著一個寬闊深陷的車轍里跑,和一個村里的同學比誰能在同一個車轍印里騎得更遠。那時候覺得32里路很遠,騎到這里才覺得家有個盼頭了。
天北倒騰了三根煙的工夫,最后把抽了一半的第四根煙吐掉,撓額頭時涂了一頭腦的機油。他把扳子扔到地上,說:
“爺,叔,我整不了了?!?/p>
很遠的地方是村莊,只有含混的幾點燈光,倒是鞭炮聲響亮,提醒那地方人口密集。雪越下越大。
父親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回去再找輛車?!?/p>
他說:“爸,你待著別動,我去?!?/p>
天北說:“爺,叔,還是我回去?!?/p>
“你們都留下!你陪他們娘倆,”父親轉(zhuǎn)身又對他說,“天北,你把車里的暖氣一直開著,別停下。牛頓凍著了我找你算賬?!?/p>
老婆打開車窗問:“老公,能走了嗎?”
父親說:“快能走了。你先在車里歇會兒?!彼雠鰞鹤拥母觳玻屗矒嵋幌?。然后甩開步子往前走,走幾步變成小跑。
他看見父親臃腫的小個子消失在風雪夜里。八里路,他想,父親63歲的身體,這連走帶跑要多久呢。別人家的鞭炮聲輪番響起。他跟老婆說,再等等,父親回來了就能走了。
他說,小時候鞭炮聲沒這么多,舍不得買,只在守歲到零點時才大片大片地燃放。老婆百無聊賴,兒子也醒了,看見雪花飄過車窗興奮得嗷嗷叫。他把車門打開,對牛頓說:
“兒子,出來,看看你爹生活過的大自然。”
小東西很開心,在雪地里又蹦又跳。老婆也看得心癢癢,下了車帶著孩子一塊玩。天北又搗鼓一陣子,還是使不上勁兒,趴在方向盤上打起了瞌睡。如果有陌生人路過,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甲)古怪的場面:大年夜,半道上,一輛車四個人,車里開著燈,司機正瞌睡,三口人在黑暗的雪地里打鬧。
他們玩了半小時,累了,困倦正在緩慢地淹沒他們,他站在車外清冷的風雪地里抽煙。
他差不多抽了半包煙,嘴都麻了。他在想自己與這個時間、這個地方產(chǎn)生的(乙)古怪關(guān)系:故鄉(xiāng),老家,父親,母親,走出去又回來,彈指37年。
他想著因為這些,他把一個陌生的女人和一個陌生的孩子帶到這里,被迫停在半路上成了有家難歸者。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此時此刻相互建立了嚴格的邏輯。這就是一個人的出處,你從哪里來,終歸要回到哪里去,所以你才是你。
因為等待,老婆顯然不高興了,兩歲的孩子也不耐煩了,不過還好,睡眠戰(zhàn)勝了他們。今夜真是夠冷的,他戴上了羽絨服的帽子,眉毛上還是神出鬼沒地落了一層雪。他聽到黑暗深處傳來一陣急促的吆喝聲:
“駕!駕駕!駕!”
父親的聲音,因為著急變了調(diào),有點尖細。父親趕著一輛牛車從黑暗的風雪里走出來。
“只有這個了,”父親充滿歉意,“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你們坐車里,我趕車拖著你們?!?/p>
③一頭牛拉兩輛車,一輛木頭的,兩個輪子,一輛鐵的,四個輪子。
④不知怎的,他突然眼眶一熱。
天北把大燈打開,給父親和牛照路。道路上積了一層雪,白茫茫地向前伸展……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踮著腳,脖子越伸越長,想從眾多人頭里冒出來”,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父親既想早早見到兒子又想讓兒子早早見到自己的急切心理。
B.父親執(zhí)意自己回村找車救急,可謂用心良苦:一方面,不想讓兒子承受奔波之苦;另一方面,兒子留下來才是對兒媳和孫子最好寬慰。
C.“甩開步子往前走,走幾步變成小跑”,“走”說明父親此時還沉浸在囑托兒子的思緒中,“跑”則說明父親對要回家找車的突然醒悟。
D.小說最后交代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父親只得趕著牛車在黑暗中冒著風雪來接他們,使得前文四個人等待時間的漫長顯得合情合理。
7.下列對小說中畫橫線句子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他的縣城”強調(diào)曾經(jīng)熟稔的縣城,因時過境遷而給“他”帶來陌生感。
B.②運用了比喻,突出了雪花之大之密、風之大之勁,生動形象,體驗真切。
C.③牛車拉汽車的畫面看似不合情理,透露出的卻是令人動容的深深的父愛。
D.④“他”既為父親所做的一切而感動,又為妻兒一路所遭受的委屈而內(nèi)疚。
8.請簡要分析文中兩處加點“古怪”的含義。
9.‘夜歸”在小說中起到哪些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彭師暠,黔南溪州刺史仕然之子也。文昭王時,仕然命師暠率諸蠻來降,師暠事廢王希廣①,官強弩指揮使。是時國人多惡師暠獷直,廢王心獨憐之,待遇有加,故師暠常欲為廢王死。及恭孝王引兵攻長沙,師暠時登城望,入白廢王曰:“武陵兵驕,其勢易破。請令許可瓊陳山前,臣以步兵三千自巴溪渡江趨岳麓后,夜擊之,希萼坐成禽也?!睆U王以為然。而可瓊有二心,竟沮其議。未幾,長沙陷。師暠投槊請就死,恭孝王嘉其忠,僅笞背,罷為民。居無何,恭孝王與弟希崇復爭國,恭孝敗,見執(zhí)。希崇意師暠與王有舊怨,且避殺兄名,于是命師畐幽恭孝王衡山,使甘心焉。師暠嘆曰:“留后欲使我弒君邪?吾豈為是哉!”至衡山,廖偃在焉,相與護視恭孝王甚謹,未嘗失人臣禮。希崇意不快,召恭孝王歸長沙。
廖偃,少倜儻。事武穆王父子,戍衡山縣。會恭孝王為弟希崇所執(zhí),希崇遣彭師暠囚王衡山,偃與其叔凝謀曰:“吾家世受馬氏恩,今王希萼長而被黜,盍相與輔之。”乃擇勇士百人執(zhí)兵衛(wèi),晝夜擊柝,以警非常。遂筑行府,與師暠奉王為衡山王,斷江為界,編竹為戰(zhàn)艦。王署師暠武清節(jié)度使,召募徒眾,數(shù)日至萬余人,州縣多應之。隨遣判官劉虛己求援于唐,唐將邊鎬帥水兵趣長沙,恭孝王遂入朝于金陵。偃、師暠俱從行,而偃為部署輜重指揮使,尤勤瘁。恭孝王流涕曰:“吾逐于逆豎,非偃盡忠,豈能免禍?”至金陵,唐中主召見嘆獎之,授偃萊州刺史。俄而朗州叛偃率親卒力戰(zhàn)不能支極罵而死。
論曰:彭師暠、廖偃之事,言人人殊。《江表志》則云師暠且從王弟希崇指,害恭孝王,賴偃衛(wèi)之,而寢其謀?!段宕贰穭t謂希崇遣師暠與偃囚恭孝王,而師暠奉之衡山,竟不言偃功。惟《十國紀年》及陸氏《南唐書》稱師暠、偃同心推戴。而唐保大時豐城令劉虛己亦常移書史館,明偃大節(jié),要之兩人皆忠于故君,而偃功為多,固不可沒也。嗚呼!史之傳訛失實者,獨兩人事已哉!
(《十國春秋·楚·彭師暠廖偃列傳》)
【注】①希廣:指五代十國時南楚廢王馬希廣,南楚第四位君主,武穆王馬殷之子,恭孝王馬希萼之弟,繼位于文昭王馬希范。
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俄而朗州叛A偃B率親卒C力D戰(zhàn)E不能F支G極H罵而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希萼坐成禽也”與《赤壁賦》“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中“坐”意思相同。
B.“廖偃在焉”與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中“焉”用法不同。
C.“以警非?!迸c韓愈《師說》“作《師說》以貽之”中的“以”用法相同。
D.“而寢其謀”與《鄒忌諷齊王納諫》“暮寢而思之”中的“寢”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彭師暠粗獷直率,甘愿以死來報答廢王的知遇之恩,面對來犯之兵,他出謀劃策,準備夜襲以生擒恭孝王。
B.恭孝王在王位爭奪中敗給了其弟馬希崇,但彭師暠仍對其執(zhí)人臣之禮,保護、侍奉他,并跟隨他歸順了南唐。
C.恭孝王被擁立為衡山王后,坐鎮(zhèn)行府,任命彭師暠為節(jié)度使,招兵買馬,州縣積極響應,隊伍很快過萬人。
D.對于彭師暠和廖偃的事跡,不同的史書記載差別很大;作為同時代人,劉虛己常常致書史館,為二正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師暠投槊請就死,恭孝王嘉其忠,僅笞背,罷為民。
(2)希崇意師暠與王有舊怨,且避殺兄名,于是命師暠幽恭孝王衡山,使甘心焉。
14.第二段哪些事實能證明《五代史》相關(guān)記載失實?請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琵琶女
蘇軾
小蓮①初上琵琶弦,彈破碧云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②今夜,故故③隨人,似斗嬋娟④。
【注】①小蓮:北齊后主高緯寵妃馮淑妃名小憐(一作“小蓮”),善彈琵琶。②素娥:指嫦娥。③故故:故意、特意。④嬋娟:美好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借善彈琵琶的馮淑妃的名字來指稱琵琶女,暗含對其彈奏技藝的肯定與贊許。
B.第二句運用了夸張手法,以劃破云天的強烈聽覺沖擊力來渲染琵琶聲的響亮激越。
C.第三、四句以曲傳情,表現(xiàn)出琵琶女通過幽怨的曲調(diào)傳達出了對詞人的深切同情。
D.下片前三句抓住重點,寥寥數(shù)筆,突出琵琶女的膚色與裝扮,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16.本詞構(gòu)思精巧,銜接流暢,層層遞進,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的《登泰山記》用“_________”一句描寫登上山頂后俯瞰到的山腰處云霧繚繞之景。蘇軾的《赤壁賦》用“_________”一句來描寫船越過曠遠廣闊的江面。
(2)《師說》借“_________”和“_________”兩句進行對比,揭示了“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于師道的不同態(tài)度。
(3)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回憶故國,用“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物是人非之慨。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日,“甘肅省博物館賣麻辣燙了”的話題頻頻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單,這是繼“銅奔馬”公仔之后,甘肅省博物館出品的又一熱門文創(chuàng)。①圍繞地方特色美食為原型和載體,②該博物館推出相應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③這一做法既是對地方特色美食的創(chuàng)新性,④也是文旅領(lǐng)域的一次有趣嘗試和另類表達。
這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不但仿造出美食原型,還(甲)。比如,在挑選完“食材”后,工作人員會與顧客溝通交流,詢問口味,幫助顧客撒上“秘制醬料”,最后再耐心“烹飪”……在一系列的互動中,游客直呼“心一直被緊緊地拿捏著”。
文旅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需要一定的巧思,甘肅省博物館將本地民眾A的美食,以這種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更廣泛的受眾面前,把餐桌上熱氣騰騰的麻辣燙,轉(zhuǎn)化為民眾指尖真切的觸感,可謂創(chuàng)意新穎、B。這樣的做法更貼近人心,也給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增添了煙火氣,當然也就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甘肅省博物館的這種巧思,是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往往能(乙),這種記憶或與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或與一地特色有關(guān)。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進而加深人們文化身份的認同。這種認同感的加深,在利于經(jīng)濟價值的拓展之余,也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穎而有效的渠道。
18.文中第一段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19.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0.請分類簡析第二段中四處引號的用法。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2.“煙火氣”一詞入選“2023年度十大網(wǎng)絡用語”,請談談文中“麻辣燙”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如何體現(xiàn)“煙火氣”特征的。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身在何處,而在于我們朝著什么方向。
上面的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東省煙臺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題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只收答題卡。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美育不可替代。它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陶冶人。但是,美育又與其他“四育”緊密聯(lián)系,特別是與德育、智育的關(guān)系更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塑造人們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其他“四育”一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首先,美育與德育緊密相關(guān)。中外思想家、美學家都注意發(fā)掘?qū)徝乐械膫惱頋撡|(zhì)。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強調(diào)藝術(shù)和審美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道德作用,他以音樂為例,認為音樂“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應選用倫理的樂調(diào)”,而宗教音樂則可以使人“卷入迷狂狀態(tài)”,“仿佛受到一種治療和凈化”。我國蔡元培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心靈,養(yǎng)成高尚純潔之人格”,“高尚人格”顯然主要指道德內(nèi)涵。豐子愷說得更直截了當:“藝術(shù)就是道德——感情的道德?!彼麄儾患s而同地指出審美具有引導人們向善的德育功能。
其次,美育與智育相輔相成。美育就其本性而言,它不但不與智育相對立,反而能有效地開啟智育的大門。這集中地體現(xiàn)在美育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上。美育通過豐富多樣的審美活動使人(特別是青少年)在與周圍世界的互動中獲得形形色色的美感,而美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也是天然地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核心就是想象力。“審美教育”概念的提出者席勒精辟地論述了審美教育對于培育人的想象力的重要性,他說:“心靈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論與想象力的活潑性相關(guān),就范圍而論與想象力的豐富性相關(guān)?!憋@然,美育對于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育,是極為有效的。而這,對于一切行業(yè)、專業(yè)都有普適性,哪怕對于看起來與審美并不相干的自然科學和技術(shù)工作也是一樣的。許多大科學家都熱愛藝術(shù),積極參與審美。愛因斯坦是一個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牛頓擅長寫詩,伽利略是位文筆犀利的文學評論家,開普勒是位音樂家……
再次,美育與體育互補互滲。絕大多數(shù)體育運動都遵循和追求合乎美的規(guī)律,都與美育交叉重疊。古希臘體育運動十分興盛,雕塑藝術(shù)也非常繁榮,其中不少與體育運動相關(guān)。我們現(xiàn)在的絕大多數(shù)體育運動,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跳水運動……無不包含自己的審美追求。
最后,美育與勞動教育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一切勞動活動都遵循美的規(guī)律,在某種意義上,美的規(guī)律也就是勞動的規(guī)律。引導青少年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勞動,從家務勞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到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勞動活動,都自覺不自覺地、在不同程度上遵循美的規(guī)律,使他們在取得每一個具體勞動成果的同時,也無意識地感受到某種審美愉悅,潛移默化地提高審美素養(yǎng)。
(摘編自朱立元《美育:全面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材料二:
美育當是一種人文價值堅守而非把玩藝術(shù)。美育內(nèi)涵的價值譜系既深又廣,包含從特殊的審美價值到普遍的人文價值。美育說到底乃是廣義的人文教育的一環(huán),因此人文教育中的許多價值觀自然而然地植根于美育之中。美育是借助藝術(shù)這個獨特載體來展開,藝術(shù)中所彰顯的中華美學精神必然成為美育的核心思想資源。唐詩中恢宏廣袤的盛唐氣象,傳遞出我們偉大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卓越想象力,從眷念故鄉(xiāng)到家國情懷,從寄情山水到戎馬邊關(guān),從歷史中淬煉出來的中華美學精神力透紙背,讓人怦然心動。從人文到自然,中華美學精神有自己深厚的傳統(tǒng),在古人看來,天地萬物本是一體,山水畫中這種納萬境的氣度和格局尤為凸顯,不同于西方繪畫和美學的物我對立中國山水畫乃是一種物我同一的境界,“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山水境界之于中國古人就是生存之方式,行、望、游、居皆在山水之間。但可行可望畢竟只是暫時經(jīng)過,所以更為理想的是可居可游者,因為在可居可游的狀態(tài)中,才能真正達到主客融通,物我兩忘。
美育是一種人文價值教育,就是廣納古今中外審美精神之精粹,透過各門藝術(shù)的風格及其表現(xiàn),體悟生生不息的本土文明以及世界多元文明的傳統(tǒng)。可以想見,一個有豐富感性體驗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與一個完全缺乏美感的人,對自己乃至世界的體認是迥然異趣的,對自我及其人生的感悟亦不可同日而語。在美育的感性新鮮體驗中,始終包含豐富多彩又博大精深的人文主題,如對文明多樣性的認識,對社會、文化和個體差異性的寬容,對平等與公正原則的認可,對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的弘揚,對美好社會和人生的向往等,都融會在偉大藝術(shù)經(jīng)典和完美自然的審美體驗之中。
(摘編自周憲《何為美育與美育為何》)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美育與德育關(guān)系密切,古今中外思想家和美學家普遍認為,美育能夠引導人們向善,而音樂劇是養(yǎng)成高尚人格最主要的美育形式。
B.體育運動大都體現(xiàn)審美追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等運動具有觀賞性,審美性較強;而拳擊、摔跤等運動對抗激烈,審美性較弱。
C.美育與勞動教育相生相伴,一切勞動活動未必會將美育作為初衷和目標,但卻會使人在潛意識中獲得審美愉悅感,提高審美素養(yǎng)。
D.藝術(shù)中所彰顯的中華美學精神是美育的核心思想資源。作為美育的唯一載體,藝術(shù)當以體現(xiàn)審美價值、闡釋人文價值為重要使命。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談到美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材料一側(cè)重論證美育與其他四育的關(guān)系,材料二側(cè)重闡述美育的人文價值。
B.美育具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作用,從各種藝術(shù)審美實踐來看,人的藝術(shù)鑒賞水準、審美能力越高,其個人的品格、道德修養(yǎng)也相應越高。
C.西方繪畫體現(xiàn)的是物我對立,中國山水畫則與之不同,認為天地萬物本是一體,故而追求物我同一,即人與自然外物主客融通,物我兩忘。
D.美育為人文教育提供情感載體和審美體驗,使其更生動具體;人文教育為美育提供文化底蘊和人文關(guān)懷,使其超越把玩層面深入精神境界。
3.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的一項是()
A.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贈君謀父子》)
B.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C.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D.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4.請結(jié)合材料,給“美育”下一個定義。
5.一些家長擔心藝術(shù)課會影響孩子文化課的學習,請依據(jù)材料內(nèi)容,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據(jù)和相應觀點的關(guān)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觀點,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給相關(guān)概念下定義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提取概念的相關(guān)信息,用簡潔的語言下定義。
(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解答】(1)A.“而音樂劇是養(yǎng)成高尚人格最主要的美育形式”錯誤。根據(jù)材料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強調(diào)藝術(shù)和審美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道德作用,他以音樂為例,認為音樂‘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應選用倫理的樂調(diào)’,而宗教音樂則可以使人‘卷入迷狂狀態(tài)’,‘仿佛受到一種治療和凈化’”可知,材料沒有說音樂劇是養(yǎng)成高尚人格最主要的美育形式。
B.“審美性較強”“審美性較弱”錯誤。根據(jù)材料一“我們現(xiàn)在的絕大多數(shù)體育運動,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跳水運動……無不包含自己的審美追求”可知,材料沒有交代體育運動的審美標準,不能直接說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的審美存在強弱之分。
C.正確。
D.“作為美育的唯一載體”錯誤。藝術(shù)只是美育多個載體中的一個。
故選C。
(2)B.“人的藝術(shù)鑒賞水準、審美能力越高,其個人的品格、道德修養(yǎng)也相應越高”錯誤。選項前后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不成立。人的藝術(shù)鑒賞水準、審美能力高,并不能代表其個人的品格、道德修養(yǎng)也相應高。
故選B。
(3)根據(jù)材料一“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審美具有引導人們向善的德育功能”可知,審美具有德育功能,是指審美能引導人們向善。
A.詩句表達了對文學創(chuàng)作或做事的高尚追求,即要善于歸納總結(jié),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簡潔明了與獨特新穎。沒有引導人向善,不能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
B.詩句暗用張芝的典故,詩人客居京華,閑極無聊,以草書消遣時光,表面上寫極閑適恬靜的境界,實則暗藏著詩人無限的感慨與牢騷。沒有引導人向善,不能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
C.詩句描繪了農(nóng)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典型場景,展現(xiàn)了農(nóng)家男女辛勤勞動的畫面。沒有引導人向善,不能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
D.詩句不僅表達了對墨梅的贊美,更是詩人自我寫照,表現(xiàn)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引導人保持高尚情操,體現(xiàn)審美具有德育功能。
故選D。
(4)“下定義”公式一般是:被定義概念=種差(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所獨有的屬性)+臨近的屬概念。
本題被定義的概念是“美育”,先確定臨近的屬概念。結(jié)合材料二“美育當是一種人文價值堅守而非把玩藝術(shù)。美育內(nèi)涵的價值譜系既深又廣,包含從特殊的審美價值到普遍的人文價值”可知,鄰近屬概念為“人文價值教育”。
再確定“種差”,根據(jù)材料一“它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陶冶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塑造人們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其他‘四育’一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可知,美育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目的是培育、塑造人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美育是一種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以培育、塑造人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人文價值教育。
(5)①由材料一“美育就其本性而言,它不但不與智育相對立,反而能有效地開啟智育的大門”和“美育對于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育,是極為有效的。而這,對于一切行業(yè)、專業(yè)都有普適性,哪怕對于看起來與審美并不相干的自然科學和技術(shù)工作也是一樣的”可知,藝術(shù)課其實是美育,能有效地開啟智育的大門,培訓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這不僅不會影響孩子文化課的學習,還為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打下了思維基礎。
②由材料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強調(diào)藝術(shù)和審美有凈化、陶冶人們心靈的道德作用,他以音樂為例,認為音樂‘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應選用倫理的樂調(diào)’,而宗教音樂則可以使人‘卷入迷狂狀態(tài)’,‘仿佛受到一種治療和凈化’”可知,藝術(shù)課其實能夠凈化、陶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心情愉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進行文化課的學習。
③由材料一“它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陶冶人”和“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塑造人們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其他‘四育’一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可知,藝術(shù)課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培育、塑造學生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進而認識到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為文化課學習注入持久的動力。
答案:
(1)C
(2)B
(3)D
(4)美育是一種通過感性的、審美的方式,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體,以培育、塑造人美好健康的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人文價值教育。
(5)①藝術(shù)課可以激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開啟智育的大門,為文化課學習奠定思維基礎;
②藝術(shù)課可以豐富孩子的感性體驗,使其精神愉悅,激發(fā)學習興趣,有效助推文化課的學習;
③藝術(shù)課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主動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為文化課學習注入持久的動力。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夜歸
徐則臣
他從擁擠的人群里看見父親。他們圍在出站口的鐵柵欄門邊,接客的,拉客的,大旅館的服務員,小旅館的老板和老板娘,開出租車的,蹬人力三輪的,騎電動摩托的,親人、朋友和乞丐,父親踮著腳,脖子越伸越長,想從眾多人頭里冒出來。
父親租了鄰居的昌河面包車,開車的是鄰居的兒子天北,論輩分天北得叫他叔。來之前他跟父親說,沒必要租車,他直接打個車回去就行了,這么空車來再跑回去太折騰。
父親一定要來接,他說大晚上的,你回來都摸不著家門。還帶著媳婦和寶貝孫子牛頓,凍壞了可不行。
那就接吧。
車在縣城的街道上穿行,經(jīng)過積雪未消的地方車輪咯吱咯吱響。借著路燈看兩邊,他覺得完全置身于一個陌生的地方,從來沒到過的地方。很多樓房、商廈、店鋪,仿佛剛剛才拔地而起。
①他的縣城還是高中三年的縣城,20年前的房屋和街道煥然一新,當年街道兩邊的懸鈴木都不見了。天北放慢速度,成了導游,他對這個小城的各個角落如數(shù)家珍。
他們在雙頭路燈的照耀下駛出縣城的水泥大道。城外是村莊,爆竹和焰火在各個角度的空中綻放。跟著星星點點的小碎東西打在車前玻璃上,下雪了。
車拐上一條土路,剛跑上50來米,聳動一下像人突然咳嗽了一聲,停下了。
“前面修路,只能走這里。”天北有些無奈,“爺,車出問題了?!?/p>
父親問:“嚴重不?”
“不知道?!碧毂闭f,“我先倒騰一下看?!?/p>
父親下了車,幫天北打手電照明。
他跟老婆說:“你抱牛頓坐車里,外面冷。我抽根煙。”
他給父親和天北各點上一根煙。起風了,雪花大起來,也開始變密,只能在燈光附近才看得清楚雪花到底有多大,②雪花像撕開了一件優(yōu)質(zhì)的羽絨服,圍著燈光如飛蛾撲火,快落到地上時又重新翻卷著往天上飛。
這里到家還剩下八里路,他們已經(jīng)走了五分之四。這條路念書時他經(jīng)常走,自行車單挑著一個寬闊深陷的車轍里跑,和一個村里的同學比誰能在同一個車轍印里騎得更遠。那時候覺得32里路很遠,騎到這里才覺得家有個盼頭了。
天北倒騰了三根煙的工夫,最后把抽了一半的第四根煙吐掉,撓額頭時涂了一頭腦的機油。他把扳子扔到地上,說:
“爺,叔,我整不了了?!?/p>
很遠的地方是村莊,只有含混的幾點燈光,倒是鞭炮聲響亮,提醒那地方人口密集。雪越下越大。
父親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回去再找輛車。”
他說:“爸,你待著別動,我去?!?/p>
天北說:“爺,叔,還是我回去。”
“你們都留下!你陪他們娘倆,”父親轉(zhuǎn)身又對他說,“天北,你把車里的暖氣一直開著,別停下。牛頓凍著了我找你算賬?!?/p>
老婆打開車窗問:“老公,能走了嗎?”
父親說:“快能走了。你先在車里歇會兒?!彼雠鰞鹤拥母觳?,讓他安撫一下。然后甩開步子往前走,走幾步變成小跑。
他看見父親臃腫的小個子消失在風雪夜里。八里路,他想,父親63歲的身體,這連走帶跑要多久呢。別人家的鞭炮聲輪番響起。他跟老婆說,再等等,父親回來了就能走了。
他說,小時候鞭炮聲沒這么多,舍不得買,只在守歲到零點時才大片大片地燃放。老婆百無聊賴,兒子也醒了,看見雪花飄過車窗興奮得嗷嗷叫。他把車門打開,對牛頓說:
“兒子,出來,看看你爹生活過的大自然?!?/p>
小東西很開心,在雪地里又蹦又跳。老婆也看得心癢癢,下了車帶著孩子一塊玩。天北又搗鼓一陣子,還是使不上勁兒,趴在方向盤上打起了瞌睡。如果有陌生人路過,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甲)古怪的場面:大年夜,半道上,一輛車四個人,車里開著燈,司機正瞌睡,三口人在黑暗的雪地里打鬧。
他們玩了半小時,累了,困倦正在緩慢地淹沒他們,他站在車外清冷的風雪地里抽煙。
他差不多抽了半包煙,嘴都麻了。他在想自己與這個時間、這個地方產(chǎn)生的(乙)古怪關(guān)系:故鄉(xiāng),老家,父親,母親,走出去又回來,彈指37年。
他想著因為這些,他把一個陌生的女人和一個陌生的孩子帶到這里,被迫停在半路上成了有家難歸者。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此時此刻相互建立了嚴格的邏輯。這就是一個人的出處,你從哪里來,終歸要回到哪里去,所以你才是你。
因為等待,老婆顯然不高興了,兩歲的孩子也不耐煩了,不過還好,睡眠戰(zhàn)勝了他們。今夜真是夠冷的,他戴上了羽絨服的帽子,眉毛上還是神出鬼沒地落了一層雪。他聽到黑暗深處傳來一陣急促的吆喝聲:
“駕!駕駕!駕!”
父親的聲音,因為著急變了調(diào),有點尖細。父親趕著一輛牛車從黑暗的風雪里走出來。
“只有這個了,”父親充滿歉意,“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你們坐車里,我趕車拖著你們。”
③一頭牛拉兩輛車,一輛木頭的,兩個輪子,一輛鐵的,四個輪子。
④不知怎的,他突然眼眶一熱。
天北把大燈打開,給父親和牛照路。道路上積了一層雪,白茫茫地向前伸展……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踮著腳,脖子越伸越長,想從眾多人頭里冒出來”,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父親既想早早見到兒子又想讓兒子早早見到自己的急切心理。
B.父親執(zhí)意自己回村找車救急,可謂用心良苦:一方面,不想讓兒子承受奔波之苦;另一方面,兒子留下來才是對兒媳和孫子最好寬慰。
C.“甩開步子往前走,走幾步變成小跑”,“走”說明父親此時還沉浸在囑托兒子的思緒中,“跑”則說明父親對要回家找車的突然醒悟。
D.小說最后交代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父親只得趕著牛車在黑暗中冒著風雪來接他們,使得前文四個人等待時間的漫長顯得合情合理。
7.下列對小說中畫橫線句子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他的縣城”強調(diào)曾經(jīng)熟稔的縣城,因時過境遷而給“他”帶來陌生感。
B.②運用了比喻,突出了雪花之大之密、風之大之勁,生動形象,體驗真切。
C.③牛車拉汽車的畫面看似不合情理,透露出的卻是令人動容的深深的父愛。
D.④“他”既為父親所做的一切而感動,又為妻兒一路所遭受的委屈而內(nèi)疚。
8.請簡要分析文中兩處加點“古怪”的含義。
9.‘夜歸”在小說中起到哪些作用?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能力,答題時要結(jié)合語境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針對每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中關(guān)鍵詞語含義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不同層面的含義。
(4)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標題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小說,從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主題等方面進行分析?!窘獯稹浚?)C.“‘走’說明父親此時還沉浸在囑托兒子的思緒中,‘跑’則說明父親對要回家找車的突然醒悟”錯誤?!白摺薄芭堋斌w現(xiàn)了父親回家找車的急迫。
故選C。
(2)D.“又為妻兒一路所遭受的委屈而內(nèi)疚”錯誤。④只表現(xiàn)出他被父愛感動了,沒有體現(xiàn)出“又為妻兒一路所遭受的委屈而內(nèi)疚”。
故選D。
(3)①由后文“大年夜,半道上,一輛車四個人,車里開著燈,司機正瞌睡,三口人在黑暗的雪地里打鬧”可知,甲處的“古怪”是指本是合家團聚的大年夜,居然有四個人不回家,三個人在荒郊野外的雪地里玩鬧,一個人在車里睡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②由后文“故鄉(xiāng),老家,父親,母親,走出去又回來,彈指37年”和“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此時此刻相互建立了嚴格的邏輯”可知,乙處的“古怪”是指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此時此刻相互建立了嚴格的邏輯,他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突然和故鄉(xiāng)、別人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這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4)①由“車在縣城的街道上穿行,經(jīng)過積雪未消的地方車輪咯吱咯吱響”“城外是村莊,爆竹和焰火在各個角度的空中綻放。跟著星星點點的小碎東西打在車前玻璃上,下雪了”“車拐上一條土路,剛跑上50來米,聳動一下像人突然咳嗽了一聲,停下了”“起風了,雪花大起來,也開始變密,只能在燈光附近才看得清楚雪花到底有多大”等句子可知,“夜歸”的背景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年夜,車又在途中拋錨,一家人被困在半道上,積雪、大風、雪花等環(huán)境描寫,營造出了一種寒冷、艱難的氛圍,讓人物處于這樣一個典型的困境之中,為故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調(diào)。
②從“父親一定要來接,他說大晚上的,你回來都摸不著家門。還帶著媳婦和寶貝孫子牛頓,凍壞了可不行”“父親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回去再找輛車’”“父親趕著一輛牛車從黑暗的風雪里走出來?!挥羞@個了,’父親充滿歉意,‘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你們坐車里,我趕車拖著你們’”等句子可知,父親在“夜歸”途中表現(xiàn)出對兒子一家的關(guān)愛,即使自己63歲了,在車壞了的情況下,還主動回去找車,最后趕著牛車來接他們,體現(xiàn)了父親的責任感和對家人的愛;從“他說:‘爸,你待著別動,我去’”可知“他”作為兒子,也想要主動承擔回去找車的任務,體現(xiàn)了他對父親的關(guān)心;從“老婆顯然不高興了,兩歲的孩子也不耐煩了”可知妻子和孩子在被困途中的情緒反應。這些不同人物在“夜歸”過程中的反應,展現(xiàn)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和身份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③由“車拐上一條土路,剛跑上50來米,聳動一下像人突然咳嗽了一聲,停下了”“天北倒騰了三根煙的工夫,最后把抽了一半的第四根煙吐掉,撓額頭時涂了一頭腦的機油。他把扳子扔到地上,說:‘爺,叔,我整不了了’”“父親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回去再找輛車’”“他差不多抽了半包煙,嘴都麻了”“父親趕著一輛牛車從黑暗的風雪里走出來?!挥羞@個了,’父親充滿歉意,‘村里能開車的都喝大了。你們坐車里,我趕車拖著你們’”等句子可知,“夜歸”途中車壞了這一事件引發(fā)了一系列情節(jié),先是天北嘗試修車修不好,然后父親決定回去找車,“他”在等待過程中抽煙思考,最后父親趕著牛車回來,情節(jié)不斷變化,充滿波折,“夜歸”作為核心事件將這些情節(jié)緊密串聯(lián)起來,推動了故事的發(fā)展。
④從“他在想自己與這個時間、這個地方產(chǎn)生的古怪關(guān)系:故鄉(xiāng),老家,父親,母親,走出去又回來,彈指37年”“他想著因為這些,他把一個陌生的女人和一個陌生的孩子帶到這里,被迫停在半路上成了有家難歸者。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此時此刻相互建立了嚴格的邏輯。這就是一個人的出處,你從哪里來,終歸要回到哪里去,所以你才是你”等句子可知,“他”在“夜歸”被困途中,對自己與故鄉(xiāng)、與家人的關(guān)系進行了思考,意識到自己雖然走出去多年,但終歸要回到故鄉(xiāng),回到家人身邊,這不僅是身體上回到家鄉(xiāng)的家,更是心靈上對親情、對自己出處的一種回歸和認同,從而引發(fā)了對親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升華了小說的主題。
答案:
(1)C
(2)D
(3)甲:本該是闔家歡聚的大年夜,卻有人不回家,而在荒郊野外玩雪打鬧,在車里睡覺,不合常理。
乙:本來扯不上關(guān)系的人和事,卻在一個特殊的時刻和地點在他的思想意識里建立起關(guān)于個體、故鄉(xiāng)、他人的復雜關(guān)系,不可思議。
(4)①“夜歸”使一家人于風雪年夜歸家途中身陷困境,為小說營造出典型的環(huán)境氛圍;
②“夜歸”觸發(fā)了小說中人物的不同反應,借此塑造出一個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
③“夜歸”作為核心事件串聯(lián)起大年夜回家途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使情節(jié)一波三折;
④“夜歸”不僅是身體上的回歸,更是心靈上的回歸,引發(fā)了對親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彭師暠,黔南溪州刺史仕然之子也。文昭王時,仕然命師暠率諸蠻來降,師暠事廢王希廣①,官強弩指揮使。是時國人多惡師暠獷直,廢王心獨憐之,待遇有加,故師暠常欲為廢王死。及恭孝王引兵攻長沙,師暠時登城望,入白廢王曰:“武陵兵驕,其勢易破。請令許可瓊陳山前,臣以步兵三千自巴溪渡江趨岳麓后,夜擊之,希萼坐成禽也?!睆U王以為然。而可瓊有二心,竟沮其議。未幾,長沙陷。師暠投槊請就死,恭孝王嘉其忠,僅笞背,罷為民。居無何,恭孝王與弟希崇復爭國,恭孝敗,見執(zhí)。希崇意師暠與王有舊怨,且避殺兄名,于是命師畐幽恭孝王衡山,使甘心焉。師暠嘆曰:“留后欲使我弒君邪?吾豈為是哉!”至衡山,廖偃在焉,相與護視恭孝王甚謹,未嘗失人臣禮。希崇意不快,召恭孝王歸長沙。
廖偃,少倜儻。事武穆王父子,戍衡山縣。會恭孝王為弟希崇所執(zhí),希崇遣彭師暠囚王衡山,偃與其叔凝謀曰:“吾家世受馬氏恩,今王希萼長而被黜,盍相與輔之?!蹦藫裼率堪偃藞?zhí)兵衛(wèi),晝夜擊柝,以警非常。遂筑行府,與師暠奉王為衡山王,斷江為界,編竹為戰(zhàn)艦。王署師暠武清節(jié)度使,召募徒眾,數(shù)日至萬余人,州縣多應之。隨遣判官劉虛己求援于唐,唐將邊鎬帥水兵趣長沙,恭孝王遂入朝于金陵。偃、師暠俱從行,而偃為部署輜重指揮使,尤勤瘁。恭孝王流涕曰:“吾逐于逆豎,非偃盡忠,豈能免禍?”至金陵,唐中主召見嘆獎之,授偃萊州刺史。俄而朗州叛偃率親卒力戰(zhàn)不能支極罵而死。
論曰:彭師暠、廖偃之事,言人人殊。《江表志》則云師暠且從王弟希崇指,害恭孝王,賴偃衛(wèi)之,而寢其謀?!段宕贰穭t謂希崇遣師暠與偃囚恭孝王,而師暠奉之衡山,竟不言偃功。惟《十國紀年》及陸氏《南唐書》稱師暠、偃同心推戴。而唐保大時豐城令劉虛己亦常移書史館,明偃大節(jié),要之兩人皆忠于故君,而偃功為多,固不可沒也。嗚呼!史之傳訛失實者,獨兩人事已哉!
(《十國春秋·楚·彭師暠廖偃列傳》)
【注】①希廣:指五代十國時南楚廢王馬希廣,南楚第四位君主,武穆王馬殷之子,恭孝王馬希萼之弟,繼位于文昭王馬希范。
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俄而朗州叛A偃B率親卒C力D戰(zhàn)E不能F支G極H罵而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希萼坐成禽也”與《赤壁賦》“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中“坐”意思相同。
B.“廖偃在焉”與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中“焉”用法不同。
C.“以警非?!迸c韓愈《師說》“作《師說》以貽之”中的“以”用法相同。
D.“而寢其謀”與《鄒忌諷齊王納諫》“暮寢而思之”中的“寢”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彭師暠粗獷直率,甘愿以死來報答廢王的知遇之恩,面對來犯之兵,他出謀劃策,準備夜襲以生擒恭孝王。
B.恭孝王在王位爭奪中敗給了其弟馬希崇,但彭師暠仍對其執(zhí)人臣之禮,保護、侍奉他,并跟隨他歸順了南唐。
C.恭孝王被擁立為衡山王后,坐鎮(zhèn)行府,任命彭師暠為節(jié)度使,招兵買馬,州縣積極響應,隊伍很快過萬人。
D.對于彭師暠和廖偃的事跡,不同的史書記載差別很大;作為同時代人,劉虛己常常致書史館,為二正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師暠投槊請就死,恭孝王嘉其忠,僅笞背,罷為民。
(2)希崇意師暠與王有舊怨,且避殺兄名,于是命師暠幽恭孝王衡山,使甘心焉。
14.第二段哪些事實能證明《五代史》相關(guān)記載失實?請簡要概括。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謂結(jié)構(gòu)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關(guān)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明確古文化常識的相關(guān)知識及詞語含義,再判斷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再結(jié)合選項比對判斷。
(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譯原則: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對應的信息點,再對其進行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不久朗州叛亂,廖偃率領(lǐng)親兵奮力戰(zhàn)斗,無法支撐,最終大罵而死。
“俄而朗州叛”中,“俄而”為狀語,“朗州”為主語,“叛”為謂語,句子相對獨立,其后A處斷開;
“偃率親卒力戰(zhàn)”中,“偃”為主語,“率親卒力戰(zhàn)”為謂語,句子相對獨立,其后E處斷開;
“不能支”中,“不能”為狀語,“支”為謂語,其后G處斷開。
故選AEG。
(2)A.錯誤。因而/坐著。句意:希萼就會因此而輕易地被擒獲。/整理衣襟端坐著問客人道。
B.正確。代詞,那里/兼詞,于此。句意:廖偃也在那里。/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
C.正確。均為連詞,來。句意:來防備意外。/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D.正確。使……沒有得逞/睡覺。句意:才使他的陰謀沒有得逞。/晚上睡覺時思考這件事。
故選A。
(3)D.“作為同時代人,劉虛己常常致書史館,為二正名”錯,原文“唐保大時豐城令劉虛己亦常移書史館,明偃大節(jié),要之兩人皆忠于故君,而偃功為多,固不可沒也”,可知劉虛己致書史館,只是為廖偃正名,而沒有為彭師暠正名。
故選D。
(4)①“槊”,兵器;“嘉”,贊賞;“笞”,抽打;“罷”,免。譯文:彭師暠丟掉兵器請求受死,恭孝王贊賞他的忠誠,只是抽打他的后背,(將他)免為平民。
②“意”,考慮;“避”,避免;“幽”,囚禁。譯文:馬希崇考慮到彭師暠與恭孝王有舊的怨恨,并且又能避免殺兄的罪名,就命令彭師暠在衡山囚禁恭孝王,想讓他(借機殺掉恭孝王)稱心遂愿。
(5)①由“廖偃與其叔凝謀曰:‘吾家世受馬氏恩……乃擇勇士百人執(zhí)兵衛(wèi),晝夜擊柝,以警非?!笨芍钨扰c其叔商定輔佐恭孝王,并晝夜護衛(wèi)之,證明《五代史》中“希崇遣師暠與偃囚恭孝王”失實。
②由“遂筑行府,與師暠奉王為衡山王”可知,廖偃與彭師暠一起擁立恭孝王為衡山王,而《五代史》只說師暠奉之衡山卻未提及偃功,記載不實。
③由“偃為部署輜重指揮使,尤勤瘁……至金陵”可知,廖偃跟隨恭孝王歸順南唐路上擔任重要職務不辭辛勞,其對恭孝王忠心,并非《五代史》所載未立大功。
④由“恭孝王流涕曰:‘吾逐于逆豎,非偃盡忠,豈能免禍?’”可知,恭孝王流淚贊其免禍之功,可見廖偃大功,《五代史》記載失實。
答案:
(1)AEG
(2)A
(3)D
(4)①彭師暠丟掉兵器請求受死,恭孝王贊賞他的忠誠,只是抽打他的后背,(將他)免為平民。
②馬希崇考慮到彭師暠與恭孝王有舊的怨恨,并且又能避免殺兄的罪名,就命令彭師暠在衡山囚禁恭孝王,想讓他(借機殺掉恭孝王)稱心遂愿。
(5)①廖偃與其叔商定輔佐恭孝王,并晝夜護衛(wèi)之;
②與彭師暠一起擁立恭孝王為衡山王;
③跟隨恭孝王歸順南唐路上,擔任重要職務,不辭辛勞;
④恭孝王流淚贊其免禍之功。
參考譯文:
彭師暠是黔南溪州刺史仕然的兒子。在文昭王時期,仕然命令師暠率領(lǐng)各個蠻族來投降,師暠侍奉廢王希廣,擔任強弩指揮使。當時,國內(nèi)的人大多厭惡師暠的粗獷直率,但廢王卻特別憐惜他,給予他更多的待遇,因此師暠常常想要為廢王獻身。等到恭孝王帶兵攻打長沙時,師暠登上城墻觀望,進去告訴廢王說:“武陵的軍隊驕縱,他們的勢力容易被打敗。請讓我指揮許可瓊在山前布陣,我自己率領(lǐng)三千步兵從巴溪渡過江,奔赴岳麓山后,趁夜去攻打他,希萼就會因此而輕易地被擒獲?!睆U王認為這個計劃可行。但是許可瓊心懷二意,最終阻止了這個計劃。不久,長沙被攻陷。彭師暠丟掉兵器請求受死,恭孝王贊賞他的忠誠,只是抽打他的后背,(將他)免為平民。過了一段時間,恭孝王和他的弟弟希崇再次爭奪國家政權(quán),恭孝王失敗后被俘。馬希崇考慮到彭師暠與恭孝王有舊的怨恨,并且又能避免殺兄的罪名,就命令彭師暠在衡山囚禁恭孝王,想讓他(借機殺掉恭孝王)稱心遂愿。師暠嘆息說:“留下我是想讓我殺害君主嗎?我怎么能夠做這種事!”到了衡山,廖偃也在那里,他們一起小心地保護恭孝王,從未失去臣子的禮節(jié)。希崇心中不快,于是召恭孝王回到長沙。
廖偃年輕時就很有風度。他侍奉武穆王的父子,在衡山縣戍守。恰逢恭孝王被弟弟希崇俘虜,希崇派遣彭師暠將恭孝王囚禁在衡山,廖偃和他的叔叔凝商議說:“我們家世代受到馬氏的恩惠,現(xiàn)在王希萼長大后被罷黜,我們?yōu)槭裁床还餐o佐他呢?”于是他們挑選了一百名勇士持兵器守衛(wèi),晝夜敲擊木梆,來防備意外。隨后他們建立了一個行府,和師暠一起擁立恭孝王為衡山王,以江為界,用竹子編制戰(zhàn)船。恭孝王任命師暠為武清節(jié)度使,招募士兵,幾天內(nèi)就招募了一萬多人,州縣大多響應。隨后派遣判官劉虛己向唐朝求援,唐朝將領(lǐng)邊鎬率領(lǐng)水軍趕往長沙,恭孝王最終到金陵朝見。廖偃和師暠都隨行,而廖偃擔任部署輜重的指揮使,尤其勤奮努力。恭孝王流淚說:“我被逆賊驅(qū)逐,如果不是廖偃盡忠,我怎能免于禍害?”到了金陵,唐中主召見他們并贊嘆獎勵,任命廖偃為萊州刺史。不久朗州叛亂,廖偃率領(lǐng)親兵奮力戰(zhàn)斗,無法支撐,最終大敗而死。
評論說:關(guān)于彭師暠和廖偃的事跡,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督碇尽氛f師暠將要跟隨王弟希崇的指示,加害恭孝王,幸虧廖偃的保護,才使他的陰謀沒有得逞?!段宕贰穭t說是希崇派遣師暠和廖偃囚禁恭孝王,而師暠擁立恭孝王在衡山,根本沒有提到廖偃的功勞。只有《十國紀年》和陸氏的《南唐書》稱師暠和廖偃同心協(xié)力擁戴恭孝王。而唐朝保大時期的豐城令劉虛己也常常給史館寫信,明確廖偃的大節(jié)??偟膩碚f,兩人都忠誠于舊君,而廖偃的功勞更多,確實不應該被埋沒。唉!歷史上流傳的錯誤失實的事情,難道只有這兩人的事跡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琵琶女
蘇軾
小蓮①初上琵琶弦,彈破碧云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②今夜,故故③隨人,似斗嬋娟④。
【注】①小蓮:北齊后主高緯寵妃馮淑妃名小憐(一作“小蓮”),善彈琵琶。②素娥:指嫦娥。③故故:故意、特意。④嬋娟:美好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借善彈琵琶的馮淑妃的名字來指稱琵琶女,暗含對其彈奏技藝的肯定與贊許。
B.第二句運用了夸張手法,以劃破云天的強烈聽覺沖擊力來渲染琵琶聲的響亮激越。
C.第三、四句以曲傳情,表現(xiàn)出琵琶女通過幽怨的曲調(diào)傳達出了對詞人的深切同情。
D.下片前三句抓住重點,寥寥數(shù)筆,突出琵琶女的膚色與裝扮,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16.本詞構(gòu)思精巧,銜接流暢,層層遞進,請簡要分析。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結(jié)構(gòu)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gòu)思精巧要從手法的精巧,結(jié)構(gòu)技巧、情感表達的巧妙等方面來分析?!窘獯稹浚?)C.“對詞人的深切同情”錯誤?!胺置骼C閣幽恨,都向曲中傳”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了琵琶女內(nèi)心的幽怨和愁恨,沒有表現(xiàn)出對詞人的深切同情。
故選:C。
(2)①上片先聲奪人,描繪琵琶聲的激越,突出其超常的藝術(shù)效果,吸引注意力。琵琶聲傳遞了琵琶女的內(nèi)心情感?,由聲入情,引發(fā)情感的共鳴?!俺跎吓孟?,彈破碧云天”生動地描繪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和動人的樂聲。詞人借北齊馮淑妃的名字指稱琵琶女,暗含對她的技藝的贊許和肯定。琵琶女的演奏不僅技巧高超,還能通過樂曲傳達出內(nèi)心深微、復雜的情感,這種技藝和情感的結(jié)合使得琵琶女的形象更加立體和生動,進而引出下片對彈奏者形象的刻畫。
②下片則轉(zhuǎn)換角度,先描寫琵琶女的外形美??!澳w瑩玉,鬢梳蟬”從正面著筆寫琵琶女的膚色白皙和鬢發(fā)俏麗,表現(xiàn)了琵琶女外形的美麗?!熬_窗前”像是寫了一個側(cè)影,與上片聯(lián)系起來看,這該是琵琶女彈奏之處,原來那美妙動聽、曲傳幽恨的琵琶聲就是從這兒發(fā)出的。所以這一筆虛化,側(cè)面虛寫,給讀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間。下片與上片的技藝和情感描寫相得益彰,共同突出了琵琶女的美麗形象。
答案:
(1)C
(2)①上片先聲奪人,繼而由聲入情,引發(fā)共鳴,以琵琶彈奏技藝的高超自然而然引出下片對彈奏者形象的刻畫;
②下片先正面實寫,然后轉(zhuǎn)向側(cè)面虛寫,漸次將琵琶女的形象之美推向極致。
解析:
本詞通過描繪琵琶女的彈奏技藝和外貌,表達了對其才藝的贊美和對其內(nèi)心幽怨的同情。上片描繪琵琶聲的激越,傳達出琵琶女的情感。下片展現(xiàn)琵琶女的美麗與哀愁。全詞構(gòu)思精巧,層層遞進,從技藝到情感,再到外貌,形成完整的藝術(shù)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的《登泰山記》用“_________”一句描寫登上山頂后俯瞰到的山腰處云霧繚繞之景。蘇軾的《赤壁賦》用“_________”一句來描寫船越過曠遠廣闊的江面。
(2)《師說》借“_________”和“_________”兩句進行對比,揭示了“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于師道的不同態(tài)度。
(3)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回憶故國,用“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物是人非之慨。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nèi)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窘獯稹抗蚀鸢笧椋?/p>
(1)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凌萬頃之茫然
(重點字:頃)
(2)猶且從師而問焉
而恥學于師
(重點字:恥)
(3)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重點字:砌)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日,“甘肅省博物館賣麻辣燙了”的話題頻頻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單,這是繼“銅奔馬”公仔之后,甘肅省博物館出品的又一熱門文創(chuàng)。①圍繞地方特色美食為原型和載體,②該博物館推出相應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③這一做法既是對地方特色美食的創(chuàng)新性,④也是文旅領(lǐng)域的一次有趣嘗試和另類表達。
這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不但仿造出美食原型,還(甲)。比如,在挑選完“食材”后,工作人員會與顧客溝通交流,詢問口味,幫助顧客撒上“秘制醬料”,最后再耐心“烹飪”……在一系列的互動中,游客直呼“心一直被緊緊地拿捏著”。
文旅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需要一定的巧思,甘肅省博物館將本地民眾A的美食,以這種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更廣泛的受眾面前,把餐桌上熱氣騰騰的麻辣燙,轉(zhuǎn)化為民眾指尖真切的觸感,可謂創(chuàng)意新穎、B。這樣的做法更貼近人心,也給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增添了煙火氣,當然也就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甘肅省博物館的這種巧思,是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往往能(乙),這種記憶或與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或與一地特色有關(guān)。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進而加深人們文化身份的認同。這種認同感的加深,在利于經(jīng)濟價值的拓展之余,也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穎而有效的渠道。
18.文中第一段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19.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0.請分類簡析第二段中四處引號的用法。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2.“煙火氣”一詞入選“2023年度十大網(wǎng)絡用語”,請談談文中“麻辣燙”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如何體現(xiàn)“煙火氣”特征的。
【分析】(1)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應對此試題要注意明確病句的類型,以及典型的錯例,答題時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對照錯例,找到錯誤。
(2)本題考查補寫語句的能力。解答此題,應結(jié)合語境補寫,注意和上下文連貫,且不能是病句。
(3)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用法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結(jié)合語境進行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成語的運用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的內(nèi)容,結(jié)合語境正確填寫。
(5)本題考查對語段的壓縮和概括能力。解答時,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然后提取關(guān)鍵信息,根據(jù)所提取的關(guān)鍵信息組織語言即可?!窘獯稹浚?)①“圍繞地方特色美食為原型和載體”結(jié)構(gòu)混亂,“圍繞……”和“以……為……”句式雜糅,可改為:以地方特色美食為原型和載體。
③“這一做法既是對地方特色美食的創(chuàng)新性”成分殘缺,“創(chuàng)新性”后面缺少與之搭配的中心語“宣傳”,可改為:這一做法既是對地方特色美食的創(chuàng)新性宣傳”。
(2)甲:從后文“工作人員會與顧客溝通交流……在一系列的互動中”可知,這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不僅仿造了美食原型,還注重與游客之間的互動,創(chuàng)設了類似制作美食的場景,可填入:模擬出/還原出/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交際場景(或:注重與游客的互動)。
乙:根據(jù)后文“這種記憶或與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或與一地特色有關(guān)”可知,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往往能引發(fā)人們的某種記憶,可填入:觸發(fā)人的某種記憶。
(3)前三處引號“食材”“秘制醬料”“烹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食材、醬料和烹飪行為,而是甘肅省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相關(guān)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模擬的概念,所以這三處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第四處引號“心一直被緊緊地拿捏著”是直接引用游客對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互動體驗的感受和評價原話,所以此處引號表示直接引用。
(4)A.“甘肅省博物館將本地民眾A的美食,以這種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更廣泛的受眾面前”,這里要表達的是本地民眾對這種美食很熟悉、常見或者很喜歡,可填入:“司空見慣/喜聞樂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品牌營銷及推廣專項協(xié)議
- 成都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社會公開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重慶新華出版集團招聘編輯風控審計等崗位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批次招聘13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棗莊市重點產(chǎn)業(yè)鏈急需緊缺人才需求(90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化學工業(yè)與生活》課件
- 調(diào)試技師面試題及答案
- 激活傳統(tǒng)文化新生機的創(chuàng)新策略與行動方案
- 綠化補充合同協(xié)議書
- 養(yǎng)殖污水處理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英語真題(原卷版)
- 2025年高三高考沖刺主題教育班會:《高三考前心理調(diào)適指南:減壓賦能 輕松備考》-2024-2025學年高中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年安全生產(chǎn)考試題庫(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消防設施運行維護試題
- 九一八事變課件
- 鄂爾多斯市水發(fā)燃氣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中學生法制教育課件
- 2024游泳救生員具體考試內(nèi)容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臨海市紀委市監(jiān)委下屬事業(yè)單位公開選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年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擬演練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季江東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社會招聘15人(安徽)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北武漢市華中師大一附中2025屆高三3月押軸試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